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http://www.100md.com
当代中医网
carcinoma of stomach
[中医病名]
[概 述]
中医
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心下痞”、“反胃”、“膈证”等范畴。
西医
胃癌是原发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1,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病因尚未确定,好发于幽门窦部,病理分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可以直接蔓延,淋巴或血行转移,种植转移。据病情的发展程度,胃癌分4期。
[病 因]
中医
, http://www.100md.com
可能与生活环境、饮食因素、胃的慢性病变刺激有关,痰涎邪毒瘀血结聚胃脘,日久恶变而成。
西医
1 遗传因素 胃癌的发生与不同种族有一定关系。据调查,日本为胃癌高发国家。
2 胃部其他疾患
(1)胃溃疡 临床及病理证实胃癌的发生可由胃溃疡恶变而来。
(2)慢性胃炎 有关资料报道,对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长期追踪观察,10年以后癌变率为2%。
(3)胃粘膜肠上皮化生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是指分化较高的上皮萎缩,粘膜受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异样增生反应。最常见发生在幽门、胃窦及胃小弯,这与胃癌好发部位相一致。
(4)胃息肉、胃粘膜腺瘤以及恶性贫血均可有发生癌变的可能。
, 百拇医药
3 地理环境及饮食习惯
(1)地理环境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高纬度地区胃癌的发病率高。
(2)饮食习惯因素 喜食腌菜、干咸鱼、大量熏制过的鲑鱼和鲟鱼,嗜饮烈酒、嗜烟等都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症 状]
1 胃脘疼痛是胃癌最早出现的症状。癌细胞局限在粘膜下层时,心窝部疼痛者占50%,早期往往不明显,可仅有上腹部不适,饱胀或重压感,或隐隐作痛。肿瘤进展到一定程度,疼痛加剧或持续不缓解时,再作检查发现是肿瘤所致。另外,由于肿瘤的浸润致胰腺、或穿透胃壁形成穿孔时出现剧烈疼痛或刀割样疼痛难以忍受,肿瘤已属晚期。
2 食欲减退或进行性消瘦是胃癌患者的另一症状。早期可出现纳食后饱胀,嗳气或厌肉类食物,因而进食量减少,甚至畏食,出现体重下降,消瘦或贫血。
, 百拇医药
[检 查]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隐血、肝功能、乙肝5项、胸透、心电等常规检查;X线钡餐检查、纤维胃镜及细胞学检查;腹部B超、血清K+、Na+、Cl+等。
[诊 断]
中医
1 男性居多,发病年龄以中年和老年多见,41~60岁之间占2/3。
2 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可见胃脘饱胀疼痛,餐后加重,食纳乏味,体重减轻,咽下困难,胃疼无间歇性,不为食物或制酸药缓解,甚者出现胃脘剧烈性钻痛而放射至背部。亦可见恶心、呕吐、吐血、黑便、面色无华。如癌肿转移,可见黄疸、腹泻、骨痛、咳嗽、喘促、腹水等相应脏器受累的表现。
3 中晚期可于胃脘部触及质地坚硬,呈结节状的肿块,有压痛,可移动,左锁骨上臖核肿大、质硬、推之不移,或有腹水征。
, 百拇医药
4 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性阳性。胃液分析:胃酸常缺乏或减少,胃液呈咖啡渣样,乳酸含量增加。癌胚抗原(CEA)检测:胃液中CEA明显增高,超过100ng/ml有诊断意义。
5 X线钡餐检查:早期可见小面积的粘膜强直,表面稍凸或凹下,或呈颗粒状细小病灶。中晚期肿块胃癌可见充盈缺损,该处蠕动消失,胃壁强直。溃疡型胃癌可见大、浅、宽及边缘不规则的癌性龛影,附近粘膜皱襞粗乱、中断或消失,胃壁强直,蠕动波不能通过。浸润性胃癌可见狭窄与梗阻征象,胃壁增厚,胃腔狭窄,蠕动消失。幽门或胃窦部癌常有漏斗状变形,可引起胃潴留。
6 纤维胃镜检查:结合刷取脱落细胞和钳取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胃癌最可靠的手段。镜检可见胃癌病变征象,脱落细胞和活体组织检查找到癌细胞。
西医
1 临床表现
, 百拇医药
(1)腹痛:渐进性上腹部疼痛,持续而餐后加重;有饱胀感多为中晚期。
(2)梗阻感:多为贲门部癌。
(3)呕吐、呕血或黑便。
(4)体重减轻:消瘦、贫血多为中晚期患者。
(5)上腹部压痛及肿块。
2 实验室检查
(1)血液: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下降,血浆蛋白减低。多为中晚期胃癌。
(2)粪便潜血试验:可为阳性。
3 X线钡餐检查 充盈缺损或龛影。
4 纤维胃镜检查 肿物或溃疡。
, 百拇医药
5 细胞学检查 是诊断的最关键检查。
[治 疗]
中医
1 针灸疗法。
2 化学治疗。
西医
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预 后]
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能及时发现和诊断,疗效有所提高,要改善预后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早”是很重要的。此外,由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的进展,远期疗效有明显提高,如根治术后的Ⅲ期胃癌患者,应用化疗加中药扶正治疗及长期观察,其5年生存率已达48%~55%,明显高于既往单纯手术治疗的水平。故预后也决定于是否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 百拇医药
