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新药开发
编号:119833
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发中药新药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643期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步伐临近,国内制药工业和新药研究开发工作面临的是挑战和机遇共存的局面,仿制国外化学药品的道路越走越窄,而从中药中发现新药和对中药复方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我国在中药新药开发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于中医药历经几千年的实践与积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有相当多的方剂学记载,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任务就是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中医药理论宝库中发现闪光点,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出新的药物,下面从两个方面作一阐述。

    一、单味中药的开发

    我们祖先很早就涉及到单味中药的开发研究,虽然限于当时科技条件没有提到“化学成分”这一概念,但其中许多方面都含有中药化学知识,如樟脑、冰片、青黛等均是古人对单味中药研究的成果。青蒿素的发现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单味中药开发的一个典型的成功例子,它给我们许多启迪。上世纪七十年代,系统学习中医药理论的研究人员,在中医治疗疟疾的2000余种方剂中,借助动物模型等现代药理学手段深入挖掘,将现代药理研究方法与古代用药经验相结合,改进提取方法,依据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反复思考,结合青蒿水煎液对动物疟疾无效的实验结果,分析可能是高温破坏有效成分,再对药用部分进行深入研究,改进提取方法,终使青蒿素研制成功。又如《内经》记载:“心病宜食薤”,薤即薤白,大蒜与薤白同属百合科,性味均辛,同归太阳经,《本草纲目》也记载:“大蒜,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化症积阻”,研究证明大蒜素具有钙拮抗作用,能扩张血管,对寒凝瘀阻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效果。自上世纪二十年代麻黄素发现以来,在单味中药中不断发现许多有现实价值及潜在作用的先导化合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天然成分开发为新药,例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山莨菪碱等,另一类是天然成分经过结构修饰而开发为新药,例如蒿甲醚、甲基地高辛、亚硫酸穿心莲内酯等,所有这些新药都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单味中药开发研究的成果。
, http://www.100md.com
    《神农本草经》序例中记载:“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浸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可见由于中药所含有效成分物理化学性质不同,使用也各不同,例如泻下药甘遂,历代本草记载皆以散剂入药,分析可能是泻下成分不溶于水,如果我们开发该药就应充分考虑传统医学家使用的经验。

    中医药理论有时也不完全正确,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现许多中药用水提取,有效成分利用率很低,如采用高效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可以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例如许多动物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古代记载多用水煎或火焙干服用,这样极大损害其中蛋白质、多肽、多糖等有效成分,如果用现代生化方法提取有效成分可提高疗效,蚓激酶、水蛭素、蛇毒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美国制药公司通过筛选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物质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而成功开发出降血脂新药洛伐他丁。我国科技工作者发现中药红曲中也含有洛伐他丁,研制出北大维信血脂康和四川太极脂必妥,让我们反过来设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首先在红曲中发现洛伐他丁,进而用现代化学知识合成或结构改造研制系列降血脂药呢?可见单味中药的研究还大有文章可做。
, 百拇医药
    二、复方中药的研究

    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复方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医的“藏象”、“病因病机”、“四诊八纲”、“治则治法”和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理论为基础,根据“君臣佐使”的原则,选择适当药物配伍而成,药味药量的增减可改变原有功能,一方可化裁为另一方以适应新的病情要求,具有鲜明的规律性,符合辨证观、整体观、系统观,蕴含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基础。

    自1985年新药审批办法颁布以来,复方中药的研究成果是各种中成药,中成药存在的缺点是不能加减,不便于辨证论治,针对性不强,一种药往往主治多种症甚至多种病,这明显违背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理。而研制开发系列中成药,每种病的每一中医证型都有一种相应的中成药,这比以前有很大进步,也符合中医药理论,国内比较成功的例子有辽宁本溪中药厂开发的治疗风湿病的系列中成药和合肥中药厂的温胃苏、养胃苏等。
, http://www.100md.com
    中医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选择药物配伍,有些组方的合理性已得到现代科学的证明,例如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组成的生脉散,具有益气养阴、保肺生脉的功能,中国药科大学研究发现三味药合煎的药效及临床疗效均优于人参单煎后与其他两药混合的制剂,深入研究又发现三味药合煎后产生一种单煎不存在的新的化合物5-羟甲基-2-糖醛,而又证明此成分具有药理活性,充分证明此方中中医理论的不可违背。但是作为复方中药主要使用形式在煎煮过程中,发生各种各样的水解、聚合、助溶、沉淀等化学反应,甚至如上例中出现了新成分,但这些变化难以证明就是朝着有利于药效的方向变化,所以复方中药的研究除了应重视中药的配伍理论,还应了解在工艺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最终的目的是提高药效。

    中药汤剂普遍存在口味太苦、服用量大、使用不方便等缺点,不利于中药的推广运用。古人在研究汤剂的基础上开发出丸散膏丹等多种剂型,为复方中药的研究作出了许多贡献。建国以来,运用现代医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复方中药进行开发,研制出片剂、胶囊、注射剂等多种新剂型,既方便使用又提高药效。中药注射剂对于危急病人有急救作用,改变了“慢郎中”的形象,对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中药有的还制成滴丸加快吸收,例如复方丹参滴丸;对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有的还制成控释制剂,这些都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首先确定某一复方能治疗某种疾病,然后用现代科技提高药效的成功例子。

    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中药开发,继承中药临床的宝贵经验,将继承与发展密切结合,使我们的研究成果与中医药的伟大历史一脉相承,加速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百拇医药(严令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