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综合性医书类 > 沈氏尊生书
编号:215603
沈氏尊生书-卷十九.春温病源流
http://www.100md.com theQi

春温, 少阴病也。

仲景何以言太阳, 以太阳与少阴相表里, 就其发热言之, 故曰太阳, 而邪之所伤者, 实少阴也。 经曰: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

又曰: 冬不藏精, 春必病温。 夫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不藏精矣, 有不虚乎。 少阴主精, 其精不藏, 则虚者非少阴乎。 特以冬时寒水主令, 少阴气旺,寒虽伤之, 未便发泄, 至春少阳司令, 木旺水亏, 不足供其滋溉, 所郁之邪, 向之乘虚而入者, 今则乘虚而发, 木燥火炎, 乘太阳之气, 蒸蒸而热,故所伤虽寒, 所病则温。 是以春温虽太阳、少阳、少阴三经俱有之病, 而其原则专属少阴也。

仲景复言太少合病, 以发热不恶寒, 兼耳聋胁满也。 复言三阳合病, 以脉大为阳明, 多眠为热聚少阳也。 其发热而不恶寒者, 以寒郁营间, 久则反热,热自内发, 无表症也。 然此其定理也。 亦有寒邪将发之时, 复感风邪者, 必先头痛。 或先恶寒而后热, 此新邪引旧邪也。 或往来寒热, 头痛呕吐, 稍愈后,浑身壮热, 此正气又虚, 伏邪更重也(无外症宜黄芩汤为主, 兼外症必加柴胡, 或本经药以轻解), 切不可汗。 故仲景曰: 发汗已, 身灼热者, 名曰风温。 言误用辛热, 既辛散以劫其阴, 复增热以助其阳, 故热甚脉浮, 遂成危症也, 误下误火亦危, 总宜以凉解为主。

夫所伤者寒, 所发者热, 而曰温, 何也? 说冬之伤寒, 必先天气温暖, 开发腠理, 忽然寒气袭之, 故受伤。 又以所伤不甚, 故不即病,乘少阴之虚而优于其经, 至春木旺, 其气温和, 夏热尚远, 故所发之病, 不得仍谓之寒, 不得遂谓之热, 而谓之温也。 适当春时, 故谓之春温也。

玆据仲景《伤寒论》中所及温病而条疏之。 仲景曰: 太阳病, 发热而渴, 不恶寒者为温病。 说以邪自内发, 表里俱热, 津液必耗, 故渴。 内方喜寒,故不恶寒。 三四日后或腹满, 或不利者, 皆由热也。 未显他经之症, 故曰太阳, 以与少阴为表里。 邪之伏, 既在少阴里, 邪之发, 自在太阳表也。

仲景又曰: 若汗发已身灼热者, 名曰风温。 风温为病, 脉阴阳俱浮, 自汗出, 身重多眠睡, 鼻息必鼾, 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 小便不利, 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 微发黄, 色剧, 则如惊时瘛瘲。 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 再逆促命期。 说以此仍是太阳症而误汗者, 虽与更感风者不同。 然其症本温,复辛散以耗津增热, 以使脉浮。 风与温混, 肾水不能独沉, 故现肾之本病, 若自汗至语言难出等症也。 古律云: 风温治在少阴, 不可发汗, 发汗者死。 今虽太阳风温, 亦同少阴之不可汗也, 奈何误汗之乎? 若不汗而误下, 伤膀胱之气, 其变直视等症, 由腑脏两绝也。 误火劫, 微则热伤营气, 而热瘀发黄,盛则热甚生风而惊瘛, 是由神明乱筋脉扰也。 一逆再逆, 统指汗下火三者言之。

仲景又曰: 太阳与少阳合病, 自利者, 与黄芩汤; 若呕者,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说以温病之为太少二阳, 止据胁满头痛口苦引饮, 不恶寒而即热断之,非如伤寒合病皆表症也。 且不但无表, 兼有下利之里症。 又以内郁既久, 中气已虚, 邪不能一时尽泄于外, 至下走即利, 非如伤寒协热利必待传经也。 故不用二经药, 而但用黄芩汤。 黄芩汤者, 治温主方也: 仲景又曰: 三阳合病, 脉浮大, 上关上, 但欲眠睡, 目合则汗。 说以太阳脉浮, 阳明脉大,关上又太阳部位, 邪虽见于阳, 少阴之源未靖, 故显欲眠本症。 然母虚子亦虚, 目合而盗汗出, 因显少阳本症, 故曰三阳也(宜小柴胡汤去人参、 半夏,加芍药)。

仲景又曰: 师曰: 伏气之病, 以意候之, 今月之内, 欲有伏气, 假令伏气, 当须脉之。 若脉微弱, 当喉中痛似伤, 非喉痹也。 病人云: 实咽中痛,虽尔, 今复欲下利, 说以微弱, 少阴脉也。 肾虚故不及于阳, 而即发于阴, 少阴脉循喉, 故发则痛而似伤。 肾司开合, 虽阴热上升, 而咽痛泄不尽必后陷,故下利可下。 此一节, 于伏气之时见伏气病也。

仲景又曰: 少阴病, 二三日咽痛者, 可与甘草汤。 不差者, 与桔梗汤。 说以甘草汤缓伏气上升之势也。 桔梗汤开伏气怫郁之邪也。 不用黄芩汤,以二三日为初发之时, 无胸满、心烦、下利、 呕渴等症, 止咽痛耳。 连举二方, 倘服之痛止, 邪即衰其大半, 后可随所见而投药, 亦不妄投之道也。

仲景又曰: 少阴病, 得之二三日已上, 心中烦而不卧, 黄连阿胶汤主之。 说以此虽未至咽痛, 而心烦不卧, 血液已耗于伏邪未发时, 故以清热滋阴为要也。 以上皆仲景要法, 治温之准则也。

总之,温症之发, 必渴而烦, 胁满口苦, 恶热不恶寒, 以自内发, 无表症也。 虽经络不同,必先少阳, 以春行风木令也。 若周禹载治春温诸法, 可遵用之。 其法,有治少阳、 阳明合病里症多者(宜大承气汤)。

有治三阳合病者(宜大柴胡汤、双解散)。 有治少阳客邪发, 脉弦, 两额旁痛, 寒热口苦者(宜小柴胡汤去参、半、姜,加花粉, 如呕但去人参)。 有治脉微紧,兼恶寒头痛者(宜栀子豉汤或益元散加葱、豉、薄荷, 热甚凉膈散去硝黄加葱豉)。 有治暴感外邪, 头痛如破者(宜葛根葱白汤,邪散后, 用黄芩汤)。 有治热在上焦, 脉洪大而数, 外热谵妄者(宜三黄石膏汤)。 有治应下症, 下后热不去, 或暂解复热, 须再下者(宜承气汤)。 有治下后热不止, 脉涩,咽痛, 胸满多汗, 热伤血分宜吐者(宜葶苈苦酒汤)。 有治里热已甚,阳邪怫郁作战, 而不能汗出, 虽下, 症未全除者(宜凉膈散)。 有治腹满烦渴, 脉沉实者(宜选用三承气汤, 势极合用黄连解毒汤)。

