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综合性医书类 > 沈氏尊生书
编号:215599
沈氏尊生书-卷十五.暑病源流(伏暑暑风暑泻 疰夏)
http://www.100md.com theQi

经曰: 诸病喘呕, 暴注下迫, 霍乱转筋, 身热瞀郁,小便浊赤, 皆属于热。 经言热不 言暑者, 固以热即是暑。 而此数病皆伤暑之见症, 故前人言中暑,亦混言中热也。 然而 暑与热, 毕竟有辨, 试观仲景特中夏月热病之旨, 谓本伏寒研发,而《金匮》复出中暍之条, 正恐人误认为热病之自内而发, 不中暍之自外来而入也。 其皆治以白虎汤者,以中暑之发热, 大渴齿燥, 汗出而喘, 与热病无异,故皆以甘寒去热, 苦寒降火。 甘温益中, 必加人参,因津耗也。 其不宜辛温表散者, 以夏月则人身内阴外阳,暑之中人, 必伤气分。 昔人所谓风寒必显有余,有余为邪,暑气必显不足, 不足为正是也, 所以香茹辛 散,止宜乘凉饮冷, 遏抑阳气, 或致霍乱者可用,非强力作劳, 内伤重而受暑者之所宜也(宜以白虎汤为主,清暑益气汤为辅, 甘露饮十天水散皆可酌用)。 说以凡暑病,多生于元虚气弱之人, 气本虚, 暑复伤气, 无气以动, 故治暑急补气, 惟肺虚有火者,乃忌参术也。 试先即仲景书推阐之。

仲景曰: 太阳中暍, 发热恶寒, 身热而疼痛, 其脉弦细芤迟, 小便已洒洒然毛耸, 手足逆冷, 小有劳身即热,口开, 前板齿燥, 若发其汗, 则恶寒甚, 加温针, 则发热甚, 数下之, 则淋甚。 说以此属阴阳俱虚,阳虚故脉弦细, 阴虚故脉芤迟, 若汗之不益伤阳,温针不益伤阴乎, 甘寒之剂所宜用。

仲景又曰: 太阳中热者, 暍是也, 汗出恶寒, 身热而渴,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说以此为火令烁金, 肺伤而气虚, 以致膀胱不足而表亦虚, 说膀胱太阳经,主表也, 宜以救肺为急, 故用本汤也。 仲景又曰: 太阳中暍, 身热疼痛, 而脉微弱, 此以夏月伤冷水, 水行皮中所主也, 一物瓜蒂汤主之。 说以此因夏月暑热,以水盥洗, 水邪郁遏, 令火而成中暍也, 瓜蒂能使胸中邪气皆吐下之。

喻嘉言云: 《金匮》治热一以白虎治热, 以夏热必犯上伤肺, 耗津液, 用以救肺, 孙思邈之生脉散, 李东垣之清暑益气汤, 皆祖之矣。 一以瓜蒂治湿,以湿淫上甚, 亦先伤肺, 故外渍之水, 得以乘毛孔而聚皮间, 皮者, 肺之合也, 用瓜蒂或吐或下, 则肺气不壅, 皮间之水得以下趋, 何后如河间通苓散,子和桂苓甘露饮, 但宗仲景五苓之例, 以为导湿消暑, 竟不能祖瓜蒂之制, 以治上焦湿热, 清肺金, 而别制一方也。 喻氏发明二方之妙如此,然亦止就中暍之方治言之, 于暑病则未尽也。 且中暍与暑, 病固有异, 欲以中暍尽概暑病, 不可也, 说伤暑之脉必虚, 中暍之脉则微弱, 故有异也。 故夫暑病大端, 先分两项, 一曰伤暑, 一曰中暑。 伤暑者, 静而得者也, 阴症也。 或纳凉广厦, 起居不节, 汗出烦躁, 面垢, 背微恶寒, 手足微厥,甚则洒然毛耸, 腠理开则洒洒然寒, 闭则蒸蒸热闷, 此心包之火不胜时火, 故反微恶寒也, 倘坐卧阴凉, 表虚不任风寒, 若误以外感作治, 必害(宜清暑益气汤)。 或凉亭水阁, 密树浓阴, 过受凉快, 为寒所袭, 头疼, 恶寒发热, 肢体拘急, 是感寒之类, 脉必弦紧(宜消暑十全散)。 或脾气虚弱,汗多恶寒(宜十味香茹饮)。 或过伤饮食生冷, 泄泻呕吐霍乱者(宜六和汤、藿香正气散)。 此概治伤暑之法也。 而其所及之症, 有吐利, 腹痛气逆, 发热,头疼烦渴, 肢冷疼, 前板齿寒, 无汗, 脉虚或迟或伏, 昏闷者(宜香茹饮)。 有身热小便不利者(宜益元散)。 有吐泻寒热, 喘咳痞满, 体肿倦卧,便赤者(宜六和汤)。 有发热呕血者(宜黄连二钱, 酒煎服)。 有暑天身热头疼燥渴者(宜麦冬汤)。 有暑天发渴者(宜生津丸)。 以上皆伤暑之属,所当分别而治之者也。 中暑者, 动而得者也, 阳症也。 或远行劳役, 大热而渴, 阳气内伏, 热合于肾, 为水不胜火, 发热烦渴, 气息喘促, 日晡病减,此脾胃大虚也(宜补中益气汤去升麻, 加五味子、麦冬、黄连、黄柏、泽泻)。 或农夫田野, 及惯于役力之人, 过受燔灼, 头角额痛, 发热, 大渴引饮,脉洪大(宜地浆水煎苍术白虎汤)。 或年老及虚汗之人, 不宜用寒凉, 宜稍加温药行之(宜竹叶石膏汤少加熟附子)。 或平昔阴虚多火,不可用温药(宜白虎加人参竹叶汤)。 凡以中暑皆太阳经分之症, 甚或卒倒不省人事, 切忌香茹等温散之品, 说既中热, 复以辛温伤其气, 如火益热矣,故香茹只可治伤暑, 不可治中暑, 此概言中暑之法也。 而其所及之症, 有夏月劳苦, 卒然昏晕, 甚而苦死者, 少与冷水即死, 亦禁卧冷地、湿地,急移其人于阴处, 再以热土放脐上, 拔开作窍, 令人尿其中, 以生姜或蒜捣汁和童便或热汤送下, 外用布蘸立苏, 后徐用药(宜麦冬汤、人参白虎汤), 此急救法也。 又有烦渴口燥闷乱者, 先以布蘸热水熨脐中气海, 或掬土放脐, 令人更溺之, 俟苏, 以米汤徐灌之, 然后随症调治(宜六和汤、清暑益气汤随症加减)。 凡中暑者必伤气(宜清暑益气汤, 伤暑亦可用)。 以上皆中暑之症所当分别而治者也。

夫伤暑、中暑,皆暑病之重且大者, 故伤暑则暑热之邪伤在肉分, 中暑则暑热之邪伤及脏腑。 而又有寻常感受暑气, 致腹痛水泻者, 乃胃与大肠感邪之故, 或恶心呕吐者,乃胃口有痰饮, 而又感邪之故, 此皆名胃暑, 是暑病之轻且小者(宜黄连香茹散、清暑十全饮、解暑三百汤治之), 亦当分别而治。 然则暑病亦有无汗脉弦细者,此虽是暑, 亦必由过袭阴凉, 身中阳气为其所遏, 故心烦, 肌肤火热, 无汗,非暑邪也, 不可全用表药(宜消暑十全饮)。 暑月腠理易开, 香茹热服, 便能汗出,故不必用表也。 倘人迎脉紧, 而气口反大, 咳嗽目疼, 鼻流清涕, 额与眉棱骨痛,此又被风矣(宜选奇汤)。 至有内伤夹暑者, 暑月房劳, 兼膏粱水果杂进,至周身阳气不伸, 脉沉细, 或弦紧, 面垢, 无汗恶寒, 四肢厥逆拘急,霍乱呕吐(宜冷香饮子)。 或吐利兼作, 脉微欲绝, 或虚浮而散, 此为紧病,急当救之毌缓(宜浆水散)。 或胃暑伏热, 引饮过多, 及恣啖生冷, 致脾胃受寒,必腹痛呕泄, 水谷不分, 脉沉而紧(宜大顺散)。 又有夹水伤暑者, 汗出当风,浴起当风, 或冷水浸澡, 或坐卧于地, 以至水湿畜于身中, 适又感受暑邪生病,非全由暑伤也(宜香茹饮), 必温散之。 又有暑瘵者, 暑月火能烁金, 不禁辛酒,脾火暴盛, 劳热躁烦, 火动心脾, 以致喘咳, 忽吐衄, 头目不清, 胸膈烦渴不宁,即老樨@亦有此病, 昧者以为劳瘵, 不知此由火载血上,非真阴亏损而为虚劳也(宜归身、生地、防风、黄连、知母、山栀、荆芥、黄芩、桔梗、木通、元参、甘草、贝母、白茯苓、陈皮、薄荷、麦冬、五味等酌为一帖,煎服黄连香茹饮亦可)。 又有暑痿者, 暑天膏粱之人阳事顿痿, 此不可全用热药,亦不可全用凉药(宜黄连解毒汤合生脉散)。 又有搅肠痧者, 暑月不头疼发热,但觉小腹痛或心腹俱痛, 胀痞, 不能屈伸, 皆水火流注脏腑, 故先小腹后及心腹俱痛,非阴症也(宜六和汤、藿香正气散), 大抵此症以探吐痰涎为主(宜二陈汤加厚朴、山栀, 或用炒盐汤探吐)。 又有霍乱者, 暑气入腹, 恶心腹痛, 上吐下泻, 泻水如注,此暑火暴发, 升降不利, 清浊不分, 所泻者皆五脏津液, 宜速止之(宜胃苓汤,甚者桂苓甘露饮), 此症有挟食积者, 切不可下, 总当立止为上, 再商食积。 若吐泻无物, 或上下关闭竟不吐泻, 但心腹绞痛, 令人立毙, 此为干霍乱,亦即绞肠痧(宜急以盐汤探吐), 或探吐得通可救, 即定后, 周时勿进米气, 得食又发,戒之。 又有暑疡者, 夏月头面外项赤肿, 或咽喉肿痛, 或腿足掀肿, 长至数寸,不能步履, 而头痛内燥, 日夜发热不止, 与凡痈毒发热,哺甚旦止者不同(宜败毒散及石膏、黄连等), 说热一解肿自消, 全无脓血,非外科症也。 又有暑疮者, 周身发泡, 如碗如杯, 如桃如李, 光亮脆薄, 中有臭水,由湿热之水泛于皮肤也(宜黄连香茹饮、黄连解毒汤), 甚者内实便闭, 口疳臭秽,外以鲜荷花瓣贴之, 中药周时可平(宜凉膈散或承气汤)。 以上种种皆暑病之兼及者也,要之, 暑病所由之经, 固属太阳, 亦有由阳明者。 发热, 汗大出, 微恶寒, 为太阳矣。 面赤大汗, 烦渴喘急, 即阳明也。 甚者脉洪大, 昏不知人, 有似热症,但忽轻忽重为异耳(太阳宜艽苓散去桂加香茹, 阳明宜消暑丸)。 故平人偶然被暑,必身热, 背恶寒, 汗出, 口渴烦躁闷乱, 痰逆恶心, 或吐泻转筋, 小便闭涩,指间微寒(宜五苓散去桂, 合益元散用)。 若脾胃素弱, 上焦不足, 暑湿郁蒸,肢体困倦, 头重心烦, 饱闷喘促, 早晚寒, 日午热, 此气血俱虚也(宜清燥汤、清暑益气汤)。 或夏月汗太多, 风犯汗孔, 身体重痛, 肢节麻, 或渴或不渴,或小便黄涩, 此风郁汗, 湿与暑相搏也(宜益元散加葱头)。 故人当湿热盛时,如梅天夏雨, 体倦神疲, 胸满促, 肢冷, 或气高喘, 身烦热, 溺黄赤, 大便溏,自汗不食, 须预防暑病(宜清暑益气汤加渗湿药)。 虚弱人当暑, 体倦神疲, 胃不和,食无味, 须预防暑病。 安乐人当暑, 恶寒身重, 昏眩寒热, 呕吐腹痛, 乃夏尸感寒,非暑病也(宜温辛散)。 辛苫人劳甚暑病, 须培其气(宜人参白虎汤)。 总当分别而治之者也。 而治法大要, 惟以清心利小便, 解暑毒, 补真气为主,即脉虚喘促, 逆冷, 卒昏晕, 此热伤阴气, 切不可用温药, 以助阳而耗阴。


