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古代名人
编号:53649
“高尚先生”刘完素
http://www.100md.com 国医网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这主要是因为金元时期在医林中涌现出自成一家的四大流派,其首即为河间医生刘完素。他以“火热”立论,主张寒凉清热泻火,制定了“通圣散”、“凉膈散”、“双解散”等著名方剂;开明清时期“温热学派”之先河。他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一位颇具影响的人物。

    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因长年居于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故人称“河间先生”或“刘河间”。

    其生卒年代不可详考,约生活于12世纪。有人根据刘完素在金大定丙午年(1186年)所作《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序言中所说:“余年二十有五,志在《内经》……殆至六旬……”,推测他大约生于1120?130年间;又据张子和在1217?221年间召补为太医之前,已有人称赞他是“长沙、河间复生”,认为刘完素必已在此之前死去多年,所以推定他的卒年当在1200年前后。

    据传刘完素原籍是河北省肃宁县杨边村(今师素村)。自幼家贫,三岁时家乡遭水灾,举家移居河间城南。其母患病时,因家贫,三次请医均不至,延误治疗而亡。有感于此,刘完素乃立志学医,初云游四方,谋食江湖,遇异人陈先生,以酒饮之大醉,及寤乃洞达医术云云。刘完素定居河间后,为百姓治病,不肯接受异族统治者的招聘,故史书记载:“金时三聘不起,赐号高尚先生。”
, 百拇医药
    在刘完素读过的医书中,最令他感兴趣的乃是中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他发现这本书是前人将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以总结,上升成为理论,用极其简练的文字写成的。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道理和对生命活动规律的解释;讲述了人为什么会患各种各样的疾病,以及如何治疗这些疾病的原则与方法。但因《黄帝内经》的文字极为简练,许多话说得过于隐晦,所以要想研究透彻是十分困难的。刘完素研习起来,往往是日夜不分,废寝忘食。他把该书作为自己“终身诵读”之书,不是花几年、十几年,而是花了几十年时间,从二十五岁一直读到六十几岁。他喜欢独自坐在一间屋子里,边学习边思考,努力探求其中尚未理解的奥妙。有一天,因劳累过度,不知不觉睡着了。突然看见两位道士走进来,递给他一碗美酒,他一气连饮了二三十口,碗中酒还是喝不完。当道士取回碗向外走时,刘完素急忙起身追赶。一时惊醒,才知自己是在做梦。刘完素从此变得聪明起来,悟通了许多道理。这段记载正说明刘完素研究学问时用心之苦,寤有所思,寐有所梦。按照现代精神分析法观之,那碗中的美酒就象书中的知识和道理,恨不能一下子全都将其吞入肚中,但又总觉得汲取不尽,所以酒也总喝不完。
, 百拇医药
    刘完素正是在这种深入研究,务求弄懂弄通的治学思想指导下,领悟到治病贵在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因时因地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刘完素所在的北方地区,天气干燥少雨,人们的体质也比南方人强健,又因天气寒冷,许多人喜欢饮酒。这些原因造成当时流行的疾病以热性病为主。可是医生们治起病来往往看不到这些特点,还是墨守成规地应用宋朝官办制药局──和剂局的一些成药处方。和剂局配方的最大缺点是好用芳香药与温燥药,这就造成了药物与病情不相适应的不良后果。很多病人患的本来就是热性病,再用温热药治疗,病情只会加重。面对这种情况,刘完素奋笔著书,向自己的同道们讲述这些热性疾患应该如何治疗。他从《黄帝内经》中摘录出“病机十九条”,这是一段有关发病机制的十分重要的经文,是前人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其中属于“火”、“热”致病的有九条,共计十七种大的疾病类型。而属于“风”、“寒”、“湿”等原因致病的,仅各有一条,几种类型。这已说明“火”、“热”在病因学上的重要性了,但刘完素仍觉不够,他将火热病的类型从十七种扩充到五十多种。这就是他称为“素问玄机原病式”的277个字。刘完素对这277个字做了两万多字的注解说明,成为他的代表之作。在这本著作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都属于火热病,或与火热有关,由此构成了刘完素学术思想的核心:火热论。
, 百拇医药
    刘完素不但在理论上强调火热论,而且在治疗方面亦突出了这一特点。他发现许多感冒伤风的病人周身发冷、怕风,看起来是受了风寒侵袭,照理说应该用辛温的发汗药来驱散风寒,但实际上这些病人大多内有火热,所以才会稍遇风寒就感冒伤风。如果只用发散的方法治疗,往往只能治到一半,内在的火热得不到清除。因此他创制了新的方剂,改变了以往先解表、后清里的传统治则,而是表里双解。在制方选药的理论原则上均打破了前人的规范,导致了医学的革新与发展。这种做法无疑要引出种种非议。刘完素的回答是:我创制新法,不遵规守矩的原因是因为天时地利的条件都在变化,人体素质与社会环境也都变了。此一时,彼一时,焉能不打破旧的传统束缚,开辟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刘完素的创新,引出了金元时期医坛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争鸣的嚆矢正是发自刘完素。

    刘完素虽是一代名医,但却具有谦虚改过、求学务实的精神。据《金史》记载,有一次刘完素自患伤寒,久治不愈。后被易州张元素指出用药之误,乃遵张氏之嘱服药。

    刘完素为百姓治病倍受人民爱戴。河间的刘守村即为纪念他而命名,许多地方都为他修建庙宇。河间县的“重修观音禅寺碑记”载有:“名医守真先师,施仁术而济众……是地也,揆厥所始实守真之墓所在,遗迹尚存,而观音禅寺所由建焉。”据当地村民讲,他是坐化而死的,人们用缸将他埋葬,外砌八方形的砖墓,解放初年还可见其兀立在瓦砾之中。

    刘完素的主要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直格》、《三消论》等等。

    其弟子有穆大黄、荆山浮屠、马宗素等。荆山浮屠一传于罗知悌,再传于朱震亨。于是河间学说便由北方传到南方了。这一学说,对于明清时期兴起的所谓温病学派,即突破《伤寒论》辛温解表法之束缚,改用辛凉解表、解表清里并施的治疗学说,具有启迪之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