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论经闭由二阳之病治宜泻心火养脾血
洁古曰: 女子月事不来者, 先泻心火, 血自下也。
内经曰: 二阳之病发心脾, 有不得隐曲, 故女子不月, 其传为风消。 王启玄注曰: 大肠胃热也, 心脾受之, 心主血, 心病则血不流, 脾主胃,脾病则味不化, 味不化, 则精不足, 故其病则不能隐曲, 脾士已亏, 则风邪胜,而气愈消也。
又经曰: 月事不来者, 胞永闭也, 胞胝属于心, 络于胞中, 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 故月事不来。 先服降心火之剂, 后服局方中五补丸,后以卫生汤治脾养血也。
第二节, 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
东垣曰: 经闭不行有三: 妇人脾胃久虚, 形体赢弱, 气血俱衰, 而致经水断绝不行,或病中消胃热, 善食渐瘦, 津液不生。 夫经者, 血脤津液所化, 津液既绝, 为热所烁,肌肉渐瘦, 时见渴燥, 血海枯竭, 病名曰: 血枯经绝。 宜泻胃之燥热, 补益气血,经自行矣。 此病或经滴行而有子, 子亦不成, 而为胎病者有矣。 此中焦胃热结也。 或心包络脉洪数躁作, 时见大使秘涩, 小便虽清不利, 而经水闭绝不行,此乃血海干枯, 宜调血脉, 除包络中火邪, 而经自行矣。 此下焦胞脉热结也。 或因劳心, 心火上行, 月事不来者, 胞脤者, 属于心, 而络于胞中, 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 故月事不来, 宜安心补血泻火, 经自行矣。 此上焦心肺热结也。
楼氏曰:
右东垣洁古治血枯之法, 皆主于补血泻火也。 补血者, 四物之类。 泻火者,东垣分上中下, 故火在中, 则善食消渴, 治以调胃承气之类: 火在下, 则大小便秘涩,治以玉烛之类, 玉烛者, 四物与调胃承气等分也: 火在上, 则得于劳心,治以芩连及三和之类, 三和者, 匹物凉膈等分也。 洁古先服降心火之剂者,盖亦芩连三和玉烛之类, 后服五补卫生者, 亦补气之剂也。
{泻心火养脾血是从本文之义, 愚谓当原隐曲推解盖人有隐情曲意, 难以舒其衷者,则气郁而不畅, 不畅则心气不开脾气不化, 水谷日吵不能变见气,自以入二阳之血海矣, 血海无余所以不月也, 传为风消者阳明主肌肉,血不足则肌肉不荣, 其不消瘦乎风之名火之化也, 故当根不得隐曲上看乃有本立方,固有法然不必太泥, 因人易辙可也, 据此论当有四证, 如胃热包络槷劳心热三证,皆有余宜泻火养血是矣, 而所言脾胃久虚致经水断绝一症, 又当以补脾胃为主,岂得拾而勿论耶, 盖水入于经其血乃生谷入于胃, 道乃行水去荣散谷消卫亡,况脾统诸经之血而以久虚之脾胃以致气血俱衰者, 可不为之补益乎,即此以分虚实明是四证无疑, 而楼全善乃遗补虚一证何欤。 }
第三节,
论经闭因肝劳血伤骆氏曰: 经云: 有病胸胁肢满, 妨于食, 病至则先闻腥躁臭, 出清液, 先唾血, 四肢清, 目眩,时时前后血, 病名曰: 血枯, 此年少时因大脱血, 或醉而入房, 亏损肾肝。 盖肝藏血, 受天一之气以为滋荣, 其经上贯膈, 布胁肋, 若脱血失精, 肝气已伤,肝血枯涸不荣, 而胸胁满, 妨于食, 则肝病传脾而闻腥躁臭, 出清液,若以肝病而肺乘之, 则唾血, 四肢清, 目眩, 时时前后血出, 皆肝血伤之症也。{此病机也宜知。 }
{胸胁满证人皆伐肝岂知血格之故宜养肝血也当须识此。 }
第四节, 论经闭因劳伤当大补脾胃
良方云:
妇人月水不通, 或因醉饱入房, 或因劳役过度, 或因吐血失血, 伤损肝脾,但滋其化源, 其经自通。 若小便不利, 苫头眩痛, 腰背作痛, 足寒时痛,久而血结于内, 变为症瘕。 若血水相并, 脾胃虚弱, 壅滞不通, 变为水肿。
若脾气衰弱, 不能制水, 渐渍肌肉, 变为肿满当益其津液, 大补脾胃, 芀可保生。
王节斋曰: 妇人女子经脤不行, 多有脾胃损伤而致者, 不可便认作经闭死血,轻用通经破血之药, 遇有此证, 便须审其脾胃如何。 若因饮食劳倦, 损伤脾胃,少食恶食, 泄泻疼痛, 或因误服汗下攻克药, 伤其中气, 以致血少而不行者,只宜补养脾胃, 用白术为君, 茯苓芍药为臣,佐以黄氐甘草陈皮麦芽川芎当归柴胡等分, 脾肝药能生血而经自行矣。
又有饮食积滞, 致损脾胃者, 亦宜消积补脾: 若脾胃无病, 果有血块凝结,方宜行血通经。
{既分肝脾当分两治。 }
{发所未发极是, 但有肝气郁滞以致脾土失运不能化血者, 又须和肝气为要,医者知之。 }
第五节, 论室女经闭成劳因思虑伤心
寇宗奭曰:
夫人之生, 以气血为本, 人之病, 末有不先伤其血气者, 若室女童男, 积想在心,思虑过度, 多致劳损, 男子则神色消散, 女子则月水先闭。 盖忧愁思虑则伤心,而血逆竭, 神色先散, 月水先闭: 且心病, 则不能养脾, 故不嗜食:
脾虚则金亏故发嗽; 肾水绝, 则木气不荣, 而四肢干痿, 故多怒, 鬒发焦, 筋骨痿,若五脏传遍则死。
自能改易心志, 用药扶持, 庶可保生, 切不可用青蒿螶虫等凉血行血,宜用柏子仁丸泽兰汤, 益阴血, 制虚藏火。
{此用青蒿者亦不妨, 以其清气中热也, 暗室一炬。 }
薜氏曰:
经云: 五谷入于胃, 其糟粕津液宗气, 分为三隧。 故宗气积于胸中, 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 荣气者, 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 化以为血, 以荣四末,内养五脏六腑。 若服苦寒之剂, 复伤胃气, 必致不起。
{亦须兼脾盖胃肠脾阴主治有异也。 }
一室女年十七, 历久不愈, 天癸未通, 发热咳嗽, 饮食少思, 欲用通经丸。 余曰:
此盖因禀气不足, 阴血末充故耳。 但养气血, 益津液, 其经自行, 彼惑于速效,仍用之。 余曰: 非其治也, 此乃剽悍之剂, 大助阳火。 阴血得之则妄行,脾胃得之则愈虚。 后果经血妄行, 饮食愈少, 遂致不救。
脉经云:
有一妇将一女子, 年十五所来诊, 言女子年十四时, 经水自下, 今经反断,其母言恐怖。 师曰: 若是夫人亲女, 必夫人年十四时, 亦以经水下, 所以断,此为避年, 勿怪, 后当自下, 此真气犹怯, 禀赋素弱而然也, 宜固天元真气,使水升火降, 则五肱自和, 而经脉通矣。
{既有避年之各不必强求其治。 }
第六节, 论经闭因积冷结气
要略曰:
妇人之病, 因虚积冷结气为证, 经水断绝, 至有历年血寒, 积结胞门, 寒伤经络,凝坚在上, 呕吐涎唾, 久成肺痈, 形体损分在中盘结, 绕脐寒疝, 或两胁疼痛,与脏相连, 或结热中, 病在关元, 脉数无疮, 肌若鱼鳞, 时着男子, 非止女身。
左下末多, 经候不匀, 令阴掣痛, 少腹恶寒, 或引腰脊, 下根气冲, 气冲急痛,膝胫疼烦。
奄忽眩冒, 状是厥颠, 或有忧惨, 悲伤多瞋, 此皆带下, 非有鬼神。
久则羸瘦, 麻虚多寒, 三十六病, 千变万端, 审脉阴阳, 虚实紧弦, 行其鍼药,治危得安, 其虽同病, 脉各异源, 子当辩记, 勿谓不然。
{分耗也。 }
第七节, 论经闭因痰饮所隔
张子和云:
凡妇人月事不来, 用茶调散吐之, 次用玉烛散, 芎归汤, 三和汤,桂苓白术散之类降心火, 益肾水, 开胃进食, 分阴阳, 利水道之药也。
{据此吐法能学子和者则可在他人则不可用吐居是一法然体虚者不宜。 }
(验案) 薛氏曰: 表弟方健甫一妇人月事不行, 塞热往来, 囗干颊赤, 饮食少, 旦暮间咳一二声,诸医皆用螶虫水蛭干漆磠砂芫青红娘子没药血竭之类, 惟戴人不然, 曰: 古方虽有此法, 奈病人服之, 必脐腹发痛, 饮食不进, 乃命止药, 饮食少进。 内经曰: 二阳之病发心脾。 心受之则血不流, 故女子不月, 既心受积热, 宜抑火升水,流湿润燥, 开胃诱食, 乃涌出痰一二升, 下泄水五六行, 湿水上下皆去,血气自然惴流, 月事不为水湿所隔, 自依期而至矣。 亦不用虫虫水蛭之类有毒之药,如用之, 则月经总来, 小溲反闭, 他证生矣。 凡精血不足, 宜补之以食,大忌有毒之药偏胜而致夭阏多矣。
