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失眠睡眠 > 健康睡眠 > 睡眠知识
编号:47073
科学对睡眠的认识
http://www.100md.com 广益中医
     现代科学对睡眠的研究已很深入,认为睡眠有两种类型,从脑电图观察:一种叫慢波睡眠,又叫正相睡眠;一种叫异相睡眠。

    第一,正相睡眠又可分为四期:

    一期:人在清醒平静状态时,脑电图上出现的曲线是频率为8-13次/秒的快周波,称之为α波,一旦进入初睡阶段,脑电波的曲线频率便明显减慢为4~7次/秒(称为θ波),这时人会感到昏昏欲睡,处于朦胧状态,这个阶段称为慢波睡眠的第一期。

    二期:如果慢波比率越来越多,人就慢慢睡着了,称为慢波睡眠的第二期,又称浅睡期。此时,从脑电图上可以看到,在θ波的背景上,出现二种特殊的脑电波形:一种叫δ波,另一种叫“k复合体”波。这种θ慢波群中出现δ波和“k复合体”波的曲线,是浅睡期的标志。此时倘若稍有响动,便会惊醒。

    三期和四期:再接下去,如果脑电波的慢波背景上出现振幅较大而频率很低(0.5~3次/秒)的δ波,则标志着人已进入深睡期。为了评定睡眠质量,又把深睡期分为深睡和沉睡两个期。前者θ波中的δ波约占20~50%,称为慢波睡眠的第三期;时者的δ波超过50%,即多于θ波,称为慢波睡眠的第四期。
, http://www.100md.com
    第二,异相睡眠。在此期内,呼吸和心率不像慢波正相睡眠时那样减慢,而是加快:眼球不是慢转而是快转;正相睡眠时可以记录到的颈部肌电此时消失;血压不是下降,而是上升;脑血流量不是减少而是倍增;脸部及四肢肌肉也有些抽动等。由于此期眼球转动快速为其明显特征,所以又称此期为“快速动眼期”。此时若把睡者叫醒,大都诉说正在做梦,而且梦景离奇古怪。

    上述两种睡眠是互相穿插进行的,一个正相睡眠的完整周期,共约80~120分钟,一个异相睡眠的完整周期则较短,一般只有10~30分钟。这两种睡眠周期在一夜之间,各约穿插进行4~5次。其时间的长短和次数的多少会因人而异,即使同一个人,也随其疲劳程度、健康情况或情绪的好坏而变化。通常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正相睡眠期长,其中慢波三、四两期占的时间特别长,睡眠质量就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三、四期时间会逐渐缩短,及至老年,慢波四期常常缺乏。不仅睡眠较浅,而且中间会多次醒来。一些健康不良、神经衰弱的人,正相睡眠周期明显缩短而异相睡眠周期明显加长,所以常常通宵恶梦不断、醒后精神恍惚疲劳。
, 百拇医药
    还须说明一点的是,人的睡眠一觉醒节律是后天养成的。新生儿没有24小时睡眠一次的规律,而是交替重复周期长约40分钟的睡眠和活动。婴儿也无成人那样的睡眠节律,从其为了得到母乳哇哇而啼的活动来看,其周期约为3~4小时。由于生活方式的调节,昼夜变化的影响,人的逐渐成长,就形成了成年人的24小时睡眠一次的节律,所以说,人的睡眠一觉醒节律是可以从经验中学习而获得的。这一点对于预防和治疗因工作。生活变动而形成的失眠非常重要。

    关于睡眠的产生机理,现代医学主要有几种学说:

    第一种是自律神经系统学说,认为人体边缘系统与睡眠一觉醒节律有关。理由是边缘系统与自律神经调控有密切关系,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交替兴奋抑制的结果产生了睡眠现象。而参与这一过程的神经递质有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乙酰胆碱等。

    第二种是睡眠中枢学说,此为瑞士生物学家赫斯使用埋藏电极刺激法试验时,证实“睡眠中枢”在皮层丘脑下、大脑底部第三脑室时。其实验方法是:用特制绝缘电极放在动物丘脑下后部,当电流通过时,动物很快由觉醒转入睡眠;若改变电极插入其他部位,则上述现象消失。此实验说明睡眠中枢在丘脑下部。
, 百拇医药
    第三种是网状系统上传阻断学说:动物实验证实,当切断网状结构,就会使动物失去知觉,其脑波活动与被催眠或麻醉的动物脑波一致。

    第四种是血液中毒学说:法国学者皮隆和爱维最早从动物实验中发现,从非常困倦的狗、兔子、猴体内抽出血液,然后注入到正常动物体内,发现所有觉醒的动物很快入睡了。说明生物体内存在一种“睡眠促进物质”,也叫“睡眠因子”。这种睡眠因子是一种多肽,已在猫、山羊中提取出来,其研究前景是相当诱人的。

    祖国医学对睡眠的认识是怎样的呢?

    首先,认为人的寤寐变化以人体营卫气的运行为基础,其中与卫气正常运行最为相关。

    卫气,一般认为与人体的卫外功能有关,现代不少人认为与免疫功能有关。深入研究卫气的运行规律,发现其与睡眠一觉醒节律有密切关系。《内经灵枢·卫气行》曰:“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赃。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这里的“目张”是指觉醒,“卧起”是指睡觉和起床,完全指的是人的睡眠一觉醒节律。《灵枢·营卫生会篇》也有类似记载:“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这里的“起”是指觉醒,“止”是指睡眠。《灵枢·大惑论》则更进一步指出了睡眠一觉醒异常与卫气的关系,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歧伯曰“卫气不得人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说明人的失眠是卫气不能入于阴造成的。

    其次,认为睡眠是阴阳交错的结果,如《内经灵枢,口问篇》里说:“阳气尽而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意思是,人们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和学习后,阳气由盛转衰,阳入于阴,黑夜到来,阳衰阴盛,人们需要休息,从而进入睡眠阶段。待到黎明时,阴气尽,阳气开始旺盛,睁眼可见,于是觉醒。这就说明了人体阴阳之气也随昼夜而消长变化,于是就有了寤和寐的交替。寤属阳,为阳气所主;寐属阴,为阴气所主。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活动的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比较严格的节律,它像有规律的潮水涨落一样,呈现周期性变化。,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失眠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