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新生儿
编号:61342
新生儿硬肿症Sclerodermaneonatorum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药网
     中医病名

    五硬,胎寒。

    定义及释义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兼有水肿的一种严重疾病,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单纯由寒冷致病者称新生儿寒冷损伤。

    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并非少见,有作者报道新生儿硬肿症占同期新生儿疾病的24.9%,发病机理

    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易随着环境温度波动;②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皮肤薄,血管分布较多,易于散热;③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成分相对多,熔点高,体温低时易凝固;④新生儿产热主要靠棕色脂肪,并需要氧的参与,当缺氧、寒冷、酸中毒等因素存在时,产热过程极易受抑制,早产儿此种脂肪储存不足。以上新生儿解剖生理特点,是引起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基础。此外,寒冷、摄入不足、感染、窒息及酸申毒等是引起本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新生儿硬肿症时由于血流变慢、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缺血及自由基产生增多等,易引起DIC和心、肾功能障碍,重症病例可致死亡。本病应及早综合治疗,包括复温、合理供给热卡、液体疗法、纠正各器官功能障碍及去除诱因等。
, 百拇医药
    病机探微

    中医学认为,本病形成主要是由于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不充,加之生后调护不当,感受寒邪所致。寒为阴邪,直中脏腑,伤及脾肾之阳,阳虚不能温煦肌肤四末。寒邪凝滞,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故而导致肌肤不温,冷硬而肿。

    诊 断

    中医诊断

    辨 证:

    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阳气虚衰,寒凝血涩,并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辨证时要掌握阴阳气血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本病不同的表现,临床将其分为以下两种证候类型。

    1.脾肾阳虚

    主证:皮肤冰冷硬肿,皮色苍白或暗红,按之凹陷,精神萎靡,后应迟钝,僵卧少动,吸吮无力,哭声低怯,气息微弱,舌质暗,苔白水滑,指纹滞或隐伏不显。
, 百拇医药
    分析:本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感受寒邪,折伤脾肾阳气而致。元阳不振,正气虚衰,故见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阳虚不能温煦肌肤,鼓动血脉,故见皮肤冰冷僵硬。

    2.寒凝血滞

    主证:面色紫暗,肌肤不温而硬肿,不易捏起,肌肤色紫,口鼻出血,精神萎靡,气息微弱,唇舌暗红,指纹紫滞。

    分析:本证多因阴寒之邪凝滞血脉而致。阳虚阴盛则生寒,或外寒侵袭故见肌肤不温。寒凝经络,气滞血瘀,故见肤色紫暗,肌肤凉而硬肿。瘀血阻络,新血不得归经故见出血。

    西医诊断

    症 状:新生儿硬肿症临床以皮肤硬肿,体温不升,哭声无力或不哭少动为主要临床特征。

    体 征:
, http://www.100md.com
    1.一般表现:体温低下或不升,动作少,哭声低微或不哭,吸吮差。

    2.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兼水肿。病变最初出现在小腿外侧,继而蔓延至臀部、躯干、臂部及面颊。皮肤表面光滑,呈暗红或青紫色,与皮下组织紧贴,僵硬不易移动,按之似硬橡皮样,伴水肿者按之可有凹陷。

    3.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心率减慢,微循环障碍,严重时出现休克、DIC、肺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早期哺乳差,哭声低,反应低下。病情加重后体温≤35℃,严重者

    鉴别诊断

    1.新生儿水肿:其原因为先天性心脏病、低蛋白血症及新生儿溶血病等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静脉压增高所致,临床特点各自不同,易于鉴别。

    2.新生儿皮下坏疽:多见于寒冷季节,但常有难产或产钳助产史,易在身体受压部如背部、臀部发生,皮肤变硬,略有红肿,迅速蔓延,边缘清楚。病变中央先硬后软,呈暗红,渐坏死形成溃疡。本病系由于皮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所致。
, 百拇医药
    3.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本病与分娩时外伤、窒息、受冷和母患糖尿病有关。生后1~2周发病,患处皮肤发硬,边界清楚,继之皮肤萎陷,不扩展,X线可见钙化。患儿一般状况良好。

    治 疗

    中医治疗

    治法与方药:

    中医对本病总以补益元气,活血化瘀为原则。同时要注重调阴阳,和气血。根据不同证候,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以温阳通脉为主,同时注意活血化瘀,以调其阴阳,和其气血,抑盛扶衰。常用治法有以下两种。

    辨证选方

    1.脾肾阳虚

    治法:益气温阳,通脉活血。
, 百拇医药
    方药:参附汤加味。人参、黄芪各5g,附子、桂枝各2g,红花、川芎各3g,炙甘草1g。肿甚,小便不利加车前子、泽泻;肤色紫暗加鸡血藤、丹参。

