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概要
外科统治肿疡、溃疡、金疡、折疡。凡生于人体外部,有局部病灶存在,感觉器官可以直接诊察到的疮伤,都属外科。
分类
- 疖:皮肤上病灶浅表,红肿局限的化脓疾病。
- 痈:病灶位于皮下、肌肉之上的体表器官,红肿无头称外痈。生于内脏,称内痈。
- 疽:红色肿块上有多个脓头称“有头疽”。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漫肿无头称“无头疽”。由火毒阻于多个相邻毛窍而生。
- 脱疽:因脉络闭塞以致肢端坏死脱落的疾病。多因脾肾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四末,久则脉络闭塞,肢趾因无气血濡养而坏死。
- 疔:包括多种性质和化脓性疾病。疔者如丁钉之状;其形小,其根深。疔重于疖。
- 发:皮肤弥漫性红肿疼痛。
- 痰:津液凝聚而成。
- 流痰:发生于骨与关节的疾病。因化脓时常向邻近流窜,溃破后脓液稀薄如痰,故称流痰。致病因素多由先天不足,骨骼柔嫩,或素体肺阴不足,阴虚火旺,灼津为痰。
- 瘿:生于颈前结喉之下的肿块。多因长期郁闷,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宣,津液凝聚成痰;痰凝结于颈前,渐成瘿肿,日久瘿瘤肿大且硬,不易消散。
- 瘤:气血留结不散、长期不消、不破溃的肿块。根据所在部位,分为气瘤、肉瘤、筋瘤、血瘤、骨瘤、脂瘤等。
- 岩(癌):肿块坚硬如石。
- 疮:一切体表浅显的外科疾患。
- 痔:孔窍中的赘生物。
- 漏:疮口久不愈合,脓水淋漓如漏。
- 流注:脓毒随气血流行停注。因诱因的不同,分为余毒流注、暑湿流注、瘀血流注。
- 瘰历:脖子两侧皮下的慢性疮疡。 好发于儿童与青年。
- 丹毒:皮肤红肿疼痛,色赤如丹,境界清楚,状如云片。
- 疳:黏膜上发生的浅表溃疡。
- 癣:皮疹有明显轮廓,像苔藓样高出于皮肤表面。
辨证
- 辨阴证、阳证
局部 阳证 阴证 皮肤颜色 红赤 苍白、青暗或皮色不变 皮肤温度 热 冰凉、怕冷或温度不变 肿胀形势 高肿 平塌下陷 肿胀范围 根盘收束 根盘散慢 肿胀硬度 肿硬适度 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 疼痛感觉 紧张、剧烈、拒按 不痛、痠楚或麻木 病灶深浅 皮肤、肌肉、血脉 筋骨 脓液 稠厚 稀薄 痈、疽、疔、疖、丹毒、流注等属阳证;瘿、瘤、癌、脱疽、瘰历、流痰等属阴证。部份疾病,其属阴属阳,可以互相转化。
- 辨经络
- 人体各部所属经络
- 正中属督脉经,两旁属足太阳膀胱经。
- 面部、乳部:属足阳明胃经(乳房属胃经,乳外属足少阳胆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
- 耳部前后:属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阴三焦经。
- 手足心部:手心属手厥阴心包经,足心属足少阴肾经。
- 背部:总属阳经(因背为阳,中行为督脉之所主,两旁属足太阳膀胱经)。
- 臀部:外侧属手三阳经,内侧属手三阴经。
- 腿部:外侧属足三阳经,内侧属足三阴经。
- 腹部:总属阴经(因腹为阴,中行为任脉之所主)。
- 目部为肝经所主,耳内为肾经所主,鼻内为肺经所主,舌部为心经所主,口唇为脾经所主。
- 辨肿疡、溃疡
- 辨善证、恶证
善证有五:
心善精神爽,言清舌润鲜,不燥不烦渴,_寐两安然。
肝善身轻便,不怒不惊烦,指甲红润色,溲和便不离。
脾善唇滋润,知味喜加餐,脓黄稠不秽,大便不稀干。
肺善声音响,不喘无嗽痰,皮肤光润泽,呼吸气息安。
肾善不午热,口和齿不干,小水清且白,夜卧静如仙。恶证有七:
一恶神昏愦,心烦舌燥干,疮色多紫黑,言语自呢喃。
二恶身筋强,目睛正视难,疮头流血水,惊悸是伤肝。
三恶形消瘦,疮形陷又坚,脓清多臭秽,不食脾败难。
