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丛书、全书类 > 景岳全书
编号:215515
卷之四道集脉神章上卷之五道集脉神章中
http://www.100md.com theQi

神气存亡论

    经曰: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 善乎神之为义, 此死生之本, 不可不察也。 以脉言之,则脉贵有神。 脉法曰: 脉中有力, 即为有神。 夫有力者, 非强健之谓,谓中和之力也。 大抵有力中不失和缓, 柔软中不失有力, 此方是脉中之神。 若其不及, 即微弱脱绝之无力也。 若其太过, 即弦强真藏之有力也。 二者均属无神,皆危兆也。 以形证言之, 则目光精彩, 言语清亮, 神思不乱, 肌肉不削, 气息如常,大小便不脱, 若此者, 虽其脉有可疑, 尚无足虑, 以其形之神在也。 若目暗睛迷,形羸色败, 喘急异常, 泄泻不止, 或通身大肉已脱, 或两手寻衣摸床,或无邪而言语失伦, 或无病而虚空见鬼, 或病胀满而补泻皆不可施,或病寒热而温凉皆不可用, 或忽然暴病, 即沉迷烦躁, 昏不知人, 或一时卒倒,即眼闭口开, 手撒遗尿, 若此者, 虽其脉无凶候, 必死无疑, 以其形之神去也。 再以治法言之, 凡药食入胃, 所以能胜邪者, 必赖胃气施布药力,始能温吐汗下以逐其邪。 若邪气胜, 胃气竭者, 汤药纵下, 胃气不能施化,虽有神丹, 其将奈之何哉。 所以有用寒不寒, 用热不热者, 有发其汗而表不应,行其滞而里不应者, 有虚不受补, 实不可攻者, 有药食不能下咽, 或下咽即呕者。 若此者, 呼之不应, 遣之不动, 此以脏气元神尽去, 无可得而使也,是又在脉证之外亦死无疑者。 虽然, 脉证之神, 若尽乎此,然有脉重证轻而知其可生者, 有脉轻证重而知其必死者, 此取证不取脉也; 有证重脉轻而必其可生者, 有证轻脉重而谓其必死者, 此取脉不取证也,取舍疑似之间, 自有一种玄妙。 甚矣, 神之难言也, 能知神之缓急者,其即医之神者乎。


君火相火论

    余向释<内经>, 于君火以明, 相火以位之义, 说固详矣, 而似犹有未尽者。 及见东垣云: 相火者, 下焦包络之火, 元气之贼也, 丹溪亦述而证之。 予闻此说,尝掩口而笑, 而觉其不察之甚也。 由此兴感, 因再绎之。 夫<内经>发明火义,而以君相明位四字为目, 此四字者, 个个着实, 是诚至道之纲领,有不可不阐扬其精义者。 亦何以见之? 盖君道惟神, 其用在虚; 相道惟力,其用在实。 故君之能神者, 以其明也; 相之能力者, 以其位也。 明者明于上,为化育之元主; 位者位于下, 为神明之洪基, 此君相相成之大道,而有此天不可无此地, 有此君不可无此相也明矣, 君相之义, 岂泛言哉! 至若五运之分, 各职其一,惟于火字独言君相, 而他则不及者何也? 盖两间生气, 总曰元气, 元气惟阳为主, 阳气惟火而已。 第火之为用, 其道最微, 请以火象证之, 如轻清而光焰于上者, 火之明也; 重实而温蓄于下者, 火之位也。 明即位之神, 无明则神用无由以着; 位即明之本, 无位则光焰何从以生。 故君火之变化于无穷, 总赖此相火之栽根于有地, 虽分之则一而二, 而总之则二而一者也, 此君火相火之辨。 凡其为生化, 为盛衰, 为本末, 重轻攸系, 从可知矣。 人生所赖者惟此, 故<内经>特以为言。 然在<内经>则但表其大义, 原无分属之条,惟刺禁论曰: 七节之傍, 中有小心。 此固隐然有相火所居之意, 故后世诸家咸谓相火寄在命门, 是固然矣。 然以予之见, 则见君相之义, 无藏不有。 又何以辨之? 盖总言大体, 则相火当在命门, 谓根荄在下, 为枝叶之本也。 析言职守, 则脏腑各有君相, 谓志意所出, 无不从乎形质也。 故凡以心之神,肺之气, 脾胃之仓廪, 肝胆之谋勇, 两肾之伎巧变化, 亦总皆发见之神奇, 使无其地, 何以生此? 使地有不厚, 何以蕃此? 此皆从位字发生,而五脏各有位, 则五脏亦各有相, 相强则君强, 此相道之关系, 从可知矣。 故圣人特命此名, 诚重之也。 而后人指之为贼, 抑何异耶! 此万世之疑窦,故予不得不辨。 或曰: 是若谬矣。 第彼之指为贼者, 亦有深意, 盖谓人之情欲多有妄动, 动则俱能起火, 火盛致伤元气, 即所谓元气之贼, 亦何不可? 予曰: 此固邪正之岐, 最当明辨者也。 夫情欲之动, 邪念也, 邪念之火为邪气。 君相之火, 正气也, 正气之蓄为元气。 其在身家, 譬之产业,贤者能守之, 不肖者能荡之, 罪与不罪, 在子孙之废与不废, 鎡基何与焉? 相火之义亦犹此耳。 夫既以相称之, 而竟以贼名之, 其失圣人之意也远矣。 且凡火之贼伤人者, 非君相之真火, 无论在内在外, 皆邪火耳。 邪火可言贼, 相火不可言贼也。 矧六贼之中, 火惟居一, 何二子独知畏火, 其甚如是,而并昧邪正之大义, 亦何谓耶? 予闻其言, 固知其错认面目矣, 不觉因而失笑。


先天后天论

    人生于地, 悬命于天, 此人之制命于天也。栽者培之, 倾者覆之,此天之制命于人也。天本无二, 而以此观之, 则有天之天者, 谓生我之天,生于无而由乎天也; 有人之天者, 谓成我之天, 成于有而由乎我也。生者在前,成者在后, 而先天后天之义, 于斯见矣。故以人之禀赋言, 则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 后天培养者, 寿者更寿, 后天斲削者, 夭者更夭。若夫骨骼者,先天也, 肌肉者, 后天也。精神者, 先天也, 容貌者, 后天也。颜色之有辨也,苍者寿而妖者夭, 嫩中有苍者吉, 苍中有嫩者凶。声音之有辨也, 充者寿而怯者夭,虽细而长者吉, 虽洪而促者凶。动静有辨也, 静者寿而躁者夭,性虽若急而急中有和者吉, 阳虽若厚而阴中蕴薄者凶。至若少长之辨,初虽绵弱而渐长渐坚者, 晚成之征也。气质之辨, 少年华丽而易盈易满者,早凋之兆也。是故两天俱得其全者, 耆艾无疑也; 先后俱失其守者, 夭促弗卜也。 若以人之作用言, 则先天之强者不可恃, 恃则并失其强矣; 后天之弱者当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所谓慎者, 慎情志可以保心神, 慎寒暑可以保肺气,慎酒色可以保肝肾, 慎劳倦饮食可以保脾胃。惟乐可以养生, 欲乐者莫如为善。 惟福可以保生, 祈福者切勿欺天。但使表里无亏, 则邪疾何由而犯? 而两天之权不在我乎? 故广成子曰: 毋劳尔形, 毋摇尔精, 乃可以长生。至矣哉,两言尽之矣, 勿以此为易而忽之。


标本论十五

    病有标本者, 本为病之源, 标为病之变。病本惟一,隐而难明, 病变甚多,显而易见。故今之治病者, 多有不知本末, 而惟据目前, 则最为斯道之大病。 且近闻时医有云: 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互相传诵, 奉为格言, 以为得其要矣。 予闻此说而详察之, 则本属不经而亦有可取。所谓不经者,谓其以治标治本对待为言, 则或此或彼, 乃可相参为用矣。若然,则<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 亦何谓耶? 又经曰: 夫阴阳逆从, 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 浅而博, 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也。以浅而知深, 察近而知远, 言标与本,易而勿及。又曰: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 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 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热者治其本。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 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 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 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 先中满而后生烦心者治其本。 小大不利治其标, 小大利治其本, 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由此观之,则诸病皆当治本, 而惟中满与小大不利两证当治标耳。盖中满则上焦不通,小大不利则下焦不通, 此不得不为治标以开通道路, 而为升降之所由,是则虽曰治标, 而实亦所以治本也。自此以外, 若以标本对待为言,则治标治本当相半矣, 故予谓其为不经者此也。然亦谓其可取者, 则在缓急二字,诚所当辨。然即中满及小大不利二证, 亦各有缓急, 盖急者不可从缓,缓者不可从急, 此中亦自有标本之辨, 万不可以误认而一概论也。今见时情,非但不知标本, 而且不知缓急。不知标本, 则但见其形, 不见其情; 不知缓急,则所急在病, 而不知所急在命。故每致认标作本, 认缓作急, 而颠倒错乱,全失四者之大义, 重命君子, 不可不慎察于此。


求本论十六

    万事皆有本, 而治病之法, 尤惟求本为首务。所谓本者, 惟一而无两也。 盖或因外感者, 本于表也。或因内伤者, 本于里也。或病热者, 本于火也。 或病冷者, 本于寒也。邪有余者, 本于实也。正不足者, 本于虚也。 但察其因何而起, 起病之因, 便是病本, 万病之本, 只此表里寒热虚实六者而已。 知此六者, 则表有表证, 里有里证, 寒热虚实, 无不皆然。六者相为对待,则冰炭不同, 辨之亦异。凡初病不即治, 及有误治不愈者, 必致病变日多,无不皆从病本生出, 最不可逐件猜摸, 短觑目前。经曰: 众脉不见, 众凶弗闻,外内相得, 无以形先。是诚求本之至要也。苟不知此, 必庸流耳。故明者独知所因,而直取其本, 则所生诸病, 无不随本皆退矣。至若六者之中, 多有兼见而病者,则其中亦自有源有流, 无弗可察, 然惟于虚实二字总贯乎前之四者,尤为紧要当辨也。盖虚者本乎元气, 实者由乎邪气。元气若虚, 则虽有邪气不可攻,而邪不能解, 则又有不得不攻者, 此处最难下手。但当察其能胜攻与不能胜攻,或宜以攻为补, 或宜以补为攻, 而得其补泻于微甚可否之间, 斯尽善矣。 且常见有偶感微疾者, 病原不甚, 斯时也, 但知拔本, 则一药可愈, 而庸者值之,非痰曰痰, 非火曰火, 四路兜拏, 茫无真见, 而反遗其本, 多致轻者日重,重者日危, 而殃人祸人, 总在不知本末耳。甚矣, 医之贵神, 神奚远哉! 予故曰: 医有慧眼, 眼在局外; 医有慧心, 心在兆前。使果能洞能烛, 知几知微, 此而曰医,医云乎哉? 他无所谓大医王矣。


治形论十七

    老子曰: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使吾无身, 吾有何患? 余则曰: 吾所以有大乐者, 为吾有形。使吾无形, 吾有何乐? 是可见人之所有者唯吾,吾之所赖者唯形耳, 无形则无吾矣, 谓非人身之首务哉。第形之为义, 其义甚微,如言动视听, 非此形乎? 俊丑美恶, 非此形乎? 勇怯愚智, 非此形乎? 死生安否,非此形乎? 人事之交, 以形交也, 功业之建, 以形建也, 此形之为义, 从可知也。 奈人昧养形之道, 不以情志伤其府舍之形, 则以劳役伤其筋骨之形,内形伤则神气为之消靡, 外形伤则肢体为之偏废, 甚至肌肉尽削, 其形可知,其形既败, 其命可知。然则善养生者, 可不先养此形, 以为神明之宅, 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 以为兴复之基乎。虽治形之法, 非止一端, 而形以阴言,实惟精血二字足以尽之。所以欲袪外邪, 非从精血不能利而达; 欲固中气,非从精血不能蓄而强。水中有真气, 火中有真液, 不从精血, 何以使之灌溉? 然则精血即形也, 形即精血也, 天一生水, 水即形之祖也。故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 欲治形者, 必以精血为先, 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使能知此,则变化可以无方, 神用自有莫测。然用此之法, 无逾药饵, 而药饵之最切于此者,不过数味之间, 其他如性有偏用者, 惟堪佐使而已。亦犹饮食于人, 凡可口者,孰无资益, 求其纯正无损而最宜于胃气者, 则惟谷食, 类可见矣。或问余以所宜者,果属何物? 余则难以显言之。盖善吾言者, 必如醴如饴, 而不善吾言者,必反借此为射的, 以资口吻之基矣。余故不能显言之, 姑发明此义,以俟有心者之自悟。


脏象别论十八

    脏象之义, 余所类于经文者不啻详矣, 然经有所未及, 而同中有不同,及有先同后异者, 俱不可以不辨也。夫人身之用, 止此血气。虽五脏皆有气血,而其纲领, 则肺出气也, 肾纳气也, 故肺为气之主, 肾为气之本也。 血者水谷之精也, 源源而来, 而实生化于脾, 总统于心, 藏受于肝, 宣布于肺,施泄于肾, 而灌溉一身。所谓气主嘘之, 血主濡之, 而血气为人之橐籥,是皆人之所同也。若其同中之不同者, 则脏气各有强弱, 禀赋各有阴阳。脏有强弱,则神志有辨也, 颜色有辨也, 声音有辨也, 性情有辨也, 筋骨有辨也, 饮食有辨也,劳役有辨也, 精血有辨也, 勇怯有辨也, 刚柔有辨也。强中强者, 病病其太过,弱中弱者, 病其不及, 因其外而察其内, 无弗可知也。禀有阴阳,则或以阴脏喜温煖, 而宜姜, 桂之辛热; 或以阳脏喜生冷, 而宜芩, 连之苦寒; 或以平脏, 热之则可阳, 寒之则可阴也。有宜肥腻者, 非润滑不可也; 有宜清素者,惟羶腥是畏也。有气实不宜滞, 有气虚不宜破者。有血实不宜涩, 有血虚不宜泄者。 有饮食之偏忌, 有药饵之独碍者。有一脏之偏强, 常致欺凌他脏者。有一脏之偏弱,每因受制多虞者。有素挟风邪者, 因多燥, 多燥由于血也。有善病湿邪者,必因多寒, 多寒由于气也。此固人人之有不同也。其有以一人之禀而先后之不同者,如以素禀阳刚而恃强无畏, 纵嗜寒凉, 及其久也, 而阳气受伤, 则阳变为阴矣。 或以阴柔而素耽辛热, 久之则阴日以涸, 而阴变为阳矣。不惟饮食, 情欲皆然。 病有出入, 朝暮变迁, 满而更满, 无不覆矣, 损而又损, 无不破矣。故曰: 久而增气, 物化之常也; 气增而久, 夭之由也, 此在经文固已明言之矣。夫不变者,常也; 不常者, 变也。人之气质有常变, 医之病治有常变, 欲知常变,非明四诊之全者不可也。设欲以一隙之偏见, 而应无穷之变机,吾知其遗害于人者多矣。故于此篇之义, 尤不可以不深察。


天年论十九

    夫人之所受于天而得生者, 本有全局, 是即所谓天年也。余尝闻之岐伯曰: 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又尝闻之老子曰: 生之徒, 十有三; 死之徒, 十有三; 民之生, 动之死地, 亦十有三。余因此言,乃知失天之畀而不得尽其全者有如是。然则后天之养, 其为在人,可以养生家而不以此为首务乎! 故常深慨于斯, 而直穷其境,则若老氏所云十中之三者, 盖亦言其约耳。而三之倍倍, 则尤有不忍言者,兹请得而悉之。夫人生于地, 悬命于天, 可由此而生, 亦可由此而死。 故凡天亦杀人, 有如寒暑不时, 灾荒荐至, 或妖祥之横加, 或百六之难避,是皆天刑之谓也。地亦杀人, 则如旱潦无方, 水火突至, 或阴毒最以贼人,或危险多能困毙, 是皆地杀之谓也。人亦杀人, 如争斗伤残, 刀兵屠戮,或嫁祸阴谋, 或明欺强劫, 是皆人祸之谓也。凡此三者, 十中约去其几。 再若三者之外, 则凡孽由自作而致不可活者, 犹有六焉。何以见之? 则如酒色财气,及功名之累, 庸医之害皆是也。故有困于酒者, 但知米汁之味甘, 安思□蘗之性烈,能潜移祸福而人难避也, 能大损寿元而人不知也。及其病也, 或血败为水,而肌肉为其浸渍, 则鼓胀是也。或湿邪侵土, 而清浊苦于不分, 则泻痢是也。 或血不养筋, 而弛纵拘挛, 甚至眩晕卒倒, 则中风是也。或水泛为涎, 而满闷不食,甚至脾败呕喘, 则痰饮是也。耽而不节, 则精髓胡堪久醉, 阴血日以散亡,未及中年, 多见病变百出, 而危于此者不知其几何人矣。有困于色者,但图娇艳可爱, 而不知倾国之说为何, 伐命之说为何。故有因色而病者,则或成劳损, 或染秽恶, 或相思之失心, 或郁结之尽命。有因色而死者,则或以窃窥, 或以争夺, 或以荡败无踪, 或以惊吓丧胆。总之, 好色之人必多淫溺,乐而忘返, 安顾身家? 孰知实少花多, 岂成瑞物, 德为色胜, 非薄则邪,未有贪之恋之而不招殃致败。凡受色中之害者, 吾又不知其几何人矣。有困于财者,止知财能养命, 岂识财能杀人。故鄙吝者, 每以招尤, 慢藏者, 因多诲盗,奔波不已者, 多竭其力, 贪得无厌者, 常忘其身。顾利不顾义, 骨肉为之相残,聚敛尽膏血, 贾怨所以致败。盖财本通神, 不容朘剥, 积则金精祟作,争则罊囊祸生。凡受利中之害者, 又不知其几何人矣。有困于气者, 每恃血气之强,只喜人不负我, 非骄矜则好胜, 人心不平, 争端遂起, 事无大小, 怨恨醉心,岂虞忿怒最损肝脾, 而隔食气蛊, 疼痛泄泻, 厥逆暴脱等疾, 犯者即危。 又或争竞相倾, 公庭遘讼, 宁趋势利以卑污, 甘受丑凌于奴隶; 及被他人之苛辱,既不敢相抗于后, 何若亲识之小忿, 即涵容少逊于前, 终身让路, 不失一步,孰得孰失, 孰知孰愚? 甚至破家荡产, 骨肉分离之害, 歼须不忍, 悔时迟矣。 夫气本无形, 有何涯际, 相谅则无, 偏执则有, 历观往事, 谁直谁非? 使不能达观自策, 则未免以我之躯, 阴受人无申无诉之蚀, 而自愚自毙者,又不知其几何人矣。有因于功名者, 谁不有飞腾之念? 谁不有功业之期? 第既达者,或多鼎足之虞未济者, 每遭盐车之厄, 受灯窗寒苦之负, 望眼徒穿者有之。 忆荣枯饮昔之异, 热肠为裂者有之。甚至焦思切心, 奔趋竭力, 荣华杳然,泉壤遽及者有之。慨古伤饮, 凡受斯枉而湮没无闻, 浩气受抑者,又不知其几何人矣。有困于医者, 凡疾苦之望医, 犹凶荒之望岁, 其恳其切,其念何如。第此中神理, 微妙难言, 使不有天人之学, 绝伦之聪,则何以能闻于无声, 见于无迹, 直窥乎窈冥之乡, 而必得其情乎? 使必得其人而后可以言医, 则医不易谈, 盖可征矣。既难其人, 则次乎此者,虽未知神, 犹知形迹, 此即今之上医也, 然此医亦不易得。而舍此之外,则昧者居其八九。庸医多, 则杀人亦多, 每见其寒热倒施, 虚实谬认, 一匕之讹,吉凶随应。困者莫知其然, 虽死不觉, 明公鉴其多误, 能无恻心? 顾造化大权,本非凡庸所可窥弄, 而性命重托, 又岂浅辈所宜轻付耶! 第彼非无自,盖自<原病式>以来, 祖述相传, 日以滋甚, 醉者不醒, 逝者无词,而黎元阴受此害者, 盖不知若干若干人矣。而闻者未知其详, 犹或未之信也。 由是乘除, 则既有前三, 又有后六, 凡此陶汰之余, 而得尽其天年者, 果剩其几? 吾故曰: 老氏言十之三者, 盖亦言其约耳。兴言及此, 诚可为人生之痛哭者也。 然徒悲何益? 曷亦为人之计乎, 则惟上知者有可晓也。虽前之三者, 或多出于莫测,则有可避者, 有不可避者, 即听之天, 无不可也。然知者见于未然,而得天者天庇之, 得地者地庇之, 得人者人庇之, 得此三庇, 即得生之道也; 失此三庇, 则失生之道也。人道于此, 岂曰尽无其权乎! 至于六杀之防,则全由乎我矣。酒杀可避, 吾能不醉也。色杀可避, 吾能不迷也。财杀可避,吾能不贪也。气杀可避, 吾能看破不认真也。功名之杀可避, 吾能素其行藏也。 庸医之杀可避, 吾能相知以豫也。夫如是而培以为善, 存以无欺, 守以不行险,戒以毋侥幸, 则可全收其效矣。孔子曰: 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盖示人以无勉强也。广成子曰: 毋劳尔形, 毋摇尔精, 乃可以长生。盖形言其外,精言其内, 内外俱全, 尽乎道矣。是皆古圣人垂念苍生, 至真至极之良方也,可不佩乎。或曰: 子言虽是, 而实亦近迂, 独不见有不识不知而偏跻上寿者,又何人力之足恃耶? 余曰: 此正所谓其知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然予论诚迂矣,倘亦蒙知者之相顾而咀之识之, 或亦可为天年之一助否?


