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纲的分类
http://www.100md.com
《动物知识》
世界上现存的爬行动物约有5千7百余种。分为喙头目、龟鳖目、有鳞目和鳄目。我国约310种,除喙头目外,都有分布,且均有药用种类,故将这三个日简介于后:
1.龟鳖目Chelonia
龟鳖目是爬行纲中最特化的类群。一般水栖,少数陆栖。外形明显的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头骨不具颞窝(现存有些种类颞部有孔洞是一种特化现象),方骨不能活动,具眼睑;口腔不具齿而具角质鞘,舌不能伸出口外。躯干宽短而扁,背腹有甲,大多的头、颈、四肢和尾都可不同程度的缩进坚固的甲内。甲板外被角质板或厚皮。其脊柱、肋骨和胸骨常与甲板愈,胸廓不能活动。泄殖孔纵裂,雄性具单个交配器。一般的寿命较长,可活数十年至上百年。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我国除有些种类分布于北方外,多数都分布于华南地区。
本目现存约240种,分属12科。我国目前记载的有24种,分属4个科,即龟科、棱皮龟科、海龟科和鳖科。各科都有药用种类。
, 百拇医药
(1)龟科Testudinidae:为本目中最大的一科,营陆栖,半水栖或水栖生活。龟壳坚固,由背甲和腹甲组成。其甲板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甲板外被以角质后片。头、颈、尾和四肢都可完全缩入甲内。四肢粗壮,不呈桨状,爪粗而钝。全国多有分布。常见的药用动物有乌龟型
Chinenysreeuesii(Gray)。黄缘闭壳龟Cuoraflavconarginata(Gray)和平胸龟 PlatyternonMegaephalumGray等。
(2)棱皮龟科Dermochelidae:为营海栖的大型种类。背甲由数百枚不整齐的多边形小盾片和骨板镶嵌而成,成体甲外覆以平滑的革质皮肤。背甲上肩7条纵行的棱。四肢特化为桨状。前肢长,约为后肢长的2倍,指趾端无爪。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我国仅有棱皮龟Dermochelyscoriacea一种,也供药用。
(3)海龟科Cheloniidae:为海栖生活的中、大型种类。颈短,头不能缩入甲内,四肢特化呈浆状,具1~2爪。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我国分布于山东至广东沿海,以南海为多。常见的药用种类有玳瑁Eretmochelysimbricata(L.)、海龟Cheloniamydas(L.)和蠵龟
, 百拇医药
Carettacarettaolivaca(Eschscho1tz)。
(4)鳖科Trionychidae:为营淡水生活的中、小型类群,头颈能缩入甲内,有长而灵活的管状吻。甲板外被柔软的革质皮肤,腹甲各骨板退化缩小,不互相愈合,四肢具发达的蹼,内侧3指趾具爪。分布于东南亚、非洲和北美洲。国内各地都有分布。常见的药用种类有中华鳖 TrionyxsinesisWiegman山瑞鳖TrionyxsteindachneriSiebenrok和鼋 Pelochelysbibroni(Owen)等。
2.有鳞目Squamata有鳞目为现存爬行类中最多的类群。营地栖、树栖、穴居或水栖生活。体一般细长,外被角质鳞片,多数无骨板,方骨能活,椎体双凹型或前凹型,具端生或侧生齿,泄殖孔横裂,雄性具成对交配器,锄鼻器(贾氏器)十分发达。几布全球。全世界约有5千5百种,我国约有290种,主要分布在南方各地。又分为以下蜥蜴亚目和蛇亚目两个亚目。
, http://www.100md.com
Ⅰ.蜥蜴亚目Lacerti1ia
蜥蜴亚目为中、小型类群,身体各部区分明显,有发达的颈部和尾部。多数的尾部能自断,断后可再生。多数具附肢、肩带和胸骨,左右颌骨在前端合并,口不能大幅度扩张。眼通常发达,有活动眼睑。一般都存在鼓膜、鼓室和耳咽管。除南极洲外,广布全球。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全世界约有3千种,分属20个科。我国约有110余种,分属8个科。其中有药用价值的主要有鬣蜥科、壁虎科、石龙子科、蜥蜴科、蛇蜥科和巨蜥科。
