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初新兴道派的养生特色探析
参见附件(37kb)。
一、太一道
太一道又名太一教,为金初中国北方兴起的三道派之一。流传至元代,后并入正一道。创始人为萧抱珍,二祖为萧道熙,三祖为萧志冲,四祖为萧辅道,五祖为萧居寿,六祖为萧全祐、七祖为萧天祐,其后不见嗣教者。
太一道养生特点表现在:
1、守柔弱。太一道以《道德经》为依据,讲天地混饨,至理纯一,归根复本,认为慎守"柔弱"是成仙之根本1。大定九年(1169),门人李悟真向萧道熙请教"何为仙道?"时,萧道熙答曰:"'做仙佛不难,只依一个弱字便是尔'。曰:'弱者道之用也'。"2行为上,太一教徒"清修有操行,谦虚笃实,不事表襮,混然与物无忤。"3弱为道之用,用之于养生修持,即柔弱忍辱,清静无为,省心寡欲,与世无争,这与大道教,全真教之说也相一致。这反映了太一道把传道箓与修身的老学思想结合起来的布教特点。《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太一篇》说:"太一特以符箓名,盖以老氏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者也"。可谓点出了太一教教义之宗要。
2、重视伦理。太一道十分重视教徒伦理道德涵养。在萧抱珍吸收教徒便注意人伦品行。《清虚大师侯公墓碣》说:"大父澄,以胥吏起身,至河北西路漕司掾,才干既优,而行已无玷,尤以孝友著称。议者谓不见用于时,则必有得于道。母殁,慨然曰:'所以区区尘土间者,为亲故也。今不侍养,复何为哉!'"4对于这样笃守孝道的人,萧抱珍是极为赏识的,"一见爱之",收为得意门徒。二祖萧道熙平日"直以德教感化,曾不动声色,门人子来,如趋父事"5。太一道士"与人交,诚款有蕴籍,所谈率以忠信孝慈为行身之本"6。对此,王恽于《太一三代度师先考王君墓表》中曾引提点张居祐的话对太一道作出评论:"道家者流,虽崇尚玄默,而太一教法,专以笃人伦翊世教为本。至于聚庐托处,似疏而亲,师弟子之两间,传度授受,实有父子之义焉。"7太一道还好赈施。二祖萧道熙在这方面的实际行动便表明太一道的乐施宗旨。《秋涧集》卷四七说:道熙"尝自题画像云:'来自无中来,去复空中去。来去总一般,要识其间路。'其明达又如此。生平好赈施,养老恤孤近百人。人以镪伍千月给为率,死乃已。贫者丧不能举,衣被棺椁,为俱具之。"8
3、以符箓为用,行入世之功。太一道"以老氏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9,萧抱珍得道后"即以仙圣所授秘箓济人,祈禳诃禁,罔不立验"10。太一道奉太一神,以"太一三元符箓"及斋醮"解人之厄,蠲人之疫,福人之善良,求诸冥冥中"11。
太一教对金丹、导引、房中等养生之术并不予以重视,它的传教活动主要是通过散施符箓来为人治病消灾。
太一教虽以符水祈禳为主事,但也着重内炼。济源县《萧真人碑》谓萧抱珍立教"本之以湛寂,而符箓为之辅,于以上格圆穹,妥安玄象,度群生于厄苦,而为之津梁,迹其冲静玄虚,与夫祈禳祷祀者,并行不悖"。这就是说太一教以达心灵"湛寂"、"冲静玄虚"的内修功夫为本,以湛寂至诚的心念为感动上天、以致符法灵验的诀要。这与同一时期正一、神霄、清微等诸派的符法大略一致。所谓"湛寂"、"冲静玄虚"的内修功夫,有似内丹修炼中之"炼神还虚",正可括之以"太一"二字,可见太一教以"太一"名,有外奉内修的双重含义。太一道土的内修功夫,可以三祖萧志冲为例。《滹南集》卷四十二《太一三祖墓表》说,明昌间,州倅移刺(契丹族人)数屏人独往萧未冲住处,见萧常静坐无为,因问:"先生于此有何受用?"萧回答说:"静中自有所得,非语言可以形容。若无得者,虽片时不能安,况终身乎。"萧志冲终身静坐,并自称静中光景非语言可形容,其静坐功夫大抵以达虚静为旨,与全真教的修持相近。太一教二祖萧道熙答金世宗问说:"嘘噏精气,以清虚自守,此野人之事"12,谓由调息入手,炼化精气,以臻清静虚无,属内丹修炼一类。萧道熙自题画像云:"来自无中来,去复空中去,来去总一般,要识其间路。"13与无、空为本源,与内丹学人自虚无而生、内炼复归于虚无的理论相契合。太一教的内炼,也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内丹术。
