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纵横
编号:100562
浅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623期
     “温药和之”的含义

    温,具有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之义,沈明宗在《沈注金匮要略》中说“……温药和之,即助阳而胜脾湿,俾阳运化,湿自除矣”。和,指温之不可太过,应以和为原则,其不仅是温补的意思,还包含行、消、开、导四者,魏荔彤在《金匮要略本义》中说:“痰生于胃寒,饮存于脾湿,温药者,补胃阳,燥脾土,兼擅其长之剂也,言和之则不专事温补,即有行消之品,亦概其例义于温药之中,方谓之和之而不可谓之补之益也。”“温药和之”在具体方剂的使用上主要体现在苓桂术甘剂健脾行水,肾气丸等温肾化气方面,选药上常以桂枝、干姜、附子、细辛等温阳,半夏、陈皮等化痰,木香、厚朴、砂仁等调气,白术、茯苓等健脾,这些都是“温药和之”的体现。

    《金匮要略》中温药在痰饮中的应用

    1.饮邪上犯:《金匮要略》中对于饮邪上犯的病症选用了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兼表里证者选用了大小青龙汤,从中都可体现仲景对温药的运用。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28条文指出“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小半夏汤中用温性的半夏、生姜和胃止呕、散饮降逆,治疗支饮呕吐。对于痰饮呕吐眩悸的证治,以温性的小半夏汤再加入温性的茯苓和胃止呕,引水下行(第30条)。在兼表里证时,第23条指出“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大青龙汤在选用石膏等寒凉药物清解郁热的同时,又以桂枝、生姜等温药散水除饮,共治邪盛于表而兼郁热的溢饮。小青龙汤则更能体现温药的应用,全方选用温药,一方面散,另一方面蠲饮,共治寒饮喘咳。
, 百拇医药
    2.饮在中下焦:痰饮之邪在中下焦时,乃以健脾、温肾之药利水除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25条指出“心下有支饮,其人苦昌眩,泽泻汤主之”,泽泻汤中以性温之白术补脾制水以消支饮。第31条说“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即以温热之五苓散化气利水治疗下焦水逆证。

    3.痰饮久留:痰饮久留者多虚实夹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24条指出“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黎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对于支饮的治疗,上述两方均使用温热之防己、桂枝,一苦一辛,行水饮而散结气,使心下痞坚消散。对于痞坚结实者,乃是水停气阻,后者又加入了性温之茯苓导水下行。这些均是温药在痰饮中的应用体现。

    治痰饮不应拘泥于“温药和之”

    对于痰饮病亦应辨证论治,虽然痰饮多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证,但其发病亦有阴阳寒热虚实之别,因而施治亦有所区别,阳虚阴盛者其性寒,当取温药,而阴虚阳亢者其性热,温药恐不适矣。《类证治裁·痰饮》说“若夫肾阳虚,火不制水,水泛为痰,为饮逆上攻,故清而澈,治宜通阳泄湿,忌用腻品助阴。肾阴虚,失必烁金,热结为痰,为痰火上升,故稠而浊,治宜滋阴清润,忌用温品助燥”,也即指出治疗痰饮须辨证施治,而不应拘泥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大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痰饮病的治疗大法,对痰饮病的治疗确实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对具体的痰饮病亦须辨证论治,分清阴阳寒热虚实,治疗是否采取温法,采用何种温法,均须因病症而异。, 百拇医药(冯广清)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T > 痰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