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中医药类
编号:87757
消渴六论
http://www.100md.com 当代中医网
     [作 者]

    仝小林

    [单 位]

    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

    [来 源]

    作者推荐

    [全 文]

    摘要:尽管现代医学基本解决了糖尿病治疗中的关键问题--降糖,但对许多问题尚乏良说良策。诸如糖尿病为什么不能治愈?非肥胖、虚胖与实胖在糖尿病中医发病机理上有何不同?辨证为气阴两虚为何气阴难补?中药降糖的优势何在?糖尿病并发症如何防治等等。就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1、糖耐量低减为血糖调控系统功能不全代偿期论。2、中医降糖必审因辨证论。3、消渴宜分肥胖与非肥胖论。4、肥胖宜分实胖虚胖论。5、阴由热耗,气由热损论。6、郁、热、虚、损为消渴病发展四大阶段论。
, 百拇医药
    消渴(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其数量之众,危害之大,为世人瞩目。尽管现代医学基本解决了糖尿病治疗中的关键问题--降糖,但对许多问题尚乏良说良策。诸如糖尿病为什么不能治愈?非肥胖、虚胖与实胖在糖尿病中医发病机理上有何不同?辨证为气阴两虚为何气阴难补?中药降糖的优势何在?糖尿病并发症如何防治等等。现就以上问题,略陈已见,不当不足之处,敬希同道补正。

    一、糖耐量低减为血糖调控系统功能不全代偿期论

    如同慢性肾功能不全一样,糖尿病一旦罹患则终生难愈,这已为医界公认。Ⅱ型糖尿病早期,通过控制饮食、增强运动,可能使部分病人血糖暂时恢复正常。然遇到某种诱因,血糖又会升高,终难治愈。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内分泌界始终未给予明确答案。我们认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机体对糖具有十分强大的调控能力,只有当血糖调控系统达到了功能不全(失代偿),血糖才会升高。如图1所示血糖浓度的生物调控系统主要由神经(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效应器系统所构成,这三个系统的协同作用使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如果把糖耐量低减阶段作为血糖调控系统功能不全的代偿期,那么一旦进入临床糖尿病,则是血糖调控系统功能不全的失代偿期(注意:此时胰岛
, 百拇医药
    功能可能并未衰竭)。提出这一问题的意义在于:第一,能够较好的解释为什么糖尿病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第二,提醒医生,对糖耐量低减要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把治愈糖尿病的可能性留给最后一道防线;第三,把防治的眼光放在血糖调控的整个网络系统上,而不仅仅注意胰岛功能。

    二、中医降糖必审因辨证论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如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的应用,已解决了大多数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问题。但临床上仍有一部分病人既使药物剂量和种类不断增加,血糖仍居高不下。这除了药物因素(如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等)、饮食因素(如饮食控制不严或结构不合理等)、运动因素(如疾病等原因运动量不足)以外,常可找到严重干扰降糖的诱因,我们称之为"血糖难控因素"。诱因一旦找到,给予恰当的辨证论治血糖往往迅速下降,降糖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也随之减少。这些诱因包括:便秘、失眠、情绪(如抑郁、焦虑等)、感染(包括各种急慢性感染)、过劳、疼痛(如肩周炎、末梢神经痛等)、月经不调、带下等。对血糖难控因素的治疗,西医有效治疗方法极少,而这正是中医降糖之所长。
, 百拇医药
    三、消渴宜分肥胖、非肥胖论

    Ⅱ型糖尿病绝大多数为肥胖病人,然有少数非肥胖病人体型正常,甚或消瘦。这两种类型发病机制迥异,但二者均缘于热。《素问·奇病论》:"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王冰注:瘅谓热也)。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指出消渴的一种类型为肥胖,其成因是由于过食油腻和甜食,而导致肥胖,其发病缘于脾热。此类实胖病人的治疗重在节食,增加运动,药物上宜用消导、化痰、泻下之品。《灵枢·五变篇》:"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侯之?少俞答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衡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畜积,血气逆留,宽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此言其人暴刚而肌肉弱者也"。《金匮要略》:"厥阴之为病,消渴,……"指出消渴(消瘅)的另一种类型为消瘦,其成因由于情志伤肝,气郁血滞,郁而化热,消烁肌肤,其发病缘于肝热。此类病人的治疗重在舒肝(肝郁)、清肝泻肝(肝热),同时宜加用活血化瘀之药。
, 百拇医药
    四、肥胖宜分实胖虚胖论

