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证治
编号:100910
老年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医辨治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626期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所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最后右心代偿不全,引起右心衰竭,为老年人多发病。

    本病绝大部分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而造成。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也可引起该病。肺气肿形成之后,导致呼吸功能障碍,进而增加右心室负担,起初右心室代偿性的肥厚增大,以后病情逐步恶化,发生右心衰竭,故应及早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痰饮、咳喘、心悸范畴。其病因病机与肺、心、脾、肾有关。肺为娇脏,容易被外邪侵袭,又年老体衰气弱,无力抗邪,故时止时发。日久不愈则伤肺,肺气受损,以致肺失清肃,肺气上逆出现咳喘、倚息不能平卧等表现。肺主气,心主血脉,肺气有贯通心脉作用,百脉又朝会于肺。肺气壅塞,可导致心的血脉运行不畅,又因气为血之帅,气虚则不能运行血脉,导致血脉瘀滞,出现心悸、胸闷、口唇青紫等表现。久病伤脾,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液,而酿湿生痰,甚则上逆犯肺,而咳嗽多痰。喘咳日久则伤肾,肾气不足,则气化功能减弱,可出现尿少、尿闭、水肿等表现。

    中医辨证治疗此病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肺虚痰浊

    咳嗽多痰,短气喘息,劳则尤甚,畏风,易出汗,四肢乏力,面部微浮,脉沉细或结代,舌暗淡或暗紫,苔厚腻。此为肺气不足、痰浊壅滞。治法:化痰平喘。方药:法半夏、陈皮、茯苓、苏子各10克,白芥子、前胡、川朴各15克,五味子6克,沉香12克,诸药共奏宣肺平喘、化痰降浊之功,使痰祛喘平,肺脏功能逐渐恢复。

    脾肾阳虚

    心悸、咳喘、气短不足以息。面色晦暗,四肢厥冷,一身尽肿,下肢尤甚,小便短少,脉沉细而迟,舌肿质淡,苔白腻。此为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所致,治法应温阳利水。方药:白术、附子、白芍各10克,以温补脾肾,猪苓、茯苓、泽泻、桂枝各15克,以宣通膀胱气化功能,诸药共用,使脾肾补,水湿祛,咳喘止,水肿消。

    痰迷心窍

    喉间痰声如锯,烦燥不安,嗜睡,神志昏迷,手足抽搐,舌质绛,苔少或薄黄,脉细数。辨证属痰迷心窍、肝风内动。治法当化痰开窍、平肝熄风。方药为羚羊角粉0.5克(冲),钩藤、茯苓、川贝母各10克,竹茹、白芍、生地各15克,以清肝火、化痰热,如出现热邪痰浊蒙敝心包之神昏窍闭证,则加用至宝丹,每次3克,每日2次。, http://www.100md.com(周利军)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阻塞性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