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
http://www.100md.com
华人网.国医堂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传染病。祖国医学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命名亦异。如发于腰部的,名“缠腰火丹”或“蛇串疮”;发于头面部或其它部位的名“蛇丹”或“火丹”。本病以春秋季发病较多。好发于腰胁部、胸部和头面部,愈后不留瘢痕。【病因】多因肝胆风热或湿热内蕴,客于肌肤所致。
【症状】起病突然,患部先出现带索状、刺痛、灼热,水泡大小如绿豆或黄豆样,累累如贯珠,聚集一处或数处,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但多局限身体一侧,基底发红,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疱液初为透明,渐转浑浊,间有出血。初起多伴有轻度发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临床所见,本病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干者色红,多属肝胆风热;湿者色黄,多属肝脾湿热。
【疗法】
取穴方一: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若伴发热或疱疹重者配足三里、曲池、血海等穴。
方法:用围刺放血法。围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每隔1-2厘米点刺一下,见出血即可。也可用两手轻轻挤压点刺处见有出血,其目的使其恶血出尽,以消肿痛。若伴有发热或疱疹重者,可在配穴上用毫针施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如见疱疹溃破,针后涂龙胆紫药水,外敷消毒纱布,即可防止感染。隔日治疗1次,至愈为度。
, 百拇医药
主治:带状疱疹。
效果:治疗83例。一般经用上法1-3次,可达止痛效果。5-10次可基本治愈。
附记:引自《辽宁中医杂志》(9)1987年。
取穴方二:病灶周围皮肤处。
方法:用围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病灶周围皮肤点刺,每隔0.5-1厘米,点刺一下,或轻划一圈,以见微出血为度,然后再在圈内(病灶处)用雄黄酒涂于皮损处。每日1次,以愈为度。
主治:带状疱疹。
效果:治疗44例,均获痊愈。
附记:引自《中国针灸》(4)1984年。
取穴方三:皮损处(病灶)。
, 百拇医药
方法:用刺血加罐法。以梅花针叩击皮损处至皮表微出血,再以拔火罐吸出水性分泌物及少量血液,然后涂以龙胆紫药水。隔日1次,以愈为度。
主治:带状疱疹。
效果:临床屡用,常获佳效。
附记:引自《中医杂志》(7)1985年。1、手法要由轻到重,均匀叩击患部。2、拔罐少则1-2罐,多则4-5罐,留罐2-3分钟。罐数要视皮损范围大小而定。因遍布全身亦不得遗漏,可分部进行,如此操作,疗效始佳。
取穴方四:按疹发部位取穴。1、在头部取患部(病灶处)、太阳穴(患侧)。2、在颈部、上肢或合并颈神经根炎者取大椎、肩井、少商、龙眼(小手指半握拳时横纹头处即是)。3、在胸胁部取委中、隔俞、阿是穴(病灶处)。4、在腰部以下,在相应部位的夹脊局部。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按部位取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血络)点刺放血各少许(约1-5滴)。在腰部以下的,要先点刺,后拔罐。每日1次。
, 百拇医药
主治:带状疱疹。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经治后均可获痊愈。病程短者疗程亦短;一般1-2周可愈;若有合并症,则需2-3个月。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
取穴方五:在最先发生处周围呈“马蹄形”处。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上述区域点刺(先围刺一圈,再点刺圈内)放血,使之出血少许。隔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带状疱疹。
效果:治疗21例,全部获效。
附记:引自《中医杂志》(9)1978年。
取穴方六:耳轮(双)。
, 百拇医药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双耳轮点刺出血5滴;另用小手术刀在一侧耳轮脚处划破表皮约3毫米,渗血后埋入绿豆大药糊(由大蒜粉、胡椒粉,按5:1比例制成)一粒,胶布固定。每2-3天治疗1次。
主治:单状疱疹。
效果:治疗24例,均获痊愈。
附记:引自《中国针灸》(3)1984年。
取穴方七:阿是穴(皮损处周围)、肩(骨+禺)、血海。疹发头部配太阳;颈部配大椎;腰胁部配膈俞、委中。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点刺(阿是穴)作围刺一圈,每隔1-2厘米处点刺一下)2-3下。使之各出血少许。隔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带状疱疹。
