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丛书、全书类 > 景岳全书
编号:215521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明集杂证谟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二心集杂证谟
http://www.100md.com theQi

呕吐


经义

至真要大论曰: 诸痿喘呕, 皆属于上。 诸逆冲上, 皆属于火。 诸呕吐酸, 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

脉解篇曰: 太阴所谓食则呕者, 物盛满而上溢, 故呕也。 少阴所谓呕欬上气喘者, 阴气在下, 阳气在上, 诸阳气浮, 无所依从, 故呕欬上气喘也。

经脉篇曰: 足太阴之脉, 挟咽, 连舌本, 散舌下, 其支者, 复从胃, 别上膈, 注心中。 是动则病舌本强, 食则呕, 胃脘痛, 腹胀善噫。 足厥阴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

举痛论曰: 寒气客于肠胃, 厥逆上出, 故痛而呕也。

六元正纪大论曰: 少阳所至, 为呕涌。 厥阴所至, 为□痛呕泄。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胆病者, 善太息, 口苦, 呕宿汁。 肝脉缓甚为善呕。 肾脉微缓为洞, 洞者, 食不化, 下嗌还出。

四时气篇曰: 善呕, 呕有苦, 长太息, 心中憺憺, 恐人将捕之, 邪在胆, 逆在胃, 胆液泄则口苦, 胃气逆则呕苦, 故曰呕胆。

刺禁论曰: 刺中胆, 一日半死, 其动为呕。

诊要经终论曰: 太阴终者, 腹胀闭不得息, 善噫, 善呕, 呕则逆, 逆则面赤。

五味论曰: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变呕。


论证共四条
  1. 呕吐一证, 最当详辨虚实。 实者有邪, 去其邪则愈; 虚者无邪, 则全由胃气之虚也。 所谓邪者, 或暴伤寒凉, 或暴伤饮食, 或因胃火上冲, 或因肝气内逆,或以痰饮火气聚于胸中, 或以表邪传里, 聚于少阳, 阳明之间, 皆有呕证, 此皆呕之实邪也。 所谓虚者, 或其本无内伤, 又无外感, 而常为呕吐者, 此既无邪,必胃虚也。 或遇微寒, 或遇微劳, 或遇饮食少有不调, 或肝气微逆, 即为呕吐者, 总胃虚也。 凡呕家。 虚实皆以胃气为言, 使果胃强脾健, 则凡遇食饮,必皆运化, 何至呕吐? 故虽以寒热饥饱, 大有所伤, 亦不能动, 而滋略有所触, 便不能胜, 使非胃气虚弱, 何以若此? 此虚实之原, 所当先察,庶不致误治之害。
  2. 凡胃气本虚, 而或停滞不行者, 是又虚中有实, 不得不暂从清理, 然后可以培补。 又或虽有停滞,而中气虚困不支者, 是又所急在虚, 不得不先顾元气, 而略兼清理。 此中本末先后, 自有确然之理, 所以贵知权也。
  3. 呕家虽有火证详列后条, 然凡病呕吐者, 多以寒气犯胃, 故胃寒者十居八九, 内热者十止一二, 而外感之呕,则尤多寒邪, 不宜妄用寒凉等药。 使非真有火证而误用之, 胃强者犹或可支, 胃弱者必遭其虐。 观刘河间曰: 胃膈热甚则为呕, 火气炎上之象也。 此言过矣。 若执而用之, 其害不小, 又孙真人曰: 呕家圣药是生姜, 此的确之见也, 胜于河间远矣。
  4. 仲景曰: 伤寒呕多, 虽有阳明证, 不可攻之。 此但以伤寒为言也。 然以余之见, 则不但伤寒,而诸证皆然。 何也? 盖杂证呕吐, 尤非伤寒之比, 其在伤寒, 则犹有热邪, 但以热在上焦, 未全入腑, 则下之为逆, 故不可下也。 若杂证之呕吐,非胃寒不能化, 则脾虚不能运耳。 脾胃既虚, 其可攻乎? 且上下之病气或无涉, 而上下之元气实相依, 此呕吐之所以不可攻者, 正恐病在上而攻其下,下愈虚则上愈困耳。 .

虚呕证治共三条
  1. 凡胃虚作呕者, 其证不一, 当知所辨。 若胃脘不胀者, 非实邪也。 胸膈不痛者, 非气逆也。 内无热躁者, 非火证也。 外无寒热者, 非表邪也。 无食无火而忽为呕吐者, 胃虚也; 呕吐无常而时作时止者, 胃虚也; 食无所停而闻食则呕者, 胃虚也; 气无所逆而闻气则呕者, 胃虚也; 或身背, 或食饮, 微寒即呕者, 胃虚也; 或吞酸, 或嗳腐, 时若恶心兀兀然, 泛泛然, 冷咽靡宁者, 胃虚也; 或因病误治, 妄用克伐寒凉,本无呕而致呕者, 胃虚也; 或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食入中焦而不化者, 胃虚也; 食入下焦而不化者, 土母无阳, 命门虚也。 凡此虚证, 必皆宜补,是固然矣。 然胃本属土, 非火不生, 非暖不化, 是土寒者, 即土虚也, 土虚者, 即火虚也。 故曰, 脾喜暖而恶寒, 土恶湿而喜燥。 所以东垣<脾胃论>特着温补之法, 盖特为胃气而设也, 庸可忽哉。 第在河间, 则言呕因胃火, 是火多实也。 兹余言呕因胃寒, 是寒多虚也。 一热一寒,若皆失中和之论, 不知呕因火者, 余非言其必无, 但因火而呕者少, 因寒而呕者多耳; 因胃实而呕者少, 因胃虚而呕者多耳。 不得不有此辨。
  2. 虚呕之治, 但当以温胃补脾为主, 宜人参理中汤为正治。 或温胃饮, 圣术煎, 参姜饮之类, 亦可酌用。 或黄芽丸尤为最妙。 若胃口寒甚者, 宜附子理中汤, 或四味回阳饮, 或一□丹主之。 若虚在阴分, 水泛为痰而呕吐者, 宜金水六君煎。 虚甚者宜理阴煎,或六味回阳饮。 若久病胃虚不能纳谷者, 俱当以前法酌治之。 若胃气微虚而兼痰者, 宜六君子汤主之。
  3. 凡中毒而吐者, 当察其所中者何物。 盖中热毒而吐者, 宜解以苦寒之剂; 中阴寒之毒而吐泻不止者,宜解以温热之剂; 若因吐泻而脾肾致虚者, 非大加温补不可。 此证有中寒毒吐泻治按在后, 当并阅之。 .

实呕证治共九条 . .
  1. 凡实邪在胃而作呕者, 必有所因, 必有见证。 若因寒滞者, 必多疼痛; 因食滞者, 必多胀满; 因气逆者, 必痛胀连于□肋; 因火郁者, 必烦热燥渴,脉洪而滑; 因外感者, 必头身发热, 脉数而紧。 如无实证实脉, 而见呕吐者, 切不可以实邪论治。
  2. 实邪犯胃而作呕者, 其证有三: 一以食饮寒凉, 或误食性寒生冷等物, 致伤胃气, 因而作呕者,若果寒滞未散而兼胀兼痛者, 宜温中行滞, 以大小和中饮, 神香散, 或二陈汤加姜桂之类主之。 或和胃饮亦佳。 一以阴寒气令, 或雨水沙气, 及水土寒湿之邪犯胃,因而作呕作泄, 若寒滞未散而或胀或痛者, 宜温中散寒, 以平胃散, 神香散, 加减二陈汤, 除湿汤, 局方四七汤, 大七香丸之类主之。 一以风寒外感, 或伤寒,或痎疟, 凡邪在少阳, 表邪未解, 而渐次入里, 所以外为寒热, 内为作呕。 盖少阳之经, 下胸中贯膈而然, 此半表半里证也。 治宜解表散寒, 以柴陈煎,小柴胡汤, 正柴胡饮之类主之。 若微呕微吐者, 邪在少阳; 若大呕大吐者, 此又邪在阳明, 胃家病也。 宜二陈汤, 或不换金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之类主之。 若胃虚兼寒者, 惟理中汤, 温胃饮之类为宜。
  3. 饮食伤胃而作呕者, 如果留滞未消, 而兼胀痛等证, 宜大和中饮, 排气饮, 神香散之类主之,或启脾丸亦可酌用。 如食已消而呕未止者, 宜温胃饮主之。
  4. 火在中焦而作呕者, 必有火证火脉, 或为热渴, 或为燥烦, 脉必洪数, 吐必涌猛, 形气声色, 必皆壮丽。 若察其真有火邪, 但降其火, 呕必自止。 火微兼虚者, 宜<外台>黄芩汤, 或半夏泻心汤。 火甚者, 宜抽薪饮, 或大小分清饮。 若暑热犯胃, 多渴多呕,气虚烦燥, 而火有不清者, 竹叶石膏汤。 若热甚呕吐不止, 而火在阳明, 兼头痛者, 白虎汤, 或太清饮, 或六一散。 若冒暑呕吐而火不甚者, 宜香薷饮,或五物香薷饮。 此有胃火治按在后。
  5. 痰饮留于胸中, 或寒湿在胃, 水停中脘作呕吐者, 宜和胃二陈煎, 苓术二陈煎, 或小半夏加茯苓汤,橘皮半夏汤之类, 皆可酌用。
  6. 气逆作呕者, 多因郁怒, 致动肝气, 胃受肝邪, 所以作呕。 然胃强者未必易动, 而易动者多因胃虚。 故凡治此者, 必当兼顾胃气, 宜六君子汤, 或理中汤主之。 若逆气未散, 或多胀满者, 宜二陈汤, 或橘皮半夏汤之类主之, 或神香散亦佳。
  7. 疟痢作呕者, 其在疟疾, 则以表邪内陷, 凡邪在少阳, 阳明, 太阴者, 皆能作呕, 但解去表邪, 呕必自止。 其在痢疾之呕, 则多因胃气虚寒。 盖表非寒邪, 无以成疟; 里非寒邪, 无以成痢。 而病不知本, 尚何医云? 二证方论, 具载本门。
  8. 朝食午吐, 午食晚吐, 或朝食暮吐, 详后反胃门。
  9. 一方, 治呕吐之极, 或反胃, 粥汤入胃即吐, 垂死者, 用人参二两, 水一升, 煮四合, 热服。 日再进。 兼以人参煮粥食之, 即不吐。 .

吐蚘凡吐蚘者, 必因病而吐蚘, 非因蚘而致吐也。 故不必治其蚘, 而但治其所以吐, 则蚘自止矣。 有因胃火而吐蚘者, 以内热之甚, 蚘无所容而出也。 但清其火, 火清而蚘自静。 轻者抽薪饮, 甚者万应丸之属是也。 有因胃寒而吐蚘者, 以内寒之甚, 蚘不能存而出也, 但温其胃, 胃暖而蚘自安。 仲景乌梅丸之属是也。 有因胃虚无食而吐蚘者, 以仓廪空虚, 蚘因求食而上出也, 此胃气大虚之候, 速宜补胃温中, 以防根本之败。 如温胃饮, 理中汤,圣术煎之属是也。 以上三者, 固皆治蚘之法。 然蚘有死者, 有活者。 若吐死蚘, 则但治呕如前可也。 若活蚘上出不已, 则不得不有以逐之。 盖蚘性畏酸畏苦,但加乌梅为佐使, 则蚘自伏也。 若胃实火盛者, 可加苦楝根, 或黄连亦善。 其有未尽者, 俱详列诸虫本门, 及后条吐蚘治按中。
治呕气味论

凡治胃虚呕吐, 最须详审气味。 盖邪实胃强者, 能胜毒药, 故无论气味优劣, 皆可容受。 惟胃虚气弱者,则有宜否之辨, 而胃虚之甚者, 则于气味之间, 关系尤重。 盖气虚者, 最畏不堪之气, 此不见腥臊耗散之气不能受, 即微香微郁并饮食之气, 亦不能受,而其他可知矣。 胃弱者, 最畏不堪之味, 此非惟至苦极劣之味不能受, 即微咸微苦并五谷正味, 亦不能受, 而其他可知矣。 此胃虚之呕, 所以最重气味,使或略有不投, 则入口便吐, 终无益也。

故凡治阳虚呕吐等证, 则一切香散咸酸辛味不堪等物,悉当以已意相测, 测有不妥, 切不可用, 但补其阳, 阳回则呕必自止, 此最确之法, 不可忽也。 余尝见一沈姓者, 素业医, 极多劳碌, 且年及四旬,因患癫疝下坠, 欲提使上升, 自用盐汤吐法, 不知胃虚畏咸, 遂致吐不能止, 汤水皆呕, 如此者一日一夜, 忽又大便下黑血一, 二碗, 而脉则微渺如毛,几如将绝。 此盖吐伤胃气, 脾虚之极, 兼以盐汤走血, 故血不能摄, 从便而下。 余令速用人参, 姜附等剂, 以回垂绝之阳, 庶乎可疗。 忽又一医至, 曰: 皆属火也。 大便下血, 亦因火也, 尚堪用参附乎? 宜速饮童便, 则呕可愈而血亦止矣。 其人以为有理, 及童便下咽, 即呕极不堪名状, 呕不止而命随继之矣。 鸣呼! 夫以胃强之人, 亦且闻尿欲呕, 况呕不能止, 而复可加以尿乎? 此不惟死者堪怜, 而妄用若此者, 尚敢称医, 诚可恶可恨也, 故笔之于此,并以征气味之证。 又别有气味治按, 在小儿门呕吐条中, 所当参酌。 .


