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查一查谁在编造疾病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6日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高路2005年10月6日报道:
又逢长假,在国内不少城市,小到开设在街坊小区的“健康咨询”,大到见诸于媒体的某某医院、某某药房“专家门诊”,各式各样的“国庆健康日”、“国庆健康周”又接连冒了出来,一派热闹景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长假“健康日”活动中,除了体检等一些能满足人们必要健康需求的正规内容之外,更多的是各种透着商业意味的“门诊”。有的商业机构、牟利单位,或是针对老人和儿童的体质对前来问询病情的居民夸大危险程度,甚至编造“新概念”的疾病危言,借以售卖相应的“健康产品”,而难得的长假自然成了他们集中拉动“健康消费”的“编病节日”。
这不由让人想到前一阵引人注目的儿童“铅中毒”风波。几个月前,“孩子多动就是铅中毒”之类的“防病提醒”广而告之,使越来越多的家长谈“铅”色变,社会上甚至出现了“铅恐慌”。事实上,我国从1997年起大力控制环境中的铅污染,专家们经过8年追踪和4次监测发现,儿童血液中的铅含量平均每次下降5%,目前真正需要排铅治疗的铅中毒孩子比例已微乎其微。专家指出,铅中毒和小儿多动、智力发育迟缓没有必然联系,家长应警惕商业机构的诱导;同时,儿童铅中毒是完全可预防和非药物治疗的疾病,绝大多数儿童只要纠正其不良习惯,诸如咬手指等,血铅水平会在短期内回复到正常水平,而不需任何药物和驱铅食品治疗。
, http://www.100md.com
那么,是谁在编造耸人听闻的“儿童铅中毒”?有关人士透露,从检测机构到推销药品和保健品的厂商,在“铅中毒”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业链,他们将铅中毒孩子的比例不断夸大,制造“铅恐慌”,借以从中牟利。所谓的“铅中毒”,其实是“钱中毒”。
被编造的疾病岂止“铅中毒”。今年4月上旬,“牙膏致癌”的消息,致使许多公众成为传播之箭下的惊弓之鸟。在这条消息的源头得以澄清,被证实失实之后,这场风波总算尘埃落定。但没过几天,“上海已成为全国癌症高发地区之一”、“近30年间,上海市中心城区癌症发病呈持续增长态势”的消息跃上报端,又是搅得许多上海人和外来投资者大惊失色。直至《人民日报》发表了流行病学专家的观点,分析指出上海市癌症的发病情况并非如报道所说的那么严重。由此,笼罩上海的“癌恐慌”才渐散渐远。
有些情况却似乎总是与人们纠缠不休。如今一年365天,不知有多少个日子被定为“健康周”、“健康日”,常常是“XX周”刚刚过去,又一个“XX日”接踵而至。设立各种“健康周”、“健康日”的初衷,是提醒全社会对某一健康问题予以关注并普及相关防治知识,这没有问题。问题是,在这个“周”那个“日”里,有的编造疾病者趁机闹得甚嚣尘上,某些药品和保健品厂商借此大行推销之道,他们卖什么产品就说什么病如何如何严重,使“健康日”成了“编病日”、“药品推销日”。
, http://www.100md.com
日子总是要过的,老百姓对健康的需求是生生不息的。正是利用人们“恐病”这一本能,那些编造的疾病才会不断出笼”。正如有专家所归纳的那样,拆穿“疾病编造者”的伎俩,无非是:有的将正常的生命现象包装成疾病,比如掉头发;有的将个人心理变化抬高为疾病,比如情绪不稳定;有的将可能的危险称作疾病,比如胆固醇含量;有的是把轻微的小恙夸大为重病大病,比如过敏性胃病;如此等等。
显而易见,编造疾病的直接后果,是使老百姓增加了不必要的健康成本,使国家和社会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和健康投资,甚至有时会影响到人心的稳定和社会的秩序。由此看来,疾病的确也需要打假。顺藤摸瓜查一查谁在编造疾病,并及时予以严肃处理,不让编造的疾病泛滥成灾,不让疾病的编造者继续蛊惑人心,这于国于民,都是很有必要的。
令人欣慰的是,就在“十一”之前,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儿童铅中毒防治研讨会”上传出消息,我国关于儿童铅中毒的相关规范将在年内出台,有的企业通过夸大“铅中毒”以从中渔利的行为将受到查处,这样的头开得很必要、很及时, http://www.100md.com
