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享有临终关怀 让贫病者体面地离去
近日,北京市首家宁养院在北京肿瘤医院挂牌落户。陈钒主治医师是宁养院的第一个到位医生,也是宁养院的负责人。
王:北京这家宁养院与一般的临终关怀医院有什么不同?
陈:宁养医疗服务也被称为舒缓医学或善终医学,是近年来国际上十分推崇和重视的医疗服务之一。我们的宁养院是由李嘉诚基金会出资100万元人民币筹建的慈善医疗机构,免费为贫困癌症晚期患者提供临终关怀,同时也为其他患者提供善终服务。旨在减轻晚期癌症病人的苦痛,并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灵慰藉。
我们主要是通过入户服务、门诊服务、咨询服务等形式,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疼痛控制、心理辅导、临终关怀等免费医疗服务,对家庭困难的患者,免费提供止疼药物。
对于处在生命最后阶段的病人,我们的目标就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结合,减轻他们的生理疼痛,并得到心灵的慰藉。许多时候,我们需要和病人很好地沟通,只有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 http://www.100md.com
王:这些病人的内心世界是个什么样?
陈:癌症晚期病人面临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病痛导致了患者精神上的压力,造成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一位患者曾经慨叹:“没有什么能比这种病更深刻地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了。”
王:临终关怀是不是跟“安乐死”有些联系?
陈:安乐死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消极的办法。作为医生,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我不赞成人为地结束病人的生命,医生应该更多地从治疗的角度出发,从减轻病人的痛苦出发,建设性地帮助一个病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最终安然地、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王:您所说的还涉及到一个如何面对死亡的问题,陆幼青在临终前令人敬佩的写下了《死亡日记》一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震撼。
陈:陆幼青非常坦然地面对癌症和死亡,他教给我们一种勇气和态度。我们的社会不习惯谈死,他却用一本书来描述死亡,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他们的背景导致他们心态的不同,医生要应该结合不同人的特点来展开治疗,王:在一些医院,许多病人致死都不知道自己病情的真相,这种做法对患者有利还是有弊?
, http://www.100md.com
陈:虽然这样做是出于一片好心,但并不可取。我们经历过类似的例子,为了不让病人知道,家属带病人看病,都不敢进肿瘤医院的门,专找综合性的医院,因而耽误了治疗。中国的癌症病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也许他们得到了家人很多的关心,但这种环境对病人没有好处。
其实,治疗癌症需要的恰恰是一个透明、轻松的社会环境。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群众中普及病理知识,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病情,知道治疗方案,从而更积极地面对疾病、面对人生。
王:这是不是说,人们对临终关怀的认识还不够?
陈:事实上,我国百姓还不太了解临终关怀。家里有一个临终病人,全家人都要轮番上阵,轮流陪护,疲惫不堪。这说明我们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才来填补这个空白,这样,既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又可以分担家属的负担。
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每个人都有临终的状态。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除了医院,临终关怀还需要政府、社会做更多的工作,下更大的功夫。(王晨波)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http://www.100md.com
王:北京这家宁养院与一般的临终关怀医院有什么不同?
陈:宁养医疗服务也被称为舒缓医学或善终医学,是近年来国际上十分推崇和重视的医疗服务之一。我们的宁养院是由李嘉诚基金会出资100万元人民币筹建的慈善医疗机构,免费为贫困癌症晚期患者提供临终关怀,同时也为其他患者提供善终服务。旨在减轻晚期癌症病人的苦痛,并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灵慰藉。
我们主要是通过入户服务、门诊服务、咨询服务等形式,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疼痛控制、心理辅导、临终关怀等免费医疗服务,对家庭困难的患者,免费提供止疼药物。
对于处在生命最后阶段的病人,我们的目标就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结合,减轻他们的生理疼痛,并得到心灵的慰藉。许多时候,我们需要和病人很好地沟通,只有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 http://www.100md.com
王:这些病人的内心世界是个什么样?
陈:癌症晚期病人面临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病痛导致了患者精神上的压力,造成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一位患者曾经慨叹:“没有什么能比这种病更深刻地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了。”
王:临终关怀是不是跟“安乐死”有些联系?
陈:安乐死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消极的办法。作为医生,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我不赞成人为地结束病人的生命,医生应该更多地从治疗的角度出发,从减轻病人的痛苦出发,建设性地帮助一个病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最终安然地、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王:您所说的还涉及到一个如何面对死亡的问题,陆幼青在临终前令人敬佩的写下了《死亡日记》一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震撼。
陈:陆幼青非常坦然地面对癌症和死亡,他教给我们一种勇气和态度。我们的社会不习惯谈死,他却用一本书来描述死亡,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他们的背景导致他们心态的不同,医生要应该结合不同人的特点来展开治疗,王:在一些医院,许多病人致死都不知道自己病情的真相,这种做法对患者有利还是有弊?
, http://www.100md.com
陈:虽然这样做是出于一片好心,但并不可取。我们经历过类似的例子,为了不让病人知道,家属带病人看病,都不敢进肿瘤医院的门,专找综合性的医院,因而耽误了治疗。中国的癌症病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也许他们得到了家人很多的关心,但这种环境对病人没有好处。
其实,治疗癌症需要的恰恰是一个透明、轻松的社会环境。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群众中普及病理知识,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病情,知道治疗方案,从而更积极地面对疾病、面对人生。
王:这是不是说,人们对临终关怀的认识还不够?
陈:事实上,我国百姓还不太了解临终关怀。家里有一个临终病人,全家人都要轮番上阵,轮流陪护,疲惫不堪。这说明我们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才来填补这个空白,这样,既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又可以分担家属的负担。
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每个人都有临终的状态。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除了医院,临终关怀还需要政府、社会做更多的工作,下更大的功夫。(王晨波)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