[脉 法]

仲景曰: 伤暑脉虚。 又曰: 脉虚身热, 得之伤暑。

《脉诀》曰: 暑伤于气, 所以脉虚, 弦细芤迟, 体状无余。

《三因》曰: 中暑之脉阳弱阴虚, 微迟似芤。

《本事》曰: 暑脉弦细芤迟, 何也? 说寒伤形, 热伤气, 气伤则气消而脉虚弱, 所以弦细芤迟, 皆虚脉也。

《正传》曰: 暑脉虚而微弱, 或浮大而散, 或隐而不见, 夫微弱隐伏, 皆虚类也。

《活人书》曰: 中暑与热病相似, 但热病脉盛, 中暑脉虚, 以此辨之。

张凤逵曰《脉理论》: 刘复真云, 暑脉虚而微弱, 按之无力, 又脉来隐伏, 弦细芤迟, 皆暑脉也。 脉虚身热, 得之伤暑中暍, 脉虚而微者是也。 寒病传经, 故脉日变, 温热不传经, 故不变。 寒病浮洪有力易治, 芤细无力准治, 无脉不治。 温热不然, 温有一二部无脉者, 暑热有三四部无脉者,被火所逼而伏, 非绝无也, 于病无妨, 攻之亦易, 照经用辛寒, 火散脉起, 病愈矣。 说温热病发在一二经, 始终在此, 更不传递别经者, 其一二经或洪数,则经弱且伏, 依经络调之, 伏者起, 洪者平, 乃愈征也。

(鳌按: 此篇言热病即指暑病而言,非谓伏寒夏发之热病也)。


[暑病原由症治]

节斋曰: 夏至日后病热为暑。 暑者, 相火行令也。 夏月人感之, 自口齿而入, 伤心包络经, 其为症烦则喘渴, 静则多言, 身热而烦心, 大渴引饮,头痛自汗, 倦怠少气, 或下血发黄, 甚者火热制金, 不能平木, 搐搦不省人事。 东垣曰: 夏至阳尽阴生, 气浮肌表, 散于皮毛, 腹中之阳虚矣。 世言夏月伏阴在内, 此阴字有虚之义, 若作阴冷, 误甚, 火盛之时, 流金烁石, 何阴冷之有。 孙真人制生脉散, 令人夏月服之, 非为虚而何。

《真指》曰: 伤暑之症, 面垢自汗, 身热背寒, 烦闷大渴, 倦怠少气, 毛耸恶寒,或头疼, 或霍乱, 或四肢厥冷, 或身体无痛。 中暑之症, 则六脉沉伏, 冷汗自出,闷绝而昏, 不知人矣。

伏暑症

暑久伏病也。 说人受暑邪, 当时即发谓之暑病。 若热毒之气既已受之, 或为些小风寒所固, 此毒遂渐渐入内, 优于三焦肠胃之间, 或秋或冬, 久久而发,此暑毒优于人身之内者也(宜消暑丸、香茹饮)。 亦有夏月, 曝书曝衣, 暑气未散, 随即收藏, 至秋冬近之, 其气亦从口齿而入, 入而即发,此暑毒伏于物而触于人者也。 故伏之一字虽同, 其所以伏则异。 然此二端, 其变生之病, 或霍乱吐泻, 或泄痢腹痛, 或疟发寒热, 皆能致之,皆当细询其因以为治(宜香茹饮、藿香正气散)。 甚或有身热足冷者, 其势则甚危矣(宜五苓散下来复丹)。


[伏暑症治]

仲景曰: 伏暑之症, 背寒面垢, 少有劳, 身即热, 口开, 前板齿燥, 小便已洒洒然毛耸。

《入门》曰: 每于夏月后发者, 为伏暑也。

又曰: 伏暑者, 即冒暑久而藏伏者也。 其呕渴恶心下血,及年深暑毒不差者, 宜酒蒸黄连丸。 其烦渴引饮或泄利者, 宜桂苓甘露散。 其肠澼下痢赤白癃闭者, 宜益元散。 其暑邪伏久伤肺, 喘咳烦渴气促者,宜清肺生脉饮。 其大烦大渴及霍乱后渴者, 宜濯热散。

暑风

因暑而感生风病也。 病人忽手足搐, 昏迷不省, 脉浮而虚, 急先以温水化苏合丸灌之,俟醒再用药(宜黄连香茹饮加羌活二钱, 大效)。 若呕吐(宜加陈皮、藿香),小便不利(宜加茯苓、猪苓、泽泻、滑石), 有痰(宜加生姜), 大渴)宜去半夏加花粉),泻利不止(宜加白术), 转筋(宜加木瓜), 腹满身重, 难以转侧, 口不仁, 面垢, 谵语,遗尿, 此热兼暍也(宜白虎汤), 各当加减为治。 或更病热重, 搐搦, 厉声吟呻,角弓反张, 如中恶之状, 亦或先病热, 服表散药后, 渐成风病, 谵语, 狂呼乱走,气力百倍, 此亦暑风, 与阴风不同, 宜解散化痰, 不可汗下(宜竹叶石膏汤去参、米,加黄连、知母)。 日久脾胃弱, 必兼温补。 若脉实, 必须吐之。 若欲预却,则以壮元为主(宜四君子汤, 生脉散)。 凡患暑风, 误作痫治必不救。


[暑风症治]

《得效》曰: 中暑复伤风, 搐搦不省人事, 曰暑风。

《入门》曰: 暑风、暑厥者, 但以手足搐搦为风, 手足逆冷为厥, 并宜二香散, 或人参羌活散合香茹饮服之。

《医鉴》曰: 夏月感寒者, 乃取凉之过也, 或纳凉致风寒以伤其外, 或食生冷以伤其内故也; 若感暑风,痰塞喘急, 六和汤倍半夏加羌活、川芎。

又曰: 感冒暑风, 身热头痛, 或泄泻呕吐,以二香散主之。 又曰: 凡暑月伤风、伤寒, 悉以二香散解表发散。

暑泻

专受暑而成泻利病也。 其原有新有久。 新者, 暑毒入于口齿, 伤于肠胃, 数日间其邪即发, 或挟食, 或挟湿, 以致烦渴尿赤, 自汗面垢腹痛, 所泻如水直注,日夜无度(宜以炒黄连为君, 葛根、升麻佐之, 或桂苓甘露饮)。 久者,暑邪留于三焦肠胃之间, 以致久而成泄, 所泻亦是水, 但不如新者之暴迫直注,其兼症亦相同(宜玉龙丸)。 此新久之别也。 而其症之所现虽同属暑泻,其为治又有当分辨者。 如暑伤心脾, 呕吐泄泻, 或霍乱转筋, 及浮肿疟痢(宜六和汤)。 如暑热引饮过多, 致水暑交并, 而上吐下泻(宜解暑三白散)。 如伤暑上吐下泻,而兼烦乱(宜香朴饮子)。 如暑月烦渴, 引饮过多, 脾胃停积冷湿,致成吐泻(宜大顺散)。 以上数条, 皆难混治。 若受暑而泻, 别无他故,则惟清暑足已(宜消暑十全饮、香茹汤)。 其或有盛暑伤于外, 阴冷伤于内,为内外受迫者, 此症更重, 非可易视矣(宜连理汤、桂苓元、缩脾饮)。 此暑泻诸症,当与泄泻条参看。


[暑泻症治]

《医鉴》曰: 腹痛水泻者,胃与大腹受暑。 恶心呕吐者, 胃口有痰饮而又受暑也。 宜消暑十全饮。

疰夏

脾胃薄弱病也。 然虽由脾胃薄弱, 亦必因胃有湿热及留饮所致。 昔人谓痿发于夏, 即名疰, 以疰夏之症, 必倦怠, 四肢不举, 羸瘦, 不能食,有类于诸痿故也。 然疰夏与痿, 其原毕竟有异, 且痿为偶患之疾, 此为常有之事,凡幼弱人多有之, 故必以清暑益气, 健脾扶胃为主也。 故前既列夏痿之症于暑病篇,而此又详及疰夏(宜参归益元汤、生脉散为主, 酌加白术、半夏、陈皮、茯苓、扁豆子、白芍、木瓜、泽泻、炙甘昔亦可)。


[疰夏症治]

仲景曰: 平人脉大为劳, 极虚亦为劳。 夫劳之为病, 其脉浮, 又手足烦热, 寒精自出, 脚酸削, 不能行,小腹虚满, 春夏剧, 秋冬瘥, 谓之疰夏病。

东垣曰: 仲景言脉大者, 极虚者, 气损也。 春夏@者, 时助邪也。 秋冬瘥者, 时胜邪也, 黄耆建中汤治之可也。

丹溪曰: 人遇春末夏初, 头痛脚弱, 食少身热, 世俗谓之疰夏病, 属阴虚元气不足,宜补中益气汤去升、柴, 加黄柏、白芍、麦冬、五味子, 有痰加南星、半夏。 又曰: 疰夏病宜服生脉散、参归益元汤。 东垣曰: 暑夏宜补气。 说以夏至阳尽阴生,腹中之阳虚也, 今人夏月服生脉散为此故耳。


治暑病方四十
白虎汤[总治]石膏煨 知母甘草 粳米
桂苓甘露饮[又]茯苓 猪苓白术 滑石各二两 寒水石 炙甘草 泽泻各 一两 肉桂三钱 共为末, 水下。 一方有人参、香茹。
此方兼治伏暑, 烦渴引饮。
天水散[又]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此即六一散之别名也。
瓜蒂汤[中暍]瓜蒂十四个, 水一升, 煮五合, 顿服。
解暑三白汤[冒暑]茯苓 泽泻白术各二钱 姜三片 灯草二十茎
消暑十全饮[寒袭]香茹一钱半扁豆 厚朴 苏叶 白术 赤苓 藿香 木 瓜 白檀香各一钱 甘草五分 此方兼治伤暑吐泻。
十味香茹饮[脾虚]香茹钱半厚朴 扁豆 人参 白术 茯苓 黄耆 木瓜 甘草各七分
六和汤[食伤]香茹 厚朴各钱半 赤苓 藿香 扁豆 木瓜各一钱 砂仁 半夏 人参 杏仁 甘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 一方加麸炒黄连一钱, 名清暑六和 汤。
藿香正气散[生冷]白术 白芷茯苓 厚朴 桔梗 紫苏 藿香 炙草 陈皮 半夏 大腹皮 姜 枣
香茹饮[伤暑]香茹 扁豆 厚朴 甘草
益元散[小便少]滑石 甘草
麦冬汤[燥渴]石膏 知母 白芍 茯苓 山栀 竹茹 麦冬 白术 扁 豆人参 陈皮 乌梅 莲肉 甘草
生津丸[发渴]白糖 乌梅 薄荷 柿霜 硼砂 蜜丸, 噙化。
补中益气汤[脾胃]人参 竹叶麦冬 石膏 半夏 甘草 梗米 姜汁
苍术白虎汤[役劳]石膏 苍术知母 甘草 梗米
竹叶石膏汤[虚汗]人参 竹叶麦冬 石膏 半夏 甘草 粳米 姜汁
白虎加人参竹叶汤[虚火]石膏知母 粳米 甘草 人参 竹叶
人参白虎汤[昏晕]人参 石膏粳米 甘草 知母
选奇汤[被风]羌活钱半 防风黄芩各一钱 甘草八分 食后, 稍热服。
冷香饮子[内伤]生附子 草果橘红 甘草各一钱 姜五片 冷服。
浆水散[又]附子 肉桂 干姜甘草各五钱 良姜 半夏各二钱半 浆水即 淡醋, 每八分, 多至一钱调下。 如虚热喘乏加人参。 汗多加黄耆、五味子。
桂苓甘露饮[霍乱]滑石二两茯苓 泽泻 寒水石 石膏 甘草各一两白术 猪苓 肉桂各五钱 每末一钱, 姜汤或开水下。 一方加人参、香茹。
大顺散[夹暑]甘草 干姜 杏仁 官桂 等分, 先将甘草用白砂炒,次入姜, 再次入杏仁炒, 然后筛去砂, 入桂, 共为末, 每三钱开水下。
五苓散[身热]白术 肉桂 泽泻 茯苓 猪苓白术 肉桂 泽泻 茯苓 猪苓
来复丹[又]倭硫黄 元精石硝石 青皮 陈橘皮 五灵脂 醋糊丸,绿豆大, 每三十丸, 空心, 米汤下。
黄连香茹散[暑风]香茹二钱 厚朴钱半 黄连七分半 水煎, 入酒少部,冷服。
四君子汤[壮元]人参 茯苓白术 甘草
生脉散[又]人参 麦冬 五味子
黄连解毒汤[暑痿]黄连 黄柏 黄芩 山栀
二陈汤[绞肠痧]茯苓 半夏陈皮 甘草
胃苓汤[霍乱]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肉桂
败毒散[暑疡]茯苓 甘草 枳壳 桔梗 柴胡 前胡 薄荷 羌活 独活川芎 连翘 防风 荆芥 金银花 姜三片一名连翘败毒散。
此方兼治一切痛疽初发, 憎寒壮热, 甚者头痛拘急, 状似伤寒。
凉膈散[暑疮]大黄 芒硝 山栀 连翘 黄芩 甘草 薄荷 为末, 竹叶、生蜜汤下。
承气汤[又]大黄 芒硝 厚朴枳实
消暑丸[阳明]半夏一斤醋煮茯苓 甘草各半斤 姜汁糊丸, 每二钱,水下。
清燥汤[气血虚]黄* 黄连神曲 五味子 柴胡 猪苓 甘草 白术苍术 麦冬 生地 陈皮 茯苓 泽泻 人参 当归 升麻 黄柏
温辛散[保养]木香 陈皮 羌活 苍术 紫苏 厚朴 姜 葱
朱砂安神丸[又]黄连六钱 甘草 生地各三钱半 当归钱半 朱砂五分蜜 丸, 黍米大, 津下三十丸。
清肺生脉饮[暑伤肺]黄芩二钱人参 麦冬 当归 生地各一钱 五味子十粒
清暑益气汤[总治]苍术一钱半 黄耆 升麻各一钱 人参 陈皮 神曲 泽泻各 五分 酒黄柏 当归 青皮 麦冬 葛根 甘草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此方以苍、曲、青、陈、泽泻五种理脾, 余十味清暑补气。