述古共五条
  1. 王太仆曰: 内格呕逆, 食不得入, 是有火也; 病呕而吐, 食入反出, 是无火也。
  2. <金匮要略>曰: 先呕却渴者, 此为欲解。 先渴却呕者, 为水停心下, 此属饮家。 呕家本渴, 今反不渴者, 以心下有支饮故也, 此属支饮。 问曰: 病人脉数, 数为热, 当消谷引食, 而反吐者, 何也? 曰: 以发其汗, 令阳微, 膈气虚, 脉乃数, 数为客热, 不能消谷, 胃中虚冷故也。 脉弦者,虚也, 胃气无余, 朝食暮吐, 变为胃反。 寒在于上, 医反下之, 今脉反弦, 故名曰虚。 病人欲吐者, 不可下之。 呕而胸满者, 茱萸汤主之。 呕而吐涎沫, 头痛者, 茱萸汤主之。 呕而肠鸣, 心下痞者, 半夏泻心汤主之。 干呕而利者, 黄芩半夏生姜汤主之。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 小半夏汤主之。 呕吐而病在膈上, 后思水者, 解, 急与之。 思水者, 猪苓散主之。 呕而脉弱, 小便复利, 身有微热, 见厥者难治, 四逆汤主之。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胃反呕吐者, 大半夏汤主之。 食已即吐者, 大黄甘草汤主之。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茯苓泽泻汤主之。 干呕吐逆, 吐涎沫者,半夏干姜散主之。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 似呕不呕, 似哕不哕, 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 生姜半夏汤主之。 干呕哕, 若手足厥者, 橘皮汤主之。
  3. 朱丹溪曰: 胃中有热, 膈上有痰者, 二陈汤加炒山栀, 黄连, 生姜。 有久病呕者, 胃虚不纳谷也, 用人参, 生姜, 黄耆, 白术, 香附之类。 呕吐, 朱奉议以半夏, 橘皮, 生姜为主。 刘河间谓呕者, 火气炎上, 此特一端耳。 有痰膈中焦, 食不得下者。 有气逆者。 有寒气郁于胃口者。 有食滞心肺之分, 新食不得下而反出者。 有胃中有火与痰而呕者。 呕吐药忌瓜蒌, 杏仁, 桃仁, 萝卜子, 山栀, 皆能作吐。 肝火出胃, 逆上呕吐者,抑青丸。 夏月呕吐不止, 五苓散加姜汁。 吐虫, 用炒锡灰, 槟榔末, 米饮服。 胃中有热者, 二陈汤加姜, 芩, 连。 恶心有热, 有痰, 有虚,皆用生姜入药。
  4. 薛立斋曰: 若脾胃气虚, 而胸膈不利者, 用六君子汤壮脾土, 生元气。 若过服辛热之剂, 而呕吐噎膈者, 用六君子加芎, 归, 益脾土以抑阴火。 胃火内格, 而饮食不入者, 用六君子加苓, 连, 清热养胃。 若病呕吐, 食入而反出者, 用六君子加木香, 炮姜, 温中补脾。 若服耗气之剂, 血无所生,而大便燥结者, 用四君子加芎, 归, 补脾生血。 若火逆冲上, 食不得入者, 用四君子加山栀, 黄连, 清热养血。 若痰饮阻滞, 而食不得入者,用六君子加木香, 山栀, 补脾化痰。 若脾胃虚寒, 饮食不入, 或入而不化者, 用六君子加木香, 炮姜, 温补脾胃, 更非慎房劳, 节厚味, 调饮食者,不治, 年高无血者, 亦不治。
  5. 徐东皋曰: 胃虚呕吐, 恶食不思食, 兼寒者恶寒, 或食久还吐, 或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脉迟而微涩,此皆虚寒者也, 宜藿香安胃散, 理中汤, 甚者, 丁香煮散温补。 胃中郁热, 饮食积滞而呕者, 则恶食恶寒, 烦闷膈满, 或渴喜凉, 闻食则吐, 服药亦吐,脉洪大而数, 此皆实热者也, 宜竹茹汤, 麦门冬汤清之。 若食积多者, 用二陈加神□, 麦芽, 黄连, 保和丸之类消导之。

中寒毒吐泻胀满新按

凡胃寒者, 多为呕吐, 而中寒毒者,又必吐而兼泻。 余在燕都, 尝治一吴参军者, 因见鲜蘑菇肥嫩可爱, 令庖人贸而羹之, 以致大吐大泻, 延彼乡医治之, 咸谓速宜解毒, 乃以黄连, 黑豆, 桔梗,甘草, 枳实之属连进之, 而病益甚, 遂至胸腹大胀, 气喘, 水饮皆不能受, 危窘已甚, 延救于余, 投以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 附子, 茯苓之类。

彼疑不敢用, 曰: 腹胀气急口干如此, 安敢再服此药。 乃停一日, 而病愈剧若朝露矣。 因而再恳, 与药如前, 彼且疑且畏, 决别于内阃曰: 必若如此,则活我者此也, 杀我者亦此也, 余之生死, 在此一举矣。 遂不得已含泪吞之。 一剂而呕少止, 再剂而胀少杀, 随大加熟地黄, 以兼救其泻亡之阴,前后凡二十余剂, 复元如故。 彼因问曰: 余本中毒致病, 乡人以解毒而反剧, 先生以不解毒而反愈者, 何也? 余曰: 毒有不同, 岂必如黄连, 甘, 桔之类,乃司解耶? 即如蘑菇一物, 必产于深坑枯井, 或沉寒极阴之处乃有之, 此其得阴气之最盛, 故肥白最嫩也。 公中此阴寒之毒, 而复解以黄连之寒, 其谓之何? 兹用姜附, 非所以解寒毒乎? 用人参, 熟地, 非所以解毒伤元气乎? 然则彼所谓解毒者, 适所以助毒, 余所谓不解毒者, 正所已解毒也。 理本甚明,而人弗能辨。 凡诸病之误治者, 无非皆此类耳。 公顿首愀然叹曰: 信哉! 使非吾丈, 几为含冤之魄矣。 祈寿诸梓, 以为后人之鉴云。

胃火上冲呕吐新按一,金宅少妇, 宦门女也, 素任性, 每多胸□痛, 及呕吐等证, 随调随愈。 后于秋尽时, 前证复作, 而呕吐更甚, 病及两日, 甚至厥脱不省, 如垂绝者再。 后延予至, 见数医环视金云: 汤饮诸药, 皆不能受, 入口即呕, 无策可施。 一医云: 惟用独参汤, 庶几可望其生耳。 余因诊之, 见其脉乱数甚,而且烦热躁扰, 莫堪名状, 意非阳明之火, 何以急剧若此? 乃问其欲冷水否, 彼即点首, 遂与以半盅, 惟此不吐, 且犹有不足之状, 乃复与一盅, 稍觉安静。

余因以太清饮投之, 而犹有谓: 此非伤寒, 又值秋尽, 能堪此乎? 余不与辨, 及药下咽, 即酣睡半日, 不复呕矣。 然后以滋阴轻清等剂, 调理而愈。 大都呕吐多属胃寒, 而复有火证若此者。 经曰: 诸逆冲上, 皆属于火, 即此是也。 自后凡见呕吐, 其有声势涌猛, 脉见洪数, 证多烦热者, 皆以此法愈之,是又不可不知也。


吐蚘新按

胡宅小儿, 年甫三岁, 偶因饮食不调, 延幼科诊治, 所用之药, 无非清火化滞等剂, 因而更损胃气,反致呕吐溏泄, 复加清利, 遂致吐蚘。 初止数条, 渐至数十条, 细如灯草, 甚至成团搅结而出, 早晚不绝, 所下者亦如之。 羸困至极, 求治于予,因与温胃饮二, 三剂, 其虫朝夕不止, 其多如故。 初不识其何所从来, 而神化之速, 一至如此。 乃翁切恳曰: 止此一儿, 死生在公矣。 万望先逐此虫,虫不尽则病日甚, 其能生乎? 予弗之听, 但以前药倍加人参, 仍加附子, 二, 三剂而呕吐渐稀, 泻亦随止。 泻止后, 乃以理阴煎, 温胃饮出入, 间用十余日,而虫渐少, 一月余而饮食进, 肌肉生, 复元如故矣。 其翁积诚称谢, 因问曰: 小豚之病, 诚然危矣, 今何以不治虫, 不治呕泄, 而三者俱愈, 可闻教乎? 予曰: 公之所畏者, 虫也。 予之所畏者, 胃气也。 且凡逐虫之药, 无有不伤胃气者。 向使胃气再伤, 非惟不能逐虫, 而命必随之矣, 其害孰甚? 故保生之权,全在知本知末, 但使脾胃日强, 则拔去化虫之源, 而三病同归一得矣, 尚何虫泻之敢横哉! 闻者叹服, 因祈着按于此。

又一王宅少妇, 年未二旬, 素喜瓜果生冷,因常病心腹疼痛, 每发必数日不食。 后及二旬之外, 则每发必至吐蚘, 初吐尚少, 自后日甚日多, 每吐必一, 二十条, 每发必旬日不食。 所经诸医, 但知攻虫,旋去旋生, 百药不效。 予为诊视脉证, 并察病因, 知其伤于生冷, 以致脾胃虚寒, 阴湿气聚, 故为此证。 使不温养脾胃, 以杜寒湿化生之源, 而但事攻虫,虫去复生, 终无济也。 因制温脏丸与之, 药未完而病随愈矣。 后因病愈而少年任意, 仍耽生果, 旧病复作, 再制丸服, 乃得全愈。 观此二证, 如前之小儿,乃因凉药伤脾, 所以生虫。 后之女人, 乃因生果伤胃, 所以生虫。 可见阴湿内淫而脾胃虚寒, 是即生虫之由。 故凡治虫之法, 但察其别无疳热等证者,悉当以温补脾胃为主。


呕吐论列方

二陈汤和一。 附子理中汤热二。 四君子汤补一。 温胃饮新热五。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神香散新和二十。 黄芽丸新热二一。 参姜饮新热八。 和胃饮新和五。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橘皮汤和十一, 热五六。 一□丹新热二二。 苓术二陈煎新和四。 理中汤热一。 理阴煎新热三。 加减二陈汤和二。 六君子汤补五。 圣术煎新热二五。 四逆汤热十四。 四味回阳饮新热一。 启脾丸和八六。 平胃散和十七。 五苓散和一八二。 和胃二陈煎新和三。 除湿汤和一七七。 排气饮新和六。 茱萸汤热一三七。 猪苓散和一二五。 半夏干姜散热五三。 万应丸攻九九。 六一散寒百十二。 五物香薷饮和百七十。 太清饮新寒十三。 抽薪饮新寒三。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 抑青丸寒一四九。 大半夏汤和十。 半夏泻心汤寒二八。 小分清饮新和十。 大和中饮新和七。 竹叶石膏汤寒五。 正柴胡饮新散六。 麦门冬汤寒四四。 大黄甘草汤攻十三。 不换金正气散和二一。 黄芩半夏生姜汤和十六。 生姜半夏汤热五二。 竹茹汤和一二二。 保和丸小三五。 茯苓泽泻汤热七四。 香薷饮和一六九。 白虎汤寒二。 藿香安胃散热七一。 黄芩汤和一九八。 柴陈煎新散九。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小半夏汤和八。 大分清饮新寒五。 <局方>四七汤和九七。 小和中饮新和八。 小柴胡汤散十九。 仲景乌梅丸和三二三。 丁香煮散热六一。 大七香丸和一三一。 小半夏茯苓汤和九。 温脏丸新热二四。


论外备用方

独参汤补三五。 参苓白术散补五四。 五味异功散补四。 大建中汤补二五寒呕。 二术二陈汤和四吐清水。 治中汤热十中气不和。 葛花解酲汤和一二四。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寒滞。 保和汤和一四七散邪顺气。 陈皮汤和百二十和胃。 橘半胃苓汤和一九一和胃。 胃爱散热七十虚寒滞。 甘露汤热七三和胃。 丁香温中汤热十一和胃。 倍术丸热百四饮呕。 养胃汤热六九虚寒气滞。 理中化痰丸热九虚痰。 八味理中丸热七虚寒。 参术汤补四十参附汤补三七。 <金匮>大建中汤补二三寒上冲。 香砂六君汤补七。 益黄散和十九脾寒气滞。 茯苓半夏汤和十二水气呕。 青州白丸子和百十二。 槟榔煎和二三六寒湿瘴。 丁香半夏丸和一二九寒痰。 六和汤和一二七和胃。 旋复花汤散八三风痰呕。 理中加丁香汤热四中寒。 丁附散热六二胃寒。 安脾散热六七冷痰饮。 丁香茯苓汤热六三温中行滞。 补脾汤热六八虚滞。 养正丹热一八八气壅不降。 五味沉附汤热百十六胃寒。 吴茱萸汤热一三八头痛呕。 橘皮干姜汤热五五胃寒呕。 甘草干姜汤热五四脾寒。 草豆蔻汤热七六调气。 胡椒理中汤热六虚寒。 七味人参丸热七二虚寒。 藿香安胃散热七一寒滞。 丁香柿蒂散热六四胃寒。

霍乱


经义

经脉篇曰: 足太阴厥气上逆, 则霍乱。 气交变大论曰: 岁土不及, 民病飧泄, 霍乱。 六元正纪大论曰: 不远热则热至, 热至则身热, 吐下霍乱。 太阴所至, 为中满, 霍乱, 吐下。 土郁之发, 为呕吐, 霍乱。


论证共三条
  1. 霍乱一证, 以其上吐下泻, 反复不宁, 而挥霍撩乱, 故曰霍乱。 此寒邪伤脏之病也。 盖有外受风寒, 寒气入脏而病者; 有不慎口腹, 内伤食饮而病者; 有伤饮失饱, 饥时胃气已伤, 过饱食不能化而病者; 有水土气令寒湿伤脾而病者; 有旱潦暴雨, 清浊相混, 误中沙气阴毒而病者。 总之, 皆寒湿伤脾之证。 邪在脾胃, 则中焦不能容受, 故从上而出, 则为吐, 从下而出, 则为泻。 且凡邪之易受者, 必其脾气本柔, 而既吐既泻,则脾气不无更虚矣。 故凡治霍乱者, 必宜以和胃健脾为主。 健者, 培补之谓, 因其邪气已去, 而胃气受伤, 故非培补不可也。 和者, 谓和之谓, 以其胃气虽伤,而邪犹未尽, 故非察其邪正, 而酌为调和不可也。 若其寒少滞多, 则但以温平之剂调之可也。 若滞因于寒, 则非温热之剂不能调也。 而诸家有言为火者,谓霍乱之病, 多在夏秋之间, 岂得为之伤寒乎? 吁! 谬亦甚矣。 不知夏秋之交, 正多脏寒之病。 盖一以盛暑将杀, 新凉初起, 天人易气, 寒之由也。 一以酷暑当令, 生冷不节, 疾病因时寒之动也。 人以夏秋之外热易见, 而脏腑之内寒难见, 故但知用热远热, 而不知用寒远寒, 见之浅陋, 多有如此,所以多以致误也。 学者于此, 当熟察之。
  2. 转筋霍乱证, 以其足腹之筋, 拘挛急痛, 甚至牵缩阴丸, 痛迫小腹, 最为急候。 此足阳明,厥阴气血俱伤之候也。 观河间曰: 转筋, 经云反戾也。 热气燥烁于筋, 则挛瘈而痛。 火主燔灼燥动故也。 或以为寒客于筋者, 误也。 盖寒邪虽主于收引,然止为厥逆禁固, 屈伸不便, 安得为转筋也? 所谓转者, 动也。 阳动阴静, 热证明矣。 丹溪亦曰: 转筋属血热。 余谓此二子之言, 总属一偏之见, 不可从也。 试以<内经>质之, 不有曰: 经筋之病, 寒则反折筋急, 热则筋弛纵不收。 此转筋者, 谓非反折筋急之病乎? 而何以谓之热也? 夫所谓转者, 以其坚强急痛,有如扭转之状, 是谓转筋。 今西北方以转字作去声者, 即其义也。 而河间曰: 转者动也, 则不为强矣。 且凡患转筋者, 必于大吐大泻之后, 乃有此证,未闻于吐泻之前, 而先见转筋者也。 若转于吐泻之前, 而谓之火, 犹可云因火而病也; 既转于吐泻之后, 则上下皆已火去, 岂因吐泻而反生火耶? 又何以吐泻之前火不转耶? 河间其何以解之? 盖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 主润宗筋, 此证以阳明血气骤损, 筋急而然, 本非火也。 观无择陈氏曰: 转筋者,以阳明养宗筋, 属胃与大肠, 今暴吐下, 津液顿亡, 外感四气, 内伤七情, 攻闭诸脉, 枯削于筋, 宗筋失养, 必致挛缩, 甚则卵缩舌卷, 为难治。 此说始为切当。 若从河间而作火治, 能无误乎? 余故曰不可从也。
  3. 夏秋新凉之交, 或疾风暴雨, 或乍寒乍暖之时, 此皆阴阳相驳之际, 善养生者, 最于此时宜慎。 凡外而衣被, 内而口腹, 宜增则增, 宜节则节, 略为加意, 则却疾亦自不难。 其或少有不调, 而为微寒所侵, 则霍乱吐泻, 搅肠腹痛, 疟痢之类,顷刻可至。 此其所忽者微, 而所害者大也。 且膏梁与藜藿不同, 薄弱与强壮回异, 矧强者犹不可恃强, 而弱者顾可以忘弱耶? 此自珍者之不可忽也。 .

