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临床医学 > 临床基础检查学
编号:97587
第二节 尿液蛋白质检查
http://www.100md.com 《临床基础检查学》

第二节 尿液蛋白质检查

尿液蛋白为尿液化学成分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正常人的肾小球滤液中存在小分子量的蛋质,在双月刊牢牢曲小管时绝大部分又被重吸收,因此终尿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仅为30-130mg/24h。随机一次尿中蛋白质为 0.80mg/L。尿蛋折定性试验呈阴性反应。当尿液中蛋白质超过正常范围时称为蛋白尿,含量大于 0.1g/L时定试验可阳性。正常时分子量在7万以上的蛋白质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分子量1-3万的低分子蛋白质虽大多可通过滤过膜,但又为近曲小管重吸收,由于肾小管细胞分泌的蛋白如 TammHorsfall蛋白(T-H蛋白)、SigA等以及下尿路分泌的粘液蛋白可进入尿中。尿蛋白质2/3来自血浆蛋白,其中白蛋白约占40%其余为小分子量的酶(溶菌酶等、)肽类、激素类先进,如将正常人尿液浓缩后再经免疫电泳,可按蛋白质的分子量量大小分成以下3组:①高分子量蛋白质:分子量大于9万,含量极微,包括由肾髓袢升支极及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T-H糖蛋白及分泌型IGA等;②中分子量蛋白质:分子量4-9万,是以白蛋白为主的血浆蛋白,可占尿蛋月总数的1/2-2/3;③低分子量蛋白质:分子量小于4万,绝大多数已在肾小管重吸收。因此尿中含量极少,如免疫球蛋白FC片段,游离轻链、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等。

一、蛋白尿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一)肾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 proteinuria)

肾小球因受到炎症、毒素等的损害,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滤出较多的血浆蛋白,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称为肾小球性蛋白尿。形成蛋白尿的机制除肾小球滤过膜的物理性空间构型改变导致“孔径”增大外,还与肾小球滤过膜的各层特别是足突细胞层的唾液酸减少或消失,以致静电屏障作用减弱有关。蛋白电泳检查漏出的蛋白质中白蛋白约占70-80%,β2微球蛋白可轻度增多。此型蛋白尿中尿蛋白含量常大于2g/24h,主要见于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某些继发性肾脏病变如糖尿病性肾病,免疫复合物病如斑狼疮性肾病等。此外,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产生的机制也与此相关。

(二)肾小管性蛋白尿(tubular proteinuria)

由于炎症或中毒引起的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功能减退而出现以低分子量蛋白质为主的蛋白尿,称为肾小性蛋白尿,通过尿蛋白电泳及免疫化学方法检查,发现尿中以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增多为主,白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单纯性肾小管性蛋白尿,尿蛋白含量较低,一般低于1g/24h。此型蛋白尿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中毒,应用庆林毒素、多粘菌素B及肾移植术后等。尿中β2微球蛋白与白蛋白的比值,有助于区别肾小球与肾小管性蛋白尿。

(三)混全性蛋白尿(mixed proteinuria)

肾脏病变如何同时累及肾小球及肾小管,产生的蛋白尿称混合性蛋白尿。在尿蛋白电泳的图谱中显示低分子量的β2M及中分子量的白蛋白同时拉多,而大分子量的蛋白质较少。

(四)溢出性蛋白尿(overfiow proteinuria)

主要指血循环中出现大量低子量(分子量小于4.5万)的蛋白质如本周蛋白。血浆肌红肌红蛋白(分子量为1.4 万)增多超过肾小管回吸收的极限于尿中大量出现时称为肌红蛋白尿,也属于溢出性蛋白尿,可见于骨骼肌严重创伤及大面积心肌梗死等时。

(五)偶然性蛋白尿(accidental priteinutia)

当尿中混有多量血、脓、粘液等成分而导致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时称为偶然性蛋白尿。主要见于泌尿道炎症、出血及在尿中混入阴道分泌物、男性精液等,一般并不伴有肾本身的损害。

