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独特的养生思想
参见附件(36kb)。
道教独特的养生思想
曹 剑 波
(厦门大学 哲学系,厦门 361005)
道教中蕴含有独特的养生思想。其独特性表现在仙道贵生、以静养生、顺应时令、清静无为、宝精爱气、养生与修德并重,并有独特内丹理论。
一、仙道贵生
重人贵生是道教养生智慧得以存在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道家、道教学说中最重要的思想。从《老子》所强调的"摄生"、"贵生"、"自爱"和"长生久视",《庄子》所说的"保生"、"全生"、"尽年"、"尊生",到《太平经》主张的"乐生"、"重生",以及其它道书,都贯穿着重人贵生的思想传统。
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①
庄子学派将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②。庄子学派谴责那些"丧于已物,失性于俗者",为"倒置之民"③并进一步议论道:"今世俗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
《太平经》认为,人生最可贵的是生命,它属于每一个人仅仅一次。书中说:"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④因此,它反复强调,"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⑤,主张"要当重生,生为第一"⑥。
《抱朴子内篇》提倡贵生,它说:"天地之德曰生,生,好物者也。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⑦"古人有言曰,生之于我,利亦大焉。论其贵贱,虽爵为帝王,不足以此法比焉。论其轻重,虽富有天下,不足以此术易焉。故有死王乐为生鼠之喻也。"⑧"苟我身之不全,虽高官重权,金玉成山,妍艳万计,非我所有也。"⑨
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序》中说:"夫凛气含灵,惟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于生。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
后来的道教养生家和养生著作中反复提及,说明了它在养生史上巨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至宋元内丹派的出现,更加宏扬了这种思想。
唐代以后的道教虽然主张排斥肉体生命存在的意义,追求宗教意义上的灵魂成仙,但是其本质与早期道教却是同一的,即都是追求对人自身局限的不断超越。
二、以静养生
道教养生在主静上是与佛教养生相同。老子说:"清静为天下之正"、"不俗以静"。明朝蔡清也说:"天地之所以长久者,以其气运于内而不泄耳,故仁者静而寿。"道教养生学认为,养生要做到清静无为,少私寡欲,知足当乐,与世无争,使自己的心灵经常处于恬淡宁静的状态。
道教养生还主张平和、无"大劳"的运动。这种运动其目的在于使气血和顺,经络畅通,精气神内聚。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⑩宋代道教养生家蒲虔贯在《保生要录?调肢体门》中说:"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故水流则清,滞则洿。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宜稍缓,即是小劳之术也。"他们都反对的激烈的体育运动。道教主静养生学与西方主动养生学及体育运动养生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顺应时令
道教养生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强调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和个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方法。人是个小宇宙,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人只有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适应自然的变化,同时根据个体的阴阳盛衰情况进行调摄,才能减少疾病,从而达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在养生时,根据不同年龄、体质、季节及所患病的性质来选择有关锻炼项目,采取适当的锻炼方法,以提高练功的效果。
一年四季的气侯与自然环境不同,道教认为,要想长生,饮食应顺应四时变化,"饮食以时调之,不多不少,是其自爱自养也。"11《修真秘录》与《枕中记》引《八素》认为"春宜食辛,夏宜食碱,长夏宜食酸,秋宜食苦,冬宜食甘肥。"
内丹修炼也讲究顺应时令。例如,大周天火候,强调:"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已,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理。"12"阴在上,阳下奔,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三旬,二百六,善调匀。"13内丹学认为,日主白昼属阳,月主黑夜为阴,一阳动进火,一阴静退火。动而进火在前,所以说是早;静而退火在后,所以说是晚。春夏二季,阳气升发,练功也要适应气候,重点放在子、丑、寅、卯、辰、已六时辰;秋冬二季,阳气潜藏,则重点转移到午、未、申、酉、戌、亥六个时辰。子时为阴之尾、阳之首,需要进火而退水;午时为阳之尾、阴之首,需要进水而退火。这两个时间内极易产生变化,所以必须用武火速煅以使坚固。卯与酉介于子和午的中间,这两个时间内阴阳调匀,二气平和,比较稳定,所以只用文火温养就行了。七十日加上三旬的三十日为一百日,一百日加上二百六十日则为三百六十日,正符合周天度数,以应周年的火候。大致一百日中须用武火,二百六十日中须用文火。内体与外用,指卦象而言。从内体达外用应春夏,从外用运内体应秋冬,而关键则在冬至与夏至。赏罚、春秋、昏明、寒暑、仁义、喜怒,都是一阴一阳相对,用来反复比喻火候一定要刚柔相济,顺乎自然,决不能勉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五行和谐统一,炼成内丹。