论治共七条.
  1. 霍乱初起, 当阴阳扰乱, 邪正不分之时, 惟宜以姜盐淡汤, 徐徐与之, 令其徐饮徐吐, 或以二陈汤探吐之,则吐中自有发散之意。 必俟滞浊大出, 胃气稍定, 乃察其有无泄泻, 有无胀满, 有无呕恶, 以辨邪正虚实, 然后随其证而调理之, 自无不愈者。 但于吐泻扰乱之后, 胃气未清, 邪气未净之时, 凡一切食饮之类, 宁使稍迟, 切不可急与粥汤, 以致邪滞复聚, 则为害不小也, 不可不慎。 亦不可妄用凉药。
  2. 霍乱初起, 胃口不清, 邪气未净, 或胀或痛而呕恶不止, 察其邪甚于上者, 宜和胃饮, 神香散, 或平胃散,择而用之。 邪甚于下者, 宜五苓散, 胃苓汤, 或苓术二陈煎之类主之。
  3. 霍乱无胀无痛而但呕恶不宁者, 此脾胃受伤, 虚寒证也。 若胃气微虚兼滞者, 宜 六君子汤, 或温胃饮主之。 若但虚无滞者, 宜理中汤, 或五君子煎主之。 若虚而无寒者, 止用四君子汤, 或五味异功散亦可。 若虚在阴分, 水中无火, 因泻而呕恶不已, 胸腹膨膨者,必用理阴煎, 或去当归加人参主之。 若吐利四肢拘急, 脉沉而迟, 此脾肾证也, 宜四君子加姜, 附, 厚朴, 或理阴煎主之。
  4. 霍乱杂证, 凡霍乱后身热不退, 脉数无汗者, 宜酌其虚实, 于前治法中加柴胡主之。 寒邪甚者, 宜用麻黄。 吐利, 脉浮, 自汗者, 宜四君子加桂枝主之。 吐利, 头痛, 身热而渴者, 宜五苓散。 吐利因于过食, 或瓜果生冷, 以致食留不化, 遂成痞隔霍乱者, 宜大,小和中饮, 或六和汤主之。 若生冷寒胜者, 宜加炮姜, 肉桂, 吴茱萸之类。 <元戎>曰: 太阴证霍乱者, 理中加橘红, 名治中汤。 若吐下心腹作痛,手足逆冷, 理中去白术加熟附子, 名四顺汤。 若吐利后转筋者, 理中加火煆石膏一两。
  5. 转筋腹痛者, 因胃气暴伤, 以致阳明, 厥阴血燥筋挛而然, 法当养血温经, 乃为正治。 若邪滞未清者,先宜和胃饮加肉桂, 木瓜主之。 若气虚者, 宜四君子汤加当归, 肉桂, 厚朴, 木瓜之类。 阴虚少血者, 宜理阴煎加肉桂, 木瓜主之。 又治转筋法,男子以手挽其阴, 女子以手揪两乳, 此<千金>法也。
  6. 干霍乱证, 最为危候。 其证则上欲吐而不能出, 下欲泻而不能行, 胸腹搅痛, 胀急闷乱, 此必内有饮食停阻,外有寒邪闭遏。 盖邪浅者, 易于行动, 故即见吐利; 邪深者, 阴阳格拒, 气道不通, 故为此证。 若不速治, 多致暴死。 宜先用盐汤探而吐之, 一以去其滞隔,一以通其清气, 但使清气得升, 然后浊气得降, 从泻而出, 斯不致害。 药以温中, 散滞, 破气等剂, 庶乎胃气可舒, 而邪随以散, 宜排气饮加减主之,或神香散, 或局方七气汤, 亦可酌用。 向余荆人患此, 几致不救, 有治按在腹痛门。
  7. 霍乱之后, 多有烦渴者, 此以吐利亡津, 肾水干涸, 故渴欲饮水, 势所必然。 但宜温暖调脾, 以止吐泻,脾气得和, 渴将自止。 或以独参汤徐徐与之, 最妙法也。 其有本以阳脏, 而因泻亡阴, 或见火盛喜冷, 内热脉洪者, 宜益元散, 或竹叶石膏汤之类,甘凉以济之, 亦无不可。 .

述古共三条
    仲景曰: 霍乱头痛发热, 身疼痛, 热多欲饮水者, 五苓散主之。 寒多不欲水者, 理中丸主之。 若脐上筑者, 肾气动也, 去术加桂四两。 此下即理中汤加减法。 吐多者, 去术加生姜三两。 下多者, 还用术。 悸者, 加茯苓二两。 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 腹中痛者, 加入参足前成四两半。 寒者, 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 腹满者, 去术加附子一枚。 服汤后, 如食, 须饮热粥一升许, 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 当消息和解其外, 宜桂枝汤小和之。 吐利汗出, 发热恶寒, 四肢拘急, 手足厥冷者, 四逆汤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 下利清谷, 内寒外热, 脉微欲绝者, 四逆汤主之。 吐已下断, 汗出而厥, 四肢拘急不解, 脉微欲绝者,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吐利发汗, 脉平, 小烦者, 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巢氏病源>曰: 霍乱吐泻, 皆由温凉不调, 阴阳淆混, 二气相干, 致脾胃受伤, 变为霍乱。 寒气客于脾则泻, 客于胃则吐。 亦由饮酒食肉腥脍,生冷过度, 或因坐卧湿地, 当风取凉, 使风冷之气归于三焦, 传于脾胃, 脾胃得冷, 水谷不消, 皆成霍乱。

    陈无择曰: 霍乱者, 心腹卒痛, 呕吐下利, 憎寒壮热, 头痛眩晕, 先心痛则先吐, 先腹痛则先泻, 心腹俱痛则吐利并作, 其至转筋入腹, 霍乱恶证,无越于斯。 盖阴阳反戾, 清浊相干, 阳气暴升, 阴气顿坠, 阴阳痞膈, 上下奔逸。 治之惟宜温煖, 更详别三因以调之。 外因诸风, 则恶风有汗,伤寒则恶寒无汗, 冒湿则重着, 伤暑则热烦。 内因九气所致, 郁聚痰涎, 痞膈不通, 遂致满闷, 随其胜复, 必作吐利。 不内外因, 或诸饱食脍炙,恣饮乳酪冰脯, 寒浆旨酒, 胃既□胀, 脾脏停凝, 内郁必发, 遂成吐利, 当从不内外因也。 .


鍼灸法

刺委中穴出血, 或刺十指头出血, 皆是良法。 今西北人凡病伤寒, 热入血分而不解者 , 悉刺两手, 膕中出血, 谓之打寒。 盖寒随血去, 亦即红汗之类也。 故凡病受寒霍乱者, 亦宜此法治之。 今东南人有刮沙之法, 以治心腹急痛, 盖使寒随血聚, 则邪达于外而脏气始安, 此亦出血之意也。

霍乱吐泻不止, 灸天枢, 气海, 中脘四穴, 立愈。

霍乱危急将死, 用盐填脐中, 灸二七壮, 立愈。

转筋,十指拘挛不能屈伸, 灸足外踝骨尖上七壮。 .


霍乱论列方

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六君子汤补五。 小和中饮新和八。 神香散新和二十。 和胃饮新和五。 胃苓汤和百九十。 四逆汤热十四。 理阴煎新热三。 六和汤和一二七。 益元散寒百十二。 桂枝汤散九。 苓术二陈煎新和四。 竹叶石膏汤寒五。 大和中饮新和七。 二陈汤和一。 平胃散和十七。 温胃饮新热五。 五苓散和一八二。 理中汤热一。 独参汤补三五。 排气饮新和六。 理中丸热一。 五味异功散补四。 <局方>七气汤和五十。 四逆加猪胆汁汤热十六。 .


论外备用方
    .

    人参散和一二六胃寒。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风寒。 治中汤热十中气不和。 木瓜汤热八二转筋。 姜附汤热三二厥冷转筋。 霍乱三方热八四。 缩脾饮和一七三暑毒。 丁香散和一二八气逆。 吴茱萸汤热一三八阴暑。 大顺散热七七寒湿。 冷香汤热八一生冷滞。 干霍乱二方热八六。 养正丹热一八八气壅滞。 四顺附子汤热九六阴寒。 <千金>霍乱方热八五。 诃子散热八三老幼皆宜。 冷香饮子热八十阴暑。 附子粳米汤热七九四逆干呕。

.

恶心嗳气 . . . . . . . .


经义

宣明五气篇曰: 五气所病, 心为噫。 脉解篇曰: 太阴所谓上走心为噫者, 阴盛而上走于阳明, 阳明络属心, 故曰上走心为噫也。

经脉篇曰: 足太阴病, 则舌本强, 食则呕, 胃脘痛, 腹胀善噫, 得后与气, 则快然如衰。

口问篇曰: 人之噫者, 何气使然, 曰: 寒气客于胃, 厥逆从下上散, 复出于胃, 故为噫。

阴阳别论曰: 二阳一阴发病, 主惊骇, 背痛, 善噫, 善欠, 名曰风厥。

痹论曰: 心痹者, 脉不通, 烦则心下鼓, 暴上气而喘, 嗌干善噫。

三部九候论曰: 若有七诊之病, 其脉候亦败者死矣, 必发哕噫。

至真要大论曰: 岁厥阴在泉, 风淫所胜, 民病膈咽不通, 食则呕, 腹胀善噫, 得后与气, 则快然如衰, 身体皆重。 太阳司天, 寒淫所胜,民病胸□胃脘不安, 面赤目黄, 善噫嗌干, 甚则色炱, 渴而欲饮, 病本于心。 少阴之复, 燠热内作, 外为浮肿, 为哕噫。

四时刺逆从论曰: 刺五脏, 中心一日死, 其动为噫。

诊要经终论曰: 太阴终者, 腹胀闭不得息, 善噫善呕。 .


恶心证治共三条
  1. 内经无恶心之说, 凡呕吐证, 即其类也。 经义详见本文。 恶心证, 胃口泛逆兀兀不宁之病。 凡恶心欲吐, 口必流涎, 咽之不下, 愈咽愈恶而呕吐继之, 亦有不呕吐而时见恶心者。 然此虽曰恶心, 而实胃口之病,非心病也。 此证之因, 则有寒, 有食, 有痰饮, 有秽气, 有火邪, 有阴湿伤胃, 或伤寒疟痢诸邪之在胃口者, 皆得有之。 若欲察之, 但当察其虚实寒热,则尽之矣。 盖实邪恶心者, 邪去则止, 其来速, 去亦速。 虚邪恶心者, 必得胃气大复, 其病方愈。 且此证惟虚寒者十居八九, 即有实邪呕恶者,亦必其脾气不健, 不能运化而然。 此所以凡治恶心者, 必当知其实中有虚, 勿得妄行攻击, 而胃气不可不顾也。
  2. 虚寒恶心, 其证最多。 若非猝暴而常见, 或形气不足之辈, 悉以胃气弱也。 故凡治此者, 多宜以温补为主。 若脾胃微虚生痰, 或兼吞酸嗳腐, 欬嗽恶心者, 宜六君子汤。 若脾肾虚寒, 痰滞欬嗽而恶心者, 金水六君煎。 若脾胃虚寒, 或太阴自利腹痛, 呕吐恶心者,温胃饮, 或理中汤, 圣术煎。 若脾肾虚寒, 上下不能运行, 或胀满, 或呕吐, 或伤寒阴证, 寒邪深入三阴, 而恶心呕吐不止者, 理阴煎或温胃饮。
  3. 实邪恶心, 以一时邪滞犯胃, 得吐则滞去, 滞去则恶心自解。 若有余邪, 如法治之。 若恶心多痰及风寒欬嗽, 或伤生冷, 或饮酒过多, 脾胃不和者, 二陈汤或橘皮半夏汤。 若脾胃多滞, 或寒湿伤脾恶心者, 平胃散。 若胃寒多滞,或伤生冷, 或寒痰不清, 吞酸胀满恶心者, 和胃饮, 或和胃二陈煎。 若受秽浊寒邪, 胀满腹痛恶心者, 调气平胃散。 若感冒暑热, 火盛烦燥恶心,仲景竹叶石膏汤。 若中药毒, 或诸毒而恶心者, 速宜于诸毒门求法治之。

嗳气证治共三条
  1. 嗳气者, 即<内经>之所谓噫也。 此实脾胃之气滞, 起自中焦而出于下焦。 故经曰: 上走心为噫也。 据丹溪曰: 嗳气以胃中有痰有火。 愚谓此说, 未必皆然。 盖嗳气多由滞逆, 滞逆多由气不行, 气逆不行者, 多寒少热, 可皆谓之火耶? 故凡人之饮食太饱者, 多有此证, 及饮食不易消化者, 亦有此证, 但太饱作嗳者, 此系实滞, 治宜行气化食。 食不消化时, 多虚闷作嗳者, 此系胃气虚寒,治宜温补。 若痰火作嗳者, 亦或有之, 但停痰必以胃弱, 胃弱多因无火, 此当详辨脉证而酌治之也。
  2. 治嗳之法, 凡胃虚兼滞而作嗳者, 宜十味保和汤, 或枳壳散。 若胃寒气滞作嗳者, 和胃煎。 若胃寒生痰,呕恶嗳气者, 宜和胃二陈煎。 若胃气虚寒, 饮食难化, 时常虚饱嗳气者, 宜温胃饮, 或养中煎, 理中汤。 若脾肾虚寒, 命门不煖, 阴邪不降, 则寒滞上焦,而痞满嗳气者, 理阴煎加减治之。
  3. 丹溪曰: 嗳气以胃中有痰有火, 宜用半夏, 南星, 香附, 软石膏, 栀子或汤或丸服。 按此治,必真有火邪者, 乃可用, 否则恐滞于中而嗳愈甚。

.


恶心论列方

理中汤热一。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理阴煎新热三。 和胃二陈煎新和三。 和胃饮新和五。 枳壳散和一四六。
十味保和汤和一四八。 温胃饮新热五。 圣术煎新热二五。 养中煎新热四。 二陈汤和一。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平胃散和十七。 六君子汤补五。 调气平胃散和十八。 竹叶石膏汤寒六。 .


论外备用方

胃爱散热七一。 香砂六君子汤补七。 祛痰丸和百三。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终

. . . . . . . . . . . . .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

吞酸


经义

至真要大论曰: 诸呕吐酸, 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 少阳之胜, 呕酸善饥。 .


