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丛书、全书类 > 景岳全书
编号:215524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六必集杂证谟
http://www.100md.com theQi

头痛


经义

    五藏生成篇曰: 头痛巅疾, 下虚上实, 过在足少阴, 巨阳, 甚则入肾。 心烦头痛,病在膈中, 过在手巨阳, 少阴。

    经脉篇曰: 膀胱足太阳也, 是动则病冲头痛, 目似脱, 项如拔。

    脉解篇曰: 阳明并于上, 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 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通评虚实论曰: 头痛耳鸣, 九窍不利, 肠胃之所生也。

    着至教论曰: 三阳独至者, 是三阳并至, 并至如风雨, 上为巅疾, 下为漏病。

    脉要精微论曰: 来疾去徐, 上实下虚, 为厥巅疾。 推而下之, 下而不上, 头项痛也。

    平人气象论曰: 寸口之脉中手短者, 曰头痛。

    脉要精微论曰: 厥成为巅疾。 顑痛, 刺手阳明与顑之盛脉出血。 顑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 见血立已。 不已, 按人迎于经, 立已。 项痛不可俛仰,刺足太阳; 不可以顾, 刺手太阳也。

    寒热病篇曰: 阳迎头痛, 胸满不得息, 取之人迎。 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 名曰眼系, 头目苦痛取之, 在项中两筋间。

    杂病篇曰: 厥挟脊而痛者至顶, 头沉沉然, 目□□然, 腰脊强, 取足太阳膕中血络。

    奇病论帝曰: 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 此安得之, 名为何病? 岐伯曰: 当有所犯大寒, 内至骨髓, 髓者以脑为主, 脑逆故令头痛, 齿亦痛, 病名曰厥逆。 帝曰: 善。

    厥病篇曰: 真头痛, 头痛甚, 脑尽痛, 手足寒至节, 死不治。


论证共二条
  1. 凡诊头痛者, 当先审久暂, 次辨表里。 盖暂痛者, 必因邪气; 久病者, 必兼元气。 以暂病言之, 则有表邪者, 此风寒外袭于经也, 治宜疏散, 最忌清降; 有里邪者,此三阳之火炽于内也, 治宜清降, 最忌升散, 此治邪之法也。 其有久病者,则或发或愈, 或以表虚者, 微感则发, 或以阳胜者, 微热则发, 或以水亏于下,而虚火乘之则发, 或以阳虚于上, 而阴寒胜之则发。 所以暂病者当重邪气,久病者当重元气, 此固其大纲也。 然亦有暂病而虚者, 久病而实者, 又当因脉,因证而详辨之, 不可执也。
  2. 头痛有各经之辨。 凡外感头痛, 当察三阳, 厥阴。 盖三阳之脉俱上头, 厥阴之脉亦会于巅,故仲景<伤寒论>则惟三阳有头痛, 厥阴亦有头痛, 而太阴, 少阴则无之。 其于辨之之法, 则头脑, 额颅虽三阳俱有所会, 无不可痛, 然太阳在后,阳明在前, 少阳在侧, 此又各有所主, 亦外感之所当辨也。 至若内伤头痛, 则不得以三阳为拘矣。 如本经所言, 下虚上实, 过在足少阴, 巨阳; 若厥病篇所论, 则足六经及手少阴, 少阳皆有之矣。 奇病论曰: 脑者阴也, 髓者骨之充也。 凡痛在脑者, 岂非少阴之病乎? 此内证外证之异, 所不可不察也。 厥阴篇义详类经。