中兴论又十九

    试观天地之道, 有盈有虚, 有消有长, 是以日中则昃, 月盈则蚀, 此即天运之循环,而天亦不能违者, 故有先天之说也。先天有定数, 君子知命, 固当听乎天也。 若后天之道, 则参赞有权, 人力居多矣。何以见之? 第就国家之否泰,可证人身之寿夭。虽曰天步多艰, 无成不败, 然如商周汉晋唐宋相传,国运皆有中兴, 人道岂无再振? 消长一理, 小大皆然。尝闻之康节先生云: 一万里区宇, 四千年兴亡, 五百主肇位, 七十国开疆, 则此中人事不为不多也,而何以兴复仅见止此数代, 是亦由知道者少, 而不知道者之多耳。彼知道者,既以得人, 又以得天, 得人即所以得天也。不知道者, 既不知本, 又不知末,既以失之, 而终不知其所以失也。至若身命之谋, 则举世之人孰不爱命,而每多耽误者, 其不知道者亦犹是耳。欲明其道, 可无言乎。然言而无证,则人多不信, 故借此国运之征, 用效遒人之铎。试论国家之衰也, 或以人心之离,或以财用之匮, 或以兵戈之残伤, 或以优柔之旷废。而人之亨否, 无非一理。 夫在国曰人心, 在人曰神志, 故曰事其神者神去之, 休其神者神居之。 知生气之主在乎心, 此元神之不可不养也。又在国曰财用, 在人曰血气。气为阳,阳主神也; 血为阴, 阴主形也。血气若衰, 则形神俱败, 此营卫之毫厘当惜也。 又在国曰兵戈, 在人曰克伐。夫兵者, 凶器也; 克伐者, 危事也。 未有日加剥削而不致残伤元气者, 此消耗之不可不慎也。又在国曰优柔,在人曰疑贰。今日云姑且, 明日云将就, 岂不佥云稳当, 然致坐失机宜, 变生倏忽,又焉知耽搁之大害, 此当机之不可不断也。凡此数者, 姑亦言其大约。 至若人之大数, 则犹有先天后天之体用, 而兴亡之应变, 则来培来覆,亦莫匪人之自为耳。何谓先天? 如<内经>曰: 人生十岁, 血气始通, 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 气血方盛, 肌肉方长, 故好趋。三十, 五脏大定, 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 脏腑经脉其盛已定, 腠理始疏, 故好坐。五十, 肝气衰, 故目不明。 六十, 心气衰, 故好卧。七十, 脾气衰。八十, 肺气虚, 故言善误。九十, 肾气竭。 百岁, 五脏六腑皆虚, 神气皆去, 故形骸独居而终矣。此即先天之常度,是即所谓天年也。天畀之常, 人人有之, 其奈今时之人, 自有知觉以来, 恃其少壮,何所不为, 人生之常度有限, 而情欲无穷, 精气之生息有限, 而耗损无穷,因致戕此先天而得全我之常度者, 百中果见其几? 残损有因, 惟人自作,是即所谓后天也。然而所丧由人, 而挽回之道, 有不仍由人者乎? 且此非逆天以强求, 亦不过复吾之固有。得之则国运人运, 皆可中兴, 不有明哲,诚难语此; 失之则落花流水, 逝而罔觉, 一衰即已, 良可寒心, 所以<易>重来复,正为此也。然求复之道, 其道何居? 盖在天在人, 总在元气, 但使元气无伤,何虞衰败? 元气既损, 贵在复之而已。常见今人之病, 亦惟元气有伤,而后邪气得以犯之, 故曰: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此客主相持之理, 从可知矣。 凡虚邪之辨, 如情志之消索, 神主于心也。治节之不行, 气主于肺也。筋力之疲困,血主于肝也。精髓之耗减, 骨主于肾也。四肢之软弱, 肌肉主于脾也。损其一浅,犹肤腠也; 损其二深, 犹经络也; 损其三四, 则连及脏腑矣。当其微也,使不知徙薪牖户, 则将为江河, 将寻斧柯, 恐无及于事矣。故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 则再振根基, 尚余强半。敢云心得, 历验已多, 是固然矣。 然而修理之说, 亦岂易言? 修国家, 良臣不易; 修身命, 良医亦难。第观从古至今,数千年来, 凡得医之全量者为谁? 而今则曰: 此医也, 彼亦医也, 又何良医之多也? 医难言矣, 其毋为良医之所惑。


逆数论二十

    予尝读<易>而闻诸夫子曰: 数往者顺, 知来者逆, 是故<易>, 逆数也。 由是默会其理, 而知天人之道得以无穷无息者, 无非赖此逆数耳。何也? 盖自太极初分, 两仪以判, 一动一静, 阴阳见矣。阴阳之体为乾坤,阴阳之用为水火。乾坤定对待之交易, 故一在上而一在下; 水火荡流行之变易, 故一主降而一主升。夫如是, 斯得循环无已。总之而为天道, 散之而为人道,而大<易>之义, 所以无微不在也。姑无论其他, 而但以性理明之, 则总由变易之数。夫变易之数, 即升降之数也。变易之所以无穷者, 降以升为主,是即所谓逆数也。若无此逆, 则有降无升, 流而不返, 而大道如环, 何所赖乎? 由是逆顺交变, 则阳与阴对, 热与寒对, 升与降对, 进与退对,成与败对, 勤与惰对, 劳与逸对, 善与恶对, 生与死对, 凡此一逆一顺, 其变无穷。惟从逆者, 从阳得生; 从顺者, 从阴得死。君如不信,第详考伏羲卦气之圆图, 其义昭然可见也。观其阳盛之极, 自夏至一阴初姤, 由五, 六, 七, 八, 历巽, 坎, 艮, 坤, 天道从西右行, 则阳气日降,万物日消者, 此皆顺数也。顺则气去, 即从阴得死之道也。幸而阴剥之极, 自冬至一阳得复, 由四, 三, 二, 一,历震,离, 兑, 干, 天道从东左旋, 则阳气日升, 万物日盛者, 此皆逆数也。逆则气来,即从阳得生之道也。此天道之微, 固如是也。若以人道言之, 则人道本乎天道,天心即是人心。第天有阴霾, 能蒙日月, 人有愚昧, 能胜聪明。故每多从顺者,喜其易也, 喜其逸也; 每多避逆者, 畏其难也, 畏其劳也。彼大人之见则不然,如尊贵莫若帝王, 可以逸矣, 可以纵矣, 而尧舜之惟微惟危, 顾何必谆谆乎在念? 智慧莫若圣人, 可无劳矣, 可无畏矣, 而孔子之戒慎恐惧, 又何必卷卷乎在心? 此无他, 惟其代天功, 主人极, 总知夫顺不可从, 从顺则流, 逆不可舍,舍逆则退也。由此观之, 乃知士而舍逆, 则有屈而无伸; 农而舍逆, 则有种而无获; 工而舍逆, 则有粗而无精; 商而舍逆, 则有散而无聚。再由此而推广之,则凡曰修身齐家, 凡曰治国平天下, 进一步则日以就成, 退一步则日以就败,有源有流, 其可任其长逝而不思砥柱之良图乎! 此人道之攸系, 又如是矣。 然言天言人, 总言夫生道也。而保生之道, 莫先于医, 医欲保生, 其堪违阳道乎? 其堪倍逆数乎? 然医贵圆通, 安容执滞, 非曰尽不从阴也, 从阴正以卫阳也; 非曰尽不用顺也, 用顺亦以成逆也, 性命玄关, 此为第一。独念有医名丕着之辈,犹然昧此, 而妄言左道, 留传至今, 因致伤生遗害非浅者, 谓非轩岐之魔不可也。 嗟! 嗟! 有心哉其谁乎? 苟得其人, 可与谈还悟道矣, 傥亦以吾言为然不。


反佐论二十一

    用药处方有反佐之道者, 此轩岐之法旨, 治病之微权, 有不可不明者,奈何后世医家, 每多假借以乱经常, 不惟悖理于前, 抑且遗害于后, 是不可不辨也。 观<内经>之论治曰: 奇之不去则偶之, 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 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此其义, 盖言病有微甚, 亦有真假, 先从奇偶以正治, 正治不愈,然后用反佐以取之, 此不得不然而然也。又经曰: 微者逆之, 甚者从之。又曰: 逆者正治, 从者反治。此谓以寒治热, 以热治寒, 逆其病者, 谓之正治; 以寒治寒,以热治热, 从其病者, 谓之反治。如以热治寒而寒拒热, 则反佐以寒而入之; 以寒治热而热拒寒, 则反佐以热而入之, 是皆反佐之义, 亦不得不然而然也。 又经曰: 热因寒用, 寒因热用。王太仆注曰: 热因寒用者, 如大寒内结, 当治以热,然寒甚格热, 热不得前, 则以热药冷服, 下嗌之后, 冷体既消, 热性便发,情且不违, 而致大益, 此热因寒用之法也。寒因热用者, 如大热在中,以寒攻治则不入, 以热攻治则病增, 乃以寒药热服, 入腹之后, 热气既消,寒性遂行, 情且协和, 而病以减, 此寒因热用之法也。凡此数者,皆<内经>反佐之义。此外, 如仲景治少阴之利, 初用白通汤, 正治也,继因有烦而用白通加猪胆汁汤, 反佐也。其治霍乱吐痢, 脉微欲绝者, 初用四逆汤,正治也, 继因汗出小烦, 而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反佐也。 又如薛立斋治韩州同之劳热, 余尝治王蓬雀之喉痹, 皆其法也。 若今诸家之所谓反佐者则不然, 姑即时尚者道其一二以见之。如近代之所宗所法者,谓非丹溪之书乎? 观丹溪之治吞酸证, 必以炒黄连为君, 而以吴茱萸佐之; 其治心腹痛证, 谓宜倍加山栀子而以炒干姜佐之, 凡此之类, 余不解也。 夫既谓其热, 寒之可也, 而何以复用干姜, 茱萸? 既谓其寒, 热之可也,而何以复用黄连, 栀子? 使其病轻而藉以行散, 即或见效, 岂曰尽无; 使其病重,人则但见何以日甚, 而不知犯寒犯热, 自相矛盾, 一左一右, 动皆掣肘, 能无误乎? 矧作用如此, 则其效与不效, 必且莫知所因, 而宜热宜寒, 亦必从违奚辨,此其见有不真, 故持两可, 最是医家大病, 所当自反而切戒也。或曰: 以热导寒,以寒导热, 此正得<内经>反佐之法, 人服其善, 子言其非, 何其左也? 余曰: 此法最微, 此用最妙, 子亦愿闻其详乎? 当为再悉之。夫反佐之法, 即病治之权也。 儒者有经权, 医者亦有经权。经者, 日用之常经, 用经者, 理之正也; 权者,制宜之权变, 用权者, 事之暂也。此经权之用, 各有所宜, 诚于理势有不得不然,而难容假借者也。药中反佐之法, 其亦用权之道, 必于正经之外, 方有权宜,亦因不得不然, 而但宜于暂耳, 岂果随病处方, 即宜用乎? 然则何者宜反? 何者不宜反? 盖正治不效者, 宜反也。病能格药者, 宜反也。火极似水者, 宜反也。 寒极反热者, 宜反也。真以应真, 假以应假, 正反之道, 妙用有如此也。 设无格拒假证, 自当正治, 何以反为? 不当权而用权, 则悖理反常, 不当反而佐反,则致邪失正, 是乌可以混用耶? 常观轩岐之反佐, 为刱经权之道也; 后世之反佐,徒开杂乱之门也。至其变也, 则泾渭不分者以之, 模糊疑似者以之,寒热并用者以之, 攻补兼施者以之, 甚至广络妄投, 十寒一暴, 无所不谬,皆相藉口, 此而不辨, 医乎难矣。于戏! 斯道失真, 其来已久, 安得愿闻精一者,与谈求本之道哉! 是不能无望于后人也, 因笔识其愚昧。 以上仲景治法载<伤寒论>。薛立斋治韩州同按在虚损门。余治王蓬雀按在喉痹门。


升阳散火辨二十二

    凡治火之法, 有曰升阳散火者, 有曰滋阴降火者。夫火一也, 而曰升曰降,皆堪治火。然升则从阳, 降则从阴, 而升降混用, 能无悖乎? 抑何者宜升,何者宜降, 而用有辨乎? 此千古之疑窦, 亦千古之两端, 而未闻有达之者。 夫火之为病, 有发于阴者, 有发于阳者。发于阴者, 火自内生者也; 发于阳者,火自外致者也。自内生者, 为五内之火, 宜清宜降者也; 自外致者, 为风热之火,宜散宜升者也。今人凡见火证, 无分表里, 必曰木火同气, 动辄称为风热,多用升阳散火之法。鸣呼! 此似近理, 孰得非之, 而不知至理所在, 无容混也。 夫风热之义, 其说有二: 有因风而生热者, 有因热而生风者。因风生热者,以风寒外闭而火郁于中, 此外感阳分之火, 风为本而火为标也。因热生风者,以热极伤阴而火达于外, 此内伤阴分之火, 火为本而风为标也。经曰治病必求其本。 可见外感之火, 当先治风, 风散而火自息, 宜升散不宜清降。内生之火, 当先治火,火灭而风自清, 宜清降不宜升散。若反而为之, 则外感之邪得清降而闭固愈甚,内生之火得升散而燔燎何当, 此其内因外因, 自有脉证可详辨也。余阅方书,所见头目, 口齿, 咽喉, 脏腑阴火等证, 悉云风热, 多以升降并用, 从逆兼施,独不虑升者碍降, 降者碍升乎? 从者忌逆, 逆者忌从乎? 经曰: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又曰: 病生于内者, 先治其阴, 后治其阳,反者益甚。病生于阳者, 先治其外, 后治其内, 反者益甚。此自不易之正理。 故余之立方处治, 宜抑者则直从乎降, 宜举者则直从乎升,所以见效速而绝无耽延之患, 亦不过见之真而取之捷耳。若今人之轻病致重,重病致危, 而经年累月, 日深日甚, 以致不救者, 谓非两端之误之也乎? 明者于此,最当辨也。


夏月伏阴续论二十三

    夏月伏阴在内, 此本天地间阴阳消长之正理, 顾丹溪特为此论而反乖其义,因以致疑于人。其谓何也? 观其所论曰: 人与天地同一橐籥, 子月一阳生,阳初动也; 寅月三阳生, 阳初出于地也, 此气之升也。巳月六阳生, 阳尽出于上矣,此气之浮也。人之腹属地, 气于此时, 浮于肌表, 散于皮毛, 腹中虚矣。 世言夏月伏阴在内, 此阴字有虚之义, 若作阴凉看, 其误甚矣。且其时阳浮地上,燔灼焚燎, 流金烁石, 何阴冷之有? 若于夏月火令之时妄投温热,宁免实实虚虚之患乎! 此丹溪之言虚, 是固然矣。若以阴冷二字为误,而夏月禁用温热, 此则余所不服也。何以见之? 夫天地之道, 惟此阴阳, 阴阳之变,惟此消长, 故一来则一往, 一升则一降, 而造化之机, 正互藏为用者也。经曰: 阴主寒, 阳主热。又曰: 气实者热也, 气虚者寒也。此本阴阳之常性也。 今既云夏月之阳尽浮于外, 则阴伏于内矣, 阴盛则阳衰也, 非寒而何? 阳浮于外,则气虚于中矣, 气虚即阳虚也, 非寒而何? 此固不易之理也。然而尤有显然者,则在井泉之水, 当三冬之寒冽, 而井泉则温, 盛夏之炎蒸, 而泉源则冷,此非外寒内热, 外热内寒之明验乎? 此又岁岁皆然, 主气之常候也。至若主气之外,又有客气, 而天以五周, 地以六备, 寒暄递迁, 气更应异, 如伏明之纪, 寒清数举; 卑监之纪, 风寒并兴; 坚成之纪, 阳气随阴治化; 流衍之纪, 寒司物化, 天地严凝; 太阳司天, 寒气下临, 寒清时举; 太阴司天, 地乃藏阴, 大寒且至等义,是无论冬夏, 皆有非时之气以动为民病者也, 又岂因夏月之火令,遂可谓之无寒而禁用温热乎? 且伏阴之义, 本以阴阳对待, 寒热为言,若但以阴字为虚, 则夏月伏阴, 宜多虚证, 冬月伏阳, 即无虚矣, 岂其然乎? 又若夏月宜禁温热, 则冬月宜禁寒凉, 无待言也。今见四时之病, 盛夏每多吐泻,深冬偏见疮疹, 诸如此类, 岂非冬多内热, 夏多中寒乎? 总之, 夏有热证,亦有寒证, 冬有实证, 亦有虚证, 虽从时从证, 贵乎因病制宜, 然夏月伏阴之义,此实天人之同气, 疾病之玄机, 有必不可不察而忽之者也。今若丹溪之论,则于理反悖, 而何切于用? 即无此论, 亦何不可? 近见徐东皋亦述丹溪之说云: 夏月无寒, 世人不察, 而用温热, 为世通弊。若谓夏月伏阴, 宜服温热,则冬月伏阳, 宜服寒凉, 然则孟子冬日饮汤, 夏日饮水, 亦不足信欤? 噫,此公都子之言也, 不过借喻内外, 原非用析阴阳, 而徐氏曲引为证,独不思经文<易>义, 傥相背乎? <内经>曰: 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曰: 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曰: 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曰: 相火之下, 水气承之; 君火之下, 阴精承之。曰: 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 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又如<周易>之两仪, 有阴必有阳也。两仪而四象,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也。 在泰之义, 则曰内阳而外阴, 君子道长, 小人道消也。在否之义, 则曰内阴而外阳,小人道长, 君子道消也。由此观之, 则丹溪之论, 东皋之引证, 皆吾之所不信也,故复为此续论。


