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失眠睡眠
编号:46889
生命的维持和死亡
http://www.100md.com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不仅精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而且神、脏腑、经络与人体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为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是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神与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具体他说,人体生命的维持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第二 精、血、精液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三 津液亏损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第四 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

    -第五 生命活动必须依赖经络

    第一,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神在祖国医学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神,泛指一切生命活动,包括思维、意识、情绪、感知、运动等,即神、魂、魄、意、志五种神志的综合反应。此即为《黄帝内经》“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的意思。它说明,只有神、魂、魄、意、志都健全地存在于形体组织之间,这样的生命体,才可以叫做人。换言之,健康的生命所具备的一切功能活动,都是精神作用的结果,是精神的象征。《黄帝内经》里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可见,神的得失关系到生命的存亡。而狭义的神,只是指人的精神活动。
, 百拇医药
    神是以精血为物质基础,它是血气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并由心所主宰。如《黄帝内经》里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意思是心主血脉,产生神明活动,神能统帅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故喻为君主。说明神产生并总统于心,是人体脏腑组织等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神虽由精气而生,但反过来又能支配精气的活动,正如张景岳所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以上说明,神在人身居于首要地位,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大医学家李东垣在《省言箴》里说:“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长寿的保证。《黄帝内经》里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从而指出,精神守持于内,则能调节人体各部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以维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保持健康状况。

    第二,精、血、津液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这是因为精、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及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如《黄帝内经》里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纲,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这就说明人体的产生必先从精始,精是人体的起源。同时,在形体已成之后,也是以精作为生命基础的,故《黄帝内经》里云:“精者,身之本也。”人身阴精若能充盈,还可抵抗不良因素的刺激,从而免于疾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即是最好的说明。精为真阴,是人身元气的基本物质,人能使阴精内藏,不虞匮乏,不但春不病温,而且机体结实,行动矫健,年老不衰。精盈则生命力强,不但能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抗御外邪的侵袭,而且还能推迟衰老。滋阴学派的创始人朱丹溪,认为人体的成熟、衰老在于阴精的盈虚变化,而老年人还能延续生命,又在于胃能盛纳水谷之精。他在《格致余论》中说:“六七十后阴不足以配阳,孤阳几欲飞越,因天生胃气尚尔留连,又借水谷之阴,故羁縻而定耳”,从而论证了先后天阴精对维系生命的意义。后世医家在救治危重急症。保存人体生命的疗法中,有较多的涵育益精之方,如张仲景重视急下存阴,温病学派则强调“治温之法,重在救阴”。
, 百拇医药
    精气神三者,古代养生家誉为人身“三宝”,是养生的关键。但在这三者中,精能化气生神,故精又是气神产生的基础。所以《黄帝内经》主张“积精全神”,以却病延年。《黄帝内经》还认为,若五脏之精不藏,则阴虚无气,乃致夭亡。张景岳曾高度评价阴精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曰:“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乎一身,莫大乎此。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涟,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完全说明精是气形神的基础,亦是健康和长寿的根本,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血亦是一种重要物质。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意思是对于供养人体的营养物质来说,没有比血更重要的营养物质了。

    血是脉管中的红色液体,也是由脾胃水谷之精微所化生,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由于血液仅存在于脉管之中,所以脉有“血府”之称。血由心所主,藏于肝,统于脾,循行于脉中,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濡养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人的目之视、足之步、掌之握、指之摄以及皮肤的感觉等,都要依靠血的供应。若血行障碍,皮肤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可见麻木不仁;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会出现手足不温,严重者痿弱不用。因而五脏六腑,外而皮肉筋骨,必须在血液运行不息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功能。
, 百拇医药
    另外,血亦是神的物质基础;血脉充盈才能神志清晰、精力充沛。若血虚或血热,均可导致神志方面的病变,如心肝血虚,可见失眠、多梦等症,血热重者则有神昏谵语之患。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同样不能缺少津液,所谓津液,它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其清而稀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津液包括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内的液体及泪、涕、汗、尿液等等。