论治共五条
  1. 外感头痛, 自有表证可察, 盖其身必寒热, 脉必紧数, 或多清涕, 或兼欬嗽,或兼脊背痠痛, 或兼项强不可以左右顾, 是皆寒邪在经而然, 散去寒邪, 其痛自止, 如川芎, 细辛, 蔓荆子, 柴胡之类, 皆最宜也。 若寒之甚者, 宜麻黄, 桂枝, 生姜,□白, 紫苏, 白芷之类, 随其虚实而加减用之。
  2. 火邪头痛者, 虽各经皆有火证, 而独惟阳明为最。 正以阳明胃火,盛于头面而直达头维, 故其痛必甚, 其脉必洪, 其证必多内热, 其或头脑振振,痛而兼胀, 而绝无表邪者, 必火邪也。 欲治阳明之火, 无如白虎汤加泽泻, 木通,生地, 麦冬之类, 以抑其至高之势, 其效最速。 至若他经之火, 则芍药, 天花, 芩,连, 知, 檗, 龙胆, 栀子之类, 无不可择而用之。 但治火之法, 不宜佐以升散,盖外邪之火, 可散而去, 内郁之火, 得升而愈炽矣, 此为忌也。
  3. 阴虚头痛, 即血虚之属也, 凡久病者多有之。 其证多因水亏, 所以虚火易动,火动则痛, 必兼烦热, 内热等证, 治宜壮水为主, 当用滋阴八味煎, 加减一阴煎,玉女煎之类主之。 火微者, 宜六味地黄丸, 四物汤, 三阴煎, 左归饮之类主之。
  4. 阳虚头痛, 即气虚之属也, 亦久病者有之。 其证必戚戚悠悠, 或羞明, 或畏寒,或倦怠, 或食饮不甘, 脉必微细, 头必沉沉, 遇阴则痛, 逢寒亦痛,是皆阳虚阴胜而然。 治宜扶阳为主, 如理阴煎, 理中汤, 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之类, 皆可择用, 或以五福饮, 五君子煎加川芎, 细辛, 蔓荆子之类,以升达阳气, 则最善之治也。
  5. 痰厥头痛, 诸古方书皆有此名目, 然以余论之, 则必别有所因, 但以头痛而兼痰者有之, 未必因痰头痛也。 故兼痰者必见呕恶, 胸满, □胀, 或欬嗽气粗多痰, 此则不得不兼痰治之, 宜二陈汤, 六安煎, 和胃饮, 平胃散加川芎, 细辛, 蔓荆子之类主之。 如多痰兼火者, 宜用清膈煎, 或二陈汤, 六安煎加黄芩, 天花粉之类主之, 火甚者加石膏亦可。 如多痰兼虚而头痛者, 宜金水六君煎, 或六君子汤加芎,辛之类, 酌而用之。 东垣治痰厥头痛, 恶心烦闷, 头旋眼黑, 气短促, 上喘无力, 懒言, 心神颠倒, 目不能开, 如在风云中, 头苦痛如裂, 身重如山,四肢厥冷, 不得安卧, 如范天騋之妻, 因两次下之而致头痛者, 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述古共三条
    <活人书>云: 头痛者, 阳证也。 太阳证头痛, 发热恶寒, 无汗麻黄汤,有汗桂枝汤。 若已发汗, 或未发汗, 头痛如破者, 连须□白汤, 不止者,葛根□白汤。 阳明证头痛, 不恶寒反恶热, 胃实也, 调胃承气汤。 少阳头痛,小柴胡汤。 太阴少阴并无头痛之证。 仲景只有厥阴一证, 吴茱萸汤。

    东垣曰: 金匮真言论云: 东风生于春, 病在肝, 俞在颈项, 故春气者, 病在头。 又诸阳会于头面, 如足太阳膀胱之脉, 起于目内眦, 上额交巅, 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病冲头痛。 又足少阳胆之脉, 起于目锐眦, 上抵头角, 病则头角额痛。 夫风从上受之, 风寒伤上, 邪从外入, 客于经络, 令人振寒头痛, 身重恶寒,治在风池, 风府, 调其阴阳, 有余则泻, 不足则补, 汗之则愈, 此伤寒头痛也。 头痛耳鸣, 九窍不利者, 阳胃之所生, 乃气虚头痛也。 心烦头痛者, 病在耳中,过在手巨阳, 少阴, 乃湿热头痛也。 如气上不下, 头痛巅疾者, 下虚上实也,过在足少阴, 巨阳, 甚则入肾, 寒湿头痛也。 如头半寒痛者, 先取手少阳, 阳明,后取足少阳, 阳明, 此偏头痛也。 有真头痛者, 甚则脑尽痛, 手足寒至节, 死不治。 有厥逆头痛者, 所犯大寒, 内至骨髓, 髓者, 以脑为主, 脑逆故令头痛, 齿亦痛。 凡头痛每以风药治之者, 总其大体而言之也。 高巅之上, 惟风可到, 故味之薄者,阴中之阳, 乃自地升天者也。 然亦有三阴三阳之异。 故太阳头痛, 恶风, 脉浮紧,川芎, 羌活, 独活, 麻黄之类为主。 阳明头痛, 自汗, 发热恶寒, 脉浮缓长实者,升麻, 葛根, 白芷为主。 少阳经头痛, 脉弦细, 往来寒热, 柴胡为主。 太阴头痛,必有痰疾, 体重或腹痛, 为痰癖, 其脉沉缓, 苍术, 半夏, 南星为主。 少阴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 为寒厥, 其脉沉细, 麻黄, 附子, 细辛为主。 厥阴头项痛, 或吐痰沫, 厥冷, 其脉浮缓, 吴茱萸汤主之。 血虚头痛, 当归,川芎为主。 气虚头痛, 人参, 黄耆为主。 气血俱虚头痛, 调中益气汤少加川芎,蔓荆子, 细辛, 其效如神。 半夏白术天麻汤, 治痰厥头痛药也。 清空膏,乃风湿热头痛药也。 羌活附子汤, 治厥阴头痛药也。 如湿气在头者, 以苦吐之,不可执方而治。 先师尝病头痛, 发时两颊青黄, 眩晕, 目不欲闭, 懒言, 身体沉重,兀兀欲吐。 洁古曰: 此厥阴, 太阴合病, 名曰风痰, 以<局方>玉壶丸治之,更灸侠谿穴即愈。 是知方者体也, 法者用也, 徒执体而不知用者弊, 体用不失,可谓上工矣。