阳不足再辨二十四

    原天地阴阳之化生, 实生民性命之根本, 善把握补救之妙用, 诚吾道代天之大权,使我于此而见理不真, 则加冰用汤, 反成戕贼, 害有不可胜言者。予自初年,尝读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论, 未尝不服其高见, 自吾渐立以来, 则疑信相半矣。 又自不惑以来, 则始知其大谬矣。故予于<类经.求正录>中, 附有大宝论一篇,正所以救其谬也。然常恐见浅言偏, 遗殃后世, 每怀疑惧, 而望正高明者久矣。 不意付梓数载, 斧削无闻, 见信明贤, 庶窃自慰。兹于丙子之夏, 始得神交一友,传训数言, 询其姓氏, 知为三吴之李氏也。诵其<指南>, 则曰: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此自丹溪之确论, 而兹张子乃反谓阳常不足, 阴常有余, 何至相反若此? 而自是其是, 岂矫强以自衒欤? 抑别有所本欤? 姑无劳口吻以辨其孰是孰非,第以人事证之, 则是非立见矣。如人自有生以来, 男必十六而精始通,女必十四而经始至; 及其衰也, 男精竭于八八, 女血净于七七,凡精血既去而人犹赖以不死者, 惟此气耳。夫气为阳, 精血阴也, 精血之来,既迟在气后, 精血之去, 又早在气先, 可见精已无而气犹在, 此非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之明验乎? 以是知先贤之金石本非谬, 而后学之轻妄何容易也。予闻此说,益增悲叹。悲之者, 悲此言之易动人听, 而无不击节称善也。紫可乱朱, 莫此为甚,使不辨明, 将令人长梦不醒, 而性命所系非渺小, 是可悲也。悲已而喜, 喜之者,喜至道之精微, 不经驳正, 终不昭明, 幸因其说, 得启此端而得解此惑, 是可喜也。 今即李子之言以辨之。如其以精为阴, 以气为阳, 本非诬也, 第其所觑在眉睫,则未免错认面目, 而呼张作李矣。不知精即水也, 水即阳也。若以水火言,则水诚阴也, 火诚阳也; 若以化生言, 则万物之生, 其初皆水, 先天后天,皆本于是, 而水即阳之化也。何以见之? 如水在五行则生于一天, 水在六气,则属乎太阳, 此水之为阴否? 又若精在人身, 精盛则阳强, 精衰则阳痿,此精之为阴否? 再若养生家所重者惟曰纯阳, 纯阳之阳, 以精言也。精若渗漏,何阳之有, 此又精之为阴否? 又丹书云: 分阳未尽则不死, 分阴未尽则不仙,亦言仙必纯阳也。若据李子之说, 则但尽泄其精, 便成纯阳, 学仙之法岂不易乎,诚可哂也! 盖李子之见, 但见阴阳之一窍, 未见阴阳之全体。夫阴阳之道,以纲言之, 则位育天地; 以目言之, 则缕析秋毫, 至大至小, 无往而非其化也。 若以清浊对待言, 则气为阳, 精为阴, 此亦阴阳之一目也。若以死生聚散言,则凡精血之生皆为阳, 气得阳则生, 失阳则死, 此实性命之化源, 阴阳之大纲也。 人之生也, 譬诸草木。草木之初, 其生苗也, 继而生枝叶, 再而生花实, 及其衰也,花实落而枝叶存, 以渐而凋也。此草木之盛衰有时, 故曰生长化收藏,而候有不同也。人之生也, 亦犹是耳, 初而生婴孩, 继而生精血, 再而生子女,及其衰也, 精血去而形犹存, 以渐而终也。此人生之盛衰亦有其时,故曰生长壮老已, 而年有不同也。然则自幼至老, 凡在生者, 无非生气为之主,而一生之生气, 何莫非阳气为之主, 而但有初中之异耳。若以人之精至为阴至,岂花果之成, 亦草木之阴至耶? 而枝叶未凋, 即草木之阳在耶? 且阳气在人,即人人百岁, 亦不过得分内之天年, 而今见百人之中, 凡尽天年而终者果得其几? 此其夭而不及者, 皆非生气之不及耶, 而何以见阳之有余也? 观天年篇曰: 人生百岁, 于脏皆虚, 神气皆去, 形骸独居而终矣。夫形, 阴也; 神气, 阳也,神气去而形犹存, 此正阳常不足之结局也, 而可谓阳常有余乎? 至若精气之阴阳,有可分言者, 有不可分言者。可分者, 如前云清浊对待之谓也; 不可分者,如修炼家以精气神为三宝。盖先天之气, 由神以化气化精, 后天之气,由精以化气化神, 是三者之化生, 互以为根, 本同一气, 此所以为不可分也。 故有善治精者, 能使精中生气, 善治气者, 能使气中生精,此自有可分不可分之妙用也。再若寒热之阴阳, 则不可不分。盖寒性如冰,热性如炭, 冰炭不谋, 奚堪妄用? 予故曰: 精气之阴阳有不可离,寒热之阴阳有不可混, 此医家最切之法言也。且精血之阴阳言禀赋之元气也; 寒热之阴阳, 言病治之药饵也。今欲以不足之元阳, 认作有余而云火,则相习以苦寒之劣物, 用为补剂以滋阴, 嗟嗟! 牛山有限之生气,果能堪此无穷之阴剥否? 哑子吃黄连, 无容伸诉者, 四百年于兹矣。 夫以有望之丹溪言且若此, 而矧其他乎。古人云: 非圣之书不可读, 此其尤甚者也。 然天地阴阳之道, 本自和平, 一有不平, 则灾害至矣。而余谓阳常不足,岂亦非一偏之见乎? 盖以丹溪补阴之说谬, 故不得不为此反言, 以救万世之生气。 夫人之所重者, 惟此有生, 而何以能生, 惟此阳气, 无阳则无生矣。然则欲有生者,可不以此阳气为宝, 即日虑其亏, 亦非过也。而余谓阳常不足者,盖亦惜春之杞人耳。苟诚见左, 乃望明贤再驳。


小儿补肾论二十五

    观王节斋曰: 小儿无补肾法。盖小儿禀父精而生, 男至十六而肾始充满, 既满之后,妄用亏损, 则可用药补之。若受胎之时, 禀之不足则无可补, 禀之原足,又何待于补耶? 鸣呼, 此言之谬, 谬亦甚矣! 夫二五之精, 妙合而凝,精合而形始成, 此形即精也, 精即形也, 治精即所以治形, 治形即所以治精也。 第时有初中, 则精有衰盛, 故小儿于初生之时, 形体虽成而精气未裕,所以女必十四, 男必十六, 而后天癸至。天癸既至, 精之将盛也。天癸未至,精之未盛也。兹以其未盛而遽谓其无精也可乎? 且精以至阴之液,本于十二脏之生化, 不过藏之于肾, 原非独出于肾也。观上古天真论曰: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此精之所源, 其不止于肾也可知矣。 王节斋止知在肾而不知在五脏。若谓肾精未泄不必补肾, 则五脏之精,其有禀赋之亏, 人事之伤者, 岂因其未泄而总皆不必补耶? 夫小儿之精气未盛,后天之阴不足也; 父母之多欲水亏, 先天之阴不足也。阴虚不知治本,又何藉于人为以调其元, 赞其化乎? 此本原之理, 有当深察者如此。 再以小儿之病气论之, 凡小儿之病最多者, 惟惊风之属。而惊风之作,则必见反张戴眼, 斜视抽搐等证, 其为故, 总由筋急而然。盖血不养筋, 所似筋急,真阴亏损, 所以血虚, 此非水衰之明验乎? 夫肾主五液, 而谓血不属肾, 吾不信也。 肝肾之病同一治, 今筋病如此, 而欲舍肾水以滋肝木, 吾亦不信也。且太阳,少阴相为表里, 其经行于脊背而为目之上网, 今以反折戴眼之证偏多见于小儿,而谓非水脏阴虚之病, 吾更不信也。矧以阳邪亢极, 阴竭则危, 脏气受伤,肾气受伤, 肾穷则死, 此天根生息之基, 尤于小儿为最切。然则小儿之病,其所关于肾气者非眇, 而顾可谓小儿无补肾法耶? 决不信! 决不信!

景岳全书卷二终

卷之三道集传忠录下


命门余义二十六
    共六条
  1. 命门之义, <内经>本无, 惟越人云: 肾有两者, 非皆肾也, 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 诸神精之所舍, 原气之所系, 男子以藏精, 女子以系胞也。 余以其义有未尽, 且有可疑, 故着有三焦包络命门辨, 附梓<类经>之末,似已尽其概矣。然而犹有未尽者, 恐不足以醒悟后人, 兹因再悉其蕴, 条列于左。
  2. 命门为精血之海, 脾胃为水谷之海, 均为五脏六腑之本。然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 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 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而脾胃以中州之土,非火不能生, 然必春气始于下, 则三阳从地起, 而后万物得以化生,岂非命门之阳气在下, 正为脾胃之母乎? 吾故曰: 脾胃为灌注之本, 得后天之气也; 命门为化生之源, 得先天之气也, 此其中固有本末之先后。观东垣曰: 补肾不若补脾。许知可曰: 补脾不若补肾。此二子之说, 亦各有所谓,固不待辨而可明矣。
  3. 命门有火候, 即元阳之谓也, 即生物之火也。然禀赋有强弱, 则元阳有盛衰; 阴阳有胜负, 则病治有微甚, 此火候之所以宜辨也。兹姑以大纲言之,则一阳之元气, 必自下而升, 而三焦之普濩, 乃各见其候。盖下焦之候如地土,化生之本也; 中焦之候如灶釜, 水谷之炉也; 上焦之候如太虚, 神明之宇也。 下焦如地土者, 地土有肥瘠而出产异, 山川有厚薄而藏蓄异, 聚散操权, 总由阳气。 人于此也, 得一分即有一分之用, 失一分则有一分之亏,而凡寿夭生育及勇怯精血病治之基, 无不由此元阳之足与不足, 以消长盈缩之主,此下焦火候之谓也。中焦如灶釜者, 凡饮食之滋, 本于水谷, 食强则体壮,食少则身衰, 正以胃中阳气, 其热如釜, 使不其然, 则何以朝食午即化,午食申即化, 而釜化之速不过如此。观灶釜之少一炬则迟化一顷,增一炬则速化一时, 火力不到, 则全然不化, 即其证也。故脾胃之化与不化,及饮食之能与不能, 亦总由阳明之气有强与不强, 而阴寒之邪有犯与不犯耳。 及其病也, 则渐痞渐胀, 或隔或呕, 或十化其三五, 或膨聚而不消,或吞酸嗳腐而食气不变, 或腹疼肚痛而终日不饥, 或清浊不分, 或完谷不化。 盖化则无不运行, 不化则无不留滞。运行则为气为血, 留滞则为积为痰。此其故,谓非胃气之不健乎? 而何以不健, 谓非火候之无力乎? 今见治痞治胀,及治吞酸嗳腐等症, 无论是热非热, 动辄呼为胃火, 余烬其几, 尚能堪否? 此中火候之谓也。上焦如太虚者, 凡变化必着于神明, 而神明必根于阳气。 盖此火生气, 则无气不至, 此火化神, 则无神不灵。阳之在下则温煖,故曰相火以位; 阳之在上则昭明, 故曰君火以明。是以阳长则阴消, 而离照当空,故五官治而万类盛; 阳衰则阴胜, 而阳为阴抑, 故聪明夺而神气减。 而凡人之声色动定及智愚贤不肖之有不齐者, 何非阳德为之用, 此上焦火候之谓也。 此以三焦论火候, 则各有所司, 而何以皆归之命门? 不知水中之火,乃先天真一之气, 藏于坎中, 此气自下而上, 与后天胃气相接而化,此实生生之本也。是以花萼之荣在根柢, 灶釜之用在柴薪。使真阳不发于渊源,则总属无根之火矣。火而无根, 即病气也, 非元气也。故<易>以雷在地下而为复,可见火之标在上, 而火之本则在下。且火知就燥, 性极畏寒, 若使命门阴胜,则元阳畏避, 而龙火无藏身之地, 故致游散不归, 而为烦热格阳等病。凡善治此者,惟从其性, 但使阳和之气直入坎中, 据其窟宅而招之诱之, 则相求同气,而虚阳无不归原矣。故曰: 甘温除大热, 正此之谓也。奈何昧者不明此理,多以虚阳作实热, 不思温养此火, 而但知寒凉可以灭火,安望其尚留生意而不使之速毙耶! 此实医家第一活人大义, 既从斯道,不可不先明斯理。倘三焦有客热邪火, 皆凡火耳, 固不得不除, 而除火何难,是本非正气火候之谓也。学者于此, 当深明邪正二字, 则得治生之要矣。
  4. 命门有生气, 即干元不息之几也, 无生则息矣。盖阳主动, 阴主静; 阳主升,阴主降。惟动惟升, 所以阳得生气; 惟静惟降, 所以阴得死气。故干元之气,始于下而盛于上, 升则向生也; 坤元之气, 始于上而盛于下, 降则向死也。 故阳生子中而前升后降, 阴生午中而前降后升。此阴阳之岐, 相间不过如毛发,及其竟也, 则谬以千里, 而死生之柄, 实惟此毫厘升降之机耳。又如水煖则化气,化气则升无不生也; 水寒则成冰, 成冰则降无不死也。故肾气独沉, 则奉生者少,即此生气之理也。至若人之生气, 则无所不在, 亦无所不当察, 如脏腑有生气,颜色有生气, 声音有生气, 脉息有生气, 七窍有生气, 四肢有生气, 二便有生气。 生气即神气, 神自形生, 何不可辨? 衰者速培, 犹恐不生, 尚堪伐乎? 而况其甚者乎。故明师察此, 必知孰者已亏, 孰者犹可, 孰者能益生气,孰者能损生气, 孰者宜先攻病气以保生气, 孰者宜先固生气以御病气。 务思病气虽如此, 生气将如何; 见在虽如此, 日后将如何, 使不有原始要终之明,则皆寸光之流耳。虽然, 此徒以斯道为言也, 而斯道之外, 犹有说焉。夫生气者,少阳之气也。少阳之气, 有进无退之气也。此气何来, 无非来自根本; 此气何用,此中尤有玄真。盖人生所贵, 惟斯气耳, 而出入之权在呼吸, 斯气数之宝藏也。 河车之济在辘轳, 实转运之神机也。其进其退, 其得其失, 总在生息之间,而彭殇之途于斯判矣。经曰: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 即此生气之谓也。 予见遭剥于是者不可胜纪, 故特明其义于此。
  5. 命门有门户, 为一身巩固之关也。经曰: 仓禀不藏者, 是门户不要也。 水泉不止者, 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 失守者死。又曰: 肾者, 胃之关也。 关门不利, 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又曰: 北方黑色, 入通于肾, 开窍于二阴。 是可见北门之主, 总在乎肾, 而肾之政令, 则总在乎命门。盖命门为北辰之枢,司阴阳柄, 阴阳和则出入有常, 阴阳病则启闭无序。故有为癃闭不通者,以阴竭水枯, 干涸之不行也; 有为滑泄不禁者, 以阳虚火败, 收摄之无主也。 阴精既竭, 非壮水则必不能行; 阳气既虚, 非益火则必不能固, 此固其法也。 然精无气不行, 气无水不化, 此其中又有可分不可分之妙用, 亦在乎慧者之神悟,有非可以笔楮尽者。
  6. 命门有阴虚, 以邪火之偏胜也。邪火之偏胜, 缘真水之不足也。故其为病, 则或为烦渴, 或为骨蒸,或为欬血吐血, 或为淋浊溃泄。此虽明是火证, 而本非邪热实热之比。盖实热之火其来暴, 而必有感触之故; 虚热之火其来徐, 而必有积损之因,此虚火实火之大有不同也。凡治火者, 实热之火可以寒胜, 可以水折, 所谓热者寒之也; 虚热之火不可以寒胜, 所谓劳者温之也。何也? 盖虚火因其无水,只当补水以配火, 则阴阳得平而病自可愈。若欲去火以复水, 则既亏之水未必可复, 而并火去之, 岂不阴阳两败乎。且苦寒之物, 绝无升腾之生气,而欲其补虚, 无是理也。故予之治此, 必以甘平之剂, 专补真阴, 此虽未必即愈, 自可无害, 然后察其可乘, 或暂一清解, 或渐加温润,必使生气渐来, 庶乎脾可健则热可退, 肺潮润则嗽渐宁, 方是渐复之佳兆, 多有得生者。若但知知, 檗为补阴, 则愈败其肾, 而致泄泻食减,必速其殆矣。

误谬论二十七

    经曰: 揆度奇恒, 道在于一,得一之精, 以知死生。此即斯道中精一执中之训也,凡天人之学, 总无出此。矧医之为道, 性命判于呼吸, 祸福决自指端, 此于人生关系, 较之他事为尤切也。以此重任, 使不有此见此识,诚不可猜摸尝试以误生灵, 矧立法垂训, 尤难苟且, 倘一言失当, 则遗祸无穷, 一剂妄投, 则害人不浅, 此误谬之不容不正也。宾自从斯道, 常稽往古,所见轩岐之下, 凡明良继出, 何代无之, 然必欲求其得中者, 则舍<灵>, <素>之外, 似亦不多其人。盖窃见相传方论, 每多失经意, 背经旨,断章取义, 假借数语以饰一偏之诡说者, 比比其然。此总属意见有不到, 至理有未明, 故各逞胸臆, 用示已长, 致令斯道失中, 大违精一之义,此则医之于人, 亦何赖焉。是岂知道本一源, 理无二致。自一源而万变, 则万变仍归于一,自二致而错乱,则错乱遂其为两。故言外有理, 理外亦有言。如理有在而言不能达者,此言外之理也; 有丁言而不可以行者, 此理外之言也。然理外岂别有言乎? 第以疑似之间, 加之便佞, 则真为伪夺, 而道傍之筑, 从来有矣。如古之杨墨异端,今之传奇小说, 谓皆非理外之言乎? 言可假借, 则是非乱而强辩出, 由是贤者固执,愚者亦固执。如择善固执, 则精一之谓, 君子时中, 则执中之谓, 此贤者之固执也; 其有言伪而辩, 行僻而坚, 必不知反, 必不可移者, 此愚者之固执也。 执中者见事之舛, 则不得不言, 以利害所关, 不容已也; 邪僻者见人之长,则反诋其短, 以鄙陋不伸, 不肯已也。千古来是非邪正, 每为此害, 矧以惟类知类,而当局者亦难其人耳。然此辈虽云偏拗, 犹知傍理, 自非曳白者所能。 其奈此中尚有全不知脉络, 而止识皮毛者, 亦且嚣嚣, 偏能宜俗,是不过见热则用寒, 见寒则用热, 见外感则云发散, 见胀满则云消导, 若然者,谁不得而知之。设医止于是, 则贱子庸夫皆堪师范, 又何明哲之足贵乎? 嗟! 嗟! 朱紫难辨, 类多如此。予因溯源稽古, 即自金元以来为当世之所宗范者, 无如河间,丹溪矣, 而且各执偏见, 左说盛行, 遂致医道失中者, 迄今四百余年矣。每一经目,殊深扼腕, 使不速为救正, 其流弊将无穷也。兹姑撮其数条, 以见倍理之谈,其有不可信者类如此, 庶乎使人警悟, 易辙无难, 倘得少补于将来, 则避讳之罪,亦甘为后人而受之矣。