以上皆春温症。 有治病温, 少阴伏邪发出, 更感太阳客邪, 名曰寒温, 必阳脉浮滑, 阴脉濡弱, 发热咽痛,口苦, 但微恶寒者(宜黄芩汤加桂枝、石膏, 或以葱豉先治其外, 后用本汤, 甚则用葳蕤汤加减)。 有治本太阳病发热而渴, 误发汗, 身灼热者, 亦名风温,脉阴阳俱浮如前症(宜麻黄升麻汤去二麻、姜、术)。 夫误汗风温一症, 仲景不立方者, 以太阳、少阴同时荐至, 危于两感, 去生甚远也。 以上皆风温症。 此外又有冬温病, 冬行春令, 天气温暖, 实为非时之暖, 不正之气, 独冬不藏精之人, 肾气外泄, 腠理不固, 温气袭入, 感之成病, 此为冬温。 说当冬而温,火胜矣。 不藏精, 水亏矣。 水既亏, 则所胜妄行, 土有余矣。 所生受病, 金不足矣。 所不胜者, 反来侮之, 火太过矣。 火土合德, 湿热相助, 故成温病。 是冬气温暖, 感之而即病者也, 非如春温之由于伏寒者也。 故周氏又有治冬温之法, 并条列而采用之。 有治寸脉潢, 尺脉数, 或实大, 心烦呕逆, 身热,不恶寒, 或头痛身重, 面肿咳嗽, 咽病下利, 与春温无异, 特时令不同者(宜阳旦汤加桔梗、茯苓)。 有治寒食停滞者(宜厚朴一味以温散, 黄芩凉解其外,即仲景阴旦汤之意)。 有治先感温气, 即被严寒逼抑, 发热而微恶寒, 汗不出而烦扰者(宜阳旦汤加麻黄、 石膏)。

有治本冬温, 医误认伤寒, 用辛热发汗, 致令发□成毒者(宜升麻葛根汤加犀角、黑参, 或犀角黑参汤)。 有治误用辛热发汗, 徒耗津液, 里热益甚,胸复满, 又误用下药, 反发热无休, 脉来涩, 为阴血受伤者, 急宜探之(宜葶苈苦酒荡), 以收阴气。 泄邪热, 若服药后势转剧, 神气昏愦, 谵语错乱,必不救也。 冬温为病, 亦自不一, 当各随见症治之。 凡冬温之毒, 大便泄, 谵语, 脉虚小, 手足冷者, 皆不治也。 以上皆冬温症。 而又有温疟者,是春温病未愈, 适又感寒, 忽作寒热者也。 《阴阳例》云: 脉阴阳俱盛, 重感于寒, 变为温疟。 其症寒热交作, 胸胁满, 烦渴而呕, 微恶寒,即是也(宜小柴胡汤去参、半, 加花粉、 石膏)。

又有治无寒但热, 其脉平, 骨节烦疼, 时呕者(宜黄芩加生姜汤)。 至如《内经》所言先热后寒之温疟, 乃得之冬, 中于风寒, 气藏于骨髓之间,至春阳大发时, 邪气不能自出, 因遇大暑, 脑髓烁, 肌肉消, 腠理发泄。 或有劳力, 邪气与汗并出。 此病固藏于肾, 自内达外者也。 惟其阴气阳邪盛,故为热。 热甚必衰, 衰则气反而复入。 入则阳虚, 阳虚则又寒。 故先热后寒, 亦名温疟(宜人参白虎汤)。 又或有客邪内蕴, 先微恶寒, 继大热,热而复大寒者, 此伏邪自发之温疟, 与温病复感外邪之温疟不同(宜人参白虎汤少加桂枝)。 以上皆温疟症。 而又有温毒发斑者, 夫发斑皆失于汗下之故, 热毒内攻,不得散, 蕴结阳明, 而发出肌表。 或汗下不解, 足冷耳聋, 胸烦闷, 咳嗽呕逆, 躁热, 起卧不安, 俱是发斑之候。 春至, 病温之人更遇时热, 变为温毒。

王氏叔和云: 阳脉洪数, 阴脉实大, 更感温湿, 变为温毒, 伏温与时热交并, 表里俱热, 其为病最重也, 其为脉浮沉俱盛也, 其为症心烦闷, 呕逆喘咳,甚则面赤身俱赤, 狂乱躁渴, 咽肿痛, 狂言下利而发斑也, 最为危候。

周氏亦有治法, 更条列之。 有治斑如锦纹,身热烦躁而无燥结者(宜黄连解毒汤)。 有治躁闷狂乱而无汗者(宜三黄石膏汤)。 有治自汗烦渴而发斑, 为胃热者(宜人参化斑汤)。 有治烦热错语不眠者(宜白虎汤合黄连解毒汤)。 有治斑不透者(宜犀角大青汤)。 有治斑已透, 热不退者(宜犀角大青汤去升麻、黄芩, 加人参、生地、柴胡)。 有治斑色紫而为危候者(宜黄连解毒、犀角地黄二汤合用), 必须与病家言过, 而后用药, 以此症虽药, 十中仅救一二。

若色黑而下陷, 必死, 可勿药。 凡发斑虽禁下, 若大便秘, 躁渴色紫者, 可微下之(宜大柴胡汤)。 若发斑已尽, 外热已退, 内实不大便, 谵语, 微下之(宜小剂凉膈散, 或大柴胡汤)。 凡发斑, 鲜红起发者吉, 虽大不妨。 稠密成片紫色者, 半死半生。 杂色青紫者, 十不一生。 总之, 红赤者为胃热, 紫为胃伤, 黑为胃烂也。 凡斑既赤, 脉须洪数有力, 身温足暖者, 易治。 脉小足冷, 元气虚弱者, 难治。 狂言发斑, 大便自利, 或短气, 燥结不通, 而黑斑如果实黶者, 皆不治。 以上皆温毒发斑症, 夏热发斑同此验治。

至于脉象, 或见浮紧, 乃重感不正之暴寒, 寒邪束于外, 热邪结于内, 故其脉外绷急而内洪盛也。 若误认弦脉为紧, 必谬。 说脉之盛而有力者多兼弦,不可误认为紧而以为寒也。

夫温病之脉, 多在肌肉之分, 不甚浮, 且右反甚于左者, 怫郁在内故也。 其左手盛或浮得,必重感风寒, 否则非温病, 是非时暴寒耳。 温病亦有先见表症而后见里症者, 怫郁自内达外,热郁腠理之时,若不用辛凉发散,邪不得外泄,遂还里而成可攻之症,非如伤寒从表而始也。 或不明斯理, 而于温病求浮紧之脉, 亦疏矣。 其脉法有如此者。 夏热病脉,亦同此看法(周氏禹载温病治法最善,故此篇多采用之)。


[脉 法]

《灵枢》曰: 尺肤热甚, 脉盛躁者, 病温也。

《脉诀》曰: 阴阳俱盛, 病热之极, 浮之而滑, 沉之散涩, 惟温病脉, 散于诸经,各随所在, 不可指名。 脉法曰: 温病二三日, 身热腹满头痛, 食饮如故, 脉直而疾,八日死。 温病四五日, 头痛腹满而吐, 脉来细而强, 十二日死。 温病八九日,头身不痛, 目不赤, 色不变, 而反利, 脉来涩, 按之不足, 举之却大, 心下坚,十七日死。 温病汗不出, 出不至足者死。

