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临床医学 > 物理诊断学
编号:60186
第七章胸部及肺
http://www.100md.com 《物理诊断学》
胸部是躯干的组成部分,包括胸壁,乳房、胸廓及胸脏。胸腔内有:肺脏、心脏、气管、大血管、食道等重要脏器。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着。此外,胸部的异常体征往往又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
第一节 胸部标志、胸壁及乳房、胸廓
一、胸部标志
二、胸壁及乳房
三、胸廓形状
一、胸部标志
为了准确描述胸壁及胸腔内病变部位,在胸部表面结合解剖上的自然特征,作出若干标志。
(一)骨性标志
以锁骨、肋骨、肋间隙、胸骨角、肩胛下角及脊椎棘突等为横的骨性标志。
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交界处,轻微隆起形成的横嵴。胸骨角相当于气管分叉处和主动脉 上缘。
2.第七颈椎病人坐位前屈,颈后第一个最突起处。
3.肩胛下角坐位时两肩下垂,两侧肩胛下角与第七胸椎棘突同一水平,或肩胛下角恰对第七肋间或第八肋骨。
4..腹上角由两侧第七至第十肋软骨互相结合于胸骨下端所构成之角度,一般为90度。
(二)常用的垂直线(图7-1-1)
1.前正中线通过胸骨正中的垂直线。
2.胸骨线(左、右)通过胸骨边缘的垂直线
3.胸骨旁线(左、右)位于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垂直线。
4.锁骨中线(左、右)通过锁骨中点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锁骨中点为锁骨内端与外端两点连线之中点,或者前正中线之顶点与肩峰外缘两点连线之中点。正常男性此线常通过乳头。
5.腋前线(左、右)通过腋窝前皱壁的垂直线。
6.腋中线(左、右)通过窝顶部向下做的垂直线。
7.腋后线(左、右)通过腋窝后皱壁的垂直线。
图7-1-1 胸部的标志线及分区示意图
8.肩胛下角线(左、右)在上肢自然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的垂直线。
9.后正中线:通过棘突顶点的垂直性。
(三)胸部的窝与区
1.胸骨上窝胸骨柄切迹上方凹陷处,两侧为胸锁乳突肌,气管居其中。
2.锁骨上窝(左、右)锁骨上方的凹陷部。
3.锁骨下窝(左、右)锁骨下方的凹陷部。
4.腋窝(左、右)。
5.肩上区(左、右)为背部肩胛岗以上的区域,上方及外方为斜方肌上缘。
6.肩胛间区(左、右)为背部两肩胛骨内缘之间,肩胛下角水平线以上的区域。
7.肩胛下区(左、右)为肩胛下角水平线与肺脏的下界之间。
(四)肋骨及肋间隙的数法
胸部前面与胸骨柄相连者为第一肋骨,因第一肋骨位于锁骨的后面,不易触知,所以一般均从第二肋骨数起。胸骨角两端为第二肋骨和胸骨连接点,通常以此咪计算肋骨的肋间隙,二肋骨下的空隙为第二肋间,依次往下为第三肋间……等。肋骨在胸部后面与相应的胸椎相连。
(五)胸椎的数法
使病人低头前屈,颈部第一个最突出的棘突为第七颈椎,由它以下依次为:第一胸椎与第一椎间隙,第二胸椎与第二椎间隙……等。另一种方法是使病人采取端坐位,胸部微弯,两肩自然下垂,一般肩胛下角与第七胸椎棘突,在同一水平线,由此向上、下计算胸椎。
(六)肺叶体表标志(肺叶投影)
1.肺上界(肺尖)高出锁骨3~4厘米,背部相当于六、七颈椎,充满两侧胸腔的上部。
2.背面两肺上下叶的分界线起始于第三胸椎,斜向腋后线于第四肋骨交叉,左右相同(7-1-2)。
3.侧面与前面因右肺有中叶,所以左右不同,左肺上下叶分线自腋后线第四肋交叉处,斜向前下方,至锁骨中线与第六肋骨或第六肋间相结合。右肺中上叶分界线自腋后线与第四肋界交叉点起,沿第四肋骨前进,至该肋骨与胸骨连接处为止,此分界线称为水平叶间裂。中下叶分界线则由交叉点起,斜向下方,至颌骨中线与第六肋骨或第六肋间相结合。(图7-1-3、7-1-4)。
图7-1-2 肺叶在后胸壁上投影示意图
