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理学文化养生及其现代意义
参见附件(48kb)。
摘要:"理学文化养生"这个命题包含着两层基本涵义:一是标志着理学文化本身存在着养生的思想资源;二是标志着理学文化可以转换为养生方法,生发养生功能。朱熹在建构其庞大的理学体系时,也利用治学求知、道德修养和成就圣贤的生活样式来保持身心健康、修身养性、安身立命。其思想原则是:主静、居敬、顺道;其基本操作法度是:第一,存理制欲,深筑养生宅基;第二,格物致知,谐和养生环境;第三,即物穷理,激发养生功能;第四,超凡入圣,升华养生境界。朱熹理学文化养生的思想原则与操作方法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积极意义,认真发掘其优秀成分,可以为现代文化建设与养生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朱熹理学 文化养生 现代意义 操作法度
朱熹在理学上的创获与影响为后世所称颂。在当今,有关他的学术思想依然是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不过,倘若回顾以往的宋明理学研究历程,即可发现,学者专家关于朱熹学术思想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经学文化方面,至于他的养生思想与养生实践的研究则寥寥无几。有鉴于此,本文拟在这方面略作考察。从文化史的角度看,研究朱熹的养生思想与实践,这不仅是全面了解儒家学说与特点的需要,也是深入认识儒、释、道三家相互关系问题所不可缺少的。从当代社会健康与个人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说,发掘朱熹的养生思想资源,分析其养生实践特色,这也是可以获得某些裨益的。
朱熹的养生思想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经学思想等相互交错的。他通过诠释传统儒家经典,丰富、发展了北宋即已形成的理学。与此同时,朱熹博采佛、道诸派之长,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这种完善即包括养生理论的建立与逐步充实。面对如此复杂的思想关系,我们有必要将朱熹的养生思想与实践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来加以审视,尤其是应该将之与理学体系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我们希望这项工作能够有补于传统哲学文化的研究以及当代养生哲学的建构。
一、朱熹理学文化养生的基本精神
就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来看,儒家关注养生问题是有案可稽的。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的言论都包含着许多养生思想。这个传统被后代许多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所继承,朱熹正是这方面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儒、释、道文化相互融通的大背景下,朱熹广泛吸纳各派思想内容,从而使他的理学体系具有比较大的包容性,逐步走向当时学术的前沿。他对传统养生理论也有相当浓厚的兴趣,尤其对于道家、道教的养生思想与方法更是潜心探究。在研读《庄子》一书之后,他颇有感触地说:"《庄子》云:'闻解牛,得养生。'如何可以养生?曰:只是随他道理去,不假思虑,不去伤害他,便可以养生。"[1](P2604)可以看出,朱熹是从自然无为的思想旨趣方面来把握"庖丁解牛"的养生精神的。这种养生精神表现为一定的"理",故而可以"随他道理去"。
作为一个弘扬儒家道统的经师,朱熹在注意吸纳道家、道教养生思想之后又进行了一番别出心裁的改造功夫,从而使其养生理论与养生实践纳入了理学的思想框架之中。他努力把身心健康与道德修养学说、圣贤境界的追求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朱熹的养生理念与养生实践称作"理学文化养生"。
必须指出,"理学文化养生"这个命题并不是朱熹提出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这方面的思想。为了发掘朱熹的养生思想、认识朱熹的养生方法与实践,我们有必要先对"文化养生"的内涵略作陈述。
所谓"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指的是具有一定系统性的精神与知识形态,例如文学、艺术、历史、医学,等等;广义的"文化"则指人类一切精神积淀与物化形态。"文化养生"指的是一定的文化资源向养生技术的转化形态与实施过程。人类精神积淀到一定程度或者成为物化形态,就成为一种资源。从再生与利用的角度看,文化资源可以有不同的转化形态,向养生技术的转化是其中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的形态。在中国,文化资源可谓丰富多彩,理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也是可以向养生技术形态转化的。"理学文化养生"这个命题包含着两层基本涵义:一是标志着理学文化本身存在着养生的思想资源;二是标志着理学文化可以转换为养生方法,生发养生功能。
