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基础医学 > 人体寄生虫学
编号:58132
第三篇 医学蠕虫
http://www.100md.com 《人体寄生虫学》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第三节 布氏姜片虫
第四节 肝片形吸虫
第五节 卫氏并殖吸虫
第六节 斯氏狸殖吸虫
第七节 血吸虫
第八节 其它人体寄生吸虫
一、异形吸虫
二、棘口吸虫
蠕虫(helminth)为多细胞无脊椎动物,藉身体的肌肉收缩而作蠕形运动,故通称为蠕虫。在动物分类学史上,蠕虫曾被认为是独立的,具有特殊性的一类动物。但在分类学研究不断发展之后,人们发现蠕虫,实际上与人体有关系的包括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线形动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和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phala)所属的各种动物。因此在分类学上,蠕虫这个名称已无意义;但习惯上仍沿用此词。由蠕虫引起的疾病称为蠕虫病,具有重要意义的蠕虫种类几乎全部属于前两门。
第十四章 吸虫
第一节 概论
吸虫(trematode)属于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Class Trematoda)。寄生人体的吸虫属于复殖目(Order Digenea),称为复殖吸虫(digenetic trematode)。复殖吸虫虽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史复杂,但基本的结构(图14-1)和发育过程略同。
图14-1 复殖吸虫成虫形态构造示意图
形态与功能
大多数的复殖吸虫的成虫外观呈叶状或长舌状,两侧对称,背腹扁平,通常具口吸盘(oral sucker)与腹吸盘(acetabulum),内部结构如下:
体壁组织吸虫成虫体表有凹窝、凸起、皱褶、体棘、感觉乳突等,其形态、数量、分布等随虫种与虫体部位而异。体壁由体被(tegument)与肌肉层组成。中间为实质组织(parenchymal tissue)和埋在实质组织中的消化、生殖、排泄、神经系统等,缺体腔。体被为具有代谢活力的合胞体(syncytium),从外到内由外质膜(external plasma membrane)、基质(matrix)与基质膜(basal plasmamembrane)组成。基质膜之下为基层(basement layer)。肌肉层由外环肌(circular muscle)与内纵肌(longitudinal muscle)组成。体棘位于基质膜之上。感觉器位于基质中,有纤毛伸出体表,另一端有神经突(nerve process)与神经系统相通。此外还有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核糖体(ribosome)、吞噬体(phagosome)、线粒体(mitochondrion)、高尔基复合体(golgi complex)和各种分泌小体(secretory body)等(图14-2)。体被具有保护虫体、吸收营养物质、感觉等生理功能。在结构上,体壁可随虫种、环境条件、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差别,也可出现更新。结构的差别与更新通常也有生理功能上的意义。
图14-2 复殖吸虫成虫体壁结构示意图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口、前咽(prepharynx)、咽(pharynx)、食管(esophagus)和肠管(intestine)组成。肠管通常分为左右两个肠支(cecum)。肠壁
为单细胞层,其外周为肌细胞层所包围,肠细胞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与线粒体,还常有高尔基复合体与各种包涵物,其胞质伸出具浆膜的长绒毛样褶,游离于肠腔,以扩大吸收面积。吸虫的消化系统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消化一般开始于肠管前部而在肠支中完成,主要是细胞外酶的作用。
生殖系统
人体吸虫除血吸虫外都具有雌雄两性的生殖器官,称为雌雄同体(hermaphrodite)。雄性生殖系统由睾丸(testis)、输出管(vas efferens)、输精管(vas deferens)、储精囊(seminal vesicle)、前列腺(prostatic gland)、射精管(ejaculatory duct)或阴茎(cirrus)、阴茎袋(cirrus pouch)等组成。雌性生殖由卵巢(ovary)、输卵管(oviduct)、卵模(ootype)、梅氏腺(Mehlis' gland)、受精囊(seminal receptacle)、劳氏管(Laurer's canal)、卵黄腺(vitellaria)、卵黄管(vitelline duct)、总卵黄管(common vitelline duct)、卵黄囊(vitellaria reservior)、子宫(uterus)、子宫末段(metraterm)等组成(图14-3、4)。雌、雄生殖系统的远端在生殖窦(genital atrium)会合,开口
图14-3
复殖吸虫成虫卵巢-卵巢模区结构
图14-4
复殖吸虫成虫生殖末段结构
于生殖孔(genital pore)。精子产生后从雄性生殖系统转入雌性生殖系统到达受精囊,卵的受精通常在输卵管。受精卵和从卵黄腺来的卵黄细胞排出的卵壳前体物质,在卵模内形成卵壳,以后进入子宫,经生殖孔排出。在复殖吸虫成虫结构系统中,生殖系统最发达,代谢最旺盛。由于成虫每日产卵数量很大,合成代谢与能量代谢都必须满足需要;因此,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的大部分最终都在本系统消耗。当然,进入虫体的有害物质,包括杀虫药,如无特殊的组织选择性,也同样会大部分积聚在本系统,常造成其正常生理功能首先被损害,表现为产卵数量的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生殖能力,最后虫体死亡。