{惟有痰者可用亦须形疾俱实。 } 薛氏曰: 表弟方健甫一妇人年三十四岁, 经水不行, 寒热往来, 面色痿黄, 唇焦颊赤, 时咳二三声,问其所服之药, 黑神散.乌金丸.四物汤.烧肝散.鳖甲散.建中汤.宁肺散.鍼艾千百,转剧。 家人意倦, 不欲求治, 戴人悯之, 先涌痰五六升, 午前涌毕, 午后进食,余证悉除, 后三日复轻涌之, 又去痰一二升, 食益进, 不数日, 又下通经散,泻讫一一弄, 数日, 去死皮数重, 小者如麸片, 大者如苇膜, 不月余经水自行,神气大康矣。 {形盛气实病真药当然非轻试之法慎之。 }
第八节, 论下利经断利止经来
脉经曰: 妇人下利而经水反断者, 何也? 师曰: 但当止利, 经当自下, 勿怪, 所以利不止而经断者, 但下利亡津液, 故经断。 利止津液, 经当自下。 若妇人血下, 咽干而不渴, 其经必断, 此荣不足, 本自有微寒, 故不引饮,渴而引饮者, 津液得通, 荣卫自和, 其经必复下。
第九节, 论经闭总因血滞血枯
李氏曰: 妇人以血为主, 天真气降, 壬癸水合, 肾气全盛, 血脉流行, 当以三旬一见,以象月盈则亏, 故曰: 月经。 经行与产后一般, 若其时余血一点末净, 或外被夙寒,及湿冷暑热邪气, 或内伤生冷, 七情郁结, 为痰为瘀, 凝积于中, 曰: 血滞。 或经止后, 用力太过, 入房太甚, 及服食燥熟, 以致火动, 邢气盛而津液衰, 曰: 血枯。 {惊则气乱故错经妄行怒则气逆上冲甚则呕血。 }
良方云:
经后被鵹, 则血气错乱妄行, 逆于上, 则从口鼻而出, 逆于身, 则血水相搏,变为水肿。 恚怒, 则气血逆于腰腿心腹背胁, 手足之间重痛, 陉行则发, 过期则止,怒极伤肝, 则有眩晕呕血瘰枥血风疮疡等病, 加之经血渗漏于其间, 遂成窍血生疮,淋沥不断, 湿热相搏, 遂为崩帑, 血结于内, 变为症瘕。
凡此变证百出, 不过血滞与枯而已, 但血滞亦有虚热, 血枯亦有虚热,故重则经闭不通, 以滞枯分言, 轻则经水不调, 止言虚与热而已。
血滞经闭宜破者, 原因饮食毒热, 或暴怒, 凝瘀积痰, 直须大黄干漆之类, 推陈致新,俾旧血消而新血生也。
若气旺血枯, 起于劳役忧思, 却宜温和滋补, 或兼有痰火湿热, 尤宜清之凉之,每以肉桂为佐者, 热则血行也, 但不可纯用峻药, 以亏阴道。
至于耗气益血之说, 虽女科要法, 但血为气配, 气熟则热, 气寒则寒, 气升则升,气降则降, 气行则行, 气滞则滞, 如果郁火, 气盛于血者, 方可单用香附丸抑气散,当加木香槟榔枳壳, 以开郁行气, 若气乱则调, 气冷则温, 气虚则补。
男女一般, 阳生则阴自长, 气衰则血亦涸, 岂可专耗其气耶,论者多泥叔和血旺气衰, 不知叔和论肝肺二脉, 则宜肝旺于肺, 其实气血平和有孕,故继曰: 两脏通和, 但妇人见偏性鄙, 婢妾志不得伸, 郁怒无时不起,故香附为女人仙药。 经曰: 邢气胜则实, 正气夺则虚, 可不悟诸,大概只虚热痰气四证而已, 不调亦大相同, 随证调治, 饮食调和, 自然血气流通。
更有凝滞, 然后可用红花当归散紫葳散通经丸导经丸之类,虚者只用当归散以通之, 通后又须养血益阴, 使津液流通, 茍不务气血充和,而惟以毒药攻逼, 是求千金于乞丐, 必死而后已。
{总结, 以肝藏血肺主气也。 }
第十节, 论经闭大法
丹溪云:
经不通, 或因堕胎及多产伤血。
或因久患潮热销血。
或因久发盗汗耗血。
或因脾胃不和, 饮食少进而不生血。
或因痢疾失血, 治宜生血补血, 除热调和之剂, 随证用之。
或因七情伤心, 心气停结, 故血闭而不行, 宜调心气, 通心经, 使血生而经自行矣。
{生血在补脾胃调饮食适寒温所谓脾旺则能生血也至于心,气结者宜调心又为心主血也。 }
第十一节, 脉法
脉经曰: 肾脉微濇为不月。
第十二节经闭门汇方
(治血枯经闭) 玉烛散, 治胃热消渴, 善食渐瘦, 津液为热燥竭, 以致血海干枯。 此即四物汤与调胃承气汤合方也。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地黄, 大黄, 芒硝, 甘草[各等分],右锉每服八钱, 水煎食前服。 三合散, 治劳心, 心火上行, 以致胞脉闭塞, 月事不来。 此即四物汤与良膈散合方也。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地黄, 大黄, 朴硝, 黄芩, 栀子, 连翘, 薄荷, 甘草[各等分],右锉, 每服八钱, 水煎服。
{此治劳心之实热者也如心虚而热收于内与夫心虚而土衰者不宜妄用。 } 二黄散, 治妇人室女, 经脉不通;服之如神。 大黄[烧存性二钱], 生地黄[三钱],右为末, 作一服, 空心好酒调下。 二气丸, 治月水不调, 断绝不产, 面黄肌瘦, 憔悴, 不美食, 有燥热,以柴胡引子相参服之。
{以醋熬大黄作膏引之入肝以行血也, 四方俱用大黄而配合不离四物,自有经重缓急不同宜加详之。 } 大黄[四两, 另为末], 醋[一升, 慢火熬为膏子], 当归, 白芍药[各二两],右为末, 以膏子和丸, 如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 淡醋汤下, 食前服, 日进三服。 五补丸, 补诸虚, 安五脏, 坚骨髓, 养精神。 凡胞版闭, 先服降心火之剂,后服此丸及卫生汤, 以治脾养血也。
{心胞是多血之经此胞当指心胞而言。 } 熟地黄, 人参, 牛膝, 酒浸[去炉焙干], 白茯苓, 地骨皮[各等分],右为细末, 炼蜜丸, 如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 空心温酒下。 卫生汤,当归, 白芍药[各二两], 黄氐[三两], 甘草[一两],右为末, 每服半两, 水二盏, 煎至一盏, 空心温服。 如虚者, 加人参一两。 洁古先服降心火之剂者, 盖亦芩连三和玉烛之类, 后服五补衙生者,亦补气之剂也。 柏子仁丸, 治血虚有火, 月经耗损, 渐至不通.日渐嬴瘦, 而生潮热。 并治室女思虑成劳经闭, 慎勿以毒药通之, 宜此兼服泽兰汤。 柏子仁[炒另研], 牛膝, 酒洗, 卷柏[各半两], 泽兰叶, 续断[各二两], 熟地黄。 {熟地以补天一之水, 人参以生天一之气, 所谓水生于气也, 然气不降则水不生,故用白茯苓以降天气, 地骨皮以清气中之火, 牛膝引之下行, 此立方之大意也。 五补丸补水之源, 卫生汤行已生之血, 盖地黄茯苓人参俱补里气之不足,而黄耆甘草又益表气之不足, 当归芍药行肝血之不足, 有先后天之意焉。 } {夫血生于心, 心火旺则津枯而血不化, 故用柏子仁以润心, 而生津火位之下水,气本之故用熟地黄以滋水其四种皆适血煆而续绝者也。 } 右为细末, 炼蜜丸, 如桐子大, 空心米饭下三十丸。 泽兰汤, 治证同前。 泽兰叶[三两], 当归[酒洗], 芍药[邛骼], 甘草[五钱],{妙在泽兰为君。 } 右为粗末, 每服五钱, 水二盏, 煎一盏, 温服。 加味补中益气汤, 治饮食劳倦, 损伤脾胃, 气弱体倦, 发热作渴, 饮食减少,而不生血者。 {若胃寒而色不华者, 去生地花粉有虚火者宜加。 } 黄耆, 人参, 甘草[炙], 白术, 当归, 陈皮[各一钱], 升麻, 柴胡[各三分], 生地黄,天花粉[各八分],右锉, 作一服, 水煎服。 十全大补汤, 治堕胎及多产育伤血, 或误服汗下克伐之药, 以致血衰气乏,而经不行者。 {此方温补气血为主, 所谓劳者温之损者, 温之是也。 }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炙],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黄氐,肉桂[各二钱],右锉, 作一舨, 水煎服。 {已上十一方重在血枯二字。 } 养真汤, 治妇人经闭不通, 脐下有块, 已经三载, 百药无效, 服此数剂经行,又投数剂, 而块消矣。