二、真大道
真大道又名大道教,是为金初中国北方兴起的三道派之一。创始人为刘德仁。流传至元代,后并入全真道。
真大道以通俗的伦理信条教人,而且以祈祷治病、驱役鬼神驰名。真大道的养生思想表现在:
在伦理方面,"以无为清静为宗,以真常慈俭为宝"14,"以仁为心,恤人困苦,去其纷争,无私邪,守本分"15。刘德仁创教时制订了九条教规即:"一曰视物犹已,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淫,守清静。四曰远势力,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毋事博奕,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毋恃强梁,谦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要求教徒们"世守之"16。其目的是"令返真常之域,导之以百行万善,检之以三纲五常,庶乎自忠信孝悌而悟底于修齐,由仁义礼知而返归于道德"17。
在内丹修炼方面主张"守气养神"。杜成宽撰《洛京缑山改建先天官记》说,刘德仁所立大道正教"本之以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持之以虚心实腹,守气养神。"18
在外用方面,主张以祈祷代替方术。刘德仁虽承道教炼养之说,教人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虚心实腹,守气养神,但并不神化其术,不侈言化炼飞升、长生久视之事。《大道延样观碑》说他"平日恬淡,无他技,彼言飞升化炼之术,长生久视之事,则曰吾不得而知",并主张生病不用符药针艾,唯以一瓣香朝夕恳礼天地19。他认为:学习方术是弃本逐末,不能成道。先认真祈祷,以精诚感动神仙,自会派至人来传与,即所谓"一旦精诚所感,得遇圣人,亲授密诀,能役使鬼神,治疗疾病,呵禁不祥"20。
刘德仁创立的真大道倾向于符箓派。刘德仁虽象符箓道士一样,为人祷天疗疾、劾治妖鬼,却以"无相"为诀,不假符箓,尽除科仪,唯默祷虚空而已。《洛京缑山改建先天宫记》说"及乎德盛而功成,乃可济生而度死,以无为而保正性命,以无相而驱役鬼神"21。真大道的作风之平实,这在道教诸派中,实属罕见。
三、北宗
北宗创自金代王重阳。王重阳传全真七子即:马钰(号丹阳,创遇山派)、谭处端(字长真,创南无派)、刘处玄(号长生,创随山派)、丘处机(号长春,创龙门派)、王处一(号玉阳,创嵛山派)、郝大通(号广宁,创华山派)、孙不二(号清静散人,创清静派)。至元代以后,内丹南宗一派合并加入全真道中,全真道便成为南北二宗的合称,流传全国各地,成为与正一道并峙而传,延续至今的道教两大派别之一。
王重阳所创的禅道结合的清修全真道和其弟子所开龙门派为代表的北宗都强调先性后命,三分命功,七分性功,以清净为主,以识心见性为首要。其法重在降心炼性,把断眼耳口鼻四门,不令外景入内,使心如止水,性似明镜,凝合神炁,回光寂照,以改造人体素质。王重阳说:"只要心中清净两个字,其余都不是修行。"22马丹阳说:"清净者,清为清其心源,静为静其气海。"23丘处机说:"吾宗惟贵见性,水火配合其次也。"24在这里,北宗修道方法显然是受到禅宗修行方法的影响,但北宗并非只修性不修命,它实际上是以神对人体的主导作用为指导,强调通过对性也就是心神的修炼来带动整个人体的修炼从而达到性命双修的目的 ......