排泄系统 吸虫的排泄系统由焰细胞(flame cell)、毛细管(capillary tubule)、集合管(collecting tubule)与排泄囊(excretory bladder)组成,经排泄孔(excretory pore)通体外(图14-5)。焰细胞与毛细管构成原肾(protonephron)单位。焰细胞的数目与排列各种吸虫可有不同,通常用焰细胞式(flame cell pattern)表示。焰细胞(图14-6)有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胞浆内有一束纤毛,每一纤毛有两根中央纤丝(fibril)与9根外周纤丝组成。纤毛颤动时很像火焰跳动,因而得名。纤毛的有节律的摆动可带动和保持排泄系统内部液体的流动,并可能形成相当高的过滤压,促使含有氨、尿素、尿酸等废物的排泄液排出虫体外。
图14-5
复殖吸虫成虫排泄系统
图14-6
焰细胞结构
神经系统 咽的两侧各有一神经节(ganglion),有背索(esophageal commissure)相联。神经节向前后各发出三条神经干(nerve trunk),分布于虫体的背面、腹面及侧面。向后神经干之间在不同水平上有横索(transverse commissure)。由神经干发出的神经感觉末梢到达口吸盘、咽、腹吸盘等器官,以及体壁外层的许多感觉器。神经系统有乙酰胆碱酯酶与丁酰胆碱酯酶的活动,神经节中有神经分泌细胞的存在,说明神经系统功能很活跃。
生活史
复殖吸虫的生活史都要经历有性世代(sexual generation)与无性世代(asexual generation)的交替。无性世代一般寄生在软体动物(中间宿主),通常是腹足类(gastropod),如螺蛳等。也可是斧足类(pelecypod),如蚌类。有性世代大多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复殖吸虫的生活史虽复杂,各种吸虫也有差别,但生活史的基本型则包括卵(ovum)、毛蚴(miracidium)、胞蚴(sporocyst)、雷蚴(redia)、尾蚴(cercaria)、囊蚴(encysted metacercaria)、后尾坳(囊内脱去尾部的虫体称后尾蚴metacercaria)与成虫(adult)。毛蚴侵入螺蛳的淋巴系统内发育变成为胞蚴。胞蚴通过体表摄取营养物质,其体内的胚细胞团经过分裂、发育形成多个雷蚴。雷蚴体内的胚细胞团再分化发育为多个子雷蚴或大量的尾蚴。有的吸虫,在寒冷季节,雷蚴不产生尾蚴而只产生雷蚴,可连续数代。此种变换生殖现象,是多胚繁殖(也称蚴体增殖)的吸虫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绝大多数的尾蚴都有体部和尾部,但形态结构各异。尾蚴从螺体逸出后或侵入第二中间宿主体内或在物体的表面形成囊蚴。有些吸虫缺雷蚴期或有两代以上的雷蚴期,也可缺囊蚴期,而尾蚴直接侵入终宿主发育为成虫。侵入终宿主后童虫通常都经过移行,然后到达定居部位。一般认为移行中的虫体可能识别宿主的不断改变的连续的刺激,使绝大多数的虫体能够按一定的移行途径到达定居部位,而不适宜宿主则不能提供必要的生理信号,因而出现异常的个体发生移行(ontogenetic migration),导致发育迟缓、死亡或异常和异位寄生。复殖吸虫童虫移行时经历的和成虫寄生的器官、系统,其生化环境各异,可以设想必须具备有效的机制和生化代谢方式才能维持生命。各种吸虫从不同的寄生环境摄取的营养物质可能不同,但多以糖原而不以脂类作为能量贮存的一种形式,也缺乏脂类氧化所必需的酶。
生理
人体寄生的吸虫属复殖目,其生活史过程较复杂,既未丧失自生生活的某些特性,又能较广泛适应动物机体内的各种理化条件。这种广泛的适应性和迅速应变能力,是吸虫的重要生理特征之一。
吸虫的营养代谢,一般认为是以糖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蛋白质与脂肪酸较不重要。吸虫吸收已糖主要是通过皮层,以被动扩散或以易化扩散方式进行,后者摄入速度比前者快;吸收后多以糖原形式贮存于虫体实质中。实验证明酵解酶类普遍存在于吸虫,加以许多吸虫的寄生期是处在氧压低的环境中,因此认为无氧糖酵解对吸虫尤为重要;但是糖酵解的整个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氨基酸不是成虫能量主要来源,但胞蚴能分解利用较多的氨基酸。不同吸虫的氨基酸库差别较大,转氨酶种类也不相同,能利用的氨基酸亦各异。吸虫缺少脂类代谢。因而脂类积存于组织和排泄系统中。
吸虫寄居部位的含氧量差别较大,各种吸虫利用氧的途径、需氧的程度各异。氧溶解于吸虫皮层或肠道内壁而进入体内,被游离的血红蛋白携带和储存在各种组织中,复殖目吸虫生活史过程经历几个氧压很不相同的生活环境。例如虫卵、毛蚴和逸离螺体的尾蚴处在氧压高的环境;胞蚴、雷蚴和未成熟的尾蚴处在氧压低的环境;在物体表面结囊的后尾蚴和生活在血液中的成虫处在氧压高的环境,而宿主组织内的囊蚴和消化道中的成虫处在氧压低的环境。因而,在氧压变化的不同环境中生存,吸虫呼吸代谢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分类
我国常见寄生人体的吸虫分类见表14-1。
表14-1
我国常见寄生人体吸虫的分类与其主要寄生部位
复殖目 Digenea
后睾科 Opisthorchiidae
支睾属 Clonorchis
华支睾吸虫 C.sinensis
肝胆管
异形科 Heterophyidae
异形属 Heterophyes
异形异形吸虫 H.heterophyes
肠管
片形科 Fasciolidae
姜片属 Fasciolopsis
布氏姜片吸虫 F.buski
小肠
片形属 Fasciola
肝片吸虫 P.hepatica
肝胆管
并殖科 Paragonimidae
并殖属 Paragonimus
卫氏并殖吸虫 P.westermani
