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皮炎
http://www.100md.com
当代中医网
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中医病名]
药毒 膏药风
[概 述]
中医
药毒又名膏药风。是因内用或外敷药物所致,以皮肤斑疹、水疱、瘙痒等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西医
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体各个系统。
[病 因]
中医
, 百拇医药
本病系因禀赋不耐,毒邪内侵所致。或因风热之邪侵袭腠理;或因湿热蕴蒸郁于肌肤;或是外邪久化火,血热妄行,溢于肌表;或是火毒炽盛,燔灼营血,外伤皮肤,内攻脏腑;久而导致耗阳液,气无所生,形成气阴两伤,脾胃虚弱之证。
西医
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所引起的皮肤粘膜的炎症反应。引起本病的药物一般以应用最广而抗原性最强的化学药物为最多。常见的有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等。
[症 状]
1 红斑类药疹 皮损以红斑、红斑丘疹为主,数目多少不一,无固定部位,发病较快,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瘙痒、发热、畏寒、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2 水疱类药疹 皮损以水疱、大疱为主。发病急,初起于面、颈、胸部,很快发展至全身。有时粘膜处也有大片坏死剥脱。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有高热和内脏病变,是药疹中最严重的型。
, 百拇医药
3 皮炎类药疹 一种是光敏皮炎型药疹,用药后加上光线照射,在皮肤裸露部位或其它处出现湿疹样皮疹。一种是剥脱性皮炎或红皮病型药疹,全身皮肤鲜红肿胀,伴有渗液、结痂,继之大片叶状鳞屑剥脱,粘膜亦可充血、水肿、糜烂,渗液有臭味。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有的可合并淋巴结肿大、蛋白尿、肝大、黄疸等全身症状。
4 固定性药疹 皮疹为圆形或椭圆形鲜红斑或紫红斑,大小不等,单个或多个,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每次服用同样药物后则在同一部位发生,亦可增加新的部位。阴部、龟头部发病可发生糜烂、溃疡。多数病例无全身症状,有时可见恶寒、发热、乏力等较轻的全身症状。通常在1~10天皮疹消退,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
5 血管型药疹 皮损害可表现为紫癜、瘀斑、结节、坏死,有呈结节性多动脉炎样病变。全身性者可表现有发热、关节痛、浮肿、蛋白尿、血尿或肾功能衰竭,很少发生肌炎、冠状动脉炎、肺炎及胃肠出血。
, 百拇医药
[检 查]
1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
2 肾功能测定、血离子测定。
[诊 断]
中医
1 发病前有用药史。
2 有一定的潜伏期,长短不定。一般发生在用药后三周以内。
3 皮损大多对称分布,广泛发作,形态不一,如有丘疹、多形红斑、水疱,或见潮红、鳞屑、剥脱,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等。
4 发病急剧,自觉灼热、瘙痒,可伴发热、倦怠等全身症状,重症者可伴有内脏损害。
, 百拇医药 西医
1有明确的用药史。
2有一定潜伏期,一般7~8日。
3临床表现
(1)发病突然,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等。
(2)皮疹多形性,除固定性红斑型外常全身分布和对称分布。
4 皮肤试验(皮肤划痕和皮内试验)有时呈阳性反应。
[治 疗]
中医
1 中药治疗。
2 针刺疗法。
, 百拇医药
3 电针疗法。
西医
治疗原则为: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及其结构近似的药物,防止交叉过敏;加强药物排泄;脱敏疗法;注意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支持疗法,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加强对皮肤、眼、口腔的护理;若为重金属药物引起的药疹,应及早使用络合剂。如二巯基丙醇(BAL)。
1轻型药疹 一般给以抗组胺剂、维生素C、钙剂等,必要时口服中等量强的松(30~60mg/d),待皮疹消退后逐渐减量和停药。局部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或其他止痒剂。
2 重症药疹 应及时抢救治疗。
(1)氢化考的松200~400mg加维生素C5g、10%氯化钾10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皮疹消退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并改用口服制剂。
, 百拇医药
(2)对原有疾病应改用不致敏药物维持其治疗。应给予足够的氯化钠和钾、补液、输血等支持疗法。注意肾功能改变。
(3)可谨慎选用适当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4)局部治疗应用无刺激性、具有保护、收敛、消炎作用的药物。多采用暴露疗法,室内定期紫外线消毒,床、被单、敷料高压消毒。
(5)眼部受累应清洗结膜、定时交替滴入可的松眼药水、氯霉素眼药水,或用红霉素眼药膏。口腔糜烂者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决明子、肉桂等量中药煎剂含漱,1日多次。