辨河间二十八共九条
  1. 刘河间<原病式>所列病机, 原出自<内经.至真要大论>,盖本论详言五运六气盛衰胜复之理, 而以病机一十九条总于篇末, 且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 盛者泻之, 虚者补之, 令其调达, 而致和平。是可见所言病机,亦不过挈运气之大纲, 而此中有无之求, 虚实之异, 最当深察, 总惟以和平为贵也。 故五常政大论又详言五运三气之辨, 则火之平气曰升明, 火之太过曰赫曦,火之不及曰伏明, 此虚火实火之辨, 则有如冰炭之异, 而<内经>不偏不倚之道,固已详明若是。奈河间不能通察本经全旨, 遂单采十九条中一百七十六字,演为二百七十七字, 不辨虚实, 不察盛衰, 悉以实火言病,着为<原病式>以讫于今。夫实火为病故为可畏, 而虚火之病犹为可畏。 实火固宜寒凉, 去之本不难也; 虚火最忌寒凉, 若妄用之, 无不致死。 矧今人之虚火者多, 实火者少, 岂皆属有余之病, 顾可概言为火乎? 历观唐宋以前,原未尝偏僻若此, 继自<原病式>出, 而丹溪得之定城, 遂目为至宝,因续着<局方发挥>, 及阳常有余等论, 即如东垣之明,亦因之而曰火与元气不两立, 此后如王节斋, 戴原礼辈, 则祖述相传, 遍及海内。 凡今饮医流, 则无非刘朱之徒, 动辄言火, 莫可解救, 多致伐人生气, 败人元阳,杀人于冥冥之中而莫之觉也, 诚可悲矣! 即间有一二特达, 明知其非而惜人阳气,则必有引河间之说而群吠之者矣, 何从辨哉。矧病机为后学之指南, 既入其门,则如梦不醒, 更可畏也。医道之坏, 莫此为甚, 此误谬之源不可不察, 故直笔于此,并再辨其略于左。
  2. 河间论吐酸曰: 酸者, 肝木之味也, 由火盛制金, 不能平木, 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而俗医主于温和脾胃, 岂知经言人之伤于寒也, 则为病热云云。 宾谓吐酸吞酸等证, 总由停积不化而然。而停积不化, 又总由脾胃不健而然。 脾土既不能化, 非温脾健胃不可也, 而尚可认为火盛耶? 且妄引经文为证,其谬孰甚。本证别有详辨, 具载吞酸门, 所当互阅。
  3. 河间论泻痢曰: 泻白为寒, 青红黄赤黑皆为热也。大法: 泻利小便清白不涩为寒, 赤色者为热。又完谷不化而色不变, 吐利腥秽, 澄澈清冷,小便清白不涩, 身凉不渴, 脉迟细而微者, 寒证也; 谷虽不化而色变非白, 烦渴,小便赤黄而或涩者, 热证也。凡谷消化者, 无问色及他证便为热也,寒泻而谷消化者, 未之有也。或火主疾速, 而热盛则传化失常, 谷不能化而飧泄者,亦有之矣。又曰痢为热, 热甚于肠胃, 怫热郁结而成, 或言下痢白为寒者, 误也。 若果为寒, 则不能消谷, 何由反化为脓也? 如世之谷肉果菜,湿热甚则自然腐烂化为浊水, 故食于腹中, 感人湿热邪气, 则自然溃发,化为脓血也。据河间此说, 似是而非, 误人不浅。夫泻白为寒, 人皆知也,而青挟肝邪, 脾虚者有之, 岂热证乎? 红因损脏, 阴络伤者有之, 岂尽热乎? 正黄色浅, 食半化者有之, 岂热证乎? 黑为水色, 元阳衰者有之, 岂热证乎? 若此者皆谓之热, 大不通矣。且凡泻痢者, 水走大肠, 小水多涩, 水枯液涸,便尿多黄, 此黄涩之证未必皆由热也。亡液者渴, 亡阴者烦,此烦渴之证未必尽为热也。至如完谷不化, 澄澈清冷, 诚大寒矣,然人偶有寒邪伤脏, 或偶以生冷犯脾, 稍失温和即病泻痢者, 此本受寒,然未必即大寒证也。且凡脾胃初伤, 阳气犹在, 何能卒至清冷, 遂成完谷不化? 若必待清冷不化始云为寒, 则阳已大败, 又岂无渐寒而遽至若是哉? 夫渐寒者,即寒证也。此等证候, 犯者极多, 若作热治, 必用寒凉, 夫既以生冷伤于前,复以寒凉败于后, 乃至冰坚于霜而遭其厄者, 皆此论之杀之也。再观其前条,则犹云泻白为寒也; 观其后条, 则又云或言下痢白为寒者误也, 然则凡治此者,舍清凉之外, 则必无寒证矣, 谬甚谬甚! 又若寒则不能消谷, 及谷化为脓之说,则尤为不妥。夫饮食有时, 本当速化, 此自胃气之常, 人皆赖之以为生也。 若化觉稍迟, 便是阳虚之病, 又何待不能消谷而始为寒乎? 矧以所下脓垢,原非谷之所化。盖饮食入胃, 凡其神化而归于营卫者, 乃为膏血,其不能化而留于肠胃者, 惟糟粕耳。此其为精为秽, 本自殊途, 是以糟粕不能化脓,从可知矣。且垢亦非脓, 而实肠脏之脂膏也。何以知之? 近有偶病而服硝黄等药者,随泻而下, 必有如脓之垢, 又或偶患泄泻者, 于一二日间, 即有此垢, 岂热化之脓,其速有如此乎? 又如久痢不已, 或经年累月不能痊可, 而每日所下皆有脓垢者,岂热化之脓, 可以久延如此乎? 此其非脓也明矣。既知非脓, 安得皆云为热? 此盖以肠脏受伤, 而致膏脂不固, 随剥随下, 所以如此。若不为之安养脏气,而再用寒凉以治其热, 则未有不藏气日败, 而必至于死。故今之治痢多危者,率受此害, 最当察也。
  4. 河间曰: 假如下痢赤日, 俗言寒热相兼。其说尤误。岂知水火阴阳寒热者,犹权衡也, 一高必一下, 一盛必一衰, 岂能寒热俱甚于肠胃而同为痢乎? 如热生疮疡而出白脓者, 岂可以白为寒欤? 由其在皮肤之分, 属肺金, 故色白也。 在血脉之分, 属心火, 故为血疖也。在肌肉, 属脾土, 故作黄脓。在筋部, 属肝木,故脓色带苍。深至骨, 属肾水, 故紫黑血出也。各随五脏之部而见五色, 是谓标也,本则一出于热, 但分深浅而以。大法下迫窘痛, 后重里急, 小便赤涩, 皆属燥热,而下痢白者必多有之, 然则为热明矣。

    据此说, 以五色分五脏, 其理颇通, 若谓本则一出于热, 则大不通矣。 且五脏之分五色之证, 则犹有精义,余因其说, 并为悉之。夫泻出于脏, 无不本于脾胃, 脾胃, 以五气皆能犯之, 故凡其兼赤者, 则脾心证也; 兼青者, 脾肝证也; 兼白者, 脾肺证也; 兼黑者, 脾肾证也; 正黄者, 本脏证也。 若以脾兼心, 火乘土也, 其土多热, 言火可也。以脾兼肝, 土受克也, 其土多败, 非火也。以脾兼肾,水反克也, 其土多寒, 非火也。以脾兼肺, 母气泄也, 其土多虚, 非火也。本脏自病, 脾受伤也, 其土多湿, 非火也。此兼证之盛衰,其逆顺有如此。且凡脾肾之强者有实热, 脾肾之弱者皆虚寒, 此脏气之可辨也。 矧火本热, 而尚有虚火实火之异; 风本阳也, 而亦有风热风寒之异; 土本乎中气也, 而亦有湿热寒湿之异。至于金之寒, 水之冷, 同归西北之化, 则其寒多热少, 理所必致, 岂可谓五脏之痢, 本则一出于热乎? 因致寒证之含冤者, 此言之不得辞其责也。又赤白义详后丹溪条中。

  5. 河间曰: 夫治诸痢者, 莫若于辛苦寒药治之, 或微加辛热佐之则可。 盖辛热能发散开通郁结, 苦能燥湿, 寒能胜热, 使你宣平而已,如钱氏香连丸之类是也。故治诸痢者, 黄连, 黄檗为君, 以至苦大寒,正主湿热之病。据河间此说, 最为治痢之害, 又观其所著药性, 则曰诸苦寒药多泄,惟黄连, 黄檗性冷而燥。故自丹溪而后, 相传至今。凡治痢者, 举世悉用寒凉,皆此说之误也。毋论其他, 姑以苦能燥湿一言辨之, 则河间之见大左矣。 夫五味之理悉出<内经>, <内经>有曰: 以苦燥之者, 盖言苦之燥者也。 河间不能详察, 便谓是苦皆燥, 而不知<内经>之言苦者, 其性有二, 其用有六。 如曰: 火生苦。曰: 其类火, 其味苦。曰: 少阳在泉为苦化, 少阴在泉为苦化。曰: 湿淫于内, 治以苦热; 燥淫于内, 治以苦温。是皆言苦之阳也。曰: 酸苦涌泄为阴。 曰: 湿司于地, 热反胜之, 治以苦冷。曰: 湿化于天, 热反胜之, 治以苦寒。 是皆言苦之阴也。此其言性之二也。又曰以苦发之, 以苦燥之, 以苦温之,以苦坚之, 以苦泄之, 以苦下之, 此其言用之六也。盖苦之发者, 麻黄, 白芷,升麻, 柴胡之属也。苦之燥者, 苍术, 白术, 木香, 补骨脂之属也。苦之温者,人参, 附子, 干姜, 肉桂, 吴茱萸, 肉豆蔻, 秦椒之属也。苦之坚者, 续断, 地榆,五味, 诃子之属也。苦之泄者, 栀, 檗, 芩, 连, 木通, 胆草之属也。苦之下者,大黄, 芒硝之属也。夫气化之道, 惟阳则燥, 惟阴则湿, 此不易之理也。 岂以沉阴下降有如黄连, 黄檗之属者, 以至苦大寒之性而犹谓其能燥, 有是理乎? 是但知苦燥之一言, 而不察苦发, 苦温, 苦坚, 苦泄, 苦下之五者, 抑又何也? 凡医中之讹, 每有云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者, 类如此。因致后人治痢,多不分寒热虚实, 动以河间之法, 及其将危, 犹云血色如此, 何敢用温? 腹痛如此,何敢用补, 死而无悟, 深可哀也。谁之咎与? 谁之咎与?
  6. 河间肿胀条云: 肿胀者, 热胜则胕肿, 如六月湿热太甚而庶物隆盛,则水肿之义明可见矣。

    据此说, 岂其然乎? 夫肿长之病, 因热者固有之, 而因寒者尤不少。盖因热者, 以湿热之壅,而阴道有不利也; 因寒者, 以寒湿之滞, 而阳气有不化也。故经曰: 脏寒生满病。又曰: 胃中寒则胀满。是皆轩岐之言也。由此观之, 岂胀皆热病耶? 且庶物隆盛, 乃太和之阳化, 以此拟形质之强壮则可, 以此拟胕肿之病象, 拟亦左矣。

  7. 河间曰: 战慓动摇, 火之象也。栗, 寒栗也。或言寒战为脾寒者,未明变化之道也。此由心火热甚, 亢极而战, 反兼水化制之, 故寒栗也。然寒栗者,由火甚似水, 实非兼以寒气也。

    据此说, 则凡见寒战皆为火证, 而何以经曰阴胜则为寒, 又曰阳虚畏外寒, 又曰阳虚而阴盛, 外无气,故先寒栗也, 又曰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 凡此者皆属经言, 而河间悉言为火, 其然否可知也。

  8. 河间曰: 惊者, 心卒动而不宁也。所谓恐则喜惊者, 恐则伤肾而水衰,心火自甚, 故喜惊也。

    据此所云: 恐则喜惊, 恐则伤肾, 然经曰: 肝气虚则恐, 又曰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夫肝气既虚,肾气既伤, 而复见气下气乱, 无非阳气受伤之病。阳气既伤, 则何由心火遽甚而惊则皆由火也。即曰恐则伤肾, 不能滋养肝木, 而肝虚则惊, 又何不可? 且肾水独衰者有之, 岂必水衰即火盛也? 今常见惊恐之人, 必阳痿遗溺, 其虚可知。然因火入心而惊者, 固亦有之, 未有因恐而惊者, 皆可指为火证,则倍理甚矣。

  9. 河间曰: 虚妄者, 以心火热甚, 则肾水衰而志不精
  10. 故神志失常, 如见鬼神。或以鬼神为阴, 而见之则为阴极脱阳而无阳气者, 此妄意之言也。据此一说,则凡以神魂失守而妄见妄言者, 俱是火证, 亦不然也。夫邪火盛而阳狂见鬼者固然有之, 又岂无阳气太虚而阴邪为鬼者乎? <难经>曰: 脱阴者目盲,脱阳者见鬼。华元化曰: 得其阳者生, 得其阴者死。岂皆妄意之言乎? 何自信之如此也。

辨丹溪二十九共九条
  1. 尝见朱丹溪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论, 谓人生之气常有余, 血常不足,而专以抑火为言, 且妄引<内经>阳道实, 阴道虚, 及至阴虚, 天气绝, 至阳盛,地气不足等文, 强以为证, 此诚大倍经旨, 大伐生机之谬谈也。何也? 盖人得天地之气以有生, 而有生之气, 即阳气也, 无阳则无生矣。故凡自生而长,自长而壮, 无非阳气为之主, 而精血皆其化生也。是以阳盛则精血盛, 生气盛也; 阳衰则精血衰, 生气衰也。故经曰: 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 是谓血。 是岂非血生于气乎? 丹溪但知精血皆属阴, 故曰阴常不足,而不知所以生精血者先由此阳气, 倘精血之不足, 又安能阳气之有余? 由此虑之,何不曰难成易亏之阳气, 而反曰难成易亏之阴气, 是何异但知有母而不知有父者乎? 故其所立补阴等方, 谓其能补阴也, 然知, 檗止堪降火, 安能补阴? 若任用之,则戕伐生气而阴以愈亡, 以此补阴, 谬亦甚矣。及察其引证经文, 则何其谬诞,若经曰: 阳者, 天你杝, 主外; 阴者, 地气也, 主内, 故阳道实, 阴道虚。 此太阴阳明论言脾之与胃生病有异, 以阳明主表, 太阴主里。凡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 阳受之则入六腑, 而外邪在表, 邪必有余, 故曰阳道实也。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 阴受之, 阴受之则入五脏, 而入伤脏气, 脏必受亏, 故曰阴道虚也。 此本经以阳主外阴主内, 而言阳病多实, 阴病多虚有如此,岂以天地和平之阴阳而谓其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乎? 勉强引证, 此一谬也。又经曰: 至阴虚, 天气绝; 至阳盛, 地气不足。此方盛衰论言阴阳否隔之为病,谓阴虚于下则不升, 下不升则上亦不降, 是至阴虚, 天气绝也; 阳亢于上则不降,上不降则下亦不升, 是至阳盛, 地气不足也。此本以上下不交者为言,亦非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之谓也。且下二句犹或似之, 而上二句云至阴虚, 天气绝,则何以为解? 此更谬也。以丹溪之通博, 而胡为妄引若此,抑为偏执所囿而忘其矫强乎? 余陋不自觉, 而念切在道,故不能为丹溪讳而摘正于此, 犹俟高明之评教。
  2. 丹溪相火论曰: 五行各一其性, 惟火有二, 曰君火, 人火也; 曰相火, 天火也。 火内阴而外阳, 主乎动者也, 故凡动皆属火。天主生物, 故恒于动, 人有此生,亦恒于动, 其所以恒于动者, 皆相火之所为也。故人自有知之后,五志之火为物所感, 不能不动, 为之动者, 即<内经>五火也。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而妄动矣。火起于妄, 变化莫测, 无时不有, 煎熬真阴。 阴虚则病, 阴绝则死。

    据丹溪此论, 则无非阐扬火病而崇其补阴之说也。第于此而浅视之, 则若或近理, 故易动人; 于此而深味之,则意识皆幻, 大是误人, 余请精绎其义, 用解后人之惑何如? 盖自一元初肇, 两仪继之, 则动静于斯乎见, 而阳主动, 阴主静也。自两仪奠位,而五行布之, 则气质各有所主, 而火主热, 水主寒也。 此两仪动静, 为五行之先天, 先天者, 性道也; 五行寒热, 为两仪之后天, 后天者,变体也。先后之理, 有可混言者, 有不可混言者。其可混者, 如火本属阳, 即言火为动, 若为不可也。其不可混者, 以阳为元气之大主, 火为病气之变见,而动乃阳之性道, 安得以性道为病变, 而言凡动皆属火也。即自天人论之, 则曰天行健, 岂天动即火乎? 使天无此动则生机息, 人无此动则性命去,又何可以火言动乎? 若谓之火, 则火必宜去, 而性亦可去乎? 若谓凡动皆属火, 则岂必其不动而后可乎? 夫以阳作火, 词若相似, 而理则大倍矣。 故在丹溪则曰阴虚则病, 阴绝则死; 余则曰阳虚则病, 阳脱则死, 此机微疑似中, 有毫厘千里之异, 临岐者不可不详察也。或曰: 子言虽是,第未达丹溪之意耳。 如曰五脏各有火, 五志激之, 其火随起, 以致真阴受伤, 阴绝则死者, 岂非因动生火乎? 予曰: 此或因情欲之思动火者, 止有一证,如欲念不遂, 或纵欲太过, 致动相火而为劳为瘵者, 诚有之也。此外而五志之动皆能生火, 则不然也。夫所谓五志者, 喜怒思忧恐也。经曰: 喜伤心,怒伤肝,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五脏既受此伤, 则五火何由而起? 又曰: 喜则气散, 怒则气逆, 忧则气闭, 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此五者之性为物所感, 不能不动, 动则耗伤元气, 元气既耗如此, 则火又何由而起? 故经曰: 五脏者, 主藏精者也, 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 阴虚则无气, 无气则死矣。是可见脏不可伤, 气亦不可伤, 未闻伤即为火也。即云为火, 必有火证, 使无火证, 而但以动字敷衍其说,是何异捉影为形, 而天下事又何不可马鹿其间乎。且常见五志所伤之人, 伤极必生战栗, 是盖以元阳不固, 神气失守而然。倘遇河间为之和,则又必谓战栗皆生于火矣。孰是孰非, 其几如此, 能不为生民痛哉!

  3. 丹溪<局方发挥>曰: 相火之外, 又有脏腑厥阳之火, 五志之动, 各有火起。 相火者, 此经所谓一水不胜二火之火, 出于天造。厥阳者,此经所谓一水不胜五火之火, 出于人欲。气之升也, 随火炎上, 升而不降,孰能御之?

    原经文五火之说, 乃解精微论中言厥病之目无所见也。谓其阳并于上, 阴并于下, 阴阳不交, 所以为厥,厥者逆也。由其阳逆于上则火不降, 阴逆于下则火不升, 水既不升, 火又不降, 而目以一阴之微精, 不胜五脏之阳逆, 此单言厥逆之为病也如此,岂言火有五而水止一乎? 又按二火之说, 乃逆调论言人有身寒之甚而反不战栗者, 名为骨痹。谓其人肾气素胜, 以水为事, 则肾脂枯而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又以肝为一阳, 心为二阳, 二藏皆有伏火, 则一水不胜二火, 所以身虽寒而不冻栗, 此单言骨痹之为病也如此, 又岂阳常有余之谓乎? 若以五火, 二火尽可引为火证, 则如示从容论中有云二火不胜三水者, 又将何以解之, 而何独不引为言耶? 试以此问丹溪, 其将何以答乎?