{凡通经消块俱用破气削坚大热大毒之类, 而此方俱以行气调气血散结气煖下元之,药等分而又以山槴凉药佐之何也, 俱闻山槴能治块中之火未闻能治三年之块而通经也,在善用之。 }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药[酒炒], 熟地黄[姜汁炒], 白茯苓, 陈皮,栀子[炒], 山茱萸[去核], 益母草, 小茴香[酒炒], 香附子[醋浸炒各等分]。 右锉, 每服一两, 水煎服。 五六剂后, 经通, 作丸服。
(治血涩经闭) 温经汤, 治经道不行, 绕脐塞疝痛彻, 其原沉累, 此由塞气客于血室, 血凝不行,为气所冲, 新血与故血相抟, 所以作痛, 宜此汤与桂枝桃仁汤。 {此温行之剂也, 以四物去地黄恐凝滞耳, 人参得官桂则能温行故加之,然诸痛忌参术亦有不必用者在去取之有法焉。 } 当归, 川芎, 芍药, 官桂, 牡丹皮, 篷术[各一钱], 人参, 牛膝[各一两],甘草[炙五分],右咬咀, 水二锺, 煎至一锺, 不拘时服。 桂枝桃仁汤, 治证同前。 方见调经门。 疼痛条。 红花当归散, 治妇人经候不行, 或积瘀血, 腰腹疼痛, 及室女月经不通。 {此皆破血之药, 然不用川芎以行血海之血而用白芷以行阳明之经者,以血海隶乎阳明也。 } 红花, 当归尾, 紫葳, 牛膝, 苏木[细锉], 甘草[各二两], 赤芍药[九两],刘寄奴[五两], 桂心, 白芷[各一两半],右为细末, 空心热酒调下三钱, 食前临卧再服。 若久血不行, 浓煎红花酒下。 孕妇勿服。 一名凌霄花, 即紫葳。 行经红花汤, 治妇人室女经候不行, 时作胀痛。 {此与前方不相连, 而青皮桃仁乃厥阴肝经药要分别此义。 } 当归尾, 赤芍药, 紫葳, 刘寄奴, 牛膝, 玄胡索, 红花, 苏木, 桃仁[炒各一钱],青皮, 香附[各八钱], 桂心[五分],右作一服, 水煎, 空心服。 凌霄花散, 治妇人月水不行, 发热腹痛。 当归, 赤芍药, 凌霄花, 刘寄奴, 牡丹皮[酒洗], 玄胡索, 官桂, 白芷, 红花,酒浸[各等分]。 {总是破血行经药, 而发热二字实略之, 即丹皮凉血而官桂白芷非温热之味乎,盖重在不行而不重在热也, 窃观酒洗酒浸酒煎之法然乎否乎。 } 右咬咀, 每服四钱, 水一盏, 酒半盏, 煎服。 瑞金散, 治妇人血气撮痛, 月经不行。 {萎黄莪术又兼在气在肝之理。 } 片姜黄[四两], 当归, 赤芍药, 川葍, 牡丹皮, 蓬莪术, 延胡索, 官桂,红花[各二两], 右咬咀, 每服八钱, 水一盏, 酒三分, 煎八分, 食前服。 土牛膝散, 治妇人室女血闭不通, 五心烦热。 {专主血闭曾偕此以治妇人血块作痛有效。 } 土牛膝, 当归尾[各一两], 桃仁[去皮麸炒], 红花[各半两],右为细末, 每服二钱, 空心温酒下。 当归散, 治血脉不通。 {专主在脉络。 } 当归, 穿山甲[微炒], 蒲黄[炒各半两], 辰砂[另研一钱], 麝香[少许],右为细末, 研匀, 每服二钱, 食前热酒调下。 琥珀散, 治心膈迷闷, 腹脏撮痛, 气急气闷, 月信不通等疾。 {此专在气。 } 天台乌药[二两], 当归, 蓬术[煨切各一两],右为细末, 每服二钱, 温酒调下, 后以食压之, 忌生冷油腻。 产后诸疾,炒姜酒调下。 桃奴饮子, 治妇人室女月经不通, 渐成胀满, 及治男子坠马跌扑损伤, 以致瘀血停积,欲成血蛊病者, 悉皆治之。 {此胀满根血瘀来。 } 桃奴, 桃树上嫩桃干朽不落者, 冬月及正月收, 猳鼠粪, 即雄鼠粪也, 二头尖者是。 {类泻阴之物以破污积之血, 佐温热之味以行停滞血气盖为气血流也。 } 玄胡索, 五灵脂, 肉桂, 香附子, 砂仁, 桃仁[去皮尖, 另研各等分]。 右为细末, 每服三钱, 空心温酒调下。 万病丸, 治经事不来, 绕脐寒疝痛。 干漆[碎炒烟尽, 须青白, 如此一时], 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焙干, 各一两]。 右为末, 以生地黄汁一升, 入二药末, 银器内慢火熬, 可丸即丸, 如桐子大,每服二丸, 空心米饮或酒下。 {妙在以生地汁熬破血药大有见解。 } 以上诸方俱轻剂, 随寒热选用 通经丸, 治经闭不通, 及血块疼痛。 {不用□虫水蛭斑螯之类, 是重剂中之轻者最稳。 } 归尾, 桃仁[去皮尖], 大黄[煨], 牡丹皮, 干漆[炒烟浸], 肉桂, 牛膝,莪术[各一两], 三棱[醋炒五钱], 麝香[八分],右为末, 皂角苴钱, 芫花二钱, 水煎糊为丸, 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 米汤下。 产宝方, 治月经不通, 腹中痛。 {水蛭须炒十分焦盖生则害人也。 } 牛膝[六分], 大黄, 桃仁[去皮尖炒], 细辛[各五分], 川芎, 当归[各四分],水蛭[三分糯米炒黄],右为细末, 炼蜜丸, 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 空心温酒下。 千金桃仁煎, 治血积症瘕, 月水不行。 {此凉行之剂血因热结者宜之。 } 大黄[湿纸裹煨], 桃仁[去皮尖炒], 朴硝[各二两], □虫[一两去足翅炒黑],右为细末, 醋二升半, 银石器中, 慢火熬膏, 却入大黄虫虫桃仁末, 不住榄度可丸,却入朴硝再搅, 良久出之, 丸如桐子大。 五更初, 温酒下五丸, 至日午,取下如赤豆汁鸡肝虾蟆衣样, 候鲜红住, 仍以调气药补之。 和血通经丸, 治妇人经水凝滞不行, 腰背脐腹疼痛, 渐成血块。 {按方广云: 月候不通有血滞者, 血枯者此方用之于血滞则可用之于血枯,是求千金于乞丐矣, 审之蛭皆蚀血, 故用之以破坚, 苟非血块不宜用。 } 芍药[一两], 当归, 木香, 肉桂, 干漆[炒烟尽], 五灵脂, 大黄, 广茂[煨各半两],水蛭[炒二钱半], □虫[二十个去头尾], 桃仁[二十七个汤浸去皮尖],右为末, 醋糊丸, 如桐子大, 食前醋汤或酒下二十丸。 斑蝥通经丸, 治经候闭塞, 亦治干血气。 {斑螯大毒之物, 服之能令小便秘濇不通, 以木香滑石解之, 然云: 干血气,则当先以血药润之, 不宜轻服此类玫干濇。 } 斑蝥[二十个糯米炒], 桃仁[四十九个炒], 大黄[锦纹者五钱],右为细末, 酒糊为丸, 如桐子大, 空心酒下五丸, 甚者十丸。 如血枯经闭者,用四物汤送下。 一方加□虫半钱, 水蛭一钱。 大黄膏一名将丸, 治妇人干血气。 {干血气者热也, 故用大黄一味解热通经, 其加当归头香附者, 一荣血一调气也,在人自择之。 } 川大黄匹两为末, 用酽醋熬成膏子, 丸如鸡头大, 每服一丸, 酒化开, 临卧温服。 大便利一二行, 红版自下, 是调经之仙药也。 一方加当归头。 一方加香附二两,童便浸炒为末, 入肓丸桐子大, 熟酒下四十丸。 圣惠方, 治妇人月水涩滞不快, 结成瘕块, 胀大欲死。 {单行血最稳当。 } 马条草根苖五斤锉细, 水五斗, 煎至一斗, 去澶, 别以净器盛, 熬成肓膏,食前温酒调下半匙。 通经丸, 治妇人室女月候不通, 或成血痂。 {此方类紧大热之药, 非因寒凝气滞血结成瘕者不可服。 } 当归, 桂心, 青皮, 干姜[炒], 川椒[炒去汗], 川乌[炮], 蓬莪术, 干漆[炒烟浸],大黄, 桃仁[去皮尖炒各等分],右为末, 先将四分用米醋熬成肓, 和余六分成剂, 臼中忤, 丸如桐子大, 晒干。 每服二十丸, 用淡醋汤下, 加至三十丸, 温酒亦得, 空心食前服。 济生方去川岛加红花。 本草入鸡子清同丸, 畏漆入肠胃生疮也。 已上诣方俱重剂, 随寒热斟酌用。