[中医病名]
[概 述]
中医
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心下痞”、“反胃”、“膈证”等范畴。
西医
胃癌是原发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1,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病因尚未确定,好发于幽门窦部,病理分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可以直接蔓延,淋巴或血行转移,种植转移。据病情的发展程度,胃癌分4期。
[病 因]
中医
, http://www.100md.com
可能与生活环境、饮食因素、胃的慢性病变刺激有关,痰涎邪毒瘀血结聚胃脘,日久恶变而成。
西医
1 遗传因素 胃癌的发生与不同种族有一定关系。据调查,日本为胃癌高发国家。
2 胃部其他疾患
(1)胃溃疡 临床及病理证实胃癌的发生可由胃溃疡恶变而来。
(2)慢性胃炎 有关资料报道,对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长期追踪观察,10年以后癌变率为2%。
(3)胃粘膜肠上皮化生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是指分化较高的上皮萎缩,粘膜受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异样增生反应。最常见发生在幽门、胃窦及胃小弯,这与胃癌好发部位相一致。
(4)胃息肉、胃粘膜腺瘤以及恶性贫血均可有发生癌变的可能。
, 百拇医药
3 地理环境及饮食习惯
(1)地理环境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高纬度地区胃癌的发病率高。
(2)饮食习惯因素 喜食腌菜、干咸鱼、大量熏制过的鲑鱼和鲟鱼,嗜饮烈酒、嗜烟等都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症 状]
1 胃脘疼痛是胃癌最早出现的症状。癌细胞局限在粘膜下层时,心窝部疼痛者占50%,早期往往不明显,可仅有上腹部不适,饱胀或重压感,或隐隐作痛。肿瘤进展到一定程度,疼痛加剧或持续不缓解时,再作检查发现是肿瘤所致。另外,由于肿瘤的浸润致胰腺、或穿透胃壁形成穿孔时出现剧烈疼痛或刀割样疼痛难以忍受,肿瘤已属晚期。
2 食欲减退或进行性消瘦是胃癌患者的另一症状。早期可出现纳食后饱胀,嗳气或厌肉类食物,因而进食量减少,甚至畏食,出现体重下降,消瘦或贫血。
, 百拇医药
[检 查]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隐血、肝功能、乙肝5项、胸透、心电等常规检查;X线钡餐检查、纤维胃镜及细胞学检查;腹部B超、血清K+、Na+、Cl+等。
[诊 断]
中医
1 男性居多,发病年龄以中年和老年多见,41~60岁之间占2/3。
2 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可见胃脘饱胀疼痛,餐后加重,食纳乏味,体重减轻,咽下困难,胃疼无间歇性,不为食物或制酸药缓解,甚者出现胃脘剧烈性钻痛而放射至背部。亦可见恶心、呕吐、吐血、黑便、面色无华。如癌肿转移,可见黄疸、腹泻、骨痛、咳嗽、喘促、腹水等相应脏器受累的表现。
3 中晚期可于胃脘部触及质地坚硬,呈结节状的肿块,有压痛,可移动,左锁骨上臖核肿大、质硬、推之不移,或有腹水征。
, 百拇医药
4 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性阳性。胃液分析:胃酸常缺乏或减少,胃液呈咖啡渣样,乳酸含量增加。癌胚抗原(CEA)检测:胃液中CEA明显增高,超过100ng/ml有诊断意义。
5 X线钡餐检查:早期可见小面积的粘膜强直,表面稍凸或凹下,或呈颗粒状细小病灶。中晚期肿块胃癌可见充盈缺损,该处蠕动消失,胃壁强直。溃疡型胃癌可见大、浅、宽及边缘不规则的癌性龛影,附近粘膜皱襞粗乱、中断或消失,胃壁强直,蠕动波不能通过。浸润性胃癌可见狭窄与梗阻征象,胃壁增厚,胃腔狭窄,蠕动消失。幽门或胃窦部癌常有漏斗状变形,可引起胃潴留。
6 纤维胃镜检查:结合刷取脱落细胞和钳取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胃癌最可靠的手段。镜检可见胃癌病变征象,脱落细胞和活体组织检查找到癌细胞。
西医
1 临床表现
, 百拇医药
(1)腹痛:渐进性上腹部疼痛,持续而餐后加重;有饱胀感多为中晚期。
(2)梗阻感:多为贲门部癌。
(3)呕吐、呕血或黑便。
(4)体重减轻:消瘦、贫血多为中晚期患者。
(5)上腹部压痛及肿块。
2 实验室检查
(1)血液: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下降,血浆蛋白减低。多为中晚期胃癌。
(2)粪便潜血试验:可为阳性。
3 X线钡餐检查 充盈缺损或龛影。
4 纤维胃镜检查 肿物或溃疡。
, 百拇医药
5 细胞学检查 是诊断的最关键检查。
[治 疗]
中医
1 针灸疗法。
2 化学治疗。
西医
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预 后]
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能及时发现和诊断,疗效有所提高,要改善预后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早”是很重要的。此外,由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的进展,远期疗效有明显提高,如根治术后的Ⅲ期胃癌患者,应用化疗加中药扶正治疗及长期观察,其5年生存率已达48%~55%,明显高于既往单纯手术治疗的水平。故预后也决定于是否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