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8249
同性依恋≠同性恋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24日 《生命时报》 2006.10.24
同性依恋≠同性恋

     受父母影响较大 别干涉他们接触异性

    同性恋,一个颇受争议的群体。更让人们震惊的是,近年来,这一群体出现了低龄化倾向。据北京一家官方心理咨询中心统计,他们近一年接待的7例同性恋咨询中,未成年少女占了5例。但专家指出,其中很多人其实只是同性依恋,如果将其与同性恋混为一谈,很容易让他们真正走上“同性恋”的道路。

    19岁女孩小葵的自白

    “我今年19岁,交过很多男朋友。可现在,我对男人彻底失望了,反倒是那些长得帅气的女孩比较吸引我。

    3岁那年,父母离婚了,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当时我还不相信,后来经历的事,一次次地验证了妈妈的话。

    现在我已经一年没谈过恋爱了,对男人压根就没有兴趣,我认为自己的性取向发生了变化。周围也有一些同学是同性恋,彼此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他们很多人都觉得说自己是同性恋挺时尚的,我倒没觉得时尚,只是喜欢和同性交往而已。不过到现在,我还没有找到一个真正的同性‘恋人’。在网上聊天的时候,也有女同性恋找我出去见面,可我一直没那份勇气。

    同性依恋只是暂时的状态

    对此,北京阳光华仁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师宋玉梅认为,同性恋和同性依恋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和同性之间发生了性行为,而后者则没有。

    造成同性依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孩子小时候,受家庭影响相当大。如果这时父母关系出现问题,则会使孩子对婚姻和爱情的认识出现偏差。

    其次,为了防止孩子早恋,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提醒他们“不要和异性有过多接触”,这样一来,他们更多学会的是与同性交往的经验。

    最后,现在的孩子过早地接触了一些新概念,而他们幼小的心灵尚未具备分辨事物的能力。他们刻意模仿一些看上去“有个性”的行为,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

    别强化孩子的概念

    青春期出现同性依恋是很正常的现象,而家长、老师一些过激的做法,则可能使他们“弄假成真”。

    作为家长,看到孩子经常和同性朋友一起玩或是过于亲密,完全不用太过担心,更不要把“同性恋”的观念强加给他们,因为这样一来,反倒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是真正的同性恋。实际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慢慢变得“正常”起来。

    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父母来说,不要总在孩子面前说前夫(前妻)的坏话,也不要强化孩子对异性的怨恨心理。, 百拇医药(王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