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5778
机器人心脏手术纪实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3日 《生命时报》 2007.07.03
机器人心脏手术纪实
机器人心脏手术纪实
机器人心脏手术纪实

     本报记者走进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手术室

    机器人的手比人手还要灵活。

    达芬奇S机器人正在给病人做手术。张彤摄

    专家小传

    高长青,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全军心脏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胸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冠心病、大血管疾病、老年瓣膜病和先心病的外科治疗领域造诣颇深。主刀完成各类心脏外科手术近3000例,率先应用达芬奇S全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中国首例不开胸心脏手术,为我国心脏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开创了先河。

    6月25日下午1时,王伟(化名)慢慢睁开了双眼,阳光透过重症监护病房的玻璃窗,照在他逐渐红润的脸上。这位有着6年心绞痛史、4个月前曾经历过一次心肌梗塞的广东人,刚刚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与以往类似手术不同的是,这台手术不开胸,只在胸口上打4个小孔,而且是由医生操纵一台机器人完成的。
, 百拇医药
    “这是我们完成的第23例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主刀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高长青教授告诉记者。此时此刻,高长青坐在办公室里,手术服还没脱,飞快地吃着盒饭,已经开始思考他的下一例手术。

    23例,意味着这项技术已经被熟练掌握,意味着我国在微创心脏外科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这一天,记者有幸走进了手术室,亲眼目睹了高长青教授指挥世界最先进的达芬奇S型机器人完成了这一手术杰作。

    远程遥控机器人

    早上9点半,记者换上手术服,戴上帽子口罩,跟随外科医生走进了手术室。

    无影灯下,全麻后的病人身上覆盖着无菌的白单,已静静睡去,暴露出的左胸肋间画着4个小叉标记。十几条管线将病人身体与大大小小的监控仪连接起来,呼吸、心跳、血压、心电、血氧、麻醉深度……五颜六色的数字、曲线不停地变化。麻醉医师王刚教授身边的3个输液泵正把镇静剂、硝酸甘油等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头上,3袋液体正在无声滴落。血液自体回输机、抢救药品一旁严阵以待。
, 百拇医药
    环顾四周,记者看到手术室里还有3个“大家伙”,高长青介绍说,这就是他的新搭档——达芬奇S型机器人,中国大陆只此一套。三台机器看上去很笨重,一个在病人身边,它伸出的几个臂,将与病人的身体“亲密接触”;另一个靠墙,是医生的操作台;还有一个高大的视频车,它负责将手术视野放大、成像,在手术室内的多个屏幕上做“现场直播”。

    “生命体征一切正常,麻醉深度合适。”王刚用眼扫了一遍监护仪。此时,病人正通过气管插管接受单肺通气——为了充分暴露心脏,便于手术,麻醉师让病人的左肺塌陷。这样一来病人血压可能随时出现波动,为防意外,麻醉师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9点45分,手术正式开始,就在病人左胸的4个标记处,术者分别开了1厘米长的小切口,然后把机器人的左右臂、带有内视镜的套管和放置稳定器的通道慢慢插进胸腔。内视镜前方带有光源,就好像把一盏灯和一只眼睛放进了人体。很快,刚才还是一片漆黑的屏幕上显示出布满血管的胸腔,那不断搏动着的巨大物体就是被放大了10倍的心脏,扑通、扑通……
, 百拇医药
    屏幕上是10倍的影像,意味着真正的手术操作区域仅有乒乓球直径大小,而这正是机器人的优势所在。不仅于此,机器人的手比人手还灵活,相比于人手的5个自由度,机器人的手却有7个自由度之多。

    此时的高长青,气定神闲地坐在离病人3米远的操作台前,两眼放在目镜上,两手握住下面的遥控操作杆。在心脏依然跳动的情况下实施不开胸手术,是对术者动作准确性的极大考验。如果稍不留神,夹破了大血管,再开胸抢救根本来不及。

    这个比绣花还精细的活,高长青掌握得游刃有余。在心外科工作了10多年,做了近3000例心脏手术,其中不乏高危、高风险、高年龄、高职位的“四高患者”,无一失手,高长青已经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和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机器人把术者的手“拉长变细”

    心脏没有小手术。此刻,医护人员每个人的弦都绷得紧紧的,病人王伟则全然不知晓。这位53岁的广东商人,6年前被确诊为冠心病,由于工作紧张,应酬多,生活不规律,病情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就在4个月前,他突发心肌梗塞,差点送了性命。在随后的日子里,尽管坚持用药、注意休息,但还是经常感觉胸痛、胸闷。医生告诉他,他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基本上被堵死了,这样下去随时有生命危险。怎么办?难道坐以待毙?王伟多方打听,得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新引进的机器人能在不开胸的情况下做搭桥手术,于是毅然北上找到高长青教授求助。
, 百拇医药
    心脏搭桥手术,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常规手术,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都曾经做过。所谓搭桥,好比“南水北调”,就是当心脏自身供血的动脉不畅通时,把病人胸腔内另外的血管取下,接到心脏的血管上为心脏供血。

