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免费体检”陷阱
身体健康是每个人所期望的,但求医要找准路子,更要警惕陷阱。时下,人们无论是走在街上,还是在公园闲逛,都常见一些穿着白大褂的人端坐在桌旁,旁边竖一块牌子,上书“免费体检”。一见有路人靠近,白大褂们便赶忙起身拉住对方。这些“免费体检”多是私人诊所或生产厂家所设,体检项目繁多、花样不断,消费者只要一不小心踏进去,就会被一步步套牢。首先,大额消费或长久消费是免不了的;其次,按照这些白大褂们的诊断结果,反而把本来没有患病的人们越弄越糊涂。
“免费体检”的几步圈套
利用免费吸引路人:一些保健治疗仪器的厂家、某些推出新药的药厂、新开张的私人医院等,都会打着“回报社会,真情推出免费体检的便民服务”之类的招牌来吸引路人。为“免费”所吸引,一些路人也就顺其意进行检查,从而上当受骗。
体检结果浑身是病:接受“免费体检”的人们会得到所谓的专家诊断,结论是“患病”。这时,“专家”会把所谓的病情进一步夸大,之后煞有介事地说一通“再不吃药后果不堪设想”之类,诱导“病人”按照“专家”的路数走下去。
, http://www.100md.com
赠送为假,推销是真:体检完了必定要用药。于是,摆摊者先是以免费赠药的形式来实施“放长线钓大鱼”的举措,但同时还会建议对方多吃几副药才能收到预期效果,而这几副药的价钱往往不菲。
幸运调研套取资料:用此伎俩者往往会告知对方已被幸运地选为健康体检调研对象,活动由政府埋单,体检调研不收取任何费用,希望约时间上门服务,请对方大力予以配合等等。然而,一旦让其登堂入室,便是数不胜数的调查及体检,最后的付费往往让人难以招架。
游医推荐用药隐患多
看病必用药似乎成了当今众多医生和患者的共识。因此,许多患者一旦看医生,必然要抓许多药回来。甚至有些患者还在药的品种和剂量方面同医生“据理力争”,力求多配药、多用药,并且认为只有这样病愈率才会高,才可药到病除。正是这样一种心态让那些游医有机可乘。
有关专家指出,这种滥用药物的现象,有时会适得其反、后患无穷。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一项数字显示,全球死亡人数中有1/7的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不合理用药。由此可见,谨慎用药已成当务之急。
, http://www.100md.com
据资料显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报告称,35%~60%的求诊病人接受了抗生素治疗,而其中确实需要应用抗生素者仅为1/3,也就是说,有2/3的人在不当使用抗生素。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这些不当使用者在用药过程中,机体内病原体对抗生素耐药性明显增强,并因为药物的副作用造成人体内脏器损害。同时又给患者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导致医疗上财力、物力的浪费。而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我们国家。
不当用药原因何在?专家分析认为,首先是病人的心理行为扭曲。一些疾病原本无需用药,但某些患者深受“看病就得吃药、吃好药”这样一种观念的影响,请求医生为其开药;其次是浮夸的药品广告误导用药。近年来,药品广告不断充斥于媒体和医院,加之某些供货商五花八门的促销、言过其实的诱惑,导致医生及患者对药物的使用不严谨。
其实,治病并非完全靠用药,如病毒性感冒,自然病程需一周左右,只要注意休息,增加热饮、热水浴等措施便可缓解症状,没有并发症就无需用药。乙肝、丙肝等患者,在某些情况下总会有一定比例的病例可变成慢性,但实践证明,没有可靠药物可以阻止它们的慢性化进程。
药物治疗也有不宜之时,而非药物治疗亦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业内人士呼吁,作为医生应该更多地对病人实行健康教育,力求强身健体。而病人在学会自我保健的情况下,也应大胆地向医生进行询问:“不用药可以吗?”