肺(或脑)
狸殖属 Pagumogonimus
期氏狸殖吸虫 P.skrjabini
皮下(或肝)
裂体科 Schistosomatidae
裂体属 Schistosoma
日本裂体吸虫 S.japonioum
门脉系统
棘口科 Echinostomatidae
棘隙属 Echinochasmus
日本棘隙吸虫 E.japonicus
小肠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中华分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Cobbold,1875)Looss,1907]简称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成虫寄生于肝的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又称肝吸虫病。本虫于1874年首次在加尔各答一华侨的肝管内发现。曾于湖北江陵县先后在西汉古尸和战国楚墓古尸查见此种虫卵,证明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流行至少已有2300年以上的历史。
形态
成虫(图14-7)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尖细,后端略钝,体表无棘。虫体大小一般为10~25mm×3~5mm。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后者位于虫体前端1/5处。消化道的前部有口、咽及短的食管,然后分叉为两肠支伸至虫体后端。睾丸前后排列于虫体后端1/3处,呈分支状,从睾丸各发出一支输出管,约有虫体的中部会合为输精管,向前逐渐膨大形成储精囊。储精囊接射精管开口于生殖腔。无阴茎和阴茎袋。卵巢边缘分叶,位于睾丸之前,受精囊在睾丸和卵巢之间,呈椭圆形。营氏管细长,弯曲,开口于虫体背面。卵黄腺滤泡状,分布于虫体两侧,从腹吸盘向下延至受精囊水平。输卵管的远端为卵模,周围为梅氏腺。子宫从卵模开始盘绕而上,开口于腹吸盘前缘的生殖腔。
卵在近子宫前端已渐成熟,排出的卵呈黄褐色,内有成熟的毛蚴。卵甚小,平均为29×17µm,形状似芝麻,一端较窄且有盖,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疣状突起(图14-7、14-8)。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胆管内。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排出,在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体消化道孵出毛蚴,穿过肠壁在螺体内发育,经历了胞蚴、雷蚴和尾蚴3个阶段。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则侵入鱼体内肌肉等组织发育为囊蚴。终宿主因食入含有囊蚴的鱼而被感染。囊蚴在十二指肠内脱囊。一般认为脱囊后的后尾蚴沿肝汁流动的逆方向移行,经胆总管至肝胆管,
图14-7 华支睾吸虫成虫与虫卵
也可经血管或穿过肠壁经腹腔进入肝胆管内,通常在感染后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虫(图14-9)。成虫在人体的寿命尚缺准确数据,一般认为有的可长达20~30年。
本虫对宿主的特异性要求并不严格。终宿主除肉食哺乳类动物外,在兔、豚鼠等食草动物也能正常发育。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的种类很多,在我国至少有3科8种,常见的有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长角涵螺(Alocinma longicornis)和赤豆螺(傅氏豆螺(Bithynia fuchsianus)等。对第二中间宿主的选择更不强,国内已证实的淡水鱼宿主有12科39属68种。但从华支睾吸虫流行病学的角度看,养殖的淡水鲤科鱼类,如白鲩(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黑鲩(青鱼)(Mylopharyngodon aethiops)、鳊鱼(Hypophthalnichthys molitrix)、大头鱼(H.nobilis)、土鲮鱼(Labeo collaris及 L.kontius)鲤鱼(Cyprinus carpio)等特别重要。野生小型鱼类如麦穗鱼(Pseudorosbora parva)感染率较高,尚有克氏鲦鱼(Hemiculter kneri)等小鱼与传播儿童华支睾吸虫病有关。在台湾省日月潭地区,上述两种小鱼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感染率甚至高达100%(Chen等.,1980)草鱼、鲫鱼的感染率也很高。除淡水鱼外,淡水虾如细足米虾(Caridna nilotica gracilipes)、巨掌沼虾(Macrobrachium superbum)等可有囊蚴寄生;甚至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尾蚴在螺体内也可发育为囊蚴。囊蚴寄生的部位,大部分在第二中间宿主的肌肉,但在鱼鳞和虾的甲壳表面也有发现(图14-9)。
图14-8 华支睾吸虫卵扫描电镜图(许世锷供图)
致病
本虫是厌氧性吸虫。在胆道中,成虫的营养和代谢还不很清楚。虫体组织化学研究及消化道内含物的分析结果显示消化道内有胆管上皮细胞、血液的各种成分和胆管分泌物等,但还不能认为这些物质是成虫的营养来源。虫体各组织中证实有碱性和酸性磷酸酶,可能与多糖、脂类、碱性蛋白质的分布有关。乙酰胆碱脂酶主要分布于神经系统内。