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变症加减法附后:

其法曰: 如心火乘脾, 乃血受火邪而不升发, 阳气优于地中, 地者, 脾也, 必用当归和血, 少用黄柏以益真阴。 如脾胃不足之症, 须少用升麻,乃足阳明太阴引经药也, 使行阳道, 自脾胃左达少阳行春令, 生物之根也, 更少加柴胡, 使诸经有迁生发阴阳之气, 以滋春之和气也。 如脾虚, 缘心火亢盈,而乘其土也。 其次肺气受邪, 为热所伤, 必多用黄耆, 甘草次之, 人参又次之, 三者皆甘温阳药也。 脾始虚, 肺气先绝, 故用黄耆以益皮毛之气, 而填腠理,不令自汗而损元气也。 上喘气短懒言, 必用人参以辅之。 心火乘脾, 必用炙草以泻火热, 而补脾胃中元气, 甘草最少, 恐湿满也。 若脾胃之急痛, 并脾胃太虚,腹中急缩, 腹皮急缩者, 却宜多用。 经曰: 急者缓之, 若从权, 必用升麻以引之, 恐左迁之坚邪盛, 卒不肯退, 反致项上及臀尻肉添而反行阴道,故引以行阳道, 使清气他出右迁而上行, 以和阴阳之气也。 若中满, 去甘草, 咳甚去人参, 口干嗌干加干葛。 如脾胃既虚, 不能升浮, 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 荣气优于地中, 阴火煎熬, 血气亏少, 且心包与心主血之血减则心无所养, 致心乱而烦, 病名曰悗, 悗者, 心惑而烦闷不安也, 是由清不升,浊不降, 清浊乱于胸中, 周身血气逆行而乱。 经曰: 从下上者, 引而去之, 故当加辛温甘剂以生阳, 阳生而阴长。 或曰: 甘温何能生血, 又非血药也? 曰: 仲景之法, 血虚以人参补之, 阳旺则能生阴血也, 更加当归和血, 又宜稍加黄柏以救肾水。 说甘寒泻实火, 火减则心气得平而安也。 如烦乱犹不能止,少加黄连以去之。 说将补肾水, 使肾水旺而心火降, 抉持地中阳气也。 如气浮心乱, 则以朱砂安神丸镇之, 得烦减, 勿再服, 以防泻阳气之反陷也。 如心中痞,亦少加黄连。 气乱于胸, 为清浊相干, 故以陈皮理之, 能助阳气之升, 而散滞气, 又助诸甘辛为用, 故长夏湿土客邪火旺, 可从权加二术、泽泻,上下分泻其湿热之气。 湿热太盛, 主食不消化, 故食减, 不知壳昧, 加炒曲以消之, 更加人参、麦冬、 五味泻火, 益肺气, 助秋损也,此乃伏中长夏正旺之时药也。

鳌按: 东垣加减法,极精当, 极周密, 良为本方变化之妙。 但血气虚弱者, 固用无不效。 若壮盛人,不但无央, 恐反助湿火, 则又不可不斟酌也。


治伏暑方十
消暑丸[治伏暑]半夏八两 赤苓 甘草各四两 用醋二升煮半夏, 醋干, 共炒为末, 姜汁糊丸, 每四五十丸, 开水下, 药下即苏。
香茹饮[又]方详上。
藿香正气散[又]方详上。
五苓散[又]方详上。
来复丹[又]方详上。
酒蒸黄连丸[又]黄连四两, 酒七合, 浸一夜, 蒸干为末, 面糊丸,每二三十丸, 热水下, 以胸膈凉不渴为验, 一名小黄丸。
桂苓甘露散[又] 滑石一两 石膏 寒水石 泽泻 葛根 白术 赤苓 甘 草各五钱 人参 桂皮 藿香各二钱半 木香一钱二分半 每末二钱, 白汤下。
益元散[又] 滑石六两 炙甘草一两 一名六一散。 又名天水散。 又名神白散。 本方加干姜五钱, 名温六丸, 治因寒吐泻反胃。 本方加红曲五钱, 名清六丸,治湿热泄, 俱以饭丸。
清肺生脉饮[又] 黄芩二钱 当归生地 人参 麦冬各一钱 五味子十粒
濯热散[又] 白矾 五倍子 乌梅肉 甘草各一两 共为末, 入白面四两拌匀, 每二钱, 新汲水调下。 一名龙须散。

治暑风方九
黄连香茹饮[暑风]香茹三钱厚朴钱半 黄连七分半 入酒少部,水煎冷服。 一名黄连香茹散。
白虎汤[又]方详上。
竹叶石膏汤 [又]人参 竹叶麦冬 石膏 半夏 甘草 粳米
[又]方详上。
生脉散[又]方详上。 茎
二香散[又]香茹 香附各二钱苍术 苏叶 陈皮各一钱 厚朴 扁豆 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 木瓜二片 葱白二
人参羌活散[又] 羌活 独活柴胡 前胡 枳壳 桔梗 人参 赤苓 川芎 甘草各六分 天麻 地骨皮各三分 薄荷三叶
香茹饮[又] 香茹 厚朴 扁豆子 甘草
六和汤[又] 香茹 厚朴各钱半赤苓 藿香 扁豆 木瓜各一钱 砂仁 杏 仁 半夏 人参 甘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本方加麸炒黄连一钱, 名清暑六和汤。

治暑泻方十一
桂苓甘露饮[暑泻]滑石二两茯苓 泽泻 寒水石 石膏 甘草各一两白术 猪苓 肉桂各五钱 每末二钱, 姜汤调下。
玉龙丸[又]硫黄 消石 滑石明矾 水丸。
六和汤[又]方详上。
解暑三白汤[又]方详上。
香朴饮子[又]香茹钱半 厚朴扁豆 赤茯苓 泽泻 陈皮 木瓜 半夏 人参 乌梅肉 苏叶各七分 甘草五分 姜三 枣二
大顺散[又] 甘草切长一寸二两干姜 杏仁 肉桂各四钱 先将甘草以白砂同炒, 次入姜同炒, 次入杏仁同炒,筛去砂, 入桂, 为末, 每二钱, 水煎温服。 如烦躁, 井水调下。
消暑十全饮[又] 香茹一钱半厚朴 扁豆子 苏叶 白术 赤苓 藿香白檀 香 木瓜各一钱 甘草五分
香茹汤[又]香茹三钱 厚朴扁豆子 赤苓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 水煎服。 或为末汤点二钱服, 他暑药皆不及此。
连理汤[又]人参 白术 干姜茯苓 黄连 炙甘草
桂苓丸[又]肉桂 赤苓 等分, 蜜丸, 每两作八丸, 每一丸, 井水化下。
缩脾饮[又]砂仁钱半 草果乌梅肉 香茹 甘草各一钱 葛根 扁豆子各 七分 姜五

    
治疰夏病方四
参归益元汤[疰夏]当归 白芍熟地 茯苓 麦冬各一钱 陈皮 酒黄柏 酒知母各七分 人参五分 甘草三分 五味子十粒 枣二枚 米一撮
生脉散[又]方详上。
黄耆建中汤 [又]白芍 桂枝生姜 甘草 大枣 饴糖
黄耆补中益气汤[又]方详上。

附录服药总法

周禹载曰: 伤暑伤寒温凉诸症, 皆邪气欺正气也, 用药如对敌, 药入则邪渐退, 药力尽而邪又渐炽,必一服周时, 即详势诊脉, 药对则日夜连进三五服, 以邪退病实为主。 此法惟仲景《伤寒论》、孙思邈《千金方》中载之。 孙曰: 夏天日五夜三服, 冬天日三夜五服,必期病退而后止, 如御敌者, 愈驱愈逐, 加精锐荡平而后班师, 此万全之胜算也。 自宋以后, 此法不传, 故取效寡, 而活人之央疏, 愚用此法, 屡获神奇之效。


疟疾源流

诸疟, 暑病也。 邪入于阴, 则阴实阳虚而发寒; 邪入于阳, 则阳实阴虚而发热。 经故曰: 寒热更作, 阴阳相移也。 说暑邪伤, 或舍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 因随日行阳夜行阴之卫气并行, 而得阳则外出, 得阴则内搏, 是以有日作之疟。 或邪舍深而内搏于阴, 则邪在脏矣, 在脏者其行迟,不能随卫气之行阳行阴, 以准外出内搏之候, 故阴常与阳争不得出, 而有间日一作之疟。 或邪与卫气会于六腑, 有时相守, 不能相争, 因又有休数日一作之疟。 此《内经》论疟之精蕴, 有可悉其源流者也。 然疟虽原于热, 而疟之发实因于寒与风。

经曰: 夏伤于暑, 汗大出, 腠理开发, 因凄沧之水寒藏皮肤中, 秋伤风则病成。 夫所谓水者, 因浴而受水之气也。 所谓寒者, 因暑乘凉而反受寒也。 是水寒之气, 当盛夏之时, 与暑热之邪并伏皮肤之内, 迨秋风外束, 而新凉之阴欲入, 暑阳从内拒之, 暑阳欲挟水寒之气而出, 新凉之阴又从外遏之,阴阳相搏而成疟。 此疟所以原于暑, 而发必因于寒与风也。 特风寒之感, 必有重轻, 有先后。

