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丛书、全书类 > 景岳全书
编号:215533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六天集杂证谟
http://www.100md.com theQi

诸气


经义

天地气一

本神篇曰: 天之在我者德也, 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详二十九卷遗精门。

天元纪大论曰: 在天为气, 在地成形, 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生气通天论帝曰: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 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 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 五脏, 十二节皆通于天气。 其生五, 其气三, 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 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 清净则志意治, 顺之则阳气固, 虽有贼邪,勿能害也, 此因时之序。 故圣人传精神, 服天气, 而通神明。 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 卫气解散, 此谓自伤, 气之削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 清阳为天, 浊阳为地; 地气上为云, 天气下为雨;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 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 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 下象地以养足, 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天气通于肺, 地气通于嗌, 风气通于肝, 雷气通于心, 谷气通于脾, 雨气通于肾。 六经为川, 肠胃为海, 九窍为水注之气。 以天地为之阴阳, 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阳之气, 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暴气象雷, 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 不用地之理, 则灾害至矣。

四气调神论曰: 天气, 清净光明者也, 藏德不止, 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 地气者冒明, 云雾不精, 则上应白露不降。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 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 风雨不节, 白露不下, 则菀槁不荣。 贼风数至, 暴雨数起, 天地四时不相保, 与道相失, 则未央绝灭。 惟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 万物不失, 生气不竭。

六元正纪大论帝曰: 天地之气, 盈虚如何? 岐伯曰: 天气不足, 地气随之,地气不足, 天气从之, 运居其中而常先也。 故上胜则天气降而下,下胜则地气迁而上胜, 多少而差其分, 微者小差, 甚者大差, 甚则位易气交易,则大变生而病作矣。

五常政大论帝曰: 天不足西北, 左寒而右凉, 地不满东南, 右热而左温, 其故何也? 岐伯曰: 阴阳之气, 高下之理, 大小之异也。 东南方, 阳也, 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 西北方, 阴也, 阴者其精奉于上, 故左寒而右凉。 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 高者气寒, 下者气热, 故适寒凉者胀, 之温热者疮, 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 此腠理开闭之常, 大小之异耳。

五运行大论帝曰: 地之为下否乎? 岐伯曰: 地为人之下, 太虚之中者也。 帝曰: 凭乎? 曰: 大气举之也。 燥以干之, 暑以蒸之, 风以动之, 湿以润之, 寒以坚之,火以温之。 故风寒在下, 燥热在上, 湿气在中, 火游行其间, 寒暑六入,故令虚而化生也。

方盛衰论曰: 至阴虚, 天气绝; 至阳盛, 地气不足。 阴阳并交, 至人之所行。 阴阳并交者, 阳气先至, 阴气后至, 是以圣人持诊之道, 先后阴阳而持之。

太阴阳明论曰: 喉主天气, 咽主地气。


阴阳气二

至真要大论帝曰: 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 岐伯曰: 气有多少, 异用也。 帝曰: 阳明何谓也? 曰: 两阳合明也。 帝曰: 厥阴何也? 曰: 两阴交尽也。 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失也。 夫阴阳之气, 清静则生化治, 动则苛疾起, 此之谓也。

生气通天论曰: 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是故阳因而上, 卫外者也。 阳气者, 烦劳则张, 精绝, 辟积于夏, 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 耳闭不可以听, 溃溃乎若坏都, 汨汨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 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 乃生大偻。 阴者, 藏精而起亟也; 阳者, 卫外而为固也。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 并乃狂。 阳不胜其阴, 则五脏气争, 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 骨髓坚固, 气血皆从。 如是则内外调和, 邪不能害, 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故阳强不能密, 阴气乃绝。 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阴阳应象大论曰: 阳化气, 阴成形。 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 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 浊气在上, 则生□胀。 壮火之气衰, 少火之气壮。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 少火生气。 阴胜则阳病, 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 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 重热则寒。 寒伤形, 热伤气。 气伤痛, 形伤肿。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 先肿而后痛者, 形伤气也。 年四十, 而阴气自半也, 起居衰矣。 年五十,体重, 耳目不聪明矣。 年六十, 阴痿, 气大衰, 九窍不利, 下虚上实, 涕泣俱出矣。 故曰: 知之则强, 不知则老。

太阴阳明论曰: 阳者, 天气也, 主外; 阴者, 地气也, 主内。 故阳道实, 阴道虚。 阴气从足上行至头, 而下行循臂至指端; 阳气从手上行至头, 而下行至足。 故曰: 阳病者上行极而下, 阴病者下行极而上。 详脾胃门。

终始篇曰: 阴者主脏, 阳者主腑。 阳受气于四末, 阴受气于五脏。

痹论岐伯曰: 阴气者, 静则神藏, 躁则消亡, 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

阴阳别论曰: 刚与刚, 阳气破散, 阴气乃消亡。 淖则刚柔不和, 经气乃绝。

寒热病篇曰: 足太阳入脑乃别。 阴蹻, 阳蹻, 阴阳相交, 阳入阴, 阴出阳,交于目锐眦, 阳气盛则瞋目, 阴气盛则瞑目。

口问篇曰: 阳气尽, 阴气盛, 则目瞑; 阴气尽而阳气盛, 则寤矣。

大惑论曰: 夫卫气者, 昼日行于阳, 夜行于阴, 故阳气尽则卧, 阴气尽则寤。

方盛衰论: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 何者为逆? 何者为从? 帝曰: 阳从左, 阴从右,老从上, 少从下。