图14-9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华支睾吸虫病的危害性主要是患者的肝受损。虫体在胆道寄生时的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的结果。病变主要在肝的次级胆管。轻度感染或感染的初期病变并不明显。重度感染并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胆管出现局限性的扩张,管壁增厚。大量的虫体可引起阻塞、胆汁滞留,如合并细菌感染可引起胆管炎和胆管肝炎。慢性感染可有大量的结缔纤维组织增生,附近的肝实质可用明显萎缩。目前一般认为虫卵、死亡的虫体及其碎片、脱落的胆道感染,破坏了胆道上皮的正常结构及功能,导致胆汗中细菌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升高,其结果有利于难溶性胆红素钙的形成;胆道分泌糖蛋白的增多,并附着于虫卵表面作为结石核心,起支架和粘附剂作用,促进胆红素钙的沉积,最后导致色素类结石(即肝内多发性结石)的出现(郭日波等,1990)。此外,国内外一些资料不断提示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管上皮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等较为常见,但许多感染者并无明显症状。常见的体征有肝肿大,脾肿大较少见,偶见发育欠佳类似侏儒症者。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实验诊断
病原检查 检获虫卵是确诊的主要依据。但因虫卵小,粪便直接涂片法易于漏检,故多采用各种集卵法(如水洗离心沉淀法,乙醚沉淀法等)和十二指肠引流胆汗进行离心沉淀检查。但该虫卵与异形吸虫卵相似,不易鉴别。
免疫诊断 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都曾试用于华支睾吸虫病的辅助诊断,但检测病人结果出入较大,且与其它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尤以吸虫类感染)有较明显的交叉反应,不能用作确诊,现仅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初筛之用。随着免疫学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能找到理想的诊断用抗原,如纯化抗原、合成抗原等,当可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有学者曾试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法检测循环抗原,其灵敏性及特异性优于循环抗体检测法。
流行
华支睾吸虫人体感染主要分布于远东,如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中南亚国家。我国除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尚无报道外,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有不同程度流行,人群感染率在1%~
30%之间。而保虫宿主动物感染的地区范围更广,感染率与感染度多比人体感染高,对人群的感染具有潜在的威胁。
华支睾吸虫对宿主的要求特异性不高,因此种群分布的生物限制因素较小。这可能是本虫能在广大地区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自然环境中,本虫生活史过程中淡水的水量和水体保持的时间都必须满足中间宿主的孳生,而水温对幼虫期在外界的生存,感染宿主的机会以及中间宿主内的生存与发育都有直接的明显的影响。因此,一个地区的淡水资源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本虫幼虫种群数量的季节性变化和地区性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可反映到终宿主的感染率和感染度以及一个地区的成虫种群数量上。
实验证明以尾蚴感染白鲩鱼苗,在10℃以下时尾蚴完全不能侵入鱼体,15℃时可有少数侵入,20~30℃明显增多,25℃最多。从尾蚴感染到囊蚴成熟的时间,在水温15℃时,约在感染后的60天左右,25℃时只需30~40天。囊蚴在鱼体的季节消长。在台北,麦穗鱼夏季的感染率为100%,每条鱼平均感染418个囊蚴,秋季为96.6%,感染度为309;冬季为80%,感染度为96;春季为83.3%,感染度为227(Huang and Khaw,1964)。在山东,鱼类的囊蚴感染率从9月逐渐上升,11月份到达顶峰。在东北铁岭县,麦穗鱼和爬虎鱼囊蚴感染率以8、9两月最高,10月以后逐渐降低,次年1月最低。
华支睾吸虫病在一个地区流行的关键因素是当地人群有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肉的习惯。由于各地吃鱼方法不同,感染的方式和对象也不一样。在广东主要通过吃“鱼生”“鱼生粥”或烫鱼片而感染,男性成年人的感染率较高;在东北地区,特别是朝鲜族居民主要是通过生鱼佐酒吃而感染,亦以男性成年人较多;此外一些地区,如北京、山东、河北、四川等地多以从河沟、池溏捉的鱼烧吃或烤吃而感染,主要为20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抓鱼后不洗手或用口叨鱼也是感染的原因;使用切过生鱼的刀及砧板切熟食物品,用盛过生鱼的器皿盛熟食物品也有使人感染的可能。
实验证明,在厚度约1mm的鱼肉片内含有的囊蚴,在90℃的热水中,一秒钟即能死亡,75℃时3秒内死亡,70℃及60℃时分别在6及15秒内全部死亡。囊蚴在醋(含醋酸浓度3.36%)中,可活2个小时;在酱油中(含NaCl
19.3%)5小时全部死亡。但在烧、烤、烫或蒸全鱼时,可因温度不够、时间不足或鱼肉过厚等原因,未能杀死全部囊蚴。