(六)生理性蛋白尿或无症状性蛋白尿

指由于各种体内外交困环境因素结机体的影响而导致的尿蛋白含量增多,又可分为功能性蛋白尿及体位性(直立性)蛋白尿。

1.功能性蛋白尿(tunctional proteinuria)指机体在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所致的暂时性、轻度性的蛋白尿。其形成强制可能与上述原因造成肾血痉挛或充血而使肾小球毛细积压管壁的通透性增加所致当诱发因素消失时,尿蛋白也迅速消失。生理性蛋白尿定性一般不超过(+)定量小于0.5g/24h,多见于青少年期。

2.体位性蛋白尿(postural proteinuria)又称直立性蛋白尿(orthostatic proteinuria),指由于直立体位或腰部前突时引起的蛋白尿。其特点为卧床时尿蛋白定性为阴性,起床活动若干时间后即可出现蛋白尿,尿蛋白定性可达(2+)甚至(3+),而平卧后又转成阴性,常见于青少年,可随年龄增长而消失。此种蛋白尿了生机制可能与直立时前突的脊柱压迫肾静脉,或直立位时肾的位置向下移动,使肾静脉扭曲而致肾脏处于瘀血状态,淋巴、血流受阻有关。

有关各种蛋白尿的分类及机制见图6-1。

图6-1 蛋白尿分类及发生机制

[方法学评价]

1.尿蛋白定性试验:尿蛋白定性为过筛性试验,目前常用加热乙酸法、磺基水杨酸法和干化学试带法。

(1)加热乙酸法:为古老传统的经典方法,加热煮沸使蛋白变性、凝固,然后加酸使尿PH接近蛋白质等电点(PH4.7)有利于已变性蛋白下沉,同时可消除尿中某些磷酸盐因加热析出所致的混浊。干扰因素少,但如加酸过少,过多,致远离蛋白质等电点,也可使阳性程度减弱。如尿中盐浓度过低,也可致段阻性。本法检测尿蛋白的敏感度为0.15g/L。

(2)磺基水杨酸法:基原量为在略低于蛋白质等电点的PH条件下,蛋白质带有正电荷的氨基与带负电荷的磺基水杨酸根相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质盐而沉淀。该法操作简便敏感,白蛋白、球蛋白,本周蛋白均可发生反应。但在用某些药物如青霉素钾盐及有机碘造影剂(胆影葡胺、泛影葡胺、碘酸),或在高浓度尿酸、草酸盐扩粘蛋白等作用下均可呈假阳性反应,但加热煮沸后消失,有别于蛋白尿。现常用为尿蛋白定性试验过筛方法,本法检测蛋白尿的敏感度为0.05-0.1g/L。

(3)干化学试带法:本法是利用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原理(即拽示剂离子因与白蛋白携带电荷相反而结合,故使其反应显示的PH颜色变为较高PH颜色变化,这种PH颜色改变的幅度与白蛋白含量成正比)而建立的。该法有简便快速等优点,适用于人群普查,还可以用于尿液分析仪,以减少误差。不同厂家、不同批号试带显色有差异,因此应强调节采用经严格标准化的试带,具体注意事项详见第八章。

2.尿蛋白定量测定:尿蛋白定量对肾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在意义,悄尿蛋白定量测定法有沉淀法、比浊法、比色法(双缩脲法)、染料结合法及免疫测定法等。Edbach法因结果粗略且费时太长已被淘汰。磺基水杨酸-硫酸钠双浊法虽操作简便,但因线性范围窄,可受温度、PH、时间、混匀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故重复性差。此外磺基水杨酸还可与药物(磺胺、青霉素、有机碘等)及多肽类物质结合导致假阳性,因此目前已少用。比缩脲比色法为蛋白质定量的经典方法,显色稳定、重复性好,对白、球蛋白的反应灵感度较一致其主要缺点为灵感度低,考马斯亮蓝、丽春红S、溴酚蓝、邻苯三酚红钼等染料结合法中然都有灵感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但考马斯蓝法线性范围窄,对白、球蛋白反应灵感度不差别,且污染比色杯、不易洗净。丽春红S中有干扰因素少的优点,但需用三氯乙酸沉淀,操作较繁,职离心沉淀不完全也可影响测定结果。邻苯三酚红钼显色稳定,且对白、球蛋白反应的基本一致但易受表面活性剂的干扰,染料质量常影响试验结果。免疫测定法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更为灵感、特异的方法,职酶联系免疫吸附法、免疫比浊法或放射击免疫法,可分别测定白蛋白以及各种不同的蛋球蛋白,因而可从蛋白的性质协助或定位肾小球或肾小管的损害,也可用于糖尿病性肾病的早期诊断,监测肾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

