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学理论 > 中药资源学
编号:55586
生药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
http://www.100md.com 《中药资源学》
     一、生药资源保护的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生药需求量剧增,长期以来由于对合理开发利用生药资源的认识不足,以致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对生药资源进行掠夺式的过度采收或捕猎。加之环境污染减弱了生药资源的再生,造成了资源下降和枯竭,许多种类趋于衰退或濒临灭绝,一些优良种质正在消失和解体。如80年代后期,甘草资源比50年代减少60%,麝香资源比50年代减少70%。对江苏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地道产区的调查表明:如不采取措施,茅苍术商品药材资源耗尽的期限约为10~20年。我国特有的中药材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由于连年过度采挖,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已成为稀有物种。其他如厚朴、杜仲、黄柏、麻黄、肉苁蓉、冬虫夏草、蛤蚧、虎、豹、象、熊等资源的破坏也十分严重,因此,保护药用动值物资源和保护其他自然资源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百拇医药
    二、生药资源保护的对象

    为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我国于1984年公布了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354种。据不完全统计,其中的药用植物或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163种,一级5种,如人参、桫椤和水杉等;二级30种,如海南粗榧、云南黄连、金钱松等;三级203种,如肉苁蓉、八角莲、黄连等。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稀有或濒危的种类,三级重点保护值物是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濒危或稀有种类。1987年我国公布了第二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约有400多种。

    国务院为了进一步保护与合理利用野生药材资源,以适应人民医疗保健事业的需要。于1987年10月30日公布《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将国家重点保护的药材物种分为三级:一级为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二级为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三级为资源严重减少的主要常用药材物种。根据这一条例的规定,我国制定了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共76种,其中动物18种,植物58种。在动物中,属一级保护的有4种,如虎、豹、赛加羚羊、梅花鹿;二级保护的14种,如马鹿、林麝、马麝、原麝、黑熊、棕熊、穿山甲、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银环蛇等。在植物中,属二级保护的有13种,如甘草、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柏、剑叶龙血树等。三级保护
, 百拇医药
    的有45种,如川贝母、伊贝母、刺

    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肉苁蓉、秦艽、细辛、五味子等。

    为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国家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从1989年3月1日起施行。在些基础上提出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有保护野生动物161种(类),据不完全统计,它们之中的药用动物或具有药用价值的动物有161种(类)。一级67种,如中华鲟、扬子鳄、白肩雕、四川山鹧鸪、野牦牛、扭角羚、河狸、白唇鹿、红珊瑚、丹顶鹤、熊猴、云豹、虎、蟒等;二级94种,如五步蛇、驼鹿、文昌鱼、鲸类、天鹅、豺、大壁虎、乌梢蛇、大珠贝、中国林蛙(哈士蟆)等。

    三、生药资源保护策略

    (一)加强法制观念,认真执行有关政策和条例

    对国家制定的保护野生植物、动物药材和保护一切自然资源的有关政策和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要加强宣传与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并切实贯彻执行,违者要依法严肃处理。
, http://www.100md.com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药用植物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包括陆地和水域,采取有效措施,就地保持现有状态,使该地区自然资源得以永久或较长时期的保护,免受破坏而划定的特珠区域。由于国家重视,截至1989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已达600多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后,已有近20个省、自治区拟定了实施细则。新疆、内蒙、宁夏发布了保护甘草;新疆发布了保护麻黄;广西发布了保护龙血树的规定。为保护野生药源,黑龙江省建立了五味子、防风、龙胆、桔梗、黄柏、芡实、黄苓、马兜铃等36个保护区。广西的龙虎山、龙胜、兴安等地建立了天然药物保护区,受保护的种类有石斛、鸡血藤、砂仁、草豆蔻、千年健等450多种药用植物。

    (三)建立稀有濒危药用植物园和动物园,进行引种驯化

    建立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园和动物园,进行引种驯化,迁地保存,变野生为栽培或驯养,是十分有效的保护措施,如中国科学院西安植物园将分布在秦岭大巴山区和陕西黄土高原的37种珍稀濒危值物移植到西安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从鄂西山区引种一些珍稀植物进行迁地保存,经研究已掌握了珙桐、天目木兰、羽叶丁香、连香树、红豆杉等18种珍稀濒危植物繁殖技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及云南分所、海南分所、广西分所建立了4个药用植物园,引种栽培了2500多种药用植物。全国野生药材变家种的有100种。如天麻原为野生药材,经利用苗床栽培,进行大面积无性繁殖栽种,获得成功,目前已由无性繁殖发展到有性繁殖,加速了天麻的生产。此外盾叶薯蓣、川贝母、五味子、半夏、栝楼、丹参、桔梗、茜草、石斛等已变为家种。麝香自古以来是我国特产的一种名贵中药和香料。过去多采用猎麝取香,造成了野生资源的严重破坏,现已严禁猎杀而进行人工饲养,活麝取香,目前我国四川省的马尔康、灌县,陕西的镇平,安徽省的佛子岭等已建立了养麝场进行人工驯养和人工活体取香。我国是熊胆的最大出口国,但由于森林过度采伐,熊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繁殖率下降,加之各地乱捕滥猎,杀生取胆,致使熊的野生资源趋于绝灭。为了开发熊胆资源,抢救这一珍贵动物,国内开展了驯养野生熊并从活熊胆囊内抽取胆汁的研究,并已获得了成功。采用人工手术植入固体异物于胆囊形成牛黄,与印度及吉林天然牛黄作对比分析,其胆红素、胆酸、胆固醇的含量和抗惊厥作用,均与自然形成的牛黄近似。
, 百拇医药
    (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与发展种质资源

    现代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许多先进技术已应用于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如离体保护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等。

    1. 离体保护

    将植物体的某一部分包括种子、根、根茎、茎、花粉等进行人工保存。世界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已设立种子贮藏库,遗传因子中心基因库采用种子密封低温二重贮藏库储备。种子贮存是保护植物种质资源最简易和最经济的方法。1993年我国第一座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已在浙江省中药研究所建成。

    2. 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组织培养是用植物某一部分器官、愈伤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无菌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活性物质的技术。目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植物细胞培养、器官培养、胚培养以及原生质体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器官分化,胚状体以及短枝微繁殖,原球茎、各种变态茎和根等在试管中进行繁殖和保存种质等方法,在某些药用珍稀品种的种质保存、脱病毒植物、单倍体和多培体育种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十年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用组织培养形式试管苗获得成功的药用植物约有200种,其中怀地黄脱病毒苗在生产上取得增产5~7倍的效果;山西育成多倍体的枸杞;安徽、广东、广西等对石斛的种子无菌萌发形成试管苗,并在产区移栽,从而挽救了霍山石斛等名贵品种。此外,龙胆,条叶龙胆,浙贝母、山楂等组织培养均取得成功,某些药用成分的含量还有所增加。

    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由于有的植物自然繁殖率低(如贝母),有的生长周期长(如黄连),有的资源极少(如霍山石斛),有的因病毒而退化(如菊花、地黄)给药用植物的引种、育种和扩大带来困难。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快速无性繁殖则是解决上述存在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国已有720种植物应用此方法获得成功,采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不仅可大量生产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快速繁殖自然繁殖力低的植物,同时尚可达到复壮原种,加速引种和优良品种的推广过程,繁殖在自然条件下无法用种子繁殖与维持下一代以及三倍体,多倍体植物,使原来不能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成为能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因此,这一方法保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上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