对于中老年朋友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不足为奇,关键是要到正规的医院去体检,至少一年查一次。特别是当身体中的某个部位出现了异常情况,更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随意听信马路摊点游医,对其推出的所谓治疗仪、保健用品等,更不要轻易去尝试,以免上当受骗,于健康更是无益。, http://www.100md.com(袁亚祥)
“免费体检”的几步圈套
利用免费吸引路人:一些保健治疗仪器的厂家、某些推出新药的药厂、新开张的私人医院等,都会打着“回报社会,真情推出免费体检的便民服务”之类的招牌来吸引路人。为“免费”所吸引,一些路人也就顺其意进行检查,从而上当受骗。
体检结果浑身是病:接受“免费体检”的人们会得到所谓的专家诊断,结论是“患病”。这时,“专家”会把所谓的病情进一步夸大,之后煞有介事地说一通“再不吃药后果不堪设想”之类,诱导“病人”按照“专家”的路数走下去。
, http://www.100md.com
赠送为假,推销是真:体检完了必定要用药。于是,摆摊者先是以免费赠药的形式来实施“放长线钓大鱼”的举措,但同时还会建议对方多吃几副药才能收到预期效果,而这几副药的价钱往往不菲。
幸运调研套取资料:用此伎俩者往往会告知对方已被幸运地选为健康体检调研对象,活动由政府埋单,体检调研不收取任何费用,希望约时间上门服务,请对方大力予以配合等等。然而,一旦让其登堂入室,便是数不胜数的调查及体检,最后的付费往往让人难以招架。
游医推荐用药隐患多
看病必用药似乎成了当今众多医生和患者的共识。因此,许多患者一旦看医生,必然要抓许多药回来。甚至有些患者还在药的品种和剂量方面同医生“据理力争”,力求多配药、多用药,并且认为只有这样病愈率才会高,才可药到病除。正是这样一种心态让那些游医有机可乘。
有关专家指出,这种滥用药物的现象,有时会适得其反、后患无穷。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一项数字显示,全球死亡人数中有1/7的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不合理用药。由此可见,谨慎用药已成当务之急。
, http://www.100md.com
据资料显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报告称,35%~60%的求诊病人接受了抗生素治疗,而其中确实需要应用抗生素者仅为1/3,也就是说,有2/3的人在不当使用抗生素。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这些不当使用者在用药过程中,机体内病原体对抗生素耐药性明显增强,并因为药物的副作用造成人体内脏器损害。同时又给患者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导致医疗上财力、物力的浪费。而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我们国家。
不当用药原因何在?专家分析认为,首先是病人的心理行为扭曲。一些疾病原本无需用药,但某些患者深受“看病就得吃药、吃好药”这样一种观念的影响,请求医生为其开药;其次是浮夸的药品广告误导用药。近年来,药品广告不断充斥于媒体和医院,加之某些供货商五花八门的促销、言过其实的诱惑,导致医生及患者对药物的使用不严谨。
其实,治病并非完全靠用药,如病毒性感冒,自然病程需一周左右,只要注意休息,增加热饮、热水浴等措施便可缓解症状,没有并发症就无需用药。乙肝、丙肝等患者,在某些情况下总会有一定比例的病例可变成慢性,但实践证明,没有可靠药物可以阻止它们的慢性化进程。
药物治疗也有不宜之时,而非药物治疗亦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业内人士呼吁,作为医生应该更多地对病人实行健康教育,力求强身健体。而病人在学会自我保健的情况下,也应大胆地向医生进行询问:“不用药可以吗?”
对于中老年朋友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不足为奇,关键是要到正规的医院去体检,至少一年查一次。特别是当身体中的某个部位出现了异常情况,更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随意听信马路摊点游医,对其推出的所谓治疗仪、保健用品等,更不要轻易去尝试,以免上当受骗,于健康更是无益。, http://www.100md.com(袁亚祥)
参见:100md首页 > 新闻 > 医药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