《医鉴》曰: 温病穰穰大热,脉细小者死。 温病下利腹中痛者, 死症也。


[温病原由症治]

丹溪曰:夏至前发为温病, 夏至后发为热病, 谓之伏气伤寒, 所谓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是也。

《正传》曰: 温病初症, 未知端的, 先以荆防败毒散治之, 看归在何经, 随经施治。 又曰: 治法切不可作伤寒正治, 而大汗大下, 但当从手中治,而用少阳之小柴胡汤, 阳明之升麻葛根汤, 加减治之。

陶节庵曰: 问曰: 伤寒温病, 何以为辨? 答曰: 温病于冬时感寒所得也, 至春变为温病耳。 伤寒汗下不愈而过经, 其症尚在而不除者, 亦温病也。 经云∶温病之脉, 行在诸经, 不知何经之动, 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 如太阳病头疼恶寒, 汗下后,过经不愈, 诊得尺寸俱浮者, 太阳病温也。 如目疼恶寒身热, 汗下后, 过经不愈, 诊得尺寸俱长者, 阳明病温也。 如胸胁痛, 汗下后, 过经不愈,诊得尺寸俱弦者, 少阳病温也。 如腹满嗌干, 过经不愈, 诊得尺寸俱沉细着, 太阴病温也。 如口燥舌干而渴, 过经不愈, 诊得尺寸俱沉者, 少阴病温也。 如烦满囊缩, 过经不愈, 诊得尺寸俱微缓着, 厥阴病温也。 是故随其经而取之, 随其症而治之。 如发斑乃温毒也。 又曰: 治温大抵不宜发汗, 过时而发,不在表也。 已经汗下, 亦不在表也。

经曰: 不恶寒而反渴者, 温病也。 说其热自内达外, 无表症明矣。 又曰: 温毒者, 冬月感寒毒异气,至春始发也。 表症未罢, 毒气未散, 故有发斑之候。 心下烦闷, 呕吐咳嗽, 后必下利,寸脉洪数, 尺脉实大, 为病则重, 以阳气盛故耳。 通用元参升麻汤以治之。 周禹载曰: 二阳搏, 病温者, 死不治。 虽未入阴, 不过十日死。 二阳者, 少阳、阳明也。 又曰: 温病发于三阴, 脉微足冷者, 难治。 又曰: 温病大热, 脉反细小,手足逆冷者死。 又曰: 温病初起, 大热目昏谵语, 脉小足冷, 五六日而脉反躁急,呕吐昏沉, 失血痉搐, 舌本焦黑, 脉促结代小者, 皆死。 又曰: 温病汗后反热,脉反盛者死。 又曰: 温病误发汗, 狂言不能食, 脉反躁盛者, 皆不治。

华岫云曰: 冬伤于寒, 春必满温者, 重在冬不藏精也。 说烦劳多欲之人, 阴精久耗,入春则里气大泄, 木火内燃, 强阳无制, 燔燎之势, 直从里发, 始见必壮热烦冤,口干舌燥之候矣。 故主治以存精液为第一, 黄芩汤坚阴却邪, 即此义也。 再者,在内之温邪欲发, 在外之新邪又加, 葱豉汤最为捷径, 表分可以肃清。 又曰: 风温者,风为天之阳气, 温乃化热之邪, 两阳熏灼, 先伤上焦, 种种变幻情状, 不外手三阴为病薮,头胀汗出, 身热咳嗽, 必然并见, 当与辛凉轻剂清解为先, 大忌辛温消散,劫烁清津。 太阴无肃化之权, 救逆则有蔗浆、芦根、玉竹、门冬之类也。 又忌苦寒沉降, 损伤胃口, 阳明顿失循序之司, 救逆则有复脉、建中之类也。 大凡此症, 骤变则为痉厥, 缓变则为虚劳, 其主治之方, 总以甘药为要, 或兼寒,或兼温, 在人通变可也。


治春温病方二十八

黄芩汤[主方]黄芩三两 炙草白芍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碎 水一斗, 煮三升, 每服一升,日二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萋汤[呕吐]黄芩三两 炙草 白芍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碎 半夏半升 生姜一两 照前煮法、服法。
此方用黄芩涤热,故为温利主药。 用白芍者, 酸寒入阴分。 一泄一收, 热去而利自止也。甘草、大枣和中也。 膀胱与胆既病, 胃岂能独安, 若呕, 则明有痰饮结聚, 非姜、半不除, 虽其性辛燥, 非伏气所宜,而去呕则有殊央也。
甘草汤[咽痛]甘草二两 甘能治大热。
桔梗汤[又]桔梗一两 甘草一两 此方用桔梗开肺, 以少阴之火上攻, 并其母亦病也。
黄连阿胶汤[心烦]黄连 阿胶黄芩 白芍 鸡子黄
小柴胡汤[三阳]柴胡 黄芩人参 半夏 甘草
大柴胡汤 [又]柴胡 黄芩 白芍 半夏 枳实 大黄 姜 枣
大承气汤[里症]大黄 芒硝厚朴 枳实
双解散[三阳]麻黄 防风 川芎 连翘 薄荷 当归 白芍 大黄 芒硝 各五钱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炙甘草二两 白术 荆芥 山栀各二两 滑石 三两每取未三钱, 加生姜三片煎。
栀子豉汤[恶寒头痛]山栀十四枚 香豉四钱绵裹
益元散[又]滑石 甘草
凉膈散[热甚]连翘 山栀 白芍 黄芩 大黄 芒硝各二钱 葱白一茎炙草五分 大枣一枚
葛根葱白汤[暴感]川芎二钱葛根 白芍 知母各一钱半 葱白四个 姜十片 未止再服。 本方去知母, 加甘草、大枣,名增损葛根葱白汤, 能治感冒头痛。
三黄石膏汤[三焦热]黄连 黄芩 黄柏各二钱 山栀二十枚 石膏五钱麻 黄六分 豉三钱 姜三 葱白二 澄清地浆水煎服。 半日部不出汗, 再服。 如脉数便闭, 上气喘急, 舌卷囊缩, 去豉、麻黄, 加大黄、芒硝。 节庵杀车捶法,加细茶一撮。
葶苈苦酒汤[血热]葶苈三钱捣研取汁 苦酒三合 生艾汁一合如无干艾浸 捣汁 水煎, 作三服服之,取汗为度。
小承气汤[腹满]大黄 枳实 厚朴
调胃承气汤[又]大黄 芒硝 厚朴 甘草
黄连解毒汤[烦渴]黄连 黄芩黄柏 山栀各钱半
葳蕤汤[风温]葳蕤一钱半 石膏二钱 白薇 麻黄 川芎 葛根 羌活炙 甘草 杏仁 青木香各一钱,日三服。
麻黄升麻汤[误汗]麻黄 升麻干姜 白术 当归 知母 黄芩 玉竹 天冬 白芍 茯苓 甘草 桂枝 石膏 此系正方,如欲借治误汗风温, 须去二麻, 姜、术, 用以收汗愈。
阳旦汤[冬温]桂枝 白芍 甘草 黄芩 萋 枣 此亦正方, 如欲借治冬温, 有三种加法,一加桔梗、茯苓, 一加麻黄、石膏, 一加厚朴。
升麻葛根汤[发斑]升麻 葛根白芍 炙甘草各一钱半
犀角黑参汤犀角黑参汤[又]犀角 黑参升麻 射干 黄芩 人参 甘草
黄芩加生姜汤[温疟]黄芩 白芍 炙草 大枣 生姜人参
白虎汤[又]
犀角大青汤[斑不透]犀角 大青 元参 升麻 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栀甘草 如脉虚热甚,去升麻、芩、柏, 加人参、生地、柴胡, 名消斑青黛饮。
犀角地黄汤[斑色紫]犀角 生地 白芍 丹皮 加藕节汁、扁柏汁、磨金墨汁和服。
荆防败毒散[温病初起]羌活独活 柴胡 前胡 人参 赤苓 桔梗 枳壳 荆芥 川芎 防风各一钱 甘草五分

