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盹,一天就两次
饭后半小时再睡 每次20分钟足够
都知道老人觉少,爱失眠,但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晚上;白天,他们可是觉多得很:看着报纸能睡着、看着电视能睡着,甚至聊着聊着都能“眯”过去。清华大学附属玉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高伟表示,老年人体质较弱,在一个地方坐久了,打个盹是很正常的。但打盹时不但要注意周围的环境,还要注意打盹的方式。
在晚上,老年人一般需要睡6个小时左右,甚至更少。所以白天打个盹,不但可以弥补老年人晚间睡眠不足,还可以消除身体疲劳、恢复体力、缓解心理焦虑,让人显得更有精神。
但许多老人坐在椅子上打盹的习惯并不好。因为坐着睡着时,会让整个上身的重量全压迫在下身部位,久而久之,容易造成颈椎疼痛或腰肌劳损等症状。而且,坐在椅子上打盹,一般都是头垂向胸前,容易造成呼吸不畅。一些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症的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改变这种不良习惯。同时,打盹姿势不正确,不但很难解乏,醒来后还会出现头晕、手脚麻木、耳鸣、视线模糊等症状,如果立即就站立行走,极容易跌倒,发生意外。
打盹时,最好躺到床上,或半躺、侧卧在沙发上,这样可以保证血液循环通畅。由于打盹时大脑处于睡眠状态,体温有所下降,抵抗力也较弱,容易感冒,最好盖一床被子,或者在肩部及脑后垫上柔软的枕物,这样不但可以保持身体能量,还可以预防受寒感冒。
另外,饭后也不宜打盹。吃完饭后,食物还在体内没有完全消化,如果很快睡着了,会影响食物在肠胃中的消化,长期如此会造成肠胃疾病。所以,饭后最好先进行半小时活动再休息。
高大夫说,老年人白天打盹的次数和时间也有讲究。一般每天一两次,每次10—20分钟,最多不超过半小时。如果打盹太频繁,或时间过长,甚至进入深睡,出现家人叫都叫不醒的情况,可能是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引起的,最好到医院进行检查。
(王蓉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