又逢长假,在国内不少城市,小到开设在街坊小区的“健康咨询”,大到见诸于媒体的某某医院、某某药房“专家门诊”,各式各样的“国庆健康日”、“国庆健康周”又接连冒了出来,一派热闹景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长假“健康日”活动中,除了体检等一些能满足人们必要健康需求的正规内容之外,更多的是各种透着商业意味的“门诊”。有的商业机构、牟利单位,或是针对老人和儿童的体质对前来问询病情的居民夸大危险程度,甚至编造“新概念”的疾病危言,借以售卖相应的“健康产品”,而难得的长假自然成了他们集中拉动“健康消费”的“编病节日”。
这不由让人想到前一阵引人注目的儿童“铅中毒”风波。几个月前,“孩子多动就是铅中毒”之类的“防病提醒”广而告之,使越来越多的家长谈“铅”色变,社会上甚至出现了“铅恐慌”。事实上,我国从1997年起大力控制环境中的铅污染,专家们经过8年追踪和4次监测发现,儿童血液中的铅含量平均每次下降5%,目前真正需要排铅治疗的铅中毒孩子比例已微乎其微。专家指出,铅中毒和小儿多动、智力发育迟缓没有必然联系,家长应警惕商业机构的诱导;同时,儿童铅中毒是完全可预防和非药物治疗的疾病,绝大多数儿童只要纠正其不良习惯,诸如咬手指等,血铅水平会在短期内回复到正常水平,而不需任何药物和驱铅食品治疗。
, http://www.100md.com
那么,是谁在编造耸人听闻的“儿童铅中毒”?有关人士透露,从检测机构到推销药品和保健品的厂商,在“铅中毒”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业链,他们将铅中毒孩子的比例不断夸大,制造“铅恐慌”,借以从中牟利。所谓的“铅中毒”,其实是“钱中毒”。
被编造的疾病岂止“铅中毒”。今年4月上旬,“牙膏致癌”的消息,致使许多公众成为传播之箭下的惊弓之鸟。在这条消息的源头得以澄清,被证实失实之后,这场风波总算尘埃落定。但没过几天,“上海已成为全国癌症高发地区之一”、“近30年间,上海市中心城区癌症发病呈持续增长态势”的消息跃上报端,又是搅得许多上海人和外来投资者大惊失色。直至《人民日报》发表了流行病学专家的观点,分析指出上海市癌症的发病情况并非如报道所说的那么严重。由此,笼罩上海的“癌恐慌”才渐散渐远。
有些情况却似乎总是与人们纠缠不休。如今一年365天,不知有多少个日子被定为“健康周”、“健康日”,常常是“XX周”刚刚过去,又一个“XX日”接踵而至。设立各种“健康周”、“健康日”的初衷,是提醒全社会对某一健康问题予以关注并普及相关防治知识,这没有问题。问题是,在这个“周”那个“日”里,有的编造疾病者趁机闹得甚嚣尘上,某些药品和保健品厂商借此大行推销之道,他们卖什么产品就说什么病如何如何严重,使“健康日”成了“编病日”、“药品推销日”。
, http://www.100md.com
日子总是要过的,老百姓对健康的需求是生生不息的。正是利用人们“恐病”这一本能,那些编造的疾病才会不断出笼”。正如有专家所归纳的那样,拆穿“疾病编造者”的伎俩,无非是:有的将正常的生命现象包装成疾病,比如掉头发;有的将个人心理变化抬高为疾病,比如情绪不稳定;有的将可能的危险称作疾病,比如胆固醇含量;有的是把轻微的小恙夸大为重病大病,比如过敏性胃病;如此等等。
显而易见,编造疾病的直接后果,是使老百姓增加了不必要的健康成本,使国家和社会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和健康投资,甚至有时会影响到人心的稳定和社会的秩序。由此看来,疾病的确也需要打假。顺藤摸瓜查一查谁在编造疾病,并及时予以严肃处理,不让编造的疾病泛滥成灾,不让疾病的编造者继续蛊惑人心,这于国于民,都是很有必要的。
令人欣慰的是,就在“十一”之前,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儿童铅中毒防治研讨会”上传出消息,我国关于儿童铅中毒的相关规范将在年内出台,有的企业通过夸大“铅中毒”以从中渔利的行为将受到查处,这样的头开得很必要、很及时,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人与医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