    《素问·经脉别论》里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对津液的生成与输布的简要说明。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胃的游溢、脾的散精而成。而津液的输布,还要依靠脾的转输、肺的宣降以通调水道和肾的气化、升清降浊的作用。其中,尤以肾的作用最为重要,所以《素问·逆调论》里说:“肾者,水脏,主津液。”津液的循行输布是以三焦为通道的,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经胃下降到小肠、大肠的水液,还要在小肠和大肠不断被吸收。经脾、肺、三焦而发于皮毛的就成为汗,通过三焦水道下输于膀胱的水液,则通过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排泄于外而为尿。通过以上各有关脏腑的作用,津液的输布可以外达皮毛,内注脏腑,滋润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这就是所谓“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 百拇医药
    津液对于人体亦很重要,它可布散于体表能温润肌肤,内注于身体则灌溉脏腑,输送于空窍可润泽目、耳、口、鼻,流注于关节以滑利关节,渗透于骨髓能补益脑髓等。若津液大量丧失,会引起关节屈伸不利,头昏耳鸣,目视干涩,肠燥便秘,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症。

    由上可知,精、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若其不足,将会严重影响人体的生命健康。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阴精亏损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首先精亏可导致神志不聪。《医林改错》认为:“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性……在脑”。这说明中医虽然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心的功能密切相关,但与脑也有重要关系。而脑之所以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关,又是因为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即“脑为髓海”,精髓所藏于脑最多。若阴精亏损,不能生髓,常致脑海空虚,症见记忆衰退,思维迟钝,目眩昏冒。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这里的伎巧,即指智力,意为肾的功能正常,肾精充实,则身强矫健、多智灵巧。
, 百拇医药
    其次,精亏形坏无子。所谓形坏,是指身体衰老,不能正常活动;无子,是指没有生殖能力。《易系辞》说:“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说明精是生殖发育的基本物质,它对繁衍后代以及人体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若肾精亏损,则影响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故张景岳说:“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也”。又因为肾精亏不能生化天癸,而天癸是促使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里又说:“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还有,若精亏,可导致诸窍不利。原因是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耳的听觉功能,前阴的排尿,肛门的大便排泄,均与肾的精气密切相关。另外,肾藏精,精生血,血藏于肝,肝开窍于目;肾阳能温煦脾阳,而脾开窍于口,所以诸窍的功能正常与否,均与阴精是否充足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明确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这里的九窍,即指头部五官七窍,下部前后阴二窍。九窍不利,是说上七窍、下二窍上下不通利,其原因是随着人的年龄不断增大,阴精阳气一天比一天亏损,不能濡养诸窍,故诸窍不利。
, 百拇医药
    第二,血液亏损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灵枢·天年篇》里说:“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这里的中寿而尽,即短命夭折的意思,其原因是气血亏损,血脉不通,不能濡养脏腑筋骨皮毛肌肤,从而说明了血气亏损是导致衰老夭亡的重要因素。血虚首先影响气虚,从而造成气血两虚,经常出现少气、懒言。疲倦无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等生理功能大大减退的现象,故《灵枢·寿夭刚柔篇》说:“血气……胜形则寿,不胜则夭。”说明根据血气胜衰可推测机体的盛衰,寿命的长短。

    中医学认为,肝藏血,脾统血,心主血,故血虚常常影响心肝脾的功能。如果影响于肝,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出现视物模糊,两目干涩;肝血虚,不能濡养筋脉,会出现肢体麻木,筋脉拘挛,指甲变脆和变厚;肝血不足,脑失所养,则发生眩晕。若影响于心,心血不足,则心失所养,心神不藏,常常出现面色不华,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由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血虚往往是脾虚的结果,脾虚不能统血,常见出血的病变,如月经过多、尿血、便血、皮肤紫斑等病。
, http://www.100md.com
    除血液亏损可导致人体病变外,血液运行不畅亦能损伤生命之功能。

    血瘀后,首先产生疼痛,此疼痛常具有痛处固定、久痛不愈、反复发作之特点。其性质多为刺痛,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等特点。其次是发热,原因是瘀血阻滞,卫阳闭郁而不能宣发,可以见到局部或全身的发热。还能见到咳喘,这是由于瘀血阻滞气道,妨碍气机出入,以致壅而为咳为喘。血瘀后,心悸怔忡亦常见,原因是瘀血阻滞心脉,心失所养而心悸怔忡。血瘀后,还可见黄疸,此因肝胆血脉瘀滞,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血瘀后,痈疮易见,这是由于湿热、火毒等邪侵犯人体,导致败血留滞,血瘀肉腐则会形成内、外痈疮。血瘀后,常见的还有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失常,由血脉瘀阻,经脉不通而导致肢体麻木、疼痛甚至瘫痪。 血瘀除产生上述症状外,还常见到癫狂,身上出现瘀积包块,皮肤颜色异常,舌质上有紫红色的瘀点、瘀斑,甚或舌色紫暗。这些都说明了血液运行瘀滞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是不能忽略的。