(1)鬣蜥科Agamidae:本科为原始种类,头背面有对称排列的大鳞片,体鳞多呈覆瓦状排列,背鳞具棘刺。尾细长柔软,不易折断。四肢发达,指趾长而具爪。营树栖或地栖生活。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以南方分布较多。药用种类如斑飞蜥Dracomacu1atus等。
(2)壁虎科Gekkonldae:本科为较原始的类群,体小而柔软,被粒状鳞。眼大,无活动眼睑。指趾端常膨大而具指垫。多生活于岩石、墙壁的缝隙之中,全国多有分布。常见的药用种类有蛤蚧GekkogekkoL.、无蹼壁虎G.swinhonisGunther、多痣壁虎G.japonicus(DumeiletBrisson)、无疣壁虎G.subpalmatusGunther和蹼趾壁虎G.chinensisGray等。
, http://www.100md.com
(3)石龙子科Scincidae:本科为中、小型类群,头顶有对称排列的盾片,体被平滑的圆鳞,鳞下承以骨板,舌端分叉。体肥壮,四肢发达或退化,尾粗易折断,营地栖或树栖生活。全球几有分布,以东半球为多。国内主要分布于东北或长江以南各地。常见的药用种类有中国石龙子EumeceSchinensis(Gray)、蓝尾石龙子E.e1egansBou1enger、铜楔蜥(铜石龙子) Sphenomorphusindicus(Gray)等。
(4)蜥蜴科Lacertidae1:本科的动物体一般细长,头部大多具对称的大型盾片,腹鳞较大,多呈方形,纵横成行排列,与侧鳞有显著区别,四肢发达,尾长而尖,易断易再生。舌扁平而宽,具鳞片状突起。多生活于山坡岩石缝隙之中。全国多有分布。主要药用种类有丽斑麻蜥 EremiasargusPters、山地麻蜥E.brench1eyi、密点麻蜥E.multiocel1ata等。
(5)蛇蜥科Anguidae:本科动物体细长无四肢,外形似蛇,体侧有纵沟,头顶具对称盾片,鳞下承以骨板,尾长易断,能迅速再生。营穴居生活,多数昼伏夜出。国内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常见的药用种类如细蛇蜥Ophisaurusgracilis和脆蛇蜥O.Harti。
, 百拇医药
(6)巨蜥科Vaeanidae:本科动物体型巨大,头、吻较长,体被颗粒状鳞片,腹鳞方形,成横行排列,尾长而侧扁。四肢健壮,爬行迅速。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我国分布于华南各省区。国内仅有巨蜥Varamussalvator一种,也供药用。
Ⅱ.蛇亚目0pnidia(Serpentes)
本亚目是一支特化为穴居的、腹部贴地爬行的类群。体呈细长圆筒形,四肢退化,不具肩带和胸骨,眼睑不能活动,无外耳、鼓膜、鼓室和咽鼓管。左、右下颌骨前端以韧带连接,方骨可活动,口能张大至1300;舌末端分叉,伸缩很强。除南极洲外,广布全球,但以热带分布最多。国内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区。大部分营地栖穴居生活,也有半水栖和树栖的种类。
全球现有蛇类约2千5百种,分属13个科;国内已知有173种,隶属8个科。其中毒蛇48种,归属4个科。药用价值大的有游蛇、眼镜蛇科、蝰蛇科和海蛇科。
, http://www.100md.com
(1)游蛇科Colubridae:为蛇亚目中最大的科,占蛇类总数的2/3。上、下领全具齿,有毒种类具后沟牙。背鳞小,腹鳞宽大,头顶有大型对称盾片,无腰带和后肢的残余。卵生或卵胎生。营地栖、水栖、半水栖或树栖生活。分布广泛,几遍全球。国内各地都有分布。具药用价值有20多种,常见的有乌梢蛇Zaocysdhumnades、赤链蛇Dinodonrufazonemtum、百花锦蛇Elaphemoellendoffi、枕纹锦蛇Elaphedione等。