治痰结经闭 丹溪方, 治积痰伤经不行, 夜则妄语。 {此方平中有奇认疾之法从妄语来。 } 瓜蒌子[一两], 黄连[半两], 吴茱萸[十粒], 桃仁[五十枚], 红麭[二钱],缩砂[三两], 山查末[一两],右为末, 生苣汁研炊饼为丸, 每服百丸, 空心滚白水下。 一方, 治月水不通, 屡试有验。 形实气盛者宜之。 {据言屡验大抵由胃气实也。 } 厚朴不拘多小, 苣汁炙香细切, 浓煎去渣, 空心服, 不过三四剂瘥。 加味导痰汤, 治躯脂经闭。 半夏, 陈皮, 白茯苓, 甘草, 枳实, 黄连, 川芎,{此治胃实痰盛之药, 非为降心火也, 其通经止取四物汤中一味,之最当者思之思之。 } 右加生姜, 水煎服。 经云: 气上迫肺, 则心气不得下通, 故月事不来。 今用连朴之类, 导痰降火,使不上迫于肺, 故心气下通, 而月事来也。 {气上迫肺是言心火上炎, 迫金金不降而生水, 宜降心火为主, 或壮水之主,以制肠光亦是。 } 掌中金丸, 治妇人干血气。 穿山甲[炮], 甘草, 苦丁香, 川椒, 苦葶历, 白附子, 猪牙皂角, 草乌头[各三钱],巴豆[一钱全用研]。 {巴豆大毒能无伤乎。 } 右为细末, 以生荵绞汁和丸弹子大, 每用一丸, 新绵包之, 纳阴之。 一日即白,二日即赤, 三日即血, 神效。 矾石丸, 治妇人经水闭不利, 脏坚癖不止, 中有干血, 下白物。 {即蜜导意。 } 矾石[三钱烧], 杏仁[一分]。 右二味末之, 炼蜜丸枣核大, 纳阴中, 剧者再纳之。 一粒仙丹, 治妇人干血劳, 并赤白带下, 种子如神。 巴豆, 一百二十个, 去壳用新砖一个, 将豆纸包, 放砖上槌去油, 令净如面白。 方好用。 斑蝥, 六十个去翅足, 穿山甲五钱油煎过。 大黄, 苦葶苈[各一两], 皂角[一两刮去粗皮火炮]。 {法固巧然必果有干血在子宫者可用。 } 据, 右各为末, 合一处, 以枣羑去皮核, 丸如弹子大, 用绵茧张开, 裹药在内,穿入三寸竹筒上头, 后仍留二三寸余, 挽一转, 不令药气右外。 用时先以温水洗阴内,令洁净, 拭干, 邽以荵汁浸湿药头, 送入子宫极深处, 整一日一夜, 取出药不用。 少间, 耳冷气下, 发寒发熟, 如伤塞状, 不怕, 饮食任意食用无妨, 半日即通,或鲜血, 或死血, 一切恶物悉下。 忌生冷泼物, 自此子宫和煖, 而交媾则有孕矣。 通经下取方,曾试验神效。 海蛤粉[五钱], 苦葶雳, 牙皂[各二钱半], 巴豆[略去油], 天花粉[五钱], 苦丁香,红娘子[各一钱半], 麝香[少许]。 右为细末, 每用一钱, 葱汁同捣为丸, 薄绵裹, 以五寸竹管纳阴户中, 候熟时,先通黄水, 次则经行。
第三章, 血崩门
第一节, 论崩中由伤损冲任
良方论曰: 妇人崩中, 由脏腑伤损冲任, 血气俱虚故也。 冲任为经脉之海, 血气之行, 外循经络, 内荣脏腑, 若无伤损, 则阴阳和平,而气血调簻。 若劳动过多, 致脏腑俱虚, 而冲任之气亦虚, 不能约制其经血,故忽然暴下。 或由阴阳相搏, 为热所乘, 攻伤冲任, 血得熟则流散, 甚者至于昏闷。 其脉数疾, 小为顺, 洪大为逆。 {言气虚不能约制, 则宜补气其为热所乘者, 则宜凉血不当混言调脾胃为主,观东垣法便得其窍。 } 大法当调补脾胃为主。
第二节, 论血崩因虚热
东垣曰: 阴虚阳搏谓之崩。 妇人脾胃虚损, 致命门脉沉细而数疾, 或沉弦而洪大有力,寸关脉亦然, 皆由脾胃有亏, 下陷于肾, 与相火相合, 湿热下迫, 经漏不止,其色紫黑, 如夏月腐肉之臭。 中有白带者, 脤必弦细, 寒作于中。 有赤带者,其脉洪数, 病热明矣。 必腰痛, 或脐下痛, 临经欲行, 而先发寒热往来, 两膀急缩,兼脾胃证出见, 或四肢困热, 心烦闷不得眠卧, 心下急, 宜大补脾胃而升降气血,可一服而愈。
或先贵而后贱, 或先富而后贫, 病名脱营者, 心气不足, 其火大炽,旺于血脉之中, 又致脾胃饮食失节, 火乘其中, 形质肌肉, 颜似不病者, 此心病也,不形于脤, 故脾胃饮食不调, 其证显矣。 而经水不时而下, 或适来适断, 暴下不止,治当先说恶死之言劝谕, 令惧死而心不动, 以大补气血之药, 补养脾胃,微加镇坠心火之药治其心, 补阴泻阳, 经自止矣。
痿论云: 悲哀太甚则胞络绝。 胞络绝, 则阳气内动, 发则心下崩, 数溲血也。
故本病曰: 大经空虚, 发则肌痹, 传为脉痿, 此之谓也。
{阴虚阳搏是阴中有火也, 故以尺脉为诊, 此言脾气下陷为热, 宜用升补泻火,东垣以白带为寒脉, 以弦细为诊固是而后人率以为湿热须辩之, 此虽点出脾胃症,而烦心心下急又有虚火矣。 }
{心主以营故曰: 心病。 }
{阳气内动便是胞络中有火。 }
薜氏曰: 经云: 阴虚阳搏谓之崩。 又云: 阳络伤, 血外溢。 阴络伤, 血内溢。 又云: 脾统血, 肝藏血, 其为患, 因脾胃虚损, 不能摄血归源: 或因肝经有热,血得热而下行; 或因肝经有风, 血得风而妄行: 或因怒动肝火, 血热而沸腾,或因脾经郁热, 血伤而不归经: 或因悲哀太过, 胞络伤而下崩。
治疗之法: 脾胃虚弱者, 六君子汤加当归川芎柴胡。 脾胃虚陷者, 补中益气汤加酒炒芍药山栀。 肝经血热者, 四物汤加柴胡山栀苍术。 肝经风热者, 加味逍遥散或小柴胡汤加山栀芍药牡丹皮。 若怒动肝火, 亦用前药。 脾经郁火者, 归脾汤加山栀柴胡牡丹皮。 哀伤胞络者, 四君子汤加柴胡升麻山栀。 故东垣丹溪诸先生云: 凡下血证, 须用四君子以收功。 斯言厥有旨哉。 若大去血后, 毋以脉诊, 当急用独参汤救之。 其发热潮热咳嗽原数,乃是元气虚弱, 假热之脉也, 尤当用人参之类。 此等证候, 无不由脾胃先损而患,故脉洪大, 察其中有胃气, 受补则可救, 设用寒凉之药, 复伤脾胃生气,反不能摄血归原, 是速其危也。
方氏曰: 血属阴也, 静则循经荣内, 动则错经妄行。 盖人之七情过极, 则动五志之火,五志之火亢甚, 则经血暴下, 失期而来, 久而不止, 谓之崩中, 如风动木摇,火燃水沸类也。 治崩次第, 初用止血以塞其流, 中用清热凉血以证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 若止塞其流而不澄其源, 则滔天之蛰不能遏: 若止澄其源而不复其旧, 则孤孑之阳无以立。 故本末勿遗, 前后不紊, 方可言治也。 (验案)
张子和云: 孟官人母五十余, 血崩一载, 佥用泽而丸黑神散保安丸白薇散,补之不效。 戴人见之曰: ﹁天癸已尽, 本不当下血, 盖血得热而流散, 非寒也。 夫女子血崩, 多因大悲哭, 悲甚则肺叶布, 心系为之急, 血不禁而下崩。 内经曰: 阴虚阳搏谓之崩。 阴脉不足, 阳脉有余, 数则内崩, 血乃下流。 举世以虚损治之,莫有知其非者, 可服大剂, 黄遧解毒汤是也。 次以香附二两炒, 白芍药二两焙,当归二两焙, 三味同为细末, 水调下。 又服槟榔丸, 不旬日而安。 西园公冶一妇人, 年六十二岁, 血崩不止, 投蔩莲解毒汤四帖,后服凉膈散合四物汤六帖即愈。 此妇因悲伤太过, 则心闷急, 肺布叶举, 而上焦不通,热气在中, 血走而崩, 故效。
薛氏曰: 一妇人年将七十, 素有肝脾之证, 每作则饮食不进, 或胸膈不利,或中脘作痛, 或大使作泻, 或小便不利, 余用逍遥散加山栀茯神远志木香而愈。 后忧女孀居, 不时吐紫血, 其病每作, 先倦怠而后发热, 经曰: 积忧伤肺,积思伤脾。 肺布叶举, 是令子母俱病, 不能摄血归经而致前证,遂以前药加炒黑黄连三分吴茱萸二分顿愈。 复因怒, 吐赤血甚多, 躁渴垂死,此血脱也。 法当补气, 乃用人参一两芩术当归各三钱, 陈皮炮黑干姜各二钱,炙草木香各一钱, 一剂顿止。
一妇人年六十四, 久郁怒, 头痛寒热, 春间乳内作痛, 服流气饮之类益甚,不时有血如经行。 又大鵹恐, 饮食不进, 夜寐不宁, 乳肿及两膀掀痛如炙, 午后色赤,余以为肝脾郁火血燥, 先以逍遥散加酒炒黑龙胆一钱山栀一钱半, 二剂肿痛顿退,又二剂而全消, 再用归脾加炒黑栀贝母, 诸证悉愈。
{方证合宜而以四剂全消恐无是速。 }
一妇人因怒崩血久不已, 面青黄而或赤, 此肝木制脾土而血虚也,用小柴胡合四物汤, 以清肝火生肝血。 又用归脾补中二汤, 以益脾气生肝血而瘥。
此证若因肝经有风热, 而血不宁者, 用防风一味为丸, 以兼证之药煎送。 或肝经火动,而血不宁者, 用条芩炒为丸, 以兼证之药煎送, 无有不效。
{当云: 肝热生风而下陷者, 宜用防风条芩是大肠经药用柴胡则治厥阴。 }
一妇人性急, 每怒非太阳耳项喉齿胸乳作痛, 则胸满昋酸吐泻少食, 经行不止,此皆肝火之证。 肝自病则外证见, 土受克则内证作。 若自病见,用四物加白术茯苓柴胡炒栀炒龙胆。 若内证作,用四君子加柴胡芍药神麴吴茱萸炒过黄连, 诸证渐愈。 惟月经不止, 是血分有热,脾气尚虚, 以逍遥散倍用白术茯苓陈皮, 又以补中益气加酒炒芍药兼服而调。
{芍柴槴胆是厥阴药白茯是平肝药。 }