    第三,津液亏损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 百拇医药
    《灵枢·天年篇》里说:“人之寿夭各不相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长久,是指寿命尽其天年,而尽其天年的重要一环,是要津液布扬,即津液能够布散到周身,濡润全身的器官关节。若津液亏损,可引起肠燥便秘、咽干、口燥。口渴。不能濡润皮肤腠理,皮肤就会变得干燥、粗糙,甚至出现面容憔悴、荣华颓落的老态;若不能渗入骨腔、化精生髓,髓海不足,则胫酸无力、耳鸣目眩,鼻干目涩。

    第四,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

    人的生命活动的维持,必须依靠于气。原因是气乃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元素,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于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人当然也不能例外。《黄帝内经》认为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

    张景岳说:“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故《天元纪大论》曰:“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这就是说,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万物赖气而生化和存在。正因为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宋《圣济总录》提出:“万物壮老,由气盛衰”的观点,并认为“人之有是形也,因气而荣,因气而病。”大医学家刘完素反复强调气在防病延寿中的重大意义,指出气是人体盛衰寿夭的根本,他说:“故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者。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纳神存”。这就完全说明,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和根本,它充满全身,运行不息,关系着人体的健康与长寿。
, http://www.100md.com
    气本是指流动着的细微物质,就人体而言,如呼吸之气、水谷之气等。由于这种气富有生命力,人体各种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也就是气的生命力的表现,所以也有人将气直接理解为功能,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

    气分布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从总的来源看,不外乎肾中的精气、水谷之气和自然界吸入的清气三个方面。其中肾中精气来自父母,藏于肾中,为先天之精气;水谷精气来自脾胃,为后天之精气;清气则存在于自然界中,经肺吸入体内。所以气的生成,与先天之精是否充足,后天之精是否盈盛,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是否正常均有密切关系,而其中脾的作用尤为重要。如《灵枢·五味篇》里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可见后天水谷在气的生成上是举足轻重的。

    归纳起来,气对于生命的作用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保卫肌表,抗御外邪。此指气能护卫体表,防御外邪的侵入。如《素问遗篇·刺法论》里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都说明了人体只要正气充足,就能抗拒外邪的入侵;若正气虚弱不足,外邪则易犯之。
, http://www.100md.com
    第二,温煦人体,维持体温。《难经·二十二难》里说:“气主煦之”,就是指气的熏蒸温煦作用。若气的温煦作用失于调节,则出现四肢不温、畏寒、怕冷等症。

    第三,激发推动,运行体液。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的循行,津液的输布,都要依靠气的激发和推动,若气虚推动无力,生长发育就会迟缓,脏腑、经脉的功能就会减退,或者发生血行停滞,水液停留等各种病变。

    第四,固摄体液,不使溢泄。气的固摄作用,表现于控制血液,不使溢出脉管之外;控制汗液与尿液,使其有节制的排出;以及固摄精液等等。这里所说的固摄作用与上所述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比如,气对血的作用,一方面气能推动血的流行,一方面又能统摄血的流行,这样才能使血液得以正常循行。如果气虚而推动作用减弱,可以导致血行不行,甚至产生瘀血;气虚而固摄作用减退,便将导致出血。

    由上可知,气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难怪有人说:“人活着就是一口气”,《难经·八难》亦指出:“气者,人之根本也。”但由于气的来源不同,分布各异,其功能表现也不尽相同,所以气又有各种不同名称。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等。
, http://www.100md.com
    元气。它是人体各种气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又称“原气”、“真气”。元气主要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禀生以后,又要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所以《灵枢·刺节真邪篇》里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可以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元气愈充沛,脏腑组织功能愈健旺,身体便健康少病。反之,如果先天禀赋不足,或因久病伤损,就会出现由元气衰惫而产生的种种病变。正因如此,经常培补和保养元气,就成为养生学说的重要原则。

    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化生,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故又有“卫阳”之称。卫气的主要功能是温煦脏腑,润泽皮毛,保卫肌表,抵御外邪,司汗孔开合,调节体温。正如《灵枢·本藏篇》里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若卫气虚,可见皮肤干枯,毛发失泽,或易感风寒,或表虚自汗,津液自泄。