    立斋曰: 久头痛多主于痰, 痛甚者乃风毒上攻, 有血虚者, 有诸经气滞者, 有气虚者, 有四气外伤者,有劳役所伤者, 有可吐者, 有可下者, 当分虚实寒热兼变而治之。 若夫偏正头风, 久而不愈。 乃内挟痰涎风火, 郁遏经络, 气血壅滞, 甚则目昏紧小,二便秘涩, 宜砭出其血以开郁解表。 余尝治尚宝刘毅斋, 但怒则两太阳作痛, 先用小柴胡加茯苓, 山栀子, 后用六味丸以生肾水而再不发。 谭侍御每头痛必吐清水, 不拘冬夏, 吃姜便止。 余作中气虚寒, 用六君子, 当归, 黄耆, 炮姜而瘥。 商仪部, 劳则头痛, 余作阳虚不能上升,以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而痊。


简易方
    硝石散治风寒入脑, 头痛不可当。 因九七 一方用生萝葡汁, 仰卧, 注两鼻孔, 数年之患, 一注即愈。

灸法
    神庭, 上星, 后顶, 百会, 风池。 以上诸穴, 随灸一处可愈。

头痛论列方
    麻黄汤散一。 葛根□白汤散三二。 四物汤补八。 平胃散和十七。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六安煎新和二。 五福饮新补六。 小柴胡汤散十九。 清膈煎新寒九。 五君子煎新热六。 理阴煎新热三。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吴茱萸汤热一三七。 左归饮新补二。 <局方>玉壶丸和百五。 调胃承气汤攻三。 桂枝汤散九。 白虎汤寒二。 莲须□白汤散三三。 和胃饮新和五。 二陈汤和一。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玉女煎新寒十二。 六味地黄汤补百二十。 理中汤热一。 滋阴八味煎新寒十七。 六君子汤补五。 三阴煎新补十一。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羌活附子汤热三五。 调中益气汤补三一。 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十五。

论外备用方
    川芎散散六二头风。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寒滞。 神术汤散三七伤寒。 清空膏散七四年久风热。 羌活附子汤散五九冬月犯寒。 上清散散六九吹鼻。 愈风饼子散七五头风。 旋复花汤散八三风痰昏闷。 透顶散散七十搐鼻。 点头散散七三气逆痛。 芎辛导痰汤散六八痰厥痛。 神芎丸攻七二肿痛秘结。 石膏散寒六九阳明风热。 荆芩散寒七十头风。 三生散热九六痰厥痛。 硝石散因九七风热吹鼻。 黑锡丹热一八九下元虚寒。 川芎散散六三风热。 十神汤散四十感冒。 川芎茶调散散四六风邪上攻。 都梁丸散七七伤风。 玉壶丸和百五风痰。 羌活胜风汤散六一风热。 菊花散散七一风热。 如圣散散七二搐鼻。 八般头风散七六搐鼻。 芎芷散散六七风热。 天香散散六六年久头痛。 茶调散寒七二风热上攻。 双玉散寒七一胃火。 芎术汤热五十寒湿痛。 吹鼻六神散因四二风热。 当归酒补百四血虚痛。