经曰: 先伤寒, 后伤风, 故先寒后热, 病名寒疟。 固已, 其曰先伤风, 后伤寒, 故先热后寒, 病名温疟者, 其先伤之风,乃由盛暑汗出当风所感之风言, 非指新秋外束之风言也。 既当风而受风, 复因贪凉而反受寒, 此风与寒之邪, 均伏于皮肤内, 至秋重又感风而作也。 其曰: 肺素有热, 气盛于身, 发则阳气盛, 其气不及于阴, 而但热不寒者, 又名瘅疟。 凡此皆指应暑之疟言之, 其实四季之气, 寒热相劫, 皆能为疟,经所云秋病者寒甚, 冬病者寒不甚, 春病者恶风, 夏病者多汗是也。 故于温疟复中之曰: 温疟者, 得之冬中于风, 寒气藏于骨髓, 至春阳大发, 邪不能自出,因遇大暑, 腠理发泄, 兼有所用力, 邪与汗皆出, 此病藏于肾, 自内而出之外者, 据是推之, 四时皆能为疟益信矣。 至发之时, 有或晚或早者, 以邪必客风府,风府者, 项骨第一节之位。 项骨有三节, 脊骨二十一节, 共二十四节, 下为尾□骨。 邪自风府, 日下一节, 故发晚, 二十五日直至□骨,二十六日邪复自后而前, 入于脊内, 以注伏膂之脉, 由是邪在伏膂, 循脊上行, 为自阴就阳, 却无关节之阴, 其邪亦日退, 九日即出缺盆, 而发渐早,故疟之发, 无论日与间日, 其邪随经络以内搏者, 必俟卫气相会合, 病乃发也。 总之, 邪之浅者, 日随卫气为出入, 卫气一日一夜与邪气会于风府,疟即相应而发。 邪之深者, 即留着于内, 不能日随卫气出入, 须俟卫气周流, 适与邪气相值, 而相值之候, 或间日, 或休数日, 相值之时, 或早或晚,既不能拘, 故病亦不能日发, 且不能有定时耳。 疟之为义, 如是尽矣。

试进详治之之法。 古人云: 有汗欲其无汗, 养正为先(宜参、苓、*、术等, 秋冬加桂枝)。 无汗欲其有汗, 散邪为急(宜柴胡、葛根、石膏、羌活、姜皮、人参、苍术等)。 其大旨也。 要而论之, 疟之发, 如冰冷, 如火热, 如风雨骤至,猝不可当, 其病为逆, 殊不易治。 而究其故, 要皆中气不足, 脾胃虚弱,暑邪与风寒乘虚客之而作, 故治之者, 莫先于清暑益气, 祛风消痰, 兼理脾胃,而又随经随症, 投药解散之, 则庶几其有济矣。 何则? 疟之作, 六经皆有现症。 足太阳症, 腰痛头疼且重, 遍身骨痛, 小便短赤, 寒从背起, 先寒后热, 热止,汗出难已。 说邪在三阳盛于表, 故汗出不收也(宜羌活黄芩汤加减)。 足阳明症,头疼鼻干, 渴欲引饮, 不得眠, 先寒, 洒淅寒甚, 久乃热, 甚则烦躁, 畏日月火光,热去汗出。 说以阳明为热甚之腑, 寒胜之故先寒, 久乃热也。 畏日月火光者,热腑而为阴邪所掩, 故触乎热反畏之也(宜大剂竹叶石膏汤加减)。 足少阳症, 口苦,耳聋, 胸胁痛, 或呕, 身体解□, 见人惕惕然, 寒不甚, 热不甚, 热多, 汗出甚,说以病在半表里, 故寒热俱不甚。 邪在胆而怯, 故心惕。 少阳主木火, 故热多,且汗出甚。 解□者, 倦怠不耐烦也(宜小柴胡汤加减)。 又上三阳经疟, 大约多热多渴,亦易得汗, 急宜大剂以逐暑邪, 除热渴, 去头疼(宜辛寒如石膏、知母、柴胡,甘寒如葛根、麦冬、竹叶、梗米, 苦寒如黄芩为君, 兼寒甚者用辛温如姜皮、桂枝,脾胃虚弱饮食不消者, 补以参术, 佐以蔻仁、砂仁、草蔻、麦芽、枳壳、陈皮、山楂、神曲以为消导)。 下午或空日, 兼服扶脾开胃之药, 大补元气(宜参术健脾汤),自然易瘳。 士材李氏云: 在太阳曰风热疟, 宜汗; 阳明曰热疟, 宜下; 少阳曰风热疟,宜和。 其法亦可临时酌用。 足太阴症, 不乐, 善太息, 不嗜食, 先寒后热, 或寒多。 若脾疟, 必寒从中起, 善呕, 呕已乃衰, 然后发热, 热过汗出, 乃已。 热甚者或渴,否则不渴, 喜火。 说以脾喜乐, 病则否, 上焦痞塞, 故好太息而不嗜食。 太阴主里,邪不易解, 故多寒热。 脾病及胃, 故善呕也(宜桂枝汤加减, 参用建中汤,脾寒诸疟宜橘皮散)。 足厥阴疟, 腰痛, 少腹满, 小便不利如癃状, 意恐惧, 易太息,先寒后热, 甚者色苍苍如欲死, 或头疼而渴。 说以厥阴之脉环阴器, 抵少腹, 布胁肋,故多腰腹小便之病。 凡小水不利为癃, 如癃者, 病不在小水, 而在邪之隐,急数欲便也。 肝气不足, 故恐惧而太息(宜先用三黄石膏汤以祛暑邪,次用鳖甲牛膝汤加减)。 足少阴症, 腰痛脊强, 口渴, 呕吐甚, 小便短赤,欲闭户牖而处, 寒从下起, 寒热俱甚, 热多寒少, 其病难已。 说以少阴主里,则阴气上冲, 故呕吐甚。 肾病则阴虚, 阴虚故热多寒少。 病在阴, 故欲暗处。 肾阴脏,而邪居之, 故难已也(宜先用人参白虎汤, 次用鳖甲牛膝汤加减。 以上治六经诸疟,悉本缪仲淳法)。 是知三阳疟其邪浅, 发在夏至后, 处暑前。 三阴疟其邪深,发在处暑后, 冬至前。 其大较也。 三阴三阳疟, 俱有日作间作之症,前辈谓三阳疟定日作, 三阴疟定间日者非也。 独三日疟, 即经所云休数日作者,乃必发于三阴耳。 故必审其脉症, 知为何经, 然后决经治之。 丹溪谓为作于子午卯酉日者, 少阴经疟; 作于寅中巳亥日者, 厥阴经疟; 作于辰戌丑未日者, 太阴经疟。 亦是审验三阴经法(宜以鳖甲牛膝为君, 加入引经药,作于夜而使燥者加当归, 脾胃弱者勿加, 佐以姜皮, 热甚勿人, 大剂与之)。 既审知何经而施治。 其或有痰兼去痰(宜加槟榔、半夏)。 有癖兼除癖(宜加常山)。 经络阻碍, 兼透经络(宜加川山甲)。 若止暑结荣分, 则槟榔等俱无所用(宜鳖甲、香茹、生姜)。 此治三日疟之大法也。 邪气深伏, 并能为五脏疟。 如肺疟则心寒,寒甚则热, 热时善惊, 如有所见。 说以肺为心覆, 寒邪乘所不胜, 故心寒。 心气受伤,故善惊也(宜桂枝加芍药汤)。 心疟则烦心甚, 欲得清水, 反寒多而不甚热。 说以邪在心, 故烦欲得水以解, 心阳脏, 而邪居之, 则阳虚阴盛,故反寒多不甚热也(宜桂枝黄芩汤)。 肝疟则面青太息。 状若死。 说以肝气苍,肝郁则气逆, 故太息。 木病则强, 故若死也(宜四逆汤)。 脾疟则寒时腹痛, 热时腹鸣,鸣已汗出。 说以脾至阴, 而邪居之, 故寒而腹痛。 寒已而热, 脾气得行, 故腹中鸣。 鸣已, 阳气外达, 故汗出而解也(宜小建中汤、橘皮散)。 肾疟则腰脊痛, 大便难,目暄暄然, 手足寒。 说以肾脉贯脊, 开窍于二阴, 故腰脊大便病。 目不明, 水亏也。 手足寒, 阴厥也(宜桂枝加归芍汤)。 但前既言六经疟, 而此又言五脏疟者,以前就经言, 邪只中诸脏之经, 此就部言, 邪并中诸脏之部, 故非重复也。 此外又有风、寒、暑、湿、痰、食、血、劳、瘴、疫、鬼、牝、疟母等症,士材谓为疟之兼病, 非因而成疟者是也。 然既有此等兼病, 则必有其所由然,与其所以治。 风疟者, 自感风而得, 风为阳邪, 故其症先热后寒, 恶风自汗,头疼烦躁(宜川芎、白芷、细辛、青皮、槟榔、紫苏)。 寒疟者, 自感寒而得,与经言寒疟不同, 寒为阴邪, 故先寒后热, 且寒多热少, 恶寒无汗, 挛痛而惨(宜姜、桂、厚朴、草果等, 附子亦可酌用。 暑疟者, 专受暑而得,与凡疟之因暑而反受风寒以成者不同, 故但热不寒, 或多热, 里实不泄, 烦渴而呕,肌肉消削(宜益元散、香茹饮、小柴胡汤参用之, 或加竹沥)。 湿疟者, 感受湿气而成,其症寒热相等, 小便不利, 身体重痛, 肢节烦疼, 呕逆胀满(宜参用胃苓汤、除湿汤、五苓散、加味二陈汤)。 痰疟者, 痰结胸中, 与凡疟所挟之痰更甚, 故寒热乍已,胸中满闷不退, 或头疼肉跳, 吐食呕沫, 甚则昏迷卒倒,皆是痰涎强聚之故(宜二陈汤、导痰汤)。 食疟者, 饮食不节, 食滞痰生所致,故寒已复热, 热已复寒, 寒热交并, 饥不能食, 食则胀满呕逆, 腹痛,亦名胃疟(宜青皮、陈皮、砂仁、蔻仁、麦芽、草果、山楂、神曲)。 血疟者, 或衄血,或便血, 或女人月事适来, 皆是血症(宜于治疟药中加桃仁、蓬术、延胡索等)。 劳疟者, 以真元不足, 表里俱虚, 或作劳, 或房劳所致, 故病发于阴, 即久疟也,其症寒热甚微, 寒中有热, 热中有寒, 最难调治(宜补中益气汤酌加鳖甲、牛膝、首乌。 瘴疟者, 感受山岚湿涧之毒气, 以至败血瘀心, 瘀涎聚脾, 故乍寒乍热,迷困发狂, 或哂而不言, 岭南最多此症(宜小柴胡汤加大黄、木香。 疫疟者,一方长幼相似, 因染时行不正之气, 变成寒热, 须参气运用药(宜五瘟丹、不换金正气散)。 鬼疟者, 亦感时行不正之气, 以至成疟, 寒热日作, 或甚或不甚,每发必胡言乱语, 见神见鬼, 多生恐怖(宜苍术、白芷、桃仁、雄黄)。 牝疟着,阳气素虚, 又久受阴湿, 阴盛阳虚, 故但寒不热, 气虚而泄(宜柴胡姜桂汤,或加黄芩)。 至于疟母者, 缘治之失宜, 营卫亏损, 邪伏肝经, 挟血挟痰挟食,胁下结成块是也, 必以补虚为主, 不可轻用攻剂(宜参用小柴胡汤、四君子汤加鳖甲、肉桂、射干、牡蛎、砂仁、三棱、青皮)。 而犹有未尽者, 更陈列之。 疟必由中气虚,若用破气药, 则中气愈伤, 邪不得解, 甚则中满不思食, 作泄, 恶寒, 口干,种种变生, 急难医治, 如或遇此, 速宜培补真气(宜六君子汤)。 疟病必挟痰,所谓无痰不成疟是也, 然痰有寒热之分, 不容概治(热痰以贝母为君, 竹茹、竹沥、橘红、茯苓、瓜蒌霜佐之, 寒痰发疟, 寒多不渴, 以半夏、白术、橘皮为君,姜皮佐之)。 疟病必挟风, 有风者先治其邪(宜以首乌为君, 白术、橘皮为臣, 葛根、羌活、姜皮为佐, 不头疼去羌活)。 疟有暑湿热之邪内伏, 百药不效者, 尤宜详审,或稍下之亦可(宜青蒿、苍术、枳实)。 疟有寒甚而因于虚者,治必兼补兼散(宜以甘温如参、耆、术为君, 辛甘如姜皮、桂枝为佐)。 疟发在阴分者,不得概有阳分药(宜以当归、牛膝为君, 佐以干姜, 如热甚而渴, 去姜, 加知母、麦冬、竹叶、鳖甲等)。 疟发日久, 多热不解者, 必本阴虚, 当益阴除热(宜鳖甲、牛膝为主)。 疟发日久, 多寒不解者, 必本阳虚, 当补中益气宜以参、耆、术为主)。 疟发日久, 并寒与热不歇者, 为有根, 根者何? 水饮败血结癖是也。 说水饮皆能生寒热, 败血为暑热之毒, 结癖为疟母, 而有结癖者胁必痛,以癖必结于胁下也。 凡此皆为寒热不歇之根, 故挟水饮者当逐水饮,挟败血者当消暑毒, 有结癖者当攻其癖, 能随症疏利之, 寒热自除矣。 《直指》云: 疟多用常山, 以水在上能吐之, 水在中下能破其结而下其水。 斯言良是也,此皆治疟之要法, 不可不知者。 若疟后变症, 惟痢最为危急, 而其变痢之由,有因暑邪太盛, 解散不早, 即或解散, 不能通畅, 以至陷入于里, 变而为痢者,急用表里分消之法以治之(宜以芩、连、芍、草、滑石、红曲以消里, 葛根、升、柴以治外, 脾胃弱加人参、扁豆、莲肉), 连进大剂, 以痢愈为度, 痢愈疟亦止,即不止, 其发亦轻, 仍随经随症施治。 有因误下邪气隐于内, 变而为痢者,则必兼腹满、肿胀、呕恶、不思食等证, 法宜逐邪去滞以培土(宜芩、连、芍草、滑石、红曲、葛根、柴胡、人参、莲肉等, 及陈皮、藿香、厚朴、姜皮),亦以痢愈为度。 此二因者, 症之最急, 治之之药, 必宜大剂, 若胆小, 虽用药不谬,终不去病, 以致迁延不救。 其次疟劳, 或素有弱症, 而又患疟, 以致旧病更深,或因疟煎熬日久顿◎, 精神衰耗, 内热不清, 肌肉消削, 浙至往来潮热, 致成痨瘵,急宜察其何经受病, 以补益调理之(宜补中益气汤、八味丸为主)。 其次厥疟,总由气血亏虚, 调理失宜, 或因寒而厚衣重被, 至发热不去, 过伤于暖,或因热而单衣露体, 虽过时犹然, 至又感寒, 遂成厥疟, 治者当分别寒热,不得混施汤剂(热厥宜升阳散火汤, 寒厥宜建中汤, 及附、桂、吴萸, 俱可酌用,或兼气虚, 参用参*益气汤, 或兼血虚, 参用四物汤。 以上种种诸法,固合疟之症变为治矣, 宁患有未瘳乎。 至如似疟非疟一症, 亦恶寒, 亦发热,亦或连日作, 或间日作, 而其与疟分别处, 惟在乎脉不必弦, 皆由感冒风寒,忽觉毛寒股栗, 百骸鼓撼, 呕不能食, 未几而发热, 有似疟状也,其或有热多者(宜小柴胡汤), 或有寒多者(宜人参养胃汤),或有内伤虚者(宜补中益气汤加山楂、麦芽、蔻仁以扶脾胃), 皆宜随症施治, 自止矣。 然伤寒痨病, 各有如疟, 各宜从本病施治, 即痰饮□疝, 积聚伤食, 暑湿燥火,痈疽疮毒等症, 俱有寒热似疟者, 须细间其原, 不得概认为疟。