从文化养生的立场来审视朱熹的学术成就与生活历程,不难看出朱熹在建构其庞大的理学体系时,也利用治学求知、道德修养和成就圣贤的生活样式来保持身心健康、修身养性、安身立命。概括起来,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主静。此乃源自老庄道家思想。《老子》曾云:"致虚极,守静笃"[2]、"归根曰静"[2]、"清净为天下静"[2];而庄子则进一步提出"心斋"、"坐忘"等静坐方法。先秦儒家虽然也有"虚壹而静"的提法,但那时主要不是从养生的角度说的;北宋儒学处于更加开放的状态,道家的"主静"说遂为儒生们所雅好。[3](P340)二程将"静坐"之法演为故事,每教人于静坐中"看喜怒哀乐未发以前气象",后来儒者们以此为口诀,静坐观心。朱熹虽然并不完全赞同二程的做法,但对于静中安养却是认可的。他在注释《周易》时说:"安静以养微阳也。"[4](P119)在朱熹看来,静可使人气理平和,从而达到涵养阳气的目的。另外,主静可使人精神刚健和道心坚固。朱熹说:"孟子言志之所尚专一,则气因从之。"[5](P284)他认为,"主静"可以养"浩然之气",人心只有和乐主静,方能使气行合意,益于健康。[6](P34)
其二,居敬。朱熹将"居敬"作为"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他说:"人只是要求放心,何者为心?只是个敬。人才敬时,这心便在身上了。" [7](P209)在朱熹心目中,"敬"的真精神是"畏"与"收敛"。他说:"敬为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身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凭地放纵,便是敬。" [7](P208)敬无疑对身心健康具有正面的暗示作用,因为敬意味着自然和乐,这正是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他说:"礼主于进个,乐主于和,此是异用。皆本之于一心,是同体。然敬与和亦是一事。敬则和,和则自然敬。" [7](P207)
大抵汉朝以下到北宋前诸儒,注重"修齐治平"的理论阐述与实际运作,但较少注意到心性本源的发明[8](P100),北宋理学在三教合一的大趋势下注重这项工作,二程提出"敬"字,朱熹大力承袭而弘扬开来,他的主敬工夫更强调德智双修,这实际上也可以从养生的立场来认识,因为"德智双修"包含着人生关怀和安身立命的内涵,在深层次中与身心健康的养生境界相通。
其三,顺道。朱熹以道德之心的健康作为身心健康的基本点,通过养气、养神等等手段,来实现"圣功"的理想状态。这就是朱熹构造的身心健康思想的基本框架。
朱熹理学文化养生的主体精神在于顺道明志。从朱熹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朱熹从小有志于学,自称"总角闻道,终躬求之。"[9]又说自己"早岁即甘退藏......翼成一家之言以待后之学者。" [10]他以传道为己任,以心性合天理,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养生和道德养生。朱熹一生对此孜孜以求,"内无空寂之诱,外无功利之贪。" [11]在工作中,他乐而忘忧,以"道"的信念培育健康的身心,堪称宋明儒家的典范。
二、朱熹理学文化养生的操作法度
经过长期的探索、朱熹理学文化养生思想逐步成熟,并且形成一定的操作法度 ......
摘要:"理学文化养生"这个命题包含着两层基本涵义:一是标志着理学文化本身存在着养生的思想资源;二是标志着理学文化可以转换为养生方法,生发养生功能。朱熹在建构其庞大的理学体系时,也利用治学求知、道德修养和成就圣贤的生活样式来保持身心健康、修身养性、安身立命。其思想原则是:主静、居敬、顺道;其基本操作法度是:第一,存理制欲,深筑养生宅基;第二,格物致知,谐和养生环境;第三,即物穷理,激发养生功能;第四,超凡入圣,升华养生境界。朱熹理学文化养生的思想原则与操作方法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积极意义,认真发掘其优秀成分,可以为现代文化建设与养生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朱熹理学 文化养生 现代意义 操作法度
朱熹在理学上的创获与影响为后世所称颂。在当今,有关他的学术思想依然是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不过,倘若回顾以往的宋明理学研究历程,即可发现,学者专家关于朱熹学术思想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经学文化方面,至于他的养生思想与养生实践的研究则寥寥无几。有鉴于此,本文拟在这方面略作考察。从文化史的角度看,研究朱熹的养生思想与实践,这不仅是全面了解儒家学说与特点的需要,也是深入认识儒、释、道三家相互关系问题所不可缺少的。从当代社会健康与个人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说,发掘朱熹的养生思想资源,分析其养生实践特色,这也是可以获得某些裨益的。
朱熹的养生思想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经学思想等相互交错的。他通过诠释传统儒家经典,丰富、发展了北宋即已形成的理学。与此同时,朱熹博采佛、道诸派之长,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这种完善即包括养生理论的建立与逐步充实。面对如此复杂的思想关系,我们有必要将朱熹的养生思想与实践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来加以审视,尤其是应该将之与理学体系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我们希望这项工作能够有补于传统哲学文化的研究以及当代养生哲学的建构。
一、朱熹理学文化养生的基本精神