四、清静无为
道教十分重视精神修养,提倡清静无为,以净化心灵。早在老子时,老子就提倡"致虚极,守静笃",以摒弃一切欲念,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告诫人们在养生过程中要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要求,追求恬静闲适、洒然超脱的心境。庄周也认为,人的生存只不过是世界纷繁现象的一种,生老病死不过是人生必经之程序,无异于世界万物。所以,他在《庄子·秋水》中指出:"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并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告诫人们不要因为生死之变而喜而悲,提倡养生要清静无为,重视精神修养,以使内心无所欲求,保持良好的精神境界。
道教养生家继承了老子、庄子的清静无为、返朴归真的养生思想,注重精神的修养。例如,葛洪指出:"心内澄则真神守其位","常以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身形安静,灾害不干"。并说:"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天下悠悠,可以长生"。唐代道教养生家孙思貌认为,修心养性者应淡泊名利。他说:"故养性者,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它认为精神修养与健康的关系密切,在老年养生上,强调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认为老年人如果过于悲愁和哀痛对身体健康都是有害的。葛洪、孙思邈等道教杰出人物对精神修养的重视,形成了道教养生的一大特色。
五、宝精爱气
老子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保养精气。他以赤子为例,说明精气有益于养生。他说:"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胫作,精之至也。"14就是说,婴儿筋骨柔弱,而小拳头握得很紧,他们不知男女结合之事,而小阴茎却时常隆起,这些都是精气充满的表现。由此出发,老子特别强调"啬"的重要性。他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啬" ......
道教独特的养生思想
曹 剑 波
(厦门大学 哲学系,厦门 361005)
道教中蕴含有独特的养生思想。其独特性表现在仙道贵生、以静养生、顺应时令、清静无为、宝精爱气、养生与修德并重,并有独特内丹理论。
一、仙道贵生
重人贵生是道教养生智慧得以存在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道家、道教学说中最重要的思想。从《老子》所强调的"摄生"、"贵生"、"自爱"和"长生久视",《庄子》所说的"保生"、"全生"、"尽年"、"尊生",到《太平经》主张的"乐生"、"重生",以及其它道书,都贯穿着重人贵生的思想传统。
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①
庄子学派将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②。庄子学派谴责那些"丧于已物,失性于俗者",为"倒置之民"③并进一步议论道:"今世俗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
《太平经》认为,人生最可贵的是生命,它属于每一个人仅仅一次。书中说:"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④因此,它反复强调,"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⑤,主张"要当重生,生为第一"⑥。
《抱朴子内篇》提倡贵生,它说:"天地之德曰生,生,好物者也。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⑦"古人有言曰,生之于我,利亦大焉。论其贵贱,虽爵为帝王,不足以此法比焉。论其轻重,虽富有天下,不足以此术易焉。故有死王乐为生鼠之喻也。"⑧"苟我身之不全,虽高官重权,金玉成山,妍艳万计,非我所有也。"⑨
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序》中说:"夫凛气含灵,惟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于生。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
后来的道教养生家和养生著作中反复提及,说明了它在养生史上巨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至宋元内丹派的出现,更加宏扬了这种思想。
唐代以后的道教虽然主张排斥肉体生命存在的意义,追求宗教意义上的灵魂成仙,但是其本质与早期道教却是同一的,即都是追求对人自身局限的不断超越。
二、以静养生
道教养生在主静上是与佛教养生相同。老子说:"清静为天下之正"、"不俗以静"。明朝蔡清也说:"天地之所以长久者,以其气运于内而不泄耳,故仁者静而寿。"道教养生学认为,养生要做到清静无为,少私寡欲,知足当乐,与世无争,使自己的心灵经常处于恬淡宁静的状态。