夏热病源流

夏热, 少阴病也。 经曰: 冬伤于寒, 夏必病热。 则知热病之由于伏寒,与春温同。 热病之伏寒优于肾, 亦与春温同也。 春温之寒, 伤于冬而发于春。 夏热之寒, 伤于冬而发于夏。 同一伏寒, 而发有异时者, 人有强弱, 邪有重轻,感触有异故也。 同一伏寒, 发于春而病名温, 发于夏而病名热者, 以春气温,故病当其时亦曰温。 夏气热, 故病当其时亦曰热也。 春温之伏寒, 优于少阴,而发必由于少阳, 以当春而病, 少阳司令, 故少阳即为伏寒所出之途。 夏热之伏寒,优于少阴, 而发则由于阳明, 以当夏而病, 阳明司令,故阳明即为伏寒所出之途也。 至兼见之经不一, 温与热病同。 温病主方用黄芩汤, 以热尚浅,不必大为涤荡也。 热病主方用白虎汤, 以热更炽, 故必重为清肃也。 春温之外,有不必尽由伏寒, 由现感春时之邪而病亦名温者。 夏热之外,亦有不必尽由伏寒, 由现感夏时之邪而病亦名热者。 春温本自内达外, 无表症,有表者为重感风邪, 治法必先撤外邪, 而后用黄芩汤。 夏热亦自内达外, 无表症,有表者为重感热邪, 治法亦必先撤外邪, 而后用白虎汤。 此春温夏热,固为异病而同源也。

玆据仲景《伤寒》书之言热病者详为论。 仲景曰: 伤寒脉浮滑, 此表有热, 里有寒, 白虎汤主之。 说以浮为风脉,知不独伤于寒矣。 滑为里热, 滑且浮, 知不独热在里矣。 故表有热, 不言里而里之热可知, 里有寒, 乃所以发热之由, 虽言里寒, 而表里之皆热可知,故非白虎汤不能治也。

仲景又曰: 三阳合病, 腹满身重, 难以转侧, 口不仁而面垢, @语遗尿, 发汗则@语, 下之则额上生汗, 手足逆冷, 若自汗出者, 白虎汤主之。 说以腹满, 热本病也。 身重, 又湿病也。 口不仁等, 又暍病也。 此因中暑湿引动伏寒, 齐出为病, 故曰三阴也。 如此热势自剧, 故不可汗, 而致津液外亡,不可下, 而致阴竭于下, 阳脱于上, 故必仍自汗, 方可用白虎。 若误汗下而症如上, 不得专用白虎也(宜人参白虎汤)。

仲景又曰:伤寒脉滑而厥者, 里有热也, 白虎汤主之。 说以滑者, 邪实也。 而乃曰厥,是热深厥深之谓, 故曰里有热。 仲景又曰: 伤寒脉浮, 发热无汗, 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 渴欲饮水, 无表症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说以热病无不发热汗出者,今脉浮无汗, 风邪袭表矣, 故必先辛凉解表, 然后热可治。 渴欲饮, 邪耗津液也。 无表症, 邪已解也。 然其时元必虚矣, 故必加人参。 仲景又曰: 伤寒无大热, 口燥渴,心烦, 背微恶寒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说以热病无不燥渴且烦者。 乃曰无大热, 以背微恶寒也。 背为太阳经位, 恶寒必正气虚矣, 故必加人参。

仲景又曰: 阳明病, 脉浮而紧, 咽燥口苦, 腹满而喘, 发热汗出, 不恶寒, 反恶热, 身重。 若发汗,则燥, 心愦愦, 反@语。 若加烧针, 必怵惕烦躁不得眠。 若下之, 则胃中空虚, 客气动膈, 心中懊□。 舌上苔滑者, 栀子豉汤主之。 若渴欲饮水,口于舌燥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若脉浮, 发热, 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者, 猪苓汤主之。 说以热病而见伤寒浮紧之脉, 以本由伏寒, 止发于夏,故反恶热不恶寒, 而为热病也。 腹满等皆阳明症, 以本由少阴之伏寒, 故特见咽燥之本症也。 紧而兼浮, 其重袭风邪可知。 若其时兼用栀子葱头解外,继用白虎治本, 得其法矣。 倘误汗以耗液, 误烧针以燥血, 误下以亡阴, 自必变生诸症, 渐至难救。 观舌上苔滑, 外邪尚在可知。 渴而口干舌燥,外邪内入可知。 故必用栀豉、白虎二汤也。 其加人参, 以误治必伤液也。 若脉浮云云, 则浮为虚, 而热已入膀胱矣。 治以猪苓汤者, 此之小便不利。 由于血分,故以阿胶补虚, 滑石泄热, 非如伤寒之便不利, 由于气分, 必用白术等也。

仲景又曰: 阳明病, 汗出多而渴者, 不可与猪苓汤, 以汗多胃中燥, 猪苓汤复利其小便也。 说以汗多之故, 而不用猪苓。 因津液之耗,不可再泄也(宜人参白虎汤)。

仲景又曰: 伤寒病, 若吐若下后, 七八日不解, 热结在里, 表里俱热, 时时恶风, 大渴, 舌上干燥而烦, 欲饮水数升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说以误为吐下, 而热邪不但不衰, 反为更甚, 故阳外虚而恶风, 阴内亡而燥烦大渴, 故非本汤不可。