就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来看,儒家关注养生问题是有案可稽的。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的言论都包含着许多养生思想。这个传统被后代许多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所继承,朱熹正是这方面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儒、释、道文化相互融通的大背景下,朱熹广泛吸纳各派思想内容,从而使他的理学体系具有比较大的包容性,逐步走向当时学术的前沿。他对传统养生理论也有相当浓厚的兴趣,尤其对于道家、道教的养生思想与方法更是潜心探究。在研读《庄子》一书之后,他颇有感触地说:"《庄子》云:'闻解牛,得养生。'如何可以养生?曰:只是随他道理去,不假思虑,不去伤害他,便可以养生。"[1](P2604)可以看出,朱熹是从自然无为的思想旨趣方面来把握"庖丁解牛"的养生精神的。这种养生精神表现为一定的"理",故而可以"随他道理去"。
作为一个弘扬儒家道统的经师,朱熹在注意吸纳道家、道教养生思想之后又进行了一番别出心裁的改造功夫,从而使其养生理论与养生实践纳入了理学的思想框架之中。他努力把身心健康与道德修养学说、圣贤境界的追求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朱熹的养生理念与养生实践称作"理学文化养生"。
必须指出,"理学文化养生"这个命题并不是朱熹提出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这方面的思想。为了发掘朱熹的养生思想、认识朱熹的养生方法与实践,我们有必要先对"文化养生"的内涵略作陈述。
所谓"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指的是具有一定系统性的精神与知识形态,例如文学、艺术、历史、医学,等等;广义的"文化"则指人类一切精神积淀与物化形态。"文化养生"指的是一定的文化资源向养生技术的转化形态与实施过程。人类精神积淀到一定程度或者成为物化形态,就成为一种资源。从再生与利用的角度看,文化资源可以有不同的转化形态,向养生技术的转化是其中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的形态。在中国,文化资源可谓丰富多彩,理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也是可以向养生技术形态转化的。"理学文化养生"这个命题包含着两层基本涵义:一是标志着理学文化本身存在着养生的思想资源;二是标志着理学文化可以转换为养生方法,生发养生功能。
从文化养生的立场来审视朱熹的学术成就与生活历程,不难看出朱熹在建构其庞大的理学体系时,也利用治学求知、道德修养和成就圣贤的生活样式来保持身心健康、修身养性、安身立命。概括起来,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主静。此乃源自老庄道家思想。《老子》曾云:"致虚极,守静笃"[2]、"归根曰静"[2]、"清净为天下静"[2];而庄子则进一步提出"心斋"、"坐忘"等静坐方法。先秦儒家虽然也有"虚壹而静"的提法,但那时主要不是从养生的角度说的;北宋儒学处于更加开放的状态,道家的"主静"说遂为儒生们所雅好。[3](P340)二程将"静坐"之法演为故事,每教人于静坐中"看喜怒哀乐未发以前气象",后来儒者们以此为口诀,静坐观心。朱熹虽然并不完全赞同二程的做法,但对于静中安养却是认可的。他在注释《周易》时说:"安静以养微阳也。"[4](P119)在朱熹看来,静可使人气理平和,从而达到涵养阳气的目的。另外,主静可使人精神刚健和道心坚固。朱熹说:"孟子言志之所尚专一,则气因从之。"[5](P284)他认为,"主静"可以养"浩然之气",人心只有和乐主静,方能使气行合意,益于健康。[6](P34)
其二,居敬。朱熹将"居敬"作为"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他说:"人只是要求放心,何者为心?只是个敬。人才敬时,这心便在身上了。" [7](P209)在朱熹心目中,"敬"的真精神是"畏"与"收敛"。他说:"敬为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身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凭地放纵,便是敬。" [7](P208)敬无疑对身心健康具有正面的暗示作用,因为敬意味着自然和乐,这正是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他说:"礼主于进个,乐主于和,此是异用。皆本之于一心,是同体。然敬与和亦是一事。敬则和,和则自然敬。" [7](P207)
大抵汉朝以下到北宋前诸儒,注重"修齐治平"的理论阐述与实际运作,但较少注意到心性本源的发明[8](P100),北宋理学在三教合一的大趋势下注重这项工作,二程提出"敬"字,朱熹大力承袭而弘扬开来,他的主敬工夫更强调德智双修,这实际上也可以从养生的立场来认识,因为"德智双修"包含着人生关怀和安身立命的内涵,在深层次中与身心健康的养生境界相通。
其三,顺道。朱熹以道德之心的健康作为身心健康的基本点,通过养气、养神等等手段,来实现"圣功"的理想状态。这就是朱熹构造的身心健康思想的基本框架。
朱熹理学文化养生的主体精神在于顺道明志。从朱熹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朱熹从小有志于学,自称"总角闻道,终躬求之。"[9]又说自己"早岁即甘退藏......翼成一家之言以待后之学者。" [10]他以传道为己任,以心性合天理,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养生和道德养生。朱熹一生对此孜孜以求,"内无空寂之诱,外无功利之贪。" [11]在工作中,他乐而忘忧,以"道"的信念培育健康的身心,堪称宋明儒家的典范。
二、朱熹理学文化养生的操作法度
经过长期的探索、朱熹理学文化养生思想逐步成熟,并且形成一定的操作法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4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