图7-1-3 肺叶在前胸壁上投影示意图
图7-1-4 肺叶在侧胸壁上投影示意图
二、胸壁及乳房
检查胸壁时除第四章皮肤内容外,应注意有无静脉怒张、包块、压痛、瘘管及乳房异常。
(一)静脉
正常胸壁地无明显静脉可见,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流受阻时产生侧支循环,胸壁静脉充盈或曲张。上腔静脉梗阻时,静脉血流方向自上而下;下腔静脉梗阻时,血流方向为自下而上(检查方法见第九章)。
(二)皮下气肿
气体积存于皮下时,称为皮下气肿(Cutaneous emphysema)。用手按压时有握雪感。胸部皮下气肿,由于肺、气管、胸膜受伤或有病损后,气体逸出,积存于皮下,偶可由于人工气胸或人工气腹时,气体逸至皮下所致。皮下气肿也见于产气夹膜杆菌感染。
(三)胸部压痛
正常无压痛。局部压痛常见于肋骨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局部皮肤及软组织炎、肋骨骨折等。胸骨压痛及叩击痛可见于白血病。
(四)乳房
正常妇女乳房及乳头的形状和大小因人而异。哺乳期乳房皮肤可有静脉扩张。若在双侧腋窝前到同侧腹股沟的部位上,见有单个或多个乳头隆起,称为副乳,为先天性异常。正常男性乳头两侧对称,在同一水平线上。
乳房触诊以平 位为宜,也可以坐位。触诊时先由正常乳房开始,医生的手指和手掌必须平放在乳房上,轻轻向胸壁按压,并作圆形抚摸,不可用手指将乳房提起来触摸。
检查乳房时应注意乳头有无内陷、溢液或糜烂,乳房皮肤有无发红、桔皮样变、溃破,乳房有无包块,乳晕情况(首次妊娠后变为深棕色;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为深棕色或褐色)。
正常乳房有不规则的颗粒感和弹性感,但无压痛、包块。如有包块应注意其数目、大小、外形、界限、硬度、压痛、移动度、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
乳房红肿热痛,常见于急性炎症;乳房包块见于囊肿、腺瘤、脂肪坏死、结核、慢性脓肿及癌肿等;乳腺癌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常为多个包块,无炎症表现,局部皮肤可有水肿及桔皮样改变。
三、胸廓的形状
(一)正常胸廓的形状
两侧对称,两肩同高,胸骨角稍突动,腹上角常呈直角。胸椎上端稍向后弯,其下部稍向前弯,无明显侧弯。成年人胸廓前后径小于左右么,约为3 :4;婴儿胸廓的前后径往往与横径相等;老年人的胸廓常呈桶状。
(二)异常胸廓形状(7-1-5)
1.扁平胸(flat Chest)胸廓扁平而狭长,前后径比横径小一半以上,锁骨上下窝极为明显,肋间隙变窄,腹上角呈锐角。见于瘦弱或患消耗性疾病者。
2.桶状胸(barrel chest)胸廓的前后径及横径均增大,但前后径增大更为明显,呈桶状,肋间隙增宽,腹上角为钝角。多见于肺气肿者。
图7-1-5 胸廓形状横切面
3.佝偻病胸(rachitic chest)又名鸡胸(pigeon chest),为幼儿时期患佝偻病的骨骼变化之一。其特点是胸骨下部显著前 ,前后径增大,横径缩小。肋骨与肋软骨接连处呈圆形增大,称为佝偻病念珠(rachitic rosary)。胸部前面肋缘向外突出,而自胸骨剑突沿膈附着的部位向内凹陷,称肋膈沟(Harrison氏沟)。若胸骨下部剑突处显著凹陷,称漏斗胸(funnel chest),可见于佝偻病病人。
4.胸廓一侧或局部变形
(1)凹陷胸廓的一侧或局部凹陷,多见于严重的胸膜粘连(如渗出性胸膜炎、脓胸吸收后等)、肺不 胀、肺纤维化、外伤及手术后。
(2)膨隆一侧胸廓膨隆见于胸腔积液、气肿、代偿性肺气肿。亦可见于胸膜恶性肿瘤。
局部膨隆见于心脏增大或心包积液,使心前区隆起。前者在儿童期开始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者特别明显。亦可见于主动脉瘤、胸壁肿物(脂肪瘤、肉瘤等)、皮下气肿等。
最近修改日期;00-05-23 19:06:01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