{脾病兼肝故用法如此, 若血分有热当加丹皮山槴。 }
第三节, 论气陷血脱法当升举
东垣云: 一妇人经候黑血, 凝结成块, 左厢有血瘕, 水泻不止, 榖食有时化, 有时不化,至今岁四月, 血块暴下, 并水注俱作, 是前后二阴有形之血脱竭于下。 既久,经候尤不调, 水泻日见三两行, 食罢心烦不快, 饮食减少, 甚至瘦弱。
东垣先生曰: 夫圣人治病, 必本四时升降沉浮之理, 权变之宜。 若不本四时,以顺为逆, 非其治也。 且治之大法, 必先岁气, 无伐天和, 无盛盛, 无虚虚,遣人夭殃, 无致邪, 无失正, 绝人长命。 故圣人云: “阳盛阴虚, 下之则愈,汗之则死。 ” 阴盛阳虚, 汗之则愈, 下之则死。 大抵圣人立法, 各自有义, 且如升阳或发散之剂, 是助春夏之阳气, 令其上升,乃泻秋冬收藏殒羖寒冰之气, 此病是也, 当用此法治之, 乃升降浮沉之至理也。 夫天地之气, 以升降浮沉, 乃从四时, 如治病逆之, 则杀人矣。 故经云: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可不畏哉。
夫人之身, 亦有天地四时之气, 不可止认在外, 人体亦同天地也。 今经漏不止,是前阴之气血已下脱矣。 水泻数年不愈, 是后阴之气血又下陷矣。 后阴者,主有形之物也。 前阴者, 精气之门户。 俱下竭, 是病人周身之气,常行秋冬之令阴主杀, 此等收藏之病是也。 阳生阴长, 春夏是也。 在人身之中,令气升浮者, 谷气上行是也。 既病则周身血气皆不生长, 谷气又不升, 其肌肉消少,是两仪之气, 俱将绝矣。 既下元二阴俱脱, 血气消竭, 假令当日元是热证,今下焦久脱, 已化为寒矣。
此病久沉久降, 寒湿大胜, 当急救之。 泻塞以热, 降湿以燥, 大升大举,以助生长, 补养气血, 不致偏竭。 圣人立治之法, 既湿气大胜, 以所胜治之,助甲风木上升是也, 故陉云: 风胜湿, 是以所胜平之也。 当先调和胃气,次用白术之类, 以燥其湿, 而滋元气。 如其不止, 后用风药以胜湿, 此之谓也。
此便是大举大升, 以助春夏二湿, 久陷下之至治也。 又一本云: 此病次用四物,随湿证加减。
{阳盛是言阳邪盛于内, 故可下阴盛是, 言寒邪盛于外故可汗。 }
{甲胆也。 }
{风胜湿正是举下陷之气今人以为风来则干之意非也。 }
第四节, 论血瘀腹痛法当收止
戎氏曰:
血大至日崩中, 或清或浊, 或纯下瘀血成腐, 势不可止, 证状非一, 所感亦异,甚则头目昏晕, 四肢厥冷, 并宜胶艾汤咽震灵丹, 佐以三灰散,或以童子小便煎理中汤, 或以沉香降气汤加入百草霜, 米饮调下。
血崩甚而腹痛, 人多疑恶血未尽, 又见血色瘀黑, 愈信恶血之说, 不敢止截。
大凡血之为患, 欲出末出之际, 停在腹中, 既成瘀色, 难尽以瘀为恶,又焉知瘀之不为虚冷乎, 若必待贝瘀血之后截之, 恐并与人无之矣。
此腹痛更有说瘀而腹痛, 血通而痛止, 崩而腹痛, 血住则痛止,宜芎归汤加干姜熟附一钱, 止其血而痛自止。 仍以刺花绣拭黑片, 烧灰研末,米饮调下。 一方以毛蟹壳烧存性, 米饮下。 亦有以早黄麻根, 烧灰为末, 米饮下。
{震灵丹能止能行非元礼不能道不能, 有此特见妙论, 非久崩气脱者不可用。 }
{以下皆止涩之法, 而蟹壳黄麻又有破血之能。 }
第五节, 论过服寒凉法当温补
薛氏曰:
表弟方健甫内五十岁, 辛丑患血崩, 诸药罔效。 壬寅八月, 身热体痛头晕涕出,吐痰少食, 众作火治, 展转发热, 绝粒数日。 余诊之曰: 脾胃久虚, 过服寒药,中病未已, 寒病复起。 遂用八味丸料一服, 翌早遂索粥数匙。 再服, 食倍热减痛止,乃服八味丸而愈。 癸卯秋因劳役忧怒, 甲辰夏病复作, 胸饱发热, 脊痛腰疼,神气怫郁, 或作中暑, 崩血便血, 烦渴引饮, 粒米不进, 昏愦时作, 脉洪大,按之微弱, 此无根之火, 内虚寒而外假热也, 以十全大补加附子一剂, 遂食粥三四匙,崩血渐减。 口服八味丸, 始得全愈。
{种种得窍如此治法自有知者。 }
大尹王天成之内, 久患崩, 自服四物凉血之剂, 或作或辍;因怒发热, 其血不止,服前药不应, 乃主降火, 更加腹胁大痛, 手足俱冷。 余曰: ﹁此脾胃虚塞所致。
先用附子理中汤, 体热痛止。 又用济生归脾补中益气二汤, 崩血顿愈。 若泥痛无补法,则误矣。
{因怒发热不主于肝, 而专温补脾胃此得治本之道, 然与前中寒之症方药回别,又孰是耶。 }
锦衣杨水兴之内, 患前证, 过服寒凉之剂, 其证益甚, 更加肚腹痞闷, 饮食不入,发热烦躁, 脉洪大而虚。 余曰: ﹁此脾经气血虚而发躁也。
当急用八珍汤加泡姜以温补之, 缓则不救。 不信, 乃服止血降火之剂, 虚证蜂起,始信余言, 缓不及治矣。
{均一寒凉过剂, 而方药应用不同, 然皆不拾萎附是必有道又两服之而愈,一不听而殁可不知所集之意哉。 }
第六节, 论补中去积
东垣云:
丁未年冬郭大方来说, 其妻经水暴崩不止, 先曾损身失血, 自后一次经数日而来,今次不止。 其人心窄性急多惊, 以予料之, 必因心气不足, 饮食失节得之。 大方曰:
容到彼诊。 得掌中寒, 脉沉细而缓, 间有沉淀, 九窍微不利, 四肢无力, 上喘气短促,口鼻气皆不调, 果有心气不足, 饮食失调, 脾胃虚弱之证。 胃脘当心而痛,在胁下急缩有积, 当脐有动气, 腹中鸣, 下气, 大便难, 诸虚证极多, 不能尽录。
拟先治其本, 余证可以皆去, 与安心定志, 镇坠其惊, 调和脾胃, 大益元气,补其血脉, 养其心神。 以大热之剂, 去其冬塞, 凝在皮肤, 少加生地黄, 去命门相火,不令四肢痿弱, 制黄只归人参汤。
{审证细密自是老手, 前是虚此是实, 此节尤妙尤难。 }
第七节, 论开痰行气
丹溪云:
涎郁胸中, 清气不升, 故经脉壅遏而降下, 非开涎不足以行气,非气升则血不能归隧道, 此论血泄之义甚明。
盖开胸膈浊涎, 则清气升, 清气升则血归隧道不崩矣。 故其症或腹满如孕,或脐腹序痛, 或血结成片, 或血出则快, 止则闷, 或脐上动。
其治法宜开结痰, 行滞气, 消污血。
{又得一种见解人尝谓丹溪先生善治痰然哉。 }
第八节, 论杀血心痛
良方云:
妇人血崩而心痛甚, 名曰: 杀血心痛, 由心脾血虚也。
若小产去血过多而心痛甚者亦然。 用乌贼鱼骨炒为末, 醋汤调下。 失笑散亦效。
{既云: 心脾血虚自当并补乃不为治本, 即用乌贼失笑以治标何耶。 }
薜氏曰: 前证:
若阴血耗散, 用乌贼丸收敛之。
若瘀血不散, 用失笑散行散之。
若心血虚弱, 用芎归汤补养之。
若郁结伤血, 用归脾汤调补之。
{论解得当至云: 心血虚止用芎归似未尽善观后案便得要旨。 }
一妇人血崩兼心痛三年矣, 诸药不应, 每痛甚, 虚证悉具, 面色痿黄。 余曰:
心主血, 盖由去血过多, 心无所养, 以致作痛。 宜用十全大补汤参术倍之,三十余剂烧梢愈, 百余剂全愈。
第九节, 论崩漏杂治法
丹溪云:
崩漏有虚有热, 虚则下溜, 热则通流。
气虚血虚者, 皆以四物汤加参氐。
因劳者, 用参氐加升补药。
因寒者, 用干姜。
因热者, 用黄芩。
漏下乃热而虚, 四物汤加黄连。
崩过多者, 先用五灵脂末一服。 当分寒热, 盖五灵脂能行能止。
紫色成块者, 血热, 四物汤加黄连柴胡之类。
急则治其标, 用白芷汤调百草霜末, 甚者棕榈灰, 后用四物汤加炒黑姜调理。
经验简要, 治崩中等证:
冷者, 脉紧细, 手足寒, 红去淡黑或五色,当归建中加白龙骨血竭附子下紫石英丸震灵丹。 灸火。
热者, 脉洪, 四肢温, 心烦口苦, 燥热血沸而成, 用黄芩汤荆芥散,或清心莲子饮加竹沥生地黄汁, 甚者, 生地黄汁磨京墨百草霜冷服。
虚者, 胶艾汤加麦门冬鹿茸龙骨酸枣仁, 或养荣汤加龙骨血竭送震灵丹。
实者, 腹中痛, 煮附丸四物汤加香附子。
心虚者, 恍惚多梦健忘, 舌强, 小便多, 面红盗汗,柏子仁汤酸枣仁汤加龙骨京墨百草霜昋灵砂丹。 又灵砂当归蓬肉龙骨枣肉丸,参汤送下。 崩中, 麝香当归, 崩者, 心气己散, 急服龙骨灵砂等。
有田扫崩中斲下者, 用大芜根酒煎, 清早服。
产宝分崩阳崩, 受热而赤, 谓之阳崩。 受冷而白, 谓之阴崩。
{按赤者煎热白者气虚。 }
第十节
脉经曰:
问五崩何等类?