尿蛋白成分复杂、变化大,故在选用方法时应注意试验与各种蛋白,尤其是白、球蛋白的反应灵感度是否上致有些试剂如磺基水杨酸与白蛋白反应灵感度比球蛋白高近一倍,且受温度影响很大。另外由于尿蛋白量波动也很大,故应了解各种方法的线性范畴,必在时先做定性试验,然后将尿标本做适当的稀释后定量。

[参考值] 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

尿蛋白定量试验:<0.1g/L或小于等于0.15g/24h

[临床意义]

1.病理性蛋白尿: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及肾后性蛋白尿。本周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溶菌酶尿等属肾前性蛋白尿。肾性蛋白尿 见于肾小球或肾小管疾病,可因炎症、血管病(高血压病)、中毒(药物、重金属等)等原因引起。肾后性则见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的水症、肿瘤、结石。动态观察尿蛋白结果对上述疾病的诊断、病情观察、判断疗效和及时了解是否出现药物副作用等均有一定意义。

2.蛋白尿的分类可按尿中的含蛋白量的多少分为轻、中、重三类:①轻度的蛋白尿:尿蛋白含量小于0.5g/24h,可见于肾小管及肾小球病变的非活动期,肾盂肾炎、体位性蛋白尿等;②中度蛋白尿:尿蛋白含量为在0.5-4g/24h,除肾炎外,见于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多发性骨髓瘤等;③重度蛋白4g/24h,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及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以上他类是相对的,当病变同量累及肾小球及肾管量,低分子量、高分子量蛋白质均增多,此时动态观察24h尿蛋白量有助病程观察及疗效判断。

3.蛋白尿的选择性1960年Blainly等首先提出了蛋白尿选择性的要领作为判断肾小球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选择性蛋白尿是反映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大分子蛋白质能否滤过的能力,判断这种能力是通过电泳法或免疫学法测定尿中的中分子量蛋白质和高分子量蛋白质的比值来确定的。

(1)选择性蛋白尿:尿中主要为中分子量的白蛋白、转铁蛋白、β2微球蛋白,少量Fc片段和部分糖蛋白等,而分子量大于9万的蛋白质多不出现。提示肾小球滤过膜损害较轻,见于早期肾小球肾炎等。由于病变未细及肾小管,尿中分子量在4万以下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含量极少。

(2)非选择性蛋白尿:尿中大分子量及中分子量的蛋白质同时存在,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严重,可见于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糖尿病性肾脏病及严重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elective proteinuria index,SPI):可通过测定尿及血液中的IGG或蛋白比值求得。SPI大于0.2为选择性差,SPI小于0.1时选择性好。通过测定尿中的白蛋白/球蛋白的比值可粗略鉴别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蛋白尿。比值>5者为选择性蛋白尿,表示病变不甚严重,对类固醇激素的疗效好。也可测定尿白蛋白/尿微球蛋白或尿转铁蛋白/尿溶菌酶的比值。SPI对鉴别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

1872年Pesce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尿蛋白分型测定,可较好地分辨低、中、高分子量不同的蛋白区带,也有助于肾小球性蛋白尿与肾小管性蛋白的鉴别。选择性蛋白尿检查虽然对肾小球疾病的预后估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①用单项蛋白测定的免疫扩散法时,在尿标本中如存在同一抗原的分解产物,即可影响实验结果,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尿有IGG的片段等;②选择性的高低与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等密切相关,如膜性肾炎患者,即使出现低选择性蛋白尿,但其肾功能仍然较好;③在涌小球损害的同时往往波及肾小管,造成低分子量蛋白质的排泄量增加,使尿蛋白质的组成了生变化而影响选择性蛋白尿指数的测定结果。

二、尿液微量白蛋白测定

1982年Viberti在研究糖尿病性肾病时,首先提出了微量白蛋白尿的概念,以区别于临床蛋白尿,经后微量白蛋白尿这一概念界定为尿中白蛋白排出量在3.2-22.6mg/mmolGr(30-200mg/gGr),或排出率在20-200μg/min这一范围内。即超过尿蛋白正常范围的上限而蛋白暄性的化学方法又不能检测出来的阶段。

