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小麦病虫害治理工程研究获重大进展
小麦秆锈病、白粉病得到有效控制
本报讯(通讯员 王继成张宜军)
经沈阳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曹远银等科研人员10年攻关研究,辽宁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工程研究获重大进展。
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认为,该项研究总体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小麦品种抗性机制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提高辽宁省小麦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小麦秆锈病、白粉病一直是困扰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顽症,重流行年每年可给辽宁省小麦造成减产4000多万公斤。为此,1991年,沈阳农大植保学院成立以曹远银为主的课题组,以小麦秆锈病、白粉病为主攻对象,兼治二代粘虫与麦蚜,重点研究应用基础理论与关键防治技术。在研究中,课题组不仅明确了小麦秆锈病、白粉病的大区传播规律,澄清了病菌来源和传播途径,还监测了其病菌小种与毒力基因种类、出现频率及其变异规律,首次发现了SR11基因小麦的致病新类型
21C3CTR。课题组关于小麦秆锈病菌小种适应性、病菌与寄主互作的生化机制及DNA多态性的研究,均填补国内空白。
此外,课题组还利用小麦近缘种属所含的抗病基因,通过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和多基因积累等方法,创造出小麦秆锈、叶锈、白粉病单抗基因系30余份,兼抗3种病害的多抗性育种亲本4份,为辽宁省小麦育种提供了优良抗源。他们选育推广的“沈免85”、“沈免91”等新品种均表现出高产、抗病、品质优良等特点。
据悉,辽宁省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工程研究以沈阳市新城子区和新民市为样板示范区,以沈阳市东陵区等地区为技术辐射区,组建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工程服务体系。10年来,该项目累计推广222.73万亩,获经济效益7792.82万元。, 百拇医药
本报讯(通讯员 王继成张宜军)
经沈阳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曹远银等科研人员10年攻关研究,辽宁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工程研究获重大进展。
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认为,该项研究总体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小麦品种抗性机制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提高辽宁省小麦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小麦秆锈病、白粉病一直是困扰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顽症,重流行年每年可给辽宁省小麦造成减产4000多万公斤。为此,1991年,沈阳农大植保学院成立以曹远银为主的课题组,以小麦秆锈病、白粉病为主攻对象,兼治二代粘虫与麦蚜,重点研究应用基础理论与关键防治技术。在研究中,课题组不仅明确了小麦秆锈病、白粉病的大区传播规律,澄清了病菌来源和传播途径,还监测了其病菌小种与毒力基因种类、出现频率及其变异规律,首次发现了SR11基因小麦的致病新类型
21C3CTR。课题组关于小麦秆锈病菌小种适应性、病菌与寄主互作的生化机制及DNA多态性的研究,均填补国内空白。
此外,课题组还利用小麦近缘种属所含的抗病基因,通过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和多基因积累等方法,创造出小麦秆锈、叶锈、白粉病单抗基因系30余份,兼抗3种病害的多抗性育种亲本4份,为辽宁省小麦育种提供了优良抗源。他们选育推广的“沈免85”、“沈免91”等新品种均表现出高产、抗病、品质优良等特点。
据悉,辽宁省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工程研究以沈阳市新城子区和新民市为样板示范区,以沈阳市东陵区等地区为技术辐射区,组建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工程服务体系。10年来,该项目累计推广222.73万亩,获经济效益7792.82万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