师曰: 白崩者, 形如涕。 赤崩者, 形如绛津。 菄崩者, 形如烂瓜。 青崩者,形如蓝色。 黑崩者, 形如衈血也。
寸囗弦而大, 弦则为减, 大则为*孔。 减则为寒, 计卅P为虚。 寒虚相搏,麻则为革, 妇人则半产漏下。
尺胝急而弦大, 风邪入少阴之经, 女子漏下赤白。
漏血下赤白不止, 厤小虚滑者生, 大紧实数者死。
漏下赤白, 日下血数升, 麻急疾者死, 迟者生。
{减即小也。 }
第十一节, 崩漏门汇方
, 百拇医药
治血热崩漏 荆芥四物汤, 治崩漏初起, 不问虚实, 服之立止。 {血藏于肝肝气不升则热迫于下, 故血不能藏而崩也, 况厥阴之经环阴器而底,孔前阴皆属之荆芥升肝气香附理肝气条芩除内热四物生地芍药养血凉血故皆取效。 } 当归, 川芎, 白芍药炒, 生地黄, 荆芥穗, 条芩炒, 香附子炒各一钱 右锉, 水煎服。 如不止, 加防风升麻白术蒲黄。 一方加地榆尤效。
一方四物加芩连栀子黄柏。 一方并加胶艾。 奇效四物汤, 治肝经虚热, 血沸腾而久不止。 {此方用熟地以补肝之母, 以阿胶黄芩益肝之气, 艾叶温下元以助真气之升,所谓阴从阳起也。 }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药[炒], 熟地黄, 阿胶[炒成珠], 艾叶, 黄芩[炒各一钱],右锉, 水煎服。 河间生地黄散, 治经漏下血, 胝虚洪, 经水紫黑。 {洪虚者气不足紫黑者血之热, 黄耆所以补气然气盛则生火, 又加天冬地骨,以清气中之火熟地所以生血, 血生而不凉尤虚妄行, 故以生地黄连以凉心,芍药甘草缓肝益脾, 柴胡黄芩清肝升举, 枸杞熟地又肝肾同归者也。 } 生地黄, 熟地黄, 白芍药, 蔩氐, 枸杷子, 天门冬[去心], 地骨皮, 柴胡,右咬咀, 水煎服。 便血者, 加地榆。 凉血地黄汤, 治妇人血崩不止, 肾水阴虚, 不能镇守胞络相火, 故血走而崩也。 {经曰: 阴者从阳而亟起也, 血属阴, 阴不自升故诸经之血必随诸经之气而后升,若气有所陷则热迫血而内崩矣, 故用黄柏以清下焦胞络之火, 心者火之主也,故又以生地黄连以治火之原, 知母黄芩滋水之母, 归尾破瘀红花生血,所谓去故生新也, 川芎行血海之余蔓荆凉诸经之血, 而风药者皆所以升诸经之气也,诸经气升则阴血不得不随之而起矣, 故曰: 从阳亟起也, 有是症者法之此方,以酒煎芎藭配生地汁自有妙用甚奇甚奇。 } 生地黄, 当归尾[各五分], 黄连, 黄檗, 知母, 蕖本, 川芎, 升麻[骼二], 柴胡,防风, 羌活, 黄芩, 细辛, 荆芥, 蔓荆子, 甘草[炙各一分], 红花[少许],右咬咀, 作一服, 水熊, 空心稍热服。 小蓟汤, 治崩漏不止, 包明如水, 得温则烦闷者, 此阳伤于阴, 令人下血, 当补其阴,麻数疾小者顺, 大者逆。 小蓟[茎叶捣取汁], 生地黄[捣取汁各一盏], 白术[半两锉]。 右三件, 入水一盏, 煎减一半, 去渣温服。 穹藭酒, 治崩中, 昼夜不止, 医不能治者。 芎藭[一两], 生地黄汁[一盏],右用酒五盏, 煮芎藭一盏, 去滓, 下地黄汁, 再煎二三沸, 分为三服。 {用酒之意便是升法。 }
(治崩中去血不止) 大小蓟根五两, 白茅根三两 右二味细切, 用酒五斤煮, 取四斤, 去渣, 分四服。 一方治妇人血崩 槐花[半两炒], 黄芩[二两去皮],右二味, 共为细末, 每服五钱, 好酒一碗, 用铜秤锤一枚, 桑柴火烧红, 浸入酒内,调服, 不拘时, 忌生冷油腻之物。 金华散, 治血室有热, 崩下不止, 服温药不效者。 {此方用石膏以阳明为血海也, 而干姜桂心为之从, 治葳灵仙去肠中宿脓恶水,惟败腐不清热结血凝者可用。 } 玄胡索, 当归, 瞿麦穗, 牡丹皮, 干姜[各二两], 石膏[二两], 桂心[另研],葳灵仙[各七钱], 蒲黄[半两],右为细末, 每服三钱, 水煎空心温服, 日二次。 简易黄芩汤, 治崩中下血, 今人多用止血补血之药, 惟此芀治阳乘阴, 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者。 黄芩一味研为细末, 每服三钱, 霹雳酒调下。 即烧秤钟淬酒, 一方荆界芥汤煎下。
(治劳伤崩漏) 胶艾四物汤, 治劳伤血气, 月水过多, 或崩漏不止, 及妊娠胎气不安, 或因损动,漏血伤胎者, 亦宜。 {与奇效四物少异, 彼用黄芩, 此用甘草, 彼以水煎此又半酒其温凉不同如此。 } 据,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阿胶[炒成珠], 艾叶[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右锉水酒各半煎空心服。 当归芍药汤, 治妇人经麻漏下不止, 其色鲜红, 先因劳役, 脾胃虚弱, 气短气逆,自汗不止, 身热闷乱, 恶见饮食, 匹肢倦怠, 大使时泄。 {见证悉属脾胃气虚当用补中益气为主, 今此方不用人参升麻何也,苍术气悍燥散其色鲜红, 又何用之况与地黄同用岂不为时人所笑,要知古人皆因证立方, 但求至理所在而不必拘方以试病也。 } 黄底[一钱半], 白术, 苍术[泔浸去皮], 当归身, 白芍药[各一钱], 陈皮,熟地黄[各五分], 生地黄, 甘草[炙各三分], 柴胡[二分],右作一服, 水煎, 空心热服。东垣为一妇人制此方, 一服之后诸症悉去, 于族一妇, 因劳役下血, 每来两旬不止,医者拘血热之说, 用四物加芩连, 累治不愈, 一日血大下, 昏迷不醒, 急以问予,于用此药一剂, 少倾顿醒, 过二时血遂止, 后常用此药, 其病遂不复作。 盖血虚须兼补气, 尝譬之血犹水也, 气犹隄也, 隄坚则水不横绝, 气固则血不妄行,自然之理也。 此药黄耆最多, 白术次之, 所以神效, 俗医不达此理, 专用凉药,不知凉伤胃, 服久则正气愈弱, 血安得固, 故特为表而出之也。 归脾汤, 治妇人思虑伤脾, 不能摄血, 以致妄行, 或健忘怔忡, 惊悸不寐,或心脾伤痛, 怠惰嗜卧, 不思饮食。 {此为气犹夫也血犹妻也, 血随气升夫唱妇随之道耳, 夫营出中焦脾胃气虚,则中气下陷是营血失其夫矣, 此方益营助脾而以气药为君者正此意。 } {心脾气虚气结者宜之。 } 人参, 黄氐[炒],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远志[去心], 酸枣仁[炒各一钱], 木香,甘草[炙各五分], 龙眼肉。 右锉, 加生姜三片枣一枚, 水煎服。 加柴胡山栀, 名加味归脾汤。 柏子仁汤, 治妇人忧思过度, 劳伤心经, 不能藏血, 遂至崩中下血不止。 {此济生方也而立斋, 加柴栀以清厥阴之火以升甲胆之气。 } {鹿茸乃阴中至阳, 阴体而阳用也, 非血脱气衰者不用。 } 柏子仁[炒], 香附子[炒], 芎藭, 鹿茸[辽去毛酒蒸焙], 茯神[去木],当归[各一钱半], 川续断[二钱], 阿胶[炒], 远志[去心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右作一服, 生姜五片, 水煎空心服。 养血平肝散, 治大怒经血暴下。 {以大怒而用是故曰: 平肝, 香附青皮迆胡芍药甘草川芎, 缓肝疏肝升提肝气,当归生地, 养血荣肝然所重在大怒故立方如此。 } 当归[酒浸], 白芍药[炒], 香附[炒黑各二钱], 青皮[醋炒], 柴胡, 川芎,生地黄[各八分], 甘草[五分], 右锉, 水煎, 食前服。
(治崩漏气陷) 益胃升阳汤, 血脱益气, 古人之法也, 先补胃气, 以助生长, 故曰: 阳生阴长。 诸甘药为之先务, 举世皆以为补气, 殊不知甘能生血, 此阳生阴长之理也,故先理胃气, 人之一身, 内谷为宝。 黄氏二钱, 人参有嗽去之, 神麴炒各一钱半, 白术三钱, 当归身酒浸, 陈皮 甘草炙各一钱, 升麻, 柴胡各五分, 生黄芩二钱, 泻盛暑之伏热刑金肺逆,秋凉不用。 右为粗末, 每服三钱, 或五钱, 如食减, 已定三钱内更减之, 不可多服。 每服二钱,水煎, 去滓热服。 如腹痛, 每服加白芍药二分中桂少许。 如渴囗干, 加干葛二分。 如嗽去人参。 如服此不止, 却服后方柴胡调经汤, 大毕大升之也。 {以食添减为药增减可见古人用药有法。 } 柴胡调经汤, 治经水不止, 鲜血, 项筋急, 脑痛, 脊骨强痛, 不思饮食。 {要知鲜血不用清凉而用升举当在不思饮食上揣摩。 } {外症属太阳者多半, 而方药又兼少阳阳明太阴厥阴, 且君以苍术少加当归红花,引入血分以升阳气, 乃为之大举大升此从阴用阳之义也。 } 羌活, 独活, 篙本, 升麻[各五分], 仓术[一钱], 柴胡[七分], 葛根, 当归身,甘草[炙各三分], 红花[少许],右咬咀。 作一服, 水煎去渣, 稍热空心服, 微汗立止。 调经升阳除湿汤, 治女子漏下恶血, 月事不调, 或暴崩不止, 多下水浆之物,皆由饮食不节, 或劳伤形体, 或素有心气不足, 因饮酒劳倦, 致令心火乘脾,其人必怠惰嗜卧, 四肢不收, 困倦乏力, 无气以动, 气短上气, 逆急上冲,其脉缓而弦急, 按之洪大, 皆中之下得之, 脾土受邢也, 脾主滋荣周身者也。 心主血,血主原, 二者受邪, 病皆在脉。 脉者血之府也, 麻者人之神也, 心不主令, 胞络代之,故曰: 心之脉, 主属心系。 心系者, 胞络命门之脉也, 主月事, 皆由脾胃虚,而心胞乘之, 故漏下血水不调也。 