四恶皮肤槁,痰多韶不圆,喘生鼻煽动,肺绝必归泉。
五恶时引饮,咽喉若燎烟,肾亡容惨黑,囊缩死之源。
六恶身浮肿,肠鸣呕呃繁,大肠多滑泄,脏腑败之端。
七恶疮倒陷,如剥鳝一般,时时流污水,四肢厥逆寒。五善见三则吉,七恶有二即凶。
治法
内治法-消法、托法、补法
- 解表法
- 通里法
- 清热法
- 温通法
- 祛痰法
- 理湿法
- 行气法
- 和营法
- 内托法
- 补益法
- 养胃法
病类 | 病程 | 病机 | 病情 | 主要症状 | 治疗原则 | 方剂举例 | 备注 |
肿疡 | 初期 | 毒邪聚结 | 表证 | 寒热疼痛 | 解表 | 银翘散、牛蒡解肌汤 荆防败毒散 | 总之,内治法初期宜消散,中期宜内托,后期宜补养。但在复杂情况下,常常数法合并使用。 |
里证 | 口干便秘 | 通里 | 大承气汤 润肠汤 | ||||
阳证热结 | 发热汗出,红肿热痛 | 清热 | 黄连解毒汤 五味消毒饮 犀角地黄汤 | ||||
阴证寒凝 | 形体恶寒,漫肿痠痛,不红不热,苔白,脉迟 | 温经通畅,散寒化痰 | 阳和汤 | ||||
肝郁气滞 | 硬结肿痛不甚,皮肤多不红不热 | 疏肝解郁行气 | 逍遥散 | ||||
瘀血凝滞 | 结块肿硬疼痛,皮肤多红热或青紫 | 和营祛瘀 | 桃红四物汤 | ||||
中期 | 毒化成脓 | 阳证气血实 阴证气血虚 | 高肿欲化脓,或脓成不溃 疮形平塌,难溃难腐 | 内托 | 脓透散 托里消毒散 | ||
溃疡 | 脓出毒泄 | 阳证一般向愈 | 肿势渐消,痛楚亦减,全身症状消失 | 不需内治 | |||
阴证或虚证 | 初溃脓少,或脓水清稀,或坚硬不软 | 补托 | 托里消毒散 | ||||
后期 | 生肌收口 | 气血两虚 | 溃后不散,脓水清稀,神疲,面晃脉虚 | 气血双补 | 八珍汤 | ||
阴虚 | 骨蒸盗汗,咽喉干燥,脉细数,舌苔光剥 | 补阴 | 六味地黄汤 | ||||
阳虚 | 新肉难生,肌冷肉寒,自汗厥冷 | 补阳 | 附桂地黄丸、右归丸 | ||||
湿浊中阻,胃失和降 | 胃纳不振,胸闷欲恶,舌苔白腻 | 和胃化浊 | 二陈汤加竹茹、谷芽 | ||||
胃阴不足 | 阴虚,口干少液,苔光质红,胃纳不香 | 清养胃阴 | 益胃汤 |
外治法-消法、托法、补法
- 药物治疗
- 手术疗法
- 其他疗法
病因 | 病程 | 治法 | 方法 | 阳证 | 阴证 | 备注 |
肿疡 | 初期 | 消散 | 敷药 | 如意金黄散、玉露散 | 回阳玉龙膏 | 介于阴阳之间者,亦可用?和计膏,若使用膏药引起皮肤过敏,可改用油膏 |
膏药 | 太乙膏、千捶膏 | 阳和解凝膏 | ||||
?药 | 红灵丹、阳毒内消散 | 桂麝散、阴毒内消散 | ||||
碥鎌 | 安棱针刺血 | 禁忌 | ||||
艾灸 | 禁忌 | 艾灸、隔姜?灸、附子饼灸、豆豉饼灸 | ||||
化脓 | 排脓 | 手术 | 切开 | 切开,或火针烙法 | 减少病人痛苦,手术时可注射普鲁卡因局麻 | |
?药 | 白降丹 | |||||
膏药 | 咬头膏、千捶膏 | |||||
溃疡 | 溃破 | 提脓祛腐 | 拔法 | 药筒拔法 | 脓出不畅,可加药线引流法 | |
?药 | 升丹、九一丹、五五丹等 | |||||
熏洗 | 2~10%黄柏溶液 | |||||
漏管 | 扩创 | 挂线或切口 | 橡皮筋、药制丝线、纸裹药制丝线、或切开法 | |||
腐蚀 | ?药 | 三品一条枪、白降丹等 | ||||
?肉 | 平? | ?药 | 平?丹 | 其他尚有手术剪去和丝线结扎法 | ||
出血 | 止血 | ?药 | 桃花散、如圣金刀散 | 其他尚有压迫、冷凝、结扎、烙法等 | ||
收口期 | 生肌收口 | ?药 | 生肌散、八宝丹 | 溃疡新肉已生,一时不能与皮肤黏连,或有袋脓,可加用垫棉法 | ||
膏药 | 太乙膏 | |||||
药膏 | 生肌玉红膏、生肌白玉膏 | |||||
灸法 | 不用 | 附子饼灸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