[方法学评价]

微量的蛋白尿用磺基水杨酸法、加热乙酸法及试带法基本不能查出。故多采用免疫化学技术(放射免疫、酶联免疫、免疫散射比浊及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样品留取及报告方式有三种:①定时留尿法,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排出率(μg/min)。②随机留尿法,用肌酐比值报告排出率(mg/mmolGr 或mg/gGr)③晨尿法,报告每升(每毫升)排出量(mg/L,μg/ml),后者结果波动大,不可取。

[参考值] 正常成人1.27±0.78mg/mmolCr或11.21±6.93mg/gCr。

[临床意义] 微量白蛋白常可见于糖尿病性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等,也可在隐匿肾炎及肾炎恢复期尿中出现。是比较灵感的早期发现肾损伤的指标。

三、尿液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查

(一)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tia)的检查

正常人血浆中含有50mg/L游离血红蛋白,尿中无游离HB,当有血管内溶血,血中游离HB急剧上升超过肝珠蛋白的结合能力(正常情况下最大结合力为1.5g/L血浆)即可排入中,可通过尿游离HB的试验(尿隐血试验)检出。

[方法学评价] 过HB尿检测采用的原理是与便隐血检查相同的化学法,如邻甲苯胺法、匹拉法洞法等,现被度带法所取代,这两种方法除与HB反应外,也与完整的红细胞反应(敏感度为红细胞达5-10μl),故要注意尿沉渣中红细胞对结果的影响。此外尿路感染时某些细菌产生过氧化物酶可致假阳性,大剂量的维生素C或其它救灾原物质可导致假阴性。目前新发展起来的HB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测法克服以上缺点。

[参考值] 定性试验阴性

[临床意义] ①隐血阳性可见于各种引起血管内溶血的疾病,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在食蚕豆或用药物伯氨喹啉、磺胺、非那西丁时所能上能下起的溶血;②血型不合引起急性溶、阵发性寒冷性或睡眠性HB 尿症,③重度烧伤、毒蕈中毒、毒蛇咬伤;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二)肌红蛋白尿的检查

肌红蛋白是横纹肌、心肌细胞内的一种含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其结构及特性与血红蛋白相似,但仅有一条肽链,分子量为1.6-1.7万。当有肌损伤时,肌红蛋折释放进入血循环,因分子量较小,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而排入尿中。

[方法学评价]因MB分子中含血红素基团,也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样活性,故以往经常采用与血红蛋白相同的化学法检查。而这些方法对MB 与HB并存时不能区别,可利用政权铁HB与政权铁MB的氧化物在580-600nm处吸收光谱完全不同的特点加以区别,但灵感度不够 。目前多采用肌红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或放射免疫法,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

[参考值] 定性反应:阴性。定量:<4mg/L

[临床意义] MB尿多发生于有肌损伤时,例如:①阵发性肌红蛋白尿:肌肉痛性痉挛发作后72小时,尿中出现MB;②创伤:挤压综合征、子弹伤、烧伤、电击伤、手术创伤等;③组织局部缺血如心肌梗死早期、动脉阻塞缺血;④休谢性肌红蛋白尿酒巴精中毒,砷化氢、一氧化碳中毒,巴比妥中毒、肌糖原积累等;⑤原发性(遗传性)肌疾病如皮肤肌炎、多发性肌炎、肌肉营养不良等;⑥过度剧烈运动或长期行军尿中排出MB,即行军性MB尿。

(三)含铁血黄素尿的检查

含铁血黄素尿(hemosiderinuria,Hd)为尿中含有的暗黄色不隐定的铁蛋白聚合体,是含铁的棕色色素。当血管内溶血时,在部分HB在尿中排出,而有一部分HB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并在细胞内分解成含铁血黄素,随细胞脱落由尿中排出。当细胞分解时含铁血黄素释放到尿中,可用铁染色检出。

[临床意义] 尿中出现含铁血黄素意义与血红蛋白类似,如慢性血管内溶血、阵发性睡眠性HB尿症和行军性肌红蛋白尿、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严重肌肉疾病等。有时如因尿中HB量少,隐血试验阴性时可进一步检测是否有含铁血黄素。另外在溶血初期虽有HB尿。但因HB尚未被肾上皮细胞摄取,因而未形成含铁血黄素,所经本试验右呈阴性。