    面病


经义
    邪气藏府病形篇帝曰: 首面与身形也, 属骨连筋, 同血合于气耳。 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怠, 然而其面不衣何也? 岐伯曰: 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 其浊气出于胃, 走唇口而为味。 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 其肉坚, 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 帝曰: 邪气之中人也奈何? 岐伯曰: 邪之中人高也, 身半已上者, 邪中之也, 身半已下者, 湿中之也。 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中人也, 方乘虚时及新用力, 若饮食汗出腠理开, 而中于邪。 中于面则下阳明, 中于项则下太阳, 中于颊则下少阳, 其中于膺背两□, 亦中其经。 面热者, 足阳明病。

    五阅五使篇岐伯曰: 五官者, 五脏之阅也。 脉出于气口, 色见于明堂。 五官以辨,阙庭必张, 乃立明堂。 明堂广大, 蕃蔽见外, 方壁高基, 引垂居外, 五色乃治,平博广大, 寿中百岁。 帝曰: 愿闻五官。 岐伯曰: 鼻者肺之官也, 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 舌者心之官也, 耳者肾之官也。 帝曰: 以官何候? 岐伯曰: 以候五脏。 故肺病者喘息鼻张, 肝病者眦青, 脾病者唇黄, 心病者舌卷短, 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 帝曰: 其常色殆者何如? 岐伯曰: 五官不辨, 阙庭不张,小其明堂, 蕃蔽不见, 又埤甚墻, 墻下无基, 垂角去外, 如是者, 虽平常殆,况加病哉。

    五色篇雷公问于黄帝曰: 五色独决于明堂乎? 帝曰: 明堂者鼻也, 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 蕃者颊侧也, 蔽者耳门也, 其间欲方大, 去之十步, 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 官五色奈何? 帝曰: 青黑为痛, 黄赤为热, 白为寒,是谓五官。 雷公曰: 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 帝曰: 其色粗以明, 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 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 病方已。 雷公曰: 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 帝曰: 赤色出颧大如母指者, 病虽小愈, 必卒死。 黑色出于庭,大如母指, 必不病而卒死。 雷公曰: 死有期乎? 帝曰: 察色以言其时, 庭者首面也。 阙者, 咽喉也。 阙中者, 肺也。 下极者, 心也。 直下者, 肝也。 肝左者, 胆也。 下者, 脾也。 方上者, 胃也。 中央者, 大肠也。 挟大肠者, 肾也。 当肾者, 脐也。 面王以上者, 小肠也。 面王以下者, 膀胱, 子处也。 颧者, 肩也。 颧后者, 臂也。 臂下者, 手也。 目内眦上者, 膺乳也。 挟绳而上者, 背也。 循牙车以下者, 股也。 中央者, 膝也。 膝以下胫也。 当胫以下者, 足也。 巨分者, 股里也。 巨屈者,膝膑也。 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 能别左右, 是谓大道, 男女异位, 故曰阴阳,审察泽夭, 谓之良工。 沉浊为内, 浮泽为外, 黄赤为风, 青黑为痛, 白为寒,黄而膏润为脓, 赤甚者为血, 痛甚为挛, 寒其为皮不仁。 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 下为卵痛, 其圜直为茎痛, 高为本, 下为首, 狐疝□阴之属也; 女子在于面王, 为膀胱, 子处之病, 散为痛, 搏为聚, 方员左右, 各如其色形。 其随而下至胝为淫, 有润如膏状, 为暴食不洁。 左为左, 右为右, 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 面色所指者也。 其色上锐, 首空上向, 下锐下向, 在左右如法。 以五色命脏, 青为肝, 赤为心, 白为肺, 黄为脾, 黑为肾。 肝合筋, 心合脉,肺合皮, 脾合肉, 肾合骨也。 五藏生成篇曰: 凡五色之奇脉, 面黄目青, 面黄目赤,面黄目白, 面黄目黑者, 皆不死也。 面青目赤, 面赤目白, 面青目黑, 面黑目白,面赤目青, 皆死也。

    脉要精微论曰: 夫精明五色者, 气之华也。 详后眼目门。

    刺热篇曰: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心热病者颜先赤, 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 肾热病者颐先赤。 太阳之脉, 色荣颧骨, 热病也, 荣未交,曰今且得汗, 待时而已。 与厥阴脉争见者, 死期不过三日, 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 少阳之脉, 色荣颊前, 热病也, 荣未交, 曰今且得汗, 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 死期不过三日。 颊下逆颧为大瘕, 下牙车为腹满, 颧后为□痛,颊上者鬲上也。

