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养生专辑 > 悟道养生
编号:11602276
孟子“善养浩然之气”的生命学意义——兼与《管子.内业》等四篇精气说的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20日 中华道学网
     摘要 本文不同意用物质与精神二分法将孟子的“浩然之气”简单地划定为精神之气,而认为孟子的“浩然之气”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文章采用后世儒家所作的注释,并通过与《管子•内业》等四篇精气说的比较,进行分析;进而把孟子的“善养浩然之气”与先秦儒家有关养生的思想联系起来,提出儒家养生学的概念,并加以医学上的论证。

    关键词 浩然之气 精气说 儒家养生学

    对于孟子所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大都认为,其中的“浩然之气”指的是诸如“正气”、“勇气”或“理直气壮”之类的精神之“气”。笔者以为,这是简单地用物质与精神二分法进行分析的结果;孟子的“浩然之气”既是精神的同时也是物质的;因此,“善养浩然之气”也包含有生命学的意义。

    一

    孟子生活的时代,“气”的概念较为普遍流行。讲“气”的主要有三家。除孟子外,庄子和《管子》也讲“气”。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在讲“气”时,都论及人之“气”。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管子》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管子•内业》)孟子则讲“善养浩然之气”。一般认为,庄子和《管子》的“气”为物质性的,属物质范畴,而孟子的“浩然之气”为精神性的,属精神范畴。

    在《孟子》书中,“气”的概念被广泛使用。的确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气”纯粹是指精神之气。但是,在孟子讲“善养浩然之气”时,这个对于孟子来说极为重要的“气”是否也纯粹是指精神之气而不带物质属性呢?

    孟子论及“浩然之气”,可见于《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并且进一步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认为,身体的气,要“直养而无害”,要“配义与道”,才能成为“至大至刚”、“ 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按照物质与精神二分法的理解,“配义与道”属道德修养,其结果只能是道德情操的提升,而与身体的健康无关;加之,“浩然之气”与当今所谓的“浩然正气”相联系;这些或许就是孟子的“浩然之气”多被理解为精神之气的原因。

    关于孟子的“善养浩然之气”,后世儒家董仲舒和朱熹的诠释颇有见地。

    董仲舒在阐述其养生之道时说:“顺天之道,节者,天之制也。阳者,天之宽也;阴者,天之急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是故物生皆贵气而迎养之,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者也,谓行必终礼,而心自喜,常以阳得生其意也。泰实则气不通,泰虚则气不足,热胜则气□,寒胜则气□,泰劳则气不入,泰佚则气宛至,怒则气高,喜则气散,忧则气狂,惧则气慑,凡此十者,气之害也,而皆生于不中和。”(《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显然,董仲舒是将孟子以义与道养浩然之气视为养生之道,并进一步提出中和养生的思想。

    朱熹在解释孟子所谓的浩然之气时认为,浩然之气与血气“只是一气。义理附于其中,则为浩然之气。若不由义而发,则只是血气”。([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52,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44页)又说:“浩然之气,只是这血气之‘气’,不可分作两气。人之言语动作所以充满于一身之中者,即是此气。只集义积累到充盛处,仰不愧,俯不怍,这气便能浩然。”(《朱子语类》卷第52,第1246页)在这里,朱熹把浩然之气与血气统一起来;原本是血气,义理附于其中,则为浩然之气。根据朱熹所言可以推知,孟子“浩然之气”是义理与血气的统一,“善养浩然之气”就是用义与道养气,使之升华为浩然之气,是道德修养与养生的统一。

    从董仲舒和朱熹的诠释可以看出,孟子的“浩然之气”与身体的气(血气之气)或物质的气有直接的关系,而孟子的“善养浩然之气”与养生学有关,实际上蕴含了用义与道养气的养生学思想。当然,肯定会有人不同意孟子之后的大儒董仲舒和朱熹的诠释,但至少他们的解释可成一家之言。

    二

    孟子有关“气”的观念与同时代的《管子》中《内业》、《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四篇的精气说有一定的关系。《内业》等四篇为战国中期齐国稷下学者所作,而孟子生活的地方与齐国属同一区域,并且孟子曾游学于稷下学宫,学术上的交流是可想而知的。

    不仅如此,孟子论气与《内业》等四篇的精气说还有许多相似之处。

    《内业》篇讲气“其细无内,其大无外”,充满于天地之间;孟子讲气“至大至刚”、“ 塞于天地之间”。《心术下》篇讲“气者,身之充也”;孟子讲“气,体之充也”。《内业》篇讲精气“藏于胸中,谓之圣人”;孟子讲“善养吾浩然之气”以达到“不动心”。《内业》篇讲精气“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孟子讲“直养而无害”,“配义与道”。可见,孟子论气与《内业》等四篇的精气说在概念上的互通性。

    就孟子所谓的“浩然之气”与《内业》等四篇精气说的关系而言,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所著《中国思想通史》认为,《内业》所谓“安以德”与孟子所谓“以直养而无害”、“集义所生者”,孟子所谓“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与《内业》所谓“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孟子所谓的“浩然之气” 与《内业》所谓“浩然和平以为气渊”,孟子所谓“万物皆备于我矣”、“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与《内业》所谓“气意得而天下服,心意定而天下听,抟气如神,万物备存”,都具有某种密切的联系。(参见《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8页)