[脉 法]

《要略》曰∶疟脉自弦, 弦数多热, 弦迟多寒, 弦小紧者宜下之, 弦迟者可温之, 弦而紧者可发汗, 浮大者可吐之, 弦数者风发也, 以饮食消息止之。

《脉经》曰: 疟脉自弦, 微则为虚, 代散则死。 丹溪曰: 疟脉多弦, 但热则带数, 寒则带迟, 亦有病久而脉极虚微无力, 似乎不弦,然必于虚数之中见弦, 但不搏手耳, 细察之可也。

《医鉴》曰: 弦短者伤食, 弦滑者多痰, 虚微无力为久疟。

《回春》曰: 疟脉迟缓者, 病自愈。


[疟疾形症]

《内经》曰: 阴阳交争, 阳并于阴, 则阴实而阳虚。 阳明虚则寒栗鼓颔。 太阳虚则腰背头项痛。 三阳俱虚则阴气胜, 阴胜则骨寒而痛, 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 阳盛则外热, 阴虚则内热, 内外皆热, 则喘而咳, 故欲饮冷。

《入门》曰: 卫虚则先寒, 营虚则先热, 表邪多则寒多, 里邪多则热多, 表里相半则寒热相等。 丹溪曰: 人之荣卫昼行于阳, 阳表也, 夜行于阴,阴里也, 荣卫行到, 病所不通, 乃作寒栗鼓振, 头颔中外皆寒, 腰脊俱痛, 此邪气入于内也。 寒战俱已, 内外皆热, 头痛如破, 渴欲饮冷, 烦满欲吐,自汗, 此邪气发于外也。

《三因》曰: 暑疟则单热, 温疟则多寒, 寒疟则先寒后热,风疟则先热后寒, 余皆先寒后热。 又曰: 阳不足, 则阴邪出表而与阳争,乃阴胜而为寒, 阴不足, 则阳邪入里而与阴争, 乃阳胜而为热。 若邪入而正气不与之争, 则但热而无寒。 阳不足, 则先寒, 阴不足, 则先热。 东垣曰: 身后则为太阳, 太阳者, 膀胱水寒也; 身前为阳明, 阳明者, 大肠金燥也; 少阳之邪在其中, 近后膀胱水则恶寒, 近前阳明金则发热, 故往来寒热而为疟。


[疟发日数]

丹溪曰: 三日一发者受病一年, 间日一发者受病半年, 连日发者受病一月, 二日连发住一日者气血俱受病也。 又曰: 三日一发, 阴经受病最重。

《入门》曰: 阳为腑, 邪浅与荣卫并行, 一日一件; 阴为脏,邪深横连膜原, 不能与正气并行, 故间日蓄积乃作, 或三四日一作, 久则必为疟母。


[疟发时刻]

《保命》曰: 从卯至午作者, 邪在外也; 从午至酉作者, 邪在内也; 从酉至子作, 或至寅作者, 邪在血分也。

《入门》曰: 阳为子时至巳,阴为午时至亥, 如作审卯而退于未中, 或作未中而退于子丑, 皆谓之阴阳不分,须用药趱早, 或移时分, 定阴阳, 然后阳疟截住, 阴疟升散。


[疟发昼夜宜分治]

《医鉴》曰: 气虚则日发, 宜补中益气汤加半夏、黄芩,六君子汤; 血虚则夜发, 宜麻黄黄芩汤, 柴胡芎归汤。


[疟疾治法]

《保命》曰∶太阳曰寒疟, 宜汗; 正阳明曰热疟, 宜下; 少阳曰风疟, 宜和。 三经皆谓暴疟。 在三阴俱曰温疟, 宜汗下和。 疟者, 老疟也, 故曰久疟,又曰太阳疟, 宜桂枝羌活汤、麻黄羌活汤。 阳明疟, 宜柴苓汤、 人参白虎汤; 少阳疟, 宜柴胡桂枝汤、柴胡加桂汤。 三阴疟, 总宜白虎桂枝汤、 麻黄白术汤。 太阳阳明合疟, 宜桂枝芍药汤、桂枝石膏汤。 三阳合疟, 宜桂枝黄芩汤以和之。

《正传》曰: 伤寒余热未尽, 重感于寒而变疟, 名曰温疟, 亦名风疟, 此为伤寒坏症, 其症先热后寒, 不得作正疟疾治。

《入门》曰: 桂枝汤治太阳, 白虎汤治阳明, 小柴胡汤治少阳, 意甚明白。 挟痰合二陈汤, 挟食合平胃散, 尿涩合五苓散, 便闭合大柴胡汤,无汗加葛根、苍术, 有汗加黄芩、 白术, 气虚加人参、白术, 热甚加芩、连, 寒多加草果, 口渴加乌梅, 夜作加桃仁、 赤芍, 日久加常山、槟榔吐之,治疟之法尽矣。

又曰: 疟无汗, 宜用柴胡、升麻、 川芎; 多汗, 宜用白术、乌梅。

《得效》曰∶疟疾者, 阴阳交争, 寒热互作, 用药须半生半熟、半冷半热, 乃收十全之央, 说所以分阴阳, 解寒热也。

《直指》曰: 凡疟方来, 与正发时, 不可服药, 恐药病交争, 转为深害, 须未发两时之前, 或发日清晨与服, 仍节饮食, 避风寒, 远酒色, 慎起居,无不愈。

《医鉴》曰: 如疟疾寒热大作, 此太阳阳明合病也, 谓之大争, 寒作则必战动, 热发则必汗泄。 经曰: 汗出不愈, 知为热也, 不治之, 恐久而传入阴经, 故宜用桂枝芍药以解之。 若服此汤后, 寒热转甚者, 知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合病也, 故又宜桂枝黄芩汤以和之。


[疟疾难治不治症]

《灵枢》曰: 寒热脱形, 脉坚搏逆也, 死不治。

《得效》曰: 久疟复作, 虚浮不食者, 难治; 久疟腰脊强急瘈瘲者, 必不治


[疟疾导引法]

《保生秘要》曰: 平身坐定, 双手擦掌抚肾囊, 两肘靠膝, 以声势向前躬而后抑, 如此用力起五九之数, 约汗透身, 轻爽而自愈, 慎风邪。


[疟疾运央]