    心跳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因此,心脏被周围坚固的堡垒——胸廓保护着。一直以来,医生如果想在心脏上动手术,就不得不锯开胸骨,打开胸腔,这意味着病人将承受巨大的创伤,胸前留下长达20厘米的瘢痕。冠心病患者面临的挑战就更大,冠心病患者一般年岁较大,常伴有糖尿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慢性病,所以开胸手术风险很大,且恢复起来也很缓慢。

    机器人心脏手术技术相当于把外科医生的手变细和拉长了,因此无需打开患者胸腔就可以完成手术,给患者留下的创伤和痛苦要比传统手术小得多,而且恢复快。不但如此,机器人手臂还能突破常规手术中术者自己手臂、视野的局限,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让手术变得更加准确、安全。
, http://www.100md.com
    心脏跳动下缝血管

    10点05分,机器人的“眼睛”和手臂都已就位。左侧乳内动脉沿着胸腔内壁分布,恰好经过心脏前降支附近,而且两根血管粗细差不多,直径都是2毫米左右,就是它了。高长青开始剥离这根能输送“外血”的血管。

    术者遥控机器的手在动,只见屏幕上的“左手”张开了镊子,夹住薄薄的组织,“右手”是电刀,慢慢切开……

    由于放大了10倍,相当于在显微镜下做手术,血管分支看得特别清楚。遇到一个分支,“右手”上多了一个钛金属夹,夹住,继续剥离,视野一直很干净,几乎没有出血。

    10点40分,乳内动脉被剥离了约20厘米长,够用了,两边夹住,这时“右手”变成了剪刀,切断。剥离出来的血管不能让它跑了,用一个钛夹“别”在心包上。

    接下来就是切开心包,暴露心脏。心包仅有2毫米厚,只见“左手”轻轻地捏起这层心脏的外衣,“右手”电刀慢慢地划开。很快,心包上有了一个直径5毫米的窟窿,透过这个洞,心肌正在有力地搏动着。
, http://www.100md.com
    “有事吗?”高长青不时地询问麻醉师。

    “心电正常,血压105/60,麻醉深度60,没事。”王刚回答。手术顺利进行。

    心脏不停地跳动,每分钟76下,那根出了问题的前降支就在眼前一上一下地晃动,要把血管接上,必须把它固定住。这时,稳定器派上了用场。这是一个U形的装置,到体内打开只有1厘米长,通过负压它可以吸附在心脏表面,让局部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术者才能从容地施展技艺。

    11点20分,开始吻合血管,也就是把两根直径2毫米的血管缝在一起。依然是“左手”夹住,“右手”把记忆合金做成的“针”固定在血管的断端,一针,两针,三针……一共8针,乳内动脉被牢牢地固定在心脏的前降支上。再放进超声探头查看,很满意,血液流过去了,一大片心肌重新得到了灌溉。

    手术进入收尾阶段,仔细检查没有出血,机器手臂从病人体内拔出,缝合小伤口,包扎。
, 百拇医药
    这时,麻醉师王刚让病人的呼吸恢复为双肺通气,他紧盯着仪器上的各项指标显示,虽然手术做完了,现在还不是自己松口气的时候。

    第二次生命

    午后,病人王伟在重症监护病房苏醒过来,隔着窗,他看到了妻子脸上的泪滴和笑颜。下午3点,气管插管被拔除,呼吸机不用了,他喝了术后第一口水。次日早上,他吃了术后第一口饭,并且已经能坐起来,在床上活动。

    高长青教授告诉记者,搭桥手术的病人,如果做的是开胸手术,术后呼吸机要维持8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3天后才能吃饭、活动。而这个病人,这两天就可以回普通病房,再观察3天,如果一切正常,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王伟对记者说,手术前,他总感到胸前憋闷得难受,做事、走路一点力气都没有,已经无法正常生活。现在,虽然还感到有些虚弱,但是胸闷、胸痛等不适已经一扫而光了。“感谢301医院高长青教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王伟激动地说。

    “冠脉搭桥术是机器人能胜任的工作之一”,高长青强调,“目前机器人能完成的心脏手术还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二尖瓣成形及置换术、三尖瓣成形及置换术、心脏肿瘤切除术、纵隔肿瘤切除术、心包肿瘤切除术等。机器人手术系统是21世纪革命性的手术工具,它超越了人手和眼的局限,代表着世界心脏微创手术的发展方向。预计在不远的将来,机器人心脏手术有可能取代大部分开胸手术。”, http://www.100md.com