(四)卟啉尿的检查

卟啉(porphyrin)是血红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体,为构成动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等的重要成分。以四个吡咯环联结为基本化学结构。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即尿卟跑龙套、粪卟啉两型,卟啉尿指尿中排出过多的卟啉或其前体物如δ-氨基γ-酮戊酸及卟胆原。

[方法学评价] 卟啉定性过筛法可用Ekhrlich醛试剂或酸性有机溶剂抽提后用紫外线照射观察荧光的方法(可检出200μg/L尿),还可用分光光度或荧光测定,薄层层析或高将近液相色谱法对尿中卟啉成人进行定量分析。

[参考值] 卟啉定性:阴性。

定量分析:

(1)ALA:儿童38.2μmol/L;成人11.4-57.2μmol/24h

(2)CP儿童:0-12.nmol/24h;成人75-240nmol/24h

(3)PBG:0-4.4μmol/24h

(4)UR:0-36nmol/24h

[临床意义]卟啉病是一类先天性或获昨性卟啉代谢紊乱的疾病,其中的代谢产物UR、CP、ALA、PBG大量则由尿、便中排出,并出现皮肤、内脏、精神和神经症状。此外卟啉尿还见于铅信其客观存在金属中毒、肝病和某些溶血性贫血。尿中卟啉成分的定量检查有兵团于各型卟啉病之间的鉴别。(表6-2)

表6-2 尿中卟啉类及前身化体物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

ALA

PBG

CP

UR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

正常

正常

↑↑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急性发作)

↑↑

↑↑

正常或↑

混合性卟啉病(慢性)

正常

正常

正常或↑

正常或↑

混合性卟啉病(急性)

↑↑

↑↑

遗传性卟啉病(急性)

正常或↑

正常或↑

正常

铅中毒

↑↑

正常或轻度↑

↑↑

正常或轻度↑

症状性卟啉病

正常

正常

↑↑

四、本周蛋白尿检查

本周蛋白尿(Bence-Jones proteinyuria,BJP)实质为免疫球蛋白轻链或其聚合体从尿中排出。其特性为将尿液在PH4.5-5.5,56C0条件下加热出现白色混浊及凝固,100摄影氏度煮沸后混浊消失或明显减退,再冷却时又可重新凝固,枚又称凝溶蛋白,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分子量为2.3万,二聚体分子量为4.6万。蛋白电泳时可在α2至γ球蛋白区带间的某个部位出现M区带,大多位于γ区带及β-γ区带之间。用已知抗κ和抗λ抗血清可进一步将其分型。BJP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出,若其量超进近曲小管所能吸收的极限,则从尿中排出,在尿中排出率多于白蛋白。肾小管对BJP具有重吸收及异化作用,当BJP通过肾排泄时,可抑制肾小管对其他蛋白成分的重吸收,并可损害近曲、远曲小管,因而导致肾功能障碍及形成蛋白尿,同时有白蛋白及其他蛋白成分排出。

[方法学评价]加热凝固法不第三一般需尿中BJP大于0.3g/L,有时甚至高达2g/L且必须在合适的PH下才能检出。如尿中存在其它蛋白如白、球蛋白时,加酸后可出现沉淀,煮沸时沉淀不再溶解,影响判断结果。当BJP浓度过高时加热至沸腾,沉淀也可不再溶解。目前多用对甲苯磺酸法过筛。灵感度高。如尿中存在白蛋白不沉淀布鞋球蛋白大于5g/L可出现假阳性。用乙酸纤维膜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BJP的阳性检出率可达97%,但如尿中含量较低。则需预先浓缩。为便于分析常需同时作病人及正常人血清蛋白电泳及浓缩后的尿液电泳。MB、溶菌酶、游离重链、运铁蛋白、脂蛋白或多量细菌沉淀物也可出现类似于M的区带,此时必须量进一步用特异轻链抗血清进行免疫双扩散或电泳,根据产生的抗原抗体沉淀物来区别。此外可用κ/λ比值协助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轻链分型进行判断。

