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心理保健的基本原则
参见附件(67kb)。
道教心理保健的理论精髓管窥--以《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为研究对象
曹剑波
内容提要:本文以汉代河上公章句的《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为研究对象,对道教心理保健的理论精髓进行了发掘和梳理,认为道教心理保健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1)心理健康的免疫剂:利而不害,为而不争;(2)心理健康的安神丸:少私寡欲,知足知止;(3)心理健康的定心丹:知雄守雌,以柔胜刚;(4)心理健康的营养液: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灵活运用这些基本思想,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加强自己的心理历练,可以达到心理和谐,悦纳自我,与天地大道合而为一。
关键词:道教心理保健;河上公章句;《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
作者简介:曹剑波,1970年生,湖南益阳人,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厦门大学哲学系讲师,哲学博士。已在《哲学动态》、《复旦学报(社科版)》、《宗教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是梦想与磨砺并存,机遇与挑战难分,希望与绝望共生,快乐与痛苦相随,幸福与苦难同在的社会。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经济活力四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再加上失业的危机、环境的污染、噪声的干扰、贫富的扩大、诱惑的增加......,这一切,使许多人心神外驰、疲于奔命,整日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破坏了心理的平衡,导致了身心的疾病。心理问题因而成为了现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如何及时地排遣不良心理,保持心理健康,寻求人性的复归?这是当代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借鉴国外心理健康研究的优秀成果,发掘中国古代的宝贵资源,加以融会,加以贯通,这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道教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济世利人的责任意识、抱朴守真的价值取向、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柔弱不争的处世之道、重生养生的人生追求、清静恬淡的精神境界,对那些饱受心理困扰之苦的人来讲,无疑是一付精神良药。本文以汉代河上公章句的《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为研究对象,把道教心理健康的理论精髓发掘、梳理为:(1)心理健康的免疫剂:利而不害,为而不争;(2)心理健康的安神丸:少私寡欲,知足知止;(3)心理健康的定心丹:知雄守雌,以柔胜刚;(4)心理健康的营养液: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灵活运用这些基本原则,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加强自己的心理历练,可以达到心理和谐,悦纳自我,与天地大道合而为一。
一、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心理健康的免疫剂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源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利而不害",是指只做利己利人利天下之事,不做害己害人害社会之举;"为而不争",是指做事要尽力而为,且不争名利,不与人攀比,不妒贤嫉能。全句的意思是说:自然的规律是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人世的原则是只为他人而不争夺。概要地说,就是要求人们行善与不争。《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注释说:"天生万物,爱育之,令长大,无所伤害也。圣人法天所施为,化成事就不与下争功名,故能全其圣功也。"[1](p84)
行善是"长生之本"。生命的长与短,健康状况的好与坏,均与善恶密切相关。《墉城集仙录》卷一说:"长生之本,惟善为基"[2](p166)。《太上老君戒经》也认为,"入善而生,为恶而死。"人要健康长寿就必须行善,惟善是从;人若是作恶,则会短命夭折。如何行善呢?第一,要慈心于物,恕己及人。《抱朴子内篇·微旨》说:"然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已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已之得,见人之失如已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忌妒胜已,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3](p125-126)在道门的众多戒律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以慈爱之心对待万物,是爱护和同情的基础。恕,就是由此推彼,恕己及人,即将心比心,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自己视作愉快的,也希望别人获得。
第二,要先人后己,舍己为人。道教认为,人只有以他人的生命和利益为重,想方设法去拯救他人,解除他人的痛苦与疾患,才能有利于自己。《晋真人语录》教诲修道者:"若要真行,须要修仁蕴德。济贫拔苦,见人患难,常怀拯救之心,或化诱善人入道修行,所为之事,先人后己,与万物无私,乃真行也。"《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也说:"大慈之道,度人为先,......夫欲度身,当先度人;众人不得度,终不度我身。"只有首先济度他人生命,我身方可得度,众人的生命得不到维持与提升,我的生命也就很难得以维系与延续。《太微仙君功过格》说,为国为民为他人兴利除害,一分为二功;为己一分为一功。它说:"旦夕朝礼为国为众焚修,一朝为二功;为己焚修,一朝为一功。"只有把自己置于他人之后,首先想到别人,才能为自己积累功德;只有普度众生,才能最后拯救自己的生命。因此,先人后已,普度众生是充实自己生命,拓展自己生命的有效途径。