一、太一道
太一道又名太一教,为金初中国北方兴起的三道派之一。流传至元代,后并入正一道。创始人为萧抱珍,二祖为萧道熙,三祖为萧志冲,四祖为萧辅道,五祖为萧居寿,六祖为萧全祐、七祖为萧天祐,其后不见嗣教者。
太一道养生特点表现在:
1、守柔弱。太一道以《道德经》为依据,讲天地混饨,至理纯一,归根复本,认为慎守"柔弱"是成仙之根本1。大定九年(1169),门人李悟真向萧道熙请教"何为仙道?"时,萧道熙答曰:"'做仙佛不难,只依一个弱字便是尔'。曰:'弱者道之用也'。"2行为上,太一教徒"清修有操行,谦虚笃实,不事表襮,混然与物无忤。"3弱为道之用,用之于养生修持,即柔弱忍辱,清静无为,省心寡欲,与世无争,这与大道教,全真教之说也相一致。这反映了太一道把传道箓与修身的老学思想结合起来的布教特点。《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太一篇》说:"太一特以符箓名,盖以老氏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者也"。可谓点出了太一教教义之宗要。
2、重视伦理。太一道十分重视教徒伦理道德涵养。在萧抱珍吸收教徒便注意人伦品行。《清虚大师侯公墓碣》说:"大父澄,以胥吏起身,至河北西路漕司掾,才干既优,而行已无玷,尤以孝友著称。议者谓不见用于时,则必有得于道。母殁,慨然曰:'所以区区尘土间者,为亲故也。今不侍养,复何为哉!'"4对于这样笃守孝道的人,萧抱珍是极为赏识的,"一见爱之",收为得意门徒。二祖萧道熙平日"直以德教感化,曾不动声色,门人子来,如趋父事"5。太一道士"与人交,诚款有蕴籍,所谈率以忠信孝慈为行身之本"6。对此,王恽于《太一三代度师先考王君墓表》中曾引提点张居祐的话对太一道作出评论:"道家者流,虽崇尚玄默,而太一教法,专以笃人伦翊世教为本。至于聚庐托处,似疏而亲,师弟子之两间,传度授受,实有父子之义焉。"7太一道还好赈施。二祖萧道熙在这方面的实际行动便表明太一道的乐施宗旨。《秋涧集》卷四七说:道熙"尝自题画像云:'来自无中来,去复空中去。来去总一般,要识其间路。'其明达又如此。生平好赈施,养老恤孤近百人。人以镪伍千月给为率,死乃已。贫者丧不能举,衣被棺椁,为俱具之。"8
3、以符箓为用,行入世之功。太一道"以老氏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9,萧抱珍得道后"即以仙圣所授秘箓济人,祈禳诃禁,罔不立验"10。太一道奉太一神,以"太一三元符箓"及斋醮"解人之厄,蠲人之疫,福人之善良,求诸冥冥中"11。
太一教对金丹、导引、房中等养生之术并不予以重视,它的传教活动主要是通过散施符箓来为人治病消灾。
太一教虽以符水祈禳为主事,但也着重内炼。济源县《萧真人碑》谓萧抱珍立教"本之以湛寂,而符箓为之辅,于以上格圆穹,妥安玄象,度群生于厄苦,而为之津梁,迹其冲静玄虚,与夫祈禳祷祀者,并行不悖"。这就是说太一教以达心灵"湛寂"、"冲静玄虚"的内修功夫为本,以湛寂至诚的心念为感动上天、以致符法灵验的诀要。这与同一时期正一、神霄、清微等诸派的符法大略一致。所谓"湛寂"、"冲静玄虚"的内修功夫,有似内丹修炼中之"炼神还虚",正可括之以"太一"二字,可见太一教以"太一"名,有外奉内修的双重含义。太一道土的内修功夫,可以三祖萧志冲为例。《滹南集》卷四十二《太一三祖墓表》说,明昌间,州倅移刺(契丹族人)数屏人独往萧未冲住处,见萧常静坐无为,因问:"先生于此有何受用?"萧回答说:"静中自有所得,非语言可以形容。若无得者,虽片时不能安,况终身乎。"萧志冲终身静坐,并自称静中光景非语言可形容,其静坐功夫大抵以达虚静为旨,与全真教的修持相近。太一教二祖萧道熙答金世宗问说:"嘘噏精气,以清虚自守,此野人之事"12,谓由调息入手,炼化精气,以臻清静虚无,属内丹修炼一类。萧道熙自题画像云:"来自无中来,去复空中去,来去总一般,要识其间路。"13与无、空为本源,与内丹学人自虚无而生、内炼复归于虚无的理论相契合。太一教的内炼,也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内丹术。