(2)眼镜蛇科Elapidae:本科为毒蛇类群之一,上颌骨较短,前部有沟状毒牙1对,属前沟牙。毒牙粗短直立。尾圆形。卵胎生。营地栖或树栖生活。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南一带。常见的药用种类如眼镜蛇Najanaja、银环蛇Bungarusmulticinctus和金环蛇B.fasciatus等。
(3)蝰蛇科Viperidae:本科动物的上颌骨宽短而能活动,其前面具1对管状毒牙,张口时毒牙竖立。头较大,体粗壮,尾短。营陆栖或水栖生活。根据颊窝的有无分为蝰亚科和蝮亚科。蝰亚科Viperinae:在眼与鼻孔之间不具颊窝,主要分布于非。蝮亚科Crotalinae:在眼与鼻孔之间具有颊窝,主要分布在美。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常见的药用种类如蝮蛇Aqkistrodonha1ys和尖吻蝮(五步蛇)A.aclutus等。
, http://www.100md.com
(4)海蛇科Hydrophiidae:本科为海栖的有毒类群。头小,鼻孔位于吻的背面或侧面。腹鳞多退化或消失。有特殊的盐腺或舌下腺,能排出体内过多的盐分。全世界约有49种,分归15个属。我国已知有15种,分归9个属。国内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的浅海地带。常见的药用种类如青环海蛇HydrophiscyanocinctusDaudin和长吻海蛇PelamisPlaturus等。
Ⅲ.鳄目Crocodilia
本目是爬行纲中最进化,最高等的类群。全营水栖生活。体被大型坚甲,头骨略具特化的双颞窝。方骨不能活动,有发达的次生腭,具槽生齿。心室已分隔为左、右二室,仅留潘氏孔相通,接近完善的双循环,小脑发达。肺的容量大,结构复杂以及尾部侧扁,四肢粗壮,趾间有蹼等都是适应水栖生活的特征。全世界现有25种,分属一个科,即鳄科Crocodilidae,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仅有扬子鳄Alligatorsinesis一种,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沿岸及太湖周围。可供药用。, http://www.100md.com
1.龟鳖目Chelonia
龟鳖目是爬行纲中最特化的类群。一般水栖,少数陆栖。外形明显的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头骨不具颞窝(现存有些种类颞部有孔洞是一种特化现象),方骨不能活动,具眼睑;口腔不具齿而具角质鞘,舌不能伸出口外。躯干宽短而扁,背腹有甲,大多的头、颈、四肢和尾都可不同程度的缩进坚固的甲内。甲板外被角质板或厚皮。其脊柱、肋骨和胸骨常与甲板愈,胸廓不能活动。泄殖孔纵裂,雄性具单个交配器。一般的寿命较长,可活数十年至上百年。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我国除有些种类分布于北方外,多数都分布于华南地区。
本目现存约240种,分属12科。我国目前记载的有24种,分属4个科,即龟科、棱皮龟科、海龟科和鳖科。各科都有药用种类。
, 百拇医药
(1)龟科Testudinidae:为本目中最大的一科,营陆栖,半水栖或水栖生活。龟壳坚固,由背甲和腹甲组成。其甲板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甲板外被以角质后片。头、颈、尾和四肢都可完全缩入甲内。四肢粗壮,不呈桨状,爪粗而钝。全国多有分布。常见的药用动物有乌龟型
Chinenysreeuesii(Gray)。黄缘闭壳龟Cuoraflavconarginata(Gray)和平胸龟 PlatyternonMegaephalumGray等。
(2)棱皮龟科Dermochelidae:为营海栖的大型种类。背甲由数百枚不整齐的多边形小盾片和骨板镶嵌而成,成体甲外覆以平滑的革质皮肤。背甲上肩7条纵行的棱。四肢特化为桨状。前肢长,约为后肢长的2倍,指趾端无爪。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我国仅有棱皮龟Dermochelyscoriacea一种,也供药用。