《保生秘要》曰: 定艮起念, 运上风门穴, 多着工夫, 说风感此透也渐运入内, 又散出外, 上泥丸, 降心头推开, 或吐而愈, 不吐亦愈。


治疟方四十六
羌活黄芩汤[太阳疟]羌活 黄芩 陈皮 前胡 猪苓 甘草 知母 如口渴, 即兼阳明, 宜倍知母, 加麦冬、石膏; 渴而汗少或无汗, 加葛根。如深秋或冬无汗, 加姜皮。 因虚汗少或无汗, 加人参、麦冬、姜皮; 因虚汗多, 加黄耆、桂枝, 汗止即去桂枝。 若素有热,勿入桂枝, 代以白芍、五味子。
若发于阴加当归。 小便短赤或涩, 加六一散, 春温以茯苓、猪苓代之。
桂枝羌活汤[又]桂枝 羌活防风 甘草各一钱半 此方能治太阳疟, 自汗,头项痛, 腰脊强。
麻黄羌活汤[又]麻黄 羌活 防风 甘草 此方能治太阳疟无汗, 即前方去桂枝用麻黄也。
柴苓汤[阳明疟]柴胡一钱六分泽泻一钱三分 赤苓 猪苓 白术各七分半半夏七分 黄芩 人参 甘草各六分 桂心三分 姜三片
竹叶石膏汤[又]竹叶 石膏人参 麦冬 甘草 生粳米 无汗或汗少呕者, 加葛根。 虚而作劳, 加人参。 汗多加白术。 痰多加橘红、贝母, 得汗即解。
寒热俱甚, 渴甚, 汗多, 寒时指甲紫黯者, 加桂枝。
小柴胡汤[少阳疟]柴胡 黄芩人参 半夏 甘草 姜 枣 渴者去半夏, 加石膏、麦冬。 肺热去人参, 倍麦冬, 加知母。 有痰不渴, 加贝母、白术、茯苓、姜皮。 阴虚有热, 虽呕吐, 忌用半夏、生姜, 恐损津液。 至声哑, 加竹茹、橘皮、茯苓、乌梅、麦冬。
柴胡桂枝汤[又]柴胡二钱 甘草五分 姜三 枣二
此方能治少阳疟, 寒热乍往乍来。
柴胡加桂汤[又]柴胡三钱 黄芩 桂枝各二钱半 半夏一钱 甘草四分姜三 枣二
桂枝芍药汤[二阳疟]桂枝一钱赤芍 知母 石膏 黄芩各二钱
桂枝石膏汤[又] [又] 石膏 知母各三钱 黄芩二钱 桂枝一钱
桂枝黄芩汤[三阳疟] 柴胡二钱石膏 知母各一钱半 人参 黄芩 半夏甘草各一钱二分 桂枝一钱
参术健脾汤[凡疟总服]人参橘红 茯苓 白蔻仁 山楂 麦芽 藿香 白术 白芍 山药 肺火去参、术,加麦冬、石斛、乌梅。 停食必恶食, 倍山楂, 加神曲。 伤肉食加黄连、红曲。 伤谷食加枳实、草果。 伤面食加莱菔子, 食消即已, 单用本方。 胃素有湿痰, 其症不渴, 寒多, 方可用半夏、橘红、苍术、白术, 大剂与之。 呕甚加姜皮。
白虎桂枝汤[三阴疟]石膏四钱知母二钱 桂枝 甘草各一钱 粳米一合三
阴疟其脉如平, 无寒但热, 骨节烦疼, 时便难, 朝发暮解, 暮发朝解, 此方治之。
麻黄白芍汤[又]麻黄 桂皮青皮 陈皮 半夏曲 白芷 苏叶 赤苓 白术 桔梗 细辛 槟榔 甘草各七分 姜三片 枣二枚
桂枝汤[太阴疟]桂枝 芍药甘草 姜 枣 有痰加陈皮、白术。
建中汤[又]
橘皮散[脾寒诸疟]广皮八两去白切, 姜汁浸过一宿, 砂罐内重汤煮干, 焙, 研末, 每服三钱, 大枣十枚去核,水一碗, 煎至半碗, 发前服, 即以枣下之。
此方非寒极甚者, 勿与服。
三黄石膏汤[厥阴疟]
鳖甲牛膝汤[又]鳖甲 牛膝当归 陈皮 柴胡 热甚而渴, 倍鳖甲, 加花粉、麦冬、知母。 脾胃弱或溏泄, 去当归,加人参。 寒甚, 寒多指甲青黯, 加人参、姜皮、桂枝。 肺火忌用参, 止多服本方。
人参白虎汤[少阴疟阳明疟]人参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凡少阴疟, 先用本方加桂枝以祛暑邪, 后加鳖甲、牛膝。 热甚, 倍知母, 加麦冬。 寒甚加桂枝。
热甚而呕, 加竹茹、人参、陈皮。 用桂枝、牛膝者, 肝肾同一治也。
桂枝加芍药汤[肺疟]桂枝 芍药 甘草 姜 枣 芍药倍用。
桂枝黄芩汤[心疟]桂枝 芍药甘草 黄芩 姜 枣
四逆汤[肝疟]附子 干姜 甘草
小建中汤[脾疟]桂枝 芍药甘草 饴糖 姜 枣
桂枝加归芍汤[肾疟]桂枝 芍药 甘草 当归 姜 枣 芍药倍用。
益元散[暑疟]滑石 甘草 朱砂
香茹饮[又]香茹 厚朴 扁豆子 甘草
胃苓汤[湿疟]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白术 肉桂 茯苓 猪苓 泽泻
除湿汤[又]苍术 厚朴 陈皮甘草 白术 茯苓 半夏 藿香
加味二陈汤[又]半夏 陈皮茯苓 甘草 黄芩 羌活 苍术
二陈汤[痰疟]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导痰汤[又]半夏 南星 赤苓枳实 广橘红 甘草 生姜
不换金正气散[又]苍术二钱厚朴 陈皮 藿香 半夏 甘草各一钱 姜一片 枣二枚
五瘟丹[疫疟]黄连火戊癸年为黄柏水丙辛年为君 黄芩金乙庚年为君 甘草土甲己年为君 香附木丁壬年为君 紫苏叶各一两 为君者倍入, 皆生用, 冬至日制为未, 用锦纹大黄三两熬成膏, 为丸, 弹子大, 朱砂、雄黄为衣, 再贴金箔, 每一丸, 井华水磨服。
补中益气汤[劳疟昼发疟]人参黄耆 白术 甘草 陈皮 归身 升麻 柴胡柴
胡姜桂汤[牝疟]柴胡 干姜桂枝 黄芩 花粉 牡蛎 甘草
六君子汤[疟母昼发疟]人参白术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
调中益气汤 [疟痨]人参 黄耆 白术 甘草 当归 白芍 柴胡 升麻 陈皮 五味子
归脾汤 [疟痨]人参 黄耆 当归 白术 枣仁 远志 茯神 圆眼 木香 甘草 姜 枣
八味丸[疟痨]熟地 山药 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附子 肉桂
升阳散火汤[热厥疟]升麻 柴胡 羌活 独活 葛根 白芍 防风 甘草
理中汤 [寒厥疟]人参 白术炮姜 炙草
参耆益气汤[气虚疟]人参 黄耆 白术 五味 麦冬 陈皮 炮附子 炙甘草
四物汤[血虚疟]川芎 当归白芍 熟地
麻黄黄芩汤[夜发疟]麻黄三钱黄芩二钱 桂心一钱 甘草一钱半 桃仁十五个 临卧服。 桃仁味甘苦辛, 肝者, 血之海,血受邪则肝气燥, 经所谓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桃仁散血缓肝。 谓邪气深远而入血, 故夜发, 乃阴经有邪, 此汤乃发散血中风寒之剂也。
柴胡芎归汤[又]柴胡 葛根川芎各一钱 桔梗 当归 赤芍药 人参 厚朴 白术 白茯苓 陈皮各七分 红花甘草各三分 姜三片 枣二枚 乌梅一枚 此方能治夜发之疟, 引出阳分而散, 后再服人参截疟饮, 自愈矣。
人参载疟饮[截一切疟]人参 白术 茯苓 当归 青皮 厚朴 柴胡 黄芩 知母 酒常山 草果 醋鳖甲各八分肉桂 甘草各三分 姜三片 枣三枚 乌梅一个 桃仁七粒水煎, 露一夜, 五更空心服, 渣再煎, 朝服,糖拌乌梅下药。 忌鸡、 鱼、豆腐、面食、辛辣物。 此方虚人尤妙。
截疟饮[又]黄耆二钱 人参白术 茯苓各钱半 砂仁 草果 橘红各一钱 五味子八分 甘草六分 乌梅三个 姜三片 枣二枚此方治虚人久疟不止,极效。
截疟方[又]人参自四钱至一两, 姜皮或生姜相配, 露一夜,发日五更服, 必止。 甚者连进二服或三服。 如贫, 以白术代参。 夜发者加当归, 无不应手取效。 此必久疟料无处邪内滞, 方可服。
人参养胃汤[似疟非疟]人参 白术 橘红 半夏曲 丁香 木香 藿香神曲 麦芽 茯苓 砂仁 厚朴 建莲 甘草各七分 姜三片

附载倪涵初治疟四方
  • 第一方 广皮 姜半夏 茯苓 威灵仙各一钱 制苍术 姜厚朴 柴胡 黄芩各 八分 青皮 槟榔各六分 炙甘草三分 头痛加白芷, 加姜三片, 上咀片, 如法炮制, 河井水各一杯, 煎九分, 饥时服, 渣再煎服。
    此方平胃消痰, 理气除湿, 有疏导开先之央,受病轻者, 二贴即愈, 勿再药可也。
    若二贴后病势虽减而不全愈,必用第二方, 少则三贴, 多则五贴而已。
  • 第二方 生首乌三钱 知母 醋鳖甲各二钱 白术 威灵仙 当归各一钱 茯苓 活黄芩 柴胡 陈皮各八分 炙甘草三分姜三片 井水、河水各一杯, 煎八分, 加无灰酒五分, 再煎一沸, 空心服, 渣再煎服。
    此方补泻互用, 虚实得宜, 不用人参、黄耆, 屏去常山、草果,平平无奇, 却有神效, 即极弱之人犯极重之病, 十贴后, 立有起色,央奏万全, 所云加减一二即不灵应者, 正此方也。
  • 第三方 黄耆 当归各一钱二分 人参 白术各一钱 柴胡 陈皮各八分 升麻 四分 炙甘草三分 或加首乌二钱,炒知母一钱。 或又加麦芽一钱, 青蒿子八分皆可。 姜一片, 枣二枚, 水二杯, 煎八分, 半饥时服三五贴, 元气充实, 永不发矣。
    方虽有三, 第二实为主方, 既不刻削, 亦可峻补,央独归之。 其第三方专为有力者设, 若贫家, 只多服第二方可也。 疟之为害, 南人患之,北人尤甚, 弱者患之, 强者尤甚, 虽不至遽伤人命, 然不治则发无已时,治之不得其道则邪怒内伏, 正气日虚, 久而久之, 遂不可治。 予所定三方, 甚为平易无奇,绝不入常山、草果等劫剂, 且不必分阳疟阴疟,连日间日三日, 及非时疟, 人无分老幼, 疾不论久近,此三方不用加减, 惟按次第服之, 无不应手而愈也。
  • 久疟全消方 威灵仙 醋莪术 炒麦芽各一两 生首乌二两 金毛狗脊八钱 青 蒿子 黄丹 穿山甲水煮切细炒成珠 醋鳖甲各五钱 如小儿, 加炙鸡肫皮五钱。
    用山药粉一两, 饴糖一两, 水一小碗为糊丸, 每半饥时, 姜汤下二三钱。
    凡处暑后冬至前,或间日, 或非时, 缠延日久, 须治疟母, 予尝酌定此方以治人, 服不半料, 无不全愈收央。

附载缪仲淳治疟诸法及诸药要品
  • 热多(贝母 麦冬 葛根 竹叶 知母 黄芩 柴胡 乌梅 首乌 鳖甲 牡蛎 石膏 橘红 滑石 牛膝 茯苓)
  • 寒多(桂枝姜皮 人参 白术苍术黄耆 归身炙草半夏 橘红 蔻仁 草蔻仁)
  • 汗多(人参 白术 黄耆 秋冬加桂枝)。
  • 无汗(葛根 柴胡 石膏 羌活 姜皮 人参 苍)
  • 疟母(鳖甲 射干 牡蛎三棱 砂仁 肉桂人参青皮陈皮 甘草)