    经脉篇曰: 心主所生病者, 面赤目黄, 喜笑不休, 烦心心痛, 掌中热。


论证共三条
  1. 形者气之质, 色者神之华, 有诸中必形诸外, 故但知面中形色之常变,则凡虚实寒热凶吉死生之兆, 已可得其七八, 而再证以脉, 再察以因,则病无遁情矣。 凡医之所贵者, 在必能无差, 欲能无差, 在确有真见,使不有独见之明, 则何以隔垣能观, 而通神明之理? 经曰: 神乎神, 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 慧然独见, 口弗能言, 俱视独见, 昭然独明, 若风吹云, 故曰神。 又曰: 粗守形, 上守神。 故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是可见形中之色无难辨也。 而色中之神不易言也。 学者于此, 必能以神会神,斯云神矣, 又安能以笔楮尽哉。
  2. 面色之辨, 经言已详, 诸所未尽, 犹当兼察也。 凡病人面赤, 本皆属火, 若满面微红而气盛者, 此火证无疑也。 若病人两颧鲜赤, 如指如缕, 而余地不赤者,此阴虚也。 仲景曰: 面戴阳者, 下虚故也。 妇人尤多见之。 病人面红不退者,邪盛病进为难愈。 病人面白色者, 气虚也, 或白兼淡黄而气不足者, 必失血也。 病人面白有枯色者, 血气俱败也, 若证有痰火, 则尤为难治。 病人面青, 或兼白者,必阳虚阴胜之病。 久病人面转黄苍, 此欲愈也。 病人面黄润而微赤者, 必主湿热。 病人面黄而兼青者, 此木邪犯土, 多不可治。 病人面色青苍者, 多主疼痛。 病难愈而面色如煤不开者, 终不吉。 平人面色如灰尘, 眼下青黑者, 必有病至,其病必重。 女人面色青者, 必肝强脾弱, 多怒少食, 或经脉不调。 女人颧颊鲜红,名曰带桃花, 此阴中有虚火, 多淫而无子。
  3. 面肿有虚实, 肿者为实, 浮者为虚。 实肿者, 或热或痛, 乃因风火上炎, 此以邪之有余也, 脉必紧数,证必寒热。 风则散之, 火则清之, 壅滞秘结则通之, 利之, 邪去而肿自消也。 虚浮者, 无痛无热而面目浮肿, 此或以脾肺阳虚, 输化失常, 或以肝肾阴虚,水邪泛溢。 然浮而就上, 其形虚软者, 多由乎气; 肿而就下, 按而成窝者, 多由乎水。 治气者, 须从脾肺, 虚则补之, 实则顺之; 治水者, 须从脾肾,虚则化之, 实则泻之。 然水气虽分上下, 而气即水之母, 水即气之质, 故有相因之化, 而亦有相因之治也。 凡虚浮在气者, 虽曰气虚, 然亦有虚之异,不可执也。 盖虚而浮, 多因于脾, 此或以劳倦, 或以色欲, 或以泻痢, 或以中寒, 而脉必微弱, 气必虚馁者是也。 实而胀者, 多因于胃,或木火炽盛而湿热上浮, 或纵酒纵食而阳明壅滞, 此其脉必滑数, 证必多热者是也。 然此证虽浮而不痛不肿, 自与前证有异, 虚实既辨, 则或补或泻,或利或清, 所当详酌而为之治也。

论治共三条
  1. 凡风热肿痛, 此必痄腮, 时毒, 痈疡之证, 论治俱详外科, 当察治之,或其甚者, 防风通圣散主之。
  2. 面目虚浮, 有因色欲过度, 阴虚气越而致者, 宜六味地黄汤, 或八味地黄汤,或加减八味丸。 若因劳倦伤脾, 气虚不敛而面目虚浮者, 宜参苓白术散, 归脾汤,或十全大补汤。 若因饮酒过度, 湿热上聚而面目浮肿者, 宜葛花解酲汤,或七味白术散。 若因泻痢不止, 脾肾气虚而面目浮肿者, 宜胃关煎, 或温胃饮。 若因食饮不节, 阳明壅实, 二便秘结而头面满胀者, 宜廓清饮。 惟小儿多有此证,甚者宜木香槟榔丸下之。 若阳明实热, 胃火上浮, 或烦热干渴而头面浮肿者,宜抽薪饮, 或白虎汤, 或大分清饮利之。
  3. 水肿面浮, 或眼下有如卧蚕者, 此水气之为病也, 论治详肿胀门。
  4. 面鼻粉刺, 雀斑诸方, 俱列因阵八七之后。

