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黏稠度没必要查(专家呼声)
著名心血管专家柯元南指出
心脑血管疾病一直以来严重威胁着民众健康,因此预防备受重视。近年,一些公司或小医院宣称通过检查“血液黏稠度”,可以提早发现心血管疾病,从而防范心肌梗死、脑血栓的发生。但是,著名心血管专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科主任柯元南教授指出,血液黏稠度是个“垃圾指标”,化验血液黏稠度和使用“降黏”药物没有必要。
柯元南教授介绍,血液黏稠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大量饮水、服用药物等,都会使血液黏稠度发生变化。由于这项指标的稳定性很差,正规的大医院都不作这项检查。
事实上,血液黏稠度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没有必然联系。要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素:一是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即低密度脂蛋白等物质在血管壁上凝结的小块;二是血液凝聚度高,如血小板聚集性高。因此,医生会给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开阿司匹林以抗血小板聚集。但是,高凝血液并不一定黏稠度高。当血管壁上的斑块破裂,分泌出的物质被高凝的血液凝结成块,才会堵塞血管,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果光有斑块,血液凝聚度不高,人就没有危险;同样,如果人的血管壁很光滑,血液黏稠度再高,也不会有任何危险。
既然查血液黏稠度不能防范心血管事件,人们该注意哪些指标呢?柯教授说,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是形成斑块和斑块破裂的主要“元凶”,因此应该关注血糖、血脂和血压。一般认为,高血压和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壁受损,这时,低密度脂蛋白就会黏附在受损的血管壁上,刺激血管内皮的增生,形成斑块。小的斑块危险不大,但是如果斑块大小占到血管内径的75%,就会发生危险。
柯教授说,事实上,血液黏稠度高一点,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人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地区,由于缺氧,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黏稠度也相应增加,但不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目前,一些医疗单位之所以大肆宣传血液黏稠度,夸大它的危害,主要是出于赢利目的,并不能真正起到防病作用。, 百拇医药(王永杰)
心脑血管疾病一直以来严重威胁着民众健康,因此预防备受重视。近年,一些公司或小医院宣称通过检查“血液黏稠度”,可以提早发现心血管疾病,从而防范心肌梗死、脑血栓的发生。但是,著名心血管专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科主任柯元南教授指出,血液黏稠度是个“垃圾指标”,化验血液黏稠度和使用“降黏”药物没有必要。
柯元南教授介绍,血液黏稠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大量饮水、服用药物等,都会使血液黏稠度发生变化。由于这项指标的稳定性很差,正规的大医院都不作这项检查。
事实上,血液黏稠度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没有必然联系。要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素:一是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即低密度脂蛋白等物质在血管壁上凝结的小块;二是血液凝聚度高,如血小板聚集性高。因此,医生会给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开阿司匹林以抗血小板聚集。但是,高凝血液并不一定黏稠度高。当血管壁上的斑块破裂,分泌出的物质被高凝的血液凝结成块,才会堵塞血管,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果光有斑块,血液凝聚度不高,人就没有危险;同样,如果人的血管壁很光滑,血液黏稠度再高,也不会有任何危险。
既然查血液黏稠度不能防范心血管事件,人们该注意哪些指标呢?柯教授说,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是形成斑块和斑块破裂的主要“元凶”,因此应该关注血糖、血脂和血压。一般认为,高血压和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壁受损,这时,低密度脂蛋白就会黏附在受损的血管壁上,刺激血管内皮的增生,形成斑块。小的斑块危险不大,但是如果斑块大小占到血管内径的75%,就会发生危险。
柯教授说,事实上,血液黏稠度高一点,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人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地区,由于缺氧,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黏稠度也相应增加,但不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目前,一些医疗单位之所以大肆宣传血液黏稠度,夸大它的危害,主要是出于赢利目的,并不能真正起到防病作用。, 百拇医药(王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