痢疾源流

诸痢, 暑湿病也。 大抵痢之病根, 皆由湿蒸热壅, 以至气血凝滞, 渐至肠胃之病。 惟由湿热, 故多偏于燥, 里急后重, 小便赤涩, 皆其症也。 惟由气血郁滞, 故血主于心, 而热郁伤血者, 心亦由是而病。 气生于肺而凝滞伤气者, 肺亦由是而病。 至心之表为小肠, 肺之表为大肠, 二经出纳水谷,转输糟粕, 而胃又为二经之总司, 故心移病小肠, 则血凝而成赤痢, 肺移病大肠, 则气结而成白痢, 而血与气之凝结, 必挟饮食痰涎, 始成积滞。 其饮食痰涎,皆贮于胃, 故痢之病, 不离乎胃, 此病起心肺而及于胃者也。 亦有胃家本经湿热, 传染于大小肠者, 则以大小肠为出纳转输之官, 而胃家饮食痰涎之积滞,必由大小肠出, 故病又从胃而及二经, 其所痢又必兼黄。 说以黄为土色也, 则就所痢之色, 其或是赤, 可知病因于血, 即病根于心; 其或是白, 可知病因于气,即病根于肺; 其或是黄, 可知病因于饮食痰涎, 即病根于胃。 从其根而治之, 各投以引经之药为向导(心, 黄连、细辛; 肺, 桔梗、升麻、白芷、葱白; 胃,白芷、升麻、葛根、大黄), 岂可概从汤胃之说乎哉。 特所谓从根而治者, 伤气分则调气益气(宜导气汤、异央散、 四七汤、木香化滞汤),伤血分则和血补血(宜阿胶四物汤、四物地榆汤加山栀、 槐花等), 伤胃分则安胃养胃(宜胃苓汤、香砂枳术丸、保和丸), 固各有所主矣。 而要法则必先祛暑邪兼渗湿(宜茹苓汤、胜湿汤), 虽病在气血, 亦必兼理脾胃为主, 经云安谷则昌, 绝谷则亡, 此之谓也。 至于痢久则伤肾, 则以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 病既或由心肺而及胃, 以注于二经, 或专由胃以及大小肠而注于二经, 总未有不伤肾者, 故治必当补肾(宜熟地炭、丹皮、沉香、山药、远志、黄柏),使命门之火旺, 有以生土, 将饮食自进, 垢滞自化矣。 此各经致痢之原, 不可不别而治也。 若但拘痢无止法一言, 概行攻伐, 必愈损血耗气, 或又拘初则行、久则涩之语, 每至固涩之后, 壅滞气血, 变为肿胀喘急(宜木香调气汤、苏子降气汤), 非不审其经以治其根而及其流之过哉。 总之, 痢之由于气者, 必疏通之。 由于血者, 必调和之。 由于饮食痰涎者必推荡之。 以至由气血而伤及脾胃, 必培补中宫(宜归脾汤、六君子汤)。 由气血与脾胃而伤肾, 必峻补元阳(如附、桂、五味、补骨脂、赤石脂、禹余粮等, 俱可选用。 此治痢之大凡也。 然而病之由来不一, 更变无穷, 固不得不求其详也。 试条举之: 或发痢冒暑而成, 自汗发热面垢,呕渴, 腹痛, 小便不通, 此暑湿积滞皆有之(宜香茹饮、五苓散, 藿香正气散中加木香、 黄连、香茹)。 或初发时即里急后重, 所下无多, 才起腹又痛,此湿热凝滞之故(宜藿香正气散加木香、黄连、枳壳, 或檀香、乳香、冰片、麝香)。 或里急, 登圊反不出, 则由于气滞(宜苏子降气汤、木香化滞汤, 重者承气汤)。 或里急而频见汗衣, 则为气脱(宜理中汤, 补中益气汤去当归加肉果)。 或后重而至圊稍减, 则为火迫(宜治痢方中加黄连为主)。 或后重而至圊不减,则为虚滑(宜真脏汤)。 或后重而到圊转甚, 则为下陷(宜治痢方中加升麻举之, 甘草缓之)。 或腹中疼痛不止, 则由肺邪郁在大肠(宜桔梗、苏子为君, 白芍、甘草、陈皮、木香、当归以佐之; 恶寒加干姜, 恶热加黄连, 虚弱用建中汤。 一方, 枳壳、 黄连等分, 槐花一两拌炒, 去槐花, 用二味, 煎好入乳香、没药各八分,为治腹痛神妙之品)。 或大孔痛, 宜分寒热为治(热治于下, 宜芩、连、槐花、木香、 槟榔; 挟寒, 理中汤, 外以炒盐熨之)。 或痢已止, 但虚坐努责不得解,则由血虚(宜四物汤去川芎, 加红花、陈皮、甘草)。 或老人深患痢呃逆, 最宜小心(宜黄柏末, 米饮丸, 参、苓、米汤下)。 或胎前作痢,不可轻用伤胎药(宜芩、连、白芍、炙草、橘红、枳壳、红曲、莲肉, 略用升麻亦可, 未满七月, 勿用滑石。 或产后作痢, 积滞虽多, 腹痛虽极,不可轻用荡@涤药(如大黄、芒硝之类), 恐伤胃气, 致不可救(宜人参、白术、当归、 红曲、升麻、炙甘草、滑石、益母草)。 恶露未尽者兼治之(宜加乳香、没药、砂仁)。 血虚者稍清理之(宜加阿胶)。 以上总言治痢之法也。 而赤白之人发, 亦有宜别者。 赤则如下脓血,由脾经受湿也(宜苍术地榆汤)。 下血不止, 热毒凝滞也(宜郁金散)。 纯下血而色鲜红, 心家伏热也(宜犀角丸)。 赤痢久而百法不效, 脉沉弦而左为甚,秽物甚少, 但有紫黑血水, 此瘀血也(宜乳香、没药、归尾、桃仁、木香、槟榔, 甚者加大黄)。 白则如鼻涕, 如冻胶, 此由气分致病,亦名冷痢(宜先用沉香、木香、 蔻仁、砂仁, 次用理中汤加木香)。 甚有不能食者(宜肉果、陈米)。 赤白痢则赤白各半, 此由冷热不调也(宜小驻车丸)。 又有水谷痢, 由脾胃气虚, 不能消化水谷, 糟粕不聚, 变而为水谷痢也。 飧泄亦曰水谷痢, 当参看(宜保和丸)。 又有脓血痢, 凡脓血稠粘, 里急后重,皆属于火, 故内经曰: 溲涩而使脓血。 言病因也。 又曰: 知气行而血止。 言治法也。 故易老云: 行血则便脓自愈, 调气则后重自除, 重剂则以大黄汤下之,轻剂则以芍药汤和之。 然而所便脓血, 自有三部: 如脉沉恶寒, 或腰痛脐下痛, 此中部血也, 非黄芩不能治; 如烦躁, 先便脓后见血, 此上部血也,非黄连不能治; 如脉沉恶寒, 先见血, 后便脓, 此下部血也, 非地榆不能治。 但此便脓血, 与前赤痢下如脓血者不同, 以前则湿病, 此则火病也。 又有风痢,恶风, 鼻塞身重, 色青或纯下清水(宜苍术防风汤)。 或所下似痢非痢, 似血非(血宜苍廪汤)。 或纯下清血(宜露风汤)。 又有寒痢, 所下白如鸭溏, 肠鸣,痛坠不甚(宜理中汤)、诃子肉汤)。 日久则宜补肠(宜黄连补肠汤)。 又有湿痢, 腹胀甚, 身重, 下如黑豆汁, 或赤黑混浊, 此危症也(宜加味除湿汤)。 又有热痢与暑痢, 似同而异, 背寒, 齿干面垢, 烦冤, 燥渴引饮, 皆暑症, 不宜轻用热药。 其冷热蕴积肠胃间, 滑泄垢腻者, 名肠垢,即为热痢(宜芩连芍药汤)。 又有气痢, 状如蟹渤, 拘急独甚(宜气痢丸)。 又有疫痢, 一方一家之内, 上下大小传染相似, 是疫毒痢也,当察运气之相胜以治之(宜人参败毒散加芍药)。 至噤口一症, 食不得入, 到口即吐, 尤为危急, 以胃气绝, 或毒气上冲心肺, 症兼头疼心烦, 手足湿热,不易治也(宜仓廪汤)。 而其致噤之故, 又各有异。 有因宿食未化噎而不下者(宜加山楂、麦芽、神曲、枳实)。 有因邪留胃中, 脾气因滞涩者(宜加黄连、枳壳、厚朴。 有因水饮痰涎积聚者(宜加二术、二苓、半夏, 重者加甘遂)。 有因火炎气冲者(宜加芩、连、枳壳、茯苓、桔梗、橘红、菖蒲等)。 有因胃家虚冷呕逆者(宜加桂、姜、苓、术)。 有因积腻太多, 恶气熏蒸者(宜加香、 连、枳、朴、大黄等)。 有因肝邪乘脾而呕吐者(宜加香、连、白芍、吴萸、青皮、陈皮)。 各以所因治之。 仲景用参、连、石菖、粳米煎汤细呷, 大妙。 又有休息痢, 所谓屡止屡发久而不愈者。 或因补涩太早, 积滞未清(宜香连丸加茯苓、枳实)。 或因饮食不节(宜香连丸加白术、枳壳、神曲、山楂)。 或因房欲不戒(宜补中益气汤加木香、肉果)。 或因虚滑太甚, 却无积滞(宜粟壳、椿白皮、人参、白术、木香、梗米)。 亦各以所因治之。 又有五色痢, 所下五色俱有, 乃脾胃食积及四气相并, 或湿毒甚盛故也, 当先通利(宜秘方养藏汤)。 又有毒痢, 或痧毒内陷, 致有脓血, 各药不效, 此险症也(宜忍冬藤为君, 地榆、丹砂、 犀角汁佐之)。 至如下后痢已减, 便久而不能全愈, 此由虚也,然不可骤用涩药, 恐因涩而肠胃不利, 反作痛(宜白芍、茯苓、木香、甘草、升麻、陈皮, 或应用涩药, 须倍加砂仁、陈皮和之, 香参丸亦可。 久痢已成坏病,变态百出, 当勿拘脉症, 概用补益以治之(宜参、附、香、砂、耆、术, 亦或得生)。 久痢变成痛风,皆调摄失宜之故(宜补中益气汤加羌、独、虎骨、松节、乳香、黄柏、苍术、桃仁)。 总之, 痢之为患, 艰涩难出者, 急与疏通, 滑润易出者, 酌为兜涩。 然或疏通而误用巴豆、牵牛等味, 以致洞泄肠开而毙, 或兜涩而误投诃子、粟壳、 亚芙蓉、肉豆蔻等味, 以致便闭腹胀, 或湿热上攻, 肢节肿胀, 拘挛作痛而死,罪皆由医者之妄耳, 可不慎乎哉。


[脉 法]

仲景曰: 下痢脉微弱数者, 为欲目前; 虽发热不死, 下痢脉大者为未止; 下痢日十余行, 脉反实者死。

《脉经》曰: 肠澼下脓血, 脉沉小留连者生, 数疾且大有热者死。

《脉诀》曰: 下痢微小却为生, 脉大而浮洪, 却无差日。 又曰: 无积不痢, 脉宜滑大, 浮弦急死, 沉细无害。

丹溪曰: 见痢, 身凉脉细者生, 身热脉大者死。


[辨便色]

《入门》曰: 热痢紫黑色, 寒痢白如鸭溏, 湿痢下如黑豆汁, 风痢纯下清水, 气痢状如蟹沫, 积痢色黄或如鱼脑, 虚痢白如鼻涕、冻胶, 蛊疰痢黑如鸡肝。

又曰: 血寒则凝, 痢色必紫黑成块, 或杂脓血。 说脓为陈积, 血为新积也。


[痢疾原委]

《医鉴》曰: 滞下之症, 《内经》所载有血溢、血泄、血便、泄下, 古方则有消脓血及泄下, 近世并呼为痢疾, 名虽不同, 其实一也。


[痢疾宜从六淫例治]

缪仲淳曰: 滞下者, 俗呼为痢疾,皆由暑湿与饮食之积滞, 胶固而成, 其症类多里急后重, 数登圊而不便, 或发热,或口渴, 或恶心不思食, 何莫非暑之标症也, 必用六一散, 黄连、芍药为主,而后随其所苦为之增损, 伤气分则调气益气, 伤血分则行血和血,然未有不先治暑而可获者矣。 治病必求其本, 其斯之谓欤。


[痢疾四大忌]

倪涵初曰: 痢为险恶之症, 生死所关, 不惟时医治之失宜,而古今治法干家, 多不得其道, 是以不能速收全效。 今立方何以为奇(倪氏三方附后), 不泥成法, 故奇也。 立论何以为妙(即此四大忌论), 不胶成说, 故妙也。 然其药品, 又不外乎常用之味,有识者切不可更张, 勿为庸医所误, 遵而用之, 百试百效者也。 又曰: 古今治痢,皆云热则清之, 寒则温之, 初起盛热则下之, 有表症则汗之, 小便赤涩则分利之,此五者举世信用, 如规矩准绳之不可易。 予谓惟清热一法无忌, 余则犯四大忌,不可用也。 何谓四大忌? 一曰忌温补, 痢之为病, 由于湿热蕴积, 胶滞于肠胃中而发,宜清邪热, 导滞气, 行瘀血, 而其病即去, 若用参、术等温补之药, 则热愈盛,气愈滞, 而血亦凝, 久之, 正气虚, 邪气盛, 不可疗矣, 此投温补之剂为祸最烈也。 二曰忌大下, 痢因邪热胶滞肠胃而成, 与沟渠壅塞相似, 惟用磨刮疏通则愈,若用承气汤大下之, 譬如欲清壅塞之渠, 而注狂澜之水, 壅塞必不能清,无不岸崩堤塌矣, 治痢而大下之, 胶滞必不可去, 徒伤胃气, 损元气而已, 正气伤损,邪气不可除, 壮蓄犹可, 弱者危矣。