面病论列方
    六味汤补百二十。 八味汤补一二一。 加减八味丸补一二三。 温胃饮新热五。 胃关煎新热九。 七味白术散小七。 大分清饮新寒五。 抽薪饮新寒三。 防风通圣散攻十六。 归脾汤补三二。 葛花解酲汤和一二四。 白虎汤寒二。 廓清饮新和十三。 参苓白术散补五四。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木香槟榔丸攻五十。

论外备用方
    玉容散因三百四雀斑。 面鼻诸方详因阵六九至一百止。 硫黄膏因三百五面疮赤风。

    口舌


经义
    金匮真言论曰: 中央黄色, 入通于脾, 开窍于口, 藏精于脾, 故病在舌本。

    阴阳应象大论曰: 中央生湿, 湿生土, 土生甘, 甘生脾, 脾主口。 在窍为口。 南方生热, 热生火, 火生苦, 苦生心, 心主舌。 在窍为舌。

    脉度篇曰: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心气通于舌, 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五藏别论曰: 五味入口, 藏于胃, 以养五脏气。

    奇病论帝曰: 有病口甘者, 病名为何? 何以得之? 岐伯曰: 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 详三消门。 帝曰: 有病口苦, 取阳陵泉, 病名为何? 何以得之? 岐伯曰: 病名胆瘅。 夫肝者, 中之将也, 取决于胆, 咽为之使。 此人者, 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 治之以胆募俞。

    四时气篇曰: 胆液泄则口苦, 胃气逆则呕苦, 故曰呕胆。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胆病者, 善太息, 口苦, 呕宿汁, 心下澹澹, 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 数唾, 在足少阳之本末, 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 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痿论曰: 肝气热, 则胆泄口苦, 筋膜干, 筋膜干则筋急而挛, 发为筋痿。

    热论篇曰: 伤寒四日, 太阴受之, 太阴脉布胃中, 络于嗌, 故腹满而嗌干。 伤寒五日, 少阴受之, 少阴脉贯肾络于肺, 系舌本, 故口燥舌干而渴。

    气厥论曰: 膀胱移热于小肠, 鬲肠不便, 上为口糜。

    五音五味篇曰: 冲脉, 任脉, 其浮而外者, 循腹右上行, 会于咽喉, 别而络唇口。

    五常政大论曰: 备化之纪, 其主口。 升明之纪, 其主舌。

    五阅五使篇曰: 口唇者, 脾之官也; 舌者, 心之官也。

    六节藏象论曰: 脾胃, 大肠, 小肠, 三焦, 膀胱者,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名曰器,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其味甘, 其色黄, 此至阴之类, 通于土气。

    五藏生成篇曰: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

    奇病论曰: 足少阴之脉, 贯肾系舌本。

    经脉篇曰: 手阳明, 还出挟口, 交人中。 足阳明, 还出挟口, 环唇。 足太阴,连舌本, 散舌下。 足少阴, 挟舌本。 足太阴气绝者, 则脉不荣肌肉。 唇舌者,肌肉之本也, 脉不荣则肌肉软, 肌肉软则舌萎, 人中满, 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 甲笃乙死, 木胜土也。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 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 筋者聚于阴器, 而脉络于舌本也。 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卯, 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 庚笃辛死, 金胜木也。

    诊要经终论曰: 厥阴终者, 中热嗌干, 善溺心烦, 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口问篇曰: 人之自啮舌者, 何气使然? 此厥逆走上, 脉气辈也。 少阴气至则啮舌,少阳气至则啮颊, 阳明气至则啮唇矣。 视主病者则补之。