我国食用的鲤科鱼类和一些小杂鱼和豆螺、沼螺、涵螺生活在同一水域中,若人或动物粪便污染水域,而当地又有吃生的或半生的鱼虾习惯,本病就可能在人群中流行。如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鱼类养殖业发达,以往长期以来人粪又常作为养鱼的饲料以及居民吃鱼习惯等是该病在当地流行的原因。
防治原则
大力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对本病传播途径的认识,自觉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鱼虾。改进烹调方法和改变饮食习惯,注意分开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也不用生鱼喂猫、犬。
积极治疗病人和感染者,是保护人民健康、减少传染源的积极措施。治疗药物目前吡喹酮(Praziquantel)为首选药。
合理处理粪便,改变养鱼的习惯,都是预防华支睾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此外,结合生产的需要,清理塘泥、消毒鱼塘,对杀灭螺类有一定效果。
第三节 布氏姜片虫
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Lankester,1857)Odhner,1902]是寄生人体小肠中的一种大型吸虫,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寄生虫之一。早在1600多年前我国东晋时就有记载。临床上确诊的第一个病例是在我国广州发现的(Kerr,1873)。
形态
成虫(图14-10)长椭圆形、肥厚,新鲜虫体呈肉红色,背腹扁平,前窄后宽,长20~75mm,宽8~20mm,厚0.5~3mm,体表有体棘,为人体中最大的吸虫。口吸盘近体前端,直径约0.5mm,腹吸盘靠近口吸盘后方,漏斗状,肌肉发达,较口吸盘大4~5倍,肉眼可见。咽和食管短,肠支呈波浪状弯曲,向后延至虫体末端;睾丸两个,高度分支,前后排列于虫体的后半部。阴茎袋呈长袋状。卵巢具分支。子宫盘曲在卵巢和腹吸盘之间。缺受精囊,有劳氏管。卵黄腺颇发达,分布于虫体的两侧。生殖孔位于腹吸盘的前缘。
卵呈椭圆形,大小为130~140µm×80~85µm,淡黄色,卵壳薄,一端有不明显的卵盖。卵内含卵细胞一个,卵黄细胞约20~40个(图14-10)。
图14-10 布氏姜片虫
生活史
布氏姜片虫的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国内查见有本虫幼虫期感染的扁卷螺类常见的有:尖口圆扁螺(Hippeutis cantori)、半球多脉扁螺(Polypylis hemisphaerula)、凸旋螺(Gyraulus convexiusculus)、大脐圆扁螺(Hippeutisumbilicalis)等。以前二种分布较广。终宿主是人、家猪、野猪等。成虫寄生在小肠,严重感染时可扩展到胃和大肠,虫体数目可多达数千条,通常仅数条至数十条。寿命一般为数年。产卵数因受虫数、虫龄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变化很大。
受精卵随终宿主粪便排出,如到达水中,在适宜温度(26~32℃)条件下经3~7周发育成熟,孵出毛螺。毛蚴侵入扁卷螺的淋巴间隙中,经1~2个月完成了胞蚴、母雷蚴、子雷蚴与尾蚴阶段的发育繁殖。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如水红菱、荸荠、茭白等及其他物体的表面,分泌出成囊物质包裹其体部,脱去尾部形成囊蚴。尾蚴亦可不附着在媒介植物或其它物体上,而能在水面结囊。终宿主食入囊蚴后,在消化液和胆汁的作用下后尾蚴脱囊,经1~3个月的发育变成成虫(图14-11)。有人以尾蚴实验感染猪获得成虫,说明尾蚴也有感染性。
致病
成虫虫体较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造成的肠机械性损伤较其他肠道吸虫明显,数量多时还可覆盖肠壁,妨碍吸收与消化,其代谢产物被吸收后可引起变态反应。被吸附的粘膜可发生炎症、出血、水肿、坏死、脱落以至溃疡。病变部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粘膜分泌增加。虫数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白蛋白减少,各种维生素缺乏;还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肠梗阻。严重感染的儿童可有消瘦、贫血、浮肿、腹水、智力减退、发育障碍等。在反复感染的病例,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致死。
实验诊断
粪便检查
检获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依据。各种虫卵浓缩法可提高检出率。但诊断为姜片虫病还需考虑寄生的虫数和临床表现,前者可用计卵法得到粗略的印象。
虫卵应与粪便中其他吸虫卵如肝片形吸虫及棘口类吸虫卵进行鉴别。
流行与防制原则
布氏姜片虫的成虫与幼虫对宿主的选择较严。尾蚴从螺体逸出后活动范围小,在短时间内就在附近结囊。囊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干燥时生存的时间短。因此,活囊蚴分布的空间受到限制。这是人和猪的姜片虫病的流行区多呈小面积点状分布的原因。近年福建等地调查证实,饮用含有本虫囊蚴的生水也是感染姜片虫病的一种重要方式,应引起重视。
图14-11 布氏姜片虫生活史
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温带和亚热带的一些国家。国内除东北、内蒙、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省外,18个省、区已有报道。近几年由于农业生产改革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养猪饲料和饲养条件的改变,我国各地人和猪姜片虫病流行情况发生明显变化,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感染率和感染率迅速下降,一些地区出现新的流行点。该病流行决定于流行区存在传染源、中间宿主与媒介,尤其是居民有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者。