(鳌按: 此条之论, 应为凡治痢而必用大下者戒,固不可不遵。 若邪积滞, 壅遏太甚, 三焦不能宣通, 饮食不能容纳,并有气闭不得升降者、痢下虽多, 终不能一时通, 而正气为邪气遏塞日久,亦不免伤残, 如此等症, 非用大黄等推荡之, 亦未易奏效, 总在临时酌剂,不可固执耳。 但即用下药, 亦催大黄一味为无弊, 不得已佐以元明粉亦可,其余如牵牛、巴豆等, 慎勿轻投也)。 三曰忌发汗, 痢有头痛目眩, 身发寒热者,此非外感, 乃内毒熏蒸, 自内达外, 虽有表症, 实非表邪也, 若发汗, 则正气已耗,邪气益肆, 且风剂燥热, 愈助热邪, 表虚于外, 邪炽于内, 鲜不毙矣。 四曰忌分利,利小便者, 治水泻之良法也, 以之治痢, 则大乖矣。 痢因邪热胶滞, 津液活涩而成,若用五苓等剂, 分利其水, 则津液愈活而滞涩更甚, 遂至缠绵不已, 则分利之为害也。 若清热导滞, 则痢自愈, 而小便自清, 又安用分利为哉。

(鳌按: 此诚百试百效之良法)。 余于此一症, 素畏其险恶, 用心调治, 经今二十余年,百试百验, 既而身自患之, 试验益精, 然后能破诸家之迷障, 而为奇妙之方论,是用述其颠末, 以拯人之疾苦, 而悉登诸寿域也。


[八痢危症]

《入门》曰: 一冷痢白积; 二热痢赤积; 三冷热不调, 积下赤白; 四疳痢黄白积, 或见五色; 五惊痢青积,不臭; 六休息痢, 屎黑如鱼肠; 七脓痢, 腹胀肛痛便臭; 八蛊疰痢, 下紫黑血如猪肝。 总以小驻车丸、真人养脏汤治之。


[白痢变症]

《直指》曰: 凡泄利无已, 变作白脓, 点滴而下, 用温脾药不愈, 法当温肾。 说肾主骨髓, 白脓者,骨髓之异名也, 其症面色微黑, 骨力羸弱, 的见肾虚, 当为用破故纸、当归、木香、肉桂、干姜之属。


[治痢用药大法]

《入门》曰: 色黑大黄, 色紫地榆, 色红黄芩, 色淡生姜, 色白肉桂, 色黄山楂, 痛甚木香、山栀。

(鳌按: 生姜、肉桂二味, 虽痢色淡白, 亦当斟酌用之, 未可遽定为金针也)。


[痢疾吉凶辨]

《脉经》曰: 下痢有发热而渴, 脉弱者, 自愈; 下痢脉数, 有微热, 汗出, 今日愈。

《内经》曰: 下痢如鱼脑髓者, 半生半死; 身热脉大者, 半生半死; 下痢如尘腐色者死; 下纯血者死。 忡景曰: 下痢手足厥冷, 无脉者, 灸之,灸之不温, 脉不还, 反微喘者死; 下痢脉绝, 手足冷, 晬时脉还, 手足温者生, 脉不还者死, 《入门》曰: 下痢谵语直视, 及厥躁不得眠, 汗不止,无脉者死。

《得效》曰: 下痢身凉能食, 小便通, 易愈; 身热多汗, 渴甚, 小便不利, 手足厥冷, 灸不温, 兼微喘, 不食者死。

《永类钤方》曰: 痢不治症, 脉大身热, 鸭屎, 发渴,咳逆, 五色, 红水, 噤口, 唇红, 手足冷, 气喘, 皆是也。 痢后烦渴欲饮为心绝,小便绝不通为胃绝。 又日∶下痢小便不通, 或绝无者, 此毒气并归一脏, 胃干者必死。 省翁曰: 小儿之痢, 重伤胃气, 全不饮食, 名曰噤口。 肛门宽大, 深黑可畏,腹肚疼痛, 里急后重, 鲜血点滴, 名曰刮肠。 日夜频并, 饮食直过, 名曰滑肠。 皆为恶候。 又曰: 小儿痢, 谷道不闭, 黄汁长流者, 不治。


治痢方四十二
导气汤[调气益气]大黄 黄连木香 江枳壳 槟榔 黄芩 当归 白芍
异央散[又]人参 白术 茯苓甘草 陈皮
四七汤[又]茯苓 半夏 厚朴 苏叶 姜
木香化滞汤[又]当归 柴胡 木香 陈皮 草蔻仁 香附 甘草 红花 半夏 胸满加枳壳、桔梗, 腹胀加厚朴、枳实,小腹痛甚加青皮、槟榔, 热加山栀, 气痛加乌药, 怒倍柴胡。
阿胶四物汤[和血补血]阿胶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地黄
四物地榆汤[又]川芎 当归白芍 地榆
胃苓汤[又]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白茯苓 猪苓 白术 泽泻 肉桂
香砂枳术丸[又]木香 砂仁枳壳 白术
保和丸[又]山楂 神麴 半夏陈皮 莱菔子 麦芽 黄连 茯苓 连翘
小驻车丸[赤白痢]黄连三两阿胶一两半一当归一两 干姜五钱 醋糊丸, 米汤下四五十丸。
大承气汤[气滞]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小承气汤[又]生大黄 厚朴 枳实
茹苓汤[祛暑]香茹 黄连 厚朴 扁豆 茯苓 猪苓 白术 泽泻 甘草
胜湿汤[除湿]苍术 羌活 防风 甘草 黄柏 黄连 猪苓 泽泻
苏子降气汤[气滞]苏子 半夏前胡 炙草 陈皮 当归 沉香
木香调气汤[胀喘]木香 藿香砂仁 蔻仁 甘草
归脾汤[补中]人参 黄耆 当归 白术 茯神 枣仁 炙草 桂圆 远志 木香 姜 枣
六君子汤[又]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广橘皮 半夏
香茹饮[暑湿]香茹 厚朴 扁豆 甘草
五苓散[又][又] 茯苓 猪苓 泽泻白术 肉桂
藿香正气散[又]藿香 紫苏白芷 茯苓 大腹皮 厚朴 白术 半夏 陈皮 桔梗 甘草
理中汤[气脱虚寒房欲]人参白术 炮姜 甘草
补中益气汤[又]人参 黄耆白术 归身 炙甘草 陈皮 升麻 柴胡
真人养脏汤[虚滑]人参 诃子白术 白芍 当归 木香 肉桂 甘草 肉 果 粟壳
建中汤[肺郁]白芍 桂枝 甘草 饴糖 姜 枣
苍术地榆汤[脾湿]苍术 地榆
郁金散[热毒]郁金 槐花 甘草 食前, 豉汤下。
犀角丸[心热]犀角 朱砂各二钱 牛黄 人参各三钱 丸如麻子大, 灯@心、龙眼汤下二钱。
仓廪汤[噤口风痢]人参 枳壳茯苓 炙甘草 前胡 川芎 羌活 独活桂 枝 柴胡 加姜、陈米。
香连丸[总治]黄连 吴萸炒 去吴萸 木香 等分, 醋糊丸。
香参丸[久痢]木香四两 苦参酒炒六两 甘草一斤熬膏丸, 每服三钱。 白痢姜汤下,赤痢甘草汤下, 噤口痢砂仁、莲肉汤下, 水泻猪苓、泽泻汤下。 此方必痢久方可用, 早服不得。
大黄汤[脓血痢]大黄一两切, 好酒二盏, 浸半日, 煎一盏半, 去渣, 分二次顿服, 以利为度。 此方用酒煎者,欲上至颠顶, 外彻皮毛也。
芍药汤[又]白芍二钱 黄连黄芩 归尾各一钱 大黄七分 木香 槟榔 甘草各五分 桃仁五粒去皮尖 行血则便脓愈,调气则后重除, 此方是也。
苍术防风汤[风痢]苍术 防风麻黄 生姜
露风汤[又]杏仁七粒 樗根皮掌大一块 乌梅一个 草果一个 石榴皮半 个 青皮二个
甘草一寸 姜三片 煎好去渣, 露一宿, 次早空心温服。
黄连补肠汤[寒痢]黄连四钱赤苓 川芎各三钱 石榴皮 地榆各五钱伏龙 肝二钱 锉作末, 每服八钱, 煎服自效。
加味除湿汤[湿痢]半夏 厚朴苍术各一钱二分 广藿香 陈皮 赤苓各七分 木香 肉桂 甘草各五分 加姜三、枣二。
芩连芍药汤[热痢]白芍二钱黄芩 黄连 广木香 枳壳各一钱半 陈皮一钱 炙甘草三分
气痢丸[气痢] 诃子皮 陈皮厚朴各五钱 蜜丸, 火汤下三十丸。
羚羊角丸[蛊疰痢],黄连二两羚羊角 黄柏各一两五钱 茯苓一两 蜜丸,茶下。
茜根丸[又]茜根 犀角 丹皮 当归 黑地榆 黄连 枳壳 白芍 等分,醋糊丸。
秘方养脏汤
[五色痢]栗壳一钱半 陈皮 枳壳 黄连 木香 乌梅 厚朴 杏仁 炙草 枣二枚 黑豆三十粒

附载倪涵初治痢三方
  • 初起第一方 川连一钱二分 黄芩 白芍 查肉各一钱二分 枳壳 厚朴 槟榔青 皮各八分 当归 地榆 甘草各五分 红花酒炒三分 桃仁一钱去皮尖研如粉 木 香二分 水二碗, 煎一碗, 空心服, 渣再煎服。 此方不拘红白噤口, 里急后重, 身热头痛皆可服。 如单白者, 去地榆、桃仁,加橘红四分, 木香三分。 滞涩甚者, 加洒炒大黄二钱, 服一二剂, 仍去之。 若用一剂滞涩已去, 不必用第二剂。 用大黄于壮盛之人, 亦不可拘二钱之数。 此方用之于痢起三五日, 神效, 用之于旬亦效, 惟十日半月外, 则当加减矣,另详于左。
  • 加减第二方 川连酒炒六分生用四分黄芩酒炒六分生用四分 白芍酒炒六分生用四 分 山楂一钱 桃仁六分 当归五分 广橘红 青皮 槟榔 地榆各四分 甘草炙 三分生用二分 红花三分 木香二分 煎服法照前。 如延至月余,脾胃弱而虚滑者, 法当补理, 其方另具于下。
  • 补理第三方 川连 黄芩各酒炒六分白芍酒炒四分 广皮六分 白术土炒 当归人 参 炙甘草各五分 煎服法照前。 以上三方, 如妇人有孕, 去桃仁、红花、槟榔。 以上三方, 随用随效, 其有不效者, 必初时服参术补剂太早, 补塞邪气在内, 久而正气已虚, 邪气益盛,缠延不止, 欲补而涩之则助邪, 欲清而疏之则愈滑, 遂至不可救药, 虽有奇方, 无如之何, 则初起即投温补杀之也。

附载缪仲淳治痢诸法及诸药要品
  • 腹痛宜和(黄连四钱 白芍三钱炙甘草一钱半黄柏一钱 升麻七分煎服)。
  • 胃弱宜和(前方去黄柏, 加人参三钱, 橘红二钱 莲子四十粒)
  • 里急宜解(前方加当归二 钱)
  • 后重宜除(前方加枳壳槟榔各一钱半木香汁七匙)
  • 口渴小便赤涩短少或不利宜利(前 方加枳壳槟榔滑石各一钱半)
  • 身重宜除湿(茯苓泽泻)
  • 脉弦宜去风(秦艽防风)
  • 风邪内闭宜 汗(麻黄 白芷 葛根)
  • 身冷自汗宜温(附子 干姜)
  • 赤多宜清(山楂 红曲 乌梅)
  • 脓血稠 粘宜重药竭之(大黄 芒硝)
  • 白多宜温(吴茱萸)
  • 鹜溏为利宜温(木香 肉桂)
  • 恶心饮呕即噤口痢宜清胃(人参 扁豆 白芍 以绿色升麻六七分佐之)
  • 久痢不止宜敛(人参三钱 茯苓二钱 砂仁一钱五分 肉果煨一钱)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