辨证共五条
  1. 吐酸一证, 在河间言其为热, 在东垣言其为寒, 夫理有一定, 奚容谬异若此? 岂理因二子可以易乎? 必二子于理有一悖耳, 此余之不能无言者, 乃以东垣为是, 而以河间为非也。 何以见之? 盖河间之说, 实本<内经>。 经曰: 诸呕吐酸, 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 故河间<病机>悉训为火, 而甚以主寒者为非。 不知<内经>此论, 乃以运气所属, 概言病应, 非以呕吐注泄, 皆为内热病也。 如果言热, 则何以又曰: 寒气客于肠胃, 厥逆上出, 故痛而呕也? 又曰: 太阳之复, 心胃生寒, 胸中不和, 唾出清水, 及为哕噫。 此言呕吐之有寒也, 岂皆热耶? 又曰: 太阳之胜,寒入下焦, 传为濡泄。 此言泄泻之有寒也, 岂亦热耶? 由此观之, 则其处言热, 而彼复言寒, 岂非自相矛盾, 能无谬乎。 不知<内经>之理, 圆通详悉,无不周备, 故有此言其常而彼言其变者, 有此言其顺而彼言其逆者, 有此篇未尽而足之他论者, 有总言所属而详言所病者。 此<内经>之玄, 所以不易穷也。 故凡善观此者, 务宜悟其源流, 察其分合, 其博也必烛其为千为万; 其约也必贯其总归一理。 夫如是, 斯足称明眼人矣。 倘不能会其巅末, 而但知管测一班,又乌足以尽其妙哉? 矧复有不明宗旨, 悖理妄谈, 谬借经文, 证己偏见者, 尚难枚举, 无暇辨也。 兹因二子之论, 故并及之, 而再悉于左, 观者其加政焉。
  2. 辨河间吐酸之论为非。 据河间曰: 酸者, 肝木之味也。 由火盛制金, 不能平木, 则肝木自甚, 故为酸也。 如饮食热则易于酸矣。 或言吐酸为寒者, 误也。 所以妄言为寒者, 但谓多伤生硬粘滑, 或伤冷物而为噫酸吞酸, 故俗医主于温和脾胃, 岂知经言: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故凡内伤冷物者, 或即阴胜阳而为病寒者, 或寒热相击而致肠胃阳气怫郁而为热者, 亦有内伤生冷而及病热, 得大汗热泄身凉而愈也。 若久喜酸而不已,则不宜温之, 宜以寒药下之, 后以凉药调之, 结散热去则气和也。 凡此皆河间之说, 余每见之, 未尝不反复切叹。 观其所言病机, 则由火及金, 由金及木,由木及脾, 所以为酸, 若发微谈理, 果可转折, 如此则指鹿为马, 何患无辞。 惟其执以为热, 故不得不委屈若此。 若余言其为寒, 则不然也。 夫酸本肝木之味,何不曰火衰不能生土, 则脾气虚而肝邪侮之, 故为酸也。 岂不于理更为明切, 而何以曲折强解有若是乎。 又若<内经>所言人之伤于寒也, 则为病热, 此言伤寒证,寒邪在表则为三阳之发热, 及其传里, 则为阳明之内热。 岂以内伤冷物而亦云病热者耶? 又岂有内伤冷物而可以汗解者耶? 即以气血强盛之人, 偶伤生冷, 久留不去,而郁为热者, 此以郁久化热, 或亦有之, 岂果因生冷而反热耶。 矧<内经>本以外感言, 而河间引以证内伤, 谬亦甚矣。 此不惟大害轩歧之旨, 而致后人执以藉口,其害又将何如也。
  3. 辨东垣吐酸之论为是。 据<发明>曰: <内经>言诸呕吐酸, 皆属于热, 此上焦受外来客邪也,胃气不受外邪故呕。 仲景以生姜, 半夏治之。 以杂病论之, 呕吐酸水者, 甚则酸水浸其心, 其次则吐出酸水, 令上下牙酸涩不能相对, 以大辛热药疗之必减也。 酸味者, 收气也。 西方肺金旺也, 寒水乃金之子, 子能令母实, 故用大咸热之剂泻其子, 以辛热为之佐而泻肺之实, <病机>作热攻之, 误矣。 盖杂病醋心,浊气不降, 欲为中满, 寒药岂能治之乎? 此东垣之说也, 余谓其最为得理。 但其立言太讳, 如云收气及西方金旺, 水为金子等义, 人有未达, 每多忽之。 即在丹溪, 亦曰: 东垣不言外得风寒, 而作收气立说, 欲泻肺金之实, 又谓寒药不可治酸, 而用安胃汤, 加减二陈汤, 俱犯丁香, 且无治热湿郁积之法,为未合经意也。 因考丹溪治法则用茱连丸, 二陈汤, 且曰, 宜用炒吴茱萸, 顺其性而折之, 乃反佐之法也, 必用黄连为君以治之, 此丹溪之意, 亦主于热,正与东垣相反, 而欲以芩, 连治吐酸, 则不可不辨也。 故余以东垣之说, 请为之疏焉。 夫所谓收气者, 金气也, 即秋气也。 <内经>曰: 秋气始于上。 盖阴盛之渐, 必始于秋, 以阳气之将退也; 寒肃之渐, 必始于上, 以阳气之日降也。 其云金旺者, 非云肺气之充实, 正言寒气之有余也。 其云子令母实者,以寒在上焦, 则收气愈甚, 故治用咸热等剂, 以泻其子, 亦无非扶阳抑阴之道最切当也。 丹溪未达其意, 而反以非之, 抑又何也。 即如丁香, 气味辛爽无毒,凡中焦寒滞, 气有不顺者, 最其所宜, 又何至以犯字相戒, 而使后人畏之如虎耶? 盖丹溪但知丁香不可犯, 而不知黄连, 黄芩又岂吞酸证所宜轻犯者哉? 然说虽如此, 而说有未尽, 则云寒云热, 犹不无疑, 谨再竟其说如左。
  4. 吐酸证, 诸言为热, 岂不各有其说? 在刘河间则曰: 如饮食热则易酸矣。 在载原礼则曰: 如谷肉在器,湿热则易为酸也。 又有相传者曰: 观之造酒者, 凉作则甘, 过热则酸, 岂非酸由热乎? 诸说如此, 宛然可信, 而欲人不从不可得也。 凡诸似是而非者,正以此类。 譬之射者, 但能不离于前后左右, 便云高手。 不知犯此四字, 尚足以言射乎? 而诸家之说, 亦犹是耳。 何以见之? 盖察病者, 当察以理; 察理者,当察以真。 即如饮食之酸由乎热, 似近理矣, 然食在釜中, 使能化而不能酸者, 此以火力强而速化无留也。 若起置器中, 必久而后酸, 此停积而酸,非因热而酸也。 尝见水浆冷积既久, 未有不酸者, 此岂热耶? 因不行也。 又云造酒者, 热作则酸, 亦似近理, 然必于二, 三日之后, 郁热不开, 然后成酸,未有热作及时而遂致酸者。 且人之胃气, 原自大热, 所以三餐入胃, 俱能顷刻消化, 此方是真阳火候之应。 若如造酒者, 必待竟日而后成, 则日不再餐,胃气能无惫乎? 若必如冷作之不酸, 方云无火, 则饮食之化, 亦须旬日, 此其胃中阳气, 不已竭乎? 是可见胃气本宜暖, 稍凉不可也。 酒瓮本宜疏,郁闷不可也。 故酒瓮之化, 亦安能如胃气之速? 而胃气之健, 又安可同酒瓮之迟乎? 此其性理相悬, 奚啻十倍? 有不待辨也明矣。 且人之饮食在胃, 惟速化为贵。 若胃中阳气不衰, 而健运如常, 何酸之有? 使火力不到, 则其化必迟; 食化既迟, 则停积不行而为酸为腐, 此酸即败之渐也。 故凡病吞酸者, 多见饮食不快。 自食有不快, 必渐至中满痞隔泻泄等证。 岂非脾气不强, 胃脘阳虚之病? 而犹认为火, 能无误乎? 余向在燕都, 尝治一缙绅患此而求治者, 余先以寒, 彼执为热,坚持造酒之说, 以相问难, 莫能与辨, 竟为芩, 连之属所毙, 而终不能悟, 岂非前说之误之也耶? 亦可哀矣! 余故曰: 人之察理, 贵察其真; 若见理不真,而疑似固执, 以致酿成大害者, 无非此类。 此似是而非之谈, 所以不可不辨也。
  5. 吞酸之与吐酸, 证有三种, 凡喉间嗳噫, 即有酸水如醋浸心, 嘈杂不堪者, 是名吞酸, 即俗所谓作酸也。 此病在上脘最高之处, 不时见酸而泛泛不宁者是也。 其次则非如吞酸之近, 不在上脘而在中焦胃脘之间, 时多呕恶, 所吐皆酸, 即名吐酸, 而渥渥不行者是也。 又其次者, 则本无吞酸吐酸等证, 惟或偶因呕吐所出, 或酸或苦, 及诸不堪之味, 此皆肠胃中痰饮积聚所化, 气味每有浊恶如此, 此又在中脘之下者也。 但其顺而下行, 则人所不觉, 逆而上出, 则喉口难堪耳。 凡此三者, 其在三者, 其在上中二脘者, 则无非脾胃虚寒, 不能运化之病, 治此者, 非温不可,其在下脘偶出者, 则寒热俱有, 但当因证以治其呕吐, 呕吐止则酸苦无从见矣。 虽然, 此亦余之论证, 故不得不曲尽其说。 若以实理言之, 则凡胃强者,何暇及于酸苦? 其有酸苦者, 必其停积不行而然。 此宜随证审察, 若无热证热脉可据, 而执言湿中生热, 无分强弱, 惟用寒凉, 则未有不误者也。 .

论治共七条
  1. 治吞酸吐酸, 当辨虚实之微甚, 年力之盛衰。 实者可治其标, 虚者必治其本。
  2. 凡胃气未衰, 年质壮盛, 或寒或食, 偶有所积而为酸者, 宜用行滞温平之剂, 以二陈汤, 平胃散,和胃饮之类主之。 中气微寒者, 宜加减二陈汤, 或橘皮汤, 甚者宜温胃饮。 气微虚者, 宜藿香安胃散。 此皆治标之法也。
  3. 脾胃气虚, 及中年渐弱, 而饮食减少, 时见吞酸吐酸者, 惟宜温补脾胃, 以理中汤, 温胃饮,圣术煎之类主之, 切不可用清凉消耗等药。 若虚在阴分, 下焦不暖, 而水邪上泛为酸者, 宜用理阴煎最妙。
  4. 丹溪曰: 治酸必用吴茱萸, 顺其性而折之, 乃反佐之法也。 不知此实正治, 非顺性也。 盖其性热,最能暖中下二焦; 其味辛苦, 最能胜酸涩之味, 谓之反佐, 见之过矣。
  5. 用黄连为君, 以治吐酸, 乃丹溪之法也。 观其治案, 有一人酸块自胸直上咽喉, 甚恶, 以黄连浓煎, 冷,候酸块欲上, 与数点饮之即下。 盖味苦沉降, 故酸得苦而即下, 此亦扬汤止沸之法耳。 若年壮气强, 偶有所积, 及酒湿不行, 而酸楚上泛者, 或用此法,未必即伤胃气, 而亦可坠引下行, 即权宜用之, 亦无不可, 然终非治本之道也。 若气体略有虚弱, 及内伤年衰之辈, 而患吐酸者, 必不可妄用芩连再残阳气,虽暂得苦降之力, 而胃气愈伤, 则病必日甚而无可为矣。
  6. 呕吐清水, 古法以二术二陈汤, 或六君子汤, 本皆正治之法, 然余尝治水泛为饮者, 觉自脐下上冲,而吐水不竭, 以理阴煎治之, 其妙如神。 故此三方, 皆宜酌用。
  7. 凡肌表暴受风寒, 则多有为吞酸者, 此其由息而入, 则脏气通于鼻; 由经而入, 则脏俞系于背,故凡寒气一入, 则胃中阳和之气, 被抑不舒, 所以滞浊随见, 而即刻见酸, 此明系寒邪犯胃也。 今以讹相传者, 皆云肌表得风寒, 则内热愈郁,而酸味刺心, 何其谬也。 夫因郁成热者, 必以渐久而成, 或一日, 或二日, 然后郁而为热也。 今凡受寒吞酸者, 无不随寒而酸, 见在即刻,岂即刻便成郁热耶? 惟其非热, 所以却之之法, 亦惟肌表宜温暖, 药剂宜香燥, 此自寒者热之之正治。 而说者必欲执言为热, 故尔强解。 所谓道在迩而求诸远。 凡属谬妄者, 何非此类?

述古

薛立斋曰: 吐酸吞酸, 大略不同, 吐酸者湿中生热, 吞酸者虚热内郁, 皆属脾胃虚寒, 中传末证。 故<内经>以为火者, 指其病形而言也,东垣以为胃寒者, 指其病本而言也。 凡患此者, 先当辨其吞吐而治, 以固本元为主, 若服寒凉, 复伤胃气, 则实实虚虚者矣。 复审其脾气虚而饮食不能输化,浊气不能下降者, 须用六君子汤补养脾胃为主, 少佐越鞠丸以清中。 故东垣先生云: 邪热不杀谷。 若误认为实热, 而妄用寒凉, 必变败证。 .


吞酸论列方

二陈汤和一。 六君子汤补五。 和胃新和五。 圣术煎新热二五。 理阴煎新热三。 橘皮汤和十一。 藿香安胃散热七一。 平胃散和十七。 温胃饮新热五。 加减二陈汤和二。 理中汤热一。 二术二陈汤和四。 越鞠丸和一五四。 .


论外备用方

术丸和百十宿食。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寒滞。 安脾散热六七胃寒。 倍术丸热百四饮。 沉香降气散和四十气滞。 茱连丸寒一五三湿热。 丁香茯苓汤热六三温胃行滞。 .

反胃


论证

反胃一证, 本属火虚。 盖食入于胃, 使果胃暖脾强, 则食无不化, 何至复出? 今诸家之论, 有谓其有痰者, 有谓其有热者。 不知痰饮之留, 正因胃虚; 而完谷复出, 岂犹有热? 观王太仆曰: 内格呕逆, 食不得入, 是有火也; 病呕而吐, 食入反出, 是无火也。 此一言者, 诚尽之矣。 然无火之由,则犹有上中下三焦之辨, 又当察也, 若寒在上焦, 则多为恶心, 或泛泛欲吐者, 此胃脘之阳虚也。 若寒在中焦, 则食入不化, 每食至中脘, 或少顷或半日复出者,此胃中之阳虚也。 若寒在下焦, 则朝食暮吐, 或暮食朝吐, 乃以食入幽门, 丙火不能传化, 故久而复出, 此命门之阳虚也。 故凡治此者, 使不知病本所在,混行猜摸, 而妄祈奏效, 所以难也。 .