(3)海龟科Cheloniidae:为海栖生活的中、大型种类。颈短,头不能缩入甲内,四肢特化呈浆状,具1~2爪。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我国分布于山东至广东沿海,以南海为多。常见的药用种类有玳瑁Eretmochelysimbricata(L.)、海龟Cheloniamydas(L.)和蠵龟
, 百拇医药
Carettacarettaolivaca(Eschscho1tz)。
(4)鳖科Trionychidae:为营淡水生活的中、小型类群,头颈能缩入甲内,有长而灵活的管状吻。甲板外被柔软的革质皮肤,腹甲各骨板退化缩小,不互相愈合,四肢具发达的蹼,内侧3指趾具爪。分布于东南亚、非洲和北美洲。国内各地都有分布。常见的药用种类有中华鳖 TrionyxsinesisWiegman山瑞鳖TrionyxsteindachneriSiebenrok和鼋 Pelochelysbibroni(Owen)等。
2.有鳞目Squamata有鳞目为现存爬行类中最多的类群。营地栖、树栖、穴居或水栖生活。体一般细长,外被角质鳞片,多数无骨板,方骨能活,椎体双凹型或前凹型,具端生或侧生齿,泄殖孔横裂,雄性具成对交配器,锄鼻器(贾氏器)十分发达。几布全球。全世界约有5千5百种,我国约有290种,主要分布在南方各地。又分为以下蜥蜴亚目和蛇亚目两个亚目。
, http://www.100md.com
Ⅰ.蜥蜴亚目Lacerti1ia
蜥蜴亚目为中、小型类群,身体各部区分明显,有发达的颈部和尾部。多数的尾部能自断,断后可再生。多数具附肢、肩带和胸骨,左右颌骨在前端合并,口不能大幅度扩张。眼通常发达,有活动眼睑。一般都存在鼓膜、鼓室和耳咽管。除南极洲外,广布全球。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全世界约有3千种,分属20个科。我国约有110余种,分属8个科。其中有药用价值的主要有鬣蜥科、壁虎科、石龙子科、蜥蜴科、蛇蜥科和巨蜥科。
(1)鬣蜥科Agamidae:本科为原始种类,头背面有对称排列的大鳞片,体鳞多呈覆瓦状排列,背鳞具棘刺。尾细长柔软,不易折断。四肢发达,指趾长而具爪。营树栖或地栖生活。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以南方分布较多。药用种类如斑飞蜥Dracomacu1atus等。
(2)壁虎科Gekkonldae:本科为较原始的类群,体小而柔软,被粒状鳞。眼大,无活动眼睑。指趾端常膨大而具指垫。多生活于岩石、墙壁的缝隙之中,全国多有分布。常见的药用种类有蛤蚧GekkogekkoL.、无蹼壁虎G.swinhonisGunther、多痣壁虎G.japonicus(DumeiletBrisson)、无疣壁虎G.subpalmatusGunther和蹼趾壁虎G.chinensisGray等。
, http://www.100md.com
(3)石龙子科Scincidae:本科为中、小型类群,头顶有对称排列的盾片,体被平滑的圆鳞,鳞下承以骨板,舌端分叉。体肥壮,四肢发达或退化,尾粗易折断,营地栖或树栖生活。全球几有分布,以东半球为多。国内主要分布于东北或长江以南各地。常见的药用种类有中国石龙子EumeceSchinensis(Gray)、蓝尾石龙子E.e1egansBou1enger、铜楔蜥(铜石龙子) Sphenomorphusindicus(Gray)等。
(4)蜥蜴科Lacertidae1:本科的动物体一般细长,头部大多具对称的大型盾片,腹鳞较大,多呈方形,纵横成行排列,与侧鳞有显著区别,四肢发达,尾长而尖,易断易再生。舌扁平而宽,具鳞片状突起。多生活于山坡岩石缝隙之中。全国多有分布。主要药用种类有丽斑麻蜥 EremiasargusPters、山地麻蜥E.brench1eyi、密点麻蜥E.multiocel1ata等。
(5)蛇蜥科Anguidae:本科动物体细长无四肢,外形似蛇,体侧有纵沟,头顶具对称盾片,鳞下承以骨板,尾长易断,能迅速再生。营穴居生活,多数昼伏夜出。国内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常见的药用种类如细蛇蜥Ophisaurusgracilis和脆蛇蜥O.Harti。
, 百拇医药