况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 当除湿去热,益风气上伸以胜其湿。 又云: , 火郁则发之。 {前曰: 鲜此曰: 恶二字有别当细思之。 } 黄氐, 苍术, 羌活[各一钱半], 防风, 茦本, 升麻, 柴胡, 甘草[炙各一钱],当归[酒浸], 独活[各五分], 蔓荆子[七分],右睐咀, 水五大盏, 煎至一大盏, 去滓, 稍热服, 空心服药毕, 待少时,以早膳压之, 可一服而已。 如灸足太阴脾经中血海穴二七壮, 或三七壮, 立已。 此药乃徙权衡之法, 用风胜湿。 为胃气下陷, 而气迫于下, 以救其血之暴崩也。 若病愈, 经血恶物己.尽, 主病推除, 后必须以黄氐甘草人参当归之类, 数服以补之,于补气升阳汤中加和血药是也。 若经血恶物下之不绝, 尤宜救其根凉, 治其本经,只益脾胃, 退心火之亢, 乃治其根蒂也。 若遇夏月白带下脱, 漏不止, 宜用此汤,一服立止。 {土陷则湿故怠惰嗜卧, 木郁则热故气逆上冲缓为湿之征, 弦为木之象郁而不伸,则热此心火乖脾之意也, 其@按之洪犬者火在下也, 见中之下者土之位也,胞络为相火寄于命门为多血之经, 病从火治心火以藏德为神相火听命于心,三焦主气胞络主血故血分之, 火专主胞络气分之火专主三焦郁, 则火不得遂,炎上之性迫于血分, 故阴络伤也。 此方以苍术升麻发太阴阳明之湿,柴胡防风达厥阴少阳之本, 羌活蒿本以升举少阴太阳下部之郁, 所谓下者举之也,是皆升散之物过则气耗而伤金, 故又以黄@以保肺当归引血, 使各有所归。 甘草和气蔓荆凉血此四种者又制亢害之法也, 其曰: 可一服已何其神哉,读者当得此意。 }
(治崩漏血瘀昏晕疼痛) 五灵脂散, 治血崩不止, 及昏不省。 五灵脂, 不拘多少, 另研烟尽研末。 右为末, 每服一钱, 温酒调下。
一方治血崩不止, 五灵脂二钱炒热, 加当归酒同煎。 或水酒童便各半盏, 同煎服。
一方五灵脂半生半熟, 为末, 酒调服。
一方水煎五灵脂半干, 去渣, 澄清, 再煎成膏, 入神□末为丸, 如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二三十丸便止。
一方每服三钱, 水酒童便各半盏, 煎至八分, 通囗服, 名抽刀散。 治产后有病,服三服, 散恶血, 或心腹膀肋脚痛不可忍者, 或止用童子小便尤佳。 或中风, 即入草乌头半钱同煎, 亦治肠风下血。 如不饮酒者, 煎乌梅柏叶汤调下。 如心烦囗干渴者, 加蒲黄炒减半。
一方同蒲黄各炒等分, 名失笑散, 治失血, 及产后半产恶血攻心, 昏迷不省,及心腹绞痛欲死者, 其效如神, 真救急之艮芀也, 人家不可不备。 此药兼能解毒, 及蛇蝎蜈蚣咬, 涂伤处立愈。 {以升举主治者以标为于也, 以退心火为治者以本为主也, 以益脾胃为法者,标本不拾也。 东垣专主脾胃之意, 盖如此白带主湿, 故一服立止夏月二字亦宜玩。 } {五灵脂行污浊之血如神童便降火亦行秽浊而同煎尤妙。 } {神麴丸法原用醋煎, 丹溪先生尝言之。 } {产后瘀血心崩不论久近服之如神。 } 香附子散, 治血崩不止, 或成五色, 亦治产后腹痛, 及小产血不止。 大是妇人仙药,常服益血调气。 香附子, 不拘多少, 椿去毛中断之, 略炒。 右为细末, 每服二钱, 清米饮调下, 能止血, 好酒调下, 能破积。 冷气, 姜汤下。 带下, 艾汤入醋少许下。 {四法俱良。 } 煮附丸, 治崩漏带下, 积聚症瘕, 脐腹污痛。 {方见调经门疼痛条} {气寒则凝而症瘕腹痛皆气凝之故, 香附体重气温味苦辛苦以入血,分辛以散结气气行血流故痛自止。 } 备金散, 治妇人血崩不上。 {崩而内有瘀者宜之。 } 香附子[炒四两], 当归尾[﹁两二钱], 五灵脂[炒一两],右为细末, 每服五钱, 醋汤调下, 空心服, 立效。 如神散, 治血崩不止, 赤白带下。 香附子[炒], 赤芍药[炒过各等分],右为末, 入盐一捻, 水煎食前温服。 立效散, 治妇人血崩, 脐腹痛。 {数方皆用破血之剂。 } 香附[炒三两], 当归[一两], 赤芍药, 良姜, 五灵脂[各半两],{良姜妙。 } 右为细末, 每服三钱, 酒一盏, 童便少许, 同煎服。 一方, 治血崩脐腹痛。 当归, 赤芍药, 熟地黄, 香附子, 牡丹皮, 木贼[去各二两], 没药, 丁香,桂[去皮各三钱],右为细末, 酒调三钱, 温服。 缩砂散, 治血崩。 缩砂不拘多少, 于新瓦上炒香为细末, 米饮调下三钱。 加减匹物汤, 治室女二七天癸至, 亦, 当时末至而后至者, 亦有卒然暴下, 淋沥不止,有若崩漏者, 失血过多, 变生诸证, 悉宜服之。 四物汤[四钱], 香附子[炒去毛一钱半],右加生姜五片, 水煎, 食前服。 如血色鲜而不止者, 去熟地黄加生地黄。 {去熟生生可不思之。 } (治崩漏虚寒) {东垣所论脉证必析宜宗之。 } 丁香胶艾汤, 治崩漏不止, 盖心气不足, 劳役及饮食不节所得, 经隔少时,其脉两尺俱弦紧而洪, 按之无力, 其证自觉脐下如冰, 求厚衣被, 以御其寒,白带白滑之物虽多, 间下如屋漏水, 下时有鲜血不多。 右尺麻时微洪,屋漏水多暴下者, 是急弦麻, 为寒多, 而洪麻时见, 乃热少。 合而言之, 急弦者,北方塞水多也。 洪脉时出者, 命门包络之火也。 黑物多, 赤物少, 合成屋漏水之状也。 {以寒多故用药必温。 } 当归[一钱二分], 白芍药, 熟地黄[各三分], 川芎, 丁香[各四分],阿胶[炒六分另后入], 生艾叶[一钱后入] 右为细末, 作一服, 水二盏, 煎至五沸, 去滓, 入胶艾, 再上火煎至一大盏, 空心,宿食消尽, 带熟服, 三服效。 {服药有法有时。 } 芎藭汤, 治带下漏血不止, 及风寒冷热, 劳损冲任, 月水不调, 崩中暴下, 腰重里急,淋沥不斮, 及产后失血过多, 虚鸁腹痛, 或妊娠胎动不安, 下血连日, 小便频数,肢体烦倦, 头昏目暗, 不欲饮食。 芎藭, 黄氐, 芍药, 干地黄, 吴茱萸, 甘草[炙各二两], 当归, 干姜[各一两],右咬咀,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分三服。 若月经后, 因有赤白不止者, 除地黄茱萸,加杜仲人参各二两。 {好加减。 } 断下汤, 治冲任气虚, 崩中漏下, 经脉不调, 每遇月候将来, 脐腹腰脚先痛,渐减饮食, 四肢乏力, 及带下三十六疾, 悉能疗之。 {重在气虚二字。 } {此即胶艾四物之变局也, 彼有芍药此有人参乌贼干姜, 大概崩在肝气不敛者,宜芍药之酸寒以收之气, 脱而不温者宜参姜乌贼之类, 温补而涩之。 阿胶者益金水以成收藏之用也。 } 人参[去芦], 熟地黄, 艾叶[醋炒各一两], 乌贼骨[烧灰], 当归[酒洗各二两],阿胶[蛤粉炒成珠], 川芎[各七钱], 干姜[炮半两],右咬咀, 水煎, 食前服。 乌贼骨即海嫖螵蛸。 加味四物汤, 治崩漏。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故以此主之, 而腹痛一症人皆以为瘀血者多,而此以为漏不止者服熟附丸正元礼, 所谓崩而腹痛者崩止而痛除也。 } 四物汤[一两], 人参[二钱], 吴茱萸[一钱],右锉碎, 每服半两, 姜枣煎。 食前服, 五六服。 寒熟腹痛皆退, 崩漏末止,续服后熟附丸。 熟附丸,熟附子, 木贼去节, 龙骨虾, 赤石脂锻各半两, 川芎, 当归各一两 右为细末, 醋糊为丸, 如桐子大, 每服五六十丸, 食前米饮下。 鹿茸丸, 治经侯过多, 其色瘀黑, 甚者崩下, 呼奴少气, 脐腹冷极, 则汗出如雨,尺脉微小, 由冲任虚衰, 为风冷客乘朐中, 气不能固, 可灸关元百壮,在脐下正中三寸。 {此温濇之剂也久崩漏脱者宜之。 } 鹿茸[去毛酥炙], 赤石脂[制], 禹余[粮制各一两], 当归, 熟地黄, 续断[各二两],附子[炮], 艾叶[一方无], 柏叶[各半两],右为细末, 酒糊丸, 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 空心温酒下。 炼蜜丸亦可。 {丹溪以紫黑为热, 而此言瘀黑者乃下焦气寒血凝而黑各有治法,然女子气海在上血海在下, 故下焦温而后气升血行, 如鹿茸者以血成形, 由气而长血,随气上而成角, 故入血分以生焉, 又以附子艾叶佐而温之, 以石脂余粮镇而固之,柏叶清之归地续断补而续之, 诚下元虚寒之, 余方也不加人参岂无意焉,而灸关元之意盖可想矣。 } (治崩漏虚脱) 大全方, 治崩中, 下血不止, 小腹痛。 芍药[一两炒黄], 柏叶[六两微炒, 丹溪云: 柏性多燥]。 右用水一升, 煎至六合, 入酒五合, 煎取七合, 空心分为二服。 一方为细末,酒调二钱。 一方有鹿角胶等, 酒调治白带脐腹痛。 柏黄散, 疗经血不上。 黄芩[一两二钱半], 侧柏叶, 蒲黄[各一两], 伏龙肝[二两即灶心对月土]。 右咬咀, 水二升, 煎取八合, 分为二服。 又方, 治患崩中不止, 结作血片, 如鸡肝色碎烂。 芎藭[十二分], 生地黄, 伏龙肝[各十一分], 阿胶, 青竹茹[各八分], 当归[六分],续断, 地榆, 小蓟根[各二分],右用水九盏, 煮取三盏, 去滓, 分三服。 {鹿胶即鹿茸意妙甚。 } {本清肝热更培士元。 } {血片鸡肝色是血不足, 而瘀故其色淡黯此芎藭所以为君也。 } 伏龙肝散, 治气血劳伤, 冲任胝虚。 