论治共七条
    . . . .
  1. 治反胃之法, 当辨其新久及所致之因, 或以酷饮无度, 伤于酒湿, 或以纵食生冷, 败其真阳; 或因七情忧郁,竭其中气, 总之, 无非内伤之甚, 致损胃气而然。 故凡治此者, 必宜以扶助正气, 健脾养胃为主。 但新病者胃气犹未尽坏, 若果饮食未消, 则当兼去其滞; 若有逆气未调, 则当兼解其郁; 若病稍久, 或气体禀弱之辈, 则当专用温补, 不可标本杂进, 妄行峻利, 开导, 消食, 化痰等剂, 以致重伤胃气,必致不起也。
  2. 虚在上焦, 微寒呕恶者, 惟姜汤为最佳, 或橘皮汤亦可。 若气虚为寒所侵, 而恶心呕食者,宜黄芽丸或橘皮干姜汤之类主之。 若寒痰胜者, 宜小半夏汤, 或大半夏汤之类主之。
  3. 虚在中焦, 而食入反出者, 宜五君子煎, 理中汤, 温胃饮, 圣术煎之类主之。 若胃虚甚者, 宜四味回阳饮,或黄芽丸主之。 若兼寒痰者, 宜六君子汤, 或理中化痰丸之类主之。 或水泛为痰者, 宜金水六君煎主之。 若胃不甚寒, 而微虚兼滞者, 宜五味异功散主之。
  4. 虚在下焦, 而朝食暮吐, 或食入久而反出者, 其责在阴, 非补命门以扶脾土之母, 则火无以化, 土无以生,亦犹釜底无薪, 不能腐熟水谷, 终无济也。 宜六味回阳饮, 或人参附子理阴煎, 或右归饮之类主之。 此屡用之妙法, 不可忽也。
  5. 反胃初起, 而气体强壮者, 乃可先从清理, 如二陈汤, 橘皮半夏汤之类, 皆可清痰顺气。 平胃散,不换金正气散, 五苓散之类, 皆可去湿去滞。 半夏干姜散, 仲景吴茱萸汤, 橘皮汤之类, 皆可去寒。 然此惟真有邪滞, 乃可用之。 若病稍久而胃气涉虚者,则非所宜。
  6. 反胃证, 多有大便闭结者, 此其上出固因下之不通也。 然下之不通, 又何非上气之不化乎? 盖脾胃气虚,然后治节不行, 而无以生血, 血涸于下, 所以结闭不行, 此真阴枯槁证也。 必使血气渐充, 脏腑渐润, 方是救本之治, 若徒为目前计, 而推之逐之,则虽见暂通而真阴愈竭矣。 故治此之法, 但见其阴虚兼寒者, 宜以补阳为主, 而大加当归, 肉苁蓉, 韭汁, 姜汁之属, 阴虚兼热者, 宜以补阴为主, 而加乳汁,童便, 酥油, 蜂蜜, 豕膏诸血之属。 然此等证治, 取效最难, 万毋欲速, 非加以旬月功夫, 安心调理, 不能愈也! 其有粪如羊矢,或年高病此者,尤为难治。
  7. 反胃由于酒湿伤脾者, 宜葛花解醒汤主之。 若湿多成热, 而见胃火上冲者, 宜黄芩汤, 或半夏泻心汤之类主之。

述古共三条
  1. 仲景曰: 病人脉数, 数为热, 当消谷引食, 而反吐者, 何也? 师曰: 以发其汗, 令阳微, 膈气虚, 脉乃数,数为客热, 不能消谷, 胃中虚冷故也。 脉弦者, 虚也, 胃气无余, 朝食暮吐, 变为胃反。 寒在于上, 医反下之, 今脉反弦, 故名曰虚。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 涩则伤脾, 脾伤则不磨, 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宿食不化, 名曰胃反。 脉紧而涩, 其病难治。
  2. <巢氏病源>曰: 营卫俱虚, 气血不足,停水积饮在胃脘则脏冷, 脏冷则脾不磨, 脾不磨则宿食不化, 其气逆而成反胃也。 则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心下牢大如杯, 往来寒热。 甚者食已即吐,其脉紧而弦, 紧则为寒, 弦则为虚, 虚寒相搏, 故食已则吐, 名为反胃。
  3. 戴原礼曰: 翻胃证, 血虚者, 脉必数而无力。 气虚者, 脉必缓而无力。 气血俱虚者, 则口中多出沫,但见沫大出者, 必死。 有热者脉数而有力, 有痰者脉滑数, 二者可治。 血虚者, 四物为主。 气虚者, 四君子为主。 热以解毒为主, 痰以二陈为主。

简易方

一方: 用甘蔗汁二分, 姜汁一分, 和匀, 每服半碗或一碗, 日三服, 则止。

一方: 用人参。 见呕吐门。 .


灸法

上脘, 中脘, 下脘各二七壮, 天枢三七壮。 .


反胃论列方

理中汤热一。 橘皮干姜汤热五五。 黄芽丸新热二一。 四味回阳饮新热一。 四君子汤补一。 右归饮新补三。
人参附子理阴煎新热三。 小半夏汤和八。 温胃饮新热五。 圣术煎新热二五。 五君子煎新热六。 六君子汤补五。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五味异功散补四。 橘皮汤热五六。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二陈汤和一。 理中化痰丸热八。
平胃散和十七。 豕膏新因二九。 半夏泻心汤寒二八。 半夏干姜散热五三。 不换金正气散和二一。
大半夏汤和十。 五苓散和一八二。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黄芩汤和一九八。 葛花解酲汤和一二四。
吴茱萸汤热一三七。 .


论外备用方

独参汤补三五。 丁香半夏丸和一九二胃寒。 丁附散热六二胃寒。 甘露汤热七三安胃。 丁香煮散热六一胃寒。
二汁饮和一二三。 大七香丸和一三一寒气。 茯苓泽泻汤热七四反胃渴。 胃爱散热七十虚寒。

噎膈. . . . . . . . .


经义

阴阳别论曰: 一阳发病, 其传为隔。 三阳结, 谓之隔。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脾脉微急为膈中, 食饮入而还出, 后沃沫。

大奇论曰: 胃脉沉鼓涩, 胃外鼓大, 心脉小坚急, 皆隔, 偏枯。

通评虚实论曰: 隔塞闭绝, 上下不通, 则暴忧之病也。

风论曰: 胃风之状, 颈多汗恶风, 食饮不下, 隔塞不通, 腹善满, 失衣则□胀, 食寒则泄, 诊形瘦而腹大。

血气形志篇曰: 形苦志苦, 病生于咽嗌, 治之以苦药。

本神篇曰: 忧愁者, 气闭塞而不行。

举痛论曰: 恐则精却, 却则上焦闭, 闭则气还, 还则下焦胀, 故气不行矣。 思则心有所存, 神有所归, 正气留而不行, 故气结矣。

上膈篇帝曰: 气为上膈者, 食饮入而还出, 余已知之矣。 虫为下膈, 下膈者, 食晬时乃出,余未得其意, 愿卒闻之。 岐伯曰: 喜怒不适, 食饮不节, 寒温不时, 则寒水流于肠中, 流于肠中则虫寒, 虫寒则积聚, 守于下管, 则肠胃充郭, 卫气不营,邪气居之。 人食则虫上食, 虫上食则下管虚, 下管虚则邪气胜之, 积聚以留, 留则痈成, 痈成则下管约。 其痈在管内者, 即而痛深, 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 痈上皮热。 帝曰: 刺之奈何? 曰: 微按其痈, 视气所行, 先浅刺其傍, 稍内益深, 还而刺之, 毋过三行, 察其浮沉, 以为浅深。 已刺必熨, 令热入中, 日使热内, 邪气益衰, 大痈乃溃, 伍以参禁, 以除其内, 恬憺无为, 乃能行气, 后以咸苦, 化谷乃下矣。 .


论证共四条
  1. 噎膈一证, 必以忧愁思虑, 积劳积郁, 或酒色过度, 损伤而成。 盖忧思过度则气结, 气结则施化不行; 酒色过度则伤阴, 阴伤则精血枯涸。 气不行则噎膈病于上, 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 且凡人之脏气, 胃司受纳, 脾主运化,而肾为水火之宅, 化生之本, 今既饮食停膈不行, 或大便燥结不通, 岂非运化失职, 血脉不通之为病乎? 而运行血脉之权, 其在上者, 非脾而何? 其在下者,非肾而何? 矧少年少见此证, 而惟中衰耗伤者多有之, 此其为虚为实, 概可知矣。 故凡治此者, 欲舍根本而言捷径, 又安望其有成功也。
  2. 噎膈, 反胃二证, 丹溪谓其名虽不同, 病出一体, 若乎似矣, 然而实有不同也。 盖反胃者, 食犹能入,入而反出, 故曰反胃; 噎膈者, 隔塞不通, 食不能下, 故曰噎膈。 食入反出者, 以阳虚不能化也, 可补可温, 其治犹易; 食不得下者, 以气结不能行也,或开或助, 治有两难, 此其轻重之有不同也。 且凡病反胃者, 多能食; 病噎膈者, 不能食。 故噎隔之病, 病于胸臆上焦; 而反胃之病, 则病于中下二焦,此其见证之有不同也。 所以反胃之治, 多宜益火之源, 以助化功; 噎膈之治, 多宜调养心脾, 以舒结气, 此其证候既有不同, 故诊治亦当分类也。
  3. 噎膈证, 多有便结不通者, <内经>曰: 三阳结, 谓之隔。 张子和曰: 三阳者, 大肠, 小肠, 膀胱也。 结, 谓热结也。 小肠热结则血脉燥, 大肠热结则不圊, 膀胱热结则津液涸。 三阳既结, 则前后闭涩, 下既不通, 必反上行, 所以噎食不下, 纵下而复出,此阳火不下推而上行也。 愚按此说, 则大不为然, 夫结之为义, <内经>原非言热, 如本篇曰: 阴阳结邪, 多阴少阳, 曰石水。 又<举痛论>曰: 思则气结,是岂以结为热耶? 且热则流通, 寒则凝结, 此自阴阳之至理, 故凡霜凝冰结, 惟寒冽有之, 而热则无也, 此天道之显然可见者。 人身阴阳之理, 无非是耳,惟人不能知, 所以多误也。 矧<内经>之言三阳结者, 乃止言小肠, 膀胱, 全与大肠无涉。 盖三阳者, 太阳也, 手太阳小肠也, 足太阳膀胱也。 小肠属火,膀胱属水, 火不化则阳气不行, 而传导失职; 水不化则阴气不行, 而清浊不分, 此皆致结之由也。 子和不察, 而遂以三阳之结, 尽言为热, 以至后世悉传为火,岂理也哉! 然人之病结者, 本非一端: 盖气能结, 血亦能结; 阳能结, 阴亦能结。 余非曰结必皆寒而全无热也, 但阴结阳结, 证自不同, 有不可不辨耳。 夫阳结者, 热结也, 因火盛烁阴, 所以干结, 此惟表邪传里, 及阳明实热者乃有之。 然热结者, 必有烦渴发热等证, 洪大滑实等脉, 最易辨也。 若下有结闭而上无热证, 此阴结耳。 安得谓之热耶? 盖阴结者, 正以命门无火, 气不化精, 所以凝结于下, 而治节不行, 此惟内伤血气, 败及真阴者乃有之,即噎膈之属是也。 夫噎膈之证, 人皆知为内伤也, 内伤至此, 其脏气之健否为何如? 而犹云为热, 岂必使元阳尽去, 而别有生生之道乎? 噫! 此余之所不解也,不得不辨。
  4. 噎膈证, 古人多认为寒, 自刘河间治膈气噎食, 用承气三汤, 张子和以三阳之结尽论为热, 且云人之溢食,初未遽然也, 或伤酒食, 或胃热欲吐, 或冒风欲吐, 医者不察本原, 投下香桂, 胡椒, 丁香之属, 设如伤酒伤食, 正可攻逐, 岂可言虚, 便将热补? 素热之人, 三阳必结, 食必上潮, 医氏犹云胃寒不纳, 燔鍼灼艾, 三阳转结, 岁月弥深, 遂成噎膈。 余味此言, 不能无惑。 盖噎膈由于枯槁,本非实热之证, 承气三汤尚可用乎? 此河间之见有弗确也。 矧酒肉过多者, 未必遂成噎膈, 而噎膈之病, 又岂皆素热之人乎? 此子和之见, 有未然也。 自后丹溪遂承二子之说, 而大辟局方之非, 谓气之初病, 或饮食不谨, 或外冒风雨, 或内感七情, 或食味过厚, 偏助阳气, 积成膈热, 或资禀充实,表密无汗, 或性急易怒, 肝火上炎, 以致津液不行, 气为之病。 或痞, 或痛, 或噫腐气, 或吞酸, 或嘈杂, 或膨满, 不求原本, 便认为寒,遽以辛香燥热之剂投之, 数贴时暂得快, 以为神方, 厚味仍前, 不节七情, 反复相仍, 旧病被劫, 暂开浊液, 易于攒聚, 或半月或一月, 前病复作。 医者不察, 犹执为冷, 翻思前药, 随手得快, 顒俟久服, 可以温脾壮胃, 消积行气, 以冀一旦豁然。 不思胃为水谷之海, 清和则能受; 脾为消化之器,清和则能运, 今反得香热之偏助, 劫之而愈, 复作复劫, 延绵至久, 而成噎膈, 展转深痼, 良可哀悯。 此丹溪之说也, 使后人见之, 无不以为至论。 即余初年, 亦未尝不加钦服, 而今则日见其非矣。 何也? 试观所叙病原, 其有然者, 有不然者, 顾难缕指而辨也, 第以此证而力指为热, 能无谬乎? 且既云燥热之剂, 随手得快, 则固非无效也。 夫燥热已能奏效, 岂真火证而燥热能效乎? 盖脾土恶湿, 故燥之可也; 火能生土, 故热之亦可也。 温燥扶阳,此自脾家正治, 而必欲非之, 以致后人之疑似属矫矣。 若谓厚味七情, 仍前不节, 以致愈而复作, 此谁之咎也? 而亦可归之药误乎? 又如脾胃清和,能受能运之说, 此实至理, 谁不云然? 第余之所谓清和者, 则与丹溪不同, 抑又何也? 盖丹溪所言者, 惟恐火之盛; 余之所言者, 惟恐阳之衰, 异同若此,人将焉信? 请以天人之理证之何如。 夫天人之所同赖者, 惟此阳气而已, 故经曰: 天气清静光明者也。 又曰: 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由此言之, 则六合清和, 止此太阳为之用。 故阳气胜, 则温暖光明, 而万类咸享, 非清和乎? 阴气胜则风霾晦暝, 而升沉闭塞,非不清和乎? 且春夏万物之盛, 非阳盛之化乎? 秋冬万物之衰, 非阳衰之兆乎? 人之所赖以生者, 亦惟此耳。 故人于饮食, 朝入口而午化尽,午入胃而暮化尽, 此其中焦之热, 亦何异大烹之鼎, 必如是者, 才是清和。 是即平人之常, 乃正所为胃气也。 使朝食而午不饥, 午食而晚不饥, 饮食化迟,便是阳亏之候, 而矧乎全不能行, 全不能化者, 医且犹云有火, 岂必并此化源尽行扑灭而后可, 亦堪嗟矣! 夫天下之理, 本无二三, 而或是或非, 何多朱紫? 余每欲言, 未尝不知自反, 第于最疑处, 则不得不呈其丑, 又安得轩歧再起, 以为我一正哉? 尝闻之康节先生曰: 欲为天下屠龙手, 肯读人间非圣书? 其感慨深矣。 岂不信然! 岂不信然! .

