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父母找对象
寻求幼时心理补偿 平衡婚后家庭生活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无论对男人还是女人来说,父母的爱都影响着我们的一生,也影响着我们的择偶标准。许多人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受到父母的影响。例如明星刘德华就曾多次公开谈到“我心目中理想的伴侣,是否新潮,是否名人,是否有才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像母亲一样,是一个甘为丈夫牺牲一切的女人”。摩纳哥国王阿尔贝也曾告诉《卫报》记者,他的择偶标准就是已逝的母后格蕾丝·凯利。阿尔贝说,尽管他身边的美女都像母亲一样金发碧眼,但找到一个像母亲一样完美的女人很难。除了这些公众人物,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案例:刘明是国内著名电子集团的副总经理,有车有房,高大英俊,周围也不乏温柔漂亮的好女孩。可他对温柔体贴的淑女从不“来电”,偏偏喜欢冷艳高傲、没好脸色、老是挑剔、永不满足的女性。原来,刘明有个好强、喜欢控制、标准极高的母亲。从小不管他多么努力,却总达不到母亲的标准,无法取悦母亲,讨她欢心,从她身上得到温馨的母爱。
为何人们在选择另一半时喜欢以自己的母亲或父亲为参照标准呢?
首先,在心理学上,这一现象源自弗洛伊德的“父母偶像”理论。该理论认为,男孩子由于“恋母情结”会选择具有其母亲个性品质的女子作为他的恋爱对象,女孩子则因“恋父情结”会选择具有其父亲个性品质的男子作为她的恋爱对象。波盖特·维林对此理论进行补充后,得出这样的研究结果:大多数人容易爱上幼年时和自己亲近的父母一方或与父母相似的人。
另外,亲密情感的影响和需要决定了择偶时“父母偶像”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父母是掌管我们人生的第一人,对父母的亲密感情将影响我们的整个人生,导致大多数人成年后所产生的择偶标准都是父母性格或外貌的类似或延续。如前面提到的刘明有个控制欲强、好挑剔的母亲,他长大后,就很容易被那些和母亲有同样心理特征的女性所吸引。为什么呢?因为一件事危险的程度越高,得到的心理补偿也越大。他迷上这类像母亲一样“危险、难讨好”的女性,是因为潜意识中希望能借着自己的努力或成就,使这些冷傲的女性获得满足,变得温柔,从她们身上得到“无条件”的母爱,让自己受伤的心灵能得到满足。
再者,作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之一,择偶标准无疑会反映出社会文化的价值及其取向,而社会文化下的家庭传统是婚姻观的重要影响因素。
最后,从家庭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婚姻关系能否得到父母的支持,对其维持和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基于心理学平衡理论的转移性原则,如果父母也喜欢子女的择偶对象,那么3个人的关系是平衡的,当事人与对象的关系会更稳定,更易于发展;反之,3个人的关系就很不和谐。因此,为了今后家庭关系的和睦,许多人会根据父母偏好,选择与父母风格类似、兴趣相投的伴侣。, 百拇医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邓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