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健康投资对经济影响的研究(3)
参见附件。
Solow模型中去,利用跨国数据检验了原Solow模型与加人人力资本之后的Solow模型,发现加入人力资本之后的Solow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跨国经济增长。这个经过改造的Solow模型依然是一个外生增长模型,这就是说,Mankiw,Romer&Weil的研究结果表明外生经济增长理论也能够很好地刻画人力资本的影响;不过,他们在度量人力资本的时候,仅使用了教育指标,未采用健康指标。只采用教育指标来度量人力资本的做法,如同把人力资本狭义地等同于教育,这就有可能低估了人力资本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研究结论。杨建芳、龚六堂和张庆华利用1985--2000年中国29个省区市的经验数据分析了人力资本及其各形成要素的影响。他们首先检验了加人人力资本的Solow增长模型,发现在仅采用教育指标而忽略健康指标的情况下不能拒绝加入人力资本的Solow模型,但是在兼用教育指标与健康指标的情况下,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作用太大了,以致于推测出的参数值已经不能满足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假定,这就表明加入人力资本的Solow增长模型不能够恰当地刻画中国自改革以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加人人力资本的Solow增长模型中,人力资本仅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并不影响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率依然是外生的。这样的模型设定虽然重视了人力资本对产出的影响,但是却会把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存量对产出的影响全部归功于人力资本积累。然而,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的论述以及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存在正的影响;如果设定的模型把人力资本的作用都归功于人力资本积累,必然会过高估计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从而导致错误的参数估计。杨建芳、龚六堂和张庆华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把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存量的作用都考虑进去,人力资本既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又是技术进步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这样的模型设定既体现了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又体现了人力资本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功劳。他们在此模型基础上做实证分析,估计了生产函数的参数,并且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存量以及教育和健康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许多实证研究兼用了教育指标和健康指标来度量人力资本,但是直到杨建芳、龚六堂和张庆华才给出教育、健康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具体构成形式。杨建芳、龚六堂和张庆华在分析教育和健康的微观经济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以及健康与教育两者之间相互影。向的关系基础上,认为教育和健康既非完全替代关系,又非完全互补关系,并设定了人力资本的具体构成形式:教育和健康按照Cobb—Douslas生产技术组合生成人力资本。
三、教育和健康的微观经济效应
人力资本的微观经济效应是研究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与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劳动报酬等方面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介绍过用于度量人力资本的教育指标和健康指标,其中在微观层面研究中通常使用的教育指标为受教育年限,健康指标包括人体测量变量、发病率、总体健康与功能状态等。
个人教育收益率反映了个人进行教育投资所获得的回报,被广泛采用的个人教育收益率估计方法是Mincer收入函数。Mincer认为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是决定个人收入的关键因素。因为人力资本决定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拥有量越高的劳动者其劳动生产率一般来说也越高,所以获得的劳动报酬也就越高。Mincer考虑的人力资本度量指标包括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他证明,如果接受学校教育惟一的成本是接受教育期间的机会成本,如果增加受教育年限导致收入增加的比例在其一生中保持不变,那么,劳动者收入的自然对数与其个人的受教育年限线性相关,这种线性关系的斜率可以理解为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持有类似观点的研究还有Becker与Becker&Chiswick等。
劳动者参加工作以后,其劳动生产率会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而提高;但是,随着个人年龄增大,体能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都会下降,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不能随着社会技术进步而及时更新,于是劳动生产率就开始下降了。因此,Mincer在个人收入函数中加入了工作经验的一次项和平方项,来反映工作经验对劳动报酬的影响。
Psacharopoulos基于Mincer收入函数,采用OLS回归方法估计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教育回报率 ......
Solow模型中去,利用跨国数据检验了原Solow模型与加人人力资本之后的Solow模型,发现加入人力资本之后的Solow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跨国经济增长。这个经过改造的Solow模型依然是一个外生增长模型,这就是说,Mankiw,Romer&Weil的研究结果表明外生经济增长理论也能够很好地刻画人力资本的影响;不过,他们在度量人力资本的时候,仅使用了教育指标,未采用健康指标。只采用教育指标来度量人力资本的做法,如同把人力资本狭义地等同于教育,这就有可能低估了人力资本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研究结论。杨建芳、龚六堂和张庆华利用1985--2000年中国29个省区市的经验数据分析了人力资本及其各形成要素的影响。他们首先检验了加人人力资本的Solow增长模型,发现在仅采用教育指标而忽略健康指标的情况下不能拒绝加入人力资本的Solow模型,但是在兼用教育指标与健康指标的情况下,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作用太大了,以致于推测出的参数值已经不能满足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假定,这就表明加入人力资本的Solow增长模型不能够恰当地刻画中国自改革以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加人人力资本的Solow增长模型中,人力资本仅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并不影响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率依然是外生的。这样的模型设定虽然重视了人力资本对产出的影响,但是却会把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存量对产出的影响全部归功于人力资本积累。然而,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的论述以及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存在正的影响;如果设定的模型把人力资本的作用都归功于人力资本积累,必然会过高估计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从而导致错误的参数估计。杨建芳、龚六堂和张庆华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把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存量的作用都考虑进去,人力资本既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又是技术进步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这样的模型设定既体现了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又体现了人力资本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功劳。他们在此模型基础上做实证分析,估计了生产函数的参数,并且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存量以及教育和健康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许多实证研究兼用了教育指标和健康指标来度量人力资本,但是直到杨建芳、龚六堂和张庆华才给出教育、健康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具体构成形式。杨建芳、龚六堂和张庆华在分析教育和健康的微观经济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以及健康与教育两者之间相互影。向的关系基础上,认为教育和健康既非完全替代关系,又非完全互补关系,并设定了人力资本的具体构成形式:教育和健康按照Cobb—Douslas生产技术组合生成人力资本。
三、教育和健康的微观经济效应
人力资本的微观经济效应是研究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与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劳动报酬等方面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介绍过用于度量人力资本的教育指标和健康指标,其中在微观层面研究中通常使用的教育指标为受教育年限,健康指标包括人体测量变量、发病率、总体健康与功能状态等。
个人教育收益率反映了个人进行教育投资所获得的回报,被广泛采用的个人教育收益率估计方法是Mincer收入函数。Mincer认为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是决定个人收入的关键因素。因为人力资本决定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拥有量越高的劳动者其劳动生产率一般来说也越高,所以获得的劳动报酬也就越高。Mincer考虑的人力资本度量指标包括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他证明,如果接受学校教育惟一的成本是接受教育期间的机会成本,如果增加受教育年限导致收入增加的比例在其一生中保持不变,那么,劳动者收入的自然对数与其个人的受教育年限线性相关,这种线性关系的斜率可以理解为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持有类似观点的研究还有Becker与Becker&Chiswick等。
劳动者参加工作以后,其劳动生产率会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而提高;但是,随着个人年龄增大,体能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都会下降,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不能随着社会技术进步而及时更新,于是劳动生产率就开始下降了。因此,Mincer在个人收入函数中加入了工作经验的一次项和平方项,来反映工作经验对劳动报酬的影响。
Psacharopoulos基于Mincer收入函数,采用OLS回归方法估计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教育回报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