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体质”毫无科学根据(专家号)
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主任李雪梅指出
“酸碱体质说”最近被媒体热炒。
张 彤摄
近一段时间,“酸性体质”、“碱性体质”等词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很多媒体把它们和亚健康、胃肠道疾病甚至癌症联系起来,言之凿凿地称“70%的中国人是酸性体质”、“85﹪癌症病患属于酸性体质”,主张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来调整,甚至列出了“酸性体质自测表”。一时间,招来众多读者的询问。这么严重的健康问题,为何以前没听说过?《生命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主任李雪梅。李教授明确指出,上述观点没有丝毫科学依据。
血液偏酸不容易
看了媒体的报道,李雪梅主任指出,人体血液PH值的正常范围确实如其所说,在7.35—7.45之间,低了偏酸,高了偏碱。但是,李主任强调,“血液要偏酸,没那么容易”——因为人体有强大的酸碱度调节功能。
, 百拇医药
不少报道称,“酸性体质”是由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造成的。李主任指出,血液不可能靠吃、睡就“变酸”。人体有一套调节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作用最强大的是肾脏,它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有机酸;其次,呼吸会帮我们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最后,体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缓冲系统,酸性食物在发挥“作用”前,就会被机体本身中和掉。“除非这3个机制出现问题,否则人的血液不可能偏酸”。
酸中毒是严重疾病
那么,到底有没有“酸性体质”的说法呢?“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李主任很干脆地表示,在医学上,如果体液PH值低于7.35,就属于“酸中毒”——“这是严重的疾病,必须治疗”。她介绍说,酸中毒主要有一过性和长期性两种。
一过性酸中毒可以迅速恢复,比如暂时性呼吸道梗阻,机体产生无氧代谢,导致血液偏酸。长期性酸中毒主要有下列两种原因:一是肾小管酸中毒,多由药物、风湿免疫疾病、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引起,二是肾功能受损,导致体内的酸性物质排不出去。李主任说,如果血液偏酸,要立刻就医,在家通过饮食、休息自我调节是不可能缓解的。
, 百拇医药
血液酸碱度没法自查
酸中毒会带来哪些危害?李主任表示,“酸中毒主要对代谢产生影响”,会导致乏力、胃口差、恶心呕吐,若长期不治疗,会导致骨质疏松。但是,她认为不太可能产生癌症这样的后果。
除了推出“酸性体质”这个概念,一些报道还向读者提供了自测方法,如买PH试纸自测尿液的酸碱度,并列出一批症状请读者对号入座。对此,李主任告诉记者,尿液的酸碱度是肾脏“调节”的结果,它的PH值不能代表血液的PH值。并且,血液酸碱度不是自己在家能做的。医学上要求抽动脉血,还要完全隔绝空气,家里显然没这个条件。
至于那些所谓的自测标准,李主任表示:“我认为是瞎掰。”她告诉记者,早起精神不好、易怒、高血压、肥胖、食欲不振等症状的原因实在太多了,根本不能作为标准来推断血液酸碱度。这种生拉硬拽的做法在她看来,“就是为了炒作概念,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饮食调不了血液酸碱度
既然“酸性体质”无法自测,饮食调节就更站不住脚了。李主任告诉记者,事实上,在酸中毒的治疗中,饮食根本不重要。
“饮食无法导致酸中毒,更不可能纠正酸中毒。”李主任表示,饮食可能对血液酸碱度产生暂时的影响,但这个影响很小,很快就会被人体自我调节过来,不可能导致酸中毒这样的疾病。
最后,李主任指出,把医学上“血液PH值低于7.35”的标准和“酸性体质”这样一个不科学概念联系起来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科普要严谨,不能捕风捉影”。, http://www.100md.com(吴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