效果:治疗100例,痊愈95例,显效5例。, 百拇医药
【症状】起病突然,患部先出现带索状、刺痛、灼热,水泡大小如绿豆或黄豆样,累累如贯珠,聚集一处或数处,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但多局限身体一侧,基底发红,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疱液初为透明,渐转浑浊,间有出血。初起多伴有轻度发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临床所见,本病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干者色红,多属肝胆风热;湿者色黄,多属肝脾湿热。
【疗法】
取穴方一: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若伴发热或疱疹重者配足三里、曲池、血海等穴。
方法:用围刺放血法。围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每隔1-2厘米点刺一下,见出血即可。也可用两手轻轻挤压点刺处见有出血,其目的使其恶血出尽,以消肿痛。若伴有发热或疱疹重者,可在配穴上用毫针施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如见疱疹溃破,针后涂龙胆紫药水,外敷消毒纱布,即可防止感染。隔日治疗1次,至愈为度。
, 百拇医药
主治:带状疱疹。
效果:治疗83例。一般经用上法1-3次,可达止痛效果。5-10次可基本治愈。
附记:引自《辽宁中医杂志》(9)1987年。
取穴方二:病灶周围皮肤处。
方法:用围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病灶周围皮肤点刺,每隔0.5-1厘米,点刺一下,或轻划一圈,以见微出血为度,然后再在圈内(病灶处)用雄黄酒涂于皮损处。每日1次,以愈为度。
主治:带状疱疹。
效果:治疗44例,均获痊愈。
附记:引自《中国针灸》(4)1984年。
取穴方三:皮损处(病灶)。
, 百拇医药
方法:用刺血加罐法。以梅花针叩击皮损处至皮表微出血,再以拔火罐吸出水性分泌物及少量血液,然后涂以龙胆紫药水。隔日1次,以愈为度。
主治:带状疱疹。
效果:临床屡用,常获佳效。
附记:引自《中医杂志》(7)1985年。1、手法要由轻到重,均匀叩击患部。2、拔罐少则1-2罐,多则4-5罐,留罐2-3分钟。罐数要视皮损范围大小而定。因遍布全身亦不得遗漏,可分部进行,如此操作,疗效始佳。
取穴方四:按疹发部位取穴。1、在头部取患部(病灶处)、太阳穴(患侧)。2、在颈部、上肢或合并颈神经根炎者取大椎、肩井、少商、龙眼(小手指半握拳时横纹头处即是)。3、在胸胁部取委中、隔俞、阿是穴(病灶处)。4、在腰部以下,在相应部位的夹脊局部。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按部位取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血络)点刺放血各少许(约1-5滴)。在腰部以下的,要先点刺,后拔罐。每日1次。
, 百拇医药
主治:带状疱疹。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经治后均可获痊愈。病程短者疗程亦短;一般1-2周可愈;若有合并症,则需2-3个月。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
取穴方五:在最先发生处周围呈“马蹄形”处。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上述区域点刺(先围刺一圈,再点刺圈内)放血,使之出血少许。隔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带状疱疹。
效果:治疗21例,全部获效。
附记:引自《中医杂志》(9)1978年。
取穴方六:耳轮(双)。
, 百拇医药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双耳轮点刺出血5滴;另用小手术刀在一侧耳轮脚处划破表皮约3毫米,渗血后埋入绿豆大药糊(由大蒜粉、胡椒粉,按5:1比例制成)一粒,胶布固定。每2-3天治疗1次。
主治:单状疱疹。
效果:治疗24例,均获痊愈。
附记:引自《中国针灸》(3)1984年。
取穴方七:阿是穴(皮损处周围)、肩(骨+禺)、血海。疹发头部配太阳;颈部配大椎;腰胁部配膈俞、委中。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点刺(阿是穴)作围刺一圈,每隔1-2厘米处点刺一下)2-3下。使之各出血少许。隔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带状疱疹。
效果:治疗100例,痊愈95例,显效5例。,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感染性皮肤病 > 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