时气三
    六元正纪大论帝曰: 四时之气, 至有早晏高下左右, 其候何如? 岐伯曰: 行有逆顺,至有迟速, 故太过者化先天, 不及者化后天。 帝曰: 愿闻其行何谓也? 曰:
    春气西行, 夏气北行, 秋气东行, 冬气南行。 故春气始于下, 秋气始于上,夏气始于中, 冬气始于标。 春气始于左, 秋气始于右, 冬气始于后, 夏气始于前。
    此四时正化之常。 故至高之地, 冬气常在, 至下之地, 春气常在, 必谨察之。 帝曰:
    愿闻同化何如? 岐伯曰: 风温春化同, 热薰昏火夏化同, 胜与复同,燥清烟露秋化同, 云雨昏暝埃长夏化同, 寒气霜雪冰冬化同, 此天地五运六气之化,更用之盛衰也。
    四气调神论曰: 春三月, 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 万物以荣,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 夏为寒变, 奉长者少。 夏三月, 此谓蕃莠,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此夏气之应, 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 秋为痎疟, 奉收者少。 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 奉藏者少。 冬三月, 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 无扰乎阳,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 春为痿厥, 奉生者少。 逆春气, 则少阳不生, 肝气内变。
    逆夏气, 则太阳不长, 心气内洞。 逆秋气, 则太阴不收, 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 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
    

生气通天论曰: 阳气者, 一日而主外, 平旦人气生, 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 气门乃闭。 是故暮而收拒, 无扰筋骨, 无见雾露, 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至真要大论帝曰: 分至何如? 岐伯曰: 气至谓之至, 气分谓之分, 至则气同,分则气异, 所谓天地之正纪也。

脉要精微论曰: 冬至四十五日, 阳气微上, 阴气微下; 夏至四十五日, 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阴阳有时, 与脉为期, 期而相失, 如脉所分, 分之有期, 故知死时。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帝曰: 夫百病者, 多以旦慧昼安, 夕加夜甚者, 何也? 岐伯曰: 四时之气使然。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人亦应之。 以一日分为四时, 朝则为春,日中为夏, 日入为秋, 夜半为冬。 朝则人气始生, 病气始衰, 故旦慧; 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 故安; 夕则人气始衰, 邪气始生, 故加; 夜半人气入脏, 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帝曰其时有反者何也? 曰: 是不应四时之气, 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 以其所胜时者起也。 四时刺逆从论曰: 春气在经脉, 夏气在孙络, 长夏气在肌肉, 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 帝曰: 敢问其故。 岐伯曰: 春者, 天气始开, 地气始泄, 冻解冰释,水行经通, 故人气在脉。 夏者, 经满气溢, 入孙络受血, 皮肤充实。 长夏者,经络皆盛, 内溢肌中。 秋者, 天气始收, 腠理闭塞, 皮肤引急。 冬者盖藏,血气在中, 内着骨髓, 通于五脏。 是故邪气者, 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 不可为度, 然必从其经气, 辟除其邪, 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金匮真言论曰: 春气者病在头, 夏气者病在脏, 秋气者病在肩背, 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 仲夏善病胸□,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秋善病风疟, 冬善病痹厥。 营卫生会篇曰: 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 行于阳二十五度, 分为昼夜, 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夜半为阴陇, 夜半后而为阴衰, 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 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 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 夜半而大会, 万民皆卧, 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 如是无已, 与天地同纪。


运气四
    天元纪大论曰: 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 应天之气, 动而不息, 故五岁而右迁;
    应地之气, 静而守位, 故六期而环会。 动静相召, 上下相临, 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天以六为节, 地以五为制, 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 凡三十岁;
    千四百四十气, 凡六十岁为一周, 不及太过, 斯皆见矣。
    六节藏象论曰: 天度者, 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气数者, 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五日谓之候, 三候谓之气, 六气谓之时, 四时谓之岁。 五气更立, 各有所胜,盛虚之变, 此其常也。 故春胜长夏, 长夏胜冬, 冬胜夏, 夏胜秋, 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 各以气命其脏。 帝曰: 何以知其胜? 岐伯曰: 求其至也,皆归始春, 未至而至, 此谓太过, 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 命曰气淫。 至而不至,此谓不及, 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 所不胜薄之也, 命曰气迫。 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 谨候其时, 气可与期, 失时反候, 五治不分, 邪僻内生, 工不能禁也。
    五运行大论曰: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 □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 素天之气经于亢氏昴毕, 玄天之气经于张异娄胃。
    所谓戊己分者, 奎壁角轸, 则天地之门户也。 上下相遘, 寒暑相临, 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东方生风, 在气为柔。 南方生火, 在气为息。 中央生湿, 在气为充。
    西方生燥, 在气为成。 北方生寒, 在气为坚。 气有余, 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
    其不及, 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 己所胜轻而侮之。 侮反受邪, 侮而受邪, 寡于畏也。
    五常政大论帝曰: 太虚廖廓, 五运回薄, 衰盛不同, 损益相从, 愿闻平气何如而名?
    何如而纪也? 岐伯曰: 木曰敷和, 火曰升明, 土曰备化, 金曰审平, 水曰静顺。
    帝曰: 其不及奈何? 曰: 木曰委和, 火曰伏明, 土曰卑监, 金曰从革, 水曰涸流。
    帝曰: 太过何谓? 曰: 木曰发生, 火曰赫曦, 土曰敦阜, 金曰坚成, 水曰流衍。
    帝曰: 其岁有不病, 而脏气不应不用者何也? 岐伯曰: 天气制之, 气有所从也。
    少阳司天, 火气下临, 肺气上从, 白起金用, 草木□。 阳明司天, 燥气下临,肝气上从, 苍起木用而立, 土迺□。 太阳司天, 寒气下临, 心气上从, 而火且明,丹起金迺□。 厥阴司天, 风气下临, 脾气上从, 而土且隆, 黄起水迺□。 少阴司天,热气下临, 肺气上从, 白起金用, 草木□。 太阴司天, 湿气下临, 肾气上从,黑起水变。
    