论治共七条. . . . . .
  1. 凡治噎膈大法, 当以脾肾为主。 盖脾主运化, 而脾之大络布于胸膈; 肾主津液, 而肾之气化主乎二阴,故上焦之噎膈, 其责在脾; 下焦之闭结, 其责在肾。 治脾者宜从温养, 治肾者宜从滋润, 舍此二法, 他无捷径矣。 然泰交之道, 天居地下, 故必三阳出土,而后万物由之, 可见脾土之母, 由下而升, 褚侍中曰: 外病疗内, 上病救下, 辨病脏之虚实, 通病脏之子母。 斯言得矣? 不可忽也。

  2. 治噎膈之法, 凡气血俱虚者, 宜五福饮及十全大补汤。 脾虚于上者, 宜四君子汤。 脾虚兼寒者, 宜五君子煎。 脾肺营虚血燥者, 宜生姜汁煎。 阴虚于下者, 宜左归饮, 大营煎。 阴中之阳虚者, 宜右归饮加当归, 或右归丸, 八味地黄丸之类, 皆治本之法也。
  3. 噎膈初起, 微虚者, 宜温胃饮加当归, 厚朴。 如果痰气不清, 上焦多滞者, 宜二陈汤加厚朴, 或六安煎亦可。 如气有不顺, 或兼胸腹微痛者, 宜加减二陈汤暂解之。 凡初觉饮食微有不行, 而年不甚衰者, 宜速用大健脾丸, 或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 以调脾气为上策,或芍药枳术丸亦可。
  4. 噎膈便结者, 但察其无火无滞, 而止因血燥阴虚者, 宜五福饮或大营煎, 加酒洗肉苁蓉二三钱, 同煎服。 或以豕膏渐润其下, 而以调脾等剂治其上, 最为良法。 或多服牛羊乳酥之类, 以滋其精液, 使之渐润, 毋欲速也! 如果气血未至甚损, 而下焦胀闭之甚者,则不得不为暂通, 轻则玉烛散, 人参利膈丸, 或搜风顺气丸, 甚则大黄甘草汤, 酌宜用之。
  5. 用温补以治噎膈, 人必疑其壅滞, 而且嫌迂缓, 不知中气败证, 此其为甚, 使非速救根本, 则脾气何由再健? 设用温补而噎塞愈甚, 则不得不曲为加减, 然必须千方百计, 务从元气中酌其所宜, 庶可保全也。 若用补之后, 虽或未见功效, 但得全无窒碍, 便是药病相投。 且此病最不易治, 既能受补, 必须多服, 方得渐效, 以收全功, 不可性急致疑, 一暴十寒, 以自误也。 若急图目前之快, 但使行滞开胃, 而妄用大黄, 芒硝,三棱, 莪术, 瓜蒌, 桃仁, 滚痰丸之属, 非惟不能见效, 必致胃气日败, 万无生理矣。 此徒速其亡, 不可不省也。
  6. 诸家治噎, 古法用人参, 黄耆以补元气, 御米, 粟米以解毒实胃, 竹沥以清痰散结, 干姜以温中,生姜以去秽, 牛羊乳以养血润液, 蜜汁, 当归以润燥, 用此数者为主治, 其余因证而增减之, 俱是良法。 凡肥胖之人, 鲜有噎证, 间或有之,宜用二陈加人参, 白术之类。 血虚瘦弱之人, 用四物合二陈加桃仁, 红花, 韭汁, 童便, 牛羊乳之类。 七情郁结而成噎膈者, 二陈合香附, 抚芎, 木香,槟榔, 瓜蒌, 砂仁之类。 饮酒人患噎膈, 以二陈加黄连, 砂仁, 砂糖之类。 胸膈有热者, 加黄连, 黄芩, 桔梗, 瓜蒌之类。 脾不磨者, 加神□,砂仁, 麦芽之类, 以助消导。 噎膈大便燥结之甚者, 必用大黄, 或用二陈汤加酒蒸大黄, 桃仁以润之, 乃急则治标之法也。 或用四物汤加桃仁, 童便,韭汁, 多饮牛羊乳为上策。 按古人治噎之法, 大略己尽于此, 虽其中有宜, 有不宜者, 亦并录之, 以备采择。
  7. 丹溪治法云: 用童便, 韭汁, 竹沥, 姜汁, 牛羊乳, 气虚入四君子, 血虚入四物,有痰用二陈入气血等药中用之, 切不可用香燥药, 宜薄滋味。 .

噎膈不治证

凡年高患此者, 多不可治, 以血气虚败故也。 粪如羊矢者, 不可治, 大肠无血也。 吐痰如蟹沫者, 不可治, 脾气败也。 腹中疼痛, 嘈杂如刀割者,不可治, 营虚之极, 血竭于中也。 .


述古共五条
  1. <巢氏病源>曰: 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 三焦隔绝则津液不利, 故令气塞不调, 是以成噎。 此由忧患所致。 忧患则气结, 气结则不宣流, 而使噎塞不通也。
  2. 张鸡峰云: 噎膈是神思间病, 惟内观自养者可治。 此言深中病情。
  3. 严氏云: 五膈五噎, 由喜怒太过, 七情伤于脾胃, 郁而生痰, 痰与气搏, 升而不降, 饮食不下。 盖留于咽嗌者, 则成五噎, 结于胃膈者,则为五膈。 其病令人胸膈痞闷, 呕逆噎塞, 妨碍饮食。 治法宜调阴阳, 化痰下气, 阴阳平匀, 气顺痰下, 则病无由作矣。
  4. 刘宗厚曰: 夫治此疾也, 咽嗌闭塞, 胸膈痞闷, 似属气滞, 然有服耗气药过多, 中气不运而致者,当补气而自运。 大便燥结如羊屎, 似属血热, 然服通利药过多, 致血液耗竭而愈结者, 当补血润血而自行。 有因火逆冲上, 食不得入, 其脉洪大有力而数者,或痰饮阻滞, 而脉结涩者, 当清痰泄热, 其火自降。 有因脾胃阳火亦衰, 其脉沉细而微者, 当以辛香之药温其气, 仍以益阴养胃为之主,非如<局方>之惟务燥烈也。 若夫不守戒忌厚味, 房劳之人, 及年高无血者, 皆不能疗也。
  5. 陈无择<三因方>曰: 五膈者, 思忧喜怒悲也。 五噎者, 忧思气劳食也。 思膈则中脘多满, 噫则醋心, 饮食不消, 大便不利。 忧膈则胸中气结,津液不通, 饮食不上, 羸瘦短气。 喜膈则五心烦热, 口苦生疮, 倦甚体痹, 胸痛引背, 食少入。 怒膈则胸膈逆满, 噎塞不通, 呕则筋急, 恶闻食气。 悲膈则心腹胀满, 欬嗽, 气逆, 腹中雷鸣, 绕脐痛, 不能食。 忧噎, 胸中痞满, 气逆时呕, 食不下。 思噎, 心悸喜忘, 目视□□。 气噎, 心下痞,噫哕不食, 胸背痛, 天阴手足冷, 不能自温。 劳噎, 气上膈, 胸中塞噎, 肢满背痛。 食噎, 食急多胸中苦痛, 不得喘息。 .

灸法

膏肓百壮, 以多为佳, 膻中七壮。 中脘七壮。 膈俞七壮。 心俞七壮。 天府七壮。 乳根七壮。 三里三七壮。 .


噎膈论列方

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五福饮新补六。 左归饮新补二。 加减二陈汤和二。 大营煎新补十四。 温胃饮新热五。 芍药枳术丸新和十六。 六安煎新和二。 二陈汤和一。 人参生姜枳术丸和八二。 滚痰丸攻七七。 生姜汁煎补九四。 八味地黄丸补一二一。 右归饮新补三。 右归丸新补四。 人参利膈丸和一六六。 大健脾丸和八五。 四物汤补八。 搜风顺气丸和三四三。 豕膏新因二九。 玉烛散攻二四。 大黄甘草汤攻十三。 .


论外备用方 . . . . . .
    神香散新和二十气膈。 五噎散和一五九。 十膈散和一五八。 人参利膈丸和一六六。 草豆蔻丸和一六七酒膈。 嘉禾散和百六十痰气。 补气运脾汤和一六四中虚气逆。 五膈散和一五六。 五膈宽中散和一五七。 利膈丸和一六五胸痹。 大七香丸和一三一寒逆。 人参豆蔻汤和一六一。 紫苏子饮和一六二。 枇杷叶散和一六三五噎。 木香宽中饮和五五行气。 理中汤热一中寒。 青木香丸攻八六气滞痰逆。 胡椒理中汤热六胃虚寒。 透膈汤攻三十逐痰滞。 . □

杂 .


论证

杂一证, 或作或止。 其为病也, 则腹中空空, 若无一物, 似饥非饥, 似辣非辣, 似痛非痛, 而胸膈懊□, 莫可名状。 或得食而暂止, 或食已而复□,或兼恶心而渐见胃脘作痛。 此证有火□, 有痰□, 有酸水浸心而□。 大抵食已即饥, 或虽食不饱者, 火□也, 宜兼清火; 痰多气滞者, 似饥非饥, 不喜食者,痰□也, 宜兼化痰; 酸水浸心而□者, 戚戚膨膨, 食少无味, 此以脾气虚寒, 水谷不化也, 宜温胃健脾; 又有误用消伐等药, 以致脾胃亏损, 血少□杂,中虚则烦杂不饥, 脾弱则食不运化, 此宜专养脾胃。 总之, □杂一证, 多由脾气不和, 或受伤脾虚而然。 所以治此者, 不可不先顾脾气。 然古人于此,悉以痰火论治, 予恐专用寒凉, 则胃气虚寒不健者, 反以日甚, 而渐至恶心嗳气, 反胃噎膈之类, 将由此而起矣。 .


论治共二条
  1. 痰火□杂等证, 如脾虚微火多痰而□杂者, 宜和中汤, 或三圣丸, 或术连丸。 若中焦火盛, 兼痰而□杂者,宜软石膏丸。 若宿食留饮, 痰滞不清而□杂者, 宜曲术丸。 若三焦火盛, 湿痰气滞而□杂者, 宜三补丸加半夏, 苍术, 香附之类。
  2. 脾胃虚寒□杂者, 必多吞酸, 或兼恶心, 此皆脾虚不能运化滞浊而然, 勿得认为火证, 妄用寒凉等物。 若多痰饮, 或兼呕恶而□杂者, 宜二陈汤, 或二术二陈汤。 若寒痰停蓄胸膈, 或为胀满少食而为□杂者, 宜和胃二陈煎, 或和胃饮。 若脾胃虚寒,停饮作酸□杂者, 宜温胃饮, 或六君子汤。 若脾肾阴分虚寒, 水泛为饮作酸□杂者, 宜理阴煎, 或金水六君煎。 . □

杂论列方

二陈汤和一。 六君子汤补五。 和中汤寒五八。 温胃饮新热五。 和胃二陈煎新和三。 术连丸寒一七二。 三补丸寒一六二。 和胃饮新和五。 理阴煎新热三。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三圣丸寒一七一。 □术丸和百十。 二术二陈汤和四。 软石膏丸寒一七三。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一终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二心集杂证谟

肿胀.


经义

腹中论帝曰: 有病心腹满, 旦食则不能暮食, 此为何病? 岐伯曰: 名为鼓胀, 治之以鸡矢醴, 一剂知, 二剂已。 帝曰: 其病有复发者, 何也? 曰: 此饮食不节, 故时有病也。 虽然其病且已时, 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经脉篇曰: 足太阴虚则鼓胀。 胃中寒则胀满。

水胀篇曰: 肤胀者, 寒气客于皮肤之间, □□然不坚, 腹大, 身尽肿, 皮厚, 按其腹, 窅而不起, 腹色不变, 此其候也。 帝曰: 鼓胀何如? 岐伯曰: 腹胀, 身皆大, 大与肤胀等也, 色苍黄, 腹筋起, 此其候也。

胀论帝曰: 脉之应于寸口, 如何而胀? 岐伯曰: 其脉大坚以涩者, 胀也。 帝曰: 何以知脏腑之胀也? 曰: 阴为脏, 阳为腑。 帝曰: 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耶, 脏腑之内乎? 曰: 三者皆存焉, 然非胀之舍也。 夫胀者, 皆在于脏腑之外, 排脏腑而郭胸□, 胀皮肤, 故命曰胀。 五脏六腑者, 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 营气循脉, 卫气逆为脉胀, 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 心胀者, 烦心短气, 卧不安。 肺胀者, 虚满而喘欬。 肝胀者, □下满而痛引腹。 脾胀者,善哕, 四肢烦悗, 体重不能胜衣, 卧不安。 肾胀者, 腹满引背, 央央然腰髀痛。 六腑胀: 胃胀者, 腹满, 胃脘痛, 鼻闻焦臭, 妨于食, 大便难。 大肠胀, 肠鸣而痛濯濯, 冬日重感于寒, 则飧泄不化。 小肠胀者, 少腹□胀, 引腰而痛。 膀胱胀者, 少腹满而气癃。 三焦胀者, 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 胆胀者, □下痛胀, 口中苦, 善太息。 岐伯曰: 卫气之在身也, 常然并脉, 循分肉, 行有逆顺, 阴阳相随, 乃得天和, 五脏更始,四时循序, 五谷乃化。 然后厥气在下, 营卫留止, 寒气逆上, 真邪相攻, 两气相搏, 乃合为胀也。 此下鍼治之法具详本经。

阴阳应象大论曰: 浊气在上, 则生□胀。

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气为肿, 四维相代, 阳气乃竭。

五脏生成篇曰: 腹满□胀, 支膈胠□, 下厥上冒, 过在足太阴阳明。

本神篇曰: 脾气实则腹胀。 肾气实则胀。

六元正纪大论曰: 太阴所至为中满, 霍乱吐下。 太阴所至为重, 胕肿。 土郁之发, 民病心腹胀, 胕肿身重。

至真要大论曰: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诸胀腹大, 皆属于热。 按以上诸胀, 皆言气之为病也。

水热穴论帝曰: 少阴何以主肾? 肾何以主水? 岐伯曰: 肾者, 至阴也, 至阴者, 盛水也。 肺者, 太阴也, 少阴者, 冬脉也, 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 皆积水也。 帝曰: 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 曰: 肾者, 胃之关也, 关门不利, 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故水病下为胕肿, 大腹, 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

水胀篇曰: 水始起也, 目窠上微肿, 如新卧起之状, 其颈脉动, 时欬, 阴股间寒, 足胫肿, 腹乃大, 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 随手而起,如囊裹水之状, 此其候也。

五癃津液别篇曰: 阴阳气道不通, 四海闭塞, 三焦不泻, 津液不化, 留于下焦, 不得渗膀胱, 则下焦胀, 水溢则为水胀。

评热病论曰: 诸有水气者, 微肿先见于目下也。 水者, 阴也, 目下亦阴也, 腹者, 至阴之所居, 故水在腹者, 必使目下肿也。

经脉篇曰: 胃病则大腹水肿。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胃病者, 腹□胀, 胃脘当心而痛, 上支两□, 隔咽不通, 食饮不下。 三焦病者, 腹气满, 小腹尤坚, 不得小便, 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 肾脉微大为石水, 起脐已下至小腹腄腄然, 上至胃脘, 死不治。

宣明五气篇曰: 下焦溢为水。

逆调论曰: 不得卧, 卧则喘者, 是水气之客也。 夫水者, 循津液而流也。 肾者水藏, 主津液, 主卧与喘也。

阴阳别论曰: 阴阳结斜, 多阴少阳, 曰石水, 少腹肿。 三阴结, 谓之水。

汤液醪醴论帝曰: 其有不从毫毛生而五藏阳已竭也, 津液充郭, 其魄独居, 孤精于内, 气耗于外, 形不可与衣相保, 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 治之奈何? 岐伯曰: 平治于权衡, 去宛陈莝, 是以微动四极, 温衣, 缪刺其处, 以复其形, 开鬼门, 洁净府, 精以时复,五阳已布, 疏涤五脏, 故精自生, 形自盛, 骨肉相保, 巨气乃平。 按以上诸胀, 皆言水之为病也。

太阴阳明论曰: 食饮不节, 起居不时者, 阴受之; 阴受之, 则入五脏, 则□满闭塞。

异法方宜论曰: 北方者, 其民乐野处而乳食, 脏寒生满病。 按以上二条, 乃言饮食之为胀也。 .