  4. 丹溪曰: 气有余便是火。又曰: 五脏各有火, 五志激之, 其火随起。 若诸寒为病, 必须身犯寒气, 口得寒物, 乃为病寒, 非若诸火, 病自内作,所以气之病寒者, 十无一二。

    予味丹溪此言, 不能不掩卷叹息, 岂必气之病寒者十无一二耶? 夫气本属阳, 阳实者固能热,阳虚者独不能寒乎? 故经曰: 气实者热也, 气虚者寒也。又经曰: 血气者, 喜温而恶寒, 寒则泣不能流, 温则消而去之, 则其义有可知矣。 且今人之气实与气虚者, 孰为多寡? 则寒热又可知矣。然而何以证之? 如心气虚则神有不明, 肺气虚则治节有不行, 脾气虚则食饮不能健,肝气虚则魂怯而不宁, 肾气虚则阳道衰而精少志屈, 胃气虚则仓廪匮而并及诸经, 三焦虚则上中下俱失其职, 命门虚则精气神总属无根, 凡此者,何非气虚之类? 气虚即阳虚, 阳虚则五内不煖而无寒生寒, 所以多阳衰羸败之病。 若必待寒气寒食而始为寒证, 则将置此辈于何地? 夫病之所贵于医者,贵其能识生气, 是诚医家最大关系, 而丹溪全不之察, 故无怪其曰气有余便是火, 而余反之曰: 气不足便是寒。使其闻余之说, 尚不知以为然否。

  5. 丹溪<格致余论>曰: 六气之中, 湿热为病, 十居八九。据此说,湿热为病十居八九, 则无怪乎寒凉之药, 亦宜八九矣, 此亦大谬之言也。 夫阴阳之道, 本若权衡, 寒往暑来, 无胜不复, 若偏热如此, 则气候乱而天道乖矣。 故轩辕帝曰: 其德化政令之动静损益皆何如? 岐伯曰: 夫德化政令灾变,不能相加也。胜复盛衰, 不能相多也。往来大小, 不能相过也。用之升降,不能相无也。各从其动而复之耳。此气交变大论之文, 岂亦其不足信乎?
  6. 丹溪夏月伏阴论曰: 若于夏月火令之时, 妄投温热, 宁免实实虚虚之患乎? 或曰: 巳月纯阳, 于理或通, 五月一阴, 六月二阴, 非阴冷而何? 答曰: 此阴之初动于地下也。四阳浮于地上, 燔灼焚燎, 流金烁石, 何阴冷之有?

    据此一说, 则夏月止宜寒凉矣, 而何以帝曰: 服寒而反热, 服热而反寒, 其故何也? 岐伯曰: 治其王气,是以反也。然则丹溪止知治王气, 而王气有不可治者, 何以不知也? 矧春夏之温热, 秋冬之寒凉, 此四时之主气也; 而风寒暑湿火燥,此六周之客气也。故春夏有阴寒之令, 秋冬有温热之时, 所谓主气不足, 客气胜也。 所谓必先岁气, 无伐天和, 亦此谓也。岂丹溪止知有主气,而客气之循环胜复, 又何以不知也? 然此犹以气令言也。若人之血气阴阳, 本自不同, 病之表里寒热, 岂皆如一? 设以夏月得阴证而忌用温热,冬月得阳证而忌用寒凉, 则其人能生乎? 是丹溪止知时热宜凉, 而舍时从证, 又何以不知也? 观其所论, 止言夏月忌温热, 不言冬月忌寒凉,何其畏火之见, 主火之言, 一至于此。

  7. 丹溪<局方发挥>曰: 经云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又曰: 暴注属于火。又曰: 下痢清白属于寒。夫热为君火之气, 火为相火之气, 寒为寒水之气, 属火热者二,属水寒者
  8. 故泻痢一证, 似乎属热者多, 属寒者少。详玩<局方>专以热涩为用,若用于下痢清白而属寒者斯可矣。经所谓下迫者, 即里急后重之谓也, 其病属火,相火所为, 其毒甚于热也, 投以涩热, 非杀之而何? 据此说,以二火一水言泻痢之由, 殊未当也。夫经言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者,谓暴泻如注之下迫, 非肠澼下痢之谓也。观太阴阳明论曰: 阴受之则入五脏,下为飧泄, 久为肠澼。然肠澼言久, 岂同暴注而皆为热乎? 且<内经>,则止有暴注下迫皆属热一句, 并无暴注属于火之文, 即或以属火之年有言暴注者,然木金土水久之年皆有此证, 又何以独言火也? 盖其意专在火,故借引经文以证其说, 而不知经言二火者, 本言六气之理也, 岂以泻一证为二火乎? 观之经曰: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何不曰洞泄热中, 其义可知, 而丹溪何不察也。 夫以泻痢为火者, 本出河间, 而丹溪宗之, 故变为说。戴原礼又宗丹溪, 故云: 痢虽有赤白二色, 终无寒热之分, 通作湿热治。自此说相传, 遂致诸家方论,无不皆言湿热, 而不知复有寒湿矣, 其害孰甚。至若<局方>一书, 虽云多用热涩,然于实热新邪, 岂云皆用此法, 观其所载太平丸, 戊己丸, 香连丸, 薷苓汤之类,岂非以寒治热者耶? 又若真人养脏汤, 大已寒丸, 胡椒理中汤之类, 皆有可用之法,其中随证酌宜, 顾在用之者何如耳, 岂<局方>栽以热涩为用, 而可斥其非耶。 且是书之行, 乃宋神宗诏天下高医各以效方奏进而成者, 此其中或过于粉饰者,料不能无, 而真效之方必亦不少。第在丹溪之言火多者, 谓热药能杀人,而余察其为寒多者, 则但见寒药之杀人耳, 明者其深察之。
  9. 丹溪曰: 痢赤属血, 自小肠来; 白属气, 自大肠来, 皆湿热为本。 初得一二日间, 元气未虚, 必推荡之, 此通因通用之法, 大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下后自看其气病血病而用药, 气用参, 术, 血用四物。痢五日后不可下,脾胃气虚故也。壮实者亦可下。

    据此说, 以赤白言血气, 而分属大肠小肠, 其于五行之说则然,而于病情之真则凿矣。盖小肠为心之腑, 宜其主血, 大肠为肺之腑, 宜其主气。 然水谷气化于小肠, 岂小肠之非气乎? 或于粪前而见血, 岂大肠之无血乎? 观之经曰: 血者, 神气也。此非赤化于气乎? 又曰: 白血出者死。此非白亦为血乎? 盖白者赤者, 无不关乎血气, 但其来浅者白, 而来深者则赤也。故经曰: 阳络伤则血外溢, 血外溢则□血; 阴络伤则血内溢, 血内溢则后血。此自至理,何其明显, 而顾可以小肠大肠分血气哉! 然此犹无碍, 亦不必深为之辨也。 至若初得一二日间, 元气未虚, 必推荡之, 为通因通用法, 则此说不可概言矣。 盖此证有不宜下者, 有必不可下者, 岂以一二日间必可推荡耶? 若病之可泻者,必其元气本强, 积聚多实, 则无论寒邪热邪, 但得一推, 则邪从泻去, 而气本无伤,故可泻也。使无此元气, 无此胀实, 则无可言泻者矣。则强盛之人, 随食随化,故饮食不易伤, 泻痢不易犯, 即有所犯, 亦无不随病而随愈也。其有易病者,必其易伤者也, 易伤者, 必其本弱者也。所以凡患泻痢而有久延难愈者,必其弱者多, 而强者少也。是以治宜推荡者, 亦不过数十中之一二耳。且体弱之证,亦有不同, 有微弱者, 有次弱者, 有大弱者, 此其形气脉息, 病因证候, 是实是虚,自可明辨。凡见脾肾不足而致泻痢者, 则始终皆不可下, 若妄用之, 则微者必甚,

    甚者必死, 莫可解救, 推荡之不可轻用也, 诚见其致误者不少矣。即在丹溪亦曰: 余近年涉历,亦有大虚大寒者, 不可不知。此丹溪晚年之一隙耳, 而亦知前言之过否。

  10. 丹溪痢疾门附录曰: 诸有积者, 以肚热缠痛推之; 诸有气者, 以肚如蟹渤验之。 究其受病之源, 决之对病之剂, 大要以散风邪, 行滞气, 开胃脘为先,不可据用肉豆蔻, 诃子, 白术辈以补住寒邪, 不可投米壳, 龙体辈以闭涩肠胃。 邪得补而愈盛, 故变证作, 所以日夕淹延而不已也。

    据此散风邪, 行滞气, 开胃脘三法, 亦不过言其大概, 固未尽也。 至若补住寒邪之说, 则大有不通, 而且最易惑人, 为害不浅。夫既受寒邪,即当辨其虚实, 然实者必有实证, 本不宜补, 不宜补而补之, 则随补随甚,即显见也, 又何待乎变证? 若因脏气受伤者, 则无非虚证, 即宜温补,盖温可以逐寒邪, 补可以健脾肾, 脾肾既健, 寒邪既去, 则无不速愈,何反有补住之理? 又何有变证之说? 且温补之法, 原不在米壳, 龙骨之属,又岂止豆蔻, 白术而已乎。若执补住之说而禁用之, 则必致虚者日虚而变证百出矣。 余所见者, 惟寒凉变证之害, 不可胜纪, , 或近则旬日, 远则累月经年,终于殒命而后已, 未闻有以温补变证而日夕淹延不已者。兹余年出古稀, 涉历不少,凡遇人言, 率多不分虚实, 无不曰补住寒邪, 无不曰邪得补而愈盛。正以信之者多,所以害之者甚, 因致抱疾之辈, 宁受寒凉而死, 不愿温补而生, 究其所由,实由乎此。嗟, 嗟, 一言关系, 有如是乎! 余切悲之。今但反其说曰: 以寒遇寒,则留住寒邪, 邪得寒而愈甚, 理所必然。遭此害者多矣, 因特表其义,谨以告诸惑者。

    又总原刘, 朱二家之说, 无非偏执言火, 故但见经文有火字, 则必引以为证, 凡如前列诸条,果亦有一言合经意者否? 彼二子者既曰读经, 何以不顾上下文, 而单扯一句, 便可著书妄言, 岂谓后世之人都无目耶, 抑举世可欺耶, 抑性体之有未明耶,谬已其矣, 吾不得为之解也。自二子之说行, 而轩岐之受诬亦久矣。何也? 以后人之遭毒于亡阳者, 必谓轩岐之诲之也。使轩岐再起而见之,能无眦裂而发竖乎。此时医受病之源, 实河间创之, 而丹溪成之。予为此论, 盖一则为后人保生命, 一则为轩岐正道统, 一则为后生浅学, 知识未广,凡初见彼书者, 无不信为经训, 多致终生受误, 害可胜言! 欲清其流, 必澄其源, 故单采二家之略, 辨正于此, 而有余未尽, 诚难悉也。


论时医三十共三十一条
  1. 时医治病, 但知察标, 不知察本, 且常以标本藉口, 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是岂知<内经>必求其本之意。故但见其所急在病,而全不知所急在命, 此其孰可缓也? 孰为今日之当急, 孰为明日之更当急也? 缓急既不知, 则每致彼此误认, 尚何标本为言乎!
  2. 中风证悉由内伤, 本无外感。既无外感, 必不可散。若过用治风等药,则轻者必重, 重者必速死。
  3. 伤寒关系全在虚实二字。实者易治, 虚者难治, 以其元气本虚, 故邪不易解。 若治挟虚伤寒, 不知托散, 而但知攻邪, 愈攻则愈虚, 愈虚则无有不死。若甚虚者,即微补且无益, 而但治标为主者必死。
  4. 伤寒阳经与阳证不同, 阳经者, 邪在表也; 阳证者, 热在衰也。 若内无实热脉候, 而以阳经作阳证, 妄用寒凉治其火,因玫外内合邪而不可解者必死。
  5. 痢疾之作, 惟脾肾薄弱之人极易犯之。夫因热贪凉, 致伤脏气, 此人事之病,非天时之病也。今之治痢者, 止知治天时之热, 不知治人事之寒何也? 矧痢证多在秋深, 斯时也, 炎暑既消, 固不可执言热毒, 秋凉日至,又何堪妄用寒凉? 凡若此者, 既不知人事, 又不知天时, 失之远矣, 害莫甚矣,当因予言而熟思之矣。
  6. 小儿血气未充, 亦如苗萼之柔嫩, 一或伤残, 无不凋谢, 故平时最宜培植,不可妄行消导。其或果有食滞胀痛, 则宜暂消; 果有风寒发热, 则宜暂散; 果有实热痰火, 则宜暂清, 此不得不治其标也。舍此之外, 如无暴急标病,而时见青黄羸瘦, 或腹膨微热, 溏泄困倦等证, 则悉由脾肾不足, 血气薄弱而然。 而时医见此, 无非曰食积痰火, 而但知消导, 尤尚清凉, 日消日剥, 则元气日损,再逢他疾, 则无能支矣。此幼科时俗之大病, 有不可不察者也。
  7. 小儿痘疹发热, 此其正候, 盖不热则毒不能透, 凡其蒸热之力, 即元气之力,故自起至化, 自收至靥, 无不赖热力为之主, 是诚痘疹之用神, 必不可少,亦不必疑者也。惟是热甚而毒甚者, 则不得不清火以解其毒, 然必有内热真火脉证,方可治以清凉, 此不过数十中之一二耳。如无内热, 而但有外热, 此自痘家正候,必不可攻热以拔元气之力, 以伤脾肾之源。奈近代痘科全不知此, 但见发热,则苶论虚实, 开口止知解毒, 动手只知寒凉, 多致伤脾而饮食日减,及靥时泄泻而毙者, 皆其类也。此误最多, 不可不察。
  8. 痘疮不起, 如毒盛而不可起者, 此自不救之证, 不必治也。 若别无危证而痘不起者, 总由元气无力, 但培气血, 则无有不起。 近见痘科凡逢此证, 则多用毒药, 如桑蚕穿山甲之类, 逼而出之, 见者以为奇效,而不知起发非由根本, 元气为毒所残, 发泄太过, 内必匮竭, 以此误人, 所当切省。
  9. 妇人经脉滞逆, 或过期不至, 总由冲任不足而然。若不培养血气,而止知通经逐瘀, 则血以日涸, 而崩漏血枯等证, 无所不至矣。
  10. 凡情欲致伤, 多为吐血失血, 及或时发热, 此真阴受伤之病,若但知治火而不知治阴, 则阴日消亡, 而劳瘵反成矣。
  11. 痰证必有因, 是痰本不能生病, 而皆因病生痰也。若止知治痰,而不知所以生痰, 则痰必愈甚, 未有可消而去者也。
  12. 膨满总由脾胃, 脾胃虽虚, 未必即胀, 若但知导, 则中气愈虚, 而胀必日甚矣。
  13. 气滞隔塞, 总属脾虚不运, 故为留滞, 若不养脾而但知破气, 则气道日亏,而渐成噎隔等病。
  14. 小水短赤, 惟劳倦气虚及阴虚之人多有之, 若以此类通作火治, 而专用寒凉,则变病有不可测矣。
  15. 脉虚证热, 本非真火, 若作热治, 而肆用寒凉, 则轻者必重, 重者必死。
  16. 病本大虚而治以微补, 药不及病, 本无济益, 若疑为误而改用消伐则死。
  17. 病有缓急, 效有迟速, 若以迟病而求速效, 则未免易医, 易医多则高明本少,庸浅极多, 少不胜多, 事必败矣。
  18. 任医须择贤者, 而于危急之际, 尤不可苟。若彼宵小之辈, 惟妄衒已长,好翻人按, 不幸遇之, 多致淆惑是非, 生命所系不浅。
  19. 经曰: 人迎盛坚者伤于寒, 气口坚盛者伤于食。此本以阳明太阴之脉分言表里,而王叔和以左为人迎, 右为气口, 因致后人每以左脉辨外感, 右脉辨内伤,岂左无内伤, 而右无外感乎? 谬甚! 谬甚!
  20. 经曰: 病生于内者, 先治其阴, 后治其阳, 反者益甚。病生于阳者, 先治其外,后治其内, 反者益甚。
  21. 病人善服药者, 闻其气, 尝其味, 便何觉宜否之优劣, 固无待入腹而始知也。独悯乎无识无知者,但知见药服药, 而不知药之为药; 但知见医求医, 而不知医之为医, 亦可悲矣。

京师水火说三十一
    水火者, 养生之本, 日用之物, 用水火而不察其利病, 则适足以伤人。 而实人所不知也。故水品分差等, 火性言优劣, 固非欺我者也。姑无论其他,试以燕京之水火言之。凡水之佳者, 得阳之气, 流清而源远, 气香而味甘; 水之劣者, 得阴之性, 源近而流浊, 气秽而味苦。而京师之水则有两种, 曰甜水,曰苦水是也。即其甜者亦未甚佳, 而其苦者乃为最劣。盖水之味苦者, 以其多硷。 试取墻间白霜, 水之皆燃, 水中所有, 即此物也, 即朴硝也。 其性则五金久石皆能消化, 因而命名曰硝。故善于推荡积滞, 攻破症坚,凡脾弱之人服之多泄, 是所验也。使无其实, 而朝夕用之以养生, 吾恐人之脏腑,有更非五金八石之可比, 其为潜消暗耗, 剥人元气于罔觉之中, 大有可畏者。或曰: 未必然, 果若所云, 则吾未见斯地之乏人, 亦未见斯地之皆病, 何子之过虑也? 予曰: 噫, 此正所谓罔觉也。请以寿夭而纪其验, 则水土清甘之处, 人必多寿,而黄发儿齿者, 比比皆然; 水土苦劣之乡, 暗折天年, 而耄耋期颐者, 目不多见。 虽曰寿乡未必全寿, 夭乡未必皆夭, 若以强者而滋养得宜, 岂不更寿? 弱者而饮食不佳, 岂不更夭? 远者不能概知, 第以京师较之吾乡, 则其寿夭之殊,不无大有径庭矣。职此之由, 谓非水土之使然与? 又若火之良否, 原自不同,故先王取用, 四时有异。惟是京师用煤, 必不可易。虽用煤之处颇多,而惟京师之煤, 气性尤烈, 故每熏人至死, 岁岁有之, 而人不能避者无他,亦以用之不得其法耳。夫京师地寒, 房室用纸密糊, 人腄火炕, 煤多爇于室内,惟其房之最小而最密者, 最善害人, 其故何也? 盖以水性流下, 下而不泄,则自下满而上; 火性炎上, 上而不泄, 则自上满而下。故凡煤毒中人者,多在夜半之后, 其气渐满, 下及人鼻, 则闭绝呼吸, 昧然长逝, 良可慨悯。 凡欲避其毒者, 惟看房室最密之所, 极为可虑, 但于顶□开留一窍,或于窗纸揭开数楞, 则其气自透去, 不能下满, 乃可无虑矣。然总之窗隙不如顶□,为其透气之速也。设有中其毒者, 必气闭声挣, 不能自醒, 速当呼之, 饮以凉水,立可解救。或速令仆地, 使其鼻吸地气, 亦可解救。然待其急而救疗,恐有迟误而无济于事, 孰若预有以防之为愈也。此京师水火之害, 举京师而言,则他处可以类推矣。凡宦游京国及客处异地者, 不可不知此二说, 以为自珍之本。