防治原则包括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猪粪便通过各种途径污染水体;大力开展卫生宣教,勿生食未经刷洗及沸水烫过的水生植物,如菱角、茭白等。勿饮生水、勿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饲料喂猪;在流行区开展人和猪的姜片虫病普查普治工作,吡喹酮是首选药物;选择适宜的杀灭扁卷螺的措施。
第四节 肝片形吸虫
形态
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 Linn.1758)是牛羊及其它哺乳动物胆道内的常见寄生虫,人体亦可感染。属片形科(Fasciolidae)的另一种大型吸虫。虫体大小为2~5cm×0.8~1.3cm,头锥明显,口吸盘位于头锥的前端,腹吸盘较小,位于头锥基部,肠支呈树枝状。睾丸两个,高度分支,前后排列,位于虫体中部。虫卵椭圆形,淡黄褐色,130~150µm×62~90µm,卵壳薄,一端有小盖,卵内充满卵细胞和卵黄细胞(图14-12)。
图14-12 肝片形吸虫
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牛、羊及其它哺乳动物胆道内。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类,在我国以截口土蜗(Galba truncatula)为最重要。虫卵随终宿主胆汁入肠道,并随粪便排出,
在适宜湿度的水中,卵内发育为毛蚴,毛蚴逸出后进入中间宿主经过一代胞蚴及两代的雷蚴发育后,逸出的尾蚴在水草等物体表面结囊。囊蚴被终宿主吞食后,后尾蚴穿过肠壁,经腹腔侵入肝,也可经肠系膜静脉或淋巴管进入胆道。整个生活史过程约10~15周。成虫在绵羊体内可存活11年,牛体内存活期短,为9~12个月,在人体内的寿命可长达12年。
致病与诊断
病理变化的程度主要与穿过小肠壁和侵入肝胆管的虫数有关。童虫在体内移行可引起组织损伤性的炎症性改变,在肝一般表现为损坏性肝炎;进入胆管后由于虫体长期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可引起慢性胆管炎和胆管上皮细胞增生的病变以及慢性肝炎和贫血等。化学因素中了解得比较多的是本虫代谢产物中的脯氨酸。测定结果表明感染后25天胆汁中脯氨酸浓度可增高4倍,成虫寄生时甚至可增高万倍以上。
人体肝片形吸虫病在急性期一般表现为高热与腹痛,多数病人都有胃肠症状,如呕吐、胀气、腹泻、便秘等,也可有肝、脾肿大。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虫体进入胆管后病变逐渐转为慢性,上述症状随之消失。此时主要表现有血浆蛋白改变,出现低白蛋白血症与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晚期血红蛋白减少,出现贫血,此外,成虫可能引起阻塞性黄疸。
本虫的人体异位寄生见于皮下、腹壁肌肉、腹膜、脑、肺、眼、膀胱等,以皮下组织较为多。人体感染除了偶然吞食本虫囊蚴外,在有生食牛、羊的肝、肠习惯的地区,虫体可在咽喉部寄生,称为咽部肝片形吸虫病。
诊断主要靠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沉淀检查发现虫卵为确诊,并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判断。急性期或异位寄生病例免疫学方法有一定参考价值,近年多倡用ELISA等方法。实践证明斑点ELISA诊断速度快、特异强,可用于流行病学研究。
粪检虫卵应与姜片虫卵、棘口吸虫卵相鉴别。
流行与防治原则
肝片形吸虫可寄生于数十种哺乳动物。牛、羊肝片形吸虫病的流行是世界性的,感染率多在20%~60%之间。1976年的报告我国大陆牛的感染率估计为10.17%,台湾为30.90%。统计1970~1990年间,欧洲拉丁美洲、南非和亚洲4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体感染肝片形吸虫的报告,以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地区,为主的流行区。食用野生的水芹是法国人感染的主要来源。拉丁美洲报告的病例主要来自古巴和秘鲁。非洲报告来自埃及。亚洲的病例较少。我国已报告50余例,分散在15个省。
人体感染多因生食水生植物,如水芹等茎叶。在低洼潮湿的沼泽地,牛羊的粪便污染环境,又有椎实螺类存在,牛羊吃草时便较易造成感染。
防治人体感染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勿生食水生植物。治疗患者的药物可用硫双二氯酚(bithionol),又名别丁(bitin)。也可试用吡喹酮。
第五节 卫氏并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Kerbert,1878)Braun,1899]是人体并殖吸虫(Paragonimus)的重要虫种之一,是引起肺型并殖吸虫病(paragonimiasis,肺吸虫病)为主的并殖吸虫。
形态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图14-13)体肥厚,背侧略隆起,腹面扁平。活体呈红褐色,并透明。固定标本呈椭圆形,体长7.5~12mm,宽4~6mm,厚3.5~5.0mm,宽长之比约1∶2。除口吸盘、腹吸盘、生殖孔、排泄孔及其附近的体壁外,全身满布体棘。口、腹吸盘大小略同,腹吸盘位于体中横线之前。卵巢与子宫并列于腹吸盘之后,卵巢分5~6叶,形如指状。睾丸分支,左右并列约在虫体后端1/3处。卵黄腺为许多密集的卵黄滤泡所组成,分布于虫体两侧。肠管分支,弯曲;排泄孔位于虫体后端腹面。虫卵金黄色,椭圆形,大小为80~118µm×48~60µm,最宽处多近卵盖一端。卵盖大,常略倾斜,但也有缺盖者。卵内含10多个卵黄细胞。卵细胞常位于正中央,从虫体排出时,卵细胞尚未分裂。