论证共四条
  1. 肿胀之病, 原有内外之分, 盖中满者谓之胀, 而肌肤之胀者亦谓之胀; 若以肿言, 则单言肌表, 此其所以当辨也。 但胀于内者, 本由脏病, 而肿于外者,亦无不由乎脏病。 第脏气之病, 各有不同, 虽方书所载, 有湿热, 寒暑, 血气, 水食之辨, 然余察之经旨, 验之病情, 则惟在气水二字, 足以尽之。 故凡治此证者, 不在气分, 则在水分, 能辨此二者而知其虚实, 无余蕴矣。 病在气分, 则当以治气为主, 病在水分, 则当以治水为主。 然水气本为同类,故治水者当兼理气, 盖气化水自化也; 治气者亦当兼水, 以水行气亦行也。 此中玄妙, 难以尽言, 兹虽条列如左, 然运用之法, 贵在因机通变也。
  2. 病在气分者, 因气之滞, 如气血之逆, 食饮之逆, 寒热风湿之逆, 气虚不能运化之逆, 但治节有不行者,悉由气分, 皆能作胀。 凡气分之病, 其色苍, 其内坚, 其胀或连胸□, 其痛或及脏腑。 或倏而浮肿者, 阳性急速也。 或自上及下者, 阳本乎上也。 或通身尽肿者, 气无不至也。 有随按而起者, 如按气囊也。 然此虽皆气分, 而气病有不同, 故有气热而胀者, 曰: 诸胀腹大, 皆属于热也。 有气寒而胀者,曰胃中寒则□胀, 曰脏寒生满病也。 有气湿而胀者, 曰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也。 有气虚而胀者, 元气虚也, 曰足太阴虚则鼓胀也。 有气实而胀者, 邪气实也,曰肾气实则胀, 曰脾气实则腹胀, 曰胃气实则胀也。 凡此虽皆胀病, 而治之之要, 则全在察其虚实。 大都阳证多热, 热证多实, 阴证多寒, 寒证多虚。 先滞于内, 而后及于外者多实; 先肿于表, 而渐及于内, 或外虽胀而内不胀者多虚。 小便红赤, 大便秘结者多实; 小便清白, 大便稀溏者多虚。 脉滑有力者多实,弦浮微细者多虚。 形色红黄, 气息粗长者多实; 形容憔悴, 声音短促者多虚。 年青少壮, 气道壅滞者多实; 中衰积劳, 神疲气怯者多虚。 虚实之治, 反如冰炭,若误用之, 必致害矣。
  3. 病在水分者, 以阴胜于阳, 而肌肤皆肿, 此与气证本有不同。 凡水之为病, 其色明润, 其皮光薄, 其肿不速,每自下而上, 按肉如泥, 肿有分界。 盖阴本于下, 而浸渍有渐, 皆水病之证也。 观水胀篇言寒气之胀, 按其腹, 窅而不起; 水肿之病, 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 如囊裹水之状, 此其候也。 然以愚见, 及察之证验, 则若与此论相反。 盖凡是水证, 必按之窅而不起, 此其水在肉中, 如糟如泥, 按而散之,猝不能聚, 未必如水囊之比; 凡随按随起者, 亦惟虚无之气, 其速乃然, 故辨当若此也。 凡欲辨水气之异者, 在欲辨其阴阳耳, 若病在气分, 则阳证阴证皆有之,若病在水分, 则多为阴证。 何也? 盖水之与气, 虽为同类, 但阳王则气化, 而水即为精, 阳衰则气不化, 而精即为水。 故凡病水者, 水即身中之血气,但其为邪为正, 总在化与不化耳。 水不能化, 因气之虚, 岂非阴中无阳乎? 此水肿之病, 所以多属阳虚也。 然水主于肾, 气主于肺, 水渍于下, 而气竭于上,所以下为肿满, 上为喘急, 标本俱病, 危斯亟矣, 此当速救本源, 庶保万一, 倘以虚喘作实邪, 而犹然泄肺, 无不败矣。
  4. 少年纵酒无节, 多成水鼓。 盖酒为水谷之液, 血亦水谷之液, 酒入中焦, 必求同类, 故直走血分。 经曰: 饮酒者, 卫气先行皮肤, 先充络脉, 此之谓也。 然血者神气也, 血属阴而性和, 酒者淫气也, 酒属阳而性悍, 凡酒入血分, 血欲静而酒动之,血欲藏而酒逐之, 故饮酒者身面皆赤, 此入血之征, 亦散血之征也。 扰乱一番, 而血气能无耗损者, 未之有也。 第年当少壮, 则旋耗旋生, 固无所觉,及乎血气渐衰, 则所生不偿所耗, 而且积伤并至, 病斯见矣。 故或致血不养筋, 则为中风; 或致伤脾, 则为痰饮, 泻痢; 或湿热上浮, 则为喘, 汗,鼻渊; 或流于筋骨, 则为瘈瘲, 疼痛; 或致动血伤精, 则为劳损, 吐□; 或致伤肌腐肉, 则为烂疮, 痔漏; 其有积渐日久而成水鼓者, 则尤多也。 盖酒性本湿, 壮者气行则已, 酒即血也; 怯者着而成病, 酒即水也, 不惟酒为水, 而血气既衰, 亦皆随酒而悉为水矣。 所以凡治水鼓者, 必当以血气为主,而养阴利湿, 是诚善矣。 然奈无知少年, 初不知畏, 而惟酒是耽, 此其浸渍已非一日, 致令血气天真败极至此, 又岂能以旦夕挽回者哉? 故于诸鼓之中,则尤以酒鼓为最危难治之证。 尝有一杜康之徒, 不信余说, 云: 公为此言, 其亦过矣, 兹见有某人者, 以酒为生, 自朝继暮, 今年已若干, 未闻其病,岂酒果伤人者耶? 是不知若人者, 惟千百中之一二, 而天禀之特出者也。 不然, 何善饮者如此其多, 而寿于饮者仅见其人, 则其他之困于此者, 从何知矣,使不有斯人之禀, 而有斯人之嗜, 吾恐其不免于斯矣。 .

肿胀危候. . . . . .

    大凡水肿先起于腹, 而后散四肢者可治; 先起于四肢, 而后归于腹者难治。 掌肿无纹者死。 大便滑泄,水肿不消者死。 唇黑, 唇肿, 齿焦者死。 脐肿突出者死。 缺盆平者死。 阴囊及茎俱肿者死。 脉绝, 口张, 足肿者死。 足胕肿, 膝如斗者死。 肚上青筋见, 泻后腹肿者死。 男从身下肿上, 女从身上肿下, 皆难治。 .


气分诸胀论治凡八条. . . . .
  1. 凡胀满由于气分者, 宜察气之虚实。 若胀满在中而不在外者, 其病多实, 经曰: 中满者, 泻之于内,此之谓也。 若果因酒食厚味, 气滞脉滑, 而大满大实者, 宜廓清饮主之; 兼胀兼痛, 诸药不效者, 宜神香散主之。 若脏腑胀实而坚痛者,宜承气汤或百顺丸下之, 然必年壮力强, 素无损伤虚弱等证, 而暴见胀满者, 方可峻攻, 否则, 只宜缓治。 如困气实于中, 而表里俱胀者,宜用蒜瓣以滚汤煮微熟留性, 少蘸盐醋, 常以佐食, 大能破气消滞, 亦佳法也。 若气胀而兼小水不利者, 宜用四苓散, 以半熟蒜捣膏丸服, 极妙。
  2. 饮食停滞, 而致胃口中焦胀满者, 宜大小和中饮酌用之。 兼痛者, 宜排气饮主之。
  3. 怒气逆于中焦, 或胀或痛者, 宜排气饮, 解肝煎之类主之。 兼喘胀者, 宜四磨饮, 或神香散。
  4. 大人小儿, 素无脾虚泄泻等证, 而忽尔通身浮肿, 或小水不利者, 多以饮食失节, 或湿热所致,宜廓清饮加减主之, 或四苓散, 胃苓汤之类皆可用; 或湿胜者, 宜平胃散之类主之。
  5. 脾胃虚寒, 中气不健, 而三焦胀满者, 是为气虚中满。 其为证也, 必多吞酸嗳腐, 恶食恶寒, 或常为溏泄,而别无火证火脉者, 必属脏寒, 此所谓脏寒生满病也, 惟宜温补。 寒在中焦者, 宜温胃饮, 理中汤。 寒在下焦者, 宜理阴煎, 八味地黄汤之类主之。
  6. 单腹胀者, 名为鼓胀, 以外虽坚满, 而中空无物, 其象如鼓, 故名鼓胀。 又或以血气结聚, 不可解散,其毒如蛊, 亦名蛊胀。 且肢体无恙, 胀惟在腹, 故又名为单腹胀, 此实脾胃病也。 夫脾胃为中土之脏, 为仓廪之官, 其脏受水谷, 则有坤顺之德, 其化生血气,则有干健之功, 使果脾胃强健, 则随食随化, 何胀之有? 此惟不善调摄, 而凡七情劳倦, 饮食房闱, 一有过伤, 皆能戕贼脏气, 以致脾土受亏, 转输失职,正气不行, 清浊相混, 乃成此证。 凡治此者, 若察其病由中焦, 则当以脾胃为主, 宜参, 耆, 白术, 干姜, 甘草之属主之。 若察其病由下焦,则当以命门母气为主, 宜人参, 熟地, 当归, 山药, 附子, 肉桂之属主之。 如果气有否塞, 难于纯补, 则宜少佐辛香, 如陈皮, 厚朴, 砂仁, 香附,丁香, 白芥子之属。 如或水道不利, 湿气不行, 则当助脾行湿, 而佐以淡渗, 如猪苓, 泽泻, 茯苓之属。 若诸药未效, 仍当灸治, 如后法。 以上诸法,大略如此, 然病成单鼓, 终非吉兆, 必其伤败有渐, 然后至此, 使非尽扫尘务, 加意调理, 则未有或免者矣。
  7. 治胀当辨虚实。 若察其果由饮食所停者, 当专去食积; 因气而致者, 当专理其气; 因血逆不通而致者,当专清其血; 其于热者寒之, 结者散之, 清浊混者分利之, 或升降其气, 或消导其邪, 是皆治实之法也。 第凡病肿胀者, 最多虚证, 若在中年之后,及素多劳伤, 或大便溏滑, 或脉息弦虚, 或声色憔悴, 或因病后, 或因攻击太过, 而反致胀满等证, 则皆虚损之易见者也。 诸如此类, 使非培补元气,速救根本, 则轻者必重, 重者必危矣。 若虚在脾肺者, 宜四君子汤, 归脾汤之类主之。 若脾虚兼寒者, 宜理中汤, 温胃饮, 五君子煎。 若脾虚兼痰者,宜六君子煎。 若肾虚兼痰者, 宜金水六君煎。 若虚在肝肾者, 宜六味地黄汤。 若肾虚兼寒者, 宜理阴煎, 或八味地黄丸, 甚者加减<金匮>肾气汤主之。 若以虚证而妄行消伐, 则百不活一矣。 其有果以少壮停滞, 或肝强气逆, 或时气亢害为邪者, 方可直攻其病, 但辨之宜详, 不可忽也。
  8. 凡外感毒风, 邪留肤腠, 则亦能忽然浮肿, 如东垣所谓八益之邪, 自外而入者是也。 然其来必速,其证则必有脉紧及头疼骨痛等证, 方是外感之候, 先宜解散其邪, 如正柴胡饮, 小柴胡汤, 败毒散, 参苏饮, 葛根□白汤之类, 随宜用之。 若风因火炽,而表里俱热者, 宜芍药清肝散, 或龙胆泻肝汤之类主之。 若邪传入里, 太阳阳明并病, 而胃实热甚, 必日晡潮热, 大渴引饮者, 白虎汤主之。 若大实大满,而热结不退者, 大承气汤, 或百顺丸下之。 若少阳阳明并病, 寒热往来, 满而实者, 宜大柴胡汤下之。 五常政大论曰: 下之则胀已, 此之类也。 .