(6)巨蜥科Vaeanidae:本科动物体型巨大,头、吻较长,体被颗粒状鳞片,腹鳞方形,成横行排列,尾长而侧扁。四肢健壮,爬行迅速。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我国分布于华南各省区。国内仅有巨蜥Varamussalvator一种,也供药用。
Ⅱ.蛇亚目0pnidia(Serpentes)
本亚目是一支特化为穴居的、腹部贴地爬行的类群。体呈细长圆筒形,四肢退化,不具肩带和胸骨,眼睑不能活动,无外耳、鼓膜、鼓室和咽鼓管。左、右下颌骨前端以韧带连接,方骨可活动,口能张大至1300;舌末端分叉,伸缩很强。除南极洲外,广布全球,但以热带分布最多。国内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区。大部分营地栖穴居生活,也有半水栖和树栖的种类。
全球现有蛇类约2千5百种,分属13个科;国内已知有173种,隶属8个科。其中毒蛇48种,归属4个科。药用价值大的有游蛇、眼镜蛇科、蝰蛇科和海蛇科。
, http://www.100md.com
(1)游蛇科Colubridae:为蛇亚目中最大的科,占蛇类总数的2/3。上、下领全具齿,有毒种类具后沟牙。背鳞小,腹鳞宽大,头顶有大型对称盾片,无腰带和后肢的残余。卵生或卵胎生。营地栖、水栖、半水栖或树栖生活。分布广泛,几遍全球。国内各地都有分布。具药用价值有20多种,常见的有乌梢蛇Zaocysdhumnades、赤链蛇Dinodonrufazonemtum、百花锦蛇Elaphemoellendoffi、枕纹锦蛇Elaphedione等。
(2)眼镜蛇科Elapidae:本科为毒蛇类群之一,上颌骨较短,前部有沟状毒牙1对,属前沟牙。毒牙粗短直立。尾圆形。卵胎生。营地栖或树栖生活。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南一带。常见的药用种类如眼镜蛇Najanaja、银环蛇Bungarusmulticinctus和金环蛇B.fasciatus等。
(3)蝰蛇科Viperidae:本科动物的上颌骨宽短而能活动,其前面具1对管状毒牙,张口时毒牙竖立。头较大,体粗壮,尾短。营陆栖或水栖生活。根据颊窝的有无分为蝰亚科和蝮亚科。蝰亚科Viperinae:在眼与鼻孔之间不具颊窝,主要分布于非。蝮亚科Crotalinae:在眼与鼻孔之间具有颊窝,主要分布在美。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常见的药用种类如蝮蛇Aqkistrodonha1ys和尖吻蝮(五步蛇)A.aclutus等。
, http://www.100md.com
(4)海蛇科Hydrophiidae:本科为海栖的有毒类群。头小,鼻孔位于吻的背面或侧面。腹鳞多退化或消失。有特殊的盐腺或舌下腺,能排出体内过多的盐分。全世界约有49种,分归15个属。我国已知有15种,分归9个属。国内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的浅海地带。常见的药用种类如青环海蛇HydrophiscyanocinctusDaudin和长吻海蛇PelamisPlaturus等。
Ⅲ.鳄目Crocodilia
本目是爬行纲中最进化,最高等的类群。全营水栖生活。体被大型坚甲,头骨略具特化的双颞窝。方骨不能活动,有发达的次生腭,具槽生齿。心室已分隔为左、右二室,仅留潘氏孔相通,接近完善的双循环,小脑发达。肺的容量大,结构复杂以及尾部侧扁,四肢粗壮,趾间有蹼等都是适应水栖生活的特征。全世界现有25种,分属一个科,即鳄科Crocodilidae,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仅有扬子鳄Alligatorsinesis一种,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沿岸及太湖周围。可供药用。,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药业版 > 医疗器械 > 医械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