    经筋篇曰: 足阳明之筋, 引缺盆及颊。 卒口僻急者, 目不合, 热则筋纵, 目不开。 颊筋有寒, 则急引颊移口, 有热则筋弛纵缓, 不胜收, 故僻。

    热病篇曰: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 六曰舌本烂, 热不已者死。


论证共六条
  1. 口舌之病, 有疮者, 有臭者, 有干有渴者, 有为苦为酸而诸味不同者, 有重舌,木舌而舌间出血, 及舌胎舌黑者。 在各方书多以口病为热证, 然其中亦有似热非热,及劳伤无火等证, 是不可尽归于热, 所当察也。
  2. 口舌生疮, 固多由上焦之热, 治宜清火, 然有酒色劳倦过度,脉虚而中气不足者, 又非寒凉可治, 故虽久用清凉终不见效。 此当察其所由,或补心脾, 或滋肾水, 或以理中汤, 或以蜜附子之类反而治之, 方可全愈。 此寒热之当辨也。
  3. 口苦口酸等证, 在<原病式>则皆指为热, 谓肝热则口酸, 心热则口苦,脾热则口甘, 肺热则口辛, 肾热则口咸, 或口淡者亦胃热也。 若据此说,则凡以口之五味悉属火证, 绝无虚寒之病矣, 岂不谬哉。 如口苦者, 未必悉由心火,口淡者未必尽因胃热。 盖凡以思虑劳倦, 色欲过度者, 多有口苦舌燥,饮食无味之证, 此其咎不在心脾, 则在肝肾, 心脾虚则肝胆邪溢而为苦,肝肾虚则真阴不足而为燥。 即如口淡一证, 凡大劳, 大泻, 大汗, 大病之后,皆能令人口淡无味, 亦岂皆胃火使然耶? 故凡临此者, 但察其别无火证火脉,则不宜以劳伤作内热, 而妄用寒凉, 此治有不容误也。
  4. 口渴, 口干大有不同, 而人多不能辨。 盖渴因火燥有余, 干因津液不足,火有余者, 当以实热论, 津液不足者当以阴虚论, 二者不分, 反同冰炭矣。 然渴虽云火, 而亦有数种当辨者, 如实热之渴, 火有余也, 亡阴之渴, 水不足也。 故凡于大泻之后, 大汗之后, 大劳之后, 大病之后, 新产失血之后, 痈疽大溃之后,过食咸味之后, 皆能作渴, 凡此数者, 悉由亡阴亡液, 水亏枯涸而然, 本非热证,不得误认为火。 总之渴而喜冷, 脉实便结者, 固火证也。 其有冷饮入腹则滞沃不行,或口虽作渴而但喜热饮, 及脉弱便溏者, 皆非火证。 矧复有口虽干苦而全然不欲茶汤者, 此干也, 非渴也, 尤属阴虚之候, 若作渴治,能无误乎? 故治此之法, 凡火盛于上者, 宜清肺清胃, 水亏于下者, 宜补脾补肾; 若阳虚而阴无以生, 气虚而精无以化者, 使非水火并济, 则何益之有? 首卷十问中有渴论, 外科有作渴条, 当并察其治法。
  5. 口臭虽由胃火, 而亦有非火之异。 盖胃火之臭, 其气浊秽, 亦必兼口热口干,及别有阳明火证者是也。 若无火脉火证而臭如馊腐, 或如酸胖, 及胃口吞酸,饮食嗳滞等证, 亦犹阴湿留垢之臭, 自与热臭者不同, 是必思虑不遂,及脾弱不能化食者多有之。 此则一为阳证, 宜清胃火, 一为阴证, 宜调补心脾,不得谓臭必皆热, 以致生他病也。
  6. <医统>曰: 七情所郁, 及心经热壅, 则舌肿满不得息。 心热则舌裂而疮。 肝热则舌木而硬。 脾热则舌涩而胎。 肺热则舌强。 热甚则舌燥如锯。 舌卷囊缩者不治, 厥阴绝也。