[临床意义] 约35-65%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例尿中可出现BJP且多为λ型。早期BJP可呈间歇性排出,半数病例每日大于4克,最多达90克。在血性腹水或其它体液中也可查出。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也可出现BJP尿。重链病中μ链病也可有BJP尿。此外淀粉样变性恶性淋巴瘤、慢淋白血病、转移癌、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癌等患者尿中也偶见BJP,其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尿中存在免疫球蛋白碎片有关,在体外实验已证明,奇异变形杆菌右以分解免疫球蛋白布而产生IG碎片,这可能是某些肾盂肾炎病人尿中出现BJP的一个原因。“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中约20%病例可查出BJP,但尿中含量低,多数小于60mg/L。经长期观察即使是隐定数年的良性BJP患者,仍有发展为多发性骨髓瘤或淀粉样变性病可能性。动态观察BJP有助了解是否伴有肾功能不全。BJP产生水平常可反映产生BJP的单克隆细胞数,因此其测定对骨髓瘤病程观察和判断化疗效果等都有一定意义。

五、尿液Tamm-Horsfall蛋白测定

Tamm-Horsfall蛋白(THP)为尿中粘蛋白的一种,由Tamm 及Horsfall于1951年发现,并从尿提纯,经免疫荧光与免疫酶电镜证实是由于Henle袢升支与远曲小管的上皮细胞内高尔基复合体产生,是一种肾特异性蛋白质。正常人有少量排入尿中,当各种原因(如梗阻、炎症、自身免疫性疾患等)引起肾损伤时尿中排出量增多,并与肾受损程度相一致。THP为管型的主要基质成分,其聚集物也是形成肾结石基质的物质。 THP生理功能尚不清楚,可能与肾水代谢有关。 THP分子量为8-27万,在透射电镜下呈不他支串珠状纤维,紫外线光谱分析在波长277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

THP在高浓度电解质、酸性环境或尿流缓慢时易聚合而沉淀,当沉淀在远曲小管形成时便构成透明管型,如与其中它有形成公共同沉淀则成为其它管型。在肾实质损伤时,THP可沉着于肾间并刺激机本产生相应的自身的抗体。

检测方法为收集新鲜晨尿或24小时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或放射免疫法测定。

[参考值]36.86±7.08mg/24h 尿,随意尿3.156±11.58μg/mg肌酐。

[临床意义]

1.协助诊断上尿路疾患当尿路有长期梗阻、感染或间质性肾炎时可见尿中THP含量增高,单纯肾病、过敏性此癜、肾损害时也可增高。肾小球肾炎、下尿路炎症时无变化。

2.有助于泌尿系统结石形成的机制的研究1985年Bofce等指出结石患者尿中类粘蛋白增多,多个分子的THP与其它大分子物质聚合成为尿类粘蛋白,后者去掉涎酸即聚合成为结石基质A。体外实验证明尿类粘蛋白能促进草酸钙、磷酸钙结晶生成。对人泌尿系结石分析也发现草酸钙与尿酸结石的THP含量高于磷酸镁铵结石,上尿路结石的THP含量高于下尿路结石。而且结石患者的THP24小时排出量高于正常人。

尿中THP测定还有助于对泌尿道结石患者体外需用震波啐石治疗效果的判断。如碎石成功则了现尿中的THP含量进一步升高,震波后第二天可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如碎石失败则尿中的THP的含量的无明显变化。

六、尿液β2微球蛋白测定

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平均浓度为1.8mg/L,β2M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肾小管被重吸收,故尿中仅含滤量的1%。可采用酶免疫或放射免疫法测定。

[参考值]血β2M<3mg/L

尿β2M<0.2mg/L

[临床意义]①血或尿中的β2M可用于肾小球与肾小管损伤的鉴别。当肾小和损伤时,如急性肾小管炎症、坏死、药物及毒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汞、镉、铬、金制剂等的肾毒性)引起肾小管损害,使得肾小管重吸收不良,尿中排出β2M增高。肾小球病变早期,虽然肾小球通透性增加,β2M大量滤过,但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好,故血或尿β2M均不增高。肾小球病变晚期,滤过功能减低,血中β2M可明显增加;②单纯性膀胱炎时尿中的β2M正常。③肾移植后如有排异反应,影响肾小管功能进,尿中β2M含量增加。④自身免疫病如红斑狼疮活动期,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时,因β2M合成加快,血清β2M增加,尿中β2M含量也可增高。

,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茎类 > 白及(白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