道教养生还主张平和、无"大劳"的运动。这种运动其目的在于使气血和顺,经络畅通,精气神内聚。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⑩宋代道教养生家蒲虔贯在《保生要录?调肢体门》中说:"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故水流则清,滞则洿。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宜稍缓,即是小劳之术也。"他们都反对的激烈的体育运动。道教主静养生学与西方主动养生学及体育运动养生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顺应时令
道教养生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强调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和个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方法。人是个小宇宙,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人只有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适应自然的变化,同时根据个体的阴阳盛衰情况进行调摄,才能减少疾病,从而达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在养生时,根据不同年龄、体质、季节及所患病的性质来选择有关锻炼项目,采取适当的锻炼方法,以提高练功的效果。
一年四季的气侯与自然环境不同,道教认为,要想长生,饮食应顺应四时变化,"饮食以时调之,不多不少,是其自爱自养也。"11《修真秘录》与《枕中记》引《八素》认为"春宜食辛,夏宜食碱,长夏宜食酸,秋宜食苦,冬宜食甘肥。"
内丹修炼也讲究顺应时令。例如,大周天火候,强调:"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已,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理。"12"阴在上,阳下奔,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三旬,二百六,善调匀。"13内丹学认为,日主白昼属阳,月主黑夜为阴,一阳动进火,一阴静退火。动而进火在前,所以说是早;静而退火在后,所以说是晚。春夏二季,阳气升发,练功也要适应气候,重点放在子、丑、寅、卯、辰、已六时辰;秋冬二季,阳气潜藏,则重点转移到午、未、申、酉、戌、亥六个时辰。子时为阴之尾、阳之首,需要进火而退水;午时为阳之尾、阴之首,需要进水而退火。这两个时间内极易产生变化,所以必须用武火速煅以使坚固。卯与酉介于子和午的中间,这两个时间内阴阳调匀,二气平和,比较稳定,所以只用文火温养就行了。七十日加上三旬的三十日为一百日,一百日加上二百六十日则为三百六十日,正符合周天度数,以应周年的火候。大致一百日中须用武火,二百六十日中须用文火。内体与外用,指卦象而言。从内体达外用应春夏,从外用运内体应秋冬,而关键则在冬至与夏至。赏罚、春秋、昏明、寒暑、仁义、喜怒,都是一阴一阳相对,用来反复比喻火候一定要刚柔相济,顺乎自然,决不能勉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五行和谐统一,炼成内丹。
四、清静无为
道教十分重视精神修养,提倡清静无为,以净化心灵。早在老子时,老子就提倡"致虚极,守静笃",以摒弃一切欲念,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告诫人们在养生过程中要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要求,追求恬静闲适、洒然超脱的心境。庄周也认为,人的生存只不过是世界纷繁现象的一种,生老病死不过是人生必经之程序,无异于世界万物。所以,他在《庄子·秋水》中指出:"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并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告诫人们不要因为生死之变而喜而悲,提倡养生要清静无为,重视精神修养,以使内心无所欲求,保持良好的精神境界。
道教养生家继承了老子、庄子的清静无为、返朴归真的养生思想,注重精神的修养。例如,葛洪指出:"心内澄则真神守其位","常以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身形安静,灾害不干"。并说:"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天下悠悠,可以长生"。唐代道教养生家孙思貌认为,修心养性者应淡泊名利。他说:"故养性者,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它认为精神修养与健康的关系密切,在老年养生上,强调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认为老年人如果过于悲愁和哀痛对身体健康都是有害的。葛洪、孙思邈等道教杰出人物对精神修养的重视,形成了道教养生的一大特色。
五、宝精爱气
老子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保养精气。他以赤子为例,说明精气有益于养生。他说:"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胫作,精之至也。"14就是说,婴儿筋骨柔弱,而小拳头握得很紧,他们不知男女结合之事,而小阴茎却时常隆起,这些都是精气充满的表现。由此出发,老子特别强调"啬"的重要性。他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