    郭沫若先生也认为,《内业》篇中“灵气在心,一来一逝”的“灵气”(即精气)“毫无疑问便是孟子的‘浩然之气’”,并且说:“孟子显然是揣摩过《心术》、《内业》、《白心》这几篇重要作品的。只是孟子袭取了来,稍微改造了一下。”(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43页)当然,孟子论气与《内业》等四篇精气说的关系是否就是如此“袭取”、“稍微改造”,尚待进一步研究。

    如果孟子论气真的与《内业》等四篇的精气说有密切关系,那么,分析《内业》等四篇的精气说就有助于对孟子“善养浩然之气”的理解。就《内业》篇而言,有两个观点需要提出来:

    其一,学术界大都认为,《内业》篇所讲的“精气”是物质性的。《内业》篇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认为万物均包含精气。就人而言,《内业》篇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若《内业》篇所讲的“精气”是物质性的,那么,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孟子所谓“浩然之气” 为什么就不会带有物质性呢?为什么在同一时代、同一区域并且有过直接交往,又如此流行、如此重要的概念,会有截然不同的含义?

    其二,从医学的角度看,笔者通过对《管子•内业》全篇的研读,很早就明确提出“《内业》篇是我国古代最早以养生学为主题的医学专论之一”(参见拙作《〈管子•内业〉篇新探》,《管子学刊》,1992年第4期)。该篇不仅仅强调精气是人的生命和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而且具体详细地论述了留住精气和获得精气所应当采取的做法,这就是要用“正”的德和“静”的意。所谓“正”,就是要“节其五欲(耳、目、口、鼻、心之欲),去其二凶(喜、怒)”以达到平正;所谓“静”,就是指“心静气理”,去除杂念,“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孟子讲“善养浩然之气”,主要讲“直养而无害”,“配义与道”;这虽然与《内业》篇的养生方法有某些差异,但二者都可以被理解为与养生有直接的关系。

    孟子的浩然之气,虽然可以被认为是精神之气,但并不能排除其也是一种物质的气;用义与道养浩然之气,虽然可以被认为是道德修养的方法,但并不能排除其也是一种养生的方法,确切地说,是一种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身体健康的养生学。“善养浩然之气”既是道德修养的方法,又是养生的方法,这是“浩然之气” 既是精神之气又是物质之气的必然推论。

    三

    先秦儒家十分重视高于生命的仁义道德。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也讲“舍身而取义”(《孟子•告子上》)荀子说:“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歾颈也,愚莫大焉。”(《荀子•强国》)但是不等于他们就不重视生命。重要的是,他们把道德修养与养生结合在一起,认为道德修养具有实际意义上的养生功能。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认为“仁”与“知”并举,“动”与“静”结合,就能获得长寿。董仲舒对此解释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君子闲欲止恶以平意,平意以静神,静神以养气,气多而治,则养身之大者得矣。”(《春秋繁露•循天之道》)除此之外,《大学》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朱熹注:“富则能润屋矣,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德之润身者然也。”《中庸》说:“大德……必得其寿。”朱熹注:“舜年百有十岁。”显然都是把道德修养与养生长寿联系在一起。

    由此可见,在孟子之前,儒家已经提出了道德修养具有养生功能的思想;孟子讲“直养而无害”,“配义与道”,以养浩然之气,是对这一思想的进一步的明确。后来的荀子在这一方面则有较多的并且十分明确的论述。他说:“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荀子•修身》)

    先秦儒家,尤其是孟子的“善养浩然之气”,把道德修养与养生结合在一起的思想,在后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与道家强调虚静的养生学不同的强调道德修养的儒家养生学。

    四

    养生学是科学问题,儒家养生学是否成立需要科学的论证。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既是先秦医学思想的集大成,也是发展至今的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然而,《内经》的医学思想虽以道家思想为主,但其中也包含了儒家养生学的思想。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概述了四种养生家,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其中的圣人“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行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唐代医学文献学家王冰注:“圣人志深于道,故适于嗜欲,心全广爱,故不有恚嗔,是以常德不离,殁身不殆。”这里的圣人,当然是指儒家的理想人格,这里的养生方法实际上就是儒家养生学。

    中医学认为,疾病发生的主要内因之一是“七情”,这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绪变化过大,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自身的道德修养。现代中医养生学直接把立志养德看作是精神养生中的调神养生法之一(见王玉川主编:《中医养生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51—55页)认为,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充满信心,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养生保健的重要一环;并且还认为,道德高尚,光明磊落,豁达大度,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能够达到养生的效果。此外,现代生理学和生物信息反馈疗法研究证明,坚定意志和信念,能够影响内分泌的变化,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有益于健康长寿。(值得一提的是,有关道德修养的养生功能还可以进行社会学研究,目前已有不少这方面的社会调查研究结果,恕不赘述)这一切都是对孟子“善养浩然之气”养生思想以及儒家养生学的印证。, 百拇医药(乐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