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养生专辑 > 悟道养生 > 正文
编号:11602252
道家哲学与意义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9日 林安梧
    参见附件(83kb)。

    道家哲学与意义治疗

    ――以老子《道德经》为中心的讨论

    林安梧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所)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经由道家《老子道德经》为核心去理解与诠释现代人所面对的生死学问题,首先笔者对「语言的异化」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提出评论﹔并进一步指出﹕人应回归自然本真的状态,让事物回到如如不动的寂静状态,以治疗语言系统介入这个本真状态后所衍生的种种问题。

    就宇宙人生问题的究极思考,儒家的思考面向是「自觉」,道家思考的面向是「自然」。儒道思考的面向不同,论及语言介入天地元始之状态,亦颇有差异。道家极力想摆脱名言系统的束缚,而强调回到本来彼此互融和谐的场域。他强调「尊道而贵德」,以生长代替竞争。

    道家强调从日常生活检查自己的内心状态,作一逆向、解构的思考,消除话语系统产生的对立,尊重各套话语系统的存在,让万物回归,道通为一。道家强调「去名以就实」,回归生命的和谐状态。跨过话语,直入存在之源,由此存在之源的自发和谐与调适,如此便对既成的意识型态有一解构之作用。能致虚守静、涤除玄览,让生命回到自由真实的状态,这时便不必通过人间的话语来沟通,他通过自然的天籁来呼应﹔如此「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这正标识着「存有的治疗学」之建立。

    关键词﹕存有的治疗、自然、天地、尊道贵德、致虚守静、否定性思考

    一、 从中国宗教﹕儒、道、佛可以开发出「意义治疗」的理论

    近十几年来,我谈「中国宗教与意义治疗」,依照「儒、道、佛」区隔成三个不太一样的治疗方式。儒家名之曰「意义治疗学」,道家则为「存有治疗学」,佛教为「般若治疗学」1。他们彼此都有自己的特性在。佛教用「般若治疗学」特别着重在缘起性空,道家「存有的治疗学」(或者用另外的词来讲可以叫做「道疗」)。道家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它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其实是人参赞于天地之间,儒家其实也是如此,只是儒家着重在于「人-自觉」这一面,道家着重在于「天地-自然」。儒家的重点在于「内在的道德主体性」,而道家注重的是「场域的自发和谐的絪缊(蕴蓄)的调节性力量」。

    如果我们把儒道做个对比的话,明显的儒家的重点在「自觉」,道家的重点在「自然」,但这并不意味道家认为人的自觉不重要,而是说,如果人「主体的自觉」与「场域的自发的和谐的次序」比较起来的话,它认为场域的自发的和谐的次序比较重要。2道家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到最后会告诉你,「我们应该着重在整个场域自发的和谐的次序调养上」。这么问题道家怎么处理,怎么介入呢?它就说,当我们人参与到天地以后,因为人参与了天地,所以有万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原先「天地万物人我通而为一」就是道,由于人的触动触发,就使得天地万物人我原来通而为一的状态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个转变就是因为话语的介入。话语的介入使得天地人我万物这个总体的状态起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就使得万物从总体状态里面出来。这在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里讲得很明白。「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3在话语还没有介入以前,唯一的状态是整个天地元初的状态,而经过话语的介入以后,才使得万物成为万物,所以话语的介入本身,使得话语变成万物之母。

    二、道家区隔了「道」与「言」,但两者又是连续的。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需要点出来,就是道家区隔「言」跟「道」,「道」是「不可说」,而话语「可说」,「不可说」就是「无名」,「可说」就是「有名」。「无名」是「有名」更为原本的本原状态,这样一个「道」的状态,必须经过「话语」才能够将「道」彰显出来。或者我们用另外的词来说,「道」的彰显本身,必须经由话语的介入,才使得彰显走向「对象化」。这是很复杂的存有学上的问题。我们必须追溯到这里,追溯到这里有一个用处就是,道家在谈治疗的时候,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它认为我们必须清楚话语的介入所造成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能够摆脱整个话语的介入所造成的麻烦,而回溯到「存有之道」上。就这一部份来讲,跟佛教哲学可以有些相关,甚至类似,但总的来讲﹕「佛」与「道」,一重「缘起性空」,一主「无为自然」,他们仍然是不同的。

    讲「无名天地之始」,重点在于原初的场域的空无状态。其实,场域的空无状态并不是我们讲的「有无」相对下的「空无」,毋宁说是意识还处在一个「无」的状态,或者说它是「无意识」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无意识」指的是在「意识」之前,那个意识未发之前的状态。因为在未发之前的状态就是一个寂静的状态,这个寂静的状态就是你的心还没有激活还没有参与的状态,而一旦你的心激活了,名言概念就介入了。名言概念介入,万物因此而生。名言概念介入了以后,就使得原先总体的彰显,彻底地走向「对象化」的过程。彻底地走向「对象化」的过程以后,「I-it」relation这样的pattern就出现了。「我与它」这样的一个pattern出现以后,彻底对象化的后果,对象物已经离开存在本身,因为这个对象物已经是话语的介入,而使得它彻底地离开它自己。4

    三、心灵意识的开显与执定,伴随而生的利益、欲求、权力,会使人逐物而不返

    彻底地离开它自己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心「逐物而不返」,心「逐物而不返」就造成所谓的迷惑,造成一切的烦恼,造成种种其它相关问题。为什么在认识的过程里面,由话语的介入,导致彻底的对象化,而彻底的对象化会造成这些后果来?这问题就在于,当人的心灵意识从「无意识的状态」走向一个「意识所及」的事物的时候,会伴随而生人们的利益,人们的欲求,人们的其它种种权力,在这个过程里面,就导致人们「逐物而不返」的状态。在这「逐物而不返」的状态里面,非常清楚的它会通过话语本身的一种反控性来表现。譬如说原来你要说它是「A」,结果到最后变成「非A」。这时候你怎么去面对「A」跟「非A」的问题?这是道家哲学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在老子《道德经》的第二章里面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全天下人都知道那是美,而这时候就变成恶,天下人皆知为善,就变成不善了。怎么会这个样子?会!这就是道家所看到的问题,这问题很严重。

    在这个过程里面,从名言概念,话语的介入,从「有名」指向一个对象,彻底的对象化以后,使得那个对象成为一个被决定的「定名」,这个定名本身就带有执着性,这个执着性就带有染污性,这个说法跟佛教颇为接近。你要对执着性跟染污性有所治疗的话,必须通过整个反思,回到本身内在的整体,要做到如此,我们对于整个话语的介入,要有一个非常高度的觉醒能力。所谓高度的觉醒能力就是,其实你应该时时刻刻保持着在人们还没有介入话语以前的状态,你要重视那个状态。还没有介入话语以前的状态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状态?就是「天地万物人我」通而为一的状态,也就是一个实存的真实的状态﹔而话语介入的那些东西通通可以被解开。

    四、介入话语前的真实才是实存的真实,话语介入,问题孳生

    道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它告诉我们,还没有介入话语以前的真实才是真正的真实。既然如此,人间是不是已经充斥着话语的介入的世界,是!譬如说价值的判定,是非、善恶、对错、美丑。它认为如果彻底勘破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就不可能束缚到你。生命的真实其实所求不多,它一直告诉我们要去除权力的争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8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