至真要大论帝曰: 五气交合, 盈虚更作, 余知之矣。 六气分治, 司天地者,其至何如? 岐伯曰: 天地之大纪, 人神之通应也。 厥阴司天, 其化以风; 少阴司天,其化以热; 太阴司天, 其化以湿; 少阳司天, 其化以火; 阳明司天, 其化以燥; 太阳司天, 其化以寒。 帝曰: 地化奈何? 曰: 司天同候, 间气皆然。 帝曰: 间气何谓? 曰: 司左右者, 是谓间气也。 主岁者纪岁, 间气者纪步也。 帝曰: 岁主奈何? 曰: 厥阴司天为风化, 在泉为酸化, 司气为苍化, 间气为动化。 少阴司天为热化, 在泉为苦化, 不司气化, 居气为灼化。 太阴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 司气为□化, 间气为柔化。 少阳司天为火化, 在泉为苦化,司气为丹化, 间气为明化。 阳明司天为燥化, 在泉为辛化, 司气为素化,间气为清化。 太阳司天为寒化, 在泉为咸化, 司气为玄化, 间气为藏化。 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 五味五色所生, 五脏所宜, 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绪也。 本乎天者,天之气也, 本乎地者, 地之气也, 天地合气, 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故曰: 谨候气宜, 无失病机, 此之谓也。 帝曰: 气之上下何谓也? 岐伯曰: 身半以上,其气三矣, 天之分也, 天气主之。 身半以下, 其气三矣, 地之分也, 地气主之。 以名命气, 以气命处, 而言其病。 半, 所谓天枢也。 帝曰: 胜复之动, 时有常乎? 气有必乎? 岐伯曰: 时有常位, 而气无必也。 初气终三气, 天气主之, 胜之常也。 四气尽终气, 地气主之, 复之常也。 有胜则复, 无胜则否。 帝曰: 六气之胜,何以候之? 岐伯曰: 清气大来, 燥之胜也, 风木受邪, 肝病生焉。 热气大来,火之胜也, 金燥受邪, 肺病生焉。 寒气大来, 水之胜也, 火热受邪, 心病生焉。 湿气大来, 土之胜也, 寒水受邪, 肾病生焉。 风气大来, 木之胜也, 土湿受邪,脾病生焉。 所谓感邪而生病也。 乘年之虚, 则邪甚也。 失时之和, 亦邪甚也。 遇日之空, 亦邪甚也。 重感于邪, 则病危矣。 六微旨大论曰: 至而至者和; 至而不至, 来气不及也; 未至而至, 来气有余也。 应则顺, 否则逆, 逆则变生, 变生则病。 帝曰: 请言其应。 岐伯曰: 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 相火之下, 水气承之; 水位之下, 土气承之; 土位之下, 风气承之; 风位之下, 金气承之; 金位之下, 火气承之; 君火之下, 阴精承之。 帝曰: 何也? 岐伯曰: 亢则害, 承迺制, 制则生化, 外列盛衰, 害则败乱, 生化大病。 帝曰: 六气应五行之变何如? 岐伯曰: 位有始终, 气有初中, 上下不同, 求之亦异也。 天气始于甲, 地气始于子, 子甲相合, 命曰岁立, , 谨候其时, 气可与期。 岐伯曰: 言天者, 求之本, 言地者, 求之位, 言人者, 求之气交。 帝曰: 何谓气交? 曰: 上下之位, 气交之中, 人之居也。 故曰: 天枢之上, 天气主之; 天枢之下,地气主之; 气交之分, 人气从之, 万物由之。 帝曰: 何谓初中? 岐伯曰: 初凡三十度而有奇, 中气同法。 帝曰: 初中何也? 曰: 所以分天地也。 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 帝曰: 其升降何如? 岐伯曰: 气之升降, 天地之更用也。 帝曰: 其用何如? 曰: 升已而降, 降者谓天; 降已而升, 升者谓地。 天气下降, 气流于地; 地气上升, 气腾于天。 故高下相召, 升降相因, 而变作矣。 岐伯曰: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 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 无器不有。 六元正纪大论帝曰: 气至而先后者何? 岐伯曰: 运太过, 则其至先; 运不及,则其至后; 非太过非不及, 则至当时, 非是者□也。 岐伯曰: 数之始,起于上而终于下, 岁半之前, 天气主之, 岁半之后, 地气主之, 上下交互,气交主之, 岁纪毕矣。 故曰: 位明气月可知乎, 所谓气也。 风胜则动, 热胜则肿,燥胜则干, 寒胜则浮, 湿胜则濡泄, 甚则水闭胕肿, 随气所在, 以言其变耳。 帝曰: 水发而雹雪, 土发而飘骤, 木发而毁折, 金发而清明, 火发而曛昧, 何气使然? 岐伯曰: 气有多少, 发有微甚, 微者当其气, 甚者兼其下, 征其下气而可知也。 帝曰: 五气之发, 不当位者何也? 曰: 命其差。 帝曰: 差有数乎? 曰: 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 气交变大论岐伯曰: 德化者气之祥, 政令者气之章, 变易者复之纪, 灾□者伤之始,气相胜者和, 不相胜者病, 重感于邪则甚也。 帝曰: 善言天者, 必应于人,善言古者, 必验于今, 善言气者, 必彰于物, 善言应者, 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 通神明之理, 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欤!