仲景又曰: 服桂枝汤, 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 脉洪大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说以误认为风, 而妄投辛热之药,津液竭矣, 故有如是之症, 而必当用本汤也。 以上皆仲景妙法, 无可易者。 其言热病, 而皆冠以伤寒, 何欤? 说以热病由于冬月伤寒之伏邪,虽发出而为热病, 其原实由于寒, 故冠以伤寒字, 追其始也。 其治法以白虎汤为主者, 又以热病自下发上, 自内发外, 必经阳明, 阳明必以石膏之辛凉,乘势升散, 知母之苦寒, 清少阴伏邪之原, 甘草、粳米调养中州, 良为妙法。 今人不明此旨, 误以白虎治伤寒, 既非表药, 又非下药, 不大谬乎。 总缘不知热病之为热病, 伤寒之为伤寒, 故冒昧若此也。 说所谓热病者, 其时必夏至后,炎暑司令, 相火用事之时也。 其症则止发热身痛, 而不恶寒, 但大热,而不大渴之症也。 伤寒之时, 岂其时乎。 伤寒之症, 岂如是症乎。 故益知仲景之法之妙也。 然而热病之为症, 更有可胪列者。 如热病脉应洪大, 反见浮紧,是又感夏时暴寒, 其实内伏已发, 故浮之则紧, 若重按则应仍洪盛也(宜通解散去麻黄、苍术,加葱白、 香豉, 或先以连须葱白香豉汤去姜以解外, 次用白虎加人参法)。 如热病, 凡客邪所感, 不论脉浮脉紧, 恶风恶寒, 宜解不宜解者,有通治之法(宜双解散去硝、 黄, 或再减白术、白芍、桔梗二三味, 加葱、豉、知母最妥)。 如热病兼衄兼喘, 药必兼治(宜以白虎汤为主, 衄加生地、丹皮,喘加花粉、厚朴、杏仁)。 如恶热烦渴腹满, 舌黄燥或黑干, 五六日不大便,须用下法(宜凉膈散、三乙承气汤)。 如热病又兼暑湿, 必兼清暑湿(宜凉膈散合天水散用)。 并小便不利, 兼利水(宜竹叶石膏汤倍用石膏)。 如热病兼风痰, 须先用探吐,再以凉药热饮, 被覆取汗, 百无一损之法(宜双解散, 煎好先以半碗探吐,再尽剂服之)。 如误用辛温药, 致发斑, 喘满, 谵语昏乱, 则解之(宜黄连解毒汤加减用)。 如屡下后,热势独盛,不便再下, 或诸湿内盛,小便黄涩,大便溏,小腹痛者, 欲作利也,则解之(宜黄连解毒汤)。 夫热病之症治,亦既备矣。 若夫神明其间,勿致妄错,是在临症时悉心辨之,庶乎其可。 (此篇亦间采周寓载《热病论》


[脉 法]

《灵枢》曰: 热病脉静,汗已出, 脉盛, 一逆也, 死不治。 《医鉴》曰: 热病得汗, 脉安静者生,躁急者死, 及大热不去者亦死。 又曰: 热病七八日当汗, 反不得汗,脉绝者死。 (宜与春温脉法参看)。


[夏热原由症治]

丹溪曰: 夏至前发为温病, 夏至后发为热病, 谓之伏气伤寒。

《正传》曰: 治热病,切不可作伤寒正治。 周禹载曰: 热病七八日, 脉微小, 溲血, 口干, 一日半而死。 脉代者一日死。 热病七八日, 脉不躁, 或躁, 不散数, 三日中有汗, 三日不汗, 四日死。 热病已汗, 脉尚躁喘, 且复热, 喘甚者必死。 热病不知痛处, 耳聋, 不能自收, 口干,阳热甚, 阴颇有寒者, 热在髓, 死不治。 热病汗不出, 大颧发赤, 哕者死。 热病泄甚, 而腹愈满者死。 热病目不明, 热不已者死。 热病汗不出, 呕血下血者死。 热病舌本烂, 热不止者死。 热病咳而衄, 汗出不至足者死。 热病热而痉者死。 腰折瘈瘲,齿禁齘也。 陶节庵曰: 冬月感寒不即病, 至春夏时, 其伏寒各随时气改变。 为温为热者, 因温暑将发, 又受暴寒, 故春变为温病。 既变之后,不得复言其为寒矣。 所以仲景有云: 发热不恶寒而渴者, 其理可兼温病也。 暑病亦然,比之温病尤加热也。 不恶寒, 则病非外来, 渴则明其热自内达, 其无表症明矣。 治温暑大抵不宜发汗, 以过时而发, 不在表也。 其伏寒至夏, 又感暴寒, 变为暑病。 暑病者,即热病也。 取夏火当权而言暑字, 缘其温热二症, 从冬时伏寒所化, 总曰伤寒。 所发之时既异, 治之不可混也。 若言四时俱是正伤寒者, 非也。 此二者,皆用辛凉之剂以解之。 若将冬时正伤寒药通治之, 定杀人矣。 辛凉者,羌活冲和汤是也。


[温热指归]

柯□伯曰: 《内经》论伤寒而反发热者有三义。 有当时即发者, 曰人伤于寒, 即为病热也。 有过时发热者, 曰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也。 有随时易名者,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 先夏至日为病温, 后夏至日为病热也。 夫病温热, 当时即病者不必论。 凡病伤寒而成者, 虽由于冬时之伤寒, 而根实种于其人之郁火。 《内经》曰: 冬藏于精, 春不病温。 此是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之源。 先夏至为病温, 后夏至为病热。 中明冬不藏精夏亦病温之故。 夫人伤于寒, 则为病热,其恒耳。 此至冬夏而病者, 以其人肾阳有余, 好行淫欲, 不避寒冷, 尔时虽外伤于寒, 而阳气足御, 但知身着寒, 而不为寒所病。 然表寒虽不得内侵,而虚寒亦不得外散, 仍下陷入阴中, 故身不知热, 而亦不发热。 所云阳病者, 上行极而下也。 冬时收藏之令, 阳不遽发, 寒愈久而阳愈匿, 阳日盛而阴愈虚。 若寒日少而畜热浅, 则阳火应春气而病温。 寒日多而郁热深, 则阳火应夏气而病熟。 此阴消阳炽, 从内而达于外也。 叔和不知此义, 谓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 夫寒伤于表, 得热则散, 何以能藏。 设无热以御之, 必深入脏腑, 何以止藏于肌肤。 且能藏者不能变, 何以时换而变其所藏乎。 不知原其人之自伤, 而但咎其时之外伤, 只知伤寒之因, 不究热伤其本, 妄拟寒毒之能变热。 不知内陷之阳邪发见, 其本来面目也。 又谓辛苦之人, 春夏多温热病,皆因冬时触寒所致, 而非时行之气。 不知辛苦, 动摇筋骨, 凡动则为阳, 往往触寒即散。 或因饥寒而病者有之, 或因劳倦而发热者有之,故春夏因虚而感时行之气者不少矣。 若夫春夏温热, 由冬时触寒所致者, 偏在饱暖淫欲之人, 不知持满, 竭津耗真, 阳强不能密, 精失守而阴虚, 故遗祸至春夏也。