(6)口服抗组胺药物。
[预 后], http://www.100md.com
[中医病名]
药毒 膏药风
[概 述]
中医
药毒又名膏药风。是因内用或外敷药物所致,以皮肤斑疹、水疱、瘙痒等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西医
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体各个系统。
[病 因]
中医
, 百拇医药
本病系因禀赋不耐,毒邪内侵所致。或因风热之邪侵袭腠理;或因湿热蕴蒸郁于肌肤;或是外邪久化火,血热妄行,溢于肌表;或是火毒炽盛,燔灼营血,外伤皮肤,内攻脏腑;久而导致耗阳液,气无所生,形成气阴两伤,脾胃虚弱之证。
西医
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所引起的皮肤粘膜的炎症反应。引起本病的药物一般以应用最广而抗原性最强的化学药物为最多。常见的有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等。
[症 状]
1 红斑类药疹 皮损以红斑、红斑丘疹为主,数目多少不一,无固定部位,发病较快,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瘙痒、发热、畏寒、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2 水疱类药疹 皮损以水疱、大疱为主。发病急,初起于面、颈、胸部,很快发展至全身。有时粘膜处也有大片坏死剥脱。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有高热和内脏病变,是药疹中最严重的型。
, 百拇医药
3 皮炎类药疹 一种是光敏皮炎型药疹,用药后加上光线照射,在皮肤裸露部位或其它处出现湿疹样皮疹。一种是剥脱性皮炎或红皮病型药疹,全身皮肤鲜红肿胀,伴有渗液、结痂,继之大片叶状鳞屑剥脱,粘膜亦可充血、水肿、糜烂,渗液有臭味。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有的可合并淋巴结肿大、蛋白尿、肝大、黄疸等全身症状。
4 固定性药疹 皮疹为圆形或椭圆形鲜红斑或紫红斑,大小不等,单个或多个,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每次服用同样药物后则在同一部位发生,亦可增加新的部位。阴部、龟头部发病可发生糜烂、溃疡。多数病例无全身症状,有时可见恶寒、发热、乏力等较轻的全身症状。通常在1~10天皮疹消退,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
5 血管型药疹 皮损害可表现为紫癜、瘀斑、结节、坏死,有呈结节性多动脉炎样病变。全身性者可表现有发热、关节痛、浮肿、蛋白尿、血尿或肾功能衰竭,很少发生肌炎、冠状动脉炎、肺炎及胃肠出血。
, 百拇医药
[检 查]
1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
2 肾功能测定、血离子测定。
[诊 断]
中医
1 发病前有用药史。
2 有一定的潜伏期,长短不定。一般发生在用药后三周以内。
3 皮损大多对称分布,广泛发作,形态不一,如有丘疹、多形红斑、水疱,或见潮红、鳞屑、剥脱,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等。
4 发病急剧,自觉灼热、瘙痒,可伴发热、倦怠等全身症状,重症者可伴有内脏损害。
, 百拇医药 西医
1有明确的用药史。
2有一定潜伏期,一般7~8日。
3临床表现
(1)发病突然,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等。
(2)皮疹多形性,除固定性红斑型外常全身分布和对称分布。
4 皮肤试验(皮肤划痕和皮内试验)有时呈阳性反应。
[治 疗]
中医
1 中药治疗。
2 针刺疗法。
, 百拇医药
3 电针疗法。
西医
治疗原则为: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及其结构近似的药物,防止交叉过敏;加强药物排泄;脱敏疗法;注意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支持疗法,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加强对皮肤、眼、口腔的护理;若为重金属药物引起的药疹,应及早使用络合剂。如二巯基丙醇(BAL)。
1轻型药疹 一般给以抗组胺剂、维生素C、钙剂等,必要时口服中等量强的松(30~60mg/d),待皮疹消退后逐渐减量和停药。局部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或其他止痒剂。
2 重症药疹 应及时抢救治疗。
(1)氢化考的松200~400mg加维生素C5g、10%氯化钾10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皮疹消退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并改用口服制剂。
, 百拇医药
(2)对原有疾病应改用不致敏药物维持其治疗。应给予足够的氯化钠和钾、补液、输血等支持疗法。注意肾功能改变。
(3)可谨慎选用适当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4)局部治疗应用无刺激性、具有保护、收敛、消炎作用的药物。多采用暴露疗法,室内定期紫外线消毒,床、被单、敷料高压消毒。
(5)眼部受累应清洗结膜、定时交替滴入可的松眼药水、氯霉素眼药水,或用红霉素眼药膏。口腔糜烂者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决明子、肉桂等量中药煎剂含漱,1日多次。
(6)口服抗组胺药物。
[预 后],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