经气脏气五
    天元纪大论曰: 天有五行御五位, 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阴阳应象大论曰: 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 寒暑伤形,暴怒伤阴, 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 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 寒暑过度, 生乃不固。
    本藏篇曰: 五脏者, 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 六腑者, 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者也。
    六节藏象论曰: 心者, 生之本, 神之变也, 为阳中之太阳, 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 魄之处也, 为阳中之太阴, 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为阴中之少阴, 通于冬气, 肝者, 罢极之本, 魂之居也, 为阳中之少阳, 通于春气。
    脾, 胃, 大肠, 小肠, 三焦, 膀胱者,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凡十一脏, 皆取决于胆也。
    金匮真言论曰: 东方青色, 入通于肝, 其味酸, 其臭臊。 南方赤色, 入通于心,其味苦, 其臭焦。 中央黄色, 入通于脾, 其味甘, 其臭香。 西方白色, 入通于肺,其味辛, 其臭腥。 北方黑色, 入通于肾, 其味咸, 其臭腐。
    天年篇曰: 人生十岁, 五脏始定, 血气已通, 其气在下, 故好走。 二十岁,血气始盛, 肌肉方长, 故好趋。 三十岁, 五脏大定, 肌肉坚固, 血脉盛满, 故好步。
    四十岁, 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 腠理始疏, 荣华颓落, 发颇班白,平盛不摇, 故好坐。 五十岁, 肝气始衰, 肝叶始薄, 胆汁始减, 目始不明。 六十岁,心气始衰, 苦忧悲, 血气懈惰, 故好卧。 七十岁, 脾气虚, 皮肤枯。 八十岁,肺气衰, 魄离, 故言善误。 九十岁, 肾气焦, 四脏经脉虚空。 百岁, 五脏皆虚,神气皆去, 形骸独居而终矣。
    上古天真论曰: 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 丈夫八岁, 肾气实, 发长齿更。 二八, 肾气盛, 天癸至,精气溢泻, 阴阳和, 故能有子。
    脉度篇曰: 肺气通于鼻, 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心气通于舌, 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肝气通于目, 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肾气通于耳, 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五藏生成篇曰: 诸脉者皆属于目, 诸髓皆属于脑, 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 诸气者皆属于肺, 此四肢八谿之朝夕也。
    海论曰: 人有髓海, 有血海, 有气海, 有水谷之海。 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十二经之海, 膻中为气之海, 脑为髓之海。 得顺者生, 得逆者败; 知调者和,不知调者害。
    五味篇曰: 胃者, 五脏六腑之海也, 水谷皆入于胃,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 积于胸中, 命曰气海, 出于肺, 循喉咽, 故呼则出, 吸则入。
    大惑论曰: 五脏六腑之精气, 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目者, 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 神气之所生也。 详眼目门。
    卫气篇曰: 请言气街: 胸气有街, 腹气有街, 头气有街, 胫气有街。 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 气在胸者, 止之膺与背腧。 气在腹者, 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 气在胫者, 止之于气街, 与承山踝上以下。
    动输篇曰: 夫四末阴阳之会者, 此气之大络也。 四街者, 气之径路也。
    故络绝则径通, 四末解则气从合, 相轮如环, 莫知其纪, 终而复始。
    平人气象论曰: 胃之大络, 名曰虚里, 脉宗气也。 详脾胃门。
    邪客篇帝曰: 人有八虚, 各何以候? 岐伯曰: 以候五脏。 心肺有邪, 其气留于两肘;
    肝有邪, 其气留于两腋; 脾有邪, 其气流于两髀; 肾有邪, 其气流于两膕。
    凡此八虚者, 皆机关之室, 真气之所过, 血络之所游, 邪气恶血, 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经络骨节机关, 不得屈伸, 故病挛也。
    太阴阳明论曰: 四肢皆禀于胃, 而不得至经, 必因于脾, 乃得禀也。 详脾胃门。
    五藏别论曰: 脑髓, 骨, 脉, 胆, 女子胞, 此六者, 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 故藏而不泻, 名曰奇恒之府。 夫胃, 大肠, 小肠, 三焦, 膀胱,此五者, 天气之所生也, 其气象天, 故泻而不藏, 此受五脏浊气, 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 输泻者也。 魄门亦为五脏使, 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神而不泻也, 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 传化物而不藏, 故实而不能满也。
    所以然者, 水谷入口, 则胃实而肠虚; 食下, 则肠实而胃虚。 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能实也。
    

平人绝谷篇曰: 平人胃满则肠虚, 肠满则胃虚, 更实更虚, 故气得上下, 五脏安定,血脉和则精神乃居。 邪气藏府病形篇帝曰: 天寒地冰, 而其面不衣何也? 岐伯曰: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详面病门。 灵兰秘典论曰: 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忧恚无言篇帝曰: 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 何道之塞, 何气出行, 使音不彰? 愿闻其方。 少师曰: 咽喉者, 水谷之道也。 喉咙者, 气之所以上下者也。 详声瘖门。


