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华的婚礼就是个梦(情爱话廊)
有人把婚礼看得很重:提前半年就开始预订酒店、给亲朋好友下喜帖、拍婚纱照、到美容院做护理、从厚如电话黄页簿的《新娘》杂志中学习新人仪态,试图从繁琐中挤出一种特殊的乐趣。
也有人把婚礼看得很淡:找个日子领了证儿,通知一下亲密好友,就把终身大事解决了。
不过,从最近央视对婚礼消费状况的报道来看,把婚礼看得很重的人还是占了多数。内地婚纱业繁荣了近十年,也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台湾男性文化作家蓝怀恩认为,婚纱行业的兴盛是影响现代人婚礼观的一大因素。一个漂亮的新娘形象不仅对男人有吸引力,更对女人有吸引力。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年轻女孩在婚纱店橱窗里看到美仑美奂的礼服后会表情夸张地说:“我好想结婚!”
利用新娘赚钱的不只婚纱行业。美国《纽约时报》自1991年开始,就在每个星期六推出特别专刊,利用场面雷同的婚礼,面目相似的新娘,吸引并扩大了女性读者群。《纽约观察》也用类似的栏目赚了相当高的发行量。
就连蛋糕行业也赚了个盆满钵满。美国社会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维瑟指出:“蛋糕高高地耸立在那里,洁白,古老,美丽,仿若带着面纱的新娘自己。”切蛋糕的仪式成了婚礼戏剧化表现的重要部分。
再新潮的女人在面对婚礼时,也会变得相当传统。这就是为什么整个婚礼产业链都成功地利用那些故弄玄虚的言辞,将新娘幻化成成一个简单的符号,还标价出售,好像一颗有价的钻石、一次奢华的婚礼、一袭洁白的婚纱,就能保证新娘一生都是光鲜的。
许多女性对此的解释是:“人生就这么一次嘛!”问题是,一次婚礼真的能让两人笃定终生吗?蓝怀恩说:“过去女人出嫁让人松口气,是因为她必须找到长期饭票才能生计无虞,所以无论如何也得风风光光地敬告祖宗与亲友。眼下女人还靠这个吗?吃顿饭都要换三四套衣服,不就是被商业噱头玩弄于股掌间却不自觉吗?”
商家试图把女人变成没有理性的婴儿,为她们勾画出一幅相当阴险的婚礼蓝图。但真正的婚礼应该仅仅属于两个人,是平等地向神祗承诺:“我愿意”。在19世纪时,女性结婚前最重要的是接受妻子培训课程,学会一些优雅的为妻之道。笔者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婚姻仪式——学习什么是婚姻,学会怎么去相处。
把现代婚礼打造成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实在是个很有才华的创意。但是,我们千万要警惕,不要让那个公主般的新娘,转瞬变成婚姻中的灰姑娘。, http://www.100md.com(程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