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男子汉并不难(单亲妈妈VS儿子)
鼓励儿子接触男性 不能给予过多母爱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一方面使现实生活中少了许多貌合神离的夫妻,另一方面也促成了许多不完整的单亲家庭。
其中,面对单亲妈妈和儿子组成的家庭,人们不免担心:单身母亲如何仅凭女性的温柔,培养出铁骨铮铮的男子汉来?缺少父爱的小男孩,将来会不会成为过分女性化的柔弱男子?传说中的“恋母情结”又会不会出现在这样的家庭里?
先要让自我调整
单亲妈妈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情感创伤:曾经是她们温暖所系的爱情失败了,曾经是她们心灵港湾的家庭破碎了——这些本已是很大的打击;接踵而至的实际生活的困难,从物质到情感,更需要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担负起一个家庭。
面对这样的生活巨变,很多单身妈妈不知所措,更不知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她们的委屈无处发泄,而与自己最为亲密的孩子往往成了她们倾诉的对象。长此以往,孩子脆弱的心灵因为要承担来自母亲的消极情绪,内心可能会阴郁,难以看见生活中的阳光。
因此,单亲妈妈,最首要的任务便是要勇敢地接受和面对现实,完成一次内心由脆弱到坚强的成长,也只有内心真正强大的母亲,才能培育出坚强的男子汉。
母爱也要适度
离异后,儿子往往成了单身母亲唯一的寄托,她们把全部的爱和感情都倾注到孩子身上:有的母亲将喂奶时间不恰当地延长;允许儿子一直与自己同床而眠;对儿子过多的关心和爱抚等,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很多孩子产生了“恋母情结”,习惯于依赖母亲,不愿意独立,更有甚者会产生变态心理和行为。例如,一个20岁的小伙子,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并和母亲同床而眠直至十多岁。孩子从小就愿意抚摸母亲的身体,长大后,他也变得特别渴望抚摸异性,后来竟将手伸向了年幼的表妹,给两人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成年后,他对异性的兴趣也只停留在抚摸上,但却没有性交的冲动,并想通过自残来解脱。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儿子最好在7岁以后就和父母分室休息。而单身母亲对儿子过分的爱,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永远无法“断奶”,长大后,也可能分不清母爱和情爱的界限。
让儿子变得阳刚
无论单亲妈妈怎样努力,她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能给予的爱,也是源自一个女性的心灵,只能从女性角度去影响孩子,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男孩在性别角色认同上的困难。由于日常生活中男性角色模板的缺失,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作为一个男性来思考、感受、行事和说话。
要解决这一困难,单身母亲需要努力调动亲朋好友中的男性资源,为孩子营造一个能够顺利学习男性角色的环境。比如让孩子多与长辈中的舅舅、叔叔,或是值得信任的男同事相处,通过这样的交往,使孩子逐步学习男性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在生活细节中完成对男性性别角色的认同、学习并长成一个男子汉。, 百拇医药(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 陈 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