脉气六
    五藏别论帝曰: 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岐伯曰: 胃者水谷之海, 五脏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于胃, 以养五脏气, 气口亦太阴也, 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 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 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动输篇曰: 胃为五脏六腑之海, 其清气上注于肺, 肺脉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 详脾胃门。
    五十营篇曰: 人一呼, 脉再动, 气行三寸; 一吸, 脉亦再动, 气行三寸, 呼吸定息,气行六寸。 详脉神章。
    根结篇曰: 一日一夜五十营, 以营五脏之精。 所谓五十营者, 五脏皆受气。
    持其脉口, 数其至也, 五十动而不一代者, 五脏皆受气; 四十动一代者, 一脏无气;
    三十动一代者, 二脏无气; 二十动一代者, 三脏无气; 十动一代者, 四脏无气;
    不满十动一代者, 五脏无气, 予之短期。 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 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 予之短期者, 乍数乍疏也。
    

玉机真藏论曰: 春脉如弦。 春脉者肝也, 东方木也, 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 端直以长, 故曰弦, 反此者病。 其气来实而强, 此谓太过,病在外; 其气来不实而微, 此谓不及, 病在中。 夏脉如钩。 详脉神章。

脉要精微论曰: 夫脉者, 血之府也, 长则气治, 短则气病, 数则烦心, 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 下盛则气胀, 代则气衰, 细则气少。 详脉神章。 平人气象论曰: 人一呼脉一动, 一吸脉一动, 曰少气。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人无胃气曰逆, 逆者死。 脉无胃气亦死。 详脾胃门。


形气七
    阴阳清浊篇帝曰: 愿闻人气之清浊。 岐伯曰: 受谷者浊, 受气者清。 清者注阴,浊者注阳。 浊而清者, 上出于咽; 清而浊者, 则下行。 清浊相干, 命曰乱气。 帝曰:
    夫阴清而阳浊, 浊者有清, 清者有浊, 别之奈何? 岐伯曰: 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 浊者下走于胃。 胃之清气, 上出于口; 肺之浊气, 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清者其气滑, 浊者其气涩, 此气之常也。
    

决气篇帝曰: 余闻人有精, 气, 津, 液, 血, 脉, 余意为一气耳, 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岐伯曰: 两神相搏, 合而成形, 常先身生, 是谓精。 何谓气? 曰: 上焦开发, 宣五谷味, 薰肤, 充身, 泽毛, 若雾露之溉, 是谓气。 何谓津? 曰: 腠理发泄, 汗出溱溱, 是谓津。 何谓液? 曰: 谷入气满, 淖泽注于骨, 骨属屈伸,泄泽, 补益脑髓, 皮肤润泽, 是谓液。 何谓血? 曰: 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是谓血。 何谓脉? 曰: 壅遏营气, 令无所避, 是谓脉。 精脱者, 耳聋; 气脱者,目不明; 津脱者, 腠理开, 汗大泄; 液脱者, 骨属屈伸不利, 色夭, 脑髓消, 胫痠,耳数鸣; 血脱者, 色白, 夭然不泽, 其脉空虚, 此其候也。 卫气失常篇曰: 人有肥, 有膏, 有肉。 膏者多气, 多气者热, 热者耐寒。 肉者多血则充形, 充形则平。 脂者其血清, 气滑少, 故不能大。 此别于众人者也。 寿夭刚柔篇曰: 形与气相任则寿, 不相任则夭。 详生死门。


血气八
    

营卫生会篇帝曰: 夫血之与气, 异名同类, 何谓也? 详血证门。 五音五味篇曰: 今妇人之生, 有余于气, 不足于血, 以其数脱血也。 冲任之脉,不荣口唇, 故须不生焉。 是故圣人视其颜色, 黄赤者多热气, 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 夫人之常数, 太阳常多血少气, 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 厥阴常多气少血, 少阴常多血少气, 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数之常也。 八正神明论曰: 故养神者, 必知形之肥瘦, 营卫血气之盛衰。 血气者, 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营卫气九
    本藏篇曰: 经脉者, 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 濡筋骨, 利关节者也。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 充皮肤, 肥腠理, 司关阖者也。
    营卫生会篇曰: 人受气于谷, 谷入于胃, 以传于肺, 五脏六腑, 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 浊者为卫, 营行脉中, 卫行脉外。
    卫气行篇曰: 卫气之行, 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 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 是以平旦阴尽, 阳气出于目, 目张则气上行于头。
    

痹论曰: 营者, 水谷之精气也, 和调于五脏, 洒陈于六腑, 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 贯五脏, 络六腑也。 卫者, 水谷之悍气也, 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 故循皮肤之中, 分肉之间, 薰于肓膜, 散于胸腹。 禁服篇曰: 审察卫气, 为百病母。 逆调论曰: 营气虚则不仁, 卫气虚则不用, 营卫俱虚, 则不仁且不用。

生气通天论曰: 营气不从, 逆于肉理, 乃生痈肿。


谷气十
    营气篇曰: 营气之道, 内谷为宝, 谷入于胃, 乃传之肺, 流溢于中, 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 常营无已, 终而复始, 是谓天地之纪。
    邪客篇曰: 五谷入于胃也, 其糟粕, 津液, 宗气, 分为三隧, 故宗气积于胸中。
    详脾胃门。
    