医非小道记三十二
    予出中年, 尝邀东藩之野, 遇异人焉。偶相问曰: 子亦学医道耶? 医道难矣,子其慎之。予曰: 医虽小道, 而性命是关, 敢不知慎, 敬当闻命。异人怒而叱曰: 子非知医者也。既称性命是关, 医岂小道云哉? 夫性命之道,本乎太极, 散于万殊。有性命然后三教立, 有性命然后五伦生。故造化者, 性命之炉冶也。道学者, 性命之绳墨也。医药者, 性命之赞育也。然而其义深,其旨博, 故不有出人之智, 不足以造达微妙, 不有执中之明, 不足以辨正毫厘。使能明医理之纲目, 则治平之道如斯而已。能明医理之得失,则兴亡之机如斯而已。能明医理之缓急, 则战守之法如斯而已。能明医理之趋舍, 则出处之义如斯而已。洞理气于胸中, 则变化可以指计, 运阴阳于掌上,则隔垣可以目窥。修身心于至诚, 实儒家之自治; 洗业障于持戒, 诚释道之自医。身心人己, 理通于一,明于此者, 必明于彼,善乎彼者, 必善于斯。故曰: 必有真人, 而后有真知, 而后有真医, 医之为道,岂易言哉。若夫寻方逐迹, 龊龊庸庸, 椒, 硫杀疥, □, 薤之不若。小道之称,且不可当, 又乌足与言医道哉! 医道难矣, 医道大矣, 是诚神圣之首传,民命之先务矣。吾子其毋以草木相渺, 必期进于精神相贯之区, 玄冥相通之际,照终始之后先, 会结果之根蒂, 斯于斯道也, 其庶乎为有得矣。子其勉之! 予闻是教, 惭悚应诺, 退而皇皇者数月, 恐失其训, 因笔记焉。

病家两要说三十三

    忌浮言二, 知真医医不贵能愈病, 而贵于能愈难病; 病不贵于能延医,而贵于能延真医。夫天下事, 我能之, 人亦能之, 非难事也; 天下病, 我能愈之,人亦能愈之, 非难病也。惟其事之难也, 斯非常人之可知; 病之难也,斯非常医所能疗。故必有非常之人, 而后可为非常之事, 必有非常之医,而后可疗非常之病。第以医之高下, 殊有相悬, 譬之升高者, 上一层有一层之见,而下一层者不得而知之; 行远者, 进一步有一步之闻, 而近一步者不得而知之。 是以错节盘根, 必求利器; 阳春白雪, 和者为谁? 夫如是, 是医之于医尚不能知,而矧夫非医者。昧真中之有假, 执似是而实非; 鼓事外之口吻, 发言非难,挠反掌之安危, 惑乱最易。使其言而是, 则智者所见略同, 精切者已算无遗策,固无待其言矣。言而非, 则大隳任事之心, 见几者宁袖手自珍, 其为害岂小哉! 斯时也, 使主者不有定见, 能无不被其惑而致误事者鲜矣。此浮言之当忌也。 又若病家之要, 虽在择医, 然而择医非难也, 而难于任医; 任医非难也,而难于临事不惑, 确有主持, 而不致朱紫混淆者之为更难也。倘不知此而偏听浮议,广集群医, 则骐骥不多得, 何非冀北驽群? 帷幄有神筹, 几见圯桥杰竖? 危急之际,奚堪庸妄之误投; 疑似之秋, 岂可纷纭之错乱, 一着之谬, 此生付之矣。 以故议多者无成, 医多者必败。多何以败之? 君子不多也。欲辨此多, 诚非易也,然而尤有不易者, 则正在知医一节耳。夫任医如任将, 皆安危之所关。察之之方,岂无其道? 第欲以慎重与否观其仁, 而怯懦者实似之; 颖悟与否观其智,而狡诈者实似之; 果敢与否观其勇, 而猛浪者实似之; 浅深与否观其博,而强辩者实似之。执拗者若有定见, 夸大者若有奇谋。熟读几篇, 便见滔滔不竭; 道闻数语, 谓非凿凿有凭。不反者, 临涯已晚; 自是者, 到老无能。执两端者,冀自然之天功; 癈四诊者, 犹瞑行之瞎马。得稳当之名, 者有耽阁之误; 昧经权之妙者, 无格致之明。有曰专门, 决非通达。不明理性, 何物圣神? 又若以己之心, 度人之心者, 诚接物之要道, 其于医也, 则不可谓人己气血之难符; 三人有疑, 从其二同者, 为决断之妙方, 其于医也, 亦不可谓愚智寡多之非类。 凡此之法, 何非征医之道, 而征医之难, 于斯益见。然必有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 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际, 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 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惟是皮质之难窥, 心口之难辨, 守中者无言, 怀玉者不衒,此知医之所以为难也。故非熟察于平时, 不足以识其蕴蓄; 不倾信于临事,不足以尽其所长。使必待渴而穿井, 斗而铸兵, 则仓卒之间, 何所趋赖? 一旦有急,不得已而付之庸劣之手, 最非计之得者。子之所慎斋战疾, 凡吾侪同有性命之虑者,其毋忽于是焉。噫, 惟是伯牙常有也, 而锺期不常有; 夷吾常有也, 而鲍叔不常有,此所以相知之难, 自古苦之, 诚不足为今日怪。倘亦有因余言而留意于未然者,又孰非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之明哲乎, 惟好生者略察之。


保天吟三十四

    一气先天名太极, 太极生生是为易。易中造化分阴阳, 分出阴阳运不息。 刚柔相荡立乾坤, 剥复夬姤群生植, 禀得先天成后天, 气血原来是真的。 阴阳气固可长生, 龙虎飞腾失家宅。造化锺人果几多? 谁道些须亦当惜。 顾惜天真有两端, 人己机关宜辨格, 自治但存毋勉强, 庄生最乐无心得。 为人须慎保天和, 岐伯深明无伐克, 伐克从来性命雠, 勉强分明元气贼。 肤切根源未暸然, 养气修真亦何益? 漫将斯语等浮云, 道在路旁人不识,余今着此保天吟, 愿效痴东奉佳客。

景岳全书卷三终

卷之四道集脉神章上

<内经>脉义


部位一 部位解见后章

脉要精微论曰: 尺内两傍, 则季□也, 尺外以候肾, 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 内以候膈; 右外以候胃, 内以候脾。上附上, 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 左外以候心, 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 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 下竟下者, 少腹腰股膝胫中事也。


脉度二

    五十营篇曰: 天周二十八宿, 人经二十八脉, 周身十六丈二尺, 以应二十八宿。 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 脉再动, 气行三寸, 一吸, 脉亦再动, 气行三寸,呼吸定息, 气行六寸, 十息, 气行六尺; 二百七十息, 气行十六丈二尺, 一周于身; 五百四十息, 气行再周于身; 二千七百息, 气行十周于身; 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周于身, 水下百刻, 日行二十八宿, 漏水皆尽, 脉终矣。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 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三部九候三

    三部九候论帝曰: 愿闻天地之至数, 合于人形血气, 通决死生, 为之奈何? 岐伯曰: 天地之至数, 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 二者地, 三者人, 因而三之, 三三为九, 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 部有三候, 以决死生, 以处百病,以调虚实, 而除邪疾。帝曰: 何谓三部? 曰: 有下部, 有中部, 有上部。部各有三候, 三候者, 有天, 有地, 有人也。上部天, 两额之动脉; 上部地, 两颊之动脉; 上部人, 耳前之动脉。中部天, 手太阴也; 中部地, 手阳明也; 中部人, 手少阴也。下部天, 足厥阴也; 下部地, 足少阴也; 下部人, 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候, 天以候肝, 地以候肾, 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之候, 天以候肺, 地以候胸中之气, 人以候心。上部之候,天以候头角之气, 地以候口齿之气, 人以候耳目之气。帝曰: 以候奈何? 岐伯曰: 必先度其形之肥瘦, 以调其气之虚实, 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按: 寸口脉亦有三部九候。三部者, 寸关尺也; 九候者, 三部中各有浮中沉也。察三部可知病之高下, 如寸为阳, 为上部, 主头项以至心胸之分也; 关为阴阳之中, 为中部, 主脐腹胠□之分也; 尺为阴, 为下部, 主腰足胫股之分也。三部中各有三候, 三而三之, 是为九候。

    如浮主皮肤, 候表及府; 中主肌肉, 以候胃气; 沉主筋骨, 候里及脏。 此皆诊家之枢要,当与本篇互相求察也。


七诊四

    三部九候论帝曰: 何以知病之所在? 岐伯曰: 察九候独小者病, 独大者病,独疾者病, 独迟者病, 独热者病, 独寒者病, 独陷下者病。

    详此独字, 即医中精一之义, 诊家纲领, 莫切于此。今见诸家言脉, 悉以六部浮沉, 凿分虚实,顾不知病本何在, 既无独见, 焉得确真? 故宝命全形论曰: 众脉不见, 众凶弗闻, 外内相得, 无以形先。是诚察病之秘旨, 必知此义, 方可言诊。 外有独论在后中卷, 当参阅之。


六经脉体五
    平人气象论曰: 太阳脉至, 洪大以长。少阳脉至, 乍疏乍数, 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至真要大论曰: 厥阴之至, 其脉弦。少阴之至, 其脉钩。太阴之至, 其脉沉。 少阳之至, 大而浮。阳明之至, 短而涩。太阳之至, 大而长。

    按此二篇之论, 盖前言阴阳之盛衰, 后分六气之专主, 土辞若稍异, 义实相符。 详具<类经.脉色类第十四>篇,所当兼阅。


四时脉体六
    玉机真藏论岐伯曰: 春脉如弦。春脉者, 肝也, 东方木也, 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 软弱轻虚而滑, 端直以长, 故曰弦, 反此者病。帝曰: 何如而反? 岐伯曰: 其气来实而强, 此谓太过, 病在外; 其气来不实而微, 此谓不及, 病在中。 夏脉如钩。夏脉者, 心也, 南方火也, 万物之所以盛长也, 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反此者病。何如而反? 曰: 其气来盛去亦盛, 此谓太过, 病在外; 其气来不盛, 去反盛, 此谓不及, 病在中。秋脉如浮。秋脉者, 肺也, 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 故其气来, 轻虚以浮, 来急去散, 故曰浮, 反此者病。 何如而反? 曰: 其气来毛而中央坚, 两傍虚, 此谓太过, 病在外; 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 病在中。冬脉如营。冬脉者, 肾也, 北方水也, 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 故曰营, 反此者病。何如而反? 曰: 其气来如弹石者, 此谓太过,病在外; 此谓不及, 病在中。帝曰: 四时之序, 脾脉独何主? 岐伯曰: 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帝曰: 脾之善恶可得见乎? 曰: 善者不可得见, 恶者可见,其来如水之流者, 此谓太过, 病在外; 如鸟之喙者, 此谓不及, 病在中。

    按: 本篇中外二字, 乃指邪正为言也。盖邪气来于外, 元气见于中,邪气之来皆有余, 故太过, 则病在外; 元气之伤惟不足, 故不及, 则病在中也。 又凡脾家有病, 必有形见, 故恶者可见。若其无病。则阴行灌濡, 五脏攸赖,而莫知其然, 故善者不可得见, 是即所谓胃气也。

    玉机真藏论曰: 所谓逆四时者, 春得肺脉, 夏得肾脉, 秋得心脉, 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 命曰逆四时。未有藏形, 于春夏而脉沉涩, 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

    宣明五气篇曰: 春得秋脉, 夏得冬脉, 长夏得春脉, 秋得夏脉, 冬得长夏脉, 是谓五邪, 皆同命, 死不治。


胃气七
    又胃气解见后章玉机真藏论曰: 脉弱以滑, 是有胃气, 命曰易治。终始篇曰: 邪气来也紧而疾, 谷气来也徐而和。

    平人气象论曰: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 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 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 弦多胃少曰肝病, 但弦无胃曰死; 胃而有毛曰秋病, 毛甚曰今病,脏真散于肝, 肝藏筋膜之气也。夏胃微钩曰平, 钩多胃少曰心病, 但钩无胃曰死; 胃而有石曰冬病, 石甚曰今病, 脏真通于心, 心藏血脉之气也。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 但代无胃曰死; 软弱有石曰冬病, 弱甚曰今病, 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秋胃微毛日平, 毛多胃少曰肺病, 但毛无胃曰死; 毛而有弦曰春病, 弦甚曰今病, 脏真高于肺, 以行营卫阴阳也。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 但石无胃曰死; 石而有钩曰夏病, 钩甚曰今病, 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胃之大络, 名曰虚里, 贯膈络肺, 出于左乳下, 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 则病在中; 结而横, 有积矣; 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 宗气泄也。

    详代脉之义, 本以更代为言, 如宣明五气篇曰: 脾脉代者, 谓胃气随时而更,此四时之代也。根结篇曰: 五十动而不一代者, 谓五脏受气之盛衰, 此至数之代也。 本篇曰: 但代无胃曰死者, 谓代无真脏不死也。由此观之, 则凡见忽大忽小,乍迟乍数, 倏而更变不常者, 均谓之化。自王叔和云: 代脉来数中止, 不能自还,脉代者死。自后以此相传, 遂失代之真义。 平人气象论曰: 人以水谷为本, 故人绝水谷则死, 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 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 肝不弦, 肾不石也。

    凡肝脉但弦, 肾脉但石, 名为真脏者, 以其无胃气也。若肝当弦而不弦, 肾当石而不石, 总由谷气不至,亦以其无胃气也。此举肝肾而言, 则五脏皆然。


六变八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诸急者多寒, 缓者多热, 大者多气少血, 小者气血皆少,滑者阳气盛, 微有热, 涩者少血少气, 微有寒。诸小者, 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鍼, 而调以甘药也。

    按: 本篇正文曰: 涩者多血少气, 微有寒。多血二字, 乃传写之误也。 观本篇下文曰: 刺涩者,无令其血出。其为少血可知。仲景曰: 涩者, 营气不足, 是亦少血之谓。


内外上下九

    脉要精微论曰: 推而外之, 内而不外, 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 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惟而上之, 上而不下, 腰足清也。推而下之, 下而不上, 头项痛也。


脉色十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见其色, 知其病, 命曰明; 按其脉, 知其病, 命曰神; 问其病,知其处, 命曰工。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 如桴鼓影响之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 根死则叶枯矣。故知一则为工, 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色青者, 其脉弦也; 赤者, 其脉钩也; 黄者, 其脉代也; 白者,其脉毛; 黑者, 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 反得其相胜之脉, 则死矣。 得其相生之脉, 则病已矣。


人迎气口十一

    五色篇雷公曰: 病之益甚, 与其方衰如何? 黄帝曰: 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 病益甚, 在中; 人迎气大紧以浮者, 甚病益甚, 在外。 甚脉口浮滑者, 病日进; 人迎沉而滑者, 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 病日进, 在内; 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 其病日进, 在外。人迎盛坚者, 伤于寒; 气口盛坚者,伤于食。详人迎本足阳明之经脉, 在结喉两傍; 气口乃手太阴之经脉, 在两手寸口。 人迎为腑脉, 所以候表; 气口为脏脉, 所以候里。故曰: 气口独为五脏主,此<内经>之旨也, 所以后世但诊气口, 不诊人迎。盖以脉气流经, 经气归于肺, 而肺朝百脉,故寸口为脉之大会, 可决死生, 而凡在表在里之病, 但于寸口诸部皆可察也。自王叔和误以左手为人迎, 右手为气口, 且云左以候表, 右以候里,岂左无里而右无表乎? 讹传至今, 其误甚矣。 详义见后十六卷劳倦内伤门, 及<类经.脏象类第十一>篇。


脉从病反十二

    至真要大论帝曰: 脉从而病反者, 其诊何如? 岐伯曰: 脉至而从, 按之不鼓,诸阳皆然。帝曰: 诸阴之反, 其脉何如? 曰: 脉至而从, 按之鼓甚而盛也。

    脉至而从者, 如阳证见阳脉, 阴证见阴脉, 是皆谓之从也。若阳证见阳脉, 但按之不鼓, 而指下无力,则脉虽浮大, 便非真阳之候, 不可误认为阳证, 凡诸脉之似阳非阳者皆然也。或阴证虽见阴脉, 但按之鼓甚而盛者, 亦不得认为阴证。


搏坚软散十三

    脉要精微论曰: 心脉搏坚而长, 当病舌卷不能言; 其软而散者, 当消环自已。 肺脉搏坚而长, 色不青, 当病坠若搏, 因血在□下, 令人喘逆; 其软而散, 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 渴暴多饮, 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 其色赤,当病折髀; 其软而散者, 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 其色黄, 当病少气; 其软而散,色不泽者, 当病足胻肿, 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 其色黄而赤者, 当病折腰; 其软而散者, 当病少血, 至令不复也。帝曰: 诊得心脉而急, 此为何病? 岐伯曰: 病名心疝, 心为牡脏, 小肠为之使, 故少腹当有形也。帝曰: 诊得胃脉何如? 曰: 胃脉实则胀, 虚则泄。


寸口诸脉十四

    平人气象论曰: 寸口之脉中手短者, 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 曰足胫痛。 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 曰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者, 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 曰寒热及疝瘕, 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 曰□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 曰寒热。脉盛滑坚者, 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脉小弱以涩, 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 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 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 谓之解□。安卧脉盛, 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 谓之后泄。脉尺麤常热者, 谓之热中。


诸脉证十五

    脉要精微论曰: 夫脉者, 血之府也。长则气治, 短则气病, 数则烦心, 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 下盛则气胀, 代则气衰, 细则气少, 涩则心痛, 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 绵绵其去如弦绝者死。麤大者, 阴不足, 阳有余, 为热中也。 来疾去徐, 上实下虚, 为厥巅疾; 来徐去病, 上虚下实, 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受气也。有脉俱沉细数者, 少阴厥也。沉细数散者, 寒热也。浮而散者, 为眴仆。 诸浮不躁者, 皆在阳, 则为热; 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 皆在阴, 则为骨痛; 其有静者在足。数动一代者, 病在阳之脉也, 泄及便脓血。涩者, 阳气有余也; 滑者, 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 为身热无汗; 阴气有余, 为多汗身寒; 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按之至骨, 脉气少者, 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阴阳别论曰: 阴阳虚, 肠辟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


病治易难十六

    平人气象论曰: 风热而脉静, 泄而脱血脉实, 病在中脉虚, 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 命曰反四时也。

    玉机真藏论曰: 凡治病, 察其形气色泽, 脉之盛衰, 病之新故, 乃治之, 无后其时。 形气相得, 谓之可治; 色泽以浮, 谓之易已; 脉从四时, 谓之可治;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命曰易治; 形气相失, 谓之难治。色夭不泽, 谓之难已; 脉实以坚,谓之益甚; 脉逆四时, 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病热脉静, 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 病在中脉实坚, 病在外脉不实坚者, 皆难治。

    按: 此二篇之义, 如前篇言病在中脉虚者为难治, 后篇言病在中脉实坚者为难治; 前言病在外脉涩坚者为难治,后言病在外脉不实坚者为难治, 前后若乎相反, 何也? 盖实邪在中者, 脉不宜虚; 虚邪在中者, 脉不宜实也。阳邪在表者, 宜滑而软, 不宜涩而坚; 外邪方盛者, 宜实而大, 不宜虚而小也。此中各有精义, 或者以其为误, 是不达耳。


真脏脉十七

    阴阳别论曰: 脉有阴阳, 知阳者知阴, 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 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阴者, 真藏也, 见则为败, 败必死也。所谓阳者, 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 别于阴者, 知死生之期。

    玉机真藏论曰: 真肝脉至, 中外坚, 如循刀刃责责然, 如按琴瑟弦, 色青白不泽, 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 如循薏苡子累累然, 色赤黑不泽, 毛折乃死。 真肺脉至, 大而虚, 如以毛羽中人肤, 色白赤不泽, 毛折乃死。真肾脉至, 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 色黑黄不泽, 毛折乃死。真脾脉至, 弱而乍数乍疏, 色黄青不泽, 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见者, 皆死不治也。黄帝问曰: 见真脏者死, 何也? 岐伯曰: 五脏者, 皆禀气于胃, 胃者, 五脏之本也; 藏气者, 不能自致于手太阴, 必因于胃气, 乃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 精气衰也; 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 故真脏之气独见, 独见者, 病胜脏也, 故曰死。按: 此胃气即人之阳气, 阳气衰则胃气弱, 阳气败则胃气绝矣,此即死生之大本也。 所谓凡阳有五者, 即五脏之阳也, 凡五脏之气, 必互相灌濡, 故五脏之中, 必各兼五气, 此所谓二十五阳也。是可见无往而非阳气,亦无往而非胃气, 无胃气即真脏独见也, 故曰死。


