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与胃
http://www.100md.com
生理与病理
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故中医有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说法。临床上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
一、脾
(一)主运化:运化是运输和消化的意思。其运化功能有二:一是指由胃初步腐热(消化)的食物,再经脾进一步消化,并由脾将消化后产生的精微(营养)物质上输于肺,靠气血的运行输送到全身,以滋养各个组织器官。
脾气健运,则营养充促,肌肉丰满,四肢温暖而活动轻健有力,口唇红润而光泽,因此说〞脾主身之肌肉〞,〞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若脾失健运,则水谷运化失常,出现食欲不振,食后堵满,腹胀便溏,日久则出现疲乏无力,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口唇苍白等营养不足的症状。脾能运化水谷,但还要靠命门之火(肾阳)来温煦,若命门火衰,则可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减退,而出现〞五更泻〞(又称黎明泻或鸡鸣泻)或完谷不化(排出消化不良的大便)等症状。
, 百拇医药
一是指输布(运输和敷布)水液,即对水有调节作用。这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导致水湿停滞。如停于头部则觉头部沉重如里;停于胸膈则胸闷呕恶;停于肺部可凝聚为痰;停于体腔则产生胸水或腹水;停于肠道则见腹泻;停于肌肤则见水肿;充溢四肢则身困体沉等等。古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病生湿〞及〞脾为生痰之源〞等说法。
(二)益气:〞气〞在这里代表机能活动的动力。人体最重要的气是〞真气〞。真气与脾、肺都密切相关,脾将水谷之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为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脾益气的作用。所以临床上遇到气虚患者兼有脾虚症状时,应考虑为脾不能益气;而遇到肺气虚的患者也常用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
(三)统血:脾统血即指脾气能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溢于血管之外。脾气充足则能统摄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脾气不足则血失统摄(气不摄血)而行于外,即所谓〞血不循经,溢于脾外〞,因而发生各种出血现象,如长期慢性的皮下出血、便血、月经过多等。
, 百拇医药
(四)脾的特性
脾气主升:脾气因能上升,故可将水谷之精气和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到其它脏腑,而化生气血,并能维持人体各个脏器的位置恒定。如脾气不升,反而下陷(中气下陷),则出现气短懒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及其它内脏下垂等症。
喜燥恶湿:脾虚不运则容易生湿,且湿邪过盛也最易困脾,故脾喜燥而恶湿。若脾为湿困,就会出现头重、体沉,脘腹满闷,大便溏泄,舌苔白腻等症状。治疗时宜燥湿健脾,用药也应偏于温燥。
二、胃
主受纳和腐熟:受纳是接受和盛纳的意思。胃有受纳水谷及初步腐熟(消化)水谷的功能,故称〞胃为水谷之海〞。当这一功能障碍时,则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消化不佳,胃脘作痛等症状。胃能受纳和腐热水谷主要是靠〞胃气〞的作用。
(二)胃的特性
, 百拇医药
胃气主降:胃气下降,水谷才能下行,便于消化吸收及排泄。如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症状。
喜润恶燥:胃性喜润恶燥,易生胃热;热邪亦易犯胃,耗伤胃津,而出现口舌干燥、口渴欲饮等燥象,治疗就需用滋养胃阴、清热生津等药物。
脾与胃一脏一腑,脾属阴,胃属阳;脾立升,胃主降;脾喜燥,胃喜润;彼此互相依赖,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功能。当临床上出现消化障碍时,可以根据脾胃的不同功能,鉴别是脾病或是胃病,分别予以调治。但由于脾胃关系极为密切,如脾运不健,势必影响胃纳;而胃纳失常,亦必影响脾运,故脾胃常同病。治疗时也多脾胃兼顾。
根据上述中医对胃的认识,可知与现代医学所指的胃基本一致;但中医所谓的〞脾〞则有消化吸收、调节体液和管理血行的的作用。, 百拇医药
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故中医有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说法。临床上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
一、脾
(一)主运化:运化是运输和消化的意思。其运化功能有二:一是指由胃初步腐热(消化)的食物,再经脾进一步消化,并由脾将消化后产生的精微(营养)物质上输于肺,靠气血的运行输送到全身,以滋养各个组织器官。
脾气健运,则营养充促,肌肉丰满,四肢温暖而活动轻健有力,口唇红润而光泽,因此说〞脾主身之肌肉〞,〞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若脾失健运,则水谷运化失常,出现食欲不振,食后堵满,腹胀便溏,日久则出现疲乏无力,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口唇苍白等营养不足的症状。脾能运化水谷,但还要靠命门之火(肾阳)来温煦,若命门火衰,则可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减退,而出现〞五更泻〞(又称黎明泻或鸡鸣泻)或完谷不化(排出消化不良的大便)等症状。
, 百拇医药
一是指输布(运输和敷布)水液,即对水有调节作用。这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导致水湿停滞。如停于头部则觉头部沉重如里;停于胸膈则胸闷呕恶;停于肺部可凝聚为痰;停于体腔则产生胸水或腹水;停于肠道则见腹泻;停于肌肤则见水肿;充溢四肢则身困体沉等等。古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病生湿〞及〞脾为生痰之源〞等说法。
(二)益气:〞气〞在这里代表机能活动的动力。人体最重要的气是〞真气〞。真气与脾、肺都密切相关,脾将水谷之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为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脾益气的作用。所以临床上遇到气虚患者兼有脾虚症状时,应考虑为脾不能益气;而遇到肺气虚的患者也常用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
(三)统血:脾统血即指脾气能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溢于血管之外。脾气充足则能统摄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脾气不足则血失统摄(气不摄血)而行于外,即所谓〞血不循经,溢于脾外〞,因而发生各种出血现象,如长期慢性的皮下出血、便血、月经过多等。
, 百拇医药
(四)脾的特性
脾气主升:脾气因能上升,故可将水谷之精气和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到其它脏腑,而化生气血,并能维持人体各个脏器的位置恒定。如脾气不升,反而下陷(中气下陷),则出现气短懒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及其它内脏下垂等症。
喜燥恶湿:脾虚不运则容易生湿,且湿邪过盛也最易困脾,故脾喜燥而恶湿。若脾为湿困,就会出现头重、体沉,脘腹满闷,大便溏泄,舌苔白腻等症状。治疗时宜燥湿健脾,用药也应偏于温燥。
二、胃
主受纳和腐熟:受纳是接受和盛纳的意思。胃有受纳水谷及初步腐熟(消化)水谷的功能,故称〞胃为水谷之海〞。当这一功能障碍时,则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消化不佳,胃脘作痛等症状。胃能受纳和腐热水谷主要是靠〞胃气〞的作用。
(二)胃的特性
, 百拇医药
胃气主降:胃气下降,水谷才能下行,便于消化吸收及排泄。如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症状。
喜润恶燥:胃性喜润恶燥,易生胃热;热邪亦易犯胃,耗伤胃津,而出现口舌干燥、口渴欲饮等燥象,治疗就需用滋养胃阴、清热生津等药物。
脾与胃一脏一腑,脾属阴,胃属阳;脾立升,胃主降;脾喜燥,胃喜润;彼此互相依赖,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功能。当临床上出现消化障碍时,可以根据脾胃的不同功能,鉴别是脾病或是胃病,分别予以调治。但由于脾胃关系极为密切,如脾运不健,势必影响胃纳;而胃纳失常,亦必影响脾运,故脾胃常同病。治疗时也多脾胃兼顾。
根据上述中医对胃的认识,可知与现代医学所指的胃基本一致;但中医所谓的〞脾〞则有消化吸收、调节体液和管理血行的的作用。,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综合症 > 脾-肝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