第三,要矜老恤孤,怜贫悯病,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净明派强调:"凡得净明法者,务在济物,见他人之父,见他人之母,如我父母。矜老恤孤,怜贫悯病,如病危急,若在己身。"《吕祖全书》卷九教人博施普济,方便他人,援溺救焚,扶危济困,并说,从前汉天师张道陵在米价高涨时,或以原价出售,或救济贫民,分毫不取;许真君合药治病,救死扶伤,建立大功;葛仙翁行祭炼法,拔度幽冥,一切有情,皆度超升。该书卷二十八教人"或行一善事,以济人之困穷;或出一善言,以解人之冤结;或施一臂力,以扶人之阽危。"宋代李昌龄作《感应篇》,倡导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悯人之短,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遏恶扬善,扶危济困,认为那些能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人就会"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
孙思邈认为,行善是长寿的重要条件,主张,养生以养性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主。在《千金方·养性序第一》中,他说:"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习无不利也。性既习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经也。盖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故也。......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4](p495)
前面说了"利而不害",下面我们再来谈论"为而不争"。"争"是导致怨气、怒气和抑郁不平之气的根源,人们常常因"争"而面红耳赤,怒气冲天,甚至导致打架斗殴或更严重的事端,"争"是人们身心健康的障碍。医学研究表明,心脏病、中风、癌症等均与患者的易怒好争等心理障碍息息相关。道教提倡"不争"对消除人们的紧张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大有裨益。相反,"不争"则能使人谦虚谨慎,不骄不傲,能消除人类社会一切不平的争端,化解一切因争端引起的不愉快。正因如此,老子把"不争"当作一种美德,并极力推崇谦下不争,主张"人之道,为而不争",认为只有不与人争功名争地位,才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纠纷,才能拥有心灵的平和与宁静,形成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在老子看来,与人争强好胜、争名夺利的道路既狭窄又险恶 ......
道教心理保健的理论精髓管窥--以《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为研究对象
曹剑波
内容提要:本文以汉代河上公章句的《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为研究对象,对道教心理保健的理论精髓进行了发掘和梳理,认为道教心理保健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1)心理健康的免疫剂:利而不害,为而不争;(2)心理健康的安神丸:少私寡欲,知足知止;(3)心理健康的定心丹:知雄守雌,以柔胜刚;(4)心理健康的营养液: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灵活运用这些基本思想,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加强自己的心理历练,可以达到心理和谐,悦纳自我,与天地大道合而为一。
关键词:道教心理保健;河上公章句;《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
作者简介:曹剑波,1970年生,湖南益阳人,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厦门大学哲学系讲师,哲学博士。已在《哲学动态》、《复旦学报(社科版)》、《宗教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是梦想与磨砺并存,机遇与挑战难分,希望与绝望共生,快乐与痛苦相随,幸福与苦难同在的社会。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经济活力四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再加上失业的危机、环境的污染、噪声的干扰、贫富的扩大、诱惑的增加......,这一切,使许多人心神外驰、疲于奔命,整日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破坏了心理的平衡,导致了身心的疾病。心理问题因而成为了现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如何及时地排遣不良心理,保持心理健康,寻求人性的复归?这是当代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借鉴国外心理健康研究的优秀成果,发掘中国古代的宝贵资源,加以融会,加以贯通,这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道教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济世利人的责任意识、抱朴守真的价值取向、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柔弱不争的处世之道、重生养生的人生追求、清静恬淡的精神境界,对那些饱受心理困扰之苦的人来讲,无疑是一付精神良药。本文以汉代河上公章句的《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为研究对象,把道教心理健康的理论精髓发掘、梳理为:(1)心理健康的免疫剂:利而不害,为而不争;(2)心理健康的安神丸:少私寡欲,知足知止;(3)心理健康的定心丹:知雄守雌,以柔胜刚;(4)心理健康的营养液: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灵活运用这些基本原则,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加强自己的心理历练,可以达到心理和谐,悦纳自我,与天地大道合而为一。