图14-13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
日本学者及我国的一些学者报道卫氏并殖吸虫有二倍体形与三倍体型。这两型并殖吸虫成虫的染色体、DNA酶谱图型、生殖系统中有否精子等几个方面有明显差别,并认为三倍体型能在人肺内成熟并产卵,而二倍体型则否。但也有学者报道浙江省在人肺内成熟并产卵的卫氏并殖吸虫属二倍体型。
生活史
本虫的终宿主除人外,主要为肉食哺乳动物如犬、猫。第一中间宿主为生活于淡水的川卷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蟹和蝲蛄。
生活史过程包括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脱囊后称后尾蚴)、童虫及成虫等阶段。成虫主要寄生于肺,所形成的虫囊往往与支气管相通,虫卵经气管随痰或吞入后随粪便排出。卵入水后,在适宜条件下约经3周左右发育成熟并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活动,如遇川卷螺,则侵入并发育,经过胞蚴、母雷蚴、子雷蚴的发育和无性增殖阶段,最后形成许多具有小球形尾的短尾蚴。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后,侵入淡水蟹或蝲蛄,或随螺体一起被吞食而进入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在蟹和蝲蛄肌肉、内脏或腮上形成球形或近球形囊蚴。囊蚴直径约300~400µm,具两层囊壁。人吃了含有囊蚴的淡水蟹或蝲蛄而感染。
囊蚴经消化液作用,在小肠内幼虫脱囊而出。童虫靠前端腺分泌液及强有力的活动,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徘徊于各器官之间或邻近组织及腹壁。经过1~3周窜扰后,穿过膈经胸腔进入肺。在移行过程中,虫体逐渐长大,最后在肺中形成虫囊。囊中一般含有两条虫,有时也可见3条或多于3条的虫在一虫囊者。有些童虫亦可侵入其它器官,有的在发育为成虫之前死亡。自囊蚴进入终宿主到在肺成熟产卵,约需两个多月(图14-14)。
图14-14 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致病
卫氏并殖吸虫的致病,主要是童虫或成虫在人体组织与器官内移行、寄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根据病变过程可分为急性期及慢性期。
急性期 主要由童虫移行、游窜引起。症状出现于吃进囊蚴后数天至1个月左右,重感染者在第2天即出现症状。囊蚴脱囊后,童虫穿过肠壁引起肠壁出血。在腹腔、腹壁反复游窜,特别是大多数童虫从肝表面移行或从肝组织穿过,引起肝局部的出血、坏死。此期全身症状可轻可重,轻者仅表现为食欲不振、
乏力、消瘦、低热等非特异性症状。重者发病急,毒性症状明显,如高热、腹痛、腹泻等。血像检查:白细胞数增多,可高达20~30×109/L,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一般为20%~40%,高者可达80%以上。
慢性期 童虫进入肺后引起的病变,大致可分为:
脓肿期 主要因虫体移行引起组织破坏和出血。肉眼可见病变处呈窟穴状或隧道状,内有血液,有时可见虫体。随之,出现炎性渗出,内含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接着,病灶四周产生肉芽组织而形成薄膜状脓肿壁,并逐渐形成脓肿。X线显示边缘模糊,界限不清的浸润阴影。伴有胸水时,肋膈角变钝。
囊肿期 由于渗出性炎症,大量细胞浸润、聚集,最后细胞死亡、崩解液化,脓肿内容物逐渐变成赤褐色粘稠性液体。镜下可见坏死组织、夏科雷登结晶和大量虫卵。囊壁因大量肉芽组织增生而肥厚,肉眼观呈周界清楚的结节状虫囊,呈紫色葡萄状。X线显示边界清楚的结节状阴影。有时见液平面。如虫离开虫囊移到它处形成新的虫囊,这些虫囊可互相沟通。X线可显示多房性囊样阴影。
纤维疤痕期 虫体死亡或转移至它处,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出或吸收,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最后病灶形成疤痕。X线显示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
以上三期病变常可同时见于同一器官内。
成虫通常寄生于肺,但其童虫有时成虫亦可寄生于皮下、肝、脑、脊髓、眼眶等组织和器官,引起多种组织和器官损伤。
不论在急性期或慢性期,虫体代谢产物、虫体或虫卵死亡后的异性蛋白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均可引起非特异性症状。
并殖吸虫病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症状较复杂。临床上根据主要损伤部位可分:胸肺型、脑型、肝型、皮肤型及亚临床型等。胸肺型患者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或咳铁锈色痰(痰中常可见大量虫卵),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有明显改变,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或肺炎。脑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癫痫、偏瘫、视力障碍等占位性病征。肝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肝功能紊乱、肝大、肝痛、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等肝损害表现。皮肤型可见皮下移行性包块或结节。亚临床型患者症状不明显,但多种免疫反应阳性。这类病人可能是轻度感染者,也可能是感染的早期或虫体已被消除的康复期。上述分型并不是绝对的,临床上常有多型并存于同一患者的情况。