经脉篇曰: 谷入于胃, 脉道以通, 血气乃行。 玉版篇曰: 人之所受气者, 谷也。 谷之所注者, 胃也。 胃者, 水谷气血之海也。 详脾胃门。 五味篇曰: 天地之精气, 其大数常出三入一, 故谷不入, 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平人绝谷篇曰: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详死生门。 平人气象论曰: 人以水谷为本, 故人绝水谷则死, 脉无胃气亦死。 详饮食门。 终始篇曰: 邪气来也紧而疾, 谷气来也徐而和。 病能论曰; 食入于阴, 长气于阳。 阴阳清浊篇帝曰: 愿闻人气之清浊。 岐伯曰: 受谷者浊, 受气者清, 清者注阴,浊者注阳。


气味十一
    六节藏象论曰: 天食人以五气, 地食人以五味。 详脾胃门。
    阴阳应象大论曰: 水为阴, 火为阳, 阳为气, 阴为味。 味归形, 形归气, 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 形食味, 化生精, 气化形。 味伤形, 气伤精,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 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 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 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 厚则发热。 气味,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
    

经脉别论曰: 食气入胃, 散精于肝。 详脾胃门。

生气通天论曰: 阴之所生, 本在五味, 阴之五宫,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 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色黑, 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味过于酸, 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 骨正筋柔, 气血以流, 腠理以密, 如是则气骨以精,谨道如法, 长有天命。

宣明五气篇曰: 五味所禁, 辛走气, 气病无多食辛。 详饮食门。


酒气十二
    

经脉篇曰: 饮酒者, 卫气先行皮肤, 先充络脉, 络脉先盛, 故卫气已平, 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 厥论曰: 酒入于胃, 则络脉满而经脉虚。 夫酒气盛而慓悍, 肾气日衰, 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营卫生会篇帝曰: 人饮酒, 酒亦入胃, 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者何也? 岐伯曰: 酒者熟谷之液也, 其气悍以清, 故后谷而入, 先谷而液出焉。 论勇篇帝曰: 怯士之得酒, 怒不避勇士者, 何藏使然? 少俞曰: 酒者, 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 其气慓悍, 其入于胃中, 则胃胀, 气上逆, 满于胸中, 肝浮胆横。 当是之时, 固比于勇士, 气衰则悔。 与勇士同类, 不知避之, 名曰酒悖也。


邪气十三
    刺节真邪论帝曰: 有一脉生数十病者, 或痛, 或痈, 或热, 或寒, 或痒, 或痹,或不仁, 变化无穷, 其故何也? 岐伯曰: 此皆邪气之所生也。 帝曰: 余闻气者,有真气, 有正气, 有邪气, 何谓真气? 岐伯曰: 真气者, 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正气者, 正风也, 从一方来, 非实风, 又非虚风也。 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 其中人也深, 不能自去。 正风者, 其中人也浅, 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 不能胜真气, 故自去。 虚邪之中人也, 洒淅动形, 起毫毛而发腠理。
    其入深, 内搏于骨, 则为骨痹。 搏于筋, 则为筋挛。 搏于脉中, 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 搏于肉, 与卫气相搏, 阳胜者则为热, 阴胜者则为寒, 寒则真气去,去则虚, 虚则寒。 搏于皮肤之间, 其气外发, 腠理开, 毫毛摇, 气往来行, 则为痒。
    留而不去, 则为痹。 卫气不行, 则为不仁。 余义详本经。
    通评虚实论曰: 邪气盛则实, 精气夺则虚。 帝曰: 虚实何如? 岐伯曰:
    气虚者肺虚也, 气逆者足寒也, 非其时则生, 当其时则死。 余藏皆如此。
    

评热病论曰: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小鍼解曰: 夫气之在脉也, 邪气在上者, 言邪气之中人也高, 故邪气在上也。 浊气在中者, 言水谷皆入于胃, 其精气上注于肺, 浊溜于肠胃, 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 而病生肠胃, 故曰浊气在中也。 清湿在下者, 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 故曰清气在下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 天之邪气, 感则害人五脏; 水谷之寒热, 感则害于六腑; 地之湿气, 感则害皮肉筋脉。


病气十四
    寿夭刚柔篇曰: 风寒伤形, 忧恐忿怒伤气。 气伤脏, 乃病藏; 寒伤形, 乃应形;
    风寒伤筋, 筋脉乃应, 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
    

脉要精微论曰: 阳气有余, 为身热无汗; 阴气有余, 为多汗身寒; 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言而微, 终日乃复言者, 此夺气也。 刺志论曰: 气实形实, 气虚形虚, 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 谷盛气盛, 谷虚气虚,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 脉实血实, 脉虚血虚, 此其常也, 反此者病。 气虚身热,此谓反也。 谷入多而气少, 此谓反也。 谷不入而气多, 此谓反也。 脉盛血少,此谓反也。 脉少血多, 此谓反也。 气盛身寒, 得之伤寒。 气虚身热, 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 得之有所脱血, 湿居下也。 谷入少而气多者, 邪在胃及与肺也。 脉小血多者, 饮中热也。 脉大血少者, 脉有风气, 水浆不入, 此之谓也。 夫实者,气入也。 虚者, 气出也。 气实者, 热也。 气虚者, 寒也。