《内经》论之脉症, 治法甚详,学者多不得其要领, 仲景独挈发热而渴, 不恶寒为提纲, 洞悉温病之底蕴。 今《内经》冬不藏精之指热论, 以口燥舌干而渴属少阴。 少阴者, 封蛰之本, 精之处也。 少阴之表,名曰太阳。 太阳根起于至阴, 名曰阴中之阳。 故太阳病当恶寒, 此发热而不恶寒,是阳中无阴矣。 而即见少阴之渴, 太阳之根本悉露矣。 于此见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孤阳无附, 而发为温病也。 温病症治, 散见六经, 如伤寒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 是伤寒温病之关。 寒去而热罢, 即伤寒欲解症。 寒去而热不解,是温病发见矣。 如服桂枝汤, 大汗出后, 大烦渴不解, 脉洪大者, 即是温势猖獗,用白虎加人参, 预保元气于清火之时, 是凡病伤寒而成温者之正法也。 因所伤之寒邪,随大汗而解, 所成之温邪, 随大汗而发, 焉得不虚。 设不加参,则热邪因白虎而归, 安保寒邪不因白虎而来耶。 是伤寒者当补, 治病必求其本耳。 如服柴胡汤已渴者, 属阳明也, 以法治之。 夫柴胡汤有参、甘、芩、枣, 皆生津之品,服已反渴, 是微寒之剂, 不足以解温邪, 少阳相火直走阳明也,是当用白虎加人参法。 若柴胡加人参法, 非其治矣。 夫相火寄甲乙之间, 故胆肝为发温之原。 肠胃为市, 故阳明为成温之薮。 若夫温热不因伤寒而致者, 只须扶阴抑阳,不必补中益气矣。 且温邪有浅深, 治法有轻重。 如阳明病, 脉浮发热, 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 猪苓汤主之。 瘀热在里不得越, 身体发黄, 刻欲饮水, 小便不利者,茵陈汤主之。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 咽燥口干者, 大承气汤急下之。 厥阴病了利欲饮水者, 白头翁汤主之。 此仲景治温之大略也。 夫温与热,偶感天气而病者轻, 因不藏精者其病重, 此为目伤。 若再感风土之异气,此三气相合而成温疫也。 温热利害, 只在一人。 温疫移害, 祸延邻里。 今人不分温热温疫,浑名温病, 令人恶闻, 以辞害义矣。 吴又可温疫论, 程郊倩热病注, 俱有至理,愚不必复赘。

鳌按: 此篇原本, 温热俱作温暑, 以热病当暑而发, 故即言暑,非中暑、 伤暑之暑病, 其实夏热病也。 今暑字俱改作热,欲令鴃者不至混淆耳。


治夏热病方十一
白虎汤[主方]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人参白虎汤[通治]人参 石膏知母 甘草 粳米
通解散[感寒]麻黄 石膏 滑石 黄芩 苍术 甘草
连须葱白香豉汤[又]连须葱白香豉 生姜 水煎取汗, 不汗加苏叶。
双解散[宣解]防风 麻黄 川芎 连翘 薄荷 当归 白芍 大黄 芒硝 各五钱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炙甘草二两 白术 荆芥 山栀各二两 滑石 三两每取末三钱,加生姜三片煎。
凉膈散[不大便]连翘 山栀仁白芍 黄芩 大黄 芒硝各二钱 葱白一茎 炙草五分 枣一枚
三乙承气汤[又]大黄 芒硝厚朴 枳实 甘草
天水散[暑湿]
竹叶石膏汤[利水]竹叶 石膏半夏 人参 麦冬 甘草 粳米
黄连解毒汤[误药]黄连 黄芩黄柏 山栀各钱半
羌活冲和汤[总治]羌活 川芎防风 生地 细辛 白芷 黄芩 苍术 甘草

湿温症源流

湿温, 暑湿病也。 《活人书》所谓先伤于湿, 又中于暑是也。 说中暑则速,湿温则缓, 固知先受湿而后中暑也。 湿因暑邪遏抑阳气, 故必胫冷腹满。 暑挟湿邪,郁蒸为热, 故必头痛妄言多汗。 其脉阳濡而弱, 阴小而急, 浮为阳, 沉为阴也。 湿伤血, 故沉, 按之则阴脉小而急。 暑伤气,故浮候之则阳脉濡而弱也。 凡湿温症,切不可发汗,汗之名重暍,必死(宜苍术白虎汤)。

如有寒热外邪,必加辛凉解表之药一二味。 如湿气胜, 一身尽痛, 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急宜祛湿(宜苍术白虎汤加香茹、茵陈)。 如有寒物停滞, 及中寒, 则宜温之,必小便清白然后可; 如赤涩而少,断不可温(宜十味香茹饮、清暑益气汤、天水散)。

王宇泰曰: 昔人治湿温,通身皆润,足冷至膝下, 腹满, 不省人事, 六脉皆小弱而急, 间所服,皆阴病药,此非病本重, 乃药令病重耳, 以五苓合白虎十余剂, 少苏,更与清燥汤调理而安。 凡阴病厥冷,两臂皆冷, 今胫冷臂不冷,则非下厥上行,故知非阳微寒厥,而合用祛热药也。


[脉 法]

仲景曰: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 亦曰湿痹。 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陶节庵曰: 湿温之脉,寸濡而弱,尺小而急。


[湿温症治] 《活人书》曰: 湿温与中暑同, 但身凉不渴耳。

《本事方》曰: 一人季夏得病, 胸项多汗, 两足逆冷, 谵语。 予诊之, 其脉关前濡, 关后数, 是湿温。 说先伤暑, 后受湿也。 先用人参白虎汤, 次服苍术白虎汤, 足渐温, 汗渐止,三日而愈。

方广曰: 冒暑遭雨, 暑湿郁发, 四肢不仁, 或半身不遂, 或入浴晕倒,口眼歪斜, 手足不仁, 皆湿温类也, 宜苓术汤、茯苓白术汤。

陶节庵曰: 素伤于湿,因时中暑, 湿与热搏, 即为湿温, 其人胸腹满, 身痛壮热, 妄言自汗, 两胫疼,倦怠恶寒, 若发其汗, 使人不能言, 耳聋不知痛处, 其身青, 面色变, 是医之杀人也。

《叶氏医案》曰: 病起旬日, 犹然头胀, 渐至耳聋, 正如《内经》所云, 因于湿,首如裹, 此呃忒鼻衄, 皆邪混气之象, 况舌色带白, 咽喉欲闭, 邪阻上窍空虚之所,谅非苦寒直入胃中, 可以治病, 病名湿温, 不能自解, 即有昏痉之变,医莫泛称时气而已, 宜连翘、银花、牛蒡子、马勃、射干、金汁。 又曰: 体壮有湿,近长夏, 阴雨潮湿, 着于经络, 身痛自利发热。

仲景言, 湿家大忌发散,汗之则变痉厥。 脉来小弱而缓, 湿邪凝遏阳气, 病名湿温。 湿中热气, 横冲心包络,以致神昏, 四肢不暖, 亦手厥阴见症, 非与伤寒同法也, 宜犀角、连翘心、元参、石菖、银花、野赤豆皮煎送至宝丹。


