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脑血管意外
http://www.100md.com
华人网.国医堂
中风,现代医学称之脑血管意外。因本病发病急骤,变化迅速,如风之猝中使然,故名中风。且病势凶险,后遗症又比较多,治疗颇难。
【病因】古人论中风,有外风与内风之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内经》早有明训,正如《中医内科学》所说:“真中风,以外风为主,所中为轻,如面瘫一类;类中风,以内风为主,所中为重,即这里所讲的脑血管意外”。其因也多因心火暴盛;或肝郁化火,肝阳上亢;或正气自虚,血液运行迟缓,瘀血阻遇经络等因所致;或肾阴亏虚,肝阳偏亢,阳动化风等因所致,致因虽多,而“热甚生风”、“阳动化风”与“虚风内动”是导致风自内生而致病为主要原因。
【症状】突然昏倒(或不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等证状。又要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两种,风中经络为轻;风中脏腑为重(古分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四种)。甚则治不及时每易恶化而将归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疗法】
, 百拇医药
取窍方一:舌根部。
方法:用围刺与点刺放血法。用毫针在舌根部,采用围刺与点刺相结合手法,速刺疾出,使之微出血即可。
主治:中风失语。
效果:治疗31例,多获显效,总有效率为99.7%。
附记:引自《河北中医》(1)1987。
取穴方二:主穴:肩
、曲泽、委中;配穴:委阳、腰俞。
方法:用点刺出血法。先取主穴,效果不显加用配穴。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络点刺出血,令每穴出血少许(适量)。针后,再在手足局部穴位针孔拔闪火罐。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 百拇医药
主治:中风后遗症(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蹇为主证者)。
效果:坚持治疗,均有一定效果。
附记:若配用药物外治,效果尤佳。语言不利(舌强语蹇)配用手心用药方:桃仁、栀仁各7枚,麝香0.3克,共研细末,用白酒适量调和成膏,涂于手心(男左女右),外用胶布固定,7日换药1次;中风偏瘫(或半身不遂)配用穿山甲、大川乌头、红海蛤(为核桃大)各60克,共研细末,每取15克,捣葱汁调和成厚饼,贴敷于两足底涌泉穴上,纱布包扎固定后以热水浸脚,待身麻汗出,可将药去掉,每10日换药1次。
取穴方三:随证取穴。上肢偏瘫取太阳、肩
、曲泽、手背肿处;下肢偏瘫取风市、阳陵泉、丘墟、足背肿处;伴语言不清配金泽、玉液;若半身不遂,则上、下肢取穴全用。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先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上点刺出血(适量),再用散刺放血法,即用梅花针在手背或足背肿处以重叩散刺至出血少许。语言不清加点刺配穴出血。针后,在肩
, 百拇医药
、足背出血处或风市、足背出血处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3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
效果:临床屡用,颇具效验。
附记:韩宝贤经验。若配用药物外敷涌泉穴(双)效果尤佳,方药见“取穴方二附记”。
取穴方四:主穴:肩
、曲泽、委中,配穴:委阳、腰俞、及手足局部穴位。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一般取主穴,重则加用配穴。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络点刺出血。针后在手足局部穴位上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3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中风后遗症。主要是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等病后遗症,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蹇为主症。
, 百拇医药
效果:坚持治疗,屡收良效。
附记:韩宝贤经验。
取穴方五:分两组。一为委中(双);二为合谷、太冲、廉泉。
方法:1组穴用刺血加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针后拔火罐,以出血约5毫升为度。2组穴用毫针刺,合谷、太冲穴用强刺法,廉泉用齐刺法。每日1次,一般连用5次即可。
主治:中风先兆,素有高血压病史。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5次悉平。
附记:引自《中医杂志》(9)1987。此法有滋阴潜阳,涤痰开窍之功,故用之多效。
取穴方六:分2组。一为十宣、太冲;二为督脉大椎至尾骨部,背部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方法:1组穴用捏紧放血法。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手指挤压放血,令各穴出血3~5滴为度,以后递减。2组穴用拔火罐,至皮肤紫红为度。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中风。
效果:临床屡用久治良效。