经云: 非时忽然崩下, 或如豆汁, 或成血片,或五色相杂, 或赤白相兼, 脐腹冷痛, 陉久未止, 令人蔩瘦, 囗干, 饮食减少,四肢无力, 虚烦鷘悸。 伏龙肝, 赤石脂[各一两], 芎藭[三两], 熟地黄, 艾叶[微炒各二两],麦门冬[去心两半], 当归, 干姜[各七钱半], 肉桂, 甘草[各半两],右为粗末, 每服匹钱, 枣一枚, 水同煎。 地榆散, 治妇人崩中, 漏下不止。 {此方有温有凉, 其破瘀止痛莫如蟹爪, 而补血上行, 莫如角胶其余可三反矣,漏芦入阳明最妙。 } 地榆, 蒲黄, 白芍药, 柏叶[微炒], 蟹爪[微炒], 熟地黄, 鹿角胶[碎炒另黄],漏芦[各一两], 芎藭, 当归[各七钱半], 伏龙肝[一两半], 干姜[炮], 桂心,甘草[炙赤各半两],右锉碎, 每服三钱, 水一中盏, 入竹茹一分, 煎至七分, 去渣, 食前温服。 按伏龙肝为止血之圣药, 盖懆可去湿也。 先贤治崩, 用旋覆花半夏,治膈间湿痰而崩止者, 亦此意。 {旋覆半夏之治崩与治痰泻之法等, 若果因痰而崩不知用此则徒尤血药之不灵也。 } 蒲黄散, 治崩中不能止。 {此亦温凉燥濇止血破血之剂也, 又可治白带。 } 蒲黄[炒], 破故纸[炒], 千年古石灰[炒过各等分],右为细末, 每服二三钱, 淡酒或醋汤调下。 霹雳散, 治经脉妄行。 {前方温下元以止血, 此方调血气以燥濇, 自是不同此又无千年二字,而用油炒仍虑燥热也, 霹雳之名乃烧秤锤投酒中之声,亦或取其声应之速耳。 } 香附子[三两], 川芎, 石灰油[炒各一两],右为细末, 烧枰锤淬酒, 调服二钱匕。 鹿茸散, 治崩中漏下不止, 虚损鸁瘦。 鹿茸二两, 涂酥炙微黄, 白龙骨, 鳖甲涂酥炙另黄去裙, 熟地黄, 白芍药, 白石脂,乌贼鱼骨炙黄, 续断各一两, 肉苁蓉一两半酒浸去皮炙干 {鳖甲是下部阴药而通肾脉之阳, 自脊膂节节而下以至于阴, 肉苁蓉是下部阳药,有益坎中之阳而补真火, 故曰: 黑司命石其余可类而推矣,若骨脂苁蓉又为艾叶之助云: 尔。 } 右为细末, 每服二钱, 食前粥饮调下。 补宫丸, 治妇人诸虚不足, 久不妊娠, 骨热形羸, 崩中带下。 白薇, 牡蛎, 白芍药, 鹿角霜, 山药, 白术, 白茯苓, 乌贼鱼骨, 白芷[各等分],右为细末, 面糊和丸, 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 空心米饮送下。 牡蛎丸, 治月水不止, 众药不愈者。 牡蛎火煆研细, 用醋调成丸, 再煆过通红, 候冷研细, 出火毒, 邽用醋调艾末,熬成膏和丸, 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 醋艾汤下。 一方, 治妇人血崩。 蚕砂[炒一两], 伏龙肝[半两], 阿胶[一两],{蚕食桑而粪砂有清恉凉燥之能单服之亦验, 以头二蚕者佳, 为有生生之妙也。 } 右为末, 空心温酒调服二三钱。 血见黑则止 黑金散, 治妇人血气虚损, 经候不调, 崩中漏下。 鲤鱼皮, 棕榈皮, 黄牛角鳃, 破故纸, 乱发[各一两], 乌贼鱼骨, 干姜, 木贼, 当归,熟地黄[各半两],右锉碎, 拌匀, 入磁惟内, 盐泥固济, 候干, 以炭火五斤, 煆令通赤, 烟尽,取放土内埋令冷, 取出研细, 每服三钱, 入序香少许, 空心米饮调下。 五灰散, 治下血不止成血崩。 {五灰十灰皆取其黑, 如百草霜黑墨之意, 如前方中所未备而此又出之以成方,若令人知有所取也。 } 莲蓬壳, 黄绢, 血余, 百草霜, 棕皮[以上共烧灰], 山栀[炒黑], 蒲黄[炒], 黑墨,血竭, 右为细末调服, 或炼蜜丸, 桐子大, 清米饮下五十丸。 十灰散, 治下血不止。 锦片, 木贼, 棕榈, 柏叶, 艾叶, 干漆, 鲫鱼鳞, 鲤鱼鳞, 血余, 当归,麝香[少许研],右研匀, 每服二钱, 空心温酒调服。 十灰丸, 治崩中下血不止。 锦灰一云: 绵, 黄绢灰, 马尾灰, 艾叶灰, 藕节灰, 莲房灰, 油发灰, 赤松皮灰,棕榈灰, 蒲黄灰各等分 {莲房藕节藕通血脉而散血, 其节与房皆敛虚就实而味濇,且方成于升气而清类木之象, 有收阳归阴之理, 故用之以濇血。 黄绢锦片皆蚕丝所成蚕食桑而吐丝, 扶桑之木,受青阳之气禀少阳升生之性能和甲胆之阳以养厥阴之血, 故神仙一切服食药,不得桑柴煎, 不食以其火不文不武而具温生之气也。 蚕砂治崩桑鲜止血岂漫言哉,百草霜乃百草之烟墨亦松烟所造, 草体乙木之阴味多苦, 松有清苦之操味多濇,取之以烟则上升, 取之以黑则制火, 松皮灰亦此意。 诸鱼属火而生居水中,是水中之火惟鲫鱼生于四季, 故得之多其臭腥腥先入肝以助肝气之升, 鳞毋者,金之用也, 水中有火水中有金, 金主收濇火, 土生金, 水并之意。 马尾灰马者干之阳, 尾者血之尾, 血润下而生尾, 尾生于阳体之尽处。 是阳中之阴也。 以阴血之余生于纯阳之体, 又有阴有有阳之义, 凡血脱于下乃阴无阳以升,此借阳中之阴以鼓阳升阴又借其灰以为止濇之用皆良法也。 } 右研匀, 用醋煮糯米糊和丸, 如桐子大, 每服七十丸, 加至一百丸, 空心米饮下。 如圣散, 治血止崩 棕榈, 乌梅肉, 干姜[一两五钱并烧存性]。 右为细末, 每服二钱, 乌梅酒调下, 空心食前服, 久患不过三服愈。 一方去干姜,用甘草二寸, 半生半熟, 共为末, 二三钱, 淡醋汤调服。 当归散, 治妇人血崩不止。 理气血而又濇血也。 当归, 龙骨[烧赤], 香附子[炒各一钱], 棕毛灰[五钱],右为末, 每服匹钱, 米饮调, 空心服。 忌油腻渚鱼鸡等物。 一方, 治血崩屡效。 当归, 白芍药, 干姜, 棕榈,{此方以血药入干姜有从治之妙。 } 右各煆存性, 研为细末, 醋调, 食前服。 琥珀散{一名乌纱帽散}, 治暴崩不止。 赤芍药, 当归, 香附子, 干荷叶[男子发皂荚水洗], 棕榈, 乌纱帽[是漆纱头巾,取阳气上冲故也]。 {荷叶清芬可以升甲胆之气, 而清血乌纱染五倍故能止血, 又有生漆可以破瘀,取常用者阳升之意。 } 右各等分, 并于新瓦上煆成黑灰, 存性三分为细末, 每服五钱, 空心童便调下。 {阳风不用童便似有前后之分} 如入行十里久, 再进一服郋止。 若产后血去多, 加米酷京墨麝香少许。 一法先以五积散加醋煎投一二服, 次服五灵脂散。 立应散, 治妇人血海崩败, 又治肠风下血。 香附[三两一半生一半炒], 榈皮[一两烧存性]。 右为细末, 每服五钱, 酒与童便各半盏, 煎七分, 温服无时。 如肠风, 不用童便。 立效散, 治妇人血崩不止 {莲花心性濇而香可以通心气之和而濇血。 } 当归, 莲花心, 白绵子, 红花, 茅花,右锉如豆大, 白纸包裹泥圆, 火煆存性为末, 每服三钱, 温酒调服。 必效散, 治妇人月经不调, 及崩漏不止。 榈皮蛲, 木贼[去节烧存性各二两], 麝香[另研一钱],右为末, 酒服二钱, 空心服。 乌金散, 治血崩不止。 棕榈毛[烧存性一两], 龙骨[锻过二钱],右为细末, 研匀, 每三钱, 空心好酒调服, 二服立止。 香矾散, 治血崩。 香附子[醋浸一宿, 炒焦存性为末, 一两], 白矾末[二钱],右研匀, 米饮调, 空心服神效。 一方用荷叶调尤妙。 一方, 治妇人血崩不止。 槐花[一两], 榈毛灰[五钱],右为末, 水二盏, 鉴少许, 煎至七分, 去滓, 温服。
一方用陈槐花一两, 百草霜半两, 秤锤烧红淬酒下一二钱。
一方槐花萼烧灰, 温酒调下二钱匕。
一方槐木耳烧作灰, 酒服方寸匕。 {凉而能止。 }
(止崩杂方)
一方荆芥莲房各等分, 烧灰存性, 为细末, 空心米饮调下二钱。 用童便调下。 {荆芥入肝清而升举乃血中要药。 }
一方荆芥穗灯火烧焦为末, 每服三钱, 用童便调下。
一方葫芦去子穰实荆芥穗, 烧存性, 米饮调下。 {葫芦未解。 }
一方香附子去毛, 炒焦黑存性为末, 热酒调服二钱, 不过两服, 立止。
一方砂仁新瓦炒黑为末, 米饮调服。
一方益智仁炒黑为末, 盐米饮调下。
一方槟榔烧灰存性碾末, 温酒调下甚妙。
一方乱发皂角水洗净为末, 空心酒调下二钱。
一方棕榈白矾煆为末, 酒调二钱。
一方棕榈烧成性, 淡酒调下三钱。
一方乌梅烧成灰存性为末, 乌梅汤调下。
一方桂心烧存性为末, 米饮或酒调下一二钱。
一方桃仁烧灰存性研细, 食前温酒调下二钱。
一方五灵脂炒令姻尽为末, 温酒调下一钱。
一方黄牛角鳃用尖, 烧成黑灰, 微存性, 研末调服。
一方鹿角烧灰细研, 食前温酒谓下二钱。
一方乌贼鱼骨烧存性为细末, 每二钱, 煎木贼汤下。
一方以盐白梅烧灰存性为末, 空心米饮谓下。
一方用夏枯草烧存性为末, 米饮调下。 {夏枝草是厥阴经养阴之药。 }
一方百草霜二钱, 狗胆汁拌定, 分作二服, 当归酒调下。 {用狗胆汁甚奇然亦阳中阴药也同百草霜必妙必妙。 }
一方京墨为末二钱匕, 同烧露蜂房为末, 三指撮酒调服。
一方新绵一口烧研末, 空心酒调下, 立止。 名一笑散。
一方连蓬烧灰存性, 为细末, 酒调下二钱。
一方棉子花铜器炒烟尽为末, 空心温酒调下二钱。 {棉子煖下元而止血。 }
一方用大蓟, 俗呼为马茨芥, 连根去土勿洗, 以磁石器捣炳, 仍入冷水半盏,取汁服之, 立止。 千金方, 治妇人无故尿血。 {无故二字当详。 } 龙骨[二两为末, 以酒调服方寸匕]。 孙真人方, 治九窍出血。 {九窍一窍总是一理。 } 荆叶[捣取汁, 酒和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