宣明五气篇曰: 五气所病: 心为噫, 肺为欬, 肝为语, 脾为吞, 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 大肠小肠为泄, 膀胱不利为癃, 不约为遗溺, 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积所并: 精气并于心则喜, 并于肺则悲, 并于肝则忧, 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 是谓五并, 虚而相并者也。 五劳所伤: 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是为五劳所伤。 举痛论帝曰: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寒则气收, 炅则气泄, 惊则气乱, 劳则气耗, 思则气结, 九气不同, 何病之生? 岐伯曰: 怒则气逆, 甚则呕血及飧泄, 故气上矣。 喜则气和志达, 营卫通利,故气缓矣。 悲则心系急, 肺布叶举, 而上焦不通, 营卫不散, 热气在中, 故气消矣。 恐则气却, 却则上焦闭, 闭则气还, 还则下焦胀, 故气不行矣。 寒则腠理闭,气不行, 故气收矣。 炅则腠理开, 营卫通, 汗大泄, 故气泄矣。 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 虑无所定, 故气乱矣。 劳则喘息汗出, 外内皆越, 故气耗矣。 思则心有所存, 神有所归, 正气留而不行, 故气结矣。

举痛论曰: 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 脉寒则缩踡, 缩踡则脉绌急, 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得炅则痛立止, 因重中于寒, 则痛久矣。 诸寒气等义详心腹痛门。 本神篇曰: 肝气虚则恐, 实则怒。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 五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 心气虚则悲, 实则笑不休。 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气虚则厥, 实则胀, 五脏不安。 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 谨而调之也。 忧愁者, 气闭塞而不行。

口问篇曰: 上气不足, 脑为之不满。 详虚损门。

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气, 为肿, 四维相代, 阳气乃竭。 俞气化薄, 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厥论曰: 阳气衰于下, 则为寒厥; 阴气衰于下, 则为热厥。 详厥逆门。 逆调论帝曰: 人身非常温也, 非常热也, 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 详寒热门。

痹论曰: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 详风痹门。 痿论帝曰: 五脏使人痿何也? 岐伯曰: 肺热叶焦, 则皮毛虚弱急薄者, 则生痿躄也。 心气热, 则下脉厥而上, 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 枢折挈, 胫纵不任地也。 详痿证门。 百病始生篇帝曰: 积之始生, 至其已成奈何? 岐伯曰: 积之始生, 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 详积聚门。

评热病论曰: 诸有水气者, 微肿先见于目下也。 月事不来者, 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 今气上迫肺, 心气不得下通, 故月事不来也。

至真要大论曰: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病能论曰: 有病怒狂者, 生于阳也。 阳气者, 因暴折而难决, 故善怒也。 详癫狂门。 阴阳别论曰: 一阳发病, 少气善欬善泄, 其传为心掣, 其传为隔。


治气十五
    五常政大论曰: 必先岁气, 无伐天和, 无盛盛, 无虚虚, 而遗人夭殃; 无致邪,无失正, 绝人长命。
    上古天真论曰: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 皆谓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恬憺虚无,真气从之, 病安从来。 上古有真人者, 提挈天地, 把握阴阳, 呼吸精气, 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玉机真藏论曰: 凡治病, 察其形气色泽, 脉之盛衰, 病之新故, 乃治之, 无后其时。 形气相得, 谓之可治; 色泽以浮, 谓之易已; 脉从四时, 谓之可治;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命曰易治, 取之以时。 形气相失, 谓之难治; 色夭不泽, 谓之难已; 脉实以坚, 谓之益甚; 脉逆四时, 为不可治。 必察四难, 而明告之。 疏五过论曰: 凡欲诊病者, 必问饮食居处, 暴乐暴苦, 始乐后苦, 皆伤精气,精气竭绝, 形体毁沮。 治病之道, 气内为宝, 循求其理, 求之不得, 过在表里。

六元正纪大论曰: 司气以热, 用热无犯, 司气以寒, 用寒无犯, 司气以凉,用凉无犯, 司气以温, 用温无犯, 间气同其主无犯, 异其主则小犯之, 是谓四畏,必谨察之。 故曰: 无失天信, 无逆气宜, 无翼其胜, 无赞其复, 是谓至治。

至真要大论帝曰: 服寒而反热, 服热而反寒, 其故何也? 岐伯曰: 治其王气,是以反也。 帝曰: 不治王气而然者何也? 曰: 不治五味属也。 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 酸先入肝, 苦先入心, 甘先入脾, 辛先入肺, 咸先入肾, 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 气增而久, 夭之由也。 审察病机, 无失气宜, 此之谓也。 补上治上制以缓, 补下治下制以急, 急则气味厚, 缓则气味薄, 适其至所,此之谓也。 根结篇曰: 形气不足, 病气有余, 是邪胜也, 急泻之。 形气有余, 病气不足,急补之。 形气不足, 病气不足, 此阴阳气俱不足也, 不可刺之, 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 血气皆尽, 五脏空虚, 筋骨髓枯, 老者绝灭, 壮者不复矣。 形气有余, 病气有余, 此阴阳俱有余也, 急泻其邪, 调其虚实。 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 此之谓也。 刺法论帝曰: 五疫之至, 皆相染易, 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岐伯曰: 不相染者,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避其毒气, 天牝从来, 复得其往, 气出于脑, 即不邪干。 以上俱经旨。


