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
http://www.100md.com
飞华健康网
[概述]
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桿菌感染,破伤风桿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桿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破伤风桿菌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外毒素,外毒素有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两种,前者对神经有特别亲和力,所引起全身横纹肌群的紧张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后者则能引起组织局部坏死和心肌损害。 破伤风的潜伏期平均为6 ̄10日,亦有短于24小时或长达20 ̄30日,甚至数月,也有数年之久,新生儿破伤风一般在断脐后7日左右发病。一般地说,潜伏期或前驱症状持续时间越短,症状越严重,死亡率越高。病人先有前驱症状,如乏力、头晕、头痛、嚼肌紧张致胀、烦燥不安,随后出现典型的肌肉强烈收缩,以后顺次为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严重时往往危及生命。 本病关键在于预防及正确的处理伤口,往往可避免破伤风。
[症状体症]
, 百拇医药
1.潜伏期:长短不一,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通常7 ̄8日,但也有短仅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或数年。 2.前驱期: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反射亢进,烦燥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牵拉,抽搐及强直,下颌紧张,张口不便。 3.发作期:肌肉持续性收缩。最初是咀嚼肌,以后顺序是脸面、颈项、背、腹、四肢、最后是膈肌、肋间肌。 4.对声、光震动、饮水、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患者神志始终清楚,感觉也无异常。一般无高热。
[诊断依据]
1.患者有开放性损伤感染史,或新生儿脐带消毒不严,产后感染,外科手术史。 2.前驱期表现乏力,头痛,舌根发硬,吞咽不便及头颈转动不自如等。 3.典型表现为肌肉持续性强直收缩及阵发性抽搐,最初出现咀嚼不便,咀嚼肌紧张,疼痛性强直,张口困难,苦笑面容,吞咽困难,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困难,紧张,甚至窒息。 4.轻微的刺激(强光、风吹,声响及震动等),均可诱发抽搐发作。 5.局部型破伤风,肌肉的强直性收缩仅限于创伤附近或伤肢,一般潜伏期较长,症状较轻,预后较好。
, 百拇医药
[治疗原则]
1.单间隔离,加强护理,减少刺激,严防交叉感染。 2.伤口处理,彻底清创,用双氧水或1:1000的高锰酸钾液体冲洗,或湿敷伤口,开放伤口,绝禁缝合。伤口已愈合,一般不需清创。 3.破伤风抗毒血清的应用:T.A.T10 ̄20万u,或5万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1000mk静滴。以后每日肌注5000 ̄10000单位,直至症状好转。用前必须皮试,伤口周围也可注射5000 ̄10000u,必要时鞘内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球旦白也可应用,免于皮试。 4.控制、解除肌肉强直性收缩:可用冬眠灵或苯巴比妥钠,10%水合氯醛,安定,杜冷丁等。抽搐严重时可用硫喷妥纳液体静注。 5.预防性气管切开:有呼吸困难时应用,切开后应加强 护理,及时吸痰。 6.抗生素的应用。 7.全身支援疗法。
[疗效评价]
1.治愈:全身症状及抽搐消失,无并发症。 2.好转:全身症状及抽搐基本控制,出现并发症者。 3.未愈:全身症状及抽搐仍存在。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专家提示]
注重伤口、皮损、创面的处理,预防性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本病早期诊断困难,发生本病时,要及时就医,尽早消除毒素来源,尽快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止并发症发生。这些综合性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和正确应用密切关系到病人的预后。, http://www.100md.com
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桿菌感染,破伤风桿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桿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破伤风桿菌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外毒素,外毒素有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两种,前者对神经有特别亲和力,所引起全身横纹肌群的紧张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后者则能引起组织局部坏死和心肌损害。 破伤风的潜伏期平均为6 ̄10日,亦有短于24小时或长达20 ̄30日,甚至数月,也有数年之久,新生儿破伤风一般在断脐后7日左右发病。一般地说,潜伏期或前驱症状持续时间越短,症状越严重,死亡率越高。病人先有前驱症状,如乏力、头晕、头痛、嚼肌紧张致胀、烦燥不安,随后出现典型的肌肉强烈收缩,以后顺次为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严重时往往危及生命。 本病关键在于预防及正确的处理伤口,往往可避免破伤风。
[症状体症]
, 百拇医药
1.潜伏期:长短不一,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通常7 ̄8日,但也有短仅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或数年。 2.前驱期: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反射亢进,烦燥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牵拉,抽搐及强直,下颌紧张,张口不便。 3.发作期:肌肉持续性收缩。最初是咀嚼肌,以后顺序是脸面、颈项、背、腹、四肢、最后是膈肌、肋间肌。 4.对声、光震动、饮水、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患者神志始终清楚,感觉也无异常。一般无高热。
[诊断依据]
1.患者有开放性损伤感染史,或新生儿脐带消毒不严,产后感染,外科手术史。 2.前驱期表现乏力,头痛,舌根发硬,吞咽不便及头颈转动不自如等。 3.典型表现为肌肉持续性强直收缩及阵发性抽搐,最初出现咀嚼不便,咀嚼肌紧张,疼痛性强直,张口困难,苦笑面容,吞咽困难,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困难,紧张,甚至窒息。 4.轻微的刺激(强光、风吹,声响及震动等),均可诱发抽搐发作。 5.局部型破伤风,肌肉的强直性收缩仅限于创伤附近或伤肢,一般潜伏期较长,症状较轻,预后较好。
, 百拇医药
[治疗原则]
1.单间隔离,加强护理,减少刺激,严防交叉感染。 2.伤口处理,彻底清创,用双氧水或1:1000的高锰酸钾液体冲洗,或湿敷伤口,开放伤口,绝禁缝合。伤口已愈合,一般不需清创。 3.破伤风抗毒血清的应用:T.A.T10 ̄20万u,或5万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1000mk静滴。以后每日肌注5000 ̄10000单位,直至症状好转。用前必须皮试,伤口周围也可注射5000 ̄10000u,必要时鞘内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球旦白也可应用,免于皮试。 4.控制、解除肌肉强直性收缩:可用冬眠灵或苯巴比妥钠,10%水合氯醛,安定,杜冷丁等。抽搐严重时可用硫喷妥纳液体静注。 5.预防性气管切开:有呼吸困难时应用,切开后应加强 护理,及时吸痰。 6.抗生素的应用。 7.全身支援疗法。
[疗效评价]
1.治愈:全身症状及抽搐消失,无并发症。 2.好转:全身症状及抽搐基本控制,出现并发症者。 3.未愈:全身症状及抽搐仍存在。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专家提示]
注重伤口、皮损、创面的处理,预防性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本病早期诊断困难,发生本病时,要及时就医,尽早消除毒素来源,尽快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止并发症发生。这些综合性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和正确应用密切关系到病人的预后。,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药学版 > 药物手册 > 西药大全一 > 中枢神经系统药 > 镇静催眠药 > 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