关格十八
    六节藏象论曰: 人迎一盛, 病在少阳, 二盛病在太阳, 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 病在厥阴, 二盛病在少阴, 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 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本篇脉证具载关格门, 当详察之。

孕脉十九

    平人气象论曰: 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 任子也。
    阴阳别论曰: 阴搏阳别, 谓之有子。
    腹中论帝曰: 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 岐伯曰: 身有病而无邪脉也。本篇诸义,具详妇人门胎孕条中。


乳子脉二十
    通评虚实论帝曰: 乳子而病热, 脉悬小者何如? 岐伯曰: 手足温则生, 寒则死。 帝曰: 乳子中风热, 喘鸣肩息者, 脉何如? 曰: 喘鸣肩息者, 脉实大也, 缓则生,急则死。此条详义, 具载小儿本门。
景岳全书卷之四终

卷之五道集脉神章中

通一子脉义


脉神一

    脉者, 血气之神, 邪正之鉴也。有诸中必形诸外, 故血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 无病者脉必正, 有病者脉必乖。矧人之疾病, 无过表里寒热虚实,只此六字, 业已尽之。然六者之中, 又惟虚实二字为最要。盖凡以表证, 里证,寒证, 热证, 无不皆有虚实, 既能知表里寒热, 而复能以虚实二字决之,则千病万病, 可以一贯矣。且治病之法, 无踰攻补。用攻用补, 无踰虚实。 欲察虚实, 无逾脉息。虽脉有二十四名, 主病各异, 然一脉能兼诸病,一病亦能兼诸脉, 其中隐微, 大有玄秘, 正以诸脉中亦皆有虚实之变耳。言脉至此,有神存矣。倘不知要而泛焉求迹, 则毫厘千里, 必多迷误, 故予特表此义。 有如洪涛巨浪中, 则在乎牢执柁榦, 而病值危难处, 则在乎专辨虚实, 虚实得真,则标本阴阳, 万无一失。其或脉有疑似, 又必兼证兼理, 以察其孰客孰主,孰缓孰急。能知本末先后, 是即神之至也矣。


部位解二

    左寸心部也, 其候在心与心包络。得南方君火之气, 脾土受生, 肺金受制,其主神明清浊。

    右寸肺部也, 其候在肺与膻中。得西方燥金之气, 肾水受生, 肝木受制,其主情志善恶。

    右二部, 所谓上以候上也, 故凡头面, 咽喉, 口齿, 颈项, 肩背之疾, 皆候于此。

    左关肝部也, 其候在肝胆。得东方风木之气, 心火受生, 脾土受制, 其主官禄贵贱。

    右关脾部也, 其候在脾胃。得中央湿土之气, 肺金受生, 肾水受制, 其主财帛厚薄。

    右二部居中, 所以候中焦也, 故凡于□肋腹背之疾, 皆候于此。

    左尺肾部也, 其候在肾与膀胱, 大肠。得北方寒水之气, 肝木受生, 心火受制,其主阴气之寿元。

    右尺三焦部也, 其候在肾与三焦, 命门, 小肠。得北方天一相火之气, 脾土受生,肺金受制, 其主阳气之寿元。

    右二部, 所谓下以候下也, 故凡于腰腹, 阴道及脚膝之病, 皆候于此。按: 本经曰: 上竟上者, 胸喉中事; 下竟下者, 少腹腰股膝胫中事。所以脉之形见上者候上, 下者候下, 此自然之理也。自王叔和云: 心与小肠合于左寸, 肺与大肠合于右寸, 以至后人遂有左心小肠,右肺大肠之说, 其谬甚矣。夫小肠, 大肠皆下部之腑, 自当应于两尺。然脉之两尺, 左为水位, 乃真阴之舍也; 右为火位, 乃元阳之本也。 小肠属火,而火居火位, 故当配于下之右; 大肠属金, 而金水相从, 故当配于下之左, 此亦其当然也。但二肠连胃, 气本一贯, 故在<内经>亦不言其定处, 而但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 是又于胃气中, 总可察二肠之气也。然凡在下焦脏腑, 无不各具阴阳, 若欲察下部之阳者, 当总在右尺; 察下部之阴者, 当总在左尺,则尽其要矣。或问曰: 何以右尺为阳而属火? 曰尺为蛇武之乡, 而地之刚居西北, 所以手足之右强于左, 是即左阴右阳之义也。此篇尚有详论,具载<类经.求正录>中, 所当参阅。


正脉十六部三

    浮, 沉, 迟, 数, 洪, 微, 滑, 涩, 弦, 芤, 紧, 缓, 结, 伏, 虚, 实

    浮脉, 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浮脉为阳, 凡洪大芤革之属, 皆其类也。为中气虚,为阴不足, 为风, 为暑, 为胀满, 为不食, 为表热, 为喘急。浮大为伤风,浮紧为伤寒, 滑为宿食, 浮缓为湿滞, 浮芤为失血, 浮数为风热, 浮洪为狂躁。 虽曰浮为在表, 然真正风寒外感者, 脉反不浮, 但其紧数而略兼浮者, 便是表邪,其证必发热无汗, 或身有痠疼, 是其候也。若浮而兼缓, 则非表邪矣。 大都浮而有力有神者, 为阳有余, 阳有余则火必随之, 或痰见于中, 或气壅于上,可类推也。若浮而无力空豁者, 为阴不足, 阴不足则水亏之候, 或血不营心,或精不化气, 中虚可知也。若以此等为表证, 则害莫大矣。其有浮大弦硬之极,甚至四倍以上者, <内经>谓之关格, 此非有神之谓, 乃真阴虚极而阳亢无根,大凶之兆也。凡脉见何部, 当随其部而察其证, 诸脉皆然。

    沉脉, 轻手不见, 重取乃得。沉脉为阴, 凡细小, 隐伏, 反关之属, 皆其类也,为阳郁之候。为寒, 为水, 为气, 为郁, 为停饮, 为症瘕, 为胀实, 为厥逆,为洞泄。沉细为少气为寒饮, 为胃中冷, 为腰脚痛, 为□癖。沉迟为痼冷, 为精寒。 沉滑为宿食, 为伏痰。沉伏为霍乱, 为胸腹痛。沉数为内热。沉弦, 沉紧为心腹,小肠疼痛。沉虽属里, 然必察其有力无力, 以辨虚实。沉而实者, 多滞多气,故曰下手脉沉, 便知是气。气停积滞者, 宜消宜攻。沉而虚者, 因阳不达,因气不舒。阳虚气陷者, 宜温宜补。其有寒邪外感, 阳为阴蔽, 脉见沉紧而数,及有头疼身热等证者, 正属邪表, 不得以沉为里也。

    迟脉, 不及四至者皆是也。迟为阴脉, 凡代缓结涩之属, 皆其相类,乃阴盛阳亏之候。为寒, 为虚, 浮而迟者内气虚, 沉而迟者表气虚。迟在上,则气不化精, 迟在下, 则精不化气。气寒则不行, 血寒则凝滞。若迟兼滑大者,多风痰顽痹之候, 迟兼细小者, 必真阳亏弱而然。或阴寒留畜于中, 则为泄为痛; 或元气不荣于表, 则寒栗拘挛。大都脉来迟慢者, 总由元气不充, 不可妄施攻击。

    数脉, 五至六至以上, 凡急疾紧促之属, 皆其类也。为寒热, 为虚劳, 为外邪, 为痈疡。滑数,洪数者多热, 涩数, 细数者多寒。暴数者多外邪, 久数者必虚损。数脉有阴有阳。今后世相传, 皆以数为热脉, 及详考<内经>, 则但曰: 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 滑者阳气盛, 微有热。曰: 麤大者, 阴不足, 阳有余, 为热中也。曰: 缓而滑者曰热中。舍此之外, 则并无以数言热者。而迟冷数热之说,乃始自<难经>云数则为热, 迟则为寒, 今举世所宗, 皆此说也。不知数热之说, 大有谬误。何以见之? 盖自余历验以来, 凡见内热伏火等证, 脉反不数,而惟洪滑有力, 如经文所言者是也。至如数脉之辨, 大约有七, 此义失真, 以至相传遗害者, 弗胜纪矣。兹列其要者如左, 诸所未尽, 可以类推。一,外邪有数脉。凡寒邪外感, 脉必暴见紧数。然初感便数者, 原未传经, 热自何来? 所以只宜温散。即或传经日久, 但其数而滑实, 方可言热; 若数而无力者, 到底仍是阴证, 只宜温中。此外感之数, 不可尽以为热也。若概用寒凉, 无不杀人。

    虚损有数脉。凡患阳虚而数者, 脉必数而无力, 或兼细小, 而证见虚寒,此则温之且不暇, 尚堪作热治乎? 又有阴虚之数者, 脉必数而弦滑, 虽有烦热诸证,亦宜慎用寒凉, 若但清火, 必至脾泄而败。且凡患虚损者, 脉无不数, 数脉之病,惟损最多, 愈虚则愈数, 愈数则愈危, 岂数皆热病乎? 若以虚数作热数,则万无不败者矣。

  • 疟疾有数脉。凡疟作之时, 脉必紧数, 疟止之时, 脉必和缓,岂作即有火, 而止则无火乎? 且火在人身, 无则无矣, 有则无止时也。能作能止者,惟寒邪之进退耳, 真火真热, 则不然也。此疟疾之数, 故不可尽以为热。一,痢疾有数脉。凡痢疾之作, 率由寒湿内伤, 脾肾俱损, 所以脉数但兼弦涩细弱者,总皆虚数, 非热数也, 悉宜温补命门, 百不失一。其有形证多火, 年力强壮者,方可以热数论治。然必见洪滑实数之脉, 方是其证。
  • 痈疡有数脉。 凡脉数身无热而反恶寒, 饮食如常者, 或身有热而得汗不解者, 即痈疽之候也。 然疮疡之发, 有阴有阳, 可攻可补, 亦不得尽以脉数者为热证。
  • 痘疹有数脉,以邪未达也, 达则不数矣。此当以虚实大小分阴阳, 亦不得以数为热脉一,症癖有数脉。凡□腹之下有块如盘者, 以积滞不行, 脉必见数。若积久成疳,阳明壅滞, 而致口臭, 牙疳, 发热等证者, 乃宜清胃清火。如无火证,而脉见细数者, 亦不得认以为热。
  • 胎孕有数脉。以冲任气阻, 所以脉数, 本非火也。此当以强弱分寒热, 不可因其脉数,而执以黄芩为圣药。按: 以上数脉诸证, 凡邪盛者多数脉, 虚甚者尤多数脉, 则其是热非热, 从可知矣。

    洪脉, 大而实也, 举按皆有余。洪脉为阳, 凡浮芤实大之属, 皆其类也,为血气燔灼, 大热之候。浮洪为表热, 沉洪为里热, 为胀满, 为烦渴, 为狂躁,为斑疹, 为头疼面热, 为咽干喉痛, 为口疮痈肿, 为大小便不通, 为动血,此阳实阴虚, 气实血虚之候。若洪大至极, 甚至四倍以上者, 是即阴阳离绝,关格之脉也, 不可治。

    微脉, 纤细无神, 柔弱之极, 是为阴脉。凡细小虚濡之属, 皆其类也,乃血气俱虚之候。为畏寒, 为恐惧, 为怯弱, 为少气, 为中寒, 为胀满, 为呕哕,为泄泻, 为虚汗, 为食不化, 为腰腹疼痛, 为伤精失血, 为眩运厥逆。 此虽气血俱虚, 而尤为元阳亏损, 最是阴寒之候。

    滑脉, 往来流利, 如盘走珠。凡洪大芤实之属, 皆其类也, 乃气实血壅之候。 为痰逆, 为食滞, 为呕吐, 为满闷。滑大, 滑数为内热, 上为心肺, 头目,咽喉之热, 下为小肠, 膀胱, 二便之热。妇人脉滑数而经断者为有孕。 若平人脉滑而和缓, 此自营卫充实之佳兆; 若过于滑大, 则为邪热之病。 又凡病虚损者, 多有弦滑之脉, 此阴虚然也; 泻痢者, 亦多弦滑之脉,此脾肾受伤也, 不得通以火论。

    涩脉, 往来艰涩, 动不流利, 如雨沾沙, 如刀刮竹, 言其象也。涩为阴脉,凡虚细微迟之属, 皆其类也, 为血气俱虚之候。为少气, 为忧烦, 为痹痛, 为拘挛,为麻木, 为无汗, 为脾寒少食, 为胃寒多呕, 为二便违和, 为四肢厥冷。 男子为伤精, 女子为失血, 为不孕, 为经脉不调。凡脉见涩滞者, 多由七情不遂,营卫耗伤, 血无以充, 气无以畅。其在上, 则有上焦之不舒, 在下则有下焦之不运,在表则有筋骨之疲劳, 在里则有精神之短少, 凡此总属阳虚。诸家言气多血少,岂以脉之不利, 犹有气多者乎?

    弦脉, 按之不移, 硬如弓弦。凡滑大坚搏之属, 皆其类也。为阳中伏阴,为血气不和, 为气逆, 为邪胜, 为肝强, 为脾弱, 为寒热, 为痰饮, 为宿食,为积聚, 为胀满, 为虚劳, 为疼痛, 为拘急, 为疟痢, 为疝痹, 为胸□痛。 <疮疽论>曰: 弦洪相搏, 外紧内热, 欲发疮疽也。弦从木化, 气通乎肝, 可以阴,亦可以阳。但其弦大兼滑者, 便是阳邪; 弦紧兼细者, 便是阴邪。 凡脏腑间胃气所及, 则五脏俱安, 肝邪所侵, 则五脏俱病。何也? 盖木之滋生在水,培养在土。若木气过强, 则水因食耗, 土为克伤; 水耗则肾亏, 土伤则胃损; 肾为精血之本, 胃为水谷之本, 根本受伤, 生气败矣, 所以木不宜强也。 矧人无胃气曰死, 故脉见和缓者吉, 指下弦强者凶。盖肝邪与胃气不和,缓与弦强相左, 弦甚者土必败, 诸病见此, 总非佳兆。

    芤脉, 浮大中空, 按如□管。芤为阳脉, 凡浮豁弦洪之属, 皆相类也,为孤阳脱阴之候。为失血脱血, 为气无所归, 为阳无所附, 为阴虚发热,为头晕目眩, 为惊悸怔忡, 为喘急盗汗。芤虽阳脉, 而阳实无根, 总属大虚之候。

    紧脉, 急疾有力, 坚搏抗指, 有转索之状, 凡弦数之属, 皆相类也。紧脉阴多阳少,乃阴邪激搏之候, 主为痛为寒。紧数在表, 为伤寒发热, 为浑身筋骨疼痛,为头痛项强, 为欬嗽鼻塞, 为瘴为疟。沉紧在里, 为心□疼痛, 为胸腹胀满,为中寒逆冷, 为吐逆出食, 为风痫反张, 为□癖, 为泻痢, 为阴疝。 在妇人为气逆经滞, 在小儿为惊风抽搐。

    缓脉, 和缓不紧也。缓脉有阴有阳, 其义有三: 凡从容和缓, 浮沉得中者,此自平人之正脉; 若缓而滑大者多实热, 如<内经>所言者是也; 缓而迟细者多虚寒, 即诸家所言者是也。然实热者, 必缓大有力, 多为烦热,为口臭, 为腹满, 为痈疡, 为二便不利, 或伤寒温疟初愈, 而余热未清者,多有此脉。若虚寒者, 必缓而迟细, 为阳虚, 为畏寒, 为气怯, 为疼痛, 为眩晕,为痹弱, 为痿厥, 为怔忡健忘, 为食饮不化, 为骛溏飧泄, 为精寒肾冷,为小便频数。女人为经迟血少, 为失血下血。凡诸疮毒外证, 及中风产后,但得脉缓者皆易愈。

    结脉, 脉来忽止, 止而复起, 总谓之结。旧以数来一止为促, 促者为热, 为阳极; 缓来一止为结, 结者为寒, 为阴极。通谓其为气为血, 为食为痰, 为积聚, 为症瘕,为七情郁结。浮结为寒邪在经, 沉结为积聚在内, 此固结促之旧说矣。然以予之验,则促类数也, 未必热; 结类缓也, 未必寒, 但见中止者, 总是结脉。多由血气渐衰,精力不继, 所以断而复续, 续而复断, 常见久病者多有之, 虚劳者多有之,或误用攻击消伐者亦有之。但缓而结者为阳虚, 数而结者为阴虚。缓者犹可,数者更剧。此可以结之微甚, 察元气之消长, 最显最切者也。至如留滞郁结等病,本亦此脉之证应, 然必其形强气实, 而举按有力, 此多因郁滞者也。 又有无病而一生脉结者, 此其素禀之异常, 无足怪也。舍此之外, 凡病有不退,而渐见脉结者, 此必气血衰残, 首尾不继之候, 速宜培本, 不得妄认为留滞。

    伏脉, 如有如无, 附骨乃见。此阴阳潜伏, 阻隔闭塞之候。或火闭而伏,或寒闭而伏, 或气闭而伏。为痛极, 为霍乱, 为疝瘕, 为闭结, 为气逆, 为食滞,为忿怒, 为厥逆, 水气。

    凡伏脉之见, 虽与沉微细脱者相类, 而实有不同也。盖脉之伏者, 以其本有如无,而一时隐蔽不见耳。此有胸腹痛剧而伏者, 有气逆于经, 脉道不通而伏者,有偶因气脱不相接续而伏者, 然此必暴病暴逆者乃有之, 调其气而脉自复矣。 若此数种之外, 其有积困延绵, 脉本细微而渐至隐伏者, 此自残烬将绝之兆,安得尚有所伏? 常见庸人诊此, 无论久暂虚实, 动称伏脉, 而破气导痰等剂,犹然任意, 此恐其就道稽迟, 而复行催牒耳。闻见略具, 谅不至此。

    虚脉, 正气虚也, 无力也, 无神也。有阴有阳。浮而无力为血虚, 沉而无力为气虚,数而无力为阴虚, 迟而无力为阳虚。虽曰微濡迟涩之属, 皆为虚类, 然而无论诸脉,但见指下无神者, 总是虚脉。<内经>曰: 按之不鼓, 诸阳皆然, 即此谓也。 故凡洪大无神者, 即阴虚也; 细小无神者, 即阳虚也。阴虚则金水亏残, 龙雷易炽,而五液神魂之病生焉。或盗汗遗精, 或上下失血, 或惊忡不宁, 或欬喘劳热。 阳虚则火土受伤, 真气日损, 而君相化源之病生焉。或头目昏眩, 或膈塞胀满,或呕恶亡阳, 或泻痢疼痛。救阴者, 壮水之主; 救阳者, 益火之源。渐长则生,渐消则死, 虚而不补, 元气将何以复? 此实死生之关也。医不识此, 尚何望其他焉?