二、真大道
真大道又名大道教,是为金初中国北方兴起的三道派之一。创始人为刘德仁。流传至元代,后并入全真道。
真大道以通俗的伦理信条教人,而且以祈祷治病、驱役鬼神驰名。真大道的养生思想表现在:
在伦理方面,"以无为清静为宗,以真常慈俭为宝"14,"以仁为心,恤人困苦,去其纷争,无私邪,守本分"15。刘德仁创教时制订了九条教规即:"一曰视物犹已,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淫,守清静。四曰远势力,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毋事博奕,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毋恃强梁,谦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要求教徒们"世守之"16。其目的是"令返真常之域,导之以百行万善,检之以三纲五常,庶乎自忠信孝悌而悟底于修齐,由仁义礼知而返归于道德"17。
在内丹修炼方面主张"守气养神"。杜成宽撰《洛京缑山改建先天官记》说,刘德仁所立大道正教"本之以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持之以虚心实腹,守气养神。"18
在外用方面,主张以祈祷代替方术。刘德仁虽承道教炼养之说,教人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虚心实腹,守气养神,但并不神化其术,不侈言化炼飞升、长生久视之事。《大道延样观碑》说他"平日恬淡,无他技,彼言飞升化炼之术,长生久视之事,则曰吾不得而知",并主张生病不用符药针艾,唯以一瓣香朝夕恳礼天地19。他认为:学习方术是弃本逐末,不能成道。先认真祈祷,以精诚感动神仙,自会派至人来传与,即所谓"一旦精诚所感,得遇圣人,亲授密诀,能役使鬼神,治疗疾病,呵禁不祥"20。
刘德仁创立的真大道倾向于符箓派。刘德仁虽象符箓道士一样,为人祷天疗疾、劾治妖鬼,却以"无相"为诀,不假符箓,尽除科仪,唯默祷虚空而已。《洛京缑山改建先天宫记》说"及乎德盛而功成,乃可济生而度死,以无为而保正性命,以无相而驱役鬼神"21。真大道的作风之平实,这在道教诸派中,实属罕见。
三、北宗
北宗创自金代王重阳。王重阳传全真七子即:马钰(号丹阳,创遇山派)、谭处端(字长真,创南无派)、刘处玄(号长生,创随山派)、丘处机(号长春,创龙门派)、王处一(号玉阳,创嵛山派)、郝大通(号广宁,创华山派)、孙不二(号清静散人,创清静派)。至元代以后,内丹南宗一派合并加入全真道中,全真道便成为南北二宗的合称,流传全国各地,成为与正一道并峙而传,延续至今的道教两大派别之一。
王重阳所创的禅道结合的清修全真道和其弟子所开龙门派为代表的北宗都强调先性后命,三分命功,七分性功,以清净为主,以识心见性为首要。其法重在降心炼性,把断眼耳口鼻四门,不令外景入内,使心如止水,性似明镜,凝合神炁,回光寂照,以改造人体素质。王重阳说:"只要心中清净两个字,其余都不是修行。"22马丹阳说:"清净者,清为清其心源,静为静其气海。"23丘处机说:"吾宗惟贵见性,水火配合其次也。"24在这里,北宗修道方法显然是受到禅宗修行方法的影响,但北宗并非只修性不修命,它实际上是以神对人体的主导作用为指导,强调通过对性也就是心神的修炼来带动整个人体的修炼从而达到性命双修的目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