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血液内科 > 贫血
编号:146273
贫血补铁还需补铜
http://www.100md.com 2002年2月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700期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因人体内缺乏铁元素,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及血红蛋白下降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容易疲劳,生长发育缓慢,肝脾肿大,慢性腹泻等,患者大多为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实践证明,人体内缺铁往往伴随缺铜,但常被医生和患者忽视。

    铜是人体内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铜能促进铁的吸收利用,促进红细胞的成熟和释放;铜为许多酶的组成成分,直接参与造血过程。人体缺铜时,由于铜蓝蛋白减少,血红蛋白合成受阻,从而加重贫血。这种贫血单纯补铁无效,必须同时补铜剂。

    除参与造血外,铜元素还有很广泛的生理作用:调节心脏的

    搏动;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参与能量代谢;调节内分泌机能;参与水、盐代谢;维护皮肤和头发的正常色泽等等。

    现代人由于多吃精细食品,少食粗粮和天然食品,故对铁、铜等微量元素常摄入不足,因此易发生贫血。

    治疗的关键是补足铜、铁元素。因铜在人体内不能过量贮存,故必须每天从外界摄取。补充方法有两种:食补和药补。因为食补既安全可靠,又无副作用,所以较药补为佳。

    食补法:平时注意科学调理饮食,适当多食些含铁、铜较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肾、心等内脏,蛤蚌、牡蛎和鱼虾等水产品,荞麦、红薯等粗粮,核桃、葵花子和花生等坚果类,以及大豆、豆制品、蘑菇和黑木耳等。喜食甜食者应特别注意,多食含糖量高的食品能导致缺铜,因为糖代谢过程中需消耗一定量的铜,对患贫血的少儿,家长应严格限制其进食糖果、饼干等高糖食品。摘自1月27日《中国医药报》, 百拇医药(陆基宗)


    参见: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 > 环境医学 > 微量元素与健康 > > 铜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