附记:高渌纹经验。笔者应用,2组穴改用先用梅花针重叩刺至皮肤微出血再拔火罐。验之临床,效果有所提高。, 百拇医药
【病因】古人论中风,有外风与内风之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内经》早有明训,正如《中医内科学》所说:“真中风,以外风为主,所中为轻,如面瘫一类;类中风,以内风为主,所中为重,即这里所讲的脑血管意外”。其因也多因心火暴盛;或肝郁化火,肝阳上亢;或正气自虚,血液运行迟缓,瘀血阻遇经络等因所致;或肾阴亏虚,肝阳偏亢,阳动化风等因所致,致因虽多,而“热甚生风”、“阳动化风”与“虚风内动”是导致风自内生而致病为主要原因。
【症状】突然昏倒(或不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等证状。又要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两种,风中经络为轻;风中脏腑为重(古分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四种)。甚则治不及时每易恶化而将归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疗法】
, 百拇医药
取窍方一:舌根部。
方法:用围刺与点刺放血法。用毫针在舌根部,采用围刺与点刺相结合手法,速刺疾出,使之微出血即可。
主治:中风失语。
效果:治疗31例,多获显效,总有效率为99.7%。
附记:引自《河北中医》(1)1987。
取穴方二:主穴:肩
、曲泽、委中;配穴:委阳、腰俞。
方法:用点刺出血法。先取主穴,效果不显加用配穴。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络点刺出血,令每穴出血少许(适量)。针后,再在手足局部穴位针孔拔闪火罐。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 百拇医药
主治:中风后遗症(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蹇为主证者)。
效果:坚持治疗,均有一定效果。
附记:若配用药物外治,效果尤佳。语言不利(舌强语蹇)配用手心用药方:桃仁、栀仁各7枚,麝香0.3克,共研细末,用白酒适量调和成膏,涂于手心(男左女右),外用胶布固定,7日换药1次;中风偏瘫(或半身不遂)配用穿山甲、大川乌头、红海蛤(为核桃大)各60克,共研细末,每取15克,捣葱汁调和成厚饼,贴敷于两足底涌泉穴上,纱布包扎固定后以热水浸脚,待身麻汗出,可将药去掉,每10日换药1次。
取穴方三:随证取穴。上肢偏瘫取太阳、肩
、曲泽、手背肿处;下肢偏瘫取风市、阳陵泉、丘墟、足背肿处;伴语言不清配金泽、玉液;若半身不遂,则上、下肢取穴全用。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先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上点刺出血(适量),再用散刺放血法,即用梅花针在手背或足背肿处以重叩散刺至出血少许。语言不清加点刺配穴出血。针后,在肩
, 百拇医药
、足背出血处或风市、足背出血处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3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
效果:临床屡用,颇具效验。
附记:韩宝贤经验。若配用药物外敷涌泉穴(双)效果尤佳,方药见“取穴方二附记”。
取穴方四:主穴:肩
、曲泽、委中,配穴:委阳、腰俞、及手足局部穴位。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一般取主穴,重则加用配穴。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络点刺出血。针后在手足局部穴位上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3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中风后遗症。主要是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等病后遗症,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蹇为主症。
, 百拇医药
效果:坚持治疗,屡收良效。
附记:韩宝贤经验。
取穴方五:分两组。一为委中(双);二为合谷、太冲、廉泉。
方法:1组穴用刺血加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针后拔火罐,以出血约5毫升为度。2组穴用毫针刺,合谷、太冲穴用强刺法,廉泉用齐刺法。每日1次,一般连用5次即可。
主治:中风先兆,素有高血压病史。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5次悉平。
附记:引自《中医杂志》(9)1987。此法有滋阴潜阳,涤痰开窍之功,故用之多效。
取穴方六:分2组。一为十宣、太冲;二为督脉大椎至尾骨部,背部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方法:1组穴用捏紧放血法。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手指挤压放血,令各穴出血3~5滴为度,以后递减。2组穴用拔火罐,至皮肤紫红为度。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治:中风。
效果:临床屡用久治良效。
附记:高渌纹经验。笔者应用,2组穴改用先用梅花针重叩刺至皮肤微出血再拔火罐。验之临床,效果有所提高。,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