    2.寒凝血滞

    治法:温阳通脉,活血化瘀。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白芍各6g,桂枝、炙甘草各3g,细辛0.5g。四肢不温加肉桂、干姜;气息微弱加人参、黄芪;瘀血明显加鸡血藤、红花。

    其他疗法

    1.熏洗:防风30g,艾叶30g,胡椒20粒,干姜15g。加水煎至2500ml,将其放入小儿浴盆,水温保持在40°~50℃,小儿放在浴盆支架上熏蒸,待水温适宜后洗浴,每日1次。

    2.涂敷:桂枝1Og,细辛3g,红花6g,当归1Og,川芎1g,僵蚕1g,黄芩1Og,银花1Og,甘草5g。浓煎取汁,取药汁涂硬肿处后用食指、拇指指腹轻轻揉按,每日2次。
, http://www.100md.com
    3.贴敷:肉桂6g,丁香9g,川草乌各7.5g,乳香、没药各7.5g,当归、红花、川芎、赤芍、透骨草各15g。焙干共研细末,用适量凡士林调和成膏。敷在硬肿处,外包塑料纸,当药物干燥而硬肿尚未痊愈时换第2付药。

    4.药浴:艾叶500g,加水3000ml,煎后浓缩为1000ml,每次取250ml,加入温水浴盆中(水温37°~38℃),洗浴过程中缓慢加入热水,保持水温39°~40℃,每次浸泡15~20分钟,浴后擦干,保暖。每日2~3次。危重不易搬动者用艾叶药渣热敷硬肿部位。

    中药:

    中成药

    1.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各型新生儿硬肿症。肌肉注射每次1ml,每日l~2次。静脉滴注每次2~4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每日1次。

    2.四逆汤: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适用于硬肿症脾肾阳虚者。每次服1~2ml,每日3~4次。
, http://www.100md.com
    3.桂附理中丸:具有温中散寒,补益脾肾之功效。适用于脾肾虚寒之硬肿症者。每次服1/4丸,每日3次。

    专方验方

    1.温阳活血汤:附子2.4g,干姜2.4g,炙甘草3g,当归9g,红花6g,黄芪12g,水煎服。红参3g另煎后兑服,每日1剂,分3~4次服。适用于本病属寒凝血瘀者。

    2.硬肿汤:生黄芪9g,茯苓9g,猪苓9g,白术6g,泽泻6g,麦冬6g,白人参2g,五味子0.6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频服。适用于新生儿硬肿症。

    3.助阳化瘀方:桂枝5g,白芍5g,当归5g,木通5g,小茴香5g,丹参6g,红花2g,橘核12g,细辛1.3g,甘草1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适用于本病属阳虚血瘀者。

    4.益气温阳汤:人参2g,附子3g,黄芪5g,茯苓5g,桂枝3g,陈皮3g,白术3g,川芎3g,防风3g,肉桂2g,甘草2g。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适用于本病属脾肾阳虚者。
, http://www.100md.com
    5.温经通络汤:当归3g,赤芍3g,细辛0.3g,桂枝3g,木通3g,黄芪5g,党参5g,乌药3g,木香1.5g,甘草2g,生姜2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适用于本病属寒凝血滞者。

    西医治疗

    一、复温

    复温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低体温的重要措施,目前多主张快速复温法。

    1.轻、中度(体温>30℃)患儿置于预热至30℃的暖箱内,调节箱温为30~34℃,通过减少患儿散热使体温升高,力争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2.重度(体温6.6kPa时则需IPPV。IPPV时先调氧浓度为0.6~0.8,呼吸频率40次/分,吸气峰压2.45~2.94kPa,呼气末正压0.49~0.69kPa,吸呼比为1:1。30~40分钟后动脉氧分压仍低时逐渐上调各参数,延长吸气时间至动脉氧分压>6.6kPa以上。2~3天后病情好转减低呼吸参数,至气管内无血性分泌物、肺部罗音消失、呼吸困难征不明显,便可撤离呼吸机,由IMV逐渐过渡到CPAP,然后改头罩供氧。
, http://www.100md.com
    (四)其他

    如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等,应及时按各并发症的处理原则给予治疗 (详见有关章节)。

    四、控制感染

    由于硬肿症患儿多数伴有感染性疾病,有些则是继发于感染性疾病之后,故控制感染应作为治疗常规措施之一。根据感染性质选择药物,慎用对肾有毒性的药物。

    五、其他治疗

    有缺氧或重症病人进行氧疗法。维生素E有抗氧化、稳定细胞膜、利尿等功效,每次10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10日。

    历史考证

    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的论述:《***成·五软五硬论治》中指出:“五硬乃胎气怯弱,禀受先天阳气不足,不耐寒暑,少为六淫所犯……,此阳气不荣四末也……。”,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果实类 > 北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