论治共七条
  1. 口疮口苦, 凡三焦内热等证, 宜甘露饮, 徒薪饮主之。 火之甚者, 宜凉膈散,玄参散主之。 胃火盛者, 宜竹叶石膏汤, 三黄丸之类主之。 若心火肝火之属,宜泻心汤, 龙胆泻肝汤之类主之。 多酒湿热口糜, 宜导赤散, 大分清饮,五苓散之类主之。 若劳伤心脾兼火者, 宜二阴煎, 清心莲子饮之类主之。 若思虑谋为不遂, 肝胆虚而口苦者, 宜七福饮, 理阴煎, 或五君子煎之类主之。 兼火者, 以黄芩, 龙胆草之类随宜佐之。 凡口疮六脉虚弱, 或久用寒凉不效者,必系无根虚火, 宜理阴煎, 理中汤之类反治之, 或用官桂噙咽亦可。
  2. 外治口疮敷药, 阴阳散, 绿云散, 细辛黄檗散, 白蚕黄檗散, 皆可选用,或临卧时以川黄蘗衔口过宿亦妙。 若口舌生疮糜烂者, 宜冰玉散主之; 疳烂者,冰白散。
  3. 口鼻由于胃火者, 宜七胃饮, 升麻黄连丸, 或竹叶石膏汤加香薷主之,或千金口鼻方皆可内清其火, 此外如丁香丸, 圣惠口齿方, 福建香茶饼之类,亦可暂解其秽。
  4. 舌胎舌黑, 虽云火证, 然实火, 虚火皆能为之, 凡治此者, 但当察脉证,以虚实为主, 而再以辨色之法参之, 庶可无误。 盖实热之黑, 必兼红紫干渴,或多芒刺。 若沉黑少红而带润滑者, 本非实热证也。 若其六脉细弱, 而形困气倦,则又最为虚候, 是必寒水乘心, 火不归原之病; 此不救本, 而但知治标,则万无一生矣。 此之治法, 凡里热未甚而表散有未解者, 宜柴胡诸饮之类以解其表。 里邪热甚者, 宜凉膈散, 犀角地黄汤之类以清其内。 此治实热之法也。 若阴虚火盛而兼有表邪未解者, 宜补阴益气煎之类, 兼表里而治之。 若形气病气俱不足, 寒水乘心而虚阳不敛者, 必用理阴煎, 理中汤,或大补元煎之类以单救其里, 自可保其无虞。 此治虚火之法也。 若舌有白胎,语言蹇涩者, 以薄荷, 白蜜同姜片蘸而揩擦之。 外伤寒门, 仍有辨舌正条,当与本门参阅。
  5. 舌上无故出血者, 谓之舌□, 此心火之溢也, 宜金花煎, 圣金散, 黄檗散主之,或用<千金>口臭方亦妙。
  6. 重舌, 木舌, 以舌下肿出如舌, 故曰重舌, 又谓之子舌; 忽肿木而硬者,谓之木舌, 皆上焦热壅故也。 惟宜砭鍼刺去其血为上策, 及内服清胃降火之剂自愈。 若舌忽肿起如猪胞, 或硬如木石, 不能出声, 胀满塞口, 则闭闷杀人,但看舌下有如蝼蛄, 或如卧蚕者, 急于肿突处砭去其血, 仍用釜底煤不拘多少,以盐醋调厚敷之, 或用井花水调敷亦可, 脱去更敷。 如不甚者, 单以此敷之亦愈。
  7. <正传>治舌肿大塞口, 不通饮食, <经验方>用真蒲黄一味, 频刷舌上, 其肿自退。 若能咽药,即以黄连一味, 煎浓汁细细呷之, 以泻心经之火则愈。 <医统>治一人舌肿满口, 诸药不效, 以梅花, 冰片为末敷之即消。

经义
    鍼灸法 廉泉治舌下肿, 口疮, 舌纵, 舌根急缩。 金津, 玉液上二穴, 可刺出血。 天突,少商。

口舌论列方
    大补元煎新补一。 犀角地黄汤寒七九。 柴胡诸饮新散五方。 甘露饮寒十。 清心莲子饮寒三二。 五君子煎新热六。 大分清饮新寒五。 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 二阴煎新补十。 徙薪饮新寒四。 七福饮新补七。 理中汤热一。 竹叶石膏汤寒六。 导赤散寒一二二。 玄参散因百一。 细辛黄檗散因一二三。 清胃饮寒五六。 冰玉散新因四六。 <千金>口臭方因一三三。 黄檗散因百十五。 <圣惠>口齿方因一三四。 阴阳散因百二十。 绿云散因一二二。 龙胆泻肝汤寒六二。 理阴煎新热三。 五花散和一八二。 升麻黄连汤因百十七。 泻心汤寒二七。 三黄丸攻六八。 白蚕黄檗散因一二四。 凉膈散攻十九痘八三。 冰白散新因四七。

    金花煎因百十二。 圣金散因百十一。 福建香茶饼因三百二。 丁香丸因百十八。


论外备用方
    加减八味丸补一二二。 硼砂丸因百十噙化。 <直指>黄芩汤寒百七心肺热。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六终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