    如前所述,脾瘅之肥胖属实胖。此类病人面色隐红,肌肉充实宽厚,声高气粗,力大不亏,脉洪大有力。一旦患了消渴病,往往三多一少症状明显,体重迅速下降。而临床上还有另-类肥胖病人,从不多食,甚至少食,所谓"喝凉水也胖",多见于女同志,面色少华,肌肉懈怠,倦怠乏力,气少懒言,脉沉细。一旦患了消渴病,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体重下降不著。此类病人为虚胖。实胖与虚胖因机证治不同。前者病因由于过食,病机由于脾气郁滞,郁而生热,病证为脾郁胃热,治宜清胃消导化痰通腑;后者病因由于遗传,病机由于脾虚不运,代谢失司,病证属脾虚,治宜健脾。前者为胃实,后者为脾虚。

    五、阴由热耗,气由热损论

    据统计,治疗消渴病的市售中成药有36种以上,其中大多数立法为益气养阴。然临床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长期服益气养阴之药效果不显。查其辨证无误,病人确有倦怠乏力,口干口渴等气阴两虚之证,为何无效?盖因热未除故也。饮食不节则生胃热;情志不遂则生肝热;饮酒之人助阳生热;慢性感染之人则生毒热;便秘之人则生肠热等等。热则耗气,热则伤阴。热邪不去,气阴安得复常?故临证须详审热源,有热当先清热,热清气阴自生。我们常从肝胃郁热着手,用清肝泻胃之药,每使气阴两虚之糖尿病人获效。
, http://www.100md.com
    六、郁、热、虚、损为消渴病发展四大阶段论

    消渴病的演变过程,可分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

    郁包括肝郁、脾郁。肝主疏泄,脾郁可致肝郁;脾主运化,肝郁每见脾郁。其临床表现形式可见于六郁,即气血痰火湿食郁。此阶段主要见于ICT(糖耐量低减)期,我们称之为血糖调控系统功能衰竭代偿期。此阶段有可能从根本上杜绝临床糖尿病发生,是糖耐量低减逆转的最佳时期,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最需着力。

    热包括肝热、胃热。胃热者,病人口干多饮,消谷善饥,气盛则溲数(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肝热者,口苦咽干,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胸胀胁满。肝木克脾土,土郁而化热,故肝热每与胃热并见,表现为嗳腐、吞酸、口臭、便秘等。此阶段主要见于糖尿病无并发症期。我们称之为血糖调控系统功能衰竭失代偿早期。治疗当大力清热,虽可见气津不足之侯,但不宜单用益气养阴之药。因为养阴药尚可清火,益气药每多助热。治疗上以清热为要,可少佐养阴生津之品。
, http://www.100md.com
    虚包括脾肺气虚、肺胃津伤、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多种证型,也可虚实夹杂,或夹热、或夹痰、或夹湿、或夹瘀等。此阶段相当于血糖调控系统功能衰竭失代偿中期。治疗当视虚之脏腑、气血阴阳分别施治。有兼夹证者尚需标本兼治。

    损包括脉损和络损。脉损主要表现为心、脑、下肢等大血管病变;络损主要表面为眼、肾、神经等小血管病变。这一阶段与虚的后期很难截然分开,主要见于糖尿病并发症阶段,我们称之为血糖调控系统功能衰竭失代偿晚期,往往需要胰岛素治疗。治疗的重心在于延缓并发症的发展进程。据并发症的不同而辨证施治。

    有三点需要提及的,一是郁、热、虚、损虽为糖尿病发展的四个阶段,但往往不易截然分开;例如,即使到了虚损阶段,如果郁之病因不除,仍会有郁,热之病因不除,仍会有热,临证宜视虚实之轻重,权衡补虚与泻实。二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加强对血糖难控因素的识别、诊断和治疗,使血糖得到理想控制,并长期保持稳定;三是加强对动脉硬化相关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高血凝、吸烟等)的控制和治疗,中西药结合,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X > 消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