治湿温方二十二
苍术白虎汤[总治]苍术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十味香茹饮[又]香茹 扁豆 厚朴 茯苓 甘草 木瓜 人参 黄* 陈皮 白术
清暑益气汤[又]人参 甘草黄* 酒当归 麦冬 五味子 青皮 陈皮神 曲 酒黄柏 葛根 苍术 白术 升麻泽泻 姜 枣
天水散[又]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此即六一散。 加薄荷少部名鸡苏散,能散肺。 加青黛少部名碧玉散, 能凉肝。 加朱砂少部名益元散, 能清心。
五苓散[又]肉桂 白术 茯苓猪苓 泽泻
白虎汤[又]石膏 知母 甘草粳米
清燥汤[又]苍术 白术 黄*人参 黄芩 黄连 黄柏 甘草 陈皮 猪 苓 升麻 五味 神曲 生地
玉女煎[又]石膏 熟地 麦冬知母 牛膝
苓术汤[又]赤苓 白术 干姜泽泻 内桂各一钱
茯苓白术汤[又]赤苓 白术苍术 干姜 肉桂 甘草各一钱
至宝丹[又]犀角镑 朱砂飞雄黄飞 琥珀研 玳瑁镑各一两 西牛黄五钱 麝香 冰片各一钱 水安息香一两无灰酒熬成膏如无以旱安息香代之 金箔 银箔 各十五片研极细 将安息膏重汤煮, 和入诸药, 分作百丸, 蜡护@, 人参汤下。
牛黄膏[逐秽]牛黄二钱半 朱砂 郁金 丹皮各三钱 冰片 甘草各一钱 蜜丸, 如柏子大, 每一丸, 新水下。
紫 雪[又]黄金 石膏 寒水石 滑石 磁石 升麻 元参 甘草 犀角 羚羊角 沉香 木香 丁香 朴硝 硝石辰砂 麝香
两仪膏[扶虚]人参 熟地 熬膏, 白蜜收。
犀角地黄汤[清营]犀角 生地白芍 丹皮
三才汤[补营]天冬 熟地 人参
复脉汤[又]
苍术石膏汤[遏热]苍术 石膏知母 甘草
半夏泻心汤[治中]半夏 黄连干姜 黄芩 人参 炙草 大枣
桂苓甘露汤[开下]生地 熟地天冬 麦冬 石斛 茵陈 黄芩 枳壳 甘草 肉桂 茯苓 枇杷叶
河间桂苓甘露饮, 滑石、石膏、寒水石、甘草、白术、茯苓、泽泻、猪苓、肉桂,每服五钱。张子和就河间方去猪苓, 减三石一半, 加人参、葛根、藿香、木香,亦名桂苓甘露饮。
二陈汤[温气]茯苓 半夏 甘草 陈皮
藿香正气散[又]藿香 紫苏白芷 茯苓 大腹皮 白术 陈皮 半夏曲厚朴 桔梗 甘草 姜 枣

阳毒阴毒源流

阳毒发斑, 阳邪亢极病也。 亦或有误服辛热而成者。

《金匮》云: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 咽喉痛, 唾脓血, 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 升麻鳖甲汤主之。 此阳毒之病, 所以昭揭于千古也, 说以人伤寒, 皆为热病, 然邪在阳经,久而炽盛则为毒, 故有阳毒之病。 其始阳热之气, 淫于荣卫之间, 因而结聚于胃,上冲咽喉, 上焦之热极矣。 而肝脾之阴, 于是不交, 其发现也。 面为阳明之气所注,火热盛, 故面斑如锦。 咽与喉虽有阴阳之分, 为火热所冲, 故痛则俱痛。 心本主血,阳经热盛, 心火并之, 故化为脓唾者, 因其病在上焦也。 夫阳邪成毒,其为病本非伤寒传经之比, 然经脉递运, 五日经气未偏, 犹为可治。 至于七日,阴阳经气已周而再行矣, 安可治乎。 仲景用升麻合生甘草以升阳散热为君,雄黄解毒为臣, 鳖甲、当归以理肝阴为佐, 蜀椒以宣导热邪为使, 其制方之法,实因热邪与气血相搏, 不容直折, 故病虽见于阳, 反以阴法救之, 并非阳毒起于阴经,而用鳖甲之阴药也。

况古人云: 病在阳者, 必兼和其阴。 此仲景于阳毒而用鳖甲之旨乎。 然而病之由来, 其端不一。 又有虚热炽甚而毒不化者(宜阳毒升麻汤, 便结去射干加酒大黄, 热甚去人参加青黛)。 又有吐下未当, 邪陷于内, 而壮热, 头项强痛, 燥闷不安。 或狂言詈骂, 妄见妄闻,或亦面生斑纹, 口唾脓血。 或并舌卷焦黑, 鼻如烟煤。 或更下利黄赤,六脉洪大而数者(宜犀角黑参汤、黄连解毒汤)。 切不可用下药。 势甚者,以青布浸冷水搭病人胸膛, 必喜, 热即易之, 须臾得睡。


[阳毒症治]

《医鉴》曰: 三阳病深, 必变为阳毒, 或有失于汗下,或本阳症误用热药, 使热毒陷深, 发为狂乱, 面赤眼红, 身发斑黄, 宜黑奴丸、三黄石膏汤、消斑青黛饮。 陶节庵曰: 伤寒先观两目, 或赤或黄赤为阳毒,脉洪大有力燥渴者, 轻则三黄石膏汤、三黄巨胜汤, 重则大承气汤下之。

鳌按: 前源流论, 是专言阳邪成病者, 此引《医鉴》、节庵二则, 皆是伤寒中之病,本各不同, 然方药亦有可通用者, 故亦附载于此。 阴毒发斑, 阴邪深极病也。

《金匮》曰: 阴毒之为病, 面目青, 身痛如被杖, 咽喉痛, 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此又阴毒之病所以昭揭于千古也。 说阴毒云者,乃寒邪直中阴经, 久而不解, 斯成毒也。 虽然, 直中阴经, 究何经欤, 实中于肾也,中于肾, 遂浸淫及于肝脾也, 故面目为肝脾之精所布, 土受寒侵, 木乃乘之,是以色青, 寒侵肌肉, 寒至必疼痛。 又与卫气相争, 故痛如被杖。 少阴脉上至咽,凡有伏寒者, 咽必痛。 喉虽属阳, 似不宜痛, 然咽与喉切近, 咽之阴既为寒逼而痛,喉之阳亦因咽痛甚而气相应也。 亦曰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者, 阴阳经气,总以周而再行, 相传至深, 则难治也。 药即用阳毒方, 而反去雄黄、蜀椒之温热者,以邪虽属阴, 而既结成毒, 则一种阴燥之气, 自行于至阴之中。 而阴既云燥,温之反有不可, 即攻之亦罕有济, 故与其直折而过刚之患, 不若辛平而得解散之央,此仲景所以单取鳖甲、当归走肝和阴以止痛, 升麻、甘草从脾升散以化寒,而毌庸蜀椒之辛温, 雄黄之辛锐, 直而折之也。 然而病之由来, 其端不一。 又有阴寒极盛而成阴毒者, 与仲景言阴毒, 自是两种, 不可混也。 说惟阴寒至极,反大热燥渴, 四肢厥逆, 脉沉细而疾, 或尺部短而寸口大, 额上手背冷汗不止,其原由房后着寒, 或内伤生冷寒物而犯房事, 内既伏阴, 又加外寒相搏, 积寒优于下,卫阳消于上, 遂成阴盛格阳, 阳气上脱之候也。 后五六日, 胸前发出红斑, 其色淡,其点小, 是为阴斑, 虽盛暑, 亦必须热药(宜附子理中汤)。 甚至身重睛疼, 额出冷汗,呕哕呃忒, 或爪甲青, 或腹绞痛, 或面赤足冷, 厥逆燥渴, 不欲饮, 或身发青黑色斑,口鼻灰色, 舌黑而卷, 茎与囊俱缩, 脉沉细而迟, 或伏而不出,或疾至八九至而不可数, 急用葱饼子脐上熨之,内速服药(宜附子散或人参三白合四逆汤)。 药之熨之, 手足不和暖者死不治。 总之,前一症纯阴之极, 畜热自深于内, 法当如仲景之治。 后一症则止阴寒凝结,非用回阳退阴之剂, 内温正气, 逼出外邪, 断不能起死而回生也(宜正阳散、复阳丹、还阳散、破阴丹、退阴散、回阳救急汤)。 赵以德又曰: 古方书谓阳毒者, 阳气独盛,阴气暴衰, 内外皆阳, 故成阳毒。 阴毒者, 阴气独盛, 阳气大衰, 内外皆阴,故成阴毒。 二者或伤寒初得, 便有是症, 或服药后变而成。 阳毒治以寒凉,阴毒治以温热, 药剂如冰炭之异, 仲景以一方治之, 何也? 且治阴毒去蜀椒、雄黄,反去其温热者矣, 岂非一皆热毒伤于阴阳二经乎? 在阳经络, 则面赤如锦纹, 唾脓血,在阴经络, 则面青身如被杖, 此皆阴阳水火动静之本象也。 其曰七日不可治者,阴阳之津气血液, 皆消灭也。 伤寒七日经气已尽, 而此加之以毒,至七日不惟消灭其阴, 且火亦自灭矣。 赵氏此说, 是单就仲景所言之阳毒阴毒论之,但其曰一皆热毒伤于阴阳二经, 虽于理不至大悖, 究不免有语病。 说阴毒之由,乃是阴燥。 阴燥者, 阴极而反化燥, 是其燥是由阴出, 非热邪伤及阴经之故也。 若伤及阴经, 则是外乘之热矣, 而何能成阴毒之病乎。 因益知医关生死,不可以躁心尝, 不可轻心掉也, 愿为医者勖之。