一、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心理健康的免疫剂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源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利而不害",是指只做利己利人利天下之事,不做害己害人害社会之举;"为而不争",是指做事要尽力而为,且不争名利,不与人攀比,不妒贤嫉能。全句的意思是说:自然的规律是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人世的原则是只为他人而不争夺。概要地说,就是要求人们行善与不争。《纂图互注老子道德经》注释说:"天生万物,爱育之,令长大,无所伤害也。圣人法天所施为,化成事就不与下争功名,故能全其圣功也。"[1](p84)
行善是"长生之本"。生命的长与短,健康状况的好与坏,均与善恶密切相关。《墉城集仙录》卷一说:"长生之本,惟善为基"[2](p166)。《太上老君戒经》也认为,"入善而生,为恶而死。"人要健康长寿就必须行善,惟善是从;人若是作恶,则会短命夭折。如何行善呢?第一,要慈心于物,恕己及人。《抱朴子内篇·微旨》说:"然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已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已之得,见人之失如已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忌妒胜已,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3](p125-126)在道门的众多戒律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以慈爱之心对待万物,是爱护和同情的基础。恕,就是由此推彼,恕己及人,即将心比心,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自己视作愉快的,也希望别人获得。
第二,要先人后己,舍己为人。道教认为,人只有以他人的生命和利益为重,想方设法去拯救他人,解除他人的痛苦与疾患,才能有利于自己。《晋真人语录》教诲修道者:"若要真行,须要修仁蕴德。济贫拔苦,见人患难,常怀拯救之心,或化诱善人入道修行,所为之事,先人后己,与万物无私,乃真行也。"《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也说:"大慈之道,度人为先,......夫欲度身,当先度人;众人不得度,终不度我身。"只有首先济度他人生命,我身方可得度,众人的生命得不到维持与提升,我的生命也就很难得以维系与延续。《太微仙君功过格》说,为国为民为他人兴利除害,一分为二功;为己一分为一功。它说:"旦夕朝礼为国为众焚修,一朝为二功;为己焚修,一朝为一功。"只有把自己置于他人之后,首先想到别人,才能为自己积累功德;只有普度众生,才能最后拯救自己的生命。因此,先人后已,普度众生是充实自己生命,拓展自己生命的有效途径。
第三,要矜老恤孤,怜贫悯病,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净明派强调:"凡得净明法者,务在济物,见他人之父,见他人之母,如我父母。矜老恤孤,怜贫悯病,如病危急,若在己身。"《吕祖全书》卷九教人博施普济,方便他人,援溺救焚,扶危济困,并说,从前汉天师张道陵在米价高涨时,或以原价出售,或救济贫民,分毫不取;许真君合药治病,救死扶伤,建立大功;葛仙翁行祭炼法,拔度幽冥,一切有情,皆度超升。该书卷二十八教人"或行一善事,以济人之困穷;或出一善言,以解人之冤结;或施一臂力,以扶人之阽危。"宋代李昌龄作《感应篇》,倡导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悯人之短,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遏恶扬善,扶危济困,认为那些能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人就会"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
孙思邈认为,行善是长寿的重要条件,主张,养生以养性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主。在《千金方·养性序第一》中,他说:"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习无不利也。性既习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经也。盖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故也。......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4](p495)
前面说了"利而不害",下面我们再来谈论"为而不争"。"争"是导致怨气、怒气和抑郁不平之气的根源,人们常常因"争"而面红耳赤,怒气冲天,甚至导致打架斗殴或更严重的事端,"争"是人们身心健康的障碍。医学研究表明,心脏病、中风、癌症等均与患者的易怒好争等心理障碍息息相关。道教提倡"不争"对消除人们的紧张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大有裨益。相反,"不争"则能使人谦虚谨慎,不骄不傲,能消除人类社会一切不平的争端,化解一切因争端引起的不愉快。正因如此,老子把"不争"当作一种美德,并极力推崇谦下不争,主张"人之道,为而不争",认为只有不与人争功名争地位,才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纠纷,才能拥有心灵的平和与宁静,形成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在老子看来,与人争强好胜、争名夺利的道路既狭窄又险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6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