实验诊断
1.病原诊断
⑴痰或粪便虫卵检查:查获并殖吸虫虫卵可确诊。
⑵活检:皮下包块或结节手术摘除可能发现童虫,或典型的病理变化。
2.免疫试验
⑴皮内试验:常用于普查,阳性符合率可高达95%以上,但常有假阳性和假阴性。
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敏感性高,阳性率可达90%~100%。
⑶循环抗原检测:近期应用酶连免疫吸附抗原斑点试验(AST-ELISA)直接检测血清中循环抗原,阳性率在98%以上,且可作为疗效评价。
此外,补体结合试验、后尾蚴膜试验、纸片固相放射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电泳和琼脂双向扩散、间接血凝试验、间接炭粒凝集试验都曾用于并殖吸虫病的诊断。最近发展的杂交瘤技术、免疫印渍技术、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等技术也开始试用。
流行
卫氏并殖吸虫分布广泛,日本、朝鲜、俄罗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泰国以及非洲、南美洲均有报道。在我国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云南、台湾、甘肃、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23个省、区。
经过长期的防治,除东北的少数地区外,并殖吸虫病在多数地区已得到控制或消灭。但新的疫区不断报道。这些疫区的特点是病人不多,呈点状分布,一经查出,很容易得到控制。
病人和储蓄宿主是本病传染源。储存(保虫)宿主包括家畜(如犬、猫)和一些野生肉食类动物(如虎、豹、狼、狐、豹猫、大灵猫、貉等)。在某些地区,如辽宁的宽甸县,犬是主要传染源。而在多数地区,野生动物是较重要的。总之,这些病畜病兽在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病学上更为重要。而病兽在人、畜罕到的地区构成了自然疫源地。
中间宿主包括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国内已证实的第一中间宿主为生活淡水的川卷螺炎,属黑螺科(Melaniidae),包括有:放逸短沟蜷(Semisulcospira libertina)、黑龙江短沟蜷(S.amurensis)、瘤拟黑螺(Melanoides ruberculata)、斜粒粒蜷(Tarebia granifera)等。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蟹类,如溪蟹(Potamon spp.)、华溪蟹(Sinop otamon spp.)、拟溪蟹(Parapotamon spp.)、石蟹(Isolapotamon spp.)、绒螯蟹(Eriocheir spp.)等约二十余种蟹,以及东北的竻蛄(Cambaroides spp.)。此外,一些淡水虾也可作为中间宿主。这些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共同栖息于山区、丘陵的山溪、小河沟中。溪水潺潺,常年不断,岸边杂草丛生,溪底布满大大小小石块,为它们提供了生息环境。
疫区有生吃或半生吃溪蟹、竻蛄习惯。在一些山区,吃溪蟹有生、腌、醉、烤、煮等方式。腌、醉并未能将蟹中囊蚴杀死,等于生吃,这类吃法最危险。烤、煮往往时间不够未能将囊蚴全部杀死,是为半生吃,同样有感染的机会。东北地区的竻蛄豆腐及竻蛄酱,是山区居民的美食,这种烹调方法并未能将囊蚴杀死,食物中含有大量活囊蚴,危险性大。此外,食具污染了活囊蚴,中间宿主死亡,囊蚴脱落水中污染水源也有可能导致感染。还有实际表明,尾蚴感染犬也可获得成虫。故饮用被囊蚴或尾蚴污染的生水也有被感染的可能。近年来,报道了野猪、猪、兔、大鼠、鸡、棘腹蛙、鸟等多种动物可作为卫氏并殖吸虫的转续宿主,如生吃或半生吃这些转续宿主的肉,也可能被感染。
防治
宣传教育是预防本病最重要的措施,提供熟食或不生吃溪蟹和竻蛄,不饮用生水。
常用治疗药物有:硫双二氯酚,主要作用于虫体生殖器官;吡喹酮,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
第六节 斯氏狸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Chen,1959)Chen,1963]1959年首次报道,可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
形态
成虫(图14-15)虫体窄长,前宽后窄,两端较尖,大小为3.5~6.0mm×11.0~18.5mm,宽长比例为1:2.4~1:3.2,最宽处在腹吸盘稍下水平。在童虫期已显示出虫体长明显大于体宽的特征。腹吸盘位于体前约1/3处,略大于口吸盘。卵巢位于腹吸盘的后侧方,其大小及分支情况视虫体成熟程度而定,虫龄低者,分支数较少。虫龄高者,分支数多,形如珊瑚。睾丸2个,左右并例,可分多叶,其长度占体长的1/7~1/4,有些可达1/3,位于体中、后1/3间部。虫卵椭圆形,大多数形状不对称,壳厚薄不均匀,其大小平均71~48µm(果子狸),但各地区差异较大。
图14-15 斯氏狸殖吸虫成虫
生活史
生活史与卫氏并殖吸虫相似,已证实的第一中间宿主有泥泞拟钉螺(Tricula humida)、微小拟钉螺(T.minutoides)、中国小豆螺(Bythinella chinensis)、建国小豆螺(B.jianguoi)、建瓯拟小豆螺(Pseudobythinella jianou,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