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临床医学(内科) > 精神医学
编号:59355
第十七章精神卫生
http://www.100md.com 《精神医学》
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的定义和内容大致分为两种。即狭义和广义。
狭义精神卫生,是指研究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康复。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使慢性精神病者的康复,重归社会。
广义精神卫生,是指研究健康者增进和提高精神健康、精神医学的咨询。
从上述精神卫生定义和内容看来,精神卫生的对象、范围和任务,一方是精神疾病者的预防、医疗和康复,一方面是健康者的提高和维护精神健康和精神医学咨询。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的含义,包括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三方面完全安宁幸福状态。
精神卫生活动领域和对象,一般可归钠以下几种:
一、不同年龄的精神卫生
(一)儿童期的精神卫生:儿童期是正常心理开始成长和发育阶段,正处于正常发育时期。在父母、教师正确教育和引导有规律的健康发展。不可违反正常心理发育规律。此期儿童可有说谎、逃学、斗殴、甚至吸烟、盗窃等行为和异常行为,且易患儿童期精神疾病,这个时期可能由于儿童心理活动开始发育和精神状态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往往缺乏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的能力。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且对各种事物过于敏感。因此急需父母、教师等进行心理、道德、品质和行为的引导和教育。父母对子女不可过于溺爱,但也不要使其压抑、粗暴、过于严苛、更不可挫伤其自尊心。对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多动综合征、神经症要进行特殊教育、训练和治疗。
(二)青少年期精神卫生:青少年的心理活动是活跃而波动的阶段,是精神卫生保健最关键时刻。由于青少年期处于发育前后时期,内分泌生理改变突出、植物神经不稳定、情绪易波动。这个时期易受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可出现放荡、出走、流浪、饮酒、吸烟、斗殴、行凶、欺骗和色情行为等。也易患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等疾病。在这关键时期父母、教师要进一步加强、注视其行为和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指导、心理卫生保健和性的教导等。在方法上、应以诱导、劝解、说服、疏通、纠正等耐心教育。不可歧视和用粗暴手段管教。
(三)中年期精神卫生:中年期的心理活动和生理发育是稳定的阶段。正处于脑力和体力充沛、心理活动活跃和思维丰富较多的时期。日常工作、思考问题和生活处于紧张、兴奋状态。在家庭、夫妻、子女、父母、工作、学习、经济和人际关系诸问题上,易发生矛盾和冲击,这时在心理上或思想上可出现紧张或焦虑、抑郁、恐惧兴奋等状态。可有的诱发抑郁症、心身疾病、神经症和其他精神病。偶可有饮酒、离婚、药物依赖或有消极、厌世、甚至自杀企图。如发生上述各种异常行为或精神病态,急需进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如心理咨询、个别心理治疗等。以防止精神疾病的发生。
(四)更年期的精神卫生:更年期由于机体生理机能,特别是内分泌系统机能变动,心理活动不稳定、情绪易脆弱、易伤感、易于敏感、激动等,如有子女、婆媳、经济、生活、配偶死亡和其他意外事故等生活事件,最易表现出焦虑、消极、抑郁、哭泣、紧张、惊恐等情感、甚至可有妄想、自伤等行为。有的可患更年期综合症、忧郁症、偏执症和心身疾病等。这些表现都需要在不同的症状要早期进行精神卫生保健工作。防止各类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如早期心理咨询、早期心理医疗等。
(五)老年期的精神卫生:老龄期躯体的生理衰老、内分泌系统机能衰退,随着心理活动也逐步减弱或改变,如遇某些生活事件时,如家庭成员分居,经济困难、配偶疾病或死亡和子女诸问题等,常感孤独、寂寞、悲观、失望、消极、或表现为沉默、少动、怪僻、空想等。智力也可逐渐下降,近事遗忘、思考贫乏等。容易产生老年精神障碍。如老年性偏执症,老年期忧郁症,脑动脉硬化症精神障碍和阿尔采末病。现在欧美、日本和我国人口结构出现了高龄社会化。因此,老年期精神卫生是当前重大问题之一。因而精神卫生保健措施需要加强。要从预防着手,减少发病率,也要增设老年精神卫生机构。
二、不同群体的精神卫生
(一)家庭的精神卫生:家庭的精神卫生是精神健康最基本的群体的精神卫生。家庭中父母、子女、同胞、夫妻等相处较为复杂。常因思想矛盾、经济问题、婆媳关系、子女教育等家庭问题引起感情不睦,对心理活动、精神健康有着不良影响。甚至产生精神疾病的危险。往往可诱发心身疾病、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等。因而家庭的精神卫生工作越来越重要。因为家庭是群体的精神卫生最重要的一环,增强个体和家庭精神健康,最为重要。
(二)学校的精神卫生:学校的精神卫生包括教育者的精神卫生。因而学术精神卫生不仅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而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学生和教师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教师的素质,如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精神文明、生活作风等表率作用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有的学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