[阴毒症治]

《入门》曰: 三阴经病深, 必变为阴毒, 其症四肢厥冷, 吐利不渴, 静倦而卧, 甚则目痛郑声,加以头痛头汗, 眼睛内痛, 不欲见亮, 面唇指甲青黑, 手背冷汗, 心下结硬,脐腹筑痛, 身如被杖, 外肾冰冷, 其脉附骨, 取之则有, 按之则无, 宜甘草汤、正阳散。 阳气乍复, 或生烦躁者, 破阴丹、复阳丹, 不可用凉药。 又云: 此症多面青舌黑, 肢冷多睡。

《医鉴》曰: 一人伤寒, 四肢逆冷, 脐下筑痛,身痛如被杖, 说阴毒也, 急服金液丹、来复丹等药。 其脉沉迟而滑, 虽阴而有阳,脉可至, 仍灸脐下百壮, 乃手足温, 阳回得汗而解。

鳌按: 前阴毒源流,乃阴邪成病者, 此引《入门》、《医鉴》二说, 亦是伤寒中之病。 然症状方药,亦有相通才是, 故又附录于此。 神而明之, 化而裁之, 是在医者。


治阳毒方九
升麻鳖甲汤[总治]升麻 鳖甲 蜀椒 雄黄 当归 甘草
阳毒升麻汤[又]升麻 犀角 射干 黄芩 人参 甘草 手足汗则解, 不解重作。
犀角黑参汤[又]升麻 犀角 射干 黄芩 人参 甘草 黑参 此即阳毒升麻汤加黑参一味也。
黄连解毒汤[又]黄连 黄芩黄柏 山栀各一钱半
黑奴丸[又]麻黄 大黄各二两 黄芩 釜底煤 芒硝 灶突墨 梁上尘 小麦奴各一两 蜜丸, 弹子大, 新汲水化服, 须臾, 振寒汗出而解, 未汗再服。
此方能治阳毒发斑, 烦躁大渴, 脉洪数者。 阳毒及坏伤寒, 医所不治, 精魂已竭, 心下尚暖, 斡开其口, 灌药下咽即活。 若不大渴不可与此药。
三黄石膏汤[又]石膏三钱 黄芩 黄连 黄柏 山栀各钱半 麻黄六分香 豉半合 姜三片 细茶一撮
消斑青黛饮[又]黄连 甘草石膏 知母 柴胡 元参 生地 山栀 犀角 青黛 人参 姜一 枣二 水煎, 入苦酒一匙服。
大便实者, 去人参, 加大黄。
此陶节庵方也, 治热邪传里, 里实表虚, 血热不散, 热气乘于皮肤, 而为斑也。 轻则如疹子,重则如锦纹, 重甚则斑烂皮肤。
或本属阳症, 误投热药, 或当下不下, 或下后不解, 皆能致此, 不可发汗, 重令开泄, 更加斑烂也。
然而斑之方萌, 与蚊□相类, 发斑多见于胸腹, 蚊□只在于手足。 阳脉洪大, 病人昏愦, 先红后赤者, 斑也。 脉不洪大, 病人自静,先红后黄者, 蚊□也。
其或大便自利, 怫郁气短,燥屎不通, 又如果实黶者, 卢扁不能施央矣。 凡汗不解, 足冷, 耳聋, 烦闷, 咳呕,便是发斑之候。
三黄巨胜汤[又]石膏三钱 黄芩 黄连 黄柏 山栀各钱半 芒硝 大黄各一钱 姜一片 枣二枚 入泥浆清水二匙服。
大承气汤[又]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治阴毒方十三
升麻鳖甲汤[总治]方详上。
附子理中汤[又]附子 干姜甘草 人参 白术
附子散[又]附子 干姜 肉桂当归 白术 半夏 生姜
人参三白合四逆汤[又]人参白芍 白术 白茯苓 生姜 附子 干姜 甘草 大枣
正阳散[又]附子一两 炮姜炙草各二钱半 皂角一挺 麝香一钱 每末二钱, 水一盏, 煎五分, 连渣热服。 一方用白汤调下。 此方兼治伤寒门之阴毒。
复阳丹[又]荜澄茄 木香 吴萸 全蝎 附子 硫黄各五钱 干姜一钱酒 糊丸, 每二三十丸, 姜汤下, 复以热酒送之取汗。 此方治阴毒面青, 肢冷脉沉。
还阳散[又]硫黄为末, 每二钱, 新汲水调下, 良久, 或寒一起, 热一起,再服, 汗出而差。此方治阴毒面青, 肢冷脉沉, 心躁腹痛。
破阴丹[又]硫黄五两 硝石元精石各二两 干姜 附子 肉桂各五钱 各为末, 用铁铫先铺元精, 次铺硝石各一半,中铺硫黄末, 又铺硝石末, 再铺元精末, 以小盏说着, 用炭三斤, 烧令得所, 勿令烟出, 急取瓦盆合着地上, 候冷取出, 入余药同为末, 糊丸,每二十丸, 艾汤下取汗。 此方治阴毒脉伏,及阳脱无脉, 厥冷不省。
退阴散[又]川乌 干姜 等分, 为粗末, 炒令转色, 放冷, 再研细末, 每末一钱, 盐一捻, 水少部, 煎温服。
回阳救急汤[又]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半夏 干姜 附子 肉桂 炙草 五味子各一钱 姜七片
甘草汤[又]炙甘草 升麻 当归桂枝各一钱 雄黄 川椒各钱半 鳖甲二钱 水煎服, 毒从汗出, 未汗再服。
金液丹[又]
来复丹 [又]元精石 硫黄 硝石 五灵脂 陈皮 青皮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