    宗气。此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聚集中胸中。《灵枢·邪客篇》里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这不但说明了宗气所在的部位,并且指出了宗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行。正由于此,人身的呼吸、声音、语言的强弱与宗气的盛衰相关。
, 百拇医药
    营气。营有营运和营养两个含义,营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比较精粹而富有营养的物质。它除了有营养全身的功用外,还能化生血液。

    除了上述几种气之外,还有五脏之气、经络之气,我们还将在后面专题介绍。下面再谈一下气运行失常后所出现的各种病变。

    气虚。就是气不够用。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饮食失调、水谷精微不充,以致气的来源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大病或久病后,年老体弱以及烦劳过度等,以致脏腑机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人体正气虚弱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幼科准绳》里说:“凡气虚之证,初发身热,手足厥冷,乍凉乍热,精神倦怠,面色(白光)白、饮食减少、四肢倦而卧睡安静、便清自调。”具体地说,气虚不能荣于上则头晕目眩;气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形体失养则体倦乏力;气虚,鼓动运行之力不足,以致气血不能荣于色,充于脉,则表现面白、舌质淡、脉虚无力。

    气陷。即气虚下陷,主要表现为腹部坠胀、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内脏下垂的病症。气陷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脾居中焦,其气主升,脾气受损则升举无力以致气虚下陷。中气下陷,脾胃运化失常,则表现食少、腹胀肛坠。泄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清阳之气应在上,今反在下,即因其衰弱不能升举,以致下陷而飧泄无度也。
, 百拇医药
    气脱。此为大汗、大泻、大失血、精液大泄以及中风、厥症等病情相当严重的一种病理变化。由于气的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血及津液的正常,当血液或津液大量损耗时,就会发生“气随血脱”或“气随液泄”的病变。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虚几至脱绝,便见气息低微、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弱,甚至汗出如珠。

    气郁。主要由忧思郁怒、情志不舒所致。其病机与肝、心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能疏达气机,发泄壅滞,若忧思郁怒等情志过极,使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以致肝气郁结而成为气郁,表现为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脉沉涩等症。气郁日久,影响及血,以致血循行不畅,脉络阻滞,则成血郁。表现胸胁刺痛。痛有定处、舌有瘀点或瘀斑等。特别是气郁日久可化火,而成火郁,表现为性情急躁。口苦咽干、目赤耳鸣、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等。

    气滞。此指气的运行不畅,因而在某一脏腑或某些部位产生气机阻滞的病变。在病变的脏腑或部位就会出现胀闷、疼痛等特征。如经络气滞,营卫之气运行失常,表现受阻部位的经络、肌肉、关节胀痛。
, 百拇医药
    气逆。是由气的升降失常,当降不降,或升发大过所致的病变。临床上以肺、胃、肝的气逆较为多见,若肺气逆,则表现为咳嗽、喘促;胃气逆,可见呃逆、暧气、恶心、呕吐、反胃等症;肝气逆,可见眩晕甚至昏厥。

    第四,心肝脾肺肾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

    《灵枢·天年篇》在论述生命为何会有长寿、短寿时,明确指出与五脏的关系极为密切,即“五脏坚固”是生命长寿的必备条件,而“五脏皆虚”是短命的根本原因。其根据是因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组成的统一体。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功能是否健全有密切关系。

    先看生命与肾。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以男子八岁为一阶段,以女子七岁为一阶段,分别论述了人的生长壮老已的整个生命过程。可以看出,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因为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肾又为一身阳气之根,它是全身各脏器的调节中心。正如张景岳所说:“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五液充则形体赖而强壮,五气活则营卫而赖以和调,此命门之水火,即十二脏之化源。故心赖之,则君主以明;肺赖之,则治节以行;脾胃赖之,济仓廪之富;肝胆赖之,资谋虑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大小肠赖之,则传导自分;此虽云肾藏之技巧,而实皆真阴之用。”据此,张景岳认为,五脏为人身之本、肾为五脏之本、命门为肾之本、阴精为命门之本。这里张氏虽然强调阴精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但更重视元阳。认为“天一生水”,即水由天一之阳而生。故水之所以生物,惟赖有此阳气;水之所以能化气,亦赖有此阳气,并强调指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赵献可更强调命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