总论气理十六
    夫人之有生, 无非受天地之气化耳。 及其成形, 虽有五行五志, 五脏六腑之辨,而总惟血气为之用, 然血无气不行, 血非气不化, 故经曰: 血者神气也。
    然则血之与气, 诚异名而同类, 而实惟气为之主, 是以天地间阴阳变迁, 运数治乱,凡神神奇奇, 作用于杳冥莫测之乡者, 无非气化之所为。 使能知此而气得其正,则何用弗臧, 一有违和, 而气失其正, 则何往弗否, 故帝曰: 百病生于气也。
    又近见应震王氏曰: 行医不识气, 治病从何据? 堪笑道中人, 未到知音处。
    旨哉斯言! 是实治身治病第一大纲, 而后学鲜有知者。 且轩岐言气, 既已靡遗,奈何久未发明, 终将冥讳, 故余摭其精微, 类述一十五条, 详列如前,俾后学得明造化之大源, 则因理触机, 而拯济无穷, 斯见轩岐赞育之恩,与天地同矣。 时崇祯丙子, 后学介宾谨识。
    

论调气十七
    夫百病皆生于气, 正以气之为用, 无所不至, 一有不调, 则无所不病。
    故其在外则有六气之侵, 在内则有九气之乱, 而凡病之为虚为实, 为热为寒,至其变态, 莫可名状, 欲求其本, 则止一气字足以尽之, 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 是为明哲不凡者, 乃能独见其处, 撮而调之, 调得其妙,则犹之解结也, 犹之雪污也, 污去结解, 而活人于举指之间, 诚非难也。
    然而人多难能者, 在不知气之理, 并不知调之法, 即自河间相传以来,咸谓木香槟榔可以调气, 陋亦甚矣。 夫所谓调者, 调其不调之谓也。 凡气有不正,皆赖调和, 如邪气在表, 散即调也; 邪气在里, 行即调也; 实邪壅滞, 泻即调也;
    虚羸困惫, 补即调也。 由是类推, 则凡寒之, 热之, 温之, 清之, 升之, 降之,抑之, 举之, 发之, 达之, 劫之, 夺之, 坚之, 削之, 泄之, 利之, 润之, 燥之,收之, 涩之, 缓之, 峻之, 和之, 安之, 正者正之, 假者反之, 必清必静,各安其气, 则无病不除, 是皆调气之大法也。 此外有如按摩导引, 鍼灸熨洗,可以调经络之气。 又如喜能胜忧, 悲能胜怒, 怒能胜思, 思能胜恐, 恐能胜喜,可以调情志之气。 又如五谷, 五果, 五菜, 五畜可以调化育之气。 又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避风寒, 节饮食, 慎起居, 和喜怒, 可以调卫生之气。 及其至也,则精气有互根之用, 阴阳有颠倒之施, 或以塞之而实以通之, 或以启之而实以封之,或人见其有而我见其无, 或病若在此反以治彼, 惟智者能见事之未然,惟仁人能惜人之固有, 若此者, 何莫非调之之谓。 人能知此, 岂惟却病,而凡内而身心, 外而庶政, 皆可因之而无弗调矣。 甚矣, 调之为义, 其道圆矣!
    其用广矣! 有神有据, 无方无隅, 有不可以言宣者, 言难尽意也; 有不可迹拘者,迹难求全也。 故余于本门, 但援经悉理, 不敢执方, 盖亦恐一曲之谈,有不可应无穷之变也。 倘有所须, 则各门具列论治, 所当互证酌宜,而无负调和之手, 斯于斯道可无愧矣。
    

述古十八共二条
    张子和云: 九气之气, 如天地之气, 常则安, 变则病, 而况人禀天地之气,五运迭侵于外, 七情交战于中。 是以圣人啬气, 如持至宝, 庸人役物, 反伤太和。
    此轩岐之所以谓诸痛皆因于气, 百病皆生于气, 遂有九气不同之说。 气本一也,因所触而为九, 怒, 喜, 悲, 恐, 寒, 炅, 惊, 思, 劳也。 怒气所致, 为区血,为飧泄, 为煎厥, 为薄厥, 为阳厥, 为胸满□痛, 食则气逆而不下, 为喘喝烦心,为消瘅, 为肥气, 为目盲, 为耳闭筋缓; 发于外, 为痈疽。 喜气所致, 为笑不休,为毛革焦, 为肉病, 为阳气不收, 甚则为狂。 悲气所致, 为阴缩, 为筋挛, 为肌痹,为肺痿; 男为溲血, 女为血崩; 为酸鼻辛頞, 为目昏, 为少气不能接息,为泣则臀麻。 恐气所致, 为破□脱肉, 为骨痠痿厥, 为暴下清水, 为面热肤急,为阴痿, 为惧而脱颐。 惊气所致, 为潮涎, 为目瞏, 为口噤, 为痴痫, 为不省人事,为僵仆, 久则为□痹。 思气所致, 为不眠, 为嗜卧, 为昏瞀, 为中痞, 三焦闭塞,为咽嗌不利, 为胆瘅呕苦, 为筋痿, 为白淫, 为得后与气则快然而衰, 为不嗜食。
    寒气所致, 为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 下利青白。 炅气所致, 为喘呕吐酸,暴注下迫。
    丹溪曰: 气无补法, 世俗之误也。 气实而壅盛者不必补, 内伤劳役, 正气虚者,不补而何? 若正气虚而不补, 是虚而益虚, 则脾胃运化纳受皆失其职,阴不升而阳不降, 所谓天地不交之否也。 经曰: 虚者补之, 人参, 黄耆之属是也。
    若不审虚实, 悉以破气行气之药与之, 以致天真元气耗绝而死者, 医杀之耳。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六终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