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学
编号:214680
咳嗽
http://www.100md.com 1900年1月1日 《中医内科学》
    肺气上逆作声
  • 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属于邪实。
  • 内伤咳嗽:久病或反覆发作,起病缓,身无表证,多见虚实夹杂,本虚标实。

鉴别症状特点

  1. 咳嗽时间、节律、性质、声音
    • 咳而急剧、声重,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晚,或咽痒泽咳者,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
    • 咳声嘶哑,病势急而病程短者,为外感风寒或风热、燥热。
    • 病势缓而病程长者为阴虚或气虚。
    • 咳声粗浊者多为风热或痰热伤津
    • 咳而声低气袪者属虚,宏亮有力者属实。
    • 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
    • 午后、黄昏咳嗽加重,夜间时有单声咳嗽,咳嗽轻微短促,多属肺燥阴虚。
    • 夜间咳嗽较剧,持续不已,少气或伴气喘,为久咳至喘的虚寒证。
    • 饮食肥甘、生冷加重者多属痰湿。
    • 情志郁怒加重者因于气火。
    • 劳累、受凉后加重者多为痰湿、虚寒。
  2. 痰之色、质、量、味
    • 咳而少痰多属燥热、气火、阴虚
    • 痰多者多属湿痰、痰热、虚寒
    • 痰白而稀薄属寒
    • 痰白、稠厚易出属湿
    • 痰黄而稠属热
    • 痰白质黏者属阴虚、燥热
    • 痰白清稀透明成泡沫样的属虚、属寒
    • 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
    • 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的为痰热
    • 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外感咳嗽辨证论治简表(p72)

辨证 风寒袭肺 风热犯肺 风燥伤肺
肺气失宣肺失清宣肺失清润

咳嗽声重有力气粗或咳声嘶哑干咳作呛
咯痰稀薄,色白,
或中等,易咯
黏稠或黄,量少,
咯痰欠爽
无或极少,或点丝状
或带血丝,咯痰欠爽
伴有症状可伴见风寒束表证可伴见风热犯表证见唇鼻干燥,咽喉干痛等〝燥″邪特征
舌苔薄白薄黄凉燥薄白
温燥薄黄
脉象浮或浮紧浮数浮或浮数



多属上感或急性支气管炎的初起阶段(全身毒血症不明显,而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多见于秋冬季
可见于多数急性支气管炎或肺炎初期等第毒血症较显著)
多见于春季
多见于秋冬内较干燥的季节,如上感、急性支气管炎的某些类型,以及肺结核初期,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部分患者
治法疏风散寒疏风清肺、化痰止咳温燥: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凉燥:疏风散寒、润燥止咳
主方三拗汤,止嗽散桑菊饮温燥:桑杏汤
凉燥:杏苏散

内伤咳嗽辨证论治简表(p73)

辨证 痰湿蕴肺 痰热郁肺 肝火犯肺 肺阴亏耗 肺气虚弱 寒饮浮肺

咳嗽咳声重浊咳嗽气粗(有力)气逆作咳,或为呛咳干咳、咳声短,午后黄昏为剧,或声音嘶哑咳声低弱,气短咳嗽气急,甚则喘鸣有声,多寒冬发作加重
咯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痰多易出稠黏或黄或带血或味腥,量多,咯欠爽黏、少、咯不爽,咽中伴有痰滞感痰黏或黄或痰中带血,量少清稀,咯吐无力量多痰多,清稀泡沫状,或带黏,色白易咯
伴有
症状
胸闷脘痞,呕恶食少,神倦乏力发热面赤或不发热,口干黏欲饮或胸胁肋胀痛咳时面赤,咽干口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增减,或有胁痛消瘦无力,鹳红潮热,盗汗,口干咽燥面白畏风,易汗,易感冒,神疲懒言形寒怕冷,喜热饮,可时轻时重,或伴有肺、脾气虚症状
脉象孺滑滑数弦数细数细弱细弦滑或沉弦
舌苔白腻薄黄腻舌红薄黄少津舌红少苔淡白白滑



慢支或伴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代偿型、支扩等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或慢支、支扩伴继发感染而急性发作者多见于慢支、慢性咽喉炎、支气管内膜结核等,或神经官能症患者肺结核、慢性咽喉炎、肺部肿瘤或肺炎、肺脓疡恢复期多种肺系疾病,伴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失代偿慢支后期伴重度失代偿性肺气肿居多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滋阴润肺,止咳化痰补气温肺,化嗽止咳温肺化饮
主方二陈平胃汤、三子养亲汤清金化痰汤加减泻白散、黛蛤散沙参麦冬汤温肺汤小青龙汤

    重点思考:

    1. 解释咳嗽〝钟非扣不鸣″的说法?临床上有何价值?
    2. 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辨证与治疗要点是什么?两者有什么相互关系?
    3. 痰湿咳嗽有那些主病?如何治疗?临床可见那些病理演变?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