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口腔牙齿 > 信息
编号:66775
干髓术的历史和前景如何?
http://www.100md.com 国医网
     从1893年开始,干髓(尸)术应用于临床,是布内克肯(Boennecken)创始的。其方法是,以砷剂失活牙髓后,再用甲醛干髓化,共计成功500例。后来威特泽尔(Witzel)提倡以10%甲醛用于干髓术。1898年,加西(Gysi)学派对于髓术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先后使用40种药物作实验,提出用含有三聚甲醛、甲酚、煤酚皂及甘油糊剂治疗牙髓病,并观察组织学的变化情况,从中选择以多聚甲醛为主的干髓剂,并从理论上阐述干髓术的治愈机制。到了1905年,巴克里(BUckloy)以等量的甲醛与三甲酚治疗牙髓炎症,这是现在应用的甲醛甲酚的最早配方。1930年,斯威特(Sweet)首先报告了使用甲醛甲酚行切髓术,又于1953年报告1665例,其中97%的病例取得成功,随后干髓术在临床上逐渐推广使用:到了本世纪初期,受亨特(Hunter)、雷赛诺(Rasetlow)等人的病灶感染学说的影响,干髓后的牙齿被认为是感染灶,有许多牙齿被拔除了,因此受到了批判。这种学说一直延续30—40年之久,后来有人从理论上和[防床上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肯定了干髓术的治疗效果,才使得病灶感染学说观点逐步得到纠正,干髓术又在临床上使用并直到现在。随着免疫学的发展,认为干髓作为一种抗原物质,能引起根尖周的免疫反应;并认为干髓使用的药物毒性很强,能引起尖周组织损伤,临床上也看到干髓术后,牙痛病例不少,因此,对于髓术又提出了怀疑,故国内有些院校现已基本上不作干髓治疗。

    牙髓病及根尖周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