水肿论治凡七条
  1. 凡水肿等证, 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 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 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 故传入于脾而肌肉浮肿, 传入于肺则气息喘急。 虽分而言之, 而三脏各有所主, 然合而言之, 则总由阴胜之害, 而病本皆归于肾。
  2. <内经>曰: 肾为胃关, 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然关门何以不利也? 经曰: 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夫所谓气化者, 即肾中之气也, 即阴中之火也; 阴中无阳,则气不能化, 所以水道不通, 溢而为肿。 故凡治肿者必先治水, 治水者必先治气, 若气不能化, 则水必不利, 惟下焦之真气得行, 始能传化,惟下焦之真水得位, 始能分清。 求古治法, 惟薛立斋先生加减<金匮>肾气汤, 诚对证之方也, 余屡用之, 无不见效, 此虽壮水之剂,而实即脾肺肾三脏之正治也。 何也? 盖肾为先天生气之源, 若先天元气亏于下, 则后天胃气失其本, 而由脾及肺, 治节所以不行, 是以水积于下, 则气壅于上,而喘胀由生, 但宜峻补命门, 使气复元, 则三脏必皆安矣。 今论其方: 如所用桂附, 以化阴中之阳也, 熟地, 山药, 牛膝, 以养阴中之水也, 茯苓,泽泻, 车前子, 以利阴中之滞也; 此能使气化于精, 即所以治肺也, 补火生土, 即所以治脾也, 壮水通窍, 即所以治肾也。 此方补而不滞, 利而不伐,凡病水肿于中年之后, 及气体本弱者, 但能随证加减用之, 其应如响, 诚诸方之第一, 更无出其右者。
  3. 证有全由脾肺不足而为肿胀者, 治宜以四君, 归脾之属为主, 固是正治之法, 然亦须兼补命门。 盖脾土非命门之火不能生, 肺气非命门之水不能化。 人知土能制水, 而不知阳实制阴, 人知气化为精, 而不知精化为气也, 虚则补母, 正此之谓。
  4. 凡素禀阳盛, 三焦多火, 而病为水肿者, 其证必烦渴喜冷, 或面赤便结, 或热而喘嗽, 或头面皆肿,或脉见滑实, 此湿热相因, 阴虚之证也; 凡辛香燥热等剂, 必所不堪, 宜用六味地黄汤加牛膝, 车前, 麦冬之类, 大剂与之。 其有热甚者,宜加减一阴煎加茯苓, 泽泻, 车前, 牛膝之类主之。 其有虚中挟实, 胸膈不清, 宜加陈皮, 白芥子之类佐之。 其有生平不宜熟地者, 则单用生地亦可。 但此等壮水等剂, 必十余服后, 方可望效, 若先因克伐致虚者, 其效尤迟, 慎毋欲速, 自求伊戚也。
  5. 凡年少纵酒, 致为湿热所乘, 元气尚强, 脉实有力, 而不便于温补者, 此当逐去湿热, 亦能速效。 宜禹功散,导水丸, 濬川散, 三花神佑丸之类, 皆可择用, 泻后宜薄滋味, 戒饮酒, 久之方可复元。 古法治肿, 大都不用补剂, 而多用去水等药, 微则分利, 甚则推逐,如五苓散, 五淋散, 五皮散, 导水茯苓汤之类, 皆所以利水也; 如舟车神佑丸, 濬川散, 禹功散, 十枣汤之类, 皆所以逐水也; 再如巴豆, 朴硝, 鍼砂,滑石, 三棱, 蓬术, 麝香, 琥珀, 土狗, 地龙, 田螺, 水蛭, 鲤鱼, 鲫鱼, 萝卜子, 苏子, 商陆, 葶苈, 杏仁, 防己。 秦艽, 木瓜, 瞿麦,通草, 厚朴, 赤小豆, 猪苓, 海金沙, 五加皮, 大腹皮, 羌活, 独活之类, 无非逐水利水之剂, 但察其果系实邪, 则此等治法, 诚不可废,但必须审证的确, 用当详慎也。 凡今方士所用, 则悉皆此类, 故能晚服而早通, 朝用而暮泻, 去水斗许, 肿胀顿消, 效诚速也; 但彼不顾人之虚实,不虑人之死生, 惟以见效索谢而去, 不知随消随胀, 不数日而复, 胀必愈甚, 苟以年衰积损之证, 而复遭此劫, 则百无一生矣。
  6. 水肿证, 以精血皆化为水, 多属虚败, 治宜温脾补肾, 此正法也。 然有一等不能受补者, 则不得不从半补,有并半补亦不能受者, 则不得不全用分消, 然以消治肿, 惟少年之暂病则可, 若气血既衰, 而复不能受补, 则大危之候也。 故凡遇此辈, 必须千方百计,务救根本, 庶可保全。 尝见有专用消伐而退肿定喘者, 于肿消之后, 必尪羸骨立, 略似人形, 多则半年, 少则旬日, 终无免者。 故余之治此, 凡属中年积损者,必以温补而愈, 皆终身绝无后患。 盖气虚者不可复行气, 肾虚者不可复利水; 且温补即所以化气, 气化而全愈者, 愈出自然, 消伐所以逐邪, 逐邪而暂愈者,愈由勉强, 此其一为真愈, 一为假愈, 亦岂有假愈而果愈者哉。
  7. 无论气鼓, 水鼓, 凡气实可下者, 宜用赤金豆, 或百顺丸, 以渐利之。

新按二条
  1. 肿胀之治, 凡脾肾虚证, 如前论所列薛氏肾气汤者, 诚然善矣, 然用之之法, 犹当因此廓充, 不宜执也。 向余尝治一陶姓之友, 年逾四旬, 因患伤寒,为医误治, 危在呼吸, 乃以大剂参, 附, 熟地之类, 幸得挽回。 愈后喜饮, 未及两月, 忽病足股尽肿, 胀及于腹, 按之如鼓, 坚而且硬, 因其前次之病,中气本伤, 近日之病, 又因酒湿, 度非加减肾气汤不可治, 遂连进数服, 虽无所碍, 然终不见效, 人皆料其必不可治。 余熟计其前后, 病因本属脾肾大虚,而今兼以渗利, 未免减去补力, 亦与实漏扈者何异, 元气不能复, 病必不能退。 遂悉去利水等药, 而专用参附理阴煎, 仍加白术, 大剂与之, 三剂而足胫渐消,二十余剂而腹胀尽退, 愈后人皆叹服, 曰: 此证本无生理, 以此之胀, 而以此之治, 何其见之神也。 自后凡治全虚者, 悉用此法, 无一不效, 可见妙法之中,更有妙焉, 顾在用者之何如耳。 塞因塞用, 斯其最也, 学者当切识此意。
  2. 因食滞气痛胀: 余尝治一姻家子, 年力正壮, 素日饮酒, 亦多失饥伤饱。 一日偶因饭后□肋大痛,自服行气化滞等药, 复用吐法, 尽出饮食, 吐后逆气上升, □痛虽止, 而上壅胸膈, 胀痛更甚, 且加呕吐。 余用行滞破气等药, 呕痛渐止,而左乳胸肋之下, 结聚一块, 胀实拒按, 脐腹隔闭, 不能下达, 每于戌, 亥, 子, 丑之时, 则胀不可当。 因其呕吐既止, 已可用下, 凡大黄, 芒硝,棱, 莪, 巴豆等药, 及萝卜子, 朴硝, 大蒜, 橘叶捣罨等法, 无所不尽, 毫不能效, 而愈攻愈胀, 因疑为脾气受伤, 用补尤觉不便,汤水不入者凡二十余日, 无计可施, 窘剧待毙, 只得用手揉按其处。 彼云肋下一点, 按着则痛连胸腹, 及细为揣摸, 则正在章门穴也。 章门为脾之募,为脏之会, 且乳下肋间, 正属虚里大络, 乃胃气所出之道路, 而气实通于辛门, 余因悟其日轻夜重, 本非有形之积, 而按此连彼, 则病在气分无疑也。 但用汤药, 以治气病, 本非不善, 然经火则气散, 而力有不及矣。 乃制神香散, 使日服三四次, 兼用艾火灸章门十四壮, 以逐散其结滞之胃气,不三日胀果渐平, 食乃渐进, 始得保全, 此其证治俱奇, 诚所难测。 本年春间, 一邻人陡患痛胀隔食, 全与此同, 群医极尽攻击, 竟以致毙,是真不得其法耳, 故录此以为后人之式。

述古共五条
  1. 仲景曰: 腹满不减, 减不足言, 当下之。 腹满时减复如故, 此为寒, 当与温药。
  2. 华元化曰: 人中百病, 难疗者莫出于水也。 水者肾之制也, 肾者人之本也。 肾气壮, 则水还于肾, 肾气虚, 则水散于皮。 又三焦壅塞, 营卫闭格,血气不从, 虚实交变, 水随气流, 故为水病。
  3. 丹溪曰: 水肿脉多沉, 病阳水兼阳证, 脉必沉数; 病阴水兼阴证, 脉必沉迟。 若遍身肿, 烦渴, 小便赤涩, 大便闭结, 此属阳水。 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饮, 添磨生枳壳, 重则疏凿饮。 若遍身肿, 不烦渴, 大便溏, 小便少不涩赤, 此属阴水。 宜实脾散, 或流气饮主之。
  4. 徐东皋曰: 经云: 脏寒生满病。 <脉经>云: 胃中寒则胀满。 脾为阴中之至阴, 故经曰: 太阴所至为蓄满。 大抵脾湿有余, 无阳不能施化,如土之久于雨水, 则为泥矣, 岂能生化万物, 必待和风暖日, 湿去阳生, 自然生长也。 故凡若此者, 宜以辛热药治之。 又曰: 经云下之则胀已。 此以湿热饮食有余, 脾胃充实者言也。 如仲景治伤寒邪入于里, 而成腹满坚实, 大便秘而不利者, 宜以三承气汤下之可也。 若因脾虚内寒不足,而气不能运化精微, 以成腹满者, 故宜以甘温补脾为主, 少佐辛热, 以行壅滞之气, 庶使脾土旺健, 胀满运行, 斯可愈矣, 即经所谓塞因塞用, 从治之法耳。 医者不察乎此, 惟执下之胀已, 急于获效, 病者苦于胀满, 喜行利药, 以求通快, 不知暂快一时, 则真气愈伤, 腹胀愈甚, 去死不远矣。 俗谓气无补法者,以其痞塞似难于补, 不思正气虚而不能运行为病, 经曰: 壮者气行则愈是也。 又曰: 水肿本因脾虚不能制水, 水渍妄行, 当以参, 术补脾, 使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而水自行。 大抵只宜补中行湿利小便, 切不可下, 但用二陈加人参, 苍白术为主, 或佐以黄芩, 麦冬, 炒栀子以制肝木。 若腹胀, 少佐厚朴; 气不运, 加木香, 木通; 气若陷下, 加升麻, 柴胡提之, 必须补中行湿, 加升提之药, 能使大便润, 小便长。 又曰: 诸家治水肿, 只知导湿利小便,执此一途, 用诸去水之药, 往往多死, 又用导水丸, 舟车丸, 神佑丸之类大下之, 此速死之兆。 盖脾气虚极而肿, 愈下愈虚, 虽劫目前之快, 而阴损正气,祸不旋踵。 大法只宜补中宫为主, 看所挟加减, 不尔则死, 当以严氏实脾散加减。 要知从治, 塞因塞用之理, 然后可以语水肿之治耳。
  5. 孙一奎曰: 予在吴下时, 有吴生讳震者, 博雅士也。 一日偶谈及鼓胀, 乃诘予曰: 鼓有虫, 否乎? 予卒不敢应, 俛思久之, 对曰: 或有之。 <本事方>云: 脐腹四肢悉肿者为水, 只腹胀而四肢不肿者为蛊, 注曰: 蛊即鼓胀也。 由是参之, 古人曾以蛊鼓同名矣, 且蛊以三虫为首, 岂无旨哉。 愚谓鼓胀, 即今云气虚中满是也, 以其外坚中空, 有似于鼓, 故以名之; 彼蛊证者, 中实有物, 积聚既久, 理或有之。 吴生曰: 子诚敏也。 予堂嫂病鼓三载, 腹大如箕, 时或胀痛, 四肢瘦削, 三吴名剂, 历尝不瘳。 吴俗死者多用火葬, 烧至腹, 忽响声如炮, 人皆骇然, 乃见虫从腹中爆出,高二三丈许, 烧所之天为昏, 俄而坠地, 细视之, 皆蚘也, 不下千万数, 大者长尺余, 虫腹中复生小虫, 多者十五六条, 或十数条, 或五六条。 虫在人腹中蕃息如此, 曷不令人胀而死哉! 惜乎诸书未有言及者。 予闻之, 恍然如梦始觉, 然犹未亲见其异也。 岁万历癸巳, 至淮阴, 有王乡官者,其子年十六, 新娶后腹胀大, 按之有块, 形如稍瓜, 四肢瘦削, 发热昼夜不退, 已年半矣, 医惟以退热消胀之剂投之, 其胀愈甚, 其热愈炽,喉中两耳俱疮。 余诊视之, 脉滑数, 望其唇则红, 其腹则疼, 又多嗜肥甘。 余思诸凡腹痛者, 唇色必淡, 不嗜饮食, 今其若此, 得非虫乎? 遂投以阿魏积块丸, 服之果下虫数十, 大者二, 一红一黑, 长尺余, 虫身红线自首贯尾, 虫腹中复有虫, 大者数条, 小者亦三四条; 虫下则热渐减,胀潮消, 三下而愈, 亦信前闻之不虚也。

鍼灸法

脾俞治胀, 随年壮灸之。 肝俞治胀, 灸百壮。 三焦俞治心腹胀满, 饮食减少, 小便不利, 羸瘦少气。 分水治腹胀绕脐结痛, 不能食。 若是水病,尤宜灸之。 神阙主水肿臌胀, 肠鸣如水之声, 极效。 石门主水肿水行皮中, 小便黄。 足三里主水肿腹胀。 水沟主一切水肿。

按水肿证惟得鍼水沟, 若鍼余穴, 水尽即死, 此<明堂><铜人>所戒也。 庸医多为人鍼分水, 误人多矣。 .


肿胀论列方

廓清饮新和十三。 四君子汤补一。 四苓散和一八七。 神香散新和二十。 平胃散和十七。 五君子煎新热六。
二陈汤和一。 五淋散寒百十七。 正柴胡饮新散六。 排气饮新和六。 理中汤热一。 大和中饮新和七。
温胃饮新热五。 解肝煎新和十一。 严氏实脾散热百五。八味汤补一二一。 四磨饮和五二。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疏凿饮和五三。 白虎汤寒二。 葛根□白汤散三二。 濬川散攻四二。 神佑丸攻四八。 芍药清肝散寒六一。
五苓散和一八二。 胃苓汤和百九十。 六君子汤补五。 五皮散和六八。 参苏饮散三四。 小柴胡汤散十九。
理阴煎新热三。 归脾汤补三二。 小和中饮新和八。 实脾散热百四。 六味汤补百二十。 金匮肾气汤补一二四。
流气饮和四六。 败毒散散三六。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十枣汤攻二八。 禹功散攻四一。 导水茯苓汤和六二。
导水丸攻七一。 舟车丸攻七十。 赤金豆新攻二。 大柴胡汤攻七。 大承气汤攻一。 龙胆泻肝汤寒六三。 百顺丸新攻六。 .


论外备用方

三和汤和六十脾湿肿。 参术健脾汤和六四补脾行滞。 四磨饮和五二行气。 百合汤热一三四肿喘。
麻黄甘草汤散六水肿取汗。 苏子降气汤和四一顺气。 调气平胃散和十八。 半夏丁香丸和百十三气滞。 □
蘗枳术丸和八一食肿。 木香宽中散和五五行气。 消导宽中汤和五八食气滞。 养胃进食丸和八九健脾。
导水茯苓汤和六二利水。 木香分气饮和五六气湿。 槟榔煎和二三六瘴气。 健脾散和六三和中快气。
当归散和六五水气肿。 麻黄附子甘草汤散五风湿。 越婢汤散八九风水悉肿。 调胃白术散和三三和胃。
人参养胃汤和二三四和胃。 七气汤和五一积胀。 厚朴汤和五四气滞。 香砂枳术丸和八十气胀。
沉香琥珀丸和六九利便。 人参木香散和五七利水。 化滞调中汤和五九食滞。 导滞通经汤和六一脾湿。
当归活血散和六六瘀血。 大正气散和二四宽湿中满。 温胃汤热十二胃寒中满。 厚朴丸热百六十寒滞中满。
红丸子热百九十消食胀。 强中汤热九二生冷伤脾。 沉香桂附丸热百十一中寒。 透膈汤攻三十逐滞消胀。
枳实导滞丸攻五七清火攻滞。 养胃汤热六九虚寒滞。 腹胀方热百六。 胡椒理中汤热六虚寒。
复元丹热百二寒滞。 感应丸攻五四积聚胀痛。厚朴温中汤热九十寒滞。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二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