    实脉, 邪气实也, 举按皆强, 鼓动有力。实脉有阴有阳, 凡弦洪紧滑之属, 皆相类也,为三焦壅滞之候。表邪实者, 浮大有力, 以风寒暑湿外感于经, 为伤寒瘴疟, 为发热头痛, 鼻塞头肿, 为筋骨肢体痠疼, 痈毒等证。里邪实者, 沉实有力,因饮食七情内伤于脏, 为胀满, 为闭结, 为症瘕, 为瘀血, 为痰饮, 为腹痛, 为喘呕欬逆等证。火邪实者, 洪滑有力, 为诸实热等证。寒邪实者,沉弦有力, 为诸痛滞等证。凡其在气在血, 脉有兼见者, 当以类求。然实脉有真假, 真实者易知, 假实者易误。故必问其所因, 而兼察形证, 必得其神,方是高手。


常变四

    持脉之道, 须明常变。凡众人之脉, 有素大素小, 素阴素阳者, 此其赋自先天,各成一局也。邪变之脉, 有倏缓倏疾, 乍进乍退者, 此其病之骤至, 脉随气见也。 故凡诊脉者, 必须先识脏脉, 而后可以察病脉; 先识常脉, 而后可以察变脉。 于常脉中可察人之器局寿夭, 于变脉中可察人之疾病吉凶, 诊家大要, 当先识此。


四诊五

    凡诊病之法, 固莫妙于脉, 然有病脉相符者, 有脉病相左者, 此中大有玄理。 故凡值疑似难明处, 必须用四诊之法, 详问其病由, 兼辨其声色, 但于本末先后中,正之以理, 斯得其真。若不察此, 而但谓一诊可凭, 信手乱治,亦岂知脉证最多真假, 见有不确, 安能无误? 且常诊者, 知之犹易, 初诊者,决之甚难, 此四诊之所以不可忽也。故<难经>以切居四诊之末, 甚意深矣。 陶节菴亦曰: 问病以知其外, 察脉以知其内, 全在活法二字, 乃临证切脉之要诀也。 此义惟汪石山言之最详, 并附于后卷。


独论六

    脉义之见于诸家者, 六经有序也, 脏象有位也, 三部九候有则也, 昭然若此,非不既详且备矣。及临证用之, 则犹如望洋, 莫测其孰为要津, 孰为彼岸, 予于初年, 亦尝为此所迷者盖屡屡矣。今而熟察其故, 乃知临岐忘羊,患在不得其独耳。兹姑以部位言之, 则无不曰心肝肾居左之三部, 肺脾命居右之三部, 而按部以索脏, 按脏以索病, 咸谓病无遁情矣。故索部位者, 审之寸,则似乎病在心肺也; 审之关, 则似乎病在肝脾也; 审之尺, 又似乎病在两肾也。既无无脉之部, 又无无病之脉, 而病果安在哉? 孰是孰非, 此难言也。 再察其病情, 则有如头痛者, 一证耳, 病本在上, 两寸其应也。若以经脏言之, 则少阳, 阳明之痛, 不应在两关乎? 太阳之痛, 不应在左尺乎? 上下无分, 此难言也。又如淋遗, 一证耳, 病本在下, 尺中所主也。若气有不摄, 病在右寸矣; 神有不固, 病在左寸矣, 源流无辨, 此难言也。 诸如此类, 百病皆然, 使必欲以部位言, 则上下相关, 有不可泥也。使必欲以经脏言, 则承制相移, 有不可执也。言难尽意, 绘难尽神, 无弗然矣。 是可见诸家之所胪列者, 亦不过描摸影响, 言此失彼, 而十不得一,第觉其愈多愈繁, 愈繁愈失, 而迷津愈甚矣。故善为脉者, 贵在察神, 不在察形。 察形者, 形千形万, 不得其要; 察神者, 惟一惟精, 独见其真也。独之为义, 有部位之独也, 有脏气之独者, 有脉体之独也。部位之独者, 谓诸部无恙,惟此稍乖, 乖处藏奸, 此其独也。脏气之独者, 不得以部位为拘也, 如诸见洪者, 皆是心脉, 诸见弦者, 皆是肝脉, 肺之浮, 脾之缓, 肾之石; 五脏之中, 各有五脉, 五脉互见, 独乖者病, 乖而强者, 即本脏之有余; 乖而弱者, 即本脏之不足, 此脏气之独也。脉体之独者, 如经所云独小者病,独大者病, 独疾者病, 独迟者病, 独热者病,独寒者病, 独陷下者病, 此脉体之独也。 总此三者, 独义见矣。夫既谓之独, 何以有三? 而不知三者之独,亦总归于独小, 独大, 独疾, 独迟之类, 但得其一,而即见病之本矣。故经曰: 得一之精, 以知死生。又曰: 知其要者, 一言而终, 不知其要, 则流散无穷。正此之谓也。虽然,然独不易言也, 亦不难言也。独之为德, 为群疑之主也, 为万象之源也。其体至圆,其用至活也。欲得之者, 犹纵目于泰山之顶, 则显者显, 隐者隐, 固若易中有难也; 犹认鍼于沧海之中,则左之左, 右之右, 还觉难中有易也。然不有无岐之目, 无二之心, 诚不足以因彼之独, 而成我之独也。 故曰独不难知也, 而惟恐知独者之难其人也。独自有真也, 而又恐伪辩者假借以文其僻也。真独者,兼善成于独善; 伪独者, 毒己由于独人。独之与毒, 音虽若同,而利害则天渊矣。故并及之, 以识防于此。


上下来去至止又六

    上下来去至止, 此六字者, 深得诊家之要, 乃滑伯仁所创言者。第滑氏之说,未尽其蕴, 此中犹有精义, 余并续而悉之。盖此六字之中, 具有三候之法。 如初诊之先, 即当详审上下, 上下之义, 有升降焉, 有阴阳焉, 有脏象焉,有补泻焉; 上下昭然, 则证治条分而经济自见, 此初候之不可不明也。及诊治之后,即当详察来去, 来去之义, 或指下之和气未来, 形证之乖气未去, 此进退可别矣。 或何者为邪气渐去, 何者为生气渐来, 此消长有征矣。来去若明, 则吉凶可辨,而权衡在我, 此中候之不可不察也。再统初中之全局, 犹当详见至止。至止之义,即凡一举一动, 当料其势所必至, 一闻一见, 当思其何所底止, 知始知终,庶乎近神矣, 此末候之不可不察也。凡此六字之义, 其真诊家之纲领乎。 故余续之如此, 并附滑氏原论于后。滑氏曰: 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不明此六字, 则阴阳虚实不别也。上者为阳, 来者为阳, 至者为阳; 下者为阴,去者为阴, 止者为阴也。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 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 阴生于阳也。来者, 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肤之际, 气之升也。 去者, 自皮肤之际而还于骨肉之分, 气之降也。应曰至, 息曰止也。


胃气解七

    凡诊脉须知胃气, 如经曰: 人以水谷为本, 故人绝水谷则死, 脉无胃气亦死。又曰: 脉弱以滑, 是有胃气。又曰: 邪气来也紧而疾, 谷气来也徐而和。又曰: 五味入口,藏于胃, 以养五脏气。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 皆出于胃, 而变见于气口。 是可见谷气即胃气, 胃气即元气也。夫元气之来, 力和而缓; 邪气之至, 力强而峻。 高阳生曰: 阿阿软若杨柳, 此是脾家脉四季。即胃气之谓也。故凡诊脉者,无论浮沉迟数, 虽值诸病叠见, 而但于邪脉中, 得兼软滑徐和之象者,便是五脏中俱有胃气, 病必无害也。何也? 盖胃气者, 正气也, 病气者, 邪气也,夫邪正不两立, 一胜则一负, 凡邪气胜则正气败, 正气至则邪气退矣。 若欲察病之进退吉凶者, 但当以胃气为主。察之之法, 如今日尚和缓, 明日更弦急,知邪气之愈进, 邪愈进则病愈甚矣; 今日甚弦急, 明日稍和缓, 知胃气之渐至,胃气至则病渐轻矣。即如顷刻之间, 初急后缓者, 胃气之来也; 初缓后急者,胃气之去也。此察邪正进退之法也。至于死生之兆, 亦惟以胃气为主。夫胃气中和,王于四季, 故春脉微弦而和缓, 夏脉微钩而和缓, 秋脉微毛而和缓,冬脉微石而和缓, 此胃气之常, 即平人之脉也。若脉无胃气, 即名真脏。脉见真脏,何以当死? 盖人有元气, 出自先天, 即天气也, 为精神之父。人有胃气, 出乎后天,即地气也, 为血气之母。其在后天, 必本先天为主持; 在先天, 必赖后天为滋养,无所本者死, 无所养者亦死。何从验之? 如但弦, 但钩, 但毛, 但石之类,皆真脏也, 此以孤脏之气独见, 而胃气不能相及, 故当死也。且脾胃属土,脉本和缓, 土惟畏木, 脉则弦强。凡脉见弦急者, 此为土败木贼, 大非佳兆。 若弦急之微者, 尚可救疗, 弦急之甚者, 胃气其穷矣。


真辨八

    据脉法所言, 凡浮为在表, 沉为在里, 数为多热, 迟为多寒, 弦强为实, 微细为虚,是固然矣。然疑似中尤有真辨, 此其关系非小, 不可不察也。如浮虽属表,而凡阴虚血少, 中气亏损者, 必浮而无力, 是浮不可以概言表。沉虽属里,而凡表邪初感之深者, 寒束皮毛, 脉不能达, 其必沉紧, 是沉不可以概言里。 数为热, 而真热者未必数, 凡虚损之证, 阴阳俱困, 气血张皇, 虚甚者数必甚,是数不可以概言热。迟虽为寒, 凡伤寒初退, 余热未清, 脉多迟滑,是迟不可以概言寒。弦强类实, 而真阴胃气大亏, 及阴阳关格等证,脉必豁大而弦健, 是强不可以概言实。微细类虚, 而凡痛极气闭, 营卫壅滞不通者,脉必伏匿, 是伏不可以概言虚。由此推之, 则不止是也, 凡诸脉中皆有疑似,皆有真辨。诊能及此, 其必得鸢鱼之学者乎。不易言也! 不易言也!


从舍辨九共三条
  1. 凡治病之法, 有当舍证从脉者, 有当舍脉从证者, 何也? 盖证有真假, 脉亦有真假,凡见脉证有不相合者, 则必有一真一假隐乎其中矣。故有以阳证见阴脉者,有以阴证见阳脉者, 有以虚证见实脉者, 有以实证见虚脉者, 此阴彼阳, 此虚彼实,将何从乎? 病而遇此, 最难下手, 最易差错, 不有真见, 必致杀人。 矧今人只知见在, 不识隐微, 凡遇证之实而脉之虚者, 必直攻其证,而忘其脉之真虚也; 或遇脉之弦大而证之虚者, 亦必直攻其脉, 而忘其证之无实也。 此其故, 正以似虚似实, 疑本难明, 当舍当从, 孰知其要。医有迷途, 莫此为甚,余尝熟察之矣, 大都证实脉虚者, 必其证为假实也; 脉实证虚者, 必其脉为假实也。 何以见之? 如外虽烦热而脉见微弱者, 必火虚也; 腹虽胀满, 而脉见微弱者,必胃虚也, 虚火虚胀, 其堪攻乎? 此宜从脉之虚, 不从证之实也。其有本无烦热,而脉见洪数者, 非火邪也; 本无胀滞, 而脉见弦强者, 非内实也, 无热无胀,其堪泻乎? 此宜从证之虚, 不从脉之实也。凡此之类, 但言假实, 不言假虚,果何意也? 盖实有假实, 虚无假虚。假实者, 病多变幻, 此其所以有假也; 假虚者,亏损既露, 此其所以无假也。大凡脉证不合者, 中必有奸, 必先察其虚以求根本,庶乎无误, 此诚不易之要法也。

  2. 真实假虚之候, 非曰必无, 如寒邪内伤, 或食停气滞, 而心腹急痛,以致脉道沉伏, 或促或结一证, 此以邪闭经络而然, 脉虽若虚,而必有痛胀等证可据者, 是诚假虚之脉, 本非虚也。又若四肢厥逆, 或恶风怯寒,而脉见滑数一证, 此由热极生寒, 外虽若虚, 而内有烦热便结等证可据者,是诚假虚之病, 本非虚也。大抵假虚之证, 只此二条, 若有是实脉, 而无是实证,即假实脉也; 有是实证, 而无是实脉, 即假实证也, 知假知真, 即知所从舍矣。 近见有治伤寒者, 每以阴脉作伏脉, 不知伏脉之体, 虽细虽微, 亦必隐隐有力,亦必明明有证, 岂容任意胡猜, 以草菅人命哉! 仁者必不然也。
  3. 又有从脉从证之法, 乃以病有轻重为言也。如病本轻浅, 别无危候者, 但因见在以治其标, 自无不可,此从证也。若病关脏气, 稍见疑难, 则必须详辨虚实, 凭脉下药, 方为切当。所以轻者从证, 十惟一二; 重者从脉, 十当八九, 此脉之关系非浅也。 虽曰脉有真假, 而实由人见之不真耳, 脉亦何从假哉!

逆顺十共五条
  1. 凡内出不足之证, 忌见阳脉, 如浮洪紧数之类是也。外入有余之病, 忌见阴脉,如沉细微弱之类是也。如此之脉, 最不易治。
  2. 凡有余之病, 脉宜有力有神, 如微涩细弱而不应手者, 逆之兆也。凡不足之病,脉宜和缓柔软, 若洪大实滑浮数者, 逆也。
  3. 凡暴病脉来浮洪数实者为顺, 久病脉来微缓软弱者为顺。若新病而沉微细弱,久病而浮洪数实者, 皆为逆也。凡脉证贵乎相合, 设若证有余而脉不足,脉有余而证不足, 轻者亦必延绵, 重者即危亡之兆。
  4. 经曰: 脉小以涩, 谓之久病, 脉浮而滑, 谓之新病。故有余之病, 忌见阴脉; 不足之病, 忌见阳脉。久病忌见数脉, 新暴之病而见形脱脉脱者死。
  5. 凡元气虚败之证, 脉有微极欲绝者, 若用回阳救本等药, 脉气徐徐渐出渐复者, 乃为佳兆; 若陡然暴出,忽如复元者, 此假复也, 必于周日之后, 复脱如故, 是必不治之证。若全无渐复生意者, 自不必治。若各部皆脱, 而惟胃脉独存者,犹可冀其万一。脉要歌十一 从<权舆>改正脉有三部, 部有三候, 逐部先寻, 次宜总究。左寸心经火位, 脉宜流利洪强; 左关肝胆, 弦而且长; 尺部膀胱,沉静弥良。右寸肺金之主, 轻浮充畅为宗; 脾胃居于关部, 和缓胃气常充; 右尺三焦连命, 沉滑而实则隆。四时相代, 脉状靡同。秋微毛而冬石,春则弦而夏洪。滑而微浮者肺恙, 弦中兼细者脾殃。心病则血衰脉小, 肝证则脉弦且长。大而兼紧, 肾疾奚康? 寸口多弦, 头面何曾舒泰? 关前若紧,胸中定是症殃。急则风上攻而头痛, 缓则皮顽痹而不昌。微是厥逆之阴, 数为亏损之阳。滑则痰涎而胸膈气壅, 涩缘血少而背膊疼伤。沉是背心之气,洪乃胸□之妨。若夫关中, 缓则饮食必少, 滑实胃火煎熬, 小弱胃寒逆冷, 细微食少膨胀。卫之虚者涩候, 气之滞者沉当。左关微涩兮血少,右关弦急兮过劳。洪实者血结之瘀, 迟紧者脾冷之殃。至如尺内, 洪大则阴虚可凭, 或微或涩, 便浊遗精。弦者腹痛, 伏者食停。滑兮小腹急胀,妇则病在月经。涩兮呕逆翻胃, 弦强阴疝血崩。紧兮小腹作痛, 沉微必主腰疼。紧促形于寸, 此气满于心胸; 紧弦见于关, 斯痛攻乎腹。两寸滑数兮,呕逆上奔; 两关滑数兮, 蚘虫内啮。心胸留饮, 寸口沉潜; 脐腹成症, 关中促结。左关弦紧兮, 缘筋脉之拘挛; 右关沉滑兮,因食积之作孽。脉有浮沉迟数, 诊有提纲大端。浮而无力为虚, 有力为邪所搏。浮大伤风兮浮紧伤寒, 浮数虚热兮浮缓风涎。沉缓滑大兮多热,沉迟紧细兮多寒。沉健须知积滞, 沉弦气病淹淹。沉迟有力, 疼痛使然。迟弦数弦兮, 疟寒疟热之辨; 迟滑洪滑兮, 胃冷胃温之愆。数而有痛, 恐发疮疡; 若兼洪滑, 热甚宜凉。 阴数阴虚必发热, 阳数阳强多汗黄。脉有七情之伤, 而为九气之列。怒伤于肝者, 其脉促而气上冲; 惊伤于胆者,其气乱而脉动掣。过于喜者伤于心, 故脉散而气缓; 过于思者伤于脾, 故脉短而气结。忧伤于肺兮, 脉必涩而气沉; 恐伤于肾兮,脉当沉而气怯。若脉促而人气消, 因悲伤而心系挈。 伤于寒者脉迟, 其为人也气收; 伤于热者脉数, 其为人也气泄。脉体须明, 脉证须彻。浮为虚而表显,沉乃实而里决。滑是多痰, 芤因失血。 濡散总因虚而冷汗, 弦紧其为寒而痛切。洪则躁烦, 迟为冷别。缓则风而顽木, 实则胀而秘结。涩兮血少而寒,长兮痫而又热。短小元阳必病, 坚强患乎满急。伏因痛痹伏藏, 细弱真元内伤。结促惟虚断续, 代云变易不常。紧急或缘泻痢, 紧弦症痞相妨。数则心烦,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 下盛则气胀。大是血虚之候, 细为气少之恙。浮洪则外证推测, 沉弦为内疾斟量。阳芤兮吐立至, 阴芤兮下血须防。盛滑则外疼可别,实紧则内痛多伤。 弱小涩弦为久病, 滑浮数疾是新殃。沉而弦紧, 癖内痛; 脉来缓滑, 胃热宜凉。长而滑大者酒病, 浮而缓豁者湿伤。坚而疾者为癫,迟而伏者必厥。 洪大而疾则发狂, 紧滑而细为呕哕。脉洪而疾兮, 因热结以成痈; 脉微而涩兮, 必崩中而脱血。阴阳皆涩数, 知溲屎之艰难; 尺寸俱虚微,晓精血之耗竭。 脉见危机者死, 只因指下无神。不问何候, 有力为神。按之则隐, 可见无根。盖元气之来, 力和而缓; 邪气之至, 力强而峻。弹石硬来即去,解索散乱无绪, 屋漏半日而落, 雀啄三五而住, 鱼翔似有如无, 虾游进退难遇。更有鬼贼, 虽如平类, 土败于木, 真弦可畏, 是亦危机, 因无胃气。 诸逢此者, 见几当避。宜忌歌十二 伤寒病热兮, 洪大易治而沉细难医; 伤风欬嗽兮, 浮濡可攻而沉牢当避。肿胀宜浮大, 颠狂忌虚细。下血下痢兮,浮洪可恶; 消渴消中兮, 实大者利。霍乱喜浮大而畏微迟, 头疼爱浮滑而嫌短涩。肠澼脏毒兮, 不怕沉微; 风痹足痿兮, 偏嫌数急。身体中风, 缓滑则生; 腹心作痛, 沉细则良喘急浮洪者危, 欬血沉弱者康。脉细软而不弦洪, 知不死于中恶; 脉微小而不数急, 料无忧于金疮。吐血鼻兮, 吾不喜其实大; 跌扑损伤兮, 吾则畏其坚强。痢疾身热而脉洪, 其灾可恶; 湿病体烦而脉细, 此患难当。水泻脉大者可怪, 亡血脉实者不祥。病在中兮脉虚为害,病在外兮脉涩为殃。腹中积久而脉虚者死, 身表热甚而脉静者亡。死脉歌十三 出<权舆>雀啄连来三五啄, 屋漏半日一点落, 鱼翔似有又如无, 虾游静中忽一跃,弹石硬来寻即散, 搭指散乱